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

摘要:

隐士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由其产生的隐逸文学也以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文学、思想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隐逸文学是表达了隐逸者隐逸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含的隐逸思想同样折射出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同时,西汉作为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其上承春秋,下启魏晋的特殊历史地位,也为解开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的神秘面纱赋予了重大价值及意义。西汉时期的隐逸文学,继承了春秋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其隐逸文化同时也对后世的隐逸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西汉隐士隐逸思想隐逸文学

目录

1.引言 (4)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4)

隐士的定义 (4)

隐士的名称 (4)

隐士的分类 (5)

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6)

4.西汉隐逸文学 (8)

隐逸思想 (8)

隐逸文学的特征 (9)

隐逸文学的主题 (10)

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11)

5.总结 (11)

6.参考文献 (12)

1.引言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进而蔓延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西汉作为中国五千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在西汉之前,秦朝改变了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的复杂分裂局面成为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但是,秦王朝的暴政使其仅传二世而亡。相对于秦朝的短暂而言,西汉才真正意义上基本奠定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发展的基础。西汉结束秦朝暴乱,确定此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因此,西汉隐士隐逸的原因及衍生的隐逸文学都具有更为特别的特点。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隐士的定义

关于隐士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说法。“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缮性》中“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在《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隐居不仕之人”,这里只强调了“隐”而没有解释“士”的确有失偏颇。简单地来说,隐,隐藏,隐蔽,有隐居不仕之意;士,知识分子,否则隐居也就无从谈起。对于终身务农的农民,贩卖生意的商人,他们不做官就不能称之为“隐士”。《南史·隐逸》道,“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就是说能称之为隐士的必须有名且有才华的贤者,否则的话跟樵夫也没什么差别。综合来说就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贤者可以做官却没有也不为此而努力的人,看来“隐士”并不是一般的人。

因此可以认定被称作隐士要符合的条件有三。一是,他必须是士才,也就是说要有文化有才华,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二是,他有自己的正确的对待仕途的思想,他有条件但他可以拒绝,他有能力但可以不去争取;三是,他的心理对自己的作法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自己强烈的认可把自己归于隐士的行列,而并不是后人强加之名。

隐士的名称

隐士是用来形容有才华的士人,因此士人们就有更多的名号来形容自己的这一角色及身份。对于其名称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是对其直接的描述,比如,隐士、隐民、隐者、山人、居士、处人、退士、处士等,读者可以通过名字直观地看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其次是就道德上对其尊敬的称呼,高士、高人、逸士、隐君子等,赋予了他们美好的品性;最后是富有诗意的雅号,云客、幽人等等,更加添得一抹云淡风轻的诗情与淡然。

其实,这些名称种类繁多,有的同时可以化为两个部分之中,所以苛刻的划分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能够从这些名称中看出人们赋予了这些隐士高尚、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等等美好的品德,这一点历来都比较认可。这些名称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一类人物,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产物。

在这么多的名称当中,当属“隐士”一词最为常见,流传最广。《荀子·正论》有云,“天下无隐士,无遗善”;《文子·精诚》,“官府若无事,朝廷若无人,无隐士,无逸民”;《旧唐书·隐逸列传》中有“坚回隐士之车”一语。由此更加确定了“隐士”一词高频的地位。

隐士的分类

在隐士的定义的问题上还有不少人有不同的见解,那么,给隐士做分类更是古今学者津津乐道之事。圣人孔子就对此做过阐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①孔子不仅做了分类更是就此层次来说分了等级。又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就可以看出对于“隐”,有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种类。

当代学界并没有能把分类做到人人认可,反而有愈加凌乱之势。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精神等人文领域来划分,同样可以从先官后隐、忽官忽隐等时间层面来划分;同样有人从思想层面把隐士分为了儒家隐士和道家隐士。譬如,有真隐和假隐之分。晋宋间的宋炳,元代的吴镇,他们从不做官,也不和官方打交道,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此谓真隐;而明代的陈继儒,虽不做官,却好与官家来往,因此被讥笑“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②。半官半隐与忽官忽隐:我们所熟悉的王维,官居丞相却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我们不能把他算

①语出《论语·宪问第十四》,《论语注译》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②蒋士铨所作传奇《临川梦·隐奸》出场诗末两句

做隐士,但他却大有隐逸思想;又如元末明初的王蒙,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又再度为官,过一阵又回去过起了隐居生活。中国士人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双重影响,也呈现出隐士之差别。比如庄子、陶渊明等人,他们更加倾向于恬淡闲适随性的生活,与道家思想不谋而合;而伯夷、皇甫谧等,他们就更注重道义,这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都必定受到了两种思想的双重影响,但想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却绝非易事。

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由上文所知能称之为隐士的人都是有文化有才华之人,而他们往往对仕途的渴望超出常人,他们更加渴望能够用自身的才华来为国家分担,为人民解难,连孔圣人也为此周游列国。然而为何他们放弃仕途形成隐逸之风呢?

可以说隐逸之风真正兴起是伴随于“士”的产生,应当是在春秋战国之时,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这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个百家争鸣的繁荣期和喷发期。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各家互不相让,其中儒道两家对隐逸思想注入颇多,对后世影响也最为深远。庄子爱“独与天地精神来往”①的隐逸风,他更偏爱与自然相融合,随兴而来,随兴而去,他所强调的是自然与生命与志向的结合,是自我价值在自然中的实现。而儒家的隐逸思想多半还有积极入世的想法在内,孔子周游列国而不得志,虽有隐逸想法却仍旧是“隐居以求其志”

②。隐士们受两家思想的渲染从而产生的隐逸思想也大多朴实而自然。先秦诸子的时代过去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两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汉加之东汉所形成的两汉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期,也是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它与之前分裂战乱的朝代相比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制度有分封制过渡到郡国制,而百家争鸣的格局也被“先崇黄老,后尊儒学”所代替,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所以说,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文化倾向,由于士人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那么我们就不能单单地把这一时期的归隐理解为避祸了。当然士人积极入世毕竟承担着同样的风险,因此这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文人本身的特殊情怀同样是隐士成因的一部分。不为物役、不为势

