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山西晋祠博物馆简称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建于北朝,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督虞而建造的。

目录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展开编辑本段晋祠简介

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造的。据说周成王有一次同他的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王圭)(玉(王圭)代表诸侯的权力)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边上的大臣就请求成王选择吉日,正式给叔虞封地。成王说:“我是和他说着玩的。”大臣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就被封在唐这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条晋水,唐国就改名为晋国,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晋国。现在我们把山西省也叫晋,是因为它就在古代晋国这一片土地上。

编辑本段三绝介绍

晋祠里最有名的“三绝”:周柏唐槐北周

宋代彩塑宋代

难老泉宋代

周柏唐槐周柏唐槐

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宋代彩塑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

宋代彩塑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

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

难老泉

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

难老泉。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说只要把鞭子插在水缸里,一提鞭子,水就会涌上来。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赶快跑回婆家,见水大难以堵住,忙用院中的石板盖住缸口,自己坐在石板上。汹涌的大水顿时变成潺潺的细流,不断从柳氏的身下流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编辑本段其他古迹

晋祠内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并手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因为唐太宗和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是从太原起兵的。李渊原是隋代的太原留守大臣,他乘天下大乱的机会,带领三万人马,起来讨伐隋炀帝这个昏君,并且顺利地打下了首都长安,建立了大唐帝国。在起兵时,李渊父子曾到晋祠来祈祷。大唐立国之后,李世民为报答唐叔虞的保佑,特地立了这块石碑。唐太宗平生爱好书法,而且特别喜爱晋代王羲之父子的行书,这块碑的碑文就是唐太宗有意摹仿王字的杰作,因而是一块特别珍贵的名碑。

编辑本段相关传说

难老泉的传说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太原市的晋祠镇原名为古唐村。那时的古唐村一没有亭台楼阁,二没有清泉汨汨,三没有花草树木,为什么呢?只因为古唐村是一个非常贫困缺水的村落。而最叫老百姓发愁的就是村民们都要到七八里外的后山沟去挑水吃,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艰辛。

话说古唐村有一个名叫柳春英的贤惠媳妇,娘家在大佛寺村(即今晋源区金胜村)。春英不仅人长得俊秀,心肠也特别善良,而且人又勤快,可偏偏遇上个又凶又狠的婆婆。春英本为冲喜而嫁给恶婆儿子的,谁知冲喜也没有挽留住他儿子的生命,留下可怜的春英在恶婆婆的百般虐待下受尽折磨。

媳妇整天忙里忙外承担了家里所有的活计,可恶婆婆总是不满意,稍不顺心,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最令人气愤的是,当媳妇千辛万苦地从七八里外的后山沟里挑回一担水时,恶婆婆只用前边这桶水,后边那桶水就倒掉了,说是女人身后的水不干净。为防止媳妇偷懒,狠心的婆婆还特意让木匠做下一副尖底水桶,这样媳妇路上就不能休息了。如此一来,一般人家一天一两担水就够了,可媳妇挑四五担也不够,媳妇的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艰难,整日以泪洗面。尽管这样,媳妇还是忍气吞声,终日操劳,不论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挑水。

一天早晨,春英挑水回来走到半路,遇见一位白发老人牵着马站在路边。老人施礼道:

“这位媳妇,行行好吧,我和马都快渴死了,让我们喝点水吧。”春英停下脚步,抬头看看老人,只见他风尘满面、唇焦口燥,那马也直往水桶跟前凑,看样子真是渴坏了。春英本是心善之人.不觉动了恻隐之心,爽快地说:“老人家,那你就喝后面这桶里的水吧!”白发老人不解其因,春英就将婆婆不喝后面桶里的水的原因告诉了老人,不曾想老人竟然也说只喝前面桶里的水,春英犹豫片刻,还是爽快地让老人家喝了前面桶里的水,剩下的水饮了马。老人与马喝完水,道了声“多谢”,转身拉马上路去了。春英只好无奈地将后面的水倒掉,挑着空桶又去后山沟重新挑水。这样挑水回来晚了,因误了婆婆的早饭,她被婆婆狠狠地毒打了一顿。

第二天早晨,柳春英起了个大早去挑水,回来走到半路,又遇到昨天那位拉马的白发老人。看着他们焦渴的样子,春英早把昨天的挨打的事忘了,又热情地让老人和马喝掉了前面桶里的水。急忙挑起水桶一路小跑二次上后山沟重新挑水。可担水回来还是误了婆婆的早饭,又让婆婆狠狠地打毒了一顿。

