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中国铁路信息化建设

自1975年铁道部电子中心开始筹备以来,经过20多年的历程,铁路信息化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特别是TMIS等系统建设以来,铁路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了一支全路统一管理的信息化队伍。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分别成立了电子中心和电子所,业务上都由铁道部电子中心归口管理。按照2000年的统计,人员总数达到2000多人,80%以上为大专以上毕业生,人员素质较高。在主要站段建立了电算室,承担基层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业务上由分局电子所指导。已经形成的这支从部到局到分局到站段的全路电算系统,承担起了全路信息系统建设的研发、实施、投产和维护管理任务。

建立了覆盖部、局、分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现在全路已有大、中、小型计算机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在部、局、分局、主要站段均建立起了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并通过光缆互相连接,形成了覆盖全路的4级计算机网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网络平台,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铁路计算机应用达到一定水平。铁路计算机从简单的单机应用,以18点报告为代表的统计项目,逐步发展到今天涉及了全路各部门,覆盖了运输和车辆、机车、工务、电务、财务、统计、办公等铁路各系统,功能深入到铁路运输生产内部环节的全路全网型实时性系统。尤其是TMIS建设以来,确报、货票、车站系统、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客票系统、自动抄车号、局间分界站货车使用费清算、客运清算等系统陆续投入使用。此外,已投产或部分投产的项目还有DMIS、财务信息系统、统计信息系统、机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工务信息系统、机车维修管理系统、车辆维修管理系统、电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等。

为了适应铁路体制改革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变化,在按照原设计范围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更深层次的信息综合应用,满足铁路改革、管理、营销方面新的要求。

货票系统是TMIS重点工程之一,全路设计制票站数1211个,实现微机制票的有2557个,其中l770个制票站完成软件升级,实现全路制票软件的统一,联网站实现货票信息自动上报,非联网报告站的货票信息通过247个车务段收集上报,进一步提高了货票信息上报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开展货票信息综合应用,为利用货票信息开展货运清算作准备。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是TMIS工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任务。全路49个编组站全部建成信息系统;95个大型区段站,36个大型货运站,136个中型区段站,267个中型货运站,130个小型区段站,923个小型货运站,逐步建成信息系统。

调度系统已在部分铁路局试运行,准备向全路推广。

A TIS局间分界口、分局间分界口车号信息系统已记录有43万多辆部属车和7万多辆企业自备车的动态信息。今后要利用ATIS信息实现车辆、列车、机车和集装箱的动态追踪,进而实现相关的查询和综合统计应用。随着ATIS地面设备的加密,逐步提高追踪精度。

TMIS对货物从提报计划开始,一直到货物交付,实现货物和车辆的实时信息追踪,是铁路运输信息化的核心。DMIS对列车从编组开始到解体,实现从运行轨踪、到发时分的实时追踪和指挥。DMIS的优势在于行车到发的自动采点和调度监督,TMIS的优势在于信息完整和综合应用。将这两个系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优势互补和信息共享为目标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逐步在全路推广应用。

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入,运输组织已发生很多变化,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相应改变。宽带网、数据库、Internet等先进技术日趋成熟,TMIS许多单项系统的建成,使更深入的应用成为可能。铁道部适时组织技术人员对原TMIS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有3个方面:一是

按照运输组织变化的要求,把原始信息由站段直接报中央系统,改变为原始信息层层落地,并在铁路分局、铁路局、铁道部3级建立数据库;二是为发挥系统综合效益,在站段、铁路分局、铁路局、铁道部4级对原各单项系统进行整合,开展信息综合应用;三是把铁路计算机网络分为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外部服务网,相互间采用防火墙或动态隔离技术,保证网络安全。

货票信息3级建库软件升级和综合应用软件分铁路分局、有分局路局、无分局路局、铁道部4种模式,包括7个应用主题,功能涉及查询、在线分析、浏览等,内容涵盖货运、财务、统计等多方面。铁道部已完成4000多万批货票数据的模拟试验,并成功进行系统切换。自动抄车号分界口系统投产后,运行日趋稳定,货车使用费清算系统已投产,自动抄车号信息的综合应用也已开展,并在办公信息网上提供了部分查询功能。