①出自《庄子·天下》见《庄子译注》,王世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②出自《论语·季氏》见《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屈这是大多中国古代文人所普遍具有的高尚情怀。然而西汉大一统的局面,使得中央集权也不断的专制,在这一过程之中,君主制制度不断完善,朝廷对百姓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这也造成了知识分子在追求本身价值的时候更大的压力,他们所能汲取到的自由的思想越来越少。士人们陷入了不断妥协与适应的矛盾之中,并且成为政治机器中的一分子,但他们的满腹才华却又不肯为世俗所拖累,这也就形成了他们远离政场选择隐逸生活的内在动因。在西汉时期有很多著名的隐士,乐臣公、安丘望之、向子平、田何、王生等等,再细致地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黄老之学。道家的主张即无为,崇尚自然,避世遁居,这与隐逸思想不谋而合。

除了政治留给士人们自由呼吸的空隙越来越小之外,中央集权政治产生的人性之中的各种弊端,以及复杂交织的人际关系,也成为隐士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士人们的情操和品性,他们在和世人的交往中很难不被世俗缠身,进而只能是愈加痛苦的精神上和心灵上的折磨,而选择隐逸,可以让他们避免凡尘俗世的干扰,更能寄情山水,身心自由清净,何乐而不为?因此隐士所规避的不仅仅是这个纷乱的“世”,同样也是复杂的“人”。当然,单凭这一点无法证明同样是这个社会上的一员,依旧有人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他们汲汲于富贵,与这些隐士们根本不在一个轨道之上。这就是除了客观环境之外的主观价值取向的关系。

至于历史上其他的原因,譬如科举失利而隐居,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后话,科举自隋唐才开始执行,但同样使得多少无法功成名就的科举失意者选择退隐山林;南北朝之后佛教才大为盛行,受佛教濡染之后多少士人遁入空门讲究佛法,更为洒脱。这同样是历史上隐士产生的重要原因,只是就西汉时期的历史事实来说并不相符。

总体上来看,汉初士人和学者们对于这个新兴的强大王朝怀有极其高涨的政治热情。从陆贾、贾谊、晁错分别代表着从高祖到孝文、孝景时期的三代士人之中,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样一份政治热情。但由于布衣将相的朝臣格局以及重黄老、轻儒学的学术环境等原因,士人中也就出现了主动远离政场选择隐逸生活的现象。可以看出来隐士的产生的原因之中既有客观的作用,又必须包含有主观的导向,当主观的精神追求与客观的现实社会发生矛盾及冲突之后,士人们所做

的一种理性的、更为自我所接受的一种选择。因此隐士们所表现出来的品性和作为大多是蔑视功名利禄,安贫乐道,孤傲高洁却彼此之间能够谈诗品酒、寄情山水之间。他们洒脱的风格以及特立独行的气质作为,往往是世人们钦慕之所在。西汉的隐士们并不能算是隐逸的主流,但是却是隐逸及隐逸文化的开端。

4.西汉隐逸文学

隐逸思想

中国隐逸思想上文也已有过简单阐述,大致分为儒道两家,其主体内容在先秦已经基本定型。可以大说,先秦两汉的隐逸思想为后世提供了基甸,它更加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隐逸思想之中。道家的隐逸思想的本质在适性,它是道家隐士的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道家的“适性”强调的是自然之天性,其指导思想在“法自然”,它反对一切与自然逻辑相悖逆的人为观念。适性的基本原则是“不屈己适人,亦不屈人适己”。道家认为,人类渐渐进入较之前相对文明的社会后,理想的万物适性的“至德之世”①遂不复存在,他们唯有以隐逸的方式去追求个人适性。道家的隐逸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无为、为我、适欲、不役于物、绝仁弃义、尚简等六个方面,它们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在于探讨如何才能达到适性这一终极目标。

而儒家的隐逸思想的实质在于道义。在儒家思想体系中,“隐”是针对“仕”而言的,孔子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卷而怀之”②之论。何谓“道义”,仕隐出处应以合乎“道义”为原则,即使做了隐士也不可逃避维护“道义”的责任。

相比较而言,如果把道家庄子所贯彻的隐逸思想看作是追求人生的最高价值,那么儒家的隐逸思想更多的则是为了“仁政”的理想而奋斗。在儒家的隐逸思想看来,如果自我的政治抱负因为君主昏庸朝政黑暗而不能实现的话,就须去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高尚节操不被玷污。儒家与道家的隐逸思想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大多为远离朝廷,置身山林,但其本质内涵却并非在同一层次,儒家的隐逸思想的关注“焦点”是政局的好坏,隐逸的心中依旧牵挂朝廷大局,在时机合适之时仍盼望着实现政治愿望。具体说儒家隐逸思想包含了政治价值化的思想在内,它同道家追求本真的隐逸思想还是有较大差别。不过,在文人学者们的理

①出自《庄子·外篇》·马蹄第九见《庄子注译》,王世舜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②出自《论语·卫灵公》,见《论语注译》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依旧是想通过政治渠道来实现的时代,儒家的隐逸思想还是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如果要探究隐逸思想产生的原因,首先要注意到的是古代的农耕经济文明,一方面,提倡适性的道家思想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附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农耕生产方式,为规避的隐士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遁居山林的隐士们也因为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而幸免于饥饿之灾。

再者,隐逸思想又是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①所带来的政治打压与排斥,使得文人规避政治的产物。国家政治体系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大,使得文人们的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逐渐变为只能选择投身政场这一种途径。无论是政治排斥文人,还是文人规避政治,对于文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来说都是残缺的更是残忍的。此除此之外中央专制集权体制必然使得那些独立思想性较强却才华满腹的贤者们报国无门,遂其被排挤隐逸者的阵营之中也在所难免。集权制的家天下封闭人们的思想政见,而隐居者们恰恰就是这些政见多数的提供者。

隐逸文学的特征

如上文所言,两汉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转型期,社会动荡转为中央集权,百家争鸣逐渐归一到“独尊儒术”。在经历了春秋战乱、楚汉相争、黄老治国到尊崇儒家之后,上承春秋遗风,下启隐逸的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的两汉时期作用尤为显著。

隐逸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是表达了一定的隐逸思想并具有文学特征的文字作品。文学特征是隐逸文学的外在形式,而隐逸思想则是隐逸文学的灵魂之所在。从整体上来说,它是儒家及道家综合影响的产物,他们一方面渴望心灵自由,另一方面又渴望为国建立功业。因此,复杂矛盾的心理交错在一起即体现出隐逸文学“含混性”的文化特征。

从董仲舒所著《士不遇赋》以及贾谊的《吊屈原赋》等文墨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来看就证实了这一文化特征。譬如《吊屈原赋》所表达出的隐逸思想明显呈道家之风,然而文章却又表现出求取功名的进取之心,其“含混性”可见一斑。而《士不遇赋》中则更突出醇正的儒家之风,这已经是董仲舒其人的精神世界不可

