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高虹孙忻刘颖陈皓明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使得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求,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一、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种特点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模式,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保证。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科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50年代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些专业设置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出现,一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虽然经过学位授权点的大调整以及一级学科授权点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科专业培养口径得到扩大,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一些学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还沿用按原有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加上多年来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的现象,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的要求。因此,研

究生教育迫切需要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迫切需要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成长的学科环境和培养模式,从而使研究生能在更宽广的学科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 2.人们对交叉学科研究的认识不足,对其研究成果缺乏评价手段由于学科划分上的不完善,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在有明确学科界限的范围内从事“纵深”式的研究,各学科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认识和探究方式上的不同,都成为学科之间“横向”交流与对话的障碍,而突破已有学科的界限,将研究疆界拓展到所在学科以外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人员在实际研究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如:申请交叉、边缘学科课题比较难,常常是既不能使同行学者理解和支持,也不能得到其它学科专家的认同;由于各学科认识和探究方式的不同,导致人们往往会对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质量产生怀疑,认为交叉学科的研究实质上只是知识的简单应用,学术水平不高;因为一些教师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缺乏了解,给属于交叉学科题目论文的评价和学位授予等带来影响,等等。

3.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还受制于导师的学术水平

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以及与同行和其它学科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尤其如此。目前,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有的导师培养交叉学科的研究生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特定的交叉学科研究题目,并未有意识地思考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如何安排培养过程,让学生既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有些导师以交叉学科招生的名义争取到更多的招生名额,而并非真正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有的导师没有跨学科领域的“知音”,仅仅借用其它学科的名词和概念,结果是由于理解不深入,出现使用术语不准确,甚至犯概念错误的现象;还有课题仅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内容的简单叠加,缺乏深入的融合和借鉴等。这些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反而影响了研究水平以至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也影响了交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4.学科交叉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缺乏学校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支持从教师方面来说,院、系的划分使得学科设置固化,教师要有确定的学科“归属”才具有所在学科的资源(包括经费和科研设施等)使用权,才能有招生名额,才能核算工作量等等。从研究生的角度来看,入学考试内容以及培养方案都有一定的学科“归属”,否则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跨学科招生的困难和在培养方案认可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森严的学科界限使我们失去了解其它学科发展动向的机会,直接影响了高水平的交叉学科联合研究项目的实施,抑制了导师开展跨学科科研以及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最终会限制学科的发

展。

二、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在传统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已有成熟和规范的管理方法可循。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既鼓励教师从事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建设一支在交叉学科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导师队伍,又有监控和质量保证的手段,保证高质量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是特别要仔细研究的问题。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可以在推进交叉学科发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完善培养过程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

1.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是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提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不仅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有适应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学科环境,而交叉学科恰恰是这一环境中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为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软环境”和“硬条件”。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学科氛围的建立首先有赖于各学科的学者们对学科发展新动向的敏锐洞察力,对学科发展新趋势的含义以及学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接纳。勇于并善于突破传统的学科封闭体系,进行开放式的学术思想交流是推动交叉学科发展的动力。其次,在学校层面上应努力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学术氛围,特别要注意对新的学科生长点加以保护并为其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努力创造条件使不同学科的学者能走到一起。学校可以制定政策鼓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申请交叉学科的研究项目,支持院与院之间、系与系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和联合,并开展与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学校还要关注学科发展的趋势,定期开展由多学科专家参加的学科发展动向的研讨,组织交叉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对涉及环境科学这样的复杂和综合性课题,必要时学校可以成立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来宏观把握和指导这类大项目的开展。

在有了上述有利于交叉学科成长的“软环境”的基础上,交叉学科的发展还需要“硬条件”来支撑。由于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相对齐全,各种层次、结构的人才齐备,因而具备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的潜力。首先,学校应统筹调配来自不同院、系和不同学科的教师以及各种教学科研设施等各种资源,使这些资源得以有效地利用。一个有效的措施是及时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等联合研究体,这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学科重组和学科内涵调整的一个有效措施。联合研究体一般按“虚体”