随着TMIS建设工作的进展,在铁路计算机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在“全路IP 地址规划和分配方案”、“TMIS网络调整方案”、“TMIS通信结构调整方案”的基础上,铁路计算机网络IP地址统一及网络整合的试点已取得阶段成果。要把铁路计算机网络分为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外部服务网,相互间采用防火墙或动态隔离技术。规范网络管理,对整个网络进行不间断的网络监控,保证网络安全。

TMIS许多单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已经进入综合应用阶段,信息的规范化是开展信息综合应用的前提,基础代码统一与集中维护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经完成基础代码维护软件的开发和车站、分局、路局、铁道部4级基础数据库远程复制的试验,已将全路统一的站名字典、品名字典在网上发布,从组织上解决了基础数据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统一发布等问题。逐步建立全路基础代码统一维护机制,制定维护规范,保证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企业界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自己的发展战略。美国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和“数字地球”的概念,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都具体应用到企业界。 一、关于对信息化的认识问题 (一)什么是信息化?怎样来理解和认识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有人说,信息化就是网络化,就是计算机、电脑的普及,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与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三个层面,六大要素。 所谓三个层面,一是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这三个层面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演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层面是一种互动关系。 所谓六大要素是指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法规环境与信息人才。

这三个层面、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就是说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了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信息化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 信息化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认识革命和社会革命。我们从三次革命谈起,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是第三次革命。 信息革命产生发展于近20年,也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它可以控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电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航空航天技术、海洋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纳米技术等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向着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是人脑的延伸,是在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农业社会的基础是农民,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市民,信息社会的基础是网民。在以网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里,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甚至社会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行为方式上说,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有无限的扩充性和多样性。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的状态,或者说网络时间的特点是“实时、时时、无时”。用户实时交互、网民时时在线、信息无时不在。北京下班了,巴黎还在工作;巴黎下班了,纽约继续干。3人组成的跨国公司,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发挥作用。网络空间是真正的“咫尺

铁路信息化

铁路信息化:新的跨越之旅 2005年12月07日 2005年3月18日,中国铁路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铁道部党组决定撤销所有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在这场大战役中,铁路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切换,其中调度指挥切割就涉及13个铁路局、41个铁路分局、1322个调度台、3685个车站,这对铁路信息系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3月25日18时,具有历史意义的运输指挥权顺利交割,18个铁路局直接对车站正式实施指挥行车。实践证明,铁路信息化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必然选择。 尺子铅笔·信息系统 “没有信息化的支持,铁路跨越式发展就难以推进,铁路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在2005年2月底召开的全国铁路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深有感触。 信息技术在铁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铁路的综合竞争实力。2004年7月底,兰州局在全路率先实现DMIS(现为TDCS)全局覆盖、率先实现T/D(TMIS/DMIS)结合、率先建成三级综合调度体系。“T/D结合的建成,不仅彻底改变了在一张大表上,通过一把尺子、一支铅笔、一部电话来推算车流的方式,还能自动跟踪列车车次、自动采点、自动描绘列车运行图等等,”兰州局信息处的国先生一连说出了好几个“自动”。 DMIS是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的标志,是铁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兰州局在全路率先实现全局覆盖后,京沪线实现全线覆盖,成都、乌鲁木齐、柳州、呼和浩特铁路局也取得突破性进展,6大干线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也将这一系统纳入“十全”标准,正在大力推进。 2003年11月26日,青藏铁路公司仅用70天时间在西哈段(西宁至哈尔盖)建成了世界先进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2004年5月23日,这个系统正式开通使用。CTC 建成后,青藏线西哈段共有17个车站,10个车站实现行车指挥无人化,无人化率达到58.8%,车务部门运转人员减少119人,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支出122万元。如果算上管理费以及各种补贴等费用,年节约运输成本支出超过200万元,效果十分显著。 客运方面,目前全路计算机售票车站已达2159个,其中1277个车站实现了联网售票,计算机售票量达到全路售票量的90%以上。货运方面,货运营销信息系统取得新的进展。目前,铁路系统已经实现了路网最短车流径路梳理和重车车流组织优化,建立了重点煤矿、电厂、钢厂等大客户信息库,在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和阿拉山口4大口岸站实现了铁路与海关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大大方便了货主。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1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各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动信息化,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带动了铁路行业整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行车指挥自动化、客货快运网络化、市场营销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使铁路行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铁路信息化是铁路行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持,是我国铁路肩负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扩充运输能力还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强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客票发售与预订、财会管理,车号自动识别等系统全面投入运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建成,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部分投入运行,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试点成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在运输组织、客货营销和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铁路信息化总体思路行成较早,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二是信息系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大多各自独立,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综合应用难以展开,整体效益难以发挥;三是投入应用的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不高,特别是原始信息的采集不够及时、准确、完整,与实用要求有差距;四是采用信息技术后,仍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组织机构、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化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制了《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本规划适用于国家铁路以及与国家铁路联网运营的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外部: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人信息时代,信息生产力属于新兴的社会生产力,信息社会代表着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而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2.内部: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业务集成、业务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服务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应用;建立并健全信息化制度规范体系,全力推进信息化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各领域的推进作用,以信息化带动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提高企业的竟争力。给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的资源共享、信息传递效率、内部协作等方面极大的提升,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力资源的投人、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外部来说,信息化使产品的营销、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时间缩短,从而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2)提高质量与服务,促进市场与销售。一方面,信息化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可以减少甚至替代大量不必要的手工操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确定因素,使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将使不断增进用户满意度,提高服务品质,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信息化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掌握更加完备、及时、准确,并借以实现企业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内外部之间的实时沟通,使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的管理实现对资金流的更有效管理。 (3)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企业通过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动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促进企业知识积累,企业的各种知识(特别是隐形知识)分散在各处和各个人身上,在没有一个好的信息化工具时,会随着各种原因不断流失;这样就不利于企业对这些知识进行很好地汇总集中、总结提炼和利用,从而不能实现知识转换成现实

