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祠小学简介

晋祠小学简介

晋祠小学简介
晋祠小学简介

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晋祠小学简介

晋祠小学地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一所沐浴五千年文明,拥有近百年建校历史的学校。学校校舍整洁,环境优美,绿树假山,书香飘逸。在20世纪五十年代,曾被荣定为省、市重点,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多年以来,晋小人发扬务实、严谨的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终于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新路。

学校以“环境园林化,设备一流化,管理科学化,学生素质化”为办学方向,制定了“德育为首位,教学为核心,教改为契机,艺体为特色,活动为途径”的工作思路,把“建设一个优雅,整洁且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校园环境,建设一套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更新办学行为观,教学观,教育观;为实现晋小跻身市、区一流名校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办学理念的更新,使得学校不再是“等、靠、要”而是主动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办学,使单一的学校行为成为多层次的社会行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经费投入与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学校现占地面积299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53.73平方米。学校图书、仪器、艺体器材均达省颁布新二类标准。学校设有信息控制中心、电脑、图书、仪器、音体美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并构建了一套全数字化的校园网平台,随着星地一体教育网、农村远程教育信息网、ADSL宽带网的接入,实现了“计算机进教室,网络进课堂”。对教学基础设施也进行扩、修建,对教学外围环境的改善,推动了课堂结构和教师素质的深刻变革,教学由讲授型向研讨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逐步建立一支钻教学,精科研,讲奉献的师资队伍。教育观的更新实现了由“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将枯燥单调的说讲教育转化为灵活多样的活动教育。学校以爱国主义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示范方向。努力做到“一树一石都成景,校园处处皆育人”通过外部氛围设立影响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学校以“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为办学物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立了计算机、英语、国画、书法、舞蹈、体育、美术等活动班,取得了可喜成绩。我校学生连续多年在市艺术月活动中获奖,美术队在全国美术大赛中也频频获奖,体育队在区级比赛中名列前茅。

更新“三个观念”,使晋祠小学逐渐凝成“团结、勤奋、诚实、上进”的校风,形成“启发、诱导、严谨、创新”的教风,促成“勤学、刻苦、求实、上进”的学风。晋小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校被命名为“山西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太原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太原市德育工作模范校”、“太原市课改先进校”、“太原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校”、“太原市综合治理模范校”、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太原市红旗大队”……

不断超越,再创辉煌是晋小人的共识,他们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进一步更新理念,科学管理,与时俱进,为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美丽的晋祠》是鄂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 阅读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美丽的晋祠》节选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园中小品的独具匠心,名人题咏的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文章的基础;课上利用语言规律,在学生充分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揣摩文章表达方法,领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适度扩展教学资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课后推荐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从读一篇文章到读多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练地概括出晋祠美的具体特点。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句总起,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构段的方式,具体说明、描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及园中小品、名人题咏的美。第2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山,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双臂”,将山的特点具体形象化。 一个“拥”字既准确地表达出与晋祠之间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山对晋祠的“呵护”。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从中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画面。“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山花烂漫,群芳争艳的绚丽风光;“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劲秀挺,天空云淡风轻的秋景图,最后用“心旷神怡”来表达登山的感受。第3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树,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对树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墓的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以“周柏”和“唐槐”为例来说明树“古老苍劲”的特点;以“左扭柏”为例来说明树“造型奇特”的特点。在举例时,又以说明为骨架,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将树的特点展现于文中。在进行描写时,作者用词精准,如:“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一个“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古老苍劲”,又准确地表现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一个“拧”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纹理左扭,比用“转”字更有力度,一个“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点,又和“拧”、“绳”呼应。第4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水。这里的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全段围绕起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逐层来写。在写水“多”的特点时,既写出类别多,还连用几个比喻,对仗工整地写出水的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在写水“静”的特点时,运用“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方法,通过写“叮咚叮咚”的声响突出晋祠水的静;而在写水“柔”的特