设置,参加这些联合研究体的教师的“身份”仍归属于其原来所在学科(系),只不过为了共同的目标在联合研究体内与来自其它学科的教师一起从事交叉学科前沿课题的联合研究。若交叉学科的发展没有前途,则在共同完成交叉研究项目后联合体自动解散,反之,如学科发展非常有生命力,最终一个新型“实体”学科(系)可以从该研究体中诞生。其次,学校应协调处理学科建设经费,从用少量经费扶持由几个不同学科教师提出的交叉学科教学和研究项目,到对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加大经费投入,支持新的学科生长点的成长。以上这些措施不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有利于综合实力的发挥,还能使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2.严格导师选聘是保证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根本保证是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导师不但肩负着把学生尽快引向学科前沿的重任,还要为学生营造与同行以及相关领域学者交流的氛围。只有导师自身有经常开展学术交流的意识,并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合作进行高水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才能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导师对学科前沿的敏锐洞察力、高超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对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定位和论文研究进展的把握至关重要。

由于学科的划分,导师一般是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资格可以通过同行评价来认定,而且有比较明确的标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最终要由所在学科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但在出现交叉学科以及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情况下,如何评价导师的学术水平以及确认其指导研究生的资格呢?

第一类情况是导师的科研方向定位在自己所归属的学科,课题涉及其它学科的内容,学生最终要在本学科授学位。在这种情况下,对导师学术水平的评价和对其指导研究生的资格认定可基本立足于本学科的专家,并在必要时参考其它学科有关专家的意见。大部分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应属于该范畴。

第二类情况是导师的科研课题明显偏离所在学科的方向,即研究题目的交叉学科特征明显,研究生最后授予学位的学科甚至都可能成为不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由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共同来认定课题的水平和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资格。特别是当课题的方向更偏向于跨学科领域,或者说学生将来更适合跨学科授予学位时,则该导师是否具备跨学科指导研究生的资格需要由跨学科的专家认可。一旦导师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学术水平得到跨学科专家的认可,该导师即取得了在交叉学科或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资格,或者说导师具备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资格。

不论以上哪一类情况,均需要相关学科的专家组对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项目的性质和内涵、科研条件以及指导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这里的专家组由相关学科包括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在内的学术造诣深的教师组成,必要时,可以由学校成立专门的专家组来认定。

3.完善培养和管理工作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顺利进行的保证为促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开展,我们要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并完善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

(1)招生工作。高质量的生源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第一关。为支持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发展,调动导师在交叉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学校对交叉学科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应采取特殊的政策。一方面,对交叉学科的招生名额分配要有必要的倾斜政策,以支持交叉学科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导师跨学科招生。如:对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征的研究方向应在相关学科的招生介绍中列出,以招收其它相关学科的学生;学校保留部分名额优先录取优秀的跨学科学生。为吸引有培养潜力的跨学科生源,学校还可以在招生方式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如:考生参加原所在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合格后,参加报考学科的综合面试,后者应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的考察。入学后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通过补修和自学等方式学习欠缺的跨学科的知识。跨学科招生不但能吸引一批来自其它学科、有从事交叉学科研究潜力的优秀学生,还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培养与管理工作。研究生的培养固然应采取导师责任制,但对交叉学科研究生而言,由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导师指导小组应发挥相应的作用。对于交叉程度较大的课题,特别是需要跨学科获取学位的课题,应设立跨学科联合指导教师小组。来自相关学科的高水平教师共同培养交叉学科的人才,对研究生相关学科知识结构的建构、高水平研究课题的选定、研究方向和进展的把握以及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的评价会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学科学术思想的熏陶,不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多学科导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团队精神也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其学术成长。

导师以及指导小组应对研究生从入学到论文答辩的各个培养环节全面负责,切实把好培养质量第一关。首先,指导小组应对每个新入学的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和能力进行评估,针对学生的优势、弱点和兴趣为学生安排好各培养环节,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包括课堂教学、学术研讨、项目训练和独立学习等,参与交叉学科研究的教师应积极开设有“新兴、前沿、交叉”特点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为学生建构交叉领域内必备的知识结构,