①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抹去的力量支柱,他在面对道家蛊惑之时能够保持心正归一的态度,但所流露出的“将远游而终慕①”同样将含混的思想展露无遗。

隐逸文学的主题

西汉隐逸文学的主题多表现为“士不遇”以及“抒胸臆”。“士不遇”这一点充分表现出在追求自我理想价值时遭遇社会政治体系打压的无奈与悲哀。这一点在贾谊、扬雄、董仲舒等人的文学著作中均有鲜明的体现。

董仲舒在汉代的历史上举足轻重,他在同汉武帝著名的“天人对策”中提出了影响中华文化命脉走向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大受武帝重视。然而在其《士不遇赋》中却依旧表现出强烈的归隐情怀。他在赋文一开头即发感慨,“呜呼嗟尔,遐哉邈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屈意从人,非吾徒矣。正身俟时,将就木矣。”他是说命运是特别渺茫的东西,来的又特别晚,去的又非常快,委屈自己去服从别人,不是我们这类人的选择。如果坚持自己的主张,等待明主赏识、时运到来,自己却又来日无多,行将就木。不知不觉已届古稀之年,再去努力,已经太迟了。“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於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他引用了殷汤时代卞随和务光,周武王时代伯夷和叔齐的例子表现出自身的一种迷茫以及对他们的一种认可。然而“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焭焭而靡归”,最终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他必须保留自己内心的价值,而选择羡慕却并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在西汉后期,社会进一步崇尚儒学,在君重臣微的关系基础之上,士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与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面对此时的时代风气,士人之中也有一些人选择了“著书以抒情”的方式,通过自我价值的提升进行灵魂上的自救。“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②;“遭纷逢凶,蹇离尤兮。垂文扬采,遗将来兮”③。这也表明了屈原曾经提出的“发愤抒情”的文学价值在西汉甚至整个汉代的的复兴。这一手法也让处于乱世心灵无处安顿的士人们能够一定程度上排遣心中的郁结,成为“聊以自慰”的手段,同时是即使是暂离功名的抒情文学体。焦延寿和扬雄就是两个典型的个案。

①出自董仲舒《士不遇赋》

②出自王褒《洞箫赋》

③出自刘向《九叹》

《汉书·儒林传》中有云,“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寿。焦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曰‘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家《易》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从《汉书》中的这段描述可以看出,焦延寿之学,可谓是“独得隐士之说”,他所想要表达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聊以抒情的文体。

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上文分析了董仲舒的《士不遇赋》,由此不难看出作者通过借古喻今来抒发心中的感慨,不仅仅是董仲舒,西汉时期大多文人同样用此手法,借他人的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隐忍的想法。例如扬雄的《反离骚》,从写作缘由来看,必定是对屈原有着复杂的感情,作品中流露出其仰慕之情,但他却并没有对屈原投江而死的选择表示赞同。其实“涵渔父之铺歇兮,洁沐浴之振衣”①同样是一种人生选择,扬雄想借古人之心来抒发内心的痛楚罢了。

不仅如此,史学家司马迁同样在他的《史记》中描述了隐逸的世界,例如他所著的《伯夷列传》,里面多有他对人生、哲学的论述。他对隐逸者所表现的“义”字大加赞赏,由此可见其所赞同的应当是儒家之隐逸思想。

5.总结

隐逸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于自身价值的抉择。同之前的战乱纷争百家争鸣的局势不同,西汉作为大一统时期的正确建立,无形之中为了知识分子在追求本身价值的时候更大的压力。在这一过程之中,君主制制度不断完善,士人们陷入了不断妥协与适应的矛盾之中,并且成为政治机器中的一分子,但这时候选择隐逸的士人站了出来,这一点在其隐逸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西汉的隐逸文学就像是隐士们在自己的角落独自啜泣一样,能够表达出向往归隐的心态,但同样流露出对从政的渴望以及自我安慰,这样的矛盾尤为凸显。

隐逸作为士人们生存状态的选择之一,经过西汉阶段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①语出《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汉书·卷一百》

迎来其黄金时期,代表着中国价值意识的大混乱时期。这也更加奠定了隐逸作为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说,后世的隐逸方式和特点,实质上在西汉时期就已基本确立。它也为后世隐逸状态和隐逸文学奠定了基础。

6.参考文献

[1]蒋晓亮,云深不知处——浅析两汉时期隐逸文化与隐士[D];武汉大学;2011年

[2]王国胜,隐逸及隐士文化初探[A];郑州大学;2006年

[3]肖玉峰,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宋文娟,[A];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七卷)[C];2009年

[5]霍建波,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王洵,西汉的隐逸思想与隐逸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7]肖玉峰,先秦隐逸思想及先秦两汉隐逸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谭慧存,秦汉士人隐逸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张兵,扬雄《法言》中的道家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常昭,《史记》士形象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一、陶渊明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曾接受儒家教化、曾幻想“科举济世”,出仕做过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但当时社会动荡,统治阶级矛盾突出,政权不稳定。当他认为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的影响使他愤而与仕途决裂,积极地投入到所期羡以久的田园生活之中。陶渊明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内容的作品,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被后人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同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透过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 (教材P70关于陶的知识性介绍)

二、陶渊明作品欣赏 (一)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内容平实、意境浑融 1、《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疏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本诗写出了作者归园生活的闲适愉悦,在平和自然的语言中层层传递着作者内心油然的快乐,抒发了他内心怀古之幽情。全诗所写都是农村常见的平常之景和日常生活之景,所用也都是极朴素平淡的语言,但带给我们的是深厚的真情和无穷的回味,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又淡而有味,意蕴醇厚的特点。此诗具有陶诗典型风格特征,在看似平淡的叙写之中,蕴含幽美而和谐的意境,生动表现了一代高人的胸襟和情趣。 2、《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隐居田园的陶渊明积极参与劳动,自力更生,这在当时与统治阶级倡导的“耻农”思想是背离的,他歌唱劳动者,赞美劳动,他不被世俗所接受。他的很多诗中充满了对封建统冶阶级的鄙视和憎恶, 3、《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隐士的由来

