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讲解学习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讲解学习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讲解学习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讲解学习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高虹孙忻刘颖陈皓明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使得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求,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一、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种特点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模式,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保证。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科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50年代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些专业设置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出现,一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虽然经过学位授权点的大调整以及一级学科授权点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科专业培养口径得到扩大,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一些学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还沿用按原有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加上多年来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的现象,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的要求。因此,研

究生教育迫切需要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迫切需要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成长的学科环境和培养模式,从而使研究生能在更宽广的学科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

2.人们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不足,对其研究成果缺乏评价手段由于学科划分上的不完善,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认识和探究方式上的不同,都成为学科之间“横向”交流与对话的障碍,而突破已有学科的界限,将研究疆界拓展到所在学科以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在实际研究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申请交叉、边缘学科课题比较难,常常是既不能使同行学者理解和支持,也不能得到其它学科专家的认同;由于各学科认识和探究方式的不同,导致人们往往会对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质量产生怀疑,认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实质上只是知识的简单应用,学术水平不高;因为一些教师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缺乏了解,给属于交叉学科题目论文的评价和学位授予等带来影响,等等。

3.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受制于导师的学术水平

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它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尤其如此。目前,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导师培养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交叉学科研究题目,并未有意识地思考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如何安排培养过程,让学生既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有些导师以交叉学科招生的名义争取到更多的招生名额,而并非真正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有的导师没有跨学科领域的“知音”,仅仅借用其它学科的名词和概念,结果是由于理解不深入,出现使用术语不准确,甚至犯概念错误的现象;还有课题仅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内容的简单叠加,缺乏深入的融合和借鉴等。这些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反而影响了研究水平以至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也影响了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4.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缺乏学校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支持从教师方面来说,院、系的划分使得学科设置固化,教师要有确定的学科“归属”才具有所在学科的资源(包括经费和科研设施等)使用权,才能有招生名额,才能核算工作量等等。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入学考试内容以及培养方案都有一定的学科“归属”,否则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跨学科招生的困难和在培养方案认可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森严的学科界限使我们失去了解其它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直接影响了高水平的交叉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的实施,抑制了导师开展跨学科科研以及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最终会限制学科的发展。

二、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传统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已有成熟和规范的管理方法可循。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既鼓励教师从事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建设一支在交叉学科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的手段,保证高质量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是特别要仔细研究的问题。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可以在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培养过程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

1.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提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有适应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学科环境,而交叉学科恰恰是这一环境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软环境”和“硬条件”。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学科氛围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各学科的学者们对学科发展新动向的敏锐洞察力,对学科发展新趋势的含义以及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勇于并善于突破传统的学科封闭体系,进行开放式的学术思想交流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动力。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应努力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学术氛围,特别要注意对新的学科生长点加以保护并为其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同学科的学者能走到一起。学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申请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支持院与院之间、系与系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和联合,并开展与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学校还要关注学科发展的趋势,定期开展由多学科专家参加的学科发展动向的研讨,组织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涉及环境科学这样的复杂和综合性课题,必要时学校可以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宏观把握和指导这类大项目的开展。

在有了上述有利于交叉学科成长的“软环境”的基础上,交叉学科的发展还需要“硬条件”来支撑。由于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相对齐全,各种层次、结构的人才齐备,因而具备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潜力。首先,学校应统筹调配来自不同院、系和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及各种教学科研设施等各种资源,使这些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一个有效的措施是及时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联合研究体,这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学科重组和学科内涵调整的一个有效措施。联合研究体一般按“虚体”设置,参加这些联合研究体的教师的“身份”仍归属于其原来所在学科(系),只不过为了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高虹孙忻刘颖陈皓明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使得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求,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一、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种特点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模式,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保证。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科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50年代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些专业设置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出现,一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虽然经过学位授权点的大调整以及一级学科授权点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科专业培养口径得到扩大,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一些学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还沿用按原有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加上多年来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的现象,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的要求。因此,研