并注意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其次,指导小组要为学生确定主修学科(将来申请学位的学科)和辅修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在满足主修学科学位基本要求(必修课)的前提下,可以灵活地制订辅修课程计划(选修课),选修或自学跨学科课程。此外,应安排跨学科的学生补修部分相关学科的本科生课程,以补充知识上的欠缺(不记研究生学分)。最后,在为学生安排好课程学习计划之外,指导小组还应为研究生安排好本学科和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基金来支持研究生与国内外同行及跨学科学者的交流,使研究生真正把握住学科前沿,补偿知识的缺陷,避免局限性,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原创性工作。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论文中期检查和论文答辩等环节应在指导小组成员全体出席(跨学科指导教师必须出席)的情况下进行。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给予关注,并起到督导和协调作用。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会同本学科有关专家要做好以下几项基本工作:一是审批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指导小组(包括联合指导教师)的组成;二是根据交叉学科课题的特点判定研究生是否适合在本学科点授予学位,以避免在毕业论文审定时发现学科不符已为时过晚的问题;三是对答辩委员会组成进行重点审查。在研究生需要跨学科申请学位的情况下,相关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应组织有关专家除了做好以上各项审查工作外,还应在审定导师课题的基础上,对导师是否具备跨学科指导研究生的资格进行认定,若导师不具备跨学科指导研究生的资格,则应要求设立联合指导教师。交叉学科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小组成员组成应在研究生所在系和学位授予系备案。对涉及两个以上学科且交叉程度较大的研究课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在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协调。

(3)学位授予工作。学生自入学起,其身份归属于录取单位,并在该单位的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原则上在其导师所在的学科获得学位,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应满足所在学科的基本要求。但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满足跨学科的学位基本要求,导师具备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资格,或是学位论文有跨学科联合指导教师,则经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研究生可以跨学科申请学位。

(高虹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教授;北京100084)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对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高虹孙忻刘颖陈皓明 摘要本文从交叉学科发展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对激励和规范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些可能做法进行了探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出现了从高度分化走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环境、资源、经济、人口、健康甚至和平安全等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在不断给我们提出单一学科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复杂课题,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与渗透,涌现出众多的新兴交叉学科,并使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应运而生。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建立有利于高质量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规律,营造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使得在学科交叉领域做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国防需求,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交叉学科的创新人才。 一、当前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知识的交融和来自多学科专家学者的参与,因而具有复杂和综合的特色。这种特点使得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特殊的学术环境和管理模式,需要观念上的转变和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保证。然而,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 1.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学科专业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50年代建立起来的体系,这些专业设置曾经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出现,一些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已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虽然经过学位授权点的大调整以及一级学科授权点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科专业培养口径得到扩大,但与国外一流大学相比,一些学科特别是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工科专业仍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窄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还沿用按原有二级学科培养的模式,加上多年来专业限制形成的教师研究方向偏窄的现象,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广博专深协调统一”的要求。因此,研