隐士的由来 隐士也叫“幽人”、“逸士”、“逸民”、“高士”等,《后汉书》有《逸民列传》,《晋书》、《唐书》、《宋史》、《明史》等都有《隐逸传》,《南齐书》有《高逸传》,《清史稿》有《遗逸传》,嵇康、皇甫谧有《高士传》,袁淑有《真隐传》,称呼不一,写的都是同一类人。 隐士是与“官僚”相对而言的,它的含义是说,这个人本来有道德、有才干,原是个做官的材料,但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他没有进入官场;或者是本来做官做得好好的,后来由于某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离开官场,找个什么地方“隐”起来了,这就叫“隐士”。当隐士的如果改变行迹,进入官场,这叫“入世”;当官僚的如果改变行迹,离开官场去当隐士了,这叫“出世”。我们就从这一“出”一“入”上,也可以看出“隐士”与“官僚”的对应关系了。一般的农夫樵子是绝对不能称为“隐士”的,试想,如果一亿人里头有九千八百万“隐士”,那“隐士”还能值钱么? “隐士”和“官僚”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是一对面貌不同、服装不同的孪生兄弟。它们彼此依存,有矛盾,也有联系,它们是被历代统治者用来统治国家、统治黎民百姓的两种政治势力。这对于某些愤恨官场、誓死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人来说,似乎是有点委屈,但少不能胜多,点不能概全,就几千年来滔滔汩汩的所谓“隐士”这种文化现象的总体而论,对其基本性质我们不能不下这样一种严峻的结论。 隐士的历史,应该和“官僚”的历史一样久远,应该是自从有了官僚,同时也就有了“隐士”。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官僚”与“隐士”究竟是什么样子,今天说不大清楚,因为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资料,绝大多数都是封建时代的人写的。这里面尽管也写了某些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的人物、故事,但这些有的只是一种传说,更有些完全是带有个人目的、个人

中国隐文化

中国隐文化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那日初闻此诗,即觉此诗所描绘景致的淡雅,更为诗中所展现的意境感到叹服。不禁想起那句:难得糊涂了。张养浩诚然是太过聪慧了,识透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朽,即便欲语又有何人听?宛若当年始皇母,庄襄王后淫乱后宫,被始皇打入冷宫,倒有不少识大体之士劝阻始皇莫要如此,失了孝道。哪知始皇帝不听,且又杀死了二十七位力谏之臣,倒白白浪费了二十七条人命。故蔡东藩有言:太后不谓无罪,谏官真自取亡。想来张养浩明白这些道理,倒也乐得逍遥,称父母年迈辞官归故里了。后又被召几次不赴,倒也真情实意写下来《山波羊》这样的淡雅、深境的诗作来,让我等瞻仰。从此诗中,倒是窥出一些隐士、隐居的味道,不如从此处下笔,

寻觅一些道理出来罢。 隐士隐居,在中国算得上历史悠久,被人仰慕,也被人斥责,西蜀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中曾得孟获之兄的帮助,孟获之兄即是一位隐士,诸葛亮不禁想起自己躬耕于南阳的那段岁月,当时便坦言:羡慕先生的生活。被人斥责的也算是些有识之士,不想让中国贤能之人因个人仕途失落而抛弃了国家,独善其身,厌世出世,安逸于山林之论。故在我看来,中国隐居也算的上是一种文化了。就我所知道的隐士隐居者,上及尧舜禹时代的许由等,下及魏晋竹林七贤,陶渊明等,再到元朝张养浩等都算得上是中国隐居的代表隐士了。 【一、隐文化之小隐】 关于隐文化,古代诸多诗人、文人都有所谈及,有分之为大隐、小隐的,也有分之为大隐、中隐、小隐的,总之隐文化倒也成了文人们津津乐道的素材了。不妨我们先谈谈小隐,古人云:小隐,隐于野。这个野,我认为应当是山林间,与山水为乐,与自然相亲。当然也有解释说是隐于朝堂,关于这点我不太了解,暂且不提。小隐者,在贾岛的诗中可窥一二,贾岛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此诗首句便道出隐文化的重点,便是松下,此松下所代表的含义无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竹、梅岁寒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从《方山子传》一文探索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发表时间:2018-09-11T10:38:57.36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作者:赵彦秋[导读] 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赵彦秋(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新疆乌苏 833000)摘要:隐士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隐士。在高中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文选编》中,我带学生学习了《方山子传》,鉴于学生对隐士文化的认识比较粗浅,特进行梳理,带学生了解隐士的定义,了解历史上的隐士及归隐的原因,学习隐士身上积极的精神。 关键词:中国古代隐士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这个月,学生们上了《方山子传》这一课。苏轼评价他是一位“异人”,课堂上带着学生梳理了他“异”的表现之处:少有侠气但晚年避世;生活清贫却安贫乐道;文武双全而终生不遇;出身高贵而隐居山野。学生对方山子都很感兴趣,也很奇怪历史上会有这样一位奇人。 学习完课文提问学生:“你还了解哪些异人?”通过走访,我发现学生对隐士并不太了解,大多只知道陶渊明。因此课后让学生查找资料,搜集了解其他隐士,一起探究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一、隐士的定义 隐士,是道家的哲学术语,指那些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士人。由于它被称为“士”,第一个要求是隐士是知识分子。那些渴望做官但没有机会做官并且没有文化的农民不是隐士。我们不难得出隐士身上的共同特点:能够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要求完美,不要依附权力,要有非凡的才能和知识,保持思想自由。真正的隐士,内心是不愿意入仕的。 二、隐士的分类 我们通常将隐士分为身心和身心。 身隐就是表面上隐居山野,其实内心还是想做官的,比如生于盛唐的孟浩然,曾经以隐居来赢得人们瞩目,想以此跻身仕途,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到长安游历,考进士没有成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投入幕府,然后退休。孟浩然的经历让我们庆幸虽然历史上少了一位进士,却多了一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心隐是虽然身在闹市,但是不想沾染世俗,心静如水。陶渊明29岁入仕,41岁归隐,他在生活中完成了从身隐到心隐的历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躬耕于田野,抵御贫病的困扰,达到身心全隐的大隐状态。鲁迅先生也曾说 “陶渊明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隐藏在身心上的隐士并不依附于政要,也不愿意成为官员,但他们并不是说他们不能这样做,他们不愿意这样做。例如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许由,曾经尧跟他说想禅位于他,他听后赶紧就去河边洗耳朵,问其故。对曰 “想叫我做九州的头,我不喜欢听到他的话。这就是我洗耳的原因。” 他是隐士的典型代表。 北宋有“梅妻鹤子”之称的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常常驾着小舟游西湖寺庙,和僧人交往。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门童就会放鹤飞,林逋见到鹤一定会划船归来。林逋住在西湖,他不想成为一名官员。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士发展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兴衰的历史。 三、隐士产生的原因 分析隐士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政治黑暗,不得已归隐。大家熟知的魏晋年间的七贤:嵇康,阮吉,山涛,向秀,闫贤,刘伟,王伟。当时在山阳县的竹林下,喝酒,唱歌,傲慢,世界上说七贤,因为同心同德,他们一起走进了竹林。他们做隐士,不拘礼法,清静无为。 其次是仕途失意,无奈为之。很少有隐士出生,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隐蔽。士人因为种种原因仕途不顺,就有了隐居的想法,暂时隐居以求东山再起,或者无奈隐居,与山水为伴。还有一种是淡然超脱,不屑入仕。在深山幽僻处,有真正的隐士。“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林泉下偶然相遇的樵夫渔夫,笑着谈论过去和现在。他们不屑入仕,“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隐士。而其实真正的隐士,也不会有多少故事流传下来的。 例如课文中的方山子就是真正的隐士,但他也不是一开始就隐的,文中说他“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的结果却让他在晚年有了归隐的想法。苏轼和他相遇时,他和苏轼在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认为是一代豪杰,眉宇间还流露出精明英武的神情,得知苏轼被贬,他会意的笑了,这一切说明他不是一般的隐士,既有对黑暗政治的无奈,也有看透世事的淡然。苏轼被他的精神感染,再加上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产生共鸣,于是为他做传。而且如果不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在山中遇到他,为他做传,恐怕后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四、隐士的精神内涵 通过对《方山子传》的学习和对隐士的梳理分析,我引导学生学习总结隐士的精神:那是一种觉醒的人生态度;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亲近山林、与天地合二为一的智慧。带着学生了解隐士思想,感悟隐逸情怀,学习隐士智慧,引导学生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精神的独立,守护心灵的宁静。 参考文献 [1]《臆解李白诗《不向东山久》-时势广场. [2]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元明隐士书法艺术比较研究》. [3]《古时散文今时语》 [4][南开大学博士论文 -《胡祗遹文学研究》- 2013 ].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隐逸文化_现代文阅读题 隐逸文化 岳国文 (1)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隐逸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而且涌现了许多关于隐逸思想的作品,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隐士,以及假隐士。而隐逸思想的核心,就是逍遥林泉,走访名山大川,走进自然,感受自由气息,远离政治事务,结交鸿儒名士,陶冶心情,旷达任性,摆脱世间万事万物的困扰和束缚,使自己的心身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浅析三国时期的隐士文化 姓名:张家宝 班级:地理科学1111 学号:2011113148 指导教师:赵虎