山西名胜古迹简介

山西风景名胜简介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

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 自然地理 一、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山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808小时。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它东倚太行,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与临汾地区接壤的;北交晋中;南连晋城。市辖城区、郊区、长治县、潞城市、长子、黎城、襄垣、沁县、屯留、武乡、平顺、壶关和沁源共13个县市区,面积l.5万平方公里,人口292.82万,是山西著名的米粮产地。长治市地处北纬35°49′-37°02′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四个月”,雨热同季,温和适中,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长治自然风光神奇壮美。太行“迤丽东北,延袤千里”,峰峦叠嶂,英雄隘险;太岳群耸峙,巍峨峻秀,标密谷幽;漳河三源相汇,滋润上党沃土,蜿蜒潺潺东流。长治有以山地为主体的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东望巍峨的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那壁立千仞的黄崖洞,云蒸雾罩的紫团山,空谷幽深的广志垴、层峦叠翠的老顶山,桔屈难行的羊肠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虹梯关等,充分展现了太行山的雄奇和险峻。西眺逶迤的太岳山,松涛震云海,飞瀑击流泉。那峰奇松挺的灵空山,藤缠泉泻的盘秀山、山叠环绕的提神岭、峰矗泉涌的发鸠山、花奇草异的花坡、水回鱼转帆影动的沁河等,充分显示了太岳山的秀美和多姿。中部著名的上党盆地内,漳河、绛水奔流其间,平畴绿野一望无际,这些都是绝妙的天然胜景。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总面积9490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辖四县一市一区。境内自然风光奇特,文物古迹众多,蕴藏着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750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这里气候温和,冬季与夏季比山西西北部温度稍有上升,与河南新乡接近,早午晚温差变化稍有缩小。晋城市地处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三山的交界处,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水岭,由此形成了极为罕见的自然地理景观。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岩溶洞穴,清澈的河湖飞瀑令人神往。这里有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白云洞、华北最大的生态注入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举世闻名的锡崖沟挂壁公路和高平长平古战场等。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保护单位35处、市级保护单位27处、县级保护单位252处,既有古人类遗址、古寺庙、古碑刻、古名人墓葬,又有古战场、古民居、古书院和革命纪念地等。更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其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3,占全国同时期的1/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 运城位于山西省最南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舜、禹建都的地方,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名人才子辈出。有春秋五霸的晋文公、战国纵横家张仪、晋代文学家郭璞、唐代名相裴度、名将薛仁贵等。在历史悠久的古文化熏陶下,运城各地古迹遍布,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宾客。运城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年均气温11-13度。夏季炎热,冬季比山西省其他地方气温高,早晚温差适中。运城地区,古称河东,战国时属魏,秦汉至两晋为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北)。北魏时属东雍州、鲜州和陕州的范围。隋代属河东郡,治所在蒲坂。唐代属河中府和绛州。北宋时属河中府绛州、解州和陕州。明属平阳府的一部分。民国初属河东道的一部分,1949年改为晋南行政公署,辖新绛分区一部分和运城地区。1950年设运城专区。1954年与临汾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又恢复运城分区。运城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

晋祠简介

全文共十二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大段为第一只自然段。作者首先介绍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总说晋祠的特点: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事物,理应如此。这一段,蔺法明快,只三句,点明了文章的宗旨。 第二大段为中间的十个自然段。分别对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作具体的说明和描写。 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说明自然风景这一特征的领起句,点出晋祠自然风景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以下三个自然段分别具体地说明和描写山、树、水。应当提到的是作者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笔气十分娴熟。 第三自然段的说明和描写交织在一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第四自然段是写树,它说明和描写又是用先以说明写其形,后以描写状其神,生动地再现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起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象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第五自然段写水。写水的什么呢?常人一般人只能想到写其清,可作者视角宽,思路阔看出了晋祠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写水的多不是说它水量大,而是说它“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溪。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这个“多”多么具体实在啊!写水的静,如“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组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写水的柔,如“石间细