中国铁路总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办法 TG

TG/XX202-2015 中国铁路总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全面提高铁路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有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各铁路公司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及控制系统(以下统称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网络和系统。 本办法所称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入侵、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第四条总公司网络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主动防御、综合防范、分级保护、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 第二章目标和措施 第五条总公司网络安全工作目标是通过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保证业务应用连续性和安全性,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

保密性、可用性,支撑总公司业务发展。 第六条建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管理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和运维保障体系。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安全组织、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信息安全工作流程等。技术保障体系包括应用安全架构、安全服务架构、基础设施安全架构等。运维保障体系包括运行管理、安全监控、事件管理、变更管理等。 第七条全面推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通过增强安全风险意识、识别安全风险、完善风险管控流程、强化风险应急处置,提高网络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第八条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按照集中指导、属地管理原则,在总公司统一指导下,各单位分别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工作。 第九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应与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条总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网络安全工作,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家网络安全有关法规与政策,对总公司网络安全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第十一条总公司运输局(信息化部)按照总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要求,负责总公司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提出网络安全规划建议,拟订网络安全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组织拟订总公司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并监督落实;组织开

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概况

目录 第二章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概况 (2) 第一节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建设总体要求 (2) 第二节建设中国铁路信息化的必要性 (5) 第三节我国铁路信息化的主要成绩 (7) 复习思考题 (8)

第二章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建设总体要求、建设中国铁路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掌握]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主要内容、构架层次,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主要成绩等。 第一节我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建设总体要求 铁路信息化规划是从全面、系统的战略高度,抓住国内外信息时代发展变化的脉络,跳出传统封闭的意识;规范、协调、综合、集成目前铁路各信息系统的建设状况,指导未来铁路信息系统发展,从而达到有序规划建设、节省投资、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铁路运输产业和提高运输经济效益的目的。根据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交通领域信息现代化现状、国家信息化宏观指导方针、铁道部有关文件精神和专家论证以及我国铁路目前信息系统建设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来确定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 铁道部提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铁路运输生产调度指挥智能化、客货营销电子商务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同时完善信息网络,统一标准体系,强化技术保障,确保系统安全。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铁路信息化基础通信平台,实现各部门、系统间的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互连互通;建成车、机、工、电、辆各部门调度控制、安全生产、运输指挥的现代化保障体系。为铁路运输各部门提供各种所需的管理信息资源和强有力的决策支持。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铁路信息化总体程度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通过现代客货营销手段和电子商务等运用,带动铁路运输经济发展,大幅度提高运输效益。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机制。 一、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铁路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从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层面来说,铁路信息化是狭义的信息化,它必须融合到社会信息化中去才能真正实现铁路的信息化。另一方面,从铁路行业内部来讲,铁路信息化涉及到全路运输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支持和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单元或局部的信息化并不能代表铁路信息化。铁路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借助社会多方的力量,来共同构建其建设思路。 (2)铁路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带动全路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铁路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变革,还不如说是对全路运营管理的改良,即借用先进的工具(信息化)对铁路运营管理进行合理的整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如同“工业革命”对传统手工作坊的冲击一样,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是不以自己意志所转移的过程,而“工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 铁总计统…2014?9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加强铁路建设项目 征地拆迁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为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进一步深化铁路建设路地合作机制,更好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征地拆迁实施主体在组织实施、协调、监管等方面工作优势,依法合规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铁路投资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适用范围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部署,坚持并创新铁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铁路的机制,按照国家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和铁路的机 一1一