摘要: 隐士文化流传至今,大部分人都把隐士归于山川茂林之中。殊不知,不论是乱世的三国,还是当今的社会,都有多种多样不仅归心草木的大隐之士。他们或背弃理想成就霸业,或首户心中乐土为国为民,或为心中执念出师未捷身先死,或忍辱负重后发制人。 隐,字面解释就是藏匿,不显露。然而汉语言的妙处在于,一字可多用,且引用比喻之处也十分常见。所以简简单单的把隐士归心山中是偏面的看法。归心环宇,隐匿自身,才是当世之大隐。 隐士文化又与儒道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传承。儒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精神信仰,是隐士文化之源,也是中华文明之源。 读史可以明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古人之所作为,历经了风霜,后人不应计较孰对孰错。而是通过古之事明今之事。为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三国、隐士文化、儒道文化、

引言: 隐士:隐者,居也,归心也。士者,学也。 所谓隐士,为隐居不仕之士。隐居山林,采菊东篱,悠然南山。隐居繁市,龙藏市井,虎卧店肆。然隐于内心,居于朝野,淡然处事。士者以才治世,归心环宇,是为大隐。 世人皆以为,唯晋人靖节先生陶渊明为大隐。其采菊东篱以独行、悠然饮酒对南山的风骨已广为流传。然笔者卓见,大隐之士岂区区草庐便可容之。龙从云舞,淤泥之谭怎可卧。虎从风生,颓圮之丘又怎栖。隐者,收其本心也。靖节先生是为隐士,不为大隐之士。其饱学诗书却只独善其身。后人只看其才华傲骨。殊不知身为士人,不能抒治世之才,观残菊,饮涩酒之苦何人知晓。大隐之士,达者兼济天下。变通处事,为国为民。 笔者才疏学浅,求学于襄阳。荆襄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樵夫渔者皆通诗赋。学者士人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自古三千年以来,传承至今。而若以成文,必与东汉之末乱世三国密不可分。隐士文化渊源久远,博大精深。又区区数字怎可说通。此文为吾辈愚见,一家之言。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化 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

摘要: 隐士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由其产生的隐逸文学也以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文学、思想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隐逸文学是表达了隐逸者隐逸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含的隐逸思想同样折射出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同时,西汉作为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其上承春秋,下启魏晋的特殊历史地位,也为解开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的神秘面纱赋予了重大价值及意义。西汉时期的隐逸文学,继承了春秋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其隐逸文化同时也对后世的隐逸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西汉隐士隐逸思想隐逸文学

目录 1.引言 (4)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4) 2.1隐士的定义 (4) 2.2隐士的名称 (4) 2.3隐士的分类 (5) 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6) 4.西汉隐逸文学 (8) 4.1隐逸思想 (8) 4.2隐逸文学的特征 (9) 4.3隐逸文学的主题 (10) 4.4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11) 5.总结 (11) 6.参考文献 (12)

1.引言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进而蔓延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西汉作为中国五千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在西汉之前,秦朝改变了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的复杂分裂局面成为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但是,秦王朝的暴政使其仅传二世而亡。相对于秦朝的短暂而言,西汉才真正意义上基本奠定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发展的基础。西汉结束秦朝暴乱,确定此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点。因此,西汉隐士隐逸的原因及衍生的隐逸文学都具有更为特别的特点。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2.1隐士的定义 关于隐士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说法。“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缮性》中“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在《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隐居不仕之人”,这里只强调了“隐”而没有解释“士”的确有失偏颇。简单地来说,隐,隐藏,隐蔽,有隐居不仕之意;士,知识分子,否则隐居也就无从谈起。对于终身务农的农民,贩卖生意的商人,他们不做官就不能称之为“隐士”。《南史·隐逸》道,“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不尔,则与夫樵者在山,何殊异也。”就是说能称之为隐士的必须有名且有才华的贤者,否则的话跟樵夫也没什么差别。综合来说就是具备了这些条件的贤者可以做官却没有也不为此而努力的人,看来“隐士”并不是一般的人。 因此可以认定被称作隐士要符合的条件有三。一是,他必须是士才,也就是说要有文化有才华,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二是,他有自己的正确的对待仕途的思想,他有条件但他可以拒绝,他有能力但可以不去争取;三是,他的心理对自己的作法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他自己强烈的认可把自己归于隐士的行列,而并不是后人强加之名。 2.2隐士的名称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参考教案1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教学难点】 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教学过程】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仔细阅读教材,做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注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以用百家讲坛、颁奖典礼等形式从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方面列表展示。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历史: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又改进。 质优价廉宜推广, 文明传播世界行,