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写水的清,不仅说它“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而且引用古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咏颂晋祠的千古名句“晋祠流水如碧玉”,浓装艳抹地描写了晋祠水的“清”。 在这几个自然段里还应该提到的是作者运用了不少比喻。如写山把雄伟而又绵延不断的山比喻为“屏障”和“伸开的双臂”,写树用“老妪负水”比喻树的弯曲在地,用“如线如缕”和“如锦如缎”比喻水流的细柔和波光的闪烁。由于恰当的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对象被介绍得十分生动、具体,给人以明晰、深刻地印象。读了这几段,我们不妨掩卷默想,晋祠自然风景的形象确实鲜明,神态确实娇好。再看下文也是如此。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由自然风景向写历史文物转的过渡段。 第七、八、九、十这四个自然段是写悠久的第三自然段的。晋祠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国家建筑很多,件件都写没有必要,只能择其最重要的写之。作者选择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三件作为点而写了三段。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都是宋代建筑和遗物,确实悠久的历史文物。在介绍它们时作者着重强调其建筑的特点和其科学及艺术价值。如说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介绍“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如说“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如说鱼沼飞梁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飞粱,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其他如元明清建筑则以面上的概括为另一段,说明这些建筑“建造古朴、优美,用工精巧”。点上的详写,面上的略写,详细和主次处理得十分精当。 第十一自然段写的是“园中小品”。这虽然不是历史文物,但这些“小品”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山西晋祠博物馆简称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建于北朝,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督虞而建造的。 目录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展开编辑本段晋祠简介 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造的。据说周成王有一次同他的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王圭)(玉(王圭)代表诸侯的权力)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边上的大臣就请求成王选择吉日,正式给叔虞封地。成王说:“我是和他说着玩的。”大臣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就被封在唐这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条晋水,唐国就改名为晋国,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晋国。现在我们把山西省也叫晋,是因为它就在古代晋国这一片土地上。 编辑本段三绝介绍 晋祠里最有名的“三绝”:周柏唐槐北周 宋代彩塑宋代 难老泉宋代 周柏唐槐周柏唐槐 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宋代彩塑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 宋代彩塑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

山西简介

1.山西与哪些地方接壤 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2.山西别称有哪些?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 3.山西国土面积多大 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4.山西有多少国家文物保护? 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占全国总数的11.5%,位居全国第一。 5.山西的著名大学有哪些?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6.山西车牌代码知道吗? 太原市:晋A 大同市:晋B 阳泉市:晋C 长治市:晋D 晋城市:晋E 朔州市:晋F 雁北地区:晋G(已经随雁北地区撤消而取消)忻州市:晋H 吕梁市:晋J 晋中市:晋K 临汾市:晋L 运城市:晋M 7.刀削面来源 传说蒙古鞑靼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便将百姓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返回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老婆婆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8.《走西口》到底走到哪儿 走西口去的是内蒙。西口说白了就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后来就是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9.山西最早人类 直立人: 西侯猿人180万年前山西芮城县西候度 10.山西是哪朝开始用的? 春秋时期,因大部分地区归晋国所有,故简称晋 11.山西火车站有哪些?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介绍

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翁山麓,始建于北魏,后经历朝历代重建扩建形成今日规模。在晋祠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它是宋代礼制建筑的代表,也以其精美的结构和精湛的技术成为宋代建筑的代表。 圣母殿坐西朝东,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崇宁元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是典型的单槽副阶周匝式建筑,也是现存宋代唯一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建筑实例。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 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将四道梁架加长到四椽,再在其上叠加三椽,将梁位插入殿身的内柱上,殿身的四根前柱不落地,做成短柱,立在叠架的三椽上,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殿内所供圣母、宫女、太监等41尊宋塑,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这些塑像神态自然,形象优美,生动的描绘了宫廷内各种人物的体态神情,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名作。 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表情身姿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决不会是建筑主人的意图,而恰恰是雕塑艺人们的深刻构思。我们看到的其实已经和宗教无关,并且和纪念“邑姜”这位“圣母”也没有多大干系,这些创作纯属雕刻家有感于衷的“借题发挥”。从这些北宋社会的有血有肉、有喜怒衰乐的真实人物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些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复杂心态和深刻个性,同时也不能不表示叹赏雕塑家们的高超技艺,这种深入的个性刻划,这种微妙的造型能力在北宋以前是远未达到的。

