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山泉的心愿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山泉的心愿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山泉的心愿1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山泉的心愿1

新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春夏秋冬

识字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 “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一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小山泉的心愿 沪教版

《小山泉的心愿》训练材料 一、读一读 1、读词语 取水舀水不幸解渴需要迟迟不来 2、读句子 1)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大家都需要我,那就是我的心愿。 2)野兔觉得小山泉很不幸,碰上那么多贪心的人。 二、连一连 shāshāde 小河泉水bōzh òng qīng līng līng de 世界蜻蜓qīng chè mírén de 春雨农民伯伯fēi lái f ēi qù guāng míng de 心愿广场yìshǎn yìshǎn měi hǎo de 风景方向灯rènào 三、写一写 títǔpáng________________ lìdāo páng________________ shízìpáng________________ mǐzìpáng________________ shùxōn páng________________

*四、练一练 鲤鱼溪 在福建省周宁县有个浦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的(各个)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叫鲤鱼溪。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人们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对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真(象像)顽皮的孩子。 鲤鱼能使污水变(清青),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人们(渴喝)上了(青清)洁的水,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 1、短文共有__________节,标上小节号。 2、“顽”字应查__________部,去部首有__________笔。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字母__________。 3、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4、“这条小溪为什么叫鲤鱼溪?”请用“__________”划出有关句子。 用“~~”划出鲤鱼不怕人的句子。 5、照样子写词 如:(游)来(游)去 ()来()去 ()来()去 ()来()去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一起看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8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字,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的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 借助形声字的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预习生字,做字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出示课件)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交流后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并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出示课件)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 (4)仔细观察,说说“雨”做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出示课件)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阝”。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2019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

1.春夏秋冬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识字第 1 课《春夏秋冬》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 .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 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 .全文共有 8 个词语, 8 个 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 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 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 三、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同时,本课词串读起 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 2 个偏旁 ;会写“春、风”等 7 个字 .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八、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 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 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 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齐读 .

小学语文《小山泉心愿》说课稿

小学语文《小山泉心愿》说课稿 小学语文《小山泉心愿》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小山泉的心愿》属于读课文识字单元。本课是一则寓言。读课文识字是个重点,要学习“愿、迟、取、幸、竟、碰、解、闲、需”9个生字,反复读文是基础,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运”,从而感悟到大家都需要自己,才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为别人服务才是幸福的事。 词语中,“泉眼”可借助图片加以理解,“心愿”可结合生活实际,配以说话训练。指导说话时,要从内容入手,先让学生思考有什么心愿,然后用“谁的心愿是什么”或者“什么是谁的心愿”两种句式,说一句话。 “读句子”中的第一句,是小山泉所说的重点句子,这是一句假设关系的复句,它从反面说明了小山泉的心愿;第二句是根据课文的意思重新组合的句子。两句话句式相同,一正一反,表达了寓言的含义。朗读指导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读正确,再注意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二、学情简介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们都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

温故而知新。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认读本课9个生字;能读准后鼻音“竟、碰、幸”;复习巩固整体认读音节“愿、迟”。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已能认读生字“取、解”,所以这几个字,只要通过读文巩固即可。识字重点就落在其他7个生字上。我们可以将这7个字分散在课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且每一个生字教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些强调得是读音,如后鼻音“竟、碰、幸”;如三拼音“闲”;整体认读音节“愿、迟”;有的是结合书写,重在笔顺,如“闲”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这样的教学就体现了层次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二: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顿读;并积累2句句子。 本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读课文识字”。让学生借助丰富生动的语言环境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所以,在课上创设各种环境让学生反复读文,帮助学生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小山泉的心愿

