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案】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案】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案】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学案】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举例说明并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2.尝试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会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认识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

一、光的折射

1.观察图3-37: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另一部分光进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动手完成“活动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图3-38(a)现象:看起来铅笔好像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图3-38(b)现象:开始看不到杯中的硬币,向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就可以看到硬币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3.完成“活动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的图3-39实验,界面是PQ;入射点是O;入射光线是AO;法线是NN';入射角α是∠AON;折射光线是OB;折射角γ是∠BON';

4.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斜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

0°30°45°60°

水中的折射角0°22°32°40°

玻璃中的折射

0°17°27°30°

结果表明: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中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6.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哪些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答案海市蜃楼等.

7.下列各图中,能够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B)

1.解释为什么铅笔斜放在水中时看上去会向上弯折?

答案从水中铅笔的某点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看过去,该点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此交点在物体的上方,所以看上去会向上弯折.

2.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将钢叉向看到鱼的下方投掷,为什么?

答案从鱼的身上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看过去鱼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此交点在实际鱼的上方(即鱼的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要将钢叉向看到鱼的下方投掷.

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若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吗?

答案不一定.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即实验中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即实验中光从光密介质斜射入光疏介

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若你在水里看岸上的物体,物体比实际高还是低?为什么?

答案高了,因为从岸上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水中人的眼睛,人看到物体的像是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上,而交点又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所以在水里看岸上的物体,物体比实际高.

5.如图所示,一条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鱼缸中的水面,折射光线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明入射角α.

教学反思

1 、要主动学习、虚心请教,不得偷懒。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经验,扎扎实实搞教研。

2 、要勤于记录,善于总结、扬长避短。记录的过程是个学习积累的过程,总结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总结,要经常反思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从而取长补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3 、要突破创新、富有个性,倾心投入。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正确处理好模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4.1 光的折射教案 苏科版

4.1 光的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定义、光的折射规律、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透镜的奥秘 【重点、难点】 重点:光折射概念和折射规律和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生活中问题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是虚像,折射角的概念 【教学流程】 1.光的折射 活动:①从上方观察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向_____(上或下)弯折 ②把一只激光笔对准烧杯的左下部(在烧杯底留下一个光斑)然后往烧杯中加水,发现光斑往_____移 ③让激光笔垂直照向烧杯底部,然后加水,光斑______(会或不会)移动 结论:光从一种介质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 活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器材:激光笔、水槽、一个可折叠的光屏和一块玻璃砖 过程:让激光笔发出的光沿光屏射入水中 ①观察折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②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③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角的变化,然后保持入射光线不动, 转动光屏还能在光屏上找到折射光线吗? ④让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 ⑤换用玻璃砖,将上面的试验过程重复一次 ⑥让光垂直射向玻璃砖,观察现象 结论:⑴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______(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上;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____(一侧或两侧) 折射角随______角的变化而变化,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 不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大于或小于) 入射角; ②当光从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不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③当光垂直射向水或玻璃等_______(透明或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_____(变或不变),此时 折射角、入射角都为0度 想一想:⑴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时,会反射吗,用什么办法来证明? ⑵若反射,发射角、折射角、入射角、法线有什么关系呢? ⑶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可逆吗? 2.透镜的奥秘 活动:探究透镜的奥秘 器材:激光笔、两块三棱镜 过程: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三棱镜的顶部, 观察光通过三棱镜时,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路, 并在有边的图中画出光路 现象: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 出射光线偏向三棱镜的__________ 做一做:把两块三棱镜组合起来, 水 入射光线 N O N' 入射角 折 射角 折射光线 空气 看图回答: 法线: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虚线) 入射角:______光线与_______的夹角 折射角(γ):______光线与_______的夹角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题及答案修订版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奇妙的透镜 [沪科粤教版§、§内容] 1、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中,有两种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一个焦点上,它们是() A.凸透镜和凹镜? B.凹透镜和凸镜 C.凹透镜和平面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2、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光学元件用序号代表) () A.(c)、(d)、(e) B.(a)、(d)、(f) C.(a)、(b)、(f) D.(b)、(c)、(e) 3、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 A.岸上的观察者看站立在清水中的人,觉得他的腿变短了 B.平静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C.小孔成像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车后的景物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一光斑,若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则光斑的位置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B.向右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后向右移动 D.仍在原位置 5、当物体从凸透镜的焦点移向镜前过程中,它形成的虚像将()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6、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现象的缘故. 7、如图所示,空杯底部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分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向杯子里倒水,随着水面升高,将会看到 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8、平行光沿凹镜主轴入射,则反射光________到一点,这一点叫做凹镜的 ________. 9、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专训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4)