制,按照国家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和铁路运输需要,路地双方发挥自身优势,落实各自责任,切实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实施等工作,共同推进国家铁路建设。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作为工程建设实施推进的主体,对建设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环保负责;地方政府作为征地拆迁实施主体,对建设项目土地征用、拆迁实施、补偿安置、社会稳定及各项手续完善负责。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意见适用于总公司与地方政府合资(合作)建设的铁路。其他铁路可参照执行。 二、政策措施 (三)确定征地拆迁组织推进模式,新开工项目按征地拆迁费用合理包干组织实施。新开工路地合资(作)项目通过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地方政府负责征地拆迁工作,并按照双方核定批复征地拆迁费用包干完成。建设单位已初步设计批复征地拆迁费用为基础,与地方政府签订征地拆迁包干实施协议,督促地方政府按建设工期和费用包干要求组织实施。 (四)依规计算征地拆迁费用,足额纳入项目估(概)算。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按规定合理计算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纳入项目投资估算或总概算,批准后作为项目突施、投资控制和签订征地拆迁包干协议的依据。征拆费一2一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论 文 摘 要 我国加入 WTO ,做为我国信息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不可避免的加入国际化企业的竞争行列 , 实现企业信息化是参与挑战的必要条件。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并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本文就在全球经济趋向信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 Word 版 可自由编辑!!】

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实施的方案.。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条件;困难;方案与内容;风险及对策 目录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2.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2.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2.3、技术和管理基础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认知过程的困惑 3.2、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难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 4.1、坚持企业“一把手”领导下的全员分工负责制 4.2、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4.3、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搞好三个“结合” 4.4、中小企业要加大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 4.5、选择优秀的合作伙伴、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内容 5.1、企业信息化的四阶段 5.2、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和管理决策信息系统 5.3、资源的开发利用 六、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风险及对策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与企业原有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利益格局等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应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管理,实质上是一个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即通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给企业管理国际化提供相应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提高,使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最优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条件 1、企业信息化的内在需求 企业信息化的首要条件是企业真正去有信息化的需求欲望,而不是赶潮流,赶时髦。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巨大,技术高新,利益复杂,难度很大,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只有是出于当前工作和未来战略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企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和利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例如;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企业各部门数据要共享,对市场需求要迅速做出响应等等,有了这些要求,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就有了内在动力。否则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失败。 2、有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企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过程,而所使用的高新技术不是一次购买,永远使用的技术。从项目立项,开发,到投入使用以及以后的维护,技术总在变化,升级和更新,信息系统也不得不随之升级更新。企业不能期盼购买一个一劳永逸的信息化,也不能指望系统开发单位会提供永久的维护服务。因此,企业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IT队伍,在开发,应用和维护阶段都必须有自己的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信息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并设立相应领导职位,如:企业信息主管(CIO),来负责组织本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规划,计划的指定和实施,以及相关措施,条件,环境的创造和保证。 3、技术和管理基础 国外的企业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基础上的。虽然由于我国的国情,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进行,但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仍然需要一定的工业化和自动化基础。如果企业技术基础很落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很低,那么企业实现信息化就失去了必要的发展平台。这时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机械化和自动化上下工夫,而不是侈谈信息化。另外,信息化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管理问题。它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意识,要求企业的管理机构合理稳定。可以想象在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中,是无法有效实施信息化建设的。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 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 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 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 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帐本的低水平, 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 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根据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一直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更是得不到普及。真正实现CAD 、OA 、MIS 系统的企业在全国1000 多万中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 ,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 系统,已实现的企业仅为 2.9% ,