第三天,春英为了不误早饭,天还没亮就起床去挑水,挑回水站在原地等候老人。过了一会,老人牵着马又来了,春英不等老人开口,就走上前说道:“老人家,快喝水吧!”老人家二话不说,低头喝水、饮马,眨眼间一桶水又全喝光了,春英急忙转身再去挑水。老人拉住她的扁担说:“好心的媳妇,我是天上的白衣大仙,久闻你贤惠善良,特来相试,一连三天,你都热情地把水给我与马喝,回去晚了还要挨打受气,可你却没有半句怨言,真是名不虚传啊!今赠你马鞭一条,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春英接过鞭子刚要道谢,老人和马却一下子飘然不见。春英回到家,婆婆还没有起床。她放下挑担,照老人所嘱将鞭子插入瓮中,轻轻一提,就见清水一点点漫了上来,再轻轻一提,水又随鞭而涨,不一会清水已满满一瓮。她高兴极了,特意挨家挨户地告诉村里的乡亲,让他们都到自已家里来挑水,从此古唐村的人再也不用起早摸黑到七八里远的后山沟挑水了。

古唐村人多少年来的吃水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村民们纷纷感激春英的贤能,这可让恶婆婆大为不满:她一怪春英多事,讨厌村里人每天从她家挑水;二怪水瓮里的水永不枯竭,使得媳妇不再似以前辛苦。左思右想,恶婆婆突然心生一计,假意好心让春英回娘家探亲。春英自从嫁过门来,也没有回过娘家,如今吃水不用出门挑水了,春英也就放了心准备回娘家看看,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千万不能将神鞭抽出水瓮。谁知媳妇走后的第二天,恶婆婆就悄悄来到水瓮前一边自言自语道:“哼!我叫你们再来我家挑水!我非叫你重新每天去后山沟挑水!”一边指使小姑将神鞭抽出藏匿。说时迟,那时快,随着鞭子被抽出水瓮的一瞬间,一股瓮口粗的巨流不停地从水缸里涌出,眨眼功夫就溢出厨房,流到院心,把坏心眼的婆婆淹死了。

滔滔不绝的水流溢出春英家的院墙,流向大街小巷,眼看古唐村在转瞬间变成了一片汪洋。此时春英正坐在娘家对镜正梳妆,一听说婆家村里发了大水,就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难老泉是晋祠三绝之一,常温在十七度左右)。

从此之后,春英用自己的生命换来长流不息的难老泉水,养育着古唐村世世代代的村民,灌溉着古唐村千万亩良田。村民们为了纪念春英,就在她坐的水瓮处盖了一座名为“水母楼”

庙宇,尊称她为水母娘娘。今晋祠难老泉边的水母楼里,水母娘娘端坐瓮上,如常人一般束髻举梳,显得祥和、亲切、美丽。多少年来,每逢农历六月十五,晋祠就会举行规模盛大的晋祠庙会,附近的老百姓都要至此摆供唱戏,祭祀水母娘娘。

晋祠水母娘娘

我国最古的地理书《山海经》便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它不仅指出了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而且还告诉我们,难老泉水破天荒以来便开始涌注奔流于人间了。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是否在当时已经开始流传,已不得而知,但是晋祠水母楼(明代),却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

《晋祠》教学设计

《晋祠》教学设计 江阴市申港中学徐华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赏析文章精彩语段,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艺术特色。3.了解晋祠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 精读语段,让学生体会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和词语准确描摹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品析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前阶段学习了《苏州园林》,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绘画美的特点,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的标本,俗语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方、北方地域不同,风土人情也不同,折射到园林的设计、建造也有所不同,陈从周在《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一文中讲到,江南园林婉约秀雅,北方园林的华丽高亢,各具特色,现在让我们随着作家梁衡的笔触去领略北方园林之美吧! 二、简介“晋祠“的由来 晋祠是为了纪念西周时期“唐国”开国君主——叔虞而修建的祠堂,因唐国境内有晋水流过,于是将国号改为“晋”,祠堂亦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三、分析: 浏览课文