专训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 (1)探究光的折射的原因:用车通过不同的路面类比光通过不同的介质(类比法); (2)液体中加入牛奶的原因:牛奶对光起漫反射的作用,更好地显示光路; (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得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探究光的折射的发生原因 1.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1题图) 人们常把光波类比成水波,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图甲所示,我们把光波画得像水波一样,利用一些横线表示光波在行进中的波纹。当光斜射入玻璃的时候,一个波纹的一端先触及玻璃的表面,由于光在玻璃中比在空气中前进的速度小,所以波纹的这一端就先慢下来了,这样波纹就改变了前进方向,当这个波纹全部进入玻璃中以后,它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可以看出光线的偏折只发生在经过界面的一瞬间。 还可以打个比方来帮助你弄清楚光折射的原因。在劳动的时候,同学们推着两个轮子的手推车,当你把车从平坦的水泥路面推向一段沙地时,如果水泥路面和沙地的交界线跟车子的前进方向斜交,如图乙所示,就会有一个车轮先遇到沙地,它的速度立即减慢下来,而另一个车轮仍以原来较快的速度前进,两个轮子的速度不同,车子就转弯,等两个轮子同时进入沙地以后,车子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 (1)上述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 A.类比法B.转换法 C.控制变量法D.放大法 (2)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有关。 (3)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为什么不发生改变?

探究光的折射的规律 2.【2016·云南】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第2题图) (1)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导学号06222040】3.【中考·抚州】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练习 (新版)粤教沪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图3-4-1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1.如图3-4-2所示,用PQ表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O点是光线的入射点,AO是入射光线,NN′是过O点的法线,∠AON是入射角,OB是进入水中的________光线,∠BON′是________角。

图3-4-2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玻璃水槽、激光笔、硬纸板、量角器和一块玻璃砖。 实验步骤: (1)让光线斜射入空气和水的分界面,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________;若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则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________; (3)把水槽换成玻璃砖,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_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__。 实验评估:(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可显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果硬纸板可转折,同样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用水和玻璃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1.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其实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都________的虚像。 2.光在同一种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方向不断改变,也是折射现象。海市蜃楼、星星眨眼等现象都是由于折射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形成的。 类型一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例1 2017·苏州如图3-4-3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图3-4-3 [易混辨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结合生活实例与光的三个基本规律进行分析。光的折射涉及两种介质或同一种不均匀介质;光的反射发生在同一种介质中,且必须有反射面;光沿直线传播发生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但不存在反射面的问题。 类型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例2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3-4-4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下表数据: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及习题教案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及习题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

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可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其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组织学生做好实验,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实验条件,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光的折射 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演示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光的折射现象,总结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在大屏幕上(或远处的墙壁上),大家看到一个光点,教师问学生:激光笔发出的光是沿怎样的路线到达银幕(或墙壁)的——光沿直线传播。把盛水的玻璃杯或玻璃砖在光路上挡一下,光点发出了位移,让学生猜想“为什么”然后用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检验学生的猜想。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折射定律》教案1-新版

