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量代谢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学时分配】

本章总学时:2学时

第一节能量代谢 1学时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1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理解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的概念。

2.掌握影响能量代谢是主要因素。

3.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生理变动和临床意义。

4.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体温调节。

5.熟悉产热与散热的方式和部位。

6.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基础代谢率;

3.人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波动;

4.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教学难点】

1.能量代谢的测定。

2.体温调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提问、讨论式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授课内容】:

第一节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1.能量的来源: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和储能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糖是体内主要的功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在长期不能进食等特殊情况下也参与供能。

2.能量的利用: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能量平衡: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1.原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2.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O2量的比值。

3.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

(3)双标记水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2.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也会出现能量代谢率增加的现象,进食能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4.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代谢都将增加,体温每升高1℃,代谢将增加13%左右。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则是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1.体温及其正常值: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腔、直肠、腋窝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值分别为36.7℃~37.7℃、36.9℃~37.9℃、36.0℃~37.4℃。

2.体温的生理性波动

⑴体温的昼夜变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⑵性别的影响:男性体温比女性体温略低0.3℃。女性体温还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⑶年龄的影响:新生儿体温高于正常人。老年人体温偏低。

⑷肌肉活动的影响:肌肉剧烈活动时,体温可上升1~2℃。

⑸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及进食等均可影响体温。

3.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学意义:保证体内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1.产热过程

(1)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安静状态)和骨骼肌(运动状态)。

(2)形式:机体安静时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寒战产热和非寒战产热两种形式增加产热量。

1)寒战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寒战是寒冷条件下最有效的产热方式,可提高代谢率4~5倍。

2)非寒战产热又称代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的产热量为最大。

(3)产热的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2)神经调节:寒冷刺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甲状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

2.散热过程: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⑴散热方式

1)辐射散热: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散热形式。

2)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3)对流散热: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指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将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有两种方式:①不感蒸发;②可感蒸发(发汗)。

(2)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加强,皮肤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温下降,散热量减少;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活动下降,皮肤小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大,皮温升高,散热增加。

三、体温调节

机体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来控制产热与散热过程的平衡,从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1.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存在于皮肤、黏膜和内脏中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

(2)中枢温度感受器: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在血液温度升高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热敏神经元;而在血液温度下降时,其放电频率增加的神经元,称为冷敏神经元。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以热敏神经元居多。

(3)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在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组织中表达广泛,在温度感受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

2.体温调节中枢

(1)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主要位于下丘脑,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2)体温调定点学说:PO/AH可通过某种机制决定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就按照这个设定温度进行调节。

3.温度习服:机体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逐渐产生适应性变化,使机体最大调节能力增强的现象称为温度习服,包括热习服和冷习服。

【思考题】

1.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2.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皮肤的散热方式有哪几种?

4.发汗的过程是如何调节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恒定的?

6.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在体温调节中起哪些作用?

生医医学概论习题07能量代谢与体温(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二磷酸腺苷 B.三磷酸腺苷 C.脂肪酸 D.磷酸肌酸 E.葡萄糖 2.食物的生理热价和物理热价相等的是 A .糖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和脂肪 E .糖和蛋白质 3.影响能量代谢率最为显著的因素是 A.寒冷B.炎热 C.精神活动D.肌肉活动 E.进食 4.特殊动力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混合食物 E .高脂食物 5.对基础代谢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B.清晨、清醒、空腹、静卧时测定 C.20~25℃环境中能量代谢最稳定 D.基础代谢率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E.基础代谢是机体最低的代谢水平 6.正常人能量代谢率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低 A.完全静息 B.熟睡时 C.外界温度为20℃时 D.室温为18~25℃时 E.进食12小时以后 7.人体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率 A.与身高成正比 B.与体重成正比 C.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D.与身高和体重的乘积成正比E.与上述各因素都无关 8.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1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气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g 食物,消耗1L氧气时所释放的能量 E.以上都不是 9.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 A.±5% B.±5~15% C.±10~15% D.±20% E.±20~30% 10.下述有关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A.清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B.运动时体温可暂升高 C.女子基础体温排卵之日最高 D.新生儿体温易波动,老年则略有下降 E.儿童略高于成人,女性略高于男性