东汉末年张仲景, 出书《伤寒杂病论》。 外科祖师是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立根基。 司马迁著《史记》, 记录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本、所用的练习本、阅读的各种报刊、杂志等都离不开“纸”。“纸”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造纸术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67~68内容,完成第1~2题。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 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书写材料:龟甲或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帛等。 成本高、贵重不方便携带、不易推广等缺点;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出现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 知识模块二张仲景与华佗 自主阅读课本P69内容,完成第3题。 3.华佗和张仲景有哪些主要的医学成就?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称他为

浅谈中国隐居文化

浅谈中国隐居文化 作者:↓1123↑ 关键词:隐居;隐士; 摘要:在封建时代,儒家思想一统天下,这就决定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学性格,那就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为皇帝效忠。而《论语》上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文人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而一旦这种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在官场上失意了,也不能随波逐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隐居。 一、隐居文化 (1)隐居、隐士的历史,应该和官僚的历史一样久远,有了官僚也就有了隐士。隐士最受宠、最春风得意的是在唐代和宋代。也正因为唐、宋时代的皇帝们特别尊礼隐士,搜易在唐代也就特备兴起了一股“隐居”的风气。 (2)隐士,由于其隐居原因的不同,因而心境也不同。隐士中有被免职赋闲的,有主动辞官不做的,有平生浪迹江湖,不愿为官的,有为博取美名,待价而沽的,有避仇或被通缉而逃亡的......他们的心境有的哀凄,有的绝望,有的超脱,有的提心吊胆,有的万念俱灰,有的悠闲自在。在江湖之上,当然可以偃仰啸歌,把酒临风,浇开心中块垒,磨合点点伤疤,一洗心中的郁闷与耻辱。身在山野,心在庙堂的,可以图恢复,祈望东山再起;决意隐居的,亦可以寄情山水,吟诗作画,提高自身品位,悠然自得的过着隐居的生活。 (2)隐居,似乎成了一种心态的象征,让人向往。如果不是隐士,我们怎能领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韵,以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幽美呢?“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那分悠闲,那种心境,不是隐士,谁能有呢? (3)关于隐文化,古代诸多诗人、文人都有所谈及,有分之为大隐、小隐的,古人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居之成其为文化,全由隐士的思想与创作来支撑和构建,这些作品反映了隐士们的苦痛与郁闷,焦灼与无奈,豁达与优雅,潇洒与风流......隐士之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体现在他们笔下是那样的灵动、雍容,似潺潺小溪,闲闲地流淌。真正的隐士,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卑躬屈膝的媚眼,境由心生,来去无踪,“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甚而无所谓生,甚而无所谓死,只追求学者生命的真正纯粹,只渴慕文士胸襟的永恒唯美! (4)是一种无奈于社会,而选择释放自己的一种方式,其实这便是对于士大夫们而言,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居、隐士与隐士文化的兴起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体是隐士。自古以来,不仅隐士人员众多,而且对于隐士的称谓也纷纭复杂。按照蒋星煜的统计,自尧舜时代一直到民国期间,各种文献中有记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而其中事迹历历可考者也数以千计,其名称则主要有隐士、高士、处士、逸士、幽人、高人、处人、逸民、遗民、隐者、隐君子等十一种之多(蒋星煜编著《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页)。以上这些名称中,最能代表其特征的仍然是隐士,所以隐士的称呼也最为流行。 隐居与隐士 隐士据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晋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载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从帝尧时期的被衣开始讲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几位隐士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隐士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与此相一致,最早关于“隐居”的说法也出现于春秋时期。《论语·季氏》引孔子的话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其中“隐居”一词的意思,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差不多。因此,就今天所能见到的文献来说,最早提出“隐居”一词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不仕的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隐”,即隐居,隐士一定是隐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隐士一定是士人。“隐士”的意思是指“隐居的士人”。隐居在这里是和出仕做官相对而言的,“隐居的士人”,就是隐藏起来不出来做官的士人。根据上面的两层意思,并不是所有隐居的人都是隐士,隐士必须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隐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隐士;“隐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种原因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隐士”这一术语的是战国时期的荀子,他在运用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就是指“隐居不仕的人”。《荀子·正论》中说:“天子者……道德纯备,知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天下无隐士,无遗善。同焉者是也,异焉者非也。”荀子在称赞像尧舜那样的圣君时提到了“隐士”一词,“天下无隐士”的意思,就是说做到了“人尽其才”、“人尽其能”,天下没有了怀才不遇的人。按照荀子的说法,在一个社会中,若隐士多了,那么这个社会肯定是有问题了。因为隐士多,则怀才不遇的人就多,这说明贤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当然,其原因很复杂,但无非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因为统治者没有“伯乐之才“、“识贤之能”,或者是因为统治者昏庸无道,识贤而不能用贤。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这都是社会有了问题。 “隐士”这一术语出现于春秋时期,但隐士出现的可能更早一些。因为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先有了这么一类人,然后才有对这类人的称呼,这叫做“取实予名”。孔子时候就已经有了隐士,《论语》中提到的接舆、长沮、桀溺、荷蓧杖人、晨门、荷蒉等等,都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从《论语》记载来看,他们都不是一般人,都具有很高的人生与政治智慧,但他们不出来做官,也不想拯救社会,而是