交叉学科

考研交叉学科:人参果OR金苹果? 曾几何时,“交叉学科”成为了研究生专业领域的热门词汇,许多学校都在打通学科门类界限,努力争取打造“大学科平台”。“合作实验室”,“联合培养”等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在211学校中间纷纷建立。一批“交叉学科”的新专业也出现在研究生学科招生目录上,成为许多学子的目标对象。 “交叉学科”到底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还是真的含金量十足?神通广大的孙猴子上天入地才求得了医治人参果树的灵丹妙药,特洛伊王子把光彩夺目的金苹果判给了美神却挑起了人间大乱。交叉学科专业是不是值得许多人跨系、跨学科报考?是不是看似光鲜却隐藏着隐患?新嫁衣可试,但专业选择却只有一次。冷静分析,细心思考,交叉学科专业的魅力与误区是什么?来听一听考研教育咨询专家的分析,有心人自会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交叉学科名片】 横跨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专业 “交叉学科”其实是个很早就出现的名词,并不新鲜。由于现有的学科是人为划分的,而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人们的认识水平,过去只有天文学、地理(地质)、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个一级学科;而经过20世纪科学的发展和交叉研究,又逐渐形成了新的交叉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现在的学科被划分为哲学、理学、工学、文学、医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数个一级学科。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交叉学科”专业,指的是横跨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专业,或者兼顾两个方向明显有区别的二级学科。比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但是学位颁发管理学;传媒经济专业,名为经济,其实是文学硕士;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分支,但主要在理工类学校开设,以自然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更多的其实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复合性学科,以技术结合为导向的居多。 【风险分析】 得失之间要靠自己综合权衡 选择交叉学科专业的学生,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可供参考证明其前景光明与否。人参果好吃,要使用专业工具来采摘,还要有专人看护,还得不能放置时间太长,如此麻烦,想一劳永逸也难;金苹果好看,至于好吃不好吃就说不准了,但是留下无穷后患确是肯定的。有利也有弊,有收益自然有风险,得失之间,要靠自己综合权衡。首先说说交叉学科本身。 正说交叉学科:新颖多样朝气蓬勃 从我们服务过的学员来看,许多同学跨考这些专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学位,从纯理论型专业向应用型专业,从纯文科专业向经管结合型专业转变。比如许多理科专业的本科同学,诸如物理学、应用化学、计算科学、力学等同学纷纷向电子、化工、软件、航天、船舶等工科专业跨考;中文、历史、哲学向对外汉语、新闻、旅游、文化管理方面跨考。虽然说文凭并不能定终身,可是在申请大企业校园招聘的时候,网申就是非常难对付的

智慧医疗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智慧医疗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刘炜,李润知,林予松 摘要: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交叉型复合人才需求的增大,使得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趋势。本研究通过了解智慧医疗学科的现状及社会对医疗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模块化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并探索了智慧医疗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提高这一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培养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交叉学科;智慧医疗;人才培养模式 收稿日期:2018-12-1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项目(编号:2017SJGLX029Y );郑州大学研究生核心学位课程项目(编号:YJSXWKC201540) 作者简介:刘炜(1981—),男,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安全;李润知(1978— ),女,郑州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智能医疗与健康数据分析;林予松(1973—),男,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互联网医疗、医学影像处理等。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被 广泛应用到医疗行业。我国高校计算机专 业人才数量丰富,但很少有计算机专业人 才从事医疗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如何培养 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医疗信息交叉学 科专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 心和重点。 交叉学科的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 理学家伍得沃斯于1926年首次提出的,用 于表示超出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作为 交叉学科分支之一的智慧医疗,涵盖临床医 学、公共卫生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 个学科。本研究以智慧医疗这个交叉学科 的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资 料搜集、实地调研、综合分析、思考总结 为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各研究型大 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及政府机构、企业组织、大型医院对智慧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具体实践,总结出了新时代智慧医疗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本研究尝试构建和创新符合人才要求规范和标准的智慧医疗研究生课程体系及培养模式。一、现状分析(一)智慧医疗学科的发展现状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促进医疗信息化发展投资190亿美元,Google 、微软、IBM 等各大IT 公司也纷纷推出各类医疗信息平台,使用受众包括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确立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智慧医疗是医学、计算机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综合专业。2003年,四 (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0)2019第3期教改探索

考研交叉学科研究报告

考研交叉学科研究 报告 1

考研交叉学科:人参果OR金苹果? 曾几何时,“交叉学科”成为了研究生专业领域的热门词汇,许多学校都在打通学科门类界限,努力争取打造“大学科平台”。“合作实验室”,“联合培养”等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在211学校中间纷纷建立。一批“交叉学科”的新专业也出现在研究生学科招生目录上,成为许多学子的目标对象。 “交叉学科”到底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还是真的含金量十足?神通广大的孙猴子上天入地才求得了医治人参果树的灵丹妙药,特洛伊王子把光彩夺目的金苹果判给了美神却挑起了人间大乱。交叉学科专业是不是值得许多人跨系、跨学科报考?是不是看似光鲜却隐藏着隐患?新嫁衣可试,但专业选择却只有一次。冷静分析,细心思考,交叉学科专业的魅力与误区是什么?来听一听考研教育咨询专家曹先仲老师的分析,有心人自会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 【交叉学科名片】 横跨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专业 “交叉学科”其实是个很早就出现的名词,并不新鲜。由于现有的学科是人为划分的,而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人们的认识水平,过去只有天文学、地理(地质)、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个一级学科;而经过20世纪科学的发展和交叉研究,又逐