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问题. 3.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及作图方法. 4.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5.知道折射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 6.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能力目标 1.会用反射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问题. 2.会用折射定律计算有关的问题,能理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三、德育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2.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教育.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 教学难点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实验.通过实验先定性观察再定量测量,引导学生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再来领略前人所做的思考从而领会数据分析的几种常用方法——比值法、乘积法、加减法、图象法等,为学生今后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打开思路.最后通过例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那么,当介质不均匀或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学生]反射,折射 [教师]对,这一节课,我们先简要地复习光的反射,再深入地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 1.介绍光学演示仪,指明观察对象——光在从一种介质(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玻璃)时发生的现象(半圆柱玻璃砖直面柱心正对入射光) 2.演示:光在到达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处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空气中,另一部分光进入玻璃继续传播,但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3.学生边观察边回忆反射定律:转动光具盘以改变入射角,让前排学生读出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两者相等.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光具盘面是竖直的,在这个面上同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说明两线共面,又因为法线也在这个面内.故三线共面. 4.归纳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角相等. 5.反射光路可逆 (二)平面镜成像及作图 1.让学生回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异侧、虚像、对称. 2.教师简述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方法并予以示范. a.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光点S入射到平面镜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S的像,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感觉反射光都是从S′发出的. b.平面镜成像作图. 讲:两条光线即可确定像点的位置.所以无需多画.步骤是:(1)由对称性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 玻璃砖、激光手电筒、水槽、白纸、碗、筷子、三种颜色的导线、橡皮 泥。 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教师要合理有效的运用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注意让学生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以加深对折射现象的印象。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有:开始引入课题的实验器材,要用碗不宜用杯子,避免解释的麻烦;筷子要斜插入水中,学生从侧面观察效果会更好;做每个演示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什么。鉴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应在实验时强调折射规律,然后马上练习光的折射的光路图,明确各个角的定义,这样就不至于弄错角度。 教学策略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尽管教材的本节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但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倒”出来的这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 教学环节教学内 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 ? 实 验 复 习 引 入 新 课 复习光 的直线 传播、 光的反 射演示:打开激光手电筒,射向 自制的光学盒内(光学盒的制 作方法是在一层鞋架的四周 用透明塑料膜围成的,只留一 面开口。然后把纹香点燃后放 在盒内,里面放一面小的平面 镜;一烧杯水) 问: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继续演示: 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 问:关于光的反射现象,你了 解哪些内容? 请你用手中的红导线、黑导 线、白导线、橡皮泥分别代表 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 反射面把光的反射现象模拟 出来。 回答:光的直线传播 观察 回答:光的反射 回答:反射光线、入 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 侧;反射光线、入射 光线、法线在 同一平面上;反射角 等于入射角。 动手操作 用实验的方法 复习旧知识;实 验现象非常明 显。 面对实验现象, 再现物理知识; 用实物建立物 理模型,把复杂 的光反射现象 用模型显现了 出来

【教学设计】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规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⑵知道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并能用该规律分析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 象。 ◆过程与方法 ⑶经历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通过观察和分析,从现象中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 ⑷观察生活中因光的折射而发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⑹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用学过的知识研究其中的原因。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运用光的折射规律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学生学了光的反射后,接触到的又一重要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通存在,学生可能注意过一些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原因,因此学生对研究光的折射怀有较强的求知愿望。光的折射规律不仅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同时又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通过教材图3-37所示的实验,首先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活动1”中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一些奇妙(而又不 能明确解释)的现象,并急于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欲望;“活动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最后运用光的 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本节教材与传统教材的最大区别,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光的折射规律。传统教材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而本教材增设了两个学生活动,“活动1”激发学生产生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兴趣,“活动2”让学生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这些都给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 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节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是解释生活中折射现象的主要依据,另外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光的折射规律及其探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既涉及到光的折射规律, 又与人的视觉习惯有关,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 这次我们参加全县特岗物理教师优质课的比赛,本次参赛的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的教学内容,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可以说,这节课的设计参考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渗透了我们新课程标准下提倡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理念。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好奇、好动和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接受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段很有趣的视频海市蜃楼和硬币重新(同时适当地加入文字和声音),在学生刚进入兴趣的时候接着就展示了一组真是而又罕见的的图片三日同辉,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创设一个疑问情景,这时再启发学生:这些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教学光的折射,紧接着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筷子变弯让学生得出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偏折经过这样巧妙、合理的设置情景,又用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有层次、有梯度的把学生引向要探究的知识,以实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 一.课堂亮点 1:本节课以的海市蜃楼短片开篇,引起学生集中注意,顺势引入折射现象,然后以教学中先进的仪器激光演示仪中加水偏折后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三线两角的关系,在探究中得出结论,最后进入探究生活之旅,最后以美丽的海市蜃楼和和语言故事青蛙坐井观天收篇。整个流程处处衔接很自然有乐趣,给学生以亲近,充满趣味的感觉,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2: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实验,用激光摄入玻璃时让学生自己观察什么是光的折射,由于条件的时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究折射规律改为老师自己用激光演示仪让学生观察总结光的折射规律和光路可逆,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训练学生科学实践的能力和精神,培养学生乐于实践, 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习惯。 3讲练结合,各个击破,例题的选择恰到好处,本节两个重要知识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都 有配有例题,很好的巩固了知识点 4:概括精当,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书本和许多多资料上对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得繁琐,不方便学生记忆,我在上课时,大胆改革,把规律概括成20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快就记住了 5:重点难点都很好的进行了突破,时间把握比较准,有主次之分。 二:不足之处:我本人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进行探究两角的大小关系和光路可逆时不够精炼,由于是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中角度大就行了,我在这地方进行了角度的准确读数并且三次,显得有点啰嗦又耽搁了一两分钟的时 间。