智慧医疗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智慧医疗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刘炜,李润知,林予松 摘要: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交叉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大,使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趋势。本研究通过了解智慧医疗学科的现状及社会对医疗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模块化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并探索了智慧医疗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提高这一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培养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交叉学科;智慧医疗;人才培养模式 收稿日期:2018-12-1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编号:2017SJGLX029Y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学位课程项目(编号:YJSXWKC201540) 作者简介:刘炜(1981—),男,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安全;李润知(1978— ),女,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医疗与健康数据分析;林予松(1973—),男,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医疗、医学影像处理等。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被 广泛应用到医疗行业。我国高校计算机专 业人才数量丰富,但很少有计算机专业人 才从事医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如何培养 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信息交叉学 科专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和重点。 交叉学科的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 理学家伍得沃斯于1926年首次提出的,用 于表示超出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作为 交叉学科分支之一的智慧医疗,涵盖临床医 学、公共卫生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 个学科。本研究以智慧医疗这个交叉学科 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资 料搜集、实地调研、综合分析、思考总结 为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各研究型大 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大型医院对智慧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了新时代智慧医疗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本研究尝试构建和创新符合人才要求规范和标准的智慧医疗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一、现状分析(一)智慧医疗学科的发展现状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促进医疗信息化发展投资190亿美元,Google 、微软、IBM 等各大IT 公司也纷纷推出各类医疗信息平台,使用受众包括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确立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医疗是医学、计算机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综合专业。2003年,四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2019第3期教改探索

交叉学科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28229575.html, 交叉学科建设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吴永明戴隆州林仙华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6期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模式的特征出发,分析了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如何更好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交叉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828229575.html,ki.kjdkx.2017.02.0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oss disciplinary training mode of graduate of analysis of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postgraduate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cross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Keywords cross disciplinary; postgraduat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mode 0 引言 日前,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对其研究生培养实行交叉学科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能解决综合性重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而研究生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渠道来源,其培养质量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至关重要。研究生教育是以其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核心内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各大高校也陆续制定出各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而交叉学科建设能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1] 学科建设是当代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应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交叉学科建设以其融合多门学科的综合优势,宽领域、多角度、复合型的知识能够培养研究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解决各种交叉前沿问题的能力,使高校培养输出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2] 1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

