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古巴比伦苏美尔时期学校里的教帅被称为( )。

(A)专家

(B)校长

(C)大兄长

(D)古儒

2 泥板书舍作为一种学校出现在( )。

(A)古印度

(B)占巴比伦

(C)古埃及

(D)雅典

3 古埃及学校的教学内容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是 ( )。

(A)职官学校

(B)宫廷学校

(C)文士学校

(D)僧侣学校

4 “学神把教鞭送给人间”反映了东方文明古国教育方法的特点是( )。

(A)个别施教

(B)体罚盛行

(C)教师主导

(D)学生记诵

5 出现于古印度的佛教教育,其教育对象具有( )。

(A)贵族性

(B)平民性

(C)等级性

(D)大众性

6 以下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主要培养高级僧侣的是( )。

(A)宫廷学校

(B)祭司学校

(C)僧侣学校

(D)文士学校

7 古埃及训练一般的能专门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的职官学校又叫( )。(A)文士学校

(B)僧侣学校

(C)书吏学校

8 古印度婆罗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 )。

(A)道德教育

(B)读写算

(C)《吠陀》经

(D)律令知识

9 为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19世纪在英国成为盛极一时的导生制的教学方法出现在( )。

(A)僧侣学校

(B)文士学校

(C)泥板书舍

(D)古儒学校

10 以下不是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的是( )。

(A)阶级性及等级性

(B)教育内容较丰富

(C)教育机构种类繁多

(D)教师地位卑下

11 在古印度( )阶层没有教育权。

(A)吠舍

(C)首陀罗

(D)婆罗门

12 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校父

13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

(A)国家官吏

(B)雄辩家

(C)全面发展的人

(D)合格的军人和公民

14 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体制的显著特点是 ( )。

(A)民主

(B)专制

(C)野蛮

(D)封建

15 雅典儿童从( )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

(A)7

(B)8

(C)10

(D)12

16 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始于( )。

(A)苏格拉底

(B)智者派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7 以下不能体现智者派的思想特点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

(C)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

(D)学习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18 柏拉图创办的相当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学校被叫做( )。(A)吕克昂

(B)修辞学校

(C)学园

(D)哲学学校

19 希腊化时期的中等教育注重( )。

(A)道德教育

(B)体能训练

(C)文学教育

(D)美育

20 历史上最早的专家治国论者为(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斯宾塞

21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中的最高目标是( )。

(A)治国人才

(B)哲学家

(C)哲学王

(D)雄辩家

22 斯巴达教育内容中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枪和( )。(A)击剑

(B)骑马

(C)摔跤

(D)游泳

23 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并且认为学习这些学科的目的在于实用,而不在于纯理论的思辨的人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智者派

(D)亚里士多德

24 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体现了苏格拉底方法的( )阶段。

(A)助产术

(B)讥讽

(C)定义

(D)归纳

25 首次提出了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儿童天性)的思想,论证了以美育为重点的德、智、体和谐发展的原则的是( )。

(A)亚里士多德

(B)卢梭

(C)裴斯泰洛奇

(D)苏格拉底

26 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的是( )。

(A)奥古斯丁

(B)柏拉图

(C)卢梭

(D)苏格拉底

二、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27 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具有差异性。

三、简答题

28 试简要评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29 试述古印度教育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必答题

30 试论述古埃及学校类型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D)。 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2.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3.古代西方第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着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政治学》 4.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D)。 A.科学性 B.民主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5.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 A.等级性 B.贵族型 C.世俗性 D.宗教性 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A)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7.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B)、天文、音乐等。 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8.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 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9.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 A.拉伯雷 B.蒙旦 C.莫尔 D.维多里诺 10.斯图谟是宗教改革运动中(B)派的着名教育家。 A.天主教 B.路德 C.卡尔文 D.耶稣会 11.斯图谟创立的新型古典文科中学采用(A)教学制度。 A.分级 B.不分级 C.不分班 D.混合班级 12.路德派新教提倡的小学是以(D)子女为教育对象的。 A.贵族 B.上流社会 C.资产阶级 D.下层劳动人民 13.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A)为理论基础。 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14.卢梭是反对(B)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 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5.赫尔巴特的教学代表作是(C)。 A.《大教学论》 B.《爱弥儿》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1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转》 1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A)。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考研复习题详解