光的折射教学教案

光的折射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把握光的折射定律; (3)把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自主学习】 想一想:初中学过光沿直线传播,但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变向,你明白这是什么缘故吗?放在水中的筷子折了,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填一填:对光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世纪初人们通过实验观看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19世纪末发觉了光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 填一填:光从一种介质照耀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一部分光会返回到原介质中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另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填一填: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不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填一填:如图1所示,当光斜射到两种介质的 分界面而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 角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叫做 折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 点一点:大量的实验讲明:折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不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 射角的正弦成正比,此为光的折射定律,即 12n =12sin sin θθ,12n 为比例常数,由那个公式我们能够估量光可能是一种波。 填一填:假如光沿图1中的折射光线射入,光将会沿入射光线射入空气,因此我们讲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填一填: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而发生折射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为折射率,用n 表示。由于空气对光的传播阻碍专门小,故可把空气当作真空来处理。 议一议:关于不同的介质来讲折射率n 是不同的,故折射率n 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介质有关,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无关,折射率n 越大,讲明光从空气斜射入这种介质时偏折的角度越大。 填一填: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12n 是个常数,我们称为相对折射率,它的大小与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无关,只与两种介质有关。 填一填:大量研究讲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光在某介质中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 =c v ,图1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沪粤版)2019-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 册同步练习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当发生光的折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减小5°时,折射角也减小5° D.光的折射过程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B.折射角等于40° C.NN′是界面D.MM′的右边是玻璃 3.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是()A.B. C.D. 4.下列不能用“光路具有可逆性”解释的现象是() A.人在岸上看水中的游鱼时,鱼儿也能看到岸上的人 B.汽车的灯光照前方的自行车尾灯上,灯光又沿原方向返回

C.小明在平面镜中看到小红,小红通过平面镜也看到了小明D.用潜望镜能观察到水面的情况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 C.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睛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行走,为了不踩着地上的积水应该不走亮处 B.“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 C.“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造成的“坐井观天,所见其小”D.“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是既有光的反射也有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 7.如图光现象中,形成原因和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海市蜃楼 8.小李把一个硬币放在碗里,移动碗直到眼睛看不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往碗里倒水,倒到一定程度时,小李又重新看到硬币。小李用作图方法说明结论正确的是() A.B.C.D. 9.关于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树木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 B.树木在平静水面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C.透过露珠看到被放大的树叶叶脉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海面上的“海市蜃楼”是光在海面发生反射后成的虚像 1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光的折射》 教案

《光的折射》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难点 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让学生做两个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实验1: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学生实验2: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反射现象.以及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光的反射定律.这些现象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现象.那么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又将如何传播呢? 教师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圆形白色屏E(可用2 cm 厚木板刷上白油漆)边缘标有均匀刻度,中间开有长方形口,恰好将长方形玻璃容器放进去,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插有可转动的白色屏F(树脂板或塑料板),白色屏E和F可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圆周上有一可移动的激光光源S(可用激光笔).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是否改变呢? [生甲]传播方向不改变,仍沿直线传播. [生乙]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 [师]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生甲]向界面偏折. [生乙]向法线偏折. [师]上面问题的回答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1] 使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空气中发生反射,同时在水面处改变方向进入水中,同时向法线偏折.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有关折射的几个专用名词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为了防止学生把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误认为折射角,所以,要特别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1.学生实验:“折射断筷”。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2.小游戏:碗中放入一枚硬币,调整眼睛到刚好看不见硬币的位置,另一同学向碗中缓慢倒入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观察现象?(激发学生兴趣)3.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 (学生思考后,感到知识不足,引起求知欲)