生理学IV——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习题+答案

生理学——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一、单选题 1.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 A.能量代谢 B.能量代谢率 C.基础状态 D.基础代谢 E.基础代谢率 【答案】A 2. 对能量代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寒冷 B.高温 C.肌肉活动 D.精神活动 E.进食 【答案】C 3. 营养物质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无机盐 【答案】A 4.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方式是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传导和对流散热 【答案】D 5. 1克食物氧化进所释放的热量称为 A.食物的卡价 B.氧热价 C.呼吸商 D.非蛋白呼吸商 E.能量代谢 【答案】A 6. 进食后,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最多的物质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混合食物 E.维生素 【答案】C 7. 能量代谢率与下列哪项具有比例关系 A.体重 B.身高 C.体表面积 D.环境温度 E.进食量 【答案】C 一、问答题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答:肌肉活动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任何轻微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率。剧烈运动或劳动因 做功更多,故影响更明显。 环境温度人在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 境中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降低人感到寒冷时,机体就 会发生寒战和骨骼肌张力增高等现象,使能量代谢率增 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可使体内生化反应速度加快, 汗腺分泌旺盛和呼吸循环机能增强,以至产热量升高。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在进食后1-8小时左右,机体 即使处于安静状态,其产热量也会比进食前提高。这种 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 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以蛋白质为最强,一般可以 产生30%额外热量。脂肪和糖类增加的热量约为4-6%。 精神活动当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由于骨骼肌张 力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促进可产热激素甲状腺激素和 肾上腺激素的释放,使能量代谢可显著提高。 2.什么是体温。体温有哪些的生理变异? 答:体温是指体内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恒定是机 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必需条件。临床上 通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它 们的正常平均值分别约为36.1℃-37.1℃、36.6℃ -37.6℃、36.9℃-37.9℃。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有以下变异: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名词解释)

1.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等。 2.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单位为kJ(或kcal)。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物理热价是指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生物热价是指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3.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食物的氧热价。 4.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CO2/O2)。 5.非蛋白呼吸商(NPRQ)将整体总的CO2生成量与蛋白质分解的CO2生成量之差除以总耗O2量与蛋白质分解的耗O2之差。 6.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的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消耗的作用,叫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7.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9.体温(body temperature)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温度。 10.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 人体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散热形式。 11.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12.对流散热( thermal convertion) 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 13.蒸发散热(evaporation) 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 14.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指平时有少量体液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主要呼吸道粘膜),在未形成明显水滴前就被蒸发掉的一种散热形式。皮肤的水分蒸发又叫不显汗。 15.可感蒸发(发汗)(sensible perspiration) 有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形成汗滴而被蒸发带走体热的散热形式,称为可感蒸发(发汗)。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问答题)

91.简述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60%~70%)、脂肪(30%~40%)和蛋白质(少量)。生理情况下,体内的糖和脂肪供能,特殊情况下(长期饥饿或体力极度消耗时)靠蛋白质供能。机体能量的去路: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 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所以,机体所消耗的能量最终等于机体产生的热能和所作的外功。 92.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是什么?人体内营养物质氧化供能的反应与一般化学反应中的定比定律是一致的,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即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反应物与产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间接测热法的原理就是利用这种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人体氧化分解糖、脂肪、蛋白质各有多少,并测出耗氧量,从而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三大物质的量,再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该段时间内机体所释放的总热量。 93.什么是非蛋白呼吸商,测定非蛋白呼吸商有何生理意义?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由于糖、脂肪和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碳氧的比例不同,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氧耗量也不同,所以呼吸商也不同,糖的呼吸商为1.0,脂肪的呼吸商为0.71,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混合食物的呼吸商通常为0.85。非蛋白呼吸商(NPRQ):将整体总的CO2生成量与蛋白质分解的CO2生成量之差除以总耗O2量与蛋白质分解的耗O2之差。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大小,可推算机体糖和脂肪氧化的百分比,并可直接计算氧化某一种物质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的产量。 94.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的方法有闭合式测定法和开放式测定法两种。闭合式测定法通常使用代谢率测定器。该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容器中充满氧气,受试者通过通气管和呼吸口瓣将氧气吸入,其呼出气则通过吸收剂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后,又进入容器。通过记录装置便可查处在一段时间内受试者的耗氧量,另外通过测定吸收剂在试验前后的重量差,便可计算出受试者的二氧化碳产量。开放式测定法是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采集受试者一段时间内的呼出气,测定呼出气量并分析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容积百分比,将其与空气比较,就可计算出受试者该时间内耗氧量和二氧化碳产量。 95.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⑴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活动加强,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即使轻微的劳动或运动,都将提高代谢率,剧烈运动时期耗氧量可增加10~20倍。⑵精神活动: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烦恼、愤怒、恐惧或强烈情绪激动)时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不随意肌张力增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肾上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⑶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specific dynamic effect):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左右开始)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要比进食前有所增加,各种食物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大。⑷环境温度:人处于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最稳定,温度高于30℃或低于20℃代谢率