1、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晋祠的特点,你用哪一个字?明确:美 2、晋祠的美体现在何处?(明确:在自然风景,在古代文化——板书) 分析自然风景的美。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1.山的特点:巍巍的,长长的,四季怡人 2.如何来体现山的特点?明确: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板书:丰富的修辞) 3.精读第四段,讨论下面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了晋祠树的什么特点?明确:古老苍劲,造型奇特 (2)古老苍劲的特点如何体现? 明确:a、举例子:周柏、唐槐(周、唐朝代距今久远) b、词语准确描摹:古老:皴裂,疏枝,偃卧,虬枝 盘屈;苍劲:劲直,粗大,青青的,绿叶如盘; (3)造型奇特的特点又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a、举例:左扭柏特点: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 b、描摹:1、修辞手法:比喻(烟、绳) 绳,能否换成丝?——体现了左扭柏的特点,照应了古老苍劲的特点,“旋”能否换成“飘”?——(1)体现左松柏的特点,造型奇特。(2)拔、冲、旋照应古老苍劲的特点。(板书:用词的精当) 小结:作者用丰富的修辞和精当的用词描摹出晋祠树的特点,生动形象,在具体品析时着重运用比较法和替代法,让学生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五语段——晋祠水的描写。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原文、赏析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出自唐代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原文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美丽的晋祠》是鄂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 阅读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美丽的晋祠》节选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园中小品的独具匠心,名人题咏的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文章的基础;课上利用语言规律,在学生充分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揣摩文章表达方法,领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适度扩展教学资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课后推荐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从读一篇文章到读多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练地概括出晋祠美的具体特点。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句总起,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构段的方式,具体说明、描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及园中小品、名人题咏的美。第2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山,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双臂”,将山的特点具体形象化。 一个“拥”字既准确地表达出与晋祠之间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山对晋祠的“呵护”。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从中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画面。“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山花烂漫,群芳争艳的绚丽风光;“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劲秀挺,天空云淡风轻的秋景图,最后用“心旷神怡”来表达登山的感受。第3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树,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对树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墓的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以“周柏”和“唐槐”为例来说明树“古老苍劲”的特点;以“左扭柏”为例来说明树“造型奇特”的特点。在举例时,又以说明为骨架,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将树的特点展现于文中。在进行描写时,作者用词精准,如:“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一个“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古老苍劲”,又准确地表现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一个“拧”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纹理左扭,比用“转”字更有力度,一个“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点,又和“拧”、“绳”呼应。第4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水。这里的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全段围绕起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逐层来写。在写水“多”的特点时,既写出类别多,还连用几个比喻,对仗工整地写出水的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在写水“静”的特点时,运用“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方法,通过写“叮咚叮咚”的声响突出晋祠水的静;而在写水“柔”的特

山西名胜古迹简介

山西风景名胜简介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名山大川: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

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洞石雄关:山西境内太行、吕梁、中条山中有多处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云洞、壶关紫团洞、盂县万花洞、玉华洞、太原天龙山溶洞、忻州禹王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体广阔,钟乳石琳琅满目、千姿百态,有的已对外开放,供人游览。省内地貌奇特,各大名山处处可见奇峰怪石,如芦芽山山峰形似芦芽,直插云霄;平走冠山顶似冠首;五台山的中台顶巨石堆积,名为“龙翻石”、北武当山巨大的“风动石”、灵石县的“灵石”,殊为奇特。奇峰险壁间形成了娘子关、雁门关、偏关、宁武关、平型关等多处雄关险隘。 清泉湖泊:山西水资源缺乏,但天然湖泊遍布全省各地,历年来又建造了多处水库、人工湖泊,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上。山西泉源数以万计,分冷泉、温泉和矿泉三种。较大的冷泉有:朔州神头泉、五台般若泉、太原难老泉、清徐平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 自然地理 一、位置 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 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 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 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气温地区分布总趋向是自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递减。北部和中部山地,年平均温度一般在5°——7℃之间,五台山最低,仅—4℃。西部黄河谷地、太原盆地和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温度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均温达12°——14℃。冬季气温全省均在0℃以下,南北温差较大。 夏季全省普遍高温,7月份气温介于21°——26℃之间,南北温差小于冬季。 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川长山地短。雁北地区为110——140天,五台山仅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运城盆地则长达200——220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 历史沿革

[晋祠梁衡赏析]晋祠梁衡

[晋祠梁衡赏析]晋祠梁衡 【其他范文】 篇一:[晋祠梁衡]晋祠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导语: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晋祠这一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搜集的晋祠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晋祠 梁衡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悠久的历史文物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一体,这就是古晋名胜晋祠。 西周时,年幼的即位,一日与其弟在院中玩耍,随手拾起一片落地的桐叶,剪成玉圭形,说:”把这个圭给你,封你

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于是其弟长大后便来到当时的唐国,即现在的山西作了诸侯。称此为”剪桐封弟”。后来兴修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后其子继位,因境内有晋水,便改唐国为晋国。人们缅怀的功绩,便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这处秀丽的古迹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无论何时拾级登山,探古洞,访亭阁,都情悦神爽。古祠设在这绵绵的苍山中,恰如淑女半遮琵琶,娇羞迷人。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曰周柏,一曰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风度。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