课后习题详解 1.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主要有哪些? 答:目前,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 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早就已经存在教育活动。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 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认为史前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就真正出现了。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他们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②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选择劳动手段的任务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 2.史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态。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活动一般是与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禁忌活动等融合在一起的。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是与原始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的。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史前人类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模仿成为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 (2)教育的内容日益多样和复杂; (3)儿童作为社会的成员逐步受到重视,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4)与性别有关的男女儿童的教育,特别是男孩的教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3.作为一种相对成型的教育方式,成年礼的意义何在? 答: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个人由个体

外国教育史试题-考研真题及复习题

《外国教育史》历年考研真题 00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骑士教育2.智慧馆3.城市学校4.新大学运动5.补偿教育6.实科学校7.进步教育8.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评述法国建立"统一学校"方案的意义. 2.评述凯兴斯坦纳的"公民教育". 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4.简述美国当代师范教育的特点。 5.试说明教育技术的产生对教育活动的实际影响。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论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2.试述“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原则及历史影响。3.试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制度的作用。 4.试举例说明西方教育史中类似素质教育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01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世界图解> 城市学校智者实科中学活动课程星期日学校福斯特法案从做中学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请你谈谈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对工业社会的意义. "五月风暴"后出台的<富尔法案>中提出了哪些高教原则? 试述福禄贝尔的"恩物"对幼儿教育的作用. 蒙台梭利"幼儿之家"教育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欧文"陶冶馆"的开设是处于怎样的意图,简述之.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 联系今天的大学教育,评述永恒主义教育理论. "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这是《教育过程》中的话,试以这段话为例评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试论述信息技术发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02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修辞学校骑士教育《太阳城》<世界图解>耶稣会派导生制现代中学进步教育国防教育法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1,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制度教育学首先是作为传统教育学的替代物而出现的,那么其特点和局限性又是什么呢?3,简述美国1823年以来发展师范教育的途径。4,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其“思维五步法”为基础的,简述两者是如何相互关联的?5,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那么他自己又是如何看待或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斐斯塔洛齐在〈天鹅之歌〉中写道:“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试结合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评述斐斯塔洛齐的和谐发展教育观。2,试评述1900年左右出现的实验教育学思潮。3,试分析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并说明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可能性和局限性。4,从儿童发展角度,评述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3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文士学校进步教育智者派城市学校藩学公学〈世界图解〉主日学校补偿教育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2,教科书在当代教学中的作用如何?3,评述美国的测验运动对美国教育的影响。4,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谈到“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才有目的。”他真的认为教育没有目的吗?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论马丁。路德等的新教改革对德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影响。2,试论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启迪。3,以〈教育过程〉为例,分析布鲁纳的结构注意教育理论。04年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7分,共35分)统一学校11+考试制开放大学幼儿之家最近发展区进步教育〈泛智学校〉新学校运动二,简述题(任选3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19世纪初英国慈善教育的意义。2,简述法国师范教育的特色。3,简述改造主义教育观。4,简述斐斯塔洛齐的“要素教育论”。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5分共70分)1,试从“实科中学"的创设分析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2,试论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学习型社会的意义。3,述评法国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下面介绍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 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包括①宫廷学校 ②职官学校③僧侣学校④文士学校;(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年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01282外国教育史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东省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教育史 试卷 课程代码:01282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 A .《神谱》 B.《工作与时日》 C.《酒神颂》 D.《胜利颂》 2.荷马史诗《伊利昂纪》突出描写的是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赫克托耳的勇敢 C.阿伽门农的专横 D.奥德修斯的智慧 3.《神曲》中带领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的是 A .奥维德 B.贺拉斯 C.维吉尔 D.贝雅特丽齐 4.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结构上采用的是 A .单线结构 B.框形结构 C.双线结构 D.环形结构 5.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 A .马洛 B.乔叟 C.拉伯雷 D.维加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的代表作是 A .《安德洛玛克》 B.《熙德》 C.《伪君子》 D.《诗的艺术》 7.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 A .莫里哀 B.约翰·弥尔顿 C.高乃依 D.约翰·班扬 8.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是 A .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9.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A .夏多布里昂 B.斯达尔夫人 C.缪塞 D.大仲马 10.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代表作是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座位:__________ 密封线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为《上帝之城》;(1)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2)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包括①正反论辩式②开放调和式③启发诱导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以“七艺”为主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2.骑士教育: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②侍童教育(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世俗性、国际性、独立自主性等;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2. 城市学校的特点:(1)世俗性;(2)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3)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4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较低,基本都坚持以本国语言教学;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外国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学校是()的宫廷学校。A.古代埃及B.两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 2.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A.文雅教育 B.职官教育 C.书吏教育 D.科学教育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办理。A.私人 B.企业 C.国家 D.私人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C.劳动教育D.军事体育 5.古代希腊体育的五个竞技项目是赛跑、跳跃、掷铁饼、()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标枪D.击剑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阿卡德米学园B.吕克昂学园C.雅典大学D.亚历山大大学 8.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是() A.教堂 B.修道院 C.学院 D.学校 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A.禁欲 B.苦行C.修行 D.行善 10.弗吉里奥是率先阐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学者,其思想大大受益于古罗马的一位教育家,这位教育家是() A. 昆体良 B.奥古斯丁 C.西塞罗 D.格里诺11.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母育学校》 D.《论天赋才能的培养》 12.17世纪初,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洛克 B.弥尔顿 C.培根 D.裴斯泰洛齐 13.16世纪之后,英国初等教育由()掌管。 A.天主教教堂B国家政府 C 罗马教堂 D 国教会 14.培根以提倡()和科学教育而著名。A.普及教育B.自然科学C.要素教育D.古典教育 15.裴斯泰洛齐认为初等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 ) A.道德教育 B.要素教育 C.自然教育 D.智育教育 16.教育史上,首创“没有书本的学校”,被人们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为()