《中国铁路XXXXXX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 》

信息化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铁路XX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参照《中国铁路XXXXXX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明确了信息化管理的分工、职责和流程。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室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的规划与引进、信息设备的调配、整合与开发等。 第四条本细则中涉及到的信息设备(软硬件)主要包括: (一)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MODEN、无线AP等; (二)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 (三)计算机外设: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视频设备等; (四)软件:常用软件和行业软件。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第五条设立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信息化工

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 第六条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为工程技术部,负责牵头处理信息化管理日常工作,对口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业务。 第三章信息化工作分工与职责 第七条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由综合办负责,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局域网的建立,网络管理办法的制定; (二)负责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专项费用预算与管理台账; (三)负责指导公司员工正确使用计算机和排除运行中软硬件故障; (四)负责公司各部门硬件信息设备的维修、维护,建立维修台账; (五)负责公司网络中心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规范机关局域网系统配置与正常运行并建立维护台账; (六)负责公司局域网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入侵及病毒破坏。 第八条计算机设备管理由物资设备部负责,主要工作职责:

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办法

铁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办法 根据原铁道部《关于加快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铁计函[2005]341号)、《关于做好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准备工作的通知》(信函[2005]14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意见》(铁建设函〔2006〕810号),铁总工管中心关于《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工管办函[2014]92号),关于“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及“加强工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和控制”的要求,我项目部将按照某公司的要求,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1.1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要求 根据某公司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配备相应的终端设备及现场采集设备,纳入业主统一接口,并接受业主的统一管理;设置专人负责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本单位信息系统能与某城际公司及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畅通连接,使各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通过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建设过程相关信息,实现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建设过程。 1.2项目信息管理实施措施 1.2.1组建局域网 项目部将组建计算机局域网,以保证工程的施工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工作,满足日常办公、项目管理、视频会议、

工程监控的需要,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1.2.2通信系统 以项目部为主体建立数据中心后,围绕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支持数据中心子系统。如现场监测子系统、进度控制子系统、物资供应子系统、专家辅助决策子系统以及专业的数据处理系统。 1.2.3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源配置 为了有效推进项目信息化工作,项目部成立以副经理为组长,工程管理部部长为副组长的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设专职信息员两名,责任到人。各施工队成立以队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施工现场信息化建设实施小组,负责各工区区域内施工现场的信息化实施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实施细则,并根据自身情况设兼职信息员。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工作机制情况报某公司备案。信息员须经过某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信息系统实施和使用过程中信息员须不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并接受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考核,提高使用信息系统的业务能力。 项目部配置相关设备,为项目部各部门主要管理人员每人配备一台计算机,并根据指定的专用软件对员工统一培训,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 1.2.4信息采集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总建设[2015]7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建设[2015]78号) 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管理,规范铁路建设行为,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管理的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活动。 更新改造、小型等其他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是指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活动。 第四条铁路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全面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等建设目标。 第五条铁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第六条铁路建设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节约能源和土地,做好文物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护等工作。 第七条铁路建设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 第二章建设程序 第八条铁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的基本程序组织建设,各阶段工作要达到规定要求和深度。 第九条立项决策阶段。依据中长期铁路网和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报批。 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条勘察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工程实施阶段。按规定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第十二条竣工验收阶段。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或维管交接。 第三章机构与职责 第十三条总公司负责组织铁路建设,统一管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统一安排、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实施。总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总公司建设管理职责主要包括:(一)负责制定铁路建设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编制总公司中长期和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组织重大项目的前期技术论证和评价,负责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审批(或报批)、初步设计审批、Ⅰ类变更设计审批、概算调整等工作,按规定办理基本建设项目开工报告批复。