山西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456毫米,年平均气温9.5℃,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808小时。太原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尤为丰富,享有“煤铁之乡”美称。在诸多矿产中以煤、铁、石膏储藏量为最,并以质地优良享有盛誉。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文明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盆地,它东倚太行,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与临汾地区接壤的;北交晋中;南连晋城。市辖城区、郊区、长治县、潞城市、长子、黎城、襄垣、沁县、屯留、武乡、平顺、壶关和沁源共13个县市区,面积l.5万平方公里,人口292.82万,是山西著名的米粮产地。长治市地处北纬35°49′-37°02′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四季分四个月”,雨热同季,温和适中,是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长治自然风光神奇壮美。太行“迤丽东北,延袤千里”,峰峦叠嶂,英雄隘险;太岳群耸峙,巍峨峻秀,标密谷幽;漳河三源相汇,滋润上党沃土,蜿蜒潺潺东流。长治有以山地为主体的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东望巍峨的太行山,千峰竞秀,万壑争奇。那壁立千仞的黄崖洞,云蒸雾罩的紫团山,空谷幽深的广志垴、层峦叠翠的老顶山,桔屈难行的羊肠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虹梯关等,充分展现了太行山的雄奇和险峻。西眺逶迤的太岳山,松涛震云海,飞瀑击流泉。那峰奇松挺的灵空山,藤缠泉泻的盘秀山、山叠环绕的提神岭、峰矗泉涌的发鸠山、花奇草异的花坡、水回鱼转帆影动的沁河等,充分显示了太岳山的秀美和多姿。中部著名的上党盆地内,漳河、绛水奔流其间,平畴绿野一望无际,这些都是绝妙的天然胜景。 晋城古称泽州,是华夏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总面积9490平方千米,人口220万,辖四县一市一区。境内自然风光奇特,文物古迹众多,蕴藏着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10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750毫米,最佳旅游季节为4-10月。这里气候温和,冬季与夏季比山西西北部温度稍有上升,与河南新乡接近,早午晚温差变化稍有缩小。晋城市地处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三山的交界处,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水岭,由此形成了极为罕见的自然地理景观。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特的岩溶洞穴,清澈的河湖飞瀑令人神往。这里有北方最大的溶洞群白云洞、华北最大的生态注入目的地王莽岭、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举世闻名的锡崖沟挂壁公路和高平长平古战场等。悠久的文明赋予了晋城丰厚的人文遗产。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保护单位35处、市级保护单位27处、县级保护单位252处,既有古人类遗址、古寺庙、古碑刻、古名人墓葬,又有古战场、古民居、古书院和革命纪念地等。更让人引以为荣的是晋城现存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古建筑,其约占山西省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的2/3,占全国同时期的1/3,几乎超过南方同时期古建文物遗存的总和。 运城位于山西省最南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舜、禹建都的地方,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名人才子辈出。有春秋五霸的晋文公、战国纵横家张仪、晋代文学家郭璞、唐代名相裴度、名将薛仁贵等。在历史悠久的古文化熏陶下,运城各地古迹遍布,关帝庙、普救寺、永乐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中外宾客。运城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年均气温11-13度。夏季炎热,冬季比山西省其他地方气温高,早晚温差适中。运城地区,古称河东,战国时属魏,秦汉至两晋为河东郡,治所安邑(今夏县北)。北魏时属东雍州、鲜州和陕州的范围。隋代属河东郡,治所在蒲坂。唐代属河中府和绛州。北宋时属河中府绛州、解州和陕州。明属平阳府的一部分。民国初属河东道的一部分,1949年改为晋南行政公署,辖新绛分区一部分和运城地区。1950年设运城专区。1954年与临汾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又恢复运城分区。运城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原文、赏析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出自唐代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原文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元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此诗曾收入《河岳英灵

晋祠简介

全文共十二自然段。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大段为第一只自然段。作者首先介绍了晋祠的地理位置。总说晋祠的特点: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事物,理应如此。这一段,蔺法明快,只三句,点明了文章的宗旨。 第二大段为中间的十个自然段。分别对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作具体的说明和描写。 第二、三、四、五自然段是说明自然风景这一特征的领起句,点出晋祠自然风景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以下三个自然段分别具体地说明和描写山、树、水。应当提到的是作者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笔气十分娴熟。 第三自然段的说明和描写交织在一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第四自然段是写树,它说明和描写又是用先以说明写其形,后以描写状其神,生动地再现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起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象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第五自然段写水。写水的什么呢?常人一般人只能想到写其清,可作者视角宽,思路阔看出了晋祠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写水的多不是说它水量大,而是说它“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溪。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这个“多”多么具体实在啊!写水的静,如“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组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写水的柔,如“石间细