晋祠导游词

晋祠: 女士们,先生们,三晋之胜,美在晋阳,而晋阳之胜,美在晋祠,今天我们游览晋祠。晋祠现存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多座,碑碣300多通,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年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又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而得名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很早,但难以确定具体时间。不过,据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记载,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已经蔚为壮观,而且是祠堂鱼沼皆有,“晋川之中最为胜处”的游览胜地了。 走进大门,大家迎面看到的这座水镜台坐东向西,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明清所建。戏台东面悬挂的匾额“三晋名泉”,字迹清秀雄劲。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山西的代称,“名泉”是指晋水名泉。前台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水镜台集中国建筑的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形制罕见的古建筑。作为晋祠祭祀和庙会酬神的唱戏场所,这座戏台的造型雄奇独特,雕刻彩绘精细,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作。 穿过金人台、对越牌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即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殿是晋祠祭祀圣母时陈列贡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即1168年,为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中所独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被誉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从外观看,大殿单檐歇山项,前后檐明间敞门,四周无墙辟,安置直棂栅栏,从形制上看很像一-座凉亭,给人一一种稳健舒适,疏朗利落的感觉。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和圣母殿之间。古人对水塘的命名“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沼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上面架十字形板桥。东西平坦,南北下斜连接难老泉和周柏,古人说“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飞梁。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型,这座奇特的十字形桥梁可谓匠心独具,它既是我国古代十字形桥梁的孤例,又可谓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的雏形。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到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晋祠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其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可谓宋代建筑艺术和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大殿的建筑与形制甚为独特。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近似正方形。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殿内共减少了12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干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廊柱上的八条木质盘龙大柱,是我国最早的木质盘龙大柱。 进入殿内看到的43尊彩塑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这些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主像圣母邑姜,头戴风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于中央风椅之上,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了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请看这5尊唱戏侍女,分别扮演了生、豆、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她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番表情。 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念泪的眼角,反映出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梅兰芳大师曾经说她“笑一颦,似诉平生”。这位侍女手捧圣母印玺,一手捧托,二手护持,将其内心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余的侍女像请大家慢慢品味。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山灵水秀,历史久远,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游览到此,希望大家今后再次来晋祠旅游,相信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谢谢各位!

晋祠小学简介

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晋祠小学简介 晋祠小学地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是一所沐浴五千年文明,拥有近百年建校历史的学校。学校校舍整洁,环境优美,绿树假山,书香飘逸。在20世纪五十年代,曾被荣定为省、市重点,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多年以来,晋小人发扬务实、严谨的精神,锐意进取,努力开拓,终于走出了一条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新路。 学校以“环境园林化,设备一流化,管理科学化,学生素质化”为办学方向,制定了“德育为首位,教学为核心,教改为契机,艺体为特色,活动为途径”的工作思路,把“建设一个优雅,整洁且具有丰富教育内涵的校园环境,建设一套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更新办学行为观,教学观,教育观;为实现晋小跻身市、区一流名校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办学理念的更新,使得学校不再是“等、靠、要”而是主动积极寻求社会资源办学,使单一的学校行为成为多层次的社会行为,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经费投入与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学校现占地面积299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53.73平方米。学校图书、仪器、艺体器材均达省颁布新二类标准。学校设有信息控制中心、电脑、图书、仪器、音体美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室,并构建了一套全数字化的校园网平台,随着星地一体教育网、农村远程教育信息网、ADSL宽带网的接入,实现了“计算机进教室,网络进课堂”。对教学基础设施也进行扩、修建,对教学外围环境的改善,推动了课堂结构和教师素质的深刻变革,教学由讲授型向研讨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逐步建立一支钻教学,精科研,讲奉献的师资队伍。教育观的更新实现了由“师本位”向“生本位”的转变。将枯燥单调的说讲教育转化为灵活多样的活动教育。学校以爱国主义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示范方向。努力做到“一树一石都成景,校园处处皆育人”通过外部氛围设立影响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学校以“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为办学物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立了计算机、英语、国画、书法、舞蹈、体育、美术等活动班,取得了可喜成绩。我校学生连续多年在市艺术月活动中获奖,美术队在全国美术大赛中也频频获奖,体育队在区级比赛中名列前茅。 更新“三个观念”,使晋祠小学逐渐凝成“团结、勤奋、诚实、上进”的校风,形成“启发、诱导、严谨、创新”的教风,促成“勤学、刻苦、求实、上进”的学风。晋小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校被命名为“山西省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太原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太原市德育工作模范校”、“太原市课改先进校”、“太原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校”、“太原市综合治理模范校”、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太原市红旗大队”…… 不断超越,再创辉煌是晋小人的共识,他们将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进一步更新理念,科学管理,与时俱进,为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