渐形成了新的交叉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现在的学科被划分为哲学、理学、工学、文学、医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数个一级学科。而我们这里所说的“交叉学科”专业,指的是横跨两个一级学科门类的专业,或者兼顾两个方向明显有区别的二级学科。比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可是学位颁发管理学;传媒经济专业,名为经济,其实是文学硕士;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分支,但主要在理工类学校开设,以自然科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更多的其实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等复合性学科,以技术结合为导向的居多。 【风险分析】 得失之间要靠自己综合权衡 选择交叉学科专业的学生,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信息可供参考证明其前景光明与否。人参果好吃,要使用专业工具来采摘,还要有专人看护,还得不能放置时间太长,如此麻烦,想一劳永逸也难;金苹果好看,至于好吃不好吃就说不准了,可是留下无穷后患确是肯定的。有利也有弊,有收益自然有风险,得失之间,要靠自己综合权衡。首先说说交叉学科本身。 正说交叉学科:新颖多样朝气蓬勃

交叉学科前沿概述

交叉学科前沿概述 20世纪下半叶,各类交叉学科的应用和兴起为科学发展带来了一股新风,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和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的出现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不辩事实,交叉学科在科学领域中的生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一、交叉学科的概念 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之间相互作用,彼此融合形成的一类学科群。其宽泛的含义也包括: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等在内。交叉学科既是一个学科概念,同时一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学科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新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新学科在经历一段时一期的发展之后,将成为成熟的学科,进而有可能再与其他学科交叉作用发展而产生新的交叉学科。 1.交叉学科名词的起源 为了追溯“交叉学科”名词出现的时间,应该首先确定“交叉学科”的词源。形容词“跨学科的”( Interdisciplinary)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于1926年首创的一个专门术语,用于指称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在1926年新成立的SSRC(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上,伍德沃斯建议说,理事会是几个学科的集合,要努力促进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进行的研究,理事会的任务是促进被专业化所隔离的两个或多

个学科之间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当时,Interdisciplinary就是SSRC 会议使用的记录文字,但未普及。1930年,SSRC在一份文件中正式使用了“跨学科的活动’,这样一种说法。1937年,《新韦氏大词典》、《牛津英语辞典》(增补本)首次收入“跨学科”一词。到了50年代,这一术语己在社会科学界被普遍使用,到了60年代,这个词变得时髦起来,自然科学家、教育学家等广泛使用,此后又相继出现了交叉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r ),交叉学科理论(Interdisciplinarytheory ),交叉学科特征(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等,还出现了一些首字母组成的缩写词,如IDE(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IDR(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IDU(Interdisciplinary Union) ,IGPH(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xarn in Humanity) ,IDS( Interdisciplinary Survey)。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交叉科学研究日趋繁荣,各种交叉科学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和学术团体纷纷成立。1970年9月在法国召开了“大学的跨学科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国际性的交叉科学杂志《交叉科学评论))(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1980年,国际跨学科学陇会i1,式成立,以跨学科科研和跨学科竹理的研究为中心,迄今为止己经成功地组织了多次跨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范岱年先生早在1981年就指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1984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科学工作的六条方针》,其中特别提到“自然科学中有