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写水的清,不仅说它“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而且引用古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咏颂晋祠的千古名句“晋祠流水如碧玉”,浓装艳抹地描写了晋祠水的“清”。 在这几个自然段里还应该提到的是作者运用了不少比喻。如写山把雄伟而又绵延不断的山比喻为“屏障”和“伸开的双臂”,写树用“老妪负水”比喻树的弯曲在地,用“如线如缕”和“如锦如缎”比喻水流的细柔和波光的闪烁。由于恰当的运用了比喻手法,说明对象被介绍得十分生动、具体,给人以明晰、深刻地印象。读了这几段,我们不妨掩卷默想,晋祠自然风景的形象确实鲜明,神态确实娇好。再看下文也是如此。 第三自然段是一个由自然风景向写历史文物转的过渡段。 第七、八、九、十这四个自然段是写悠久的第三自然段的。晋祠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国家建筑很多,件件都写没有必要,只能择其最重要的写之。作者选择了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三件作为点而写了三段。圣母殿、木雕盘龙、鱼沼飞梁都是宋代建筑和遗物,确实悠久的历史文物。在介绍它们时作者着重强调其建筑的特点和其科学及艺术价值。如说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介绍“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四十二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如说“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如说鱼沼飞梁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飞粱,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其他如元明清建筑则以面上的概括为另一段,说明这些建筑“建造古朴、优美,用工精巧”。点上的详写,面上的略写,详细和主次处理得十分精当。 第十一自然段写的是“园中小品”。这虽然不是历史文物,但这些“小品”

古诗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翻译赏析

古诗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翻译赏析 《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朱彝尊。其古诗全文如下: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前言】《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是清代学者朱彝尊的词作。此词写出了春雨后晋祠的景象,以芳草、汾水、雁、青松、凉月、溪桥刻画出景色之壮阔、清凉、盛美。表达了作者对晋祠美景的喜爱、年华易逝的感伤以及孤独一人的感情。【注释】1、晋祠(cí):在山西太原西南的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的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北魏时就有记载。内有圣母殿、水母楼、难老泉等名胜。2、浮岚(án):山上飘动的云烟。岚,山林中的雾气。3、近远:这里活用作动词,时近时远。4、汾(fén)水:河名,在今山西。5、系马:拴马。6、犹在眼:仍在眼前。7、韶(há)华:春光,代指青春年华。8、变:指衰老。9、人:这里是作者自指。【翻译】远近一代的山间都飘浮着雾气。小雨刚刚停歇以后,我最喜欢就是春天里那种踏上去软软的泥沙。又到了芳草遍天涯的时节,而自己身滞塞北,年夏一年,只能目送汾水上空的雁群南去。去年拴马的松树依然在眼前。如今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名胜之地,让我暗自记住了美好时光的消逝。清凉的月光依然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照着孤独的离人在溪桥上徘徊。【赏析】上片描写渐近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

触粗疏,境界阔大,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重游、美景如初的弥情。词从远望悬瓮山起笔,描绘山间雾气弥漫,飘浮十里,看来很近,其实还远的画面。这里面既有“十里浮岚”云烟氤氲的实景写照,又有“山近远”这种看在眼前、走却很远的具体感受。接以“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进而层抒写雨后踏沙而行的惬意心境。上句补明“十里浮岚”的原因,又为下句铺垫,渲染出雨后乍睛、轻柔温暖的气氛;下句直道踏沙而行无比松软的愉快感觉,“春”字正面点明季节,“最喜”则强调喜悦隋绪。词人“重游”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和兴奋心情,至此已全部得到简洁而又生动的表现。“又是天涯芳草遍”紧承“春沙软”而来,在描写芳草连天的实景同时,开始唤起对初游景象的回忆。此句虽是化用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句意,写出通向晋祠的路上春草连绵不断的实景,但用“又是”二字领起,就自然融入词人曾经有过的美好印象。这时,那环绕太原的汾水正穿过绵绵草地向南流去,那列阵成行的大雁正掠过绵绵草地向北飞回,词人沿着汾水行,望着雁群飞,又不禁发出“年年汾水看归雁”的赞叹。“年年”二字与“又是”二字紧密相扣,前后照应,撩起词人远如芳草、长如汾河的思绪,水到渠成地开启下片。下片描写重游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触细密,境界清幽,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得游、韶华已变的感慨。“系马青松犹在眼”,是刚到晋祠的特写。“青松”之所以成为词人瞩目的对象,不仅由于初游晋祠时曾经拴马于树上,而且暗示这次重游仍然乘马而来,将寻青松而拴马。这既不着痕迹地表露人已到晋祠,又补写上片乘马踏沙之未写。“犹在眼”,突出描写词人看到“系马青