2018考研中外教育史的脉络梳理

2018考研中外教育史的脉络梳理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我们的考研备考中,制定学习计划一是要注重计划的周期性。周期过长,计划就显得呆板,不切实际:太短了又效果不大。处理这个矛盾我认为可以制定两套计划。一套大计划,处于纲领性地位。主要规定全国统考的总目标、理想的分数必备条件。二是要以月为周期的小计划,处于战略性地位。这就必须尽可能地详细,以至于可达到每天该干些什么的详细程度。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带来重要备考信息点拨。 一、学科分析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考纲所提出的中外教育史的考查目标是: 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认真阅读有关中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针对上述目标,提请各位考生注意: 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 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

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 一、中国古代教育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三、中国现代教育 四、外国古代教育 五、外国近代教育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二、方法指导 1.从宏观到微观 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为便于大家操作,我们以外国教育史其中一章为例进行说明。 复习思路举例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同名10696)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古代西方世界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思想家.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2.西方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几何音乐 B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知识自然知识音乐 C吟诗音乐下棋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D吟诗音乐武术骑马游泳枪剑角力 ()3.在教育史上,首次对直观教学进行了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4.在西方教育史上不反对体罚学生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 洛克 C 卢梭 D夸美纽斯 ()5.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实行班级教学制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 洛克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6教育史上,特别重视教师教育,并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他的代表作是 A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B 赫尔巴特《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C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 D第斯多惠《人的教育》()7外国教育史上特别重视幼儿教学并创立幼儿教育学,使它成为教育理论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福禄贝尔 C 蒙台梭利D第斯多惠 ()8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论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的杜威的代表作 A 《我们怎样思维》 B 《明日之学校》 C 《儿童与课程》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9杜威提出的教育原则,成为整个