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方法论意义

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方法论意义 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多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科增长点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进一步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学科竞争力。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所有学科最初都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从15世纪末和19世纪初开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分别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到20世纪上半叶,最终在大学中确立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若干经典学科独立的学科地位。学科的分化是学术研究深入和细化的必然结果,也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的边界被重新划分,一些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女性研究、城市研究、脑科学研究)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在大学中也逐渐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可见学科的发展从“合”到“分”,现在正在走向新一轮的“合”。两个“合”的含义迥然不同,前者是混沌不分的含义;后者是学科融合的含义,即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创新性成果的方式之一。据统计,在1901~2008年间,颁发的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三项)中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53443294.html, 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启示 作者:张洁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08期 摘要学科交叉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知识创新的时代特征。本文从交叉学科的定义出发,明确分析交叉学科的三种不同层次,即狭义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交叉科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要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就必须运用交叉学科的方法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交叉学科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知识领域一改以前纯粹而单一的专门化格局,呈现出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近现代优秀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显示出学科交叉点常常是科学的新的生长点、代表科学前沿的走向。在这些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从而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交叉学科的定义很多,我们可以理解为交叉学科是将两门及其以上的学科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或系统学问。它的萌芽早在16到19世纪就出现了。如伽利略成功地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学的研究,而后向其他学科渗透;威廉·配第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开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创造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先例。社会科学发展史表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早已形成,并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要想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就必须大力提倡学科交叉,利用交叉学科的平台,推动科技创新的进程。 交叉学科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可以分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科群:首先是狭义的交叉学科,它指两门学科的结合部通过交叉渗透,或者用一门学科的方法解决另一门学科领域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如政治经济学、经济社会学。其次是综合学科,是指多门学科通过相互渗透交融,在研究新问题或复杂的对象时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最后是横断学科,它是以各门学科的某些共同特点、共同运动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系统论、协同学等自组织理论及混沌理论都属于横断学科。 从交叉学科的上述三种类型看,它们之间既有交叉性这一共同特征,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等级上的差别。随着学科发展模式的整合以及交叉学科的继续发展,还必然出现新的交叉渗透类学科,从而推动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原创性成果的实现。