山西历史文化简介 一、关于山西 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太行屏蔽,西、南以黄河为天堑,北有长城拱卫,因外河而内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又有“三晋”之别称。山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发生在这里。尧、舜、禹都在山西建都立业。尧都平阳,在今临汾一带;舜都蒲坂,在永济附近;禹都安邑,则在夏县境内。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春秋时期,晋文公定都曲沃,成就一代霸业。隋末,太原成为李唐王朝飞龙之地,因此太原至今有龙城之谓。明清时期晋商崛起,使得平遥,太谷等地成为中国当时的金融中心。可以说,从远古时期直到清末,山西在全国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所以清朝学者顾祖舆这样说:“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附天下之背而扼其吭也”,“是故天下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也”。 二、山西历史名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山西人才辈出,群星璀灿,数不胜数。如晋文公重耳,女皇武则天,美人杨贵妃,富商猗顿,政治家蔺相如、霍光、狄仁杰,裴度,改革家戊戌六君子的杨深秀,军事家廉颇、卫青、霍去病、关羽、杨业、薛仁贵,文学家王勃、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王翰、宋之问、柳宗元、白居易、温庭筠、司空图、元好问、罗贯中,学者司马光,书法家米芾、傅山,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元四家”里山西就占了三家,当代则有彭真、徐向前、薄一波、赵树理等等。

三、关于盐湖 在运城有盐湖,又称中国的死海。盐湖产盐,除了储量丰富的高浓度的卤水,还要有阳光的爆晒和强风的吹拂。晋南干燥多风,正所谓天时地利。盐湖产盐和海盐、井盐不同,是天日晒盐,自然结晶,人工捞采,和另外两种采盐方式相比,成本低、盐质好、产量大,而且这里地处中原,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因此从周朝开始,盐湖已被官方看重和控制,从那时到唐朝以前几千年都是采用这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到唐朝则变革为垦畦浇晒,就是用人力垦地为畦,将卤水灌入畦内,利用天日蒸发晒盐,这样又进一步提高了盐的产量和质量。这种制盐法是盐湖对我国乃至世界盐业的重大贡献,因为在唐宋时期海盐尚在煎熬之中,称为煮海,海盐的垦畦晒盐直到清朝才开始,而西方采用这种方式也到18世纪才开始。盐税是我国古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历代王朝的经济支柱和命脉,据史料记载,唐代宗时,盐池每年税收达到150万缗(一缗约为3、3文钱),为全国盐税收入的四分之一,占国家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而在清末,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定的一系列赔款协议中,盐池每年要负担白银达12万两。当然现在的盐湖早已不产盐了,成了一处着名的旅游观光地。 三、关于宰相村 距翼城不远的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我国有名的宰相村。自汉代以来,这里的裴家一门就先后出了59位宰相,仅唐代就占了17位。裴氏家族从他们的16世祖西汉的裴茂、裴羲开始,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其家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经济还是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是英才辈出,卓有建树,据有关史料记载,裴家在正史立传和载列者,有六百余人,七品以上的官员,多达3000余人,着名的有魏晋时期我国地图学之父