浅谈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切实加快交通运 输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是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更好为公众服务的必然趋势。因此,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 理技术,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 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 猛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的共同选择。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大 战略举措,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信息化将对增强国家、地区和行业竞 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信息化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然选择。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 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旅客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要求交通设施和环境进行全面运行监测和 感知,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和规范管理服务流程,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 障能力。信息化既是促进和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人本化主要 内容,也是要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然选择。 3.信息化是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交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 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达到一定的积累,就要更加注重提升质量 和服务。实现交通“三个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发挥信息化集约效益和倍增效应,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优化组织模式,提高 交通运输装备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占用,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向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 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 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 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 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 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2.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 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

《中国铁路XXXXXX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铁路XXX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参照《中国铁路XXXXXX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明确了信息化管理的分工、职责和流程。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室网络建设、信息应用系统的规划与引进、信息设备的调配、整合与开发等。 第四条本细则中涉及到的信息设备(软硬件)主要包括: (一)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MODEN、无线AP等; (二)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 (三)计算机外设: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视频设备等; (四)软件:常用软件和行业软件。 第二章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第五条设立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工作,负责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负责信息化建设管理、协调和监督,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 第六条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为工程技术部,负责牵头处理信息化管理日常工作,对口集团公司信息中心业务。 第三章信息化工作分工与职责 第七条信息化基础网络建设由综合办负责,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局域网的建立,网络管理办法的制定; (二)负责网络设备、服务器等专项费用预算与管理台账; (三)负责指导公司员工正确使用计算机和排除运行中软硬件故障; (四)负责公司各部门硬件信息设备的维修、维护,建立维修台账;

(五)负责公司网络中心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规范机关局域网系统配置与正常运行并建立维护台账; (六)负责公司局域网运行的安全性,防止入侵及病毒破坏。 第八条计算机设备管理由物资设备部负责,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制定计算机相关设备管理办法; (二)负责计算机相关设备购置,制定采购计划及费用预算; (三)负责建立计算机相关设备台账。 第九条视频会议建设和管理由综合办负责,主要工作职责:负责视频会议室日常使用和管理,建立使用台账。 第十条工程技术部对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全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实施 (二)负责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制定信息系统权限管理规范 (三)负责信息化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及费用预算。 (四)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机关其他各部室信息化主要工作职责: (一)负责本部门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对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储存、备份、传递与应用的管理; (二)负责本部门信息管理工程中与公司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负责本部门信息设备的统计和日常保养工作; (四)按照公司统一要求,做好实施企业信息化所要求的各项工作. 第四章工作绩效考核 第十三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底组织一次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考核形式按照集团公司考核办法进行。 第十四条各部室指定一名人员负责本部室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材料准备和填报工作,人员报工程技术部备案。

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 发展规划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规划 2009-05-08 07:00 国脉电子政务网佚名 .. 关键字:发展战略铁路信息化综述 一、铁路信息化建设现状 为解决铁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之间的主要矛盾,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铁路做出了以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重大决策,重点强调信息化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就是要以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带动铁路现代化,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过 30多年的发展,铁路信息系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机版本到多层次的网络应用,全路信息技术人员总数已达5500多人,拥有大、中、小型计算机 1600余台,微型计算机近10万台,建立了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和主要站段的计算机网络及传输网、交换网、数据通信网三大通信基础网,先后开发了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为代表的一大批应用信息系统,铁路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1.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为了改变多年来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系统手段和设备的落后现状,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及各种交通竞争的局面,铁路开发建设了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2005年根据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要求,规范为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TDCS系统是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调度方式,建立以通信、信号、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车票改签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车票改签、退票有关事项的通知 铁总运〔2013〕102号 各铁路局: 为适应铁路发展,完善车票改签、退票办法,特通知如下: 一、关于车票改签 1.旅客不能按票面指定的乘车站、日期、车次乘车时,应当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车站办理一次提前或推迟乘车签证手续。特殊情况经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站长同意的,可在开车后2小时内办理;持动车组列车车票的旅客改乘当日其他动车组列车时不受开车后2小时内限制。团体旅客不应晚于开车前48小时。 2.在车站售票预售期内且有运输能力的前提下,车站应予办理,收回原车票,换发新车票,并在新车票票面注明“始发改签”字样(特殊情况在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开车后改签的注明“开车后改签不予退票”字样);原车票已托运行李的,在新车票背面注明“原票已托运行李”字样并加盖站名戳。 二、关于退票 1.旅客要求退票时,应当在票面指定的开车时间前到车站办理,退还全部票价,核收退票费。特殊情况经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站长同意的,可在开车后2小时内办理。团体旅客不应晚于开车前48小时。 2.旅客开始旅行后不能退票。但如因伤、病不能继续旅行时,经站、车证实,可退还已收票价与已乘区间票价差额,核收退票费。已乘区间不足起码里程时,按起码里程计算;同行人同样办理。 3.因特殊情况经购票地车站或票面乘车站站长同意在开车后2小时内改签的车票不退。 4.退票费如下核收:票面乘车站开车时间前48小时以上的按票价5%计,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10%计,不足24小时的按票价20%计。上述计算的尾数以5角为单位,尾数小于2.5角的舍去、2.5角以上且小于7.5角的计为5角、7.5角以上的进为1元。 本通知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其他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3年8月19日