晋祠三绝

晋祠三绝 山西晋祠博物馆简称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建于北朝,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督虞而建造的。 目录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晋祠简介 三绝介绍周柏唐槐 宋代彩塑 难老泉 其他古迹 相关传说难老泉的传说 晋祠水母娘娘 展开编辑本段晋祠简介 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悬瓮山下晋水的发源处。这座祠堂始建于北魏前,是为了纪念周武王的次子叔虞而建造的。据说周成王有一次同他的小弟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摘下一片桐叶,削成玉(王圭)(玉(王圭)代表诸侯的权力)的样子,对叔虞说:“把这个封给你。”边上的大臣就请求成王选择吉日,正式给叔虞封地。成王说:“我是和他说着玩的。”大臣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叔虞就被封在唐这块地方,因为这里有一条晋水,唐国就改名为晋国,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晋国。现在我们把山西省也叫晋,是因为它就在古代晋国这一片土地上。 编辑本段三绝介绍 晋祠里最有名的“三绝”:周柏唐槐北周 宋代彩塑宋代 难老泉宋代 周柏唐槐周柏唐槐 一是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至今都还茂盛葱郁。 宋代彩塑 二是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为叔虞之母邑姜 宋代彩塑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殿顶用黄绿色的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

山西——城市旅游宣传片解说词赏析

山西——城市宣传片解说词赏析 山西——城市旅游宣传片解说词赏析 广告类型:旅游宣传片,城市宣传片 主题诉求:★★★ 章节清晰度:★★★★ 记忆指数:★★★ 创意亮点:★ 广告文案:…… 这不能算是一部城市旅游宣传片,更非一篇导游解说词。但胜在较为全面的概括的山西境内的旅游资源。看的出来这支片子中介绍的六条线路是当时旅游部门想主推的,还隐隐的包含了一些招商的意思,可终究是力度不够分量不均。 建议这支片子在进入山西境内的铁路上列车和公路运输上投放,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意外的收获。火车或者大巴上的人群是这支广告的最好受众,有有消费欲望并且会进行消费的受众。 《行大运游山西》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您回大陆的时候到过山西吗?现在就让我们用一首旋律悠扬的山西民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带你走进这片美丽的黄土地。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山西,位于黄土高原,汾河谷地,山环水绕,物产丰富,这种最适合古人类生存、生产的自然条件使得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可以说,山西众多的人文、自然旅游景区是遍及三晋大地的明珠,而我们为大家精心设计的六条精品线路,是用金线把他们合理地联接起来,串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现在请跟我去看一看。 一、佛教古建游 这条旅游线路集中在山西的北部,主要景区有云冈石窟、北岳恒山、五台山、应县木塔、雁门关等,是山西最早进入旅游国线的线路。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是东方三大石窟现存的二分之一,那五万一千尊雕像在有声无声地向我们表述着1500年前的历史,在似笑非笑间向人们笑谈着北魏王朝的兴衰。它所表现的健陀罗艺术是佛教艺术、古希腊艺术和波斯艺术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北岳恒山是中国的道教名山,其恒山十八景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悬空寺。悬空寺,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寺庙,它建于崖壁之上,上载高崖,下临深谷,惊险奇特无法形容。就连“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当年也惊讶得只留下“壮观”二字。 清凉胜境、佛教圣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那里寺庙林立,僧尼云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古代建筑与自然风光同在,是您纯洁心境,休闲避暑的好地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始建于唐代的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提到木结构建筑,在这里不得不提的要属应县木塔了。应县木塔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近67米高的塔身无一枚铁钉,历经地震、炮火而无损。它建筑风格伟岸,局部艺术温柔,有“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美誉。 在这条线路中,我还想带您去领略一下如今的塞外风光。古诗云:“雁门关外野人家,不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而今的雁门关外,通过山西人民勤劳的双手,已经变成了一个既有雄旷的塞外景色,又有田园风光的生态农业旅游区。而这里的“杀虎口”,也就是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必走的“西口”。 二、晋商民俗游 这条旅游线路主要集中于山西中部的晋中市,因与省会太原市相临,因此出入境显得极为方便。晋商,这一中国明清史上,特别是金融史上最为响亮的名字,随着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热播,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诚信为本,统领商界五百年;以义致利,纵横欧亚九千里”。以平遥古城,晋商大院为代表的晋商民俗游线路蜚声中外。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明清县城,对于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评价的:“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城中的日升昌票号诞生于1823年,是现代银行的雏形,它所追求的“汇通天下”的理想开中国金融业之先河,它所推崇的企业经营理念至今仍对现代企业制度有着深刻影响。晋商大院最为著名的有乔家、王家、渠家、曹家、常家,它们集中地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民俗、经贸、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鲜活的明清史书。 这条旅游线路中还有创建于西周时期的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晋祠,有“割股奉君”的一代贤臣介子推隐居的绵山等,都是不可不去的旅游佳景。