人体解剖生理学--体温及其调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1、机体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A TP。 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腺苷三磷酸(A TP)。 ATP 既是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体内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分子还有肌酸磷酸(creatine phosphate, CP)等。 2、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移、利用 (1) ATP能量来源 1.糖:主要(70%以上) 2.脂肪:次之(30%) 3.蛋白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原理 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在安静不作外功时,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因此,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的总热量或所消耗的食物量,可测算出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的量,即能量代谢率。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直接测量从机体体表、呼出气、尿液和粪便排出的总热量。这种方法测定准确,但设备复杂,操作繁琐现已极少应用。 2、间接测热法: ⑴间接测热法原理: 利用“定比定律”(即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测算出一定时间内氧化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多少,再计算出它们所释放出的热量。 ①食物的热价:1g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物理热价: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生物热价:指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糖与脂肪:物理热价=生物热价 蛋白质:物理热价>生物热价

②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 ③呼吸商(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 量的比值。RQ=CO2产生量/耗O2量 RQ=1.0 →氧化糖;RQ=0.70 →氧化脂肪 RQ=0.82→一般饮食;RQ=0.80或<1.0→长期饥饿 ④非蛋白呼吸商(NP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氧化非蛋白食物时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整体产生CO2总量-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RQ=───────────────── 整体耗O2总量-分解蛋白耗O2量★ ※分解蛋白产生CO2量= NP×6.25×0.76(L) ★分解蛋白耗O2量= NP×6.25×0.95(L) 6.25=每产生1g尿氮(NP)需氧化蛋白6.25g 0.76(L)=每氧化1g蛋白的产生CO2量 0.95(L)=每氧化1g蛋白的耗O2量 ⑵间接测热法步骤: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开放式或闭合式。 ②测定尿氮量:根据尿氮量估算蛋白质氧化的量。 ③计算出NPRQ:=非蛋白CO2产生量/非蛋白耗O2量。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根据NPRQ在“NPRQ及氧热价表”查出所对应的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NPRQ表查出的氧热价×非蛋白耗O2量。 ⑥能量代谢计算:=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3)闭合式测定法: ①将混合膳食的RQ定为0.82,氧热价=20.20kJ/L; ②测定6min的耗O2量; ③能量代谢计算:= 耗O2量×氧热价。 (4)开放式测定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 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全身剧烈活动时,短时间内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高出数十倍。 (二) 精神活动 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 但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 (三)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 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些“额外”热量是由进食引起的。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四) 环境温度 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 2、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 3、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能量代谢率增加。

生理学知识点+考研真题解析2018版07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考查内容: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 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知识点1: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一、可利用的能量形式:ATP (直接供能物质);磷酸肌酸(ATP的储存库) A 型题 1.(1992)关于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A 体内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ATP 直接供给 B 能量的生成、贮存、释放和利用都以ATP 为中心 C ATP 的化学能可转变为机械能、渗透能、电能以及热能等 D ATP 通过对氧化磷酸化作用调节其生成 E 体内ATP 的含量绝少而转换极快 答案:A 层次:记忆考点:ATP 解析:体内合成代谢所需的能量不是全部由ATP直接供给,例如GTP参与DNA 的复制和转录、UTP参与糖原合成、CTP参与神经细胞脑磷脂和核酸的合成。 2.( 1993 ,1994)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磷酸肌酸 D GTP E ATP 答案:E 层次:记忆考点:ATP 解析:ATP是体内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 二、能量来源:糖( 70%);脂肪( 30%);蛋白质 A 型题 3.( 1995)静息状态时,体内耗糖量最多的器官是: A 肝 B 心 C 脑 D 骨骼肌 E 红细胞 答案:C 层次:记忆考点:脑的能量来源