4.板书课题:光的折射 ★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现象 1.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 (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 2.自选器材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提供激光手电筒、方形玻璃砖、香、火柴、盛水烧杯、纸盖) 3.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体验实验过程,感受猜想正确的愉悦) 4.学生归纳“什么叫光的折射”。(①学生叙述中若没注意“斜射”条件,可以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不必提示;②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1(屏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如图1。(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明确探究目的) 1.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折射光线的位置。

(学生可能的猜想如图2) 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 5.交流实验结果 ①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 ②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 6.用语言表达探究1的结果。 教师屏显: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2(屏显):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 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 3.交流,①如何定义折射角?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③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教师适时表扬表现好的组并屏显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鲁科版选修3-4)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 (2)掌握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教学用具: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直尺、计算器。 (一)引入 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新课教学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 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 随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增加,而折射光线的能量比例逐渐减小。 2、经历了近1500年才得到完善的定律 (1)历史发展: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实验得到: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折射角正比于入射角。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也做了研究。 (2)折射定律:最终在1621年,由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将一组测量数据抄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计算(用计算器),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玻璃。

高中物理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教案示例

光的折射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了解介质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2)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3)掌握介质的折射率的概念.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渗透物理研究和学习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实验的客观性与人的观察的主观性的矛盾应如何解决,人的直接观察与用仪器探测是有差别的,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用仪器探测的结果. 4.会用折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率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由介质来决定. 2.难点是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通过问题的分析解决加深对折射率概念的理解,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 1.光的折射演示器.附件:接线板、火柴、烟雾发生器及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 2.直尺,计算器.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初中学的光的折射规律只是定性地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定量地进行研究. (二)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将光的激光演示仪接通电源,暂不打开开关,将烟雾发生器点燃置入光的折射演示器中,将半圆柱透明玻璃放入对应的位置.打开开关,将激光管点燃,让一束激光照在半圆柱透明玻璃的平面上,让光线垂直于平面过圆心入射(沿法线入射),观察折射情况:a.角度,b.明暗程度与入射光线进行对比.然后改变入射角进行记录,再次观察能量改变的情况.最后进行概括、归纳、小结. 1.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能量分配.(某种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模拟训练 (新版)粤教沪版

第四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一、填空题 1.下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传到中。 2.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干光的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些(选填“深”或“浅”)。 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空气中传播速度的2/3,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当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也偏向法线。你认为,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会 (选填“偏离”或“偏向”)法线。你猜想的理由是。 4.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二、选择题 1.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2.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3.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向左移动后静止 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 B.向右移动后静止 D.仍在原来位置 5.下面关干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A.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2、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独立自主探究光的折射实验。 3、学会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展示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难点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器材: 多媒体、水槽、筷子、激光笔、玻璃砖、尺子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观察实验,感悟新知。把铅笔 放在厚玻璃后面,会发生有趣的现象,铅笔好像 “错位”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出 光的折射现象。 【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现象 通过观察小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折射的定义,并对定义进行分析阐述,让学生学会抓关键字,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光的折射: 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集体齐读光的折射概念,加强记忆与理解。

通过光的折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要发生光的折射至少要有两种 .. 介质 ..而不是发生..而且介质是透明 ..的。光的折射发生位置是在介质内部 在两种介质的表面。 学生们理解光的折射概念后,紧接着进行练习来检测一下他们对光的折射理解程度。 学一学、练一练: 1、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2、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 通过简单练习,让学生学会区分光的折射现象,并培养学生做题分析的良好习惯,抓住题意,找出关键字,猜想考点等等。 活动探究: A、把筷子放到碗里,然后 往碗里加水,观看实验现象。发 现加满水后筷子“折断”了,这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

光的折射定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光的折射》第一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德育目标: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3、难点和重点 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确定: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3)关键:对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 二、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三、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