山西《槐香园》赏析

山西《槐香园》赏析 世纪之交,金秋送爽之际,’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鲜花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历经184个日日夜夜,铸就了世纪光辉的世博会,发明了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众多特点鲜明、构思奇妙的展园组成的壮观漂亮的世博园给人们留下了深入的印象。山西《槐香园》,以其奇特的构思和优美的园林成为黄河文化走廊中一颗残暴的明珠,荣获室外庭园长期展览大奖和设计金奖,受到中外游客的普遍好评。《槐香园》的胜利,与其富含如下特点有关。 1 奇特的构思 通过提炼山西省境内最富于代表性的历史园林精髓和自然景物,发明“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从历史文化角度诠释博览会“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奇特的地区环境和长久的历史文化,山西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系统,黄河文化与佛教文化这两大主系在这片黄土地上共存共荣,形成了奇特的人文环境。因此在组景上以两大文化系统为根据,展现山西特点为目标,选取五台山大白塔为佛教文化代表,晋祠鱼沼飞梁桥、杏花村古井亭、大槐树及雕塑等为黄河文化代表,以园林植物为纽带,在布局上形成有机整体。而把园名定为“槐香”,是取谐音“怀乡”之意,隐喻大槐树的故事,并体现槐花飘香的山西地区环境特点。 2 合理的布局 依据构思,总体计划遵守合理布局、满足功效、重视景观相互和谐的原则,针对世博会客流量大、停留赏景时光短的特色,应用简练的线条和明快的画面为游人塑造轻松高兴的游览空间,并强调寓意性及代表性,讲求大块空间大块颜色的对照,令游者到达“赏心悦目”和“余音绕梁”的游览目标。 《槐香园》布局采取轴线式,在空间上划分为豁达舒展的塔前区和较为郁闭的杏花村景区,构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以《槐香园》景石、鱼沼飞梁、白塔形成严谨的主轴线,用渐进的伎俩将游人步步引向高潮,以高耸的白塔与轻盈平展的鱼沼飞梁形成对照,强化主景白塔的艺术沾染力。再沿波折的小路步入杏花村景区,路边石刻“牧童遥指”,引发游人对杜牧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意的追寻。 3 优美的园林小品

山西简介

1.山西与哪些地方接壤 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2.山西别称有哪些?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 3.山西国土面积多大 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4.山西有多少国家文物保护? 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占全国总数的11.5%,位居全国第一。 5.山西的著名大学有哪些? 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

6.山西车牌代码知道吗? 太原市:晋A 大同市:晋B 阳泉市:晋C 长治市:晋D 晋城市:晋E 朔州市:晋F 雁北地区:晋G(已经随雁北地区撤消而取消)忻州市:晋H 吕梁市:晋J 晋中市:晋K 临汾市:晋L 运城市:晋M 7.刀削面来源 传说蒙古鞑靼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便将百姓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返回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老婆婆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8.《走西口》到底走到哪儿 走西口去的是内蒙。西口说白了就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后来就是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9.山西最早人类 直立人: 西侯猿人180万年前山西芮城县西候度 10.山西是哪朝开始用的? 春秋时期,因大部分地区归晋国所有,故简称晋 11.山西火车站有哪些?

浣溪沙·晋祠山滴岚光水拍堤姜彧阅读答案赏析鉴赏试题

浣溪沙·晋祠|山滴岚光水拍堤|姜彧|阅读答案赏析鉴赏试题 浣溪沙·晋祠|山滴岚光水拍堤|姜彧|阅读答案赏析鉴赏试题 浣溪沙① 姜彧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只疑误入武林溪②。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注】①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姜彧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曾作《浣溪沙》二首,此为第二首。②武林,即今杭州,杭州山水佳称天下。 (1)有人说,“山滴岚光水拍堤”中的“滴”字用得别出心裁,请加以简要赏析。(4分) (2)结合最后一句“一尊心事百年期”简要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2分)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象的特性,更表现出了作者欣喜、畅快的心境。(2分)

(2)“心事”,就是词人现在身在官场尚无法实现的归隐田园、寄身山林的心愿;(1分)“百年期”即终生的期待,词人要把眼前这绝佳的山水,作为自己人生 的归宿。(1分)抒发了作者想摆脱俗世的喧嚣,早日寄身山林的思想感情。(2分) 赏析 据有关文献记载,元至元十八年(1281)三月,姜彧 作为河东山西提刑按察使,借视察水利的机会拜谒了晋祠,曾作《浣溪沙》二首,写“目前之胜概”,后来词被刻成石碑立于晋祠内。此处所选为其中第二首。晋祠, 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唐叔虞的封地,其正 殿之右有泉,为晋水发源处。小词虽为游晋祠而作,但 并没有正面描写晋祠本身,而是放眼于祠外的山水,极 言山水风光之美,抒发作者为此而陶醉的美好感受。晋 祠本身在词中虽未一字写及,但其令人向往之佳处已尽 在词中了。 上片写山水的清秀。作品首先从山峰上的云岚写起,一个别出心裁的“滴”字,将山上云朵那鲜润洁净且不 断飘浮的质感和动感极为形象地呈现了出来。作者的视 线由远而近,接着描写拍岸的河水以及岸边的春草与沙滩。写草言其“香”,状沙称其“暖”与“净”,这些 字眼同上句的“滴”字一样,不仅准确地写出了自然物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介绍