小山泉的心愿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愿、已、迟、取、幸、碰、闲、经、目、啊”10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碰、取、闪、闲”4个生字,认识部首“石”字旁,积累本课的11个词语。 2、能借助图片理解“泉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心愿”,并能用“心愿”说一句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不同的语气。明白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10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明白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教学难点 1、能借助图片理解“泉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心愿”,并能用“心愿”说一句话 2、明白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教学准备 老师: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读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拼读音节,识记生字。 (1)板书:xīn yuàn学生拼读。 (2)板书:心愿,识记生字“愿”。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愿”?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 2、理解词义,练习说话。 师:“心愿”就是心里希望实现的想法和愿望。新的学期刚开始,我相信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希望实现的愿望,那你的心愿是什么?你还能不能用“是我的心愿?”来说一说?(出示句式:是我的心愿?)要求:句子完整,基本通顺。 3、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说明: 课题中的“心愿”两字,在朗读时要注意都是前鼻音,是读音的难点。“愿”这个生字又是整体认读音节,在让学生读音节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强调整体认读音节不拼读,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拼音知识。“愿”字在平时的书写中学生很容易把它写成上下结构,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板书,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个字的结构,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愿”字是半包围结构的。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想一想“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找到有关句子,大声读给同桌听。 (1)出示句子,朗读指导。 (2)正音:目的(开火车读)储水:储(找朋友)理解“储水”的意思。 拼读:取。拼读规则是:u见j q x两点不见了。 板书:取用并理解词义。 (3)小结,板书:让人取用,为人解渴。 说明: 虽然,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已开始培养学生学习新课要预习的习惯,但是课堂上仍必须留出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由的个性化地读文,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朗朗的读书声既营造了学习的氛围,同时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静心读文,独立思考,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同桌的相互交流,则可以使得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可促使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倾听,共同进步。(三)深入学习,体会感悟。 l 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小山泉怎么会对野兔这么说呢?野兔对小山泉说了什么? 1、自读第二节,找到野兔对小山泉说的话。 2、学生交流,随机学习生字。 xìng jìng pèng 正音:幸竟碰(注意读准后鼻音。) 幸:扩词(幸福、幸运)。碰:学习部首“石”字旁 说明: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春夏秋冬 时间分配: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识字课文《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1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春、冬、风、雪、”,认识2个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2.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3.能主动累积关于四季的词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霜、吹、落、降、飘、”,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 新词语,会写7个生字“春、冬、风、雪、”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画和生活实际,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以及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ppt 春夏秋冬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问: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板书课题,领读,指导书写“春、冬”。 二、学习新词 1.依次出示四幅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用句式练习说话: 我知道图上画的是()季节,因为我看到图上画的有()。 2.依次出示四个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认读。 3.出示:吹、落、降、飘,认识1个新偏旁“双耳刀”,指导认读,交流记 字方法。 4.词语搭配练习,练习朗读短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吹、落、降、飘 5.拓展: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上“吹、落、降、飘”? 三、指导写字 1.认读:风、雪。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3.(认识新偏旁“雨字头”说说和雨字的区别) 四布置作业 观察四季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板书设计: 春夏秋冬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月()日总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3个生字“花、飞、入”。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3.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心观察四季美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游、池、入”,并组词造句,正确认读新词语,会 写3个生字“花、飞、入” 教学难点: 2.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最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1 春夏秋冬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

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小山泉的心愿

5小山泉的心愿 徐汇区日晖新村小学张黎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愿、迟、取、幸、竟、碰、解、闲、需”9个生字,并 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认识“石字旁”,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半包围结构的字“闪、闲”。 2、积累本课11个词语,借助图片理解“泉眼”;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心 愿”,并能用“心愿”说一句话。 3、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按标点停顿,积累2句句子,尝 试读出句子的语气。 4、知道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 2、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 事。 三、教学准备 1、教师:生字卡片,相应的课件,课文朗读录音,设计探究活动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圈出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结合拼音,学习“心愿”。 (1)出示音节:yuàn 指名拼读(注意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 齐拼。 板书:愿 给“愿”组词(心愿、愿望……) (2)说说你的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心里希望实现的愿望,所以“愿”里有个心字,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愿”。 2、揭示课题。 补全课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听小山泉的心愿。(齐读课题)

说明: 识字和拼音教学应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在教学中应是相辅相成的,以拼音带动识字,又以识字巩固拼音。教学一开始即以整体认读音节“yu àn”引出生字,充分体现这一原则。随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心愿,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理解“心愿”的意思,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注意提醒学生“愿”的一撇较长,是半包围结构的,并指导学生动手描一描加以巩固。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时间5分钟,争取多读几遍。) 2、交流反馈。 (1)交流字词。 出示文中生字新词:不幸碰上竟然需要迟迟(自由练读。) 小老师领读,教师点拨:迟——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幸、碰、竟——都是后鼻音 需——复习u见j、q、x脱帽行个礼齐读词语。 (2)反馈读文。 开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仔细听清小伙伴有没有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说明: 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能结合语境学习部分生字,实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的识字要求。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音节让学生练习拼读,如平、翘舌音音的朗读,前、后鼻音的朗读,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等,这些都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应该反复练习。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1节,了解“泉眼”。 (1)出示小山泉的图片,说说你看到的小山泉是怎样的?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泉眼? (2)齐读第1节 2、学习2、3节,了解小山泉的“心愿”。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你真不幸啊,竟碰上这么多贪心的人!(指导朗读-挑战读) (3)小山泉自己有没有觉得不幸呢?它是怎么想的?,读读课文第3小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小山泉心愿的句子。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山泉的心愿1

5、小山泉的心愿教案 背景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通过小山泉和野兔对话,说明大家都需要自己,这才体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衣字旁”,认识9个生字:“泉、愿、已、经、于、每、被、眼、幸”,描写“已、每、被、眼”4个字。 2、积累8个词语和2句句子,用“心愿”说一句话。 3、能正确朗读课文,注重读出句子的语气。 4、知道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能为别人服务是幸福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9个,并能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运用多种方法理 解词语“心愿、泉眼、不幸、储水”等。 2、知道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理解有这样的心愿好不好,并用“心愿”说一句 话。 3、指导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页