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A知识中心主义 B 儿童中心主义 C 教师中心主义 D 教材中心主义 ()10 首次提出了按年龄划分受教育的阶段及在各年龄阶段教育的要求,组织,内容和方法等的具体措施。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夸美纽斯 D 亚里斯多德 二、填空题。 1.首次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 2.是古罗马教育理论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他最早提出了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3.最早把人文主义的理想付诸于教育实践,他被称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4.夸美纽斯是是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以及为父母们所写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指南。 5. 的教育思想代表作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本人也被尊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6.洛克是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是一书,该书从理论上为英国的提供了一个完整 的体系。 7.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心理学教科书》,《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育学的几封信》,《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三、简答题。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简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3.试比较斯巴达教育与雅典教育的异同。4.简述教育史上著名的赫尔巴特阶段教学理论。 5.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的几项基本要求。 6 .简述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 五、论述题。 1.试述夸美纽斯的教育目标理论,并阐述它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的启发意义。 2.试述杜威的教学理论及其基本原则,并进一步阐释它对现代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影响。 2、试比较杜威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异同。 外国教育史期终模拟试卷二

2019教育学考研 外国教育史备考指导书

2019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备考指导书 外国教育史的复习应该怎么去把握 一、学科分析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考纲所提出的中外教育史的考查目标是: 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认真阅读有关中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施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培养严谨、踏实的学风。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揭示特点与规律,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针对上述目标,提请各位考生注意: 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 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 一、中国古代教育 二、中国近代教育 三、中国现代教育 四、外国古代教育 五、外国近代教育 六、外国现代教育 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二、方法指导 1.从宏观到微观 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为便于大家操作,我们以外国教育史其中一章为例进行说明。 复习思路举例 第一步:了解外国教育史的整体状况 外国教育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外国古代教育包括远古的原始社会、中古的奴隶社会、近古的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它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帝国主义时期的教育。外国现代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两个阶段。 第二步:章节学习

考研教育综合333外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名解: 【斯巴达教育】在斯巴达,教育被当做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并由尚武精神所决定,典型特征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保家卫国的战士。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重视女子教育。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婴儿出生后,由长老检验,无残疾、体质强健的可由母亲代国家抚养,7岁后送到国家教育场所接受系统教育指导。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有权参加民众大会,可任官职,仍需参战、军训。60岁,免除兵役。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1)讽刺。讽刺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辞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2)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3)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4)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影响灌输或强加给对方。但也有局限,如受教者须有追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者必须积累了一定的事实和知识。这种方法不能机械地搬用于幼年儿童。 【《理想国》】《理想国》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完整的教育计划。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有了良好的教育方能造就出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柏拉图认为,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由国家管理、监督一切教育机构,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理想国》对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和设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 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名解: 【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培养当时封建制度中骑士阶层的成员为目的。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并无专设的教育机构,也没有专职的教育人员。骑士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统治阶级的思想,训练勇猛作战的各种本领,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实保卫者,对文化知识并不重视。随着文艺复兴的发展,骑士阶层成为绅士阶层的原型,骑士教育也成为绅士教育的原型。 【城市学校】是应新兴市民教学阶层需要而产生的,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新兴市民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其种类有行会学校、商会学校。城市学校在领导权上,大多属于行会和商会。后期,城市学校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在内容上,以读、写、算,及商业、手工业相关的世俗知识为主。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从事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大多为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所以,城市学校属于世俗性质。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来促进作用。 【中世纪大学】自新兴市民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后,追求新学问成为一种时尚,中世纪大学应运而生。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师生团体进行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三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 三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教育学考研的外国教育史古罗马教育的复习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考点,具体内容如下: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1.共和前期:主要是家庭教育,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2.