解析:脑的能量供应主要依赖于糖的氧化分解,是静息状态下消耗糖最多的器官 三、能量利用:热能(最低形式的能量);机械能 A 型题 解析:总的来说,体内各种功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转化为热能, 只有肌肉收缩 消耗能量可以转化为机械能而非热能。 知识点2: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 测定原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代谢率=热能+机械能 二、 相关概念 『热价:1 g 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 L 02所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 CO 2与吸入的02量的比值 j 影响因素 \ J 代谢物质:糖 1.0;脂肪0.71;蛋白质0.8 L 〔I 呼吸运动:深快呼吸增加呼吸商 A 型题 5. ( 1993)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 A 耗氧量不同 B 产热量不同 C 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 D 代谢水平不同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C 层次:应用 考点:呼吸商的影响因素 解析:呼吸商主要受代谢的物质种类影响,因此呼吸上的数值不同可代表代谢的 营养物质种类不同。 6. ( 1994)呼吸商是: A 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 O 2 与呼出 CO 2 量的比值 4. A 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E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答案:D 层次:记忆 (2005)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B 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 D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考点:能量的转换形式

《生理学》复习题 能量代谢与体温(含答案)

生理学复习题及答案——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名词解释 1.体温 2.基础代谢 3.温热性出汗 4.行为性体温调节 5.体温调定点 6.蒸发散热 7.能量代谢 8.食物的热价 9.食物的氧热价 10.呼吸商 11.非蛋白呼吸商12.基础代谢率 二、填空题 1.体温通常是指_____. 2.相对恒定的体温是进行_____代谢和维持_____的重要条件。 3.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_____温最高,_____温最低。 4.常温下,安静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_____. 5.人体安静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和_____. 6.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是_____. 7.蒸发散热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8.出汗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9.出汗是反射性活动,其基本中枢位于_____;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 10.小汗腺受_____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_____纤维。 11.不显汗与汗腺分泌无关,它是通过_____来实现的。 12.致热原能使下丘脑的“调定点”水平_____. 13.醛固酮能_____汗腺导管对NaCl的重吸收。 14.外周温度感受器一部分在_____,另一部分在_____. 15.体温调节的整合中枢位于_____. 16.当下丘脑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时,体温调定点_____. 17.女子体温在排卵后期_____,这种变动可能与血中_____水平变化有关。

三、判断题 1.基础代谢率是人体正常情况下的最低代谢率。() 2.人在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 3.正常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处于经常的波动之中,这是因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不断发生变化。() 4.环境温度很低时,人体不存在蒸发散热。() 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就成了散热的唯一方式。() 6.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室温20℃时的主要散热方式有辐射。() 7.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体表温度可随之发生相应的波动。() 8.小汗腺受交感神经支配,其节后纤维为胆碱能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9.女子体温在排卵前升高,在排卵后降低,故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10.体温的稳定全靠机体产生热量来维持。()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正常人的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的高低应当是() A.口腔温度>腋窝温度>直肠温度 B.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C.直肠温度>腋窝温度>口腔温度 D.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 2.人体体温昼夜节律变化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上午8~10时 B.下午3~4时 C.清晨2~6时 D.夜间10~12时