晋祠英文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morning! First, on behalf of 山西 province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and myself welcome everyone come to 山西 province. May I introduce my colleague to you .This is Mr. w, our driver. His bus number is 晋A3725. Now allow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J ,I’m very pleased to be your tour guide during your stay in 山西province. I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travel and understand my great country China. In order to l et you remember me easily, you could call me Sharon, my English name. I highly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Enjoy your travel It is said that ‘what a pity if you come to 太原of 山西province ,while don’t to 晋祠,the most famous place of historic interest and scenic beauty.’ So it is wise to come to 晋祠 first when you travel to 太原. 晋祠 lies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悬瓮山 of the southwest of 太原. He is not only a valuabl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an art centre of the architect ure, gardens and carves and so on in all over the world. 晋祠,the ancestral hall of J ,was being built in 北魏 dynasty. His initial aim was to be a commemorator Let people remember the king of 周 dynast y’ s second son 叔虞. His first name was the ancestral hall 唐叔虞.And this land ,whose initial name was 唐,a little county of the ancient china, was distributed to the duck 唐叔虞。唐叔虞 rouses himself for vigorous efforts to make the county prosperous. What’s more , he took advantage of the river 晋水to build water conservancy works for agriculture and developed the agriculture energetically. So t hat the common people of this little country lives a happy and rich life. And this situation has last 80 0 years . In order to thanks to him and remember him forever, the local people established the h all for him in this beautiful place. Then his son 燮父 inherited his position when he passed away and changed the name of this country 唐 to 晋for there is a river 晋水 in this land .So the name of this ancestral hall also was changed to 晋王祠,called 晋祠 for short and the abbreviation of 山西province also come from here.. While ,now the ancestral hall 晋祠become a very famous place for travel and is the one of the national protection unit of key cultur al relics in the honor of the travel agent of china through rebuilding by many dynasty. 晋祠,the popular place for sight-seeing, the Chinese classic garden, is extremely famous for his grand g roup of building and his superb technique of mould statue, which possess decades of ancient con struction. There are three lines to look around this place. The middle line, that is the one of the m ost apparent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Start with the 水镜台 after through the gate and end up with the palace 圣母殿. You could visit the bridge 会仙桥,the金人台 ,the palace献殿 ,the building钟鼓楼,the bridge鱼沼飞梁 ,and the palace圣母殿 in proper order along with the middle line. And this line is the main body of 晋祠 which has the well-knit building structure, and reflect extremely high value of art. W hat’s more, there are also many points of scenery in north line and the south line we will meet and I will introduce them to you in greater detail latter.

山西简介

山西省简介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之名,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春秋时期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全省总面积15.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119个县(区),省会太原。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7365.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37.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05.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4元。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全省平面轮廓似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依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东北直通京、津、唐。 山西省目前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省内有纵贯南北的同蒲线,另外还有石太线、京包线、京原线、太焦线、邯长线、大秦线、神黄线等铁路干线,可以很便捷的通达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另外,省内石太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市-太原市)已正式通车,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大同市-西安市)也已正式开工,大张铁路客运专线(大同市-张家口市)也即将开工。公路建设成绩显著,到2003年底,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3122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达到11399公里,其中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省,全长666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210公里,省会到10个市实现了“三小时高速通达”。省内太原、大同、运城、长治都有机场,其中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有航班直达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海口等30多个城市。 山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120多种。煤炭是山西省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丰富,地质储量达8700亿吨,2006年保有资源储量为2070.7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0%,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大的省份之一,故有“煤乡”之称。另外还有铜、铁、铝土等矿产资源。冶金、电力、焦炭、化工等都是目前山西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现有耕地553876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玉米、豆类和薯类;经济作物有棉花、烟叶、甜菜、胡麻、油菜籽等。近些年,雁门关外生态养殖畜牧业也发展很快,以奶牛养殖为主。山西的土特产品种类繁多。杏花村汾酒、山西老陈醋、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清徐葡萄、汾阳核桃、柳林木枣、吕梁地区沙棘和交城梨枣和骏枣等特产都闻名全国。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处之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的云冈石窟、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的应

晋祠简介

晋祠简介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 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 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 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中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 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常流 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 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树木掩映之下,清澈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历史文物与自然 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晋祠“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 看看。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简介: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 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 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祠重 修扩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