共和后期:主要特点是培养优秀公民和接触的演说家为目的,学校主要包括(1)罗马小学;(2)文法学校,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3)修辞学校,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培养目的是帝国的官吏和顺民;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增强;教师地位提高,由国家委派;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2)雄辩家的素质: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3)雄辩家的培养方法:模拟演说、多诵文学精品、写作练习、法庭的实际观摩等;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门着作;(1)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最高德行的演说家;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2)论演说家的培养:认为培养演说家应经过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和雄辩术学校四个阶段;(3)论早期教育: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尽量早教,要进行快乐地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4)论学校教育的优势: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①学校教育不会使孩子产生自命不凡、唯我独尊的状态,也不会使孩子感觉到孤独和隔离;②在学校里可以培养孩子互助友爱的品性,养成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286)《外国教育史》复习大纲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80分钟 70分的卷面成绩+20分的平时作业+10分的考勤。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为主的题型。 第一章古希腊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文化教育产生的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掌握古希腊教育发展四个阶段的特征。 (三)掌握雅典与斯巴达教育不同的产生原因及具体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比较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二)试述智者在古希腊教育发展中的贡献。 (三)试分析雅典教育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第二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特征。 (二)试评亚里士多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第三章古罗马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掌握古罗马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及与古希腊教育的联系。 (三)掌握古罗马教育思想。 二、思考题 (一)简述古罗马各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试述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对古罗马教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三)试评西塞罗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四)试评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经院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二)了解阿拉伯教育的产生和成就及拜占廷帝国教育特征。 (三)掌握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变化规律及深层原因。 二、思考题: (一)中世纪西欧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二)试述阿拉伯教育迅速取得成就的原因和贡献。 (三)简述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征及意义。 (四)试述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人文主义、新教教育及唯实论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文化教育的巨变及巨大历史意义。 (三)掌握宗教改革运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历史意义。 二、思考题: (一)阐述文艺复兴对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作用及意义。 (二)试述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 (三)比较三种教育力量给近代教育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夸美纽斯与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夸美纽斯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其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二)掌握夸美纽斯教育改革思想及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的实质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分析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特色及其当时对世界教育的影响。 (二)试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第七章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教育思想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第斯多惠、乌申斯基、斯宾塞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二)掌握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内容。 二、思考题 (一)试述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特点。 (二)略论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 (三)试述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特点。 (四)试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的特点。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十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教育学考研的外国教育史-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的复习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这些考点,具体内容如下: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1902年):其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结合,形成了以议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局三级结合的英国教育管理体制;2.《费舍教育法》(1918年):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哈多报告》(1926年):首次从国家的角度阐述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提出了初等教育终点、和初等教育后的分流(双轨,中等学校有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和公立小学高级班);4.《斯宾斯报告》(1938年):把《哈多报告》的双轨改变成三轨,即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并提出建立综合性中学的设想;5.《1944年教育法》(也称《巴特勒教育法》):主要内容①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设立教育部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②加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权限,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系统;③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同时地方教育当局应向义务教育超龄者提供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④提出了宗教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等要求;《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法令,形成了初、中等和继续教育衔接的教育制度,扩大国民受教育机会,对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罗宾斯原则”(1963年):应为所有在能力和成绩方面合格的,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7.《雷沃休姆报告》(1981-1983年):高等教育改革;8.《1988年教育改革法》:主要内容①实施全国统一课程,确定在5-16岁的义务教育阶段开设三类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附加课程);②建立与课程相联系的考试制度,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参加四次(7、11、14、16岁)考试;③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实施“摆脱选择”政策,原地方教育当局管理的所有中学,及规模较大的小学,直接接受中央教育机构的指导;④还赋予家长为子女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规定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技术学校,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经费