一、揭示课题 1、拼读“心愿”,交流识字方法。 l 书空:愿——强调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心字里 l 理解“心愿”:心里希望实现的美好理想或者愿望。 l 交流:我的心愿是()。 2、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补全板书:小山泉的心愿(齐读课题) 学习生字:泉 3、引发质疑: 预设: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 小山泉为什么有这个心愿? 小山泉的心愿实现了没有? 二、整体感知 1、按学习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想一想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呢? 2、交流:指名学生读课文,点评。 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 三、读课文,识字解疑 (一)学习2——3小节,了解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 1、交流,出示课文句子:

野兔啊,你不了解我的心愿,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 第2页 如果我终日闲着,没有人需要我,那才是我的不幸呢! (1)自由读句子。 (2)学习生字:幸(后鼻音) 理解“不幸”:不幸运,使人伤心、失望、痛苦的。 (3)指名读句子。 (4)分组读句子。 (5)齐读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山泉的心愿是让人取用,为人解渴。 那就是小山泉的心愿!板书:让人取用,为人解渴 3、出示课后读的句子:让人取用,为人解渴,这就是小山泉的心愿哪! 4、补充句子: 如果我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大家都需要我,那就是我的心愿! (1)自由读。 (2)齐读。 5、读第一节,理解野兔的话。 野兔为什么说小山泉不幸呢?自己再读读第2小节。 交流:野兔认为小山泉不幸是因为:…… (二)学习第一小节,了解小山泉为什么有这个心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猜字谜》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学会正确书写“秋、冬、风、吹、到、香”6个生字。 3、借助拼音,能够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018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017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四季的特点。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春”。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春天景物的变化,教师相机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看图学习课文第1部分词语 (1)出示“春风”图片,指名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认读词语“春风”。 (3)引导想象表达,春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呢? (4)指导识记“春”“风”二字,并口头比赛组词。 (5)指导书写“春”和“风”。 (重点指导:“春”在田字格中上宽下窄,“风”的“横折弯钩”不同于以前学过的“九”,“钩”部分写时要稍斜一点。) 2.引导总结“春风”一词的学习方法。 3.出示学习导航,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夏雨、秋霜、冬雪”等词。 (1)小组同学看图自学以上三个生词。 (2)全班交流:夏天的特点是什么?秋天和冬天呢?教师相机讲解“霜”和“雪”的区别。 (3)指导学生朗读三个词。 (4)指导书写生字“冬”“雪”,并展示交流。 4.指导整体诵读四个词。

(1)用连线题形式学习新词: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吹、落、降、飘。6.再次总结四季特点。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组织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四季的美。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本节课我也花了大量时间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上,让学生在掌握生字的同时,也注重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福州市城门后坂小学2017至2018学年度 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一单元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部首。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积累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插图,看懂图意,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反复读文,感受文章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插图,看懂图意,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反复读文,感受文章韵律美。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 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识字 1.春夏秋冬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教学难点: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3)师适当小结指导:春风姐姐吹了一口气,就染绿了大自然;夏天是个急性子,经常会下起暴雨;秋天天气变凉,小草和树叶上会结霜;冬爷爷送来了雪花的礼物,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开心啦!再次出示词语卡片,学生齐读。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其中课文是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课文部分包含33篇课文,大体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课文内容和形式多样,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学会20篇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提高阅读能力,要求认识490个常用字,会写290个字。 三、教学重难点 学习33篇课文,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认识490个常用字,会写290个字。 四、教学设想 识字,写字部分总在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课文部分,朗读最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体会其中的感情运用。 口语交际部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 五、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18课时 第二单元:14课时 第三单元:16课时 第四单元:12课时

第五单元:12课时 第六单元:12课时 第七单元:12课时 第八单元:12课时 六、采取的措施 每一单元教学都采用课文间相互联系的方法,形成一个单元含义,对每篇课文的教学都用课件显示出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 七、应注意的问题 在本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质,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情怀,并还有感恩的心态对周围的每个人,在知识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的认字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并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一单元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围绕“注意观察春天的景物、气候”的主题来编排。教学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识字,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字。 愿我们的学生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大课堂。 设计思路: 本组教材,无论是识字1的春天韵文,还是《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爷爷植树》,都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从整体入手。提示学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每课内容。并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围绕专题,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课文要少讲,多感悟。几篇传统课文要有新的教法。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图片等。 进度安排:《识字1》1课时 第一课《柳树醒了》2课时 第二课《春雨的色彩》2课时 第三课《邓爷爷植树》2课时 第四课《古诗两首》2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 单元生字检测1课时 单元生字补救2课时 单元检测2课时 单元补救2课时 采取措施:联系实际,结合课文,利用课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应注意的问题:本单元要让学生多说说在春天里周围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多观察生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