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

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 发表时间:2015-08-24T14:09:38.910Z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6月作者:何俊杰[导读]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对于学科交叉产生的科研成果,经申请认定,可将第二、第三作者与第一作者并列,或根据协商确定折算比例,激励学科交叉,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何俊杰 〔摘要〕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是国内高校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学科交叉与培养机制改革的关系,分析目前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招生、学科、课程、管理等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政策制定到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学科交叉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 21 世纪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成为一大趋势,一方面是学科的不断细化,寻找学科新领域,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汇集,采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以解决学术和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更需要探寻其内在规律,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而促进研究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培养质量。 1 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指的是在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指导下,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培养研究生的活动中,培养过程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面对学科发展的需求,如何培养适应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人才,是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依赖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完善。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成为政府、高校和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探索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亟需完善学科交叉,并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方面继续深化改革,要调整相关主体间的关系,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相关主体在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定位与功能,矛盾和冲突,根据学科交叉要求,进行培养主体间的职能划分和培养方案设计,从导师层面进行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引导研究生提升学科交叉能力,从而建立起一套保障有序,激励兼容的制度。 2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现存问题 国家和高校长期重视和支持学科交叉,把促进学科交叉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的重要举措,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困境亟待解决。 2.1 招生管理。招生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第一关,高质量生源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目前,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仍存在一定制约。国家招生计划制定已趋于稳定,国家要求学校内部优化结构,改革创新,但各个高校由于历史和内在的原因,之前的分配格局某种程度上较难打破,能分给各学科交叉平台或者交叉学科教师的招生名额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叉学科的充分发展。交叉学科研究以项目和课题为依托,有项目招生,无项目停止,缺乏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带来招收研究生的动力不足。传统学科划分产生的学科壁垒限制了学生和教师视野拓展,社会对交叉学科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和需求度需要时间的验证,也限制了学生的报考和生源质量的提高。 2.2 学科建设。目前,学科建设中,对于交叉学科不利之处在于通过挂靠形式存在的交叉组织很难获得积极的支持,特别是跨学科人才引进比较困难、交叉团队缺乏配套支持、在短时间内为了支持某一研究中心,高校能够通过集中多学科力量,选调人员组建中心,但受限于师资、生源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可持续发展较差,交叉平台经常面临专职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职业预期不明朗,流动性大等问题,稳定的科研队伍建立困难人员流失率高。 从事跨学科领域研究和学习的研究生的专业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其研究内容,其所属的学科学术委员会也无法客观的考察其学习成果;而交叉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来自单一学科,互相之间很难评价对方的成果学科交叉过程中,跨学科合作者包括学生的研究成果难以合理划分归属和确定贡献度交叉平台与合作机构的共享权益不明晰。 2.3 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对于交叉思维和学科范式的认识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中条块特征明显,授课教师并没有从学科范式的角度来认识学科前沿问题,交叉学科课程呈现拼盘化弊端,多数是一个教师讲授一个学科或方向的知识,缺少整体性,也不能上升到思维和方法论的高度,交叉有限。部分教师所授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内容基本相同,仍为单一专业知识的讲授,非常不利于交叉学科思维的培养。 2.4 考评体系。学科交叉下的管理体系,特别是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导师和研究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对研究生实施教育和管理。导师本身的交叉学科的素养及其指导方式,决定了研究生学科交叉的根本。高校职称晋升采用个人业绩导向制度,一般进行二次切分,通过学科或学部几轮讨论决定,使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工作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同行评议中交叉学科往往都在学科边缘,除非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否则很难得到本学科内学术权威恰当的评价。考核评价体系的客观导向是要求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规划出成果,不利于教师从事不熟悉的科研领域,也影响到研究生的交叉培养。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评奖评优、思政教育等方面,学生属于院系分管,双方的管理边界也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的学生管理和思政属性要依托院系,不利于交叉进行。 3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运行机制构建 3.1 成立宏观层面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统观国际著名高校对交叉学科的推进都是从高校战略层面开始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中都建立了以常务副校长等高层为核心的校级监管体系,并成立校级交叉学科专家理事会。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考虑到学校已有的组织架构,可以在校级层面成立交叉学科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及交叉学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组建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制定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的规划定期调研、分析和评价交叉学科研究状况,协调各大机构、各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 3.2 优化中观层面交叉学科学术组织结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一、制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单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3、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4、认真总结本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5、要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回旋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不同的安排。 二、关于培养方案基本内容的意见 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应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内容(如教学或临床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联合

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与企业产学研的结合,使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1、关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根据国家对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以及本学科的特点,阐明对本学科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以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关于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应考虑本单位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所设研究方向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畴。 3、关于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联合培养单位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三个学期。 4、关于课程设置 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课程的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政治理论课要重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的培养。外国语课程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硕士生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博士生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应具有坚实宽厚的水利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交流、写作及推理能力,能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并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能与人合作并能熟练运用软件程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解决实际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应用外语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术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 : 设置两个方向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主要研究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方法,地下水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水文预报与防洪调度,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中的优化技术,水库生态调度及水质模型与应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工程方向研究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模拟及真实水利现象的数字化重现,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数字灌区、河流、流域工程建设及水土工程安全监测分析等。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设置两个方向为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河湖生态修复。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人工湖为对象,研究河道汇流分流、闸坝成湖等水流流场及消能,以及河道冲刷及防护对策;包括河流及湖泊水流流场模拟,闸坝下游水流消能和水噪声,北方河流尤其是多沙河流冲淤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河湖生态修复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湖泊为对象,研究其退化机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污染物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合成、净化途径及机理;河流及湖泊生态健康评价及污染防治技术,以及柔性建筑物和植物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3.水利水电工程:设置两个方向为寒区水工建筑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寒区水工建筑物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北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水工建筑物新型结构材料特性、力学机理、设计理论及其健康诊断,先进工程施工技术与造价分析等。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方向以东北地区旱灾、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水旱灾害发生原因及对策,水工建筑物病变失效导致溃坝、决堤等水灾害事件的灾变机理及洪涝灾害防治技术。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培养环节5学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