能量代谢和体温

能量代谢和体温 (总分:3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29,分数:29.00) 1.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E.混合食物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关于温度感受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肤、黏膜均含有冷、热感受器 ∙B.外周温度感受器对温度的变化速率更为敏感 ∙C.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弓状核中以冷敏神经元居多 ∙D.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以热敏神经元较多 ∙E.脑组织局部温度变动0.3℃以上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才会发生改变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3.当机体体温与调定点水平一致时 ∙A.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B.产热降低,散热加强 ∙C.产热加强,散热降低 ∙D.产热和散热都降低 ∙E.产热和散热都加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解题思路]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热敏神经元发挥调定点的作用。调定点的高低决定着体温水平。当体温与调定点水平一致时,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当中枢的温度高于调定点,产热降低,散热加强;反之。 4.人在安静时,机体能量代谢最为稳定的环境温度是 ∙A.5~10℃ ∙B.10~20℃ ∙C.20~30℃ ∙D.30~35℃ ∙E.35℃以上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5.体温调节的重要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中脑 ∙D.大脑 ∙E.下丘脑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与能量代谢率的高低基本上成正比的是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学时分配】 本章总学时:2学时 第一节能量代谢 1学时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1学时 【教学目的】 1.掌握理解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的概念。 2.掌握影响能量代谢是主要因素。 3.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生理变动和临床意义。 4.掌握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体温调节。 5.熟悉产热与散热的方式和部位。 6.了解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基础代谢率; 3.人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波动; 4.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 【教学难点】 1.能量代谢的测定。 2.体温调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提问、讨论式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授课内容】: 第一节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1.能量的来源:三磷酸腺苷(ATP)是体内的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和储能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糖是体内主要的功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在长期不能进食等特殊情况下也参与供能。 2.能量的利用:营养物质所释放的能量中,热能不能被利用,但对维持体温非常重要,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可被机体利用来完成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合成、生长、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神经传导、主动转运等。营养物质在体内转化时,50%以上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剩余的化学能则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 3.能量平衡: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1.原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2.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由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O2量的比值。 3.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 (3)双标记水法: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22,分数:27.00) 1.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分数:1.00)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解析:[解释] 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不需要实测呼吸商,只需测出一定时间的耗氧量,再乘以混合食物呼吸商(0.82)时的氧热价(4.8),换算即可。 2.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分数:1.00) A.一昼夜中清晨较低,午后较高√ B.成年男子体温平均较女子高 C.新生儿体温偏高 D.老年人体温偏低√ 解析:[解释] 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而且其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的发育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体温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动。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因而也应注意保温。 3.呼吸熵是 (分数:1.00) A.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O2与呼出CO2量的比值 B.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 C.一次呼吸中,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 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 E.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解析: [解释] 呼吸熵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4.下列关于汗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 A.主要成分为水分 B.渗透压高于血浆√ C.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 解析: [解释] 汗液汗液中水分占99%,固体成分则不到1%。汗液不是简单的血浆滤出物,而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刚刚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在醛固酮的作用下,汗液中的Na+和Cl-被重吸收,因此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当机体因大量发汗而造成脱水时,常表现为高渗性脱水。 5.新生儿棕色脂肪组织具有代谢产热功效的关键性生物分子是 (分数:1.00) A.瘦素 B.解偶联蛋白√ C.增食因子

能量代谢与体温---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是指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一)能量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食物的糖、脂肪,蛋白质少许。 能源物质 (G 、F 、P ) 未利用的能量(5%) O 2 能量释放 自由能(95%) 热能散发(50%),维持体温 CO 2+ H 2O 肌肉收缩 化学能(45%)贮存神经传导 释放 转移 贮存 利用 (1)糖 吸收后大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于肝和肌肉中。 糖类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机体所需的能量70%由糖提供 。在机体内,随着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供能的途径也不同。糖的的供能途径包括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 氧充分 GS —————— CO 2+H 2O+ 能量 缺氧 GS--------乳酸(称无氧酵解),释放少量能量。 剧烈运动,虽呼吸增强,但仍难以摄取足够的O 2,这时骨骼肌的运动依靠于糖酵解。 (2)脂肪