关于隐士的作文

关于隐士的作文我看“隐士”“隐士”文化是中国蓓统文化中很神秘的一部分。那些古代隐士,在我们心目中总是一袭青衣小褂、逍遥自在,伴着晨霞走来,又随着清风而去。他们走入深山旷野,开始修行自我。他们避开浮华之世,选择独善其身。古来隐士不计其数。他们总被人们认为是德行高尚、视荣华富贵如浮云。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千古奇人鬼谷子独具通天之智却隐居深山密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更是种豆南山下。就连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也曾隐居草庐,而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在蓝田得道化仙的。不论是“踏雪寻梅”的孟浩然,还是曾经在茂林中抚琴长啸的王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隐士。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乃是一代圣贤对于隐士的理解和定义。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天下有道则见”这句话无可厚非。但天下无道之时,那些身负才学之人何必退隐?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能人贤人治理天下、逆转乾坤啊,其不闻“乱世出英雄”吗?在国家混乱之时,一个人的才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找个地方隐居,不仅愧对自身,更是愧对社会。这并不是清高,我觉得用懦弱形容反而更合适。我认为,真正的清高乃是临污秽之地念亦无邪,面对危难之境心尚坦然。那些放弃壮志理想,放弃与世俗斗争,消极避世的隐士乃是面对现实颓唐堕落的,乃是自私的、怯懦的、畏缩的。不敢接受生活的千锤百炼,跑到山里享受清静日子,找个借口美其名日“洁身自好”。六祖慧能说得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心念本净,又怎会遭尘世玷污。隐士们放弃了承担的责任。而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承担,都是作为一个人永远无法,也不应该推却的。我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我只知道有困难就要克服,有梦想就要追逐,有责任就要担当。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习题新人教版

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2.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研制成全身麻醉的药剂“麻佛散”,他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4.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后世认为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里的“他”是( ) A.孔子 B.司马迁 C.杜甫 D.司马光 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A.①③ B.② C.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中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 材料二北宋陈槱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 材料三《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 请回答: (1)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阐述理由。

(2)“旧亦有之”,你认为“旧”应该指何时? (3)请你认真研究一下《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蔡伦用哪些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与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4)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呢?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1)北宋陈槱的观点是正确的。理由: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2)“旧”指的是西汉时期。 (3)原料: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等。优点: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价格便宜,不仅质量大大提高而且易于推广。 (4)节约用纸;改进生产技术,净化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可以将废纸再生利用;尽量利用电脑储存文件,实现无纸化办公。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西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医学成就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司马迁和《史记》,佛教和道教。 2.通过引导学会阅读历史校本教材、观察汉代造纸示意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西汉时期的科技文化,对学生进行初步的 科技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科技文化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学习难点】 历史巨著《史记》的地位及影响。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仔细阅读教材,做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 注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可以用百家讲坛、颁奖典礼等形式从科技领域、时期、人物、成就方面列表展示。 方法指导四: 歌谣记忆历史: 西汉发明造纸术, 东汉蔡伦又改进。 质优价廉宜推广, 文明传播世界行, 东汉末年张仲景, 出书《伤寒杂病论》。 外科祖师是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立根基。 司马迁著《史记》, 记录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本、所用的练习本、阅读的各种报刊、杂志等都离不开“纸”。“纸”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那么大家知道纸是怎样发明的吗?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造纸术的发明 自主阅读课本P67~68内容,完成第1~2题。 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什么时期的什么纸?谁在什么时候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有什么特点?造纸术改进的意义是什么? 西汉早期的麻纸。 东汉,蔡伦,特点: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意义: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纸发明之前,中国人写字曾经用过哪些书写材料?和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不足之处?

第15课西汉的科技和文化2016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主备人 备注栏(教师填写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标注学习重点及修改错题)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6.11.22 序号 15 学习 目标 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学法 指导 以讲述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学习过程 【对照学案,自主学习】: 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问世之前的书写材料: 2.纸的发明: 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 3.纸的改进: (1)时间: 时期 (2)人物: (3)原料: 、 、 和 等植物纤维 (4)特点: (5) 名称:后人把这种纸叫做 二、张仲景和华佗 1.张仲景 (1)生活年代: (2)成就:写成了 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 和 ,总结了 ,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 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3)张仲景是的开创者,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 2.华佗 (1)生活年代: (2)成就:不仅擅长用 、 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 发明了 ,进行各种手术。创造了 ,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三、历史巨著《史记》 1.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2.体例:中国古代第一部 3.内容: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约3000年的史事。 4.价值:

四、道教和佛教 1.道教 (1)创立时间: (2)张角创立了,尊奉和,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3)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创立的。 2.佛教 (1)产生的时间: (2)创始人: (3)传入中国: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传入中国,明帝时,佛教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1.材料研读:想一想,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含义是什么? 人总会死,有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死得其所,有价值;有些人的死比羽毛还轻,无足重轻,没有意义。 2.问题思考:司马迁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课后活动: 3.想一想,纸的发明给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第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最杰出的成就。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它方便人类记录信息,使人类以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传播知识。纸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文化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解决了人类清洁卫生问题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4.请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其文指——文章直白;其事核——所记载事情都准确无误;不虚美——不凭空加以赞美;不隐恶——不掩饰坏的事情。故谓之实录——因此称它为符合实际的记载。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课 后 记

关于隐士的作文_高三作文.doc

关于隐士的作文_高三作文 关于隐士作文 我看“隐士” “隐士”文化是中国蓓统文化中很神秘一部分。那些古代隐士,在我们心目中总是一袭青衣小褂、逍遥自在,伴着晨霞走来,又随着清风而去。 他们走入深山旷野,开始修行自我。 他们避开浮华之世,选择独善其身。 古来隐士不计其数。他们总被人们认为是德行高尚、视荣华富贵如浮云。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千古奇人鬼谷子独具通天之智却隐居深山密林,“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更是种豆南山下。就连神机妙算诸葛孔明也曾隐居草庐,而传说八仙中韩湘子是在蓝田得道化仙。不论是“踏雪寻梅”孟浩然,还是曾经在茂林中抚琴长啸王维,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隐士。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乃是一代圣贤对于隐士理解和定义。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天下有道则见”这句话无可厚非。但天下无道之时,那些身负才学之人何必退隐?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能人贤人治理天下、逆转乾坤啊,其不闻“乱世出英雄”吗?在国家混乱之时,一个人才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找个地方隐居,不仅愧对自身,更是愧对社会。这并不是清高,我觉得用懦弱形容反而更合适。我认为,真正清高乃是临污秽之地念亦无邪,面对危难之境心尚坦然。 那些放弃壮志理想,放弃与世俗斗争,消极避世隐士乃是面对现实颓唐堕落,乃是自私、怯懦、畏缩。不敢接受生活千锤百炼,跑到山里享受清静日子,找个借口美其名日“洁身自好”。六祖慧能说得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若心念本净,又怎会遭尘世玷污。 隐士们放弃了承担责任。而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承担,都是作为一个人永远无法,也不应该推却。 我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我只知道有困难就要克服,有梦想就要追逐,有责任就要担当。 佳作点评 无疑,这是一个热血青年对“隐士”文化独特见解!文章欲押先扬,在简单介绍了中国文化中隐士现象,勾勒了“隐士”神秘飘逸形象,列举了“隐士们”避开浮华独善其身自我修行行为后,引出古代先哲对此高度评价——德行高尚,为自己反对归隐张本,在剖析“无道更不能隐”时,分析透彻,指出既然“身负才学”则何必退隐?正是天下