铁路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铁路最新发展概况

铁路信息化行业发展概况 (1)铁路信息化现状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根据《2017 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 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7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 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以高速铁路为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的快速客运网络初步建成。铁路营业里程中,复线里程7.2 万公里,占56.69%;电气化里程8.7 万公里,占68.50%。在全国的运输服务能力中,铁路运输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客运周转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铁路建设曾长期滞后的情况下,铁路的信息化主要集中于解决关键问题,包括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典型系统包括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车辆管理系统(CMIS)、运输生产计划系统(FOMS)、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PMIS)、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12306、95306网站等。

而在信息通信顶层设计、集约化管理、全应用全流程覆盖、数据中心建设、系统安全等方面相对薄弱。同时,铁路系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截至2017 年,铁路系统下属铁路局公司制改革全部完成。改制之前,铁路信息化系统统一建设和推广存在较大困难,铁路行业信息化水平与电力、石化等国内信息化领先行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2)铁路信息化市场情况 ①铁路行业大规模投资带来信息化高速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交通”全面发展、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先行官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及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联合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突出特点就是将中国高铁远景规划由原来的“四纵四横”提升至“八纵八横”,到2020 年全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 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 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8 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根据中金公司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领域年均投资将保持在8,000 亿元以上,预计整个“十三五”期间投资规模可达4 万亿元,铁路板块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铁路领域持续稳定的大规模投资,将为铁路领域产业链带来蓬勃生机,数万亿的市场空间蓄势待发。 随着铁路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铁路规模更加庞大、网线布局更加复杂、客货运输调度难度更大;特别是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网,离不开大额基建投资,工程管理、基础资产管理任务复杂而艰巨;建成运营的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效率问题越加突出,对客运服务、安全防护、检修、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愈加庞大的铁路资产规模、海量铁路运营数据,需要创新手段、盘活存量、挖掘价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铁总建设【2015】7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铁总建设[2015]78号 现将《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铁路建设管理,规范铁路建设行为,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管理的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活动。 更新改造、小型等其他铁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铁路建设,是指新建、改建铁路建设项目的 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全部建设活动。 第四条铁路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全面实现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保和稳定等建设目标。 第五条铁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第六条铁路建设应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升铁路建设管理水平;重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防灾减灾,节约能源和土地,做好文物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护等工作。 第七条铁路建设应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

第二章建设程序 第八条铁路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立项决策、勘察设计、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的基本程序组织建设,各阶段工作要达到规定要求和深度。 第九条立项决策阶段。依据中长期铁路网和铁路建设规划,对拟建项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在初测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规定报批。 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条勘察设计阶段。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定测基础上开展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审查批准后,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工程实施阶段。按规定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编制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批准后,依据批准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工期和投资,按照施工图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建设。 第十二条竣工验收阶段。铁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全部竣工或分期、分段完成后,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或维管交接。 第三章机构与职责 第十三条总公司负责组织铁路建设,统一管理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统一安排、推进铁路建设项目实施。总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四条总公司建设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负责制定铁路建设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组织编制总公司中长期和五年发展规划,编制并下达年度投资计划,组织重大项目的前期技术论证和评价,负责铁路建设项目前期立项审批(或报批)、初步设计审批、Ⅰ类变更设计审批、概算调整等工作,按规定办理基本建设项目开工报告批复。 (三)组织铁路建设资本金筹集,指导建设单位做好建设资金筹集工作,对建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