(完整版)外国教育史重点及习题

第1-2章史前教育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题 1.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被称为( B )。(教育学统考2009年)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教父” 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 2.通常,苏美尔和( A )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A. 巴比伦 B. 印度 C. 埃及 D. 中国 3.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其中的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 A )。 A. 读写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 A。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之外,还有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 4.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即分别被委任为官吏的是( D )。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 5.古代埃及教育中,注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 C ). A. 文士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僧侣学校 D. 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寺庙学校)是一种附设在寺庙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 6.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常称为“婆罗门教育”,其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 A )。 A. 《吠陀》经 B. 苏美尔文 C. 文法 D. 祈祷文 7.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的是( A )。 A. 佛教教育 B. 婆罗门教育 C. 职官学校 D. 宫廷学校 佛教由释迦牟尼所创,他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主要为佛教经典。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音,适应了平民学习的需要。 8.泥板书舍中教师被称为( C );“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 D );希伯来的教师称为( A )。 A. 拉比 B. 校父 C. 专家 D. 古儒 苏美尔时期已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密切联系,由于泥板是学校的主要学校工具,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在泥板书舍中,负责人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希伯来的教师称为“拉比”。 二、简答题 1.简述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特点。 答:古代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外国教育史试卷一答案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试卷编号:01 ) (闭卷120分钟)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释义(每题5分,共20分) 1、智者派 古希腊荷马时期拥有某种精神方面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3分)这些人云游各地,积极参加政治文化生活以传播和传授知识获得报酬,并形成了一个阶层。(2分) 2、骑士教育 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1分)它与等级鲜明的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2分)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它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和效忠的思想观念,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2分) 3、英国的“公学” 公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文法学校,修学年限为5年,以升学教育为主旨。(2分)但它是专为上层社会子弟,尤其是贵族后代服务,培养统治阶层的中坚人物的私立寄宿学校。(1分)公学也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和集体的宗教仪式活动。(2分) 4、统一学校运动 是19世纪法国的教育改革,它对法国双轨制教育体系进行了强烈的抨击。(1分)从1923年开始,法国相继在初等教育阶段、中学阶段施行统一学校制度,即所有的学校按照同样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2分)统一学校运动所引发的法国学制的改革,有力地冲击了法国的双轨学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2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东方文明古国,宫廷学校设立在国王所在地的皇宫里,僧侣学校设在大寺 庙里。 2、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把氏族贵族的子弟训练成为武士。 3、在拜占廷,教会学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修道院,另一种是座堂学校。 4、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劳动素养的概 念。 5、1902年的“巴尔福教育法”确定了英国的以地方教育为主体的教育领导体制。 6、在法国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阿斯蒂埃法》 7、洛克认为绅士应是有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和才干。 8、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维多里诺建立的宫廷学校,被称为“快乐之家”。 9、夸美纽斯的《母育学校》一书,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0、裴斯泰洛齐建立的伊佛东学校成为当时欧洲的“教育圣地”。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为了继续改革和调整高等教育,1932年9月,(苏)联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通 过了一项(D),在此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新外国教育史习题(附答案)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选择 1.认为教育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是仅凭观察和尝试成功的方法,经过失败和重复模仿进行学习。这种观点属于以下哪种教育起源论(B.心理学起源论) 2.苏美尔时期出现的与寺庙有关的学校被称为(A.泥板书社) 3.楔形文字是古代哪个国家发明的(D.古巴比伦)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中,在数学上采用10 进位计算法的是(D.古埃及) 5.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A.沛西.能) 6.学校教育最早产生于人类的(A.原始社会末期) 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C.等级性) A.无阶级性B.无组织C.等级性D.与生产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8.古埃及的学校中,以培养祭司为目的,教授天文、数学、建筑、水利、医学等学科的学校是(D寺庙或僧侣学校)A.宫廷学校主要由法老设立,教育皇室成员和朝臣子弟,毕业后成为文士的后备人才,担任国家官吏 B.职官学校由政府各机关设立,主要用来训练实用人才。如管理文档的人员;管理财务的人员 C.文士学校主要培养文士。通常设有书写、计算和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一般儿童5岁上学,一直到16、17岁。由学校实行收费,贫民子弟很难进入 D.寺庙或僧侣学校是培训祭司或僧侣的学校机构,主要设在寺庙。由于寺庙是古埃及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替法老办理天文、建筑等专业事务的机构,因此这类学校有很高的地位 9.古儒学校是印度(D.婆罗门家庭教育)的教育形式 10.古印度佛教教育中,推动教育平民化的措施是(B.强调使用地方语言进行教学,取代“梵文”教学) 11.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属于(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 A.奴隶社会等级教育B.原始大众教育C.封建社会等级教育D.资本主义教育 12.以下哪一个是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B.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1.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主要招收奴隶主子弟,并按教育对象的等级、门第而被安排进入不同的学校。 3.教育内容较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4.与教育内容的繁复相应,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故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二、简答题 1.简述古埃及学校教育的类型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僧侣学校和文士学校 和基本特征。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注重练习书写、词令;重视数学和计算。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机械教学为主,不重解释和说明;学生主要靠模仿进行学习,机械训练和背诵是常用的方法;由于学习的内容很多都是儿童所不理解的,教学上又采取强制性的方法,因而,体罚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2.简述古代印度教育的基本状况。一、 二、佛教的教育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一、选择 1.古希腊的城邦中,奴隶制民主政体下的教育典范是(A.雅典) 2.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要把贵族子弟培养成(C.保家卫国的战士) 3.雅典教育较之斯巴达,具有较强的(B.民主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