体内贮存和供能的主要物质。脂肪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贮存的主要形式。贮存在脂质中的能量占体内贮能75%。一般情况下,机体消耗的能源物质约40~50%来自脂肪,是短期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 (3)蛋白质 分解产物主要是氨基酸。 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合成组织、细胞的主要成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体力极度消耗而体内的糖原、脂肪储备耗竭时,体内蛋白质才被分解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二)能量的去路 虽然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但机体的组织细胞并不能直接利用食物的能量来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是三磷酸腺苷(ATP)。 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50%以上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于ATP等高能化合物的高能磷酸键中。当ATP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及磷酸时,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神经传导以及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主动转运等。 所以,ATP既是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又是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的合成与分解是能量转换和利用的关键环节。 二、能量代谢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概念:是指1g食物在体内氧化或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其分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生物热价----体内氧化;物理热价----体外燃烧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 糖:物理卡价=生物卡价≈17.2kJ(4kCal) 脂肪:物理卡价=生物卡价≈39.8kJ(9.5kCal) 蛋白质:物理卡价:23.4kJ(5.6kCal);生物卡价:18.0kJ(4.3kCal) 在生物体内,糖:脂肪:蛋白质≈4:9:4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oxygen): 概念:是指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氧热价:糖>脂肪>蛋白质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 RQ): ①概念:是指各种营养物质在体内同一时间氧化时,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与耗氧量的比值。

温度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

温度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 温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个物理量,而人体的新陈代谢 则是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文将探讨温度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关系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1. 温度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 人体新陈代谢是指人体内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包括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和生化反应等。而温度则是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温度对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低温环境中,人体 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转。这 也是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感到更容易饥饿的原因之一。相反,在较高温度下,人体需要消耗较少的能量来维持体温,从而能够节省 能量并提高新陈代谢效率。 其次,温度还可以影响人体物质代谢。高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皮 肤透出汗液及蒸发的方式来散热,从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这个过 程中,人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从而对人体内部的水盐平衡 和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温度还可以影响人体的生化反应。许多生化反应都是在特定 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而这些反应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这些生化反应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影响人 体的新陈代谢过程。

2. 温度对健康的影响 温度对人体新陈代谢的影响进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低温环境下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可以起到一定的减肥作用。因此,在寒冷的冬季,适当增加室内温度可以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减少能量消耗,从而预防体重增加和肥胖的发生。 其次,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极端的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抑制,进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风险。 此外,温度也与我们的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同样,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血管会收缩,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3. 如何合理调节温度与新陈代谢 了解温度与新陈代谢的关系后,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来合理调节温度,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 首先,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在冬季,适当增高室内温度,避免过度低温环境的刺激,有助于减少能量消耗和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在夏季,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可以减少汗液的蒸发和水盐的丢失,保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其次,合理选择服装。在冬季,选择保暖的服装可以防止温度过低时体温过快降低。在夏季,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服装,帮助散热,避免体温过高。