我看隐士文化

我看隐士文化 我们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隐士文化是其一个亮点,也许我们不能深入理解这种博大的文化,但是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对我们先人的做法有 自己独到的见解。 “ 隐士”顾名思义就是隐居不仕的人,《后汉书》说隐士们“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 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还有一点就是人总会被孤独吸引,静默的时候,思想就会飘向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脱离周边环境的 纷纷扰扰,真正与时间和万物同在。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思想意识里有“隐”的想法。隐士, 则是让独处的时间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到如止水般平静,思想灵动智慧,心性和善仁慈。隐 士常在深山中默默无闻,茅蓬褴衣,不留文字,却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一直被各个朝代 的人们所尊敬。放眼看去,我国历史上的隐士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从最远古就有了一位真正的隐士,晋皇甫谧《高士传》云:“尧又召(许由)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也许大家都会对许由产生一种尊敬和赞扬,但是我觉的许由太爱装逼了,作为一个学生这样的话也许不应该说,但是我自知学识浅陋,无法在找出其他 的词来表达我的意思,大家想一想,许由他在以前并未做过官,他也并不熟悉作官是如何 如何,况且在当时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思想并不是很灵活,远古的那种共产社会,官场也许 只是充当了一个好好服务他人的部门,那是的人基本上没有私欲,官场不会想后世那么黑暗,那么问题就出来了,许由为什么?要归隐却不愿为他人服务呢?就我自己的看法我认 为其原因有以下几个:一.许由也许是一个比较虚伪的人,因为还有后文记载说: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牛上游饮之。”可见许由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名声而已。二.许由自知无德无能,不敢胜任。三.也许 许由真是和常人不一样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想法,他比其他人进化的快。但是不管许由他终究为何要归隐,我们暂且不谈。无论如何他都给我们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也许后 世归隐的人对他都有所仿效。 还有就是汉代隐士严子陵,然而他却更多充当了人们饭后的笑谈,因为他是人们所谓的 假隐士,:“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这首诗是说严子陵反穿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沽名钓誉,要等汉光武帝来找他,以此为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只穿一般渔人的蓑衣斗笠,谁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的那位渔人便 是严子陵呢?而当了皇帝的刘秀,岂不是也找不到他了吗?因此就有人批评严子陵是有意 弄噱头,求虚名,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可见隐士也有真假之分啊! 三国的竹林七贤也是隐士,然他们却是人生蹭蹬,经历种种不平,遭遇无数碰壁,最后心如死灰,归隐山林;抑或是胸中丘壑万千,却无可施之处,天地虽广,却难觅英雄用武之地,沮丧之余,终老泉下;要不就是生逢末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空怀满腔抱负,却 因群小当路而不得伸张,痛苦绝望袭来,遂萌引退之意;然而一旦有机会他们还选择官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身恋归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也许是隐士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他的确给隐士们争了不少 面子,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一个佳谈。但是做文武双全的他却是孤独的.寂寞的。他

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与庄子哲学 岳国文 内容提要 隐逸文化对庄子哲学有直接的影响。隐士是隐逸文化中的主体,庄子生活的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庄子从这些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处于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调剂,是极其有用、有效的方式,所以,他把隐的方式由身隐转到心隐上来,这样就使隐士的精神特质,能为普通人所实践,把隐士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借来作为尘世中人调合个人与现实矛盾的一种中和、有效的办法,用以疗救和缓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痛苦,从而使“心隐”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隐士;隐逸文化;心隐;庄子哲学。 隐士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国家也有,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①。究其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强权统治和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有关,这是大致不错的结论。强权政治,是隐士产生的直接原因。隐士产生的历史,差不多与人治的历史相同时。人类生存的太古时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人人都享有绝对的自由,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群体了无嫌隙,这种本然的,淳朴的生存状态,使人的拘束感和耻辱感无从滋生,人没有禁忌与自由,耻辱与尊严的对立,人的生存理想与生活现实没有冲突,故无精神和心灵痛苦的感受,也就无所谓显与隐、进与退。这样来看,太古时期没有隐士产生的动因和条件。随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进入到社会生存状态,产生了王权、统治和礼法,这种强制性的权力和规范,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人的自由意识和尊严感不断滋生并放大。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不得不避开王权和礼法,于是走出俗世,隐遁其身,不与世俗为伍。这是隐士产生最直接的原因。 既要躲开强权统治的束缚,就必须得有个去处,这个去处既要能避开世俗的牵扰,又要具备最起码的生存保证。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提供了保证,也为避世的隐士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和归宿,使得隐士的避世成为可能。这两个条件使的中国的隐逸之风,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代代传承,成为主流文化之外的非主流文化的一支奇葩。当然,除了强权政治而外,随着强权政治而产生的人性当中的各种弊端,以及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是隐士避世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俗世存身就免不了和世人交往,而这种交往带来的往往是精神和心灵的痛苦,为避免俗事的牵绕,身心清静,他们不得不选择隐的道路。因而隐士不仅是避世之人,也是避人之人。但这只是隐士产生的客观原因,为什么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有些人成为隐士,有些人却汲汲于名利富贵,选择不同的道路呢?这就与个人主观的价值取向有关。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序》中说:“观其甘心吠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矣。”一般而言隐士的价值追求,在于个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的尊严,在他们看来人只有在享有充分的自由和保持绝对的尊严的状态下,人的精神才是高度愉悦的,而人的生存价值,应是以精神的绝对快乐为原则的。舍此,世间的一切都不足以成为他们存身的理由。所以隐士的产生与个人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有关。这就是说隐士的产生既有客观的条件,又有主观的条件,是主观的追求和客观的现实发生矛盾之后,自然生发出来的一种调剂的方式,它是一种理性的抉择。因而隐士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往往是:清高孤介,安贫乐道,通达事理,傲视权贵,鄙视功名。因其高洁脱俗的志趣人格,特立独行的气质风范,为世人所所钦羡。 隐士的身份地位,与中国古代的士阶层有关。士是中国古代王权统治中,地位和身份十分独特的一个群体,它介于统治者和平民之间,自身拥有文化知识,通古明今,洞察事理,心气甚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