晋祠是为奉祀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翁山麓,始建于北魏,后经历朝历代重建扩建形成今日规模。在晋祠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它是宋代礼制建筑的代表,也以其精美的结构和精湛的技术成为宋代建筑的代表。 圣母殿坐西朝东,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崇宁元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是典型的单槽副阶周匝式建筑,也是现存宋代唯一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建筑实例。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 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将四道梁架加长到四椽,再在其上叠加三椽,将梁位插入殿身的内柱上,殿身的四根前柱不落地,做成短柱,立在叠架的三椽上,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殿内所供圣母、宫女、太监等41尊宋塑,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这些塑像神态自然,形象优美,生动的描绘了宫廷内各种人物的体态神情,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名作。 我们可以肯定,这些表情身姿所传达的思想内涵决不会是建筑主人的意图,而恰恰是雕塑艺人们的深刻构思。我们看到的其实已经和宗教无关,并且和纪念“邑姜”这位“圣母”也没有多大干系,这些创作纯属雕刻家有感于衷的“借题发挥”。从这些北宋社会的有血有肉、有喜怒衰乐的真实人物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些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复杂心态和深刻个性,同时也不能不表示叹赏雕塑家们的高超技艺,这种深入的个性刻划,这种微妙的造型能力在北宋以前是远未达到的。

晋祠导游词

晋祠: 女士们,先生们,三晋之胜,美在晋阳,而晋阳之胜,美在晋祠,今天我们游览晋祠。晋祠现存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多座,碑碣300多通,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园林式祠庙建筑群。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奉祀西周初年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又因祠堂建于晋水之源而得名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很早,但难以确定具体时间。不过,据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记载,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已经蔚为壮观,而且是祠堂鱼沼皆有,“晋川之中最为胜处”的游览胜地了。 走进大门,大家迎面看到的这座水镜台坐东向西,是古代唱戏的戏台,明清所建。戏台东面悬挂的匾额“三晋名泉”,字迹清秀雄劲。三晋指的是春秋末期,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山西的代称,“名泉”是指晋水名泉。前台正中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清代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以秀丽著称,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水镜台集中国建筑的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是一座由殿楼和卷棚合而为一的形制罕见的古建筑。作为晋祠祭祀和庙会酬神的唱戏场所,这座戏台的造型雄奇独特,雕刻彩绘精细,是难得的建筑艺术佳作。 穿过金人台、对越牌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晋祠的三大国宝建筑,即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 殿是晋祠祭祀圣母时陈列贡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即1168年,为国内同期现存的古建中所独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所以被誉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从外观看,大殿单檐歇山项,前后檐明间敞门,四周无墙辟,安置直棂栅栏,从形制上看很像一-座凉亭,给人一一种稳健舒适,疏朗利落的感觉。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和圣母殿之间。古人对水塘的命名“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沼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上面架十字形板桥。东西平坦,南北下斜连接难老泉和周柏,古人说“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飞梁。古代桥梁多为一字型,这座奇特的十字形桥梁可谓匠心独具,它既是我国古代十字形桥梁的孤例,又可谓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的雏形。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到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全祠中轴线西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坐西向东,独冠中居,是晋祠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处。其珍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殿建筑本身和殿内塑像两方面,可谓宋代建筑艺术和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作。 大殿的建筑与形制甚为独特。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堂面阔7间,进深6间,近似正方形。如此宽广的大殿,内部竟无一根明柱,只是殿身四周设以廊柱与檐柱各一围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殿内共减少了12根柱子,从而使前廊和内殿干分宽敞,为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足够的空间。如此设置殿柱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巧。廊柱上的八条木质盘龙大柱,是我国最早的木质盘龙大柱。 进入殿内看到的43尊彩塑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这些作品为宋代原物,迄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主像圣母邑姜,头戴风冠,身穿蟒袍,凝神端坐于中央风椅之上,一副主人贵妇的仪表气质。42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排列有序,职责有别,仪表各异,逼真地反映了宫廷侍女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请看这5尊唱戏侍女,分别扮演了生、豆、净、末、丑诸种角色。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她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番表情。 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念泪的眼角,反映出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梅兰芳大师曾经说她“笑一颦,似诉平生”。这位侍女手捧圣母印玺,一手捧托,二手护持,将其内心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余的侍女像请大家慢慢品味。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 晋祠山灵水秀,历史久远,人文和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游览到此,希望大家今后再次来晋祠旅游,相信每次重游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谢谢各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