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 、填空题 1.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①____ 、②和③_______________ 的氧化分解。 2.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是①_____ 定律和② _____ 定律。 3.临床上测定能量代谢的常用方法是测定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①____ ,再乘以混合食物的②,从而计算出③ ___________ 。 4.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① ____ 和②。常温时主要依靠③______________ 产热,而在运动或劳动时④ _____ 产热占极大比例。 5.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①,其散热的方式有②_____ 、③、④和 ⑤4种,常温时以⑥____________ 散热为主,而在高温时则主要依靠⑦_____ 散热。 6.汗液中NaCl的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①____ ,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 ②性脱水。大量出汗时,除补充足够的水分外,还应补充适量的③____________ 。 7.女子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表现为①期体温降低,②期体温升高, 因为此期血液中③ ______________ 激素水平较高。 8.体温调节中枢在①,下丘脑的②_________ 是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其中的③____ 可能起调定点作用。 9.环境温度低于20℃时,代谢率①_____ ,肌紧张②______ ,产热量③,皮肤 血管④ _____ ,汗腺分泌活动⑤,散热量⑥。 10.在致热源的作用下,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中的热版神经元兴兴奋的阈值①___ ,体温调定点② _____ ,导致发热。 二、选择题 用型题] 1.体内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者占() A.30%以上 B.40%以上 C.50%以上 D.60%以上 E.70%以上 2.下列中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供能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磷酸肌酸 C.脂肪酸 D. ATP E.蛋白质 3.正常人的能量代谢率在下列情况中最低的是() A.安静时 B.熟睡时 C.室温为18〜25℃时 D.进食12h后 E.全身肌肉松弛时 4.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是() A.进食 B.高温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八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两个方面。分解代谢时伴有能量的释放,而合成代谢时却需要供给能量,因此,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转移是密切联系的。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 一、能量在体内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 (一)三种营养物质的代谢放能 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这些物质 分子结构中的碳氢键蕴藏着化学能,在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断裂,生成CO 2和H 2 O,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将这些物质又称能源物质。在能源物质中又以糖最为重要,机体所需要的能量70%是由糖氧化分解供给的。 1、糖:体内糖代谢是以葡萄糖为中心进行的,随供氧情况的不同,糖分解供能的途径也不同。 ①氧供应充足葡萄糖可完全氧化释放出大量能量,称糖的有氧氧化。 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分解可放能2872.3KJ(686kcal),可净合成38molATP ②氧供应不足葡萄糖只能分解到乳酸阶段,释放能量少,称糖的无氧酵解。 1mol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供能217.7KJ(52kcal),可净合成2mol 的ATP。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主要供能途径,糖酵解虽然释放的能量少,但在缺氧状态是极为重要,(因为这是人体的能源物资惟一不需要氧的供能途径)它能供应一部分急需的能量。 2、脂肪:是体内贮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体内脂肪的贮存量要比糖多得多。脂肪在细胞内是以甘油三脂的形式存在,当机体需要时,首先被脂肪酶分解成脂肪酸、甘油。脂肪酸可被肝或肝以外的组织氧化分解、利用,脂肪酸供能方式是β氧化,逐步分解成许多乙酰辅酶A而进入糖的氧化途径,彻底分解,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甘油主要在肝被利用,经过磷酸化和脱氢处理而进入糖的氧化分解来供能。)1mol软脂酸完全氧化,可产生130mol的ATP。 脂肪虽是一个重要的供能物质,但它的充分利用是有赖于糖的正常代谢。所以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还是糖,脂肪在体内重要的功能是贮存能量,体内脂肪的贮存量比糖多得多。 3、蛋白质 是构成机体组织成分的重要物质,作为能量来源是它的次要功能。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量极大时,机体才依靠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供能,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不论是由肠道吸收的氨基酸,还是有机体自身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氨基酸,都主要用于重新合成机体组织细胞成分,实现组织的自我更新,或用于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而为机体功能则是蛋白质的次要功能。 氨基酸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换作用而分解成非氮成分和氨基。非氮成分(α-酮酸)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功能;氨基则作为尿氮成分从尿中排出,由于氨基未曾完全氧化,它提供的能量也较体外燃烧时少。) 虽然集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与三大营养物质,但机体的组织细胞并不能直接利用食物的能量来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机体能量的直接提供者为三磷酸腺苷(ATP)。 (二)腺苷三磷酸(ATP):是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能量贮存在高能键中。

运动对体温的影响机制

运动对体温的影响机制 运动对体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与调节。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运动对体温的影响机制。 一、运动对热量产生的影响 人体能量代谢主要通过氧化代谢产生热量,而运动是能量代谢最大的途径之一。当人进行有氧运动时,身体需要通过呼吸吸入更多氧气来支持能量代谢,同时也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和水分。在这个过程中,肌肉会不断地收缩和放松,使得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增加了身体内部的热量产生。 二、运动对体表散热的影响 除了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外,人体还可以通过皮肤表面散发热量来维持身体温度平衡。当身体温度升高时,皮肤血管会扩张,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热量散发;反之,则会收缩以减少热散发。而在运动中,由于机械活动和新陈代谢率增加导致身体内部热量产生更多,因此也会加速身体表面的热量散发。

三、运动对体内温度调节的影响 人体内部的温度调节主要靠下丘脑热敏受体和自主神经系统来完成。当体温升高时,下丘脑会通过神经途径刺激汗腺分泌汗液、扩张皮肤血管等方式促进热量散发;当体温降低时,则会通过收缩皮肤血管、促进肌肉收缩等方式增加热量产生。而在运动中,身体需要快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运动强度带来的变化,因此对于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运动对体液平衡与流态调节的影响 人体内部有着复杂的水分循环和流态控制机制。在运动中,身体需要大量耗水以支持代谢活动,同时也会产生大量汗液。这时候,身体需要及时地将过多水分排出,并维持合适的电解质平衡来保证正常代谢和温度调节功能。 总体而言,运动对体温的影响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除了通过增加热量产生和促进表面散热外,运动还会对自主神经系统、下丘脑等多个生理系统的调节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注意合理的体液和营养摄

8能量与体温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人体一切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食用的食物要转化成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能量必须经过代谢。代谢的能量主要变成热能,维持体温,少部分能量变成化学能。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当人体处于不同的状态下,需要的能量不同,代谢的速率也会会不同。 1.当人体处于基础状态下的时候,代谢的水平最低,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内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则称为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异常,常常提示机体正处于疾病状态下。 2.当机体在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作用下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代谢速率则会增加。①劳动强度增加,则耗氧量增加,代谢水平相应增加,产生更多的热量;②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时,交感神经兴奋,以及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机体代谢;③当人体进食后,会引起机体代谢加快,额外产生热量;④环境温度较低时,寒冷刺激引起肌肉紧张度增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量。

人体正常情况下处于能量平衡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增加了,则必须有更多的供能物质。能量代谢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当机体感知到体内贮存能量减少,会抑制饱中枢,兴奋进食中枢,产生饥饿感,并分泌一系列激素促进代谢;反之,则抑制进食中枢,兴奋饱中枢。 糖类:糖是体内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吃下去的糖类经过消化吸收,变成葡萄糖经过血液循环。大部分时间,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浓度偏高,葡萄糖会在肝内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或进入肌肉内被合成肌糖原(肌糖原是运动中的肌肉组织可以动用的供能物质);如果浓度偏低,可由肝糖原分解而及时得到补充。 葡糖糖的分解代谢可分为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1mol 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32molATP,在氧供应不足的情况下,1mol葡萄糖氧化生成2molATP。 在组织细胞中,ATP裂解成ADP和Pi,释放能量。 脂肪:脂肪的代谢首先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主要在肝脏被利用,经过磷酸化和脱氢后进入糖代谢途径分解供能;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经过活化和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而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供能。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后,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或合成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供能物质是其次的功能。 要想知道到底人体在吃下食物后,到底利用了其中多少的能量,就需要进行测定,可以用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将受试者置于特殊的隔热装置中,收集一定时间内散发的总热量。 间接测热:测出一定条件下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得出总的释放热量。 涉及的几个知识点: 热价:1g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

生理能量代谢与体温 1.除骨骼肌收缩对外界物体做一定量的机械功(简称外功)外,其他用于进行各种功能活动所做的功最终都转化为热能。 【例1】2019N8A 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B.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C.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 D. 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2.热价vs氧热价! ①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②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能量; 食物的热价可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分别指食物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①糖、脂肪的生物热价等于物理热价; ②而蛋白质则不同,这是由于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被氧化,因而其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 【前车之鉴】2021N9A物理热价与生物热价不相等的营养物质是 A.糖类 B.蛋白质 C.动物性脂肪 D.植物性脂肪 参考答案:B。 【例2】2017N9A 关于食物氧热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氧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 B.蛋白质的氧热价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 C.指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D.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3.将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呼出的CO2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①糖、脂肪、蛋白质的呼吸商分别是1.0、0.71、0.80; ②混合型食物的呼吸商一般在0.85左右; ③糖尿病患者,机体主要依靠脂肪代谢供能,因此呼吸商偏低,接近于0.71; ④长期饥饿患者,能量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故呼吸商接近于 0.8; ⑤肌肉剧烈活动时,由于出现氧债,糖酵解加强,产生大量乳酸,结果使肺排出CO2量明显增大,呼吸商增大; ⑥当营养摄入过多,一部分糖转化为脂肪时,呼吸商变大,甚至可超过1.0; ⑦肺过度通气、酸中毒情况下,CO2大量排出,可导致呼吸商>1 ⑧肺通气不足、碱中毒情况下,呼吸商将变小。 汪师兄提醒: ①肺过度通气,肺排出CO2量增大,呼吸商增大; ②肺通气不足,肺排出CO2量减少,呼吸商变小; ③酸中毒时,机体为了代偿,就要多呼出CO2(排酸),所以呼吸商增大; ④碱中毒时,机体为了代偿,就要少呼出CO2(保酸),所以呼吸商减小。 【例3】2014N14A 下列情况下,呼吸商测定值接近0.7的是 A.糖尿病 B.酸中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