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

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 发表时间:2015-08-24T14:09:38.910Z 来源:《教育研究》2015年6月作者:何俊杰[导读]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对于学科交叉产生的科研成果,经申请认定,可将第二、第三作者与第一作者并列,或根据协商确定折算比例,激励学科交叉,促进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何俊杰 〔摘要〕学科交叉下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是国内高校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学科交叉与培养机制改革的关系,分析目前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招生、学科、课程、管理等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政策制定到业务管理方面的具体对策,从而为学科交叉下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提供解决思路。 〔关键词〕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 21 世纪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成为一大趋势,一方面是学科的不断细化,寻找学科新领域,另一方面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巧汇集,采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方法以解决学术和现实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更需要探寻其内在规律,不断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而促进研究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升培养质量。 1 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指的是在一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指导下,研究生培养机构在培养研究生的活动中,培养过程所涉及到的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为社会培养各种高层次人才,面对学科发展的需求,如何培养适应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人才,是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的培养,依赖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完善。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学科交叉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成为政府、高校和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的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一定的差距,探索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亟需完善学科交叉,并对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方面继续深化改革,要调整相关主体间的关系,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相关主体在基于学科交叉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定位与功能,矛盾和冲突,根据学科交叉要求,进行培养主体间的职能划分和培养方案设计,从导师层面进行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引导研究生提升学科交叉能力,从而建立起一套保障有序,激励兼容的制度。 2 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现存问题 国家和高校长期重视和支持学科交叉,把促进学科交叉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的重要举措,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着困境亟待解决。 2.1 招生管理。招生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第一关,高质量生源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目前,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仍存在一定制约。国家招生计划制定已趋于稳定,国家要求学校内部优化结构,改革创新,但各个高校由于历史和内在的原因,之前的分配格局某种程度上较难打破,能分给各学科交叉平台或者交叉学科教师的招生名额有限,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叉学科的充分发展。交叉学科研究以项目和课题为依托,有项目招生,无项目停止,缺乏对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带来招收研究生的动力不足。传统学科划分产生的学科壁垒限制了学生和教师视野拓展,社会对交叉学科专业毕业生的认可和需求度需要时间的验证,也限制了学生的报考和生源质量的提高。 2.2 学科建设。目前,学科建设中,对于交叉学科不利之处在于通过挂靠形式存在的交叉组织很难获得积极的支持,特别是跨学科人才引进比较困难、交叉团队缺乏配套支持、在短时间内为了支持某一研究中心,高校能够通过集中多学科力量,选调人员组建中心,但受限于师资、生源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可持续发展较差,交叉平台经常面临专职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职业预期不明朗,流动性大等问题,稳定的科研队伍建立困难人员流失率高。 从事跨学科领域研究和学习的研究生的专业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其研究内容,其所属的学科学术委员会也无法客观的考察其学习成果;而交叉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来自单一学科,互相之间很难评价对方的成果学科交叉过程中,跨学科合作者包括学生的研究成果难以合理划分归属和确定贡献度交叉平台与合作机构的共享权益不明晰。 2.3 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导致研究生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对于交叉思维和学科范式的认识不足,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生课程教育中条块特征明显,授课教师并没有从学科范式的角度来认识学科前沿问题,交叉学科课程呈现拼盘化弊端,多数是一个教师讲授一个学科或方向的知识,缺少整体性,也不能上升到思维和方法论的高度,交叉有限。部分教师所授课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内容基本相同,仍为单一专业知识的讲授,非常不利于交叉学科思维的培养。 2.4 考评体系。学科交叉下的管理体系,特别是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对导师和研究生都有较大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直接对研究生实施教育和管理。导师本身的交叉学科的素养及其指导方式,决定了研究生学科交叉的根本。高校职称晋升采用个人业绩导向制度,一般进行二次切分,通过学科或学部几轮讨论决定,使得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工作得到的认可程度不高。同行评议中交叉学科往往都在学科边缘,除非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否则很难得到本学科内学术权威恰当的评价。考核评价体系的客观导向是要求早出成果,多出成果,规划出成果,不利于教师从事不熟悉的科研领域,也影响到研究生的交叉培养。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在评奖评优、思政教育等方面,学生属于院系分管,双方的管理边界也存在问题,交叉学科的学生管理和思政属性要依托院系,不利于交叉进行。 3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运行机制构建 3.1 成立宏观层面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统观国际著名高校对交叉学科的推进都是从高校战略层面开始的,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中都建立了以常务副校长等高层为核心的校级监管体系,并成立校级交叉学科专家理事会。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考虑到学校已有的组织架构,可以在校级层面成立交叉学科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及交叉学科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组建交叉学科战略规划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和著名专家学者组成,制定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的规划定期调研、分析和评价交叉学科研究状况,协调各大机构、各大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 3.2 优化中观层面交叉学科学术组织结

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申请指南

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申请指南 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进行原创性、基础性、前瞻性和交叉性研究,通过项目组织实施,促进工智能领域设计的信息科学、工程材料科学、医学科学等领域的合作研究,共同探索交叉领域中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项目评审程序、要求和资助强度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xx 9年度支持领域如下: 一、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的交叉学科研究(第一、第二申报代码分别为Exx,Fxx -Fxx)1.研究面向复杂制造过程的人-机-物协同决策的智能优化的关键理论和技术,支持自适应的动态多维度规划运行过程,形成生产全过程的在线重构策略,实现鲁棒的智能决策。 2.探索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自动化的新理论、新方法,重点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设计、控制理论与方法,实现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感知、认知、决策和控制,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复杂制造环境的自主适应能力。 3.研究在离散型或连续型制造模式下复杂工业制造过程的多元感知及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泛在信息条件下复杂工业制造过程的知识发掘、智能化建模及动态仿真方法。 4.研究网络协同制造环境下智能组网与信息传输技术;研究网络边缘深度计算神经网络的模型构建、分布式训练及优化方法。 二、人工智能与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第一、第二申报代码分别为Hxx、H30,Fxx -Fxx)1.支持智能影像识别、临床疾病智能诊断及预诊、机器人手术导航、影像标准化制定和精准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和医学科学融合领域的前沿研究。 2.支持与疾病发生和进展密切联系的分子大数据层面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开发,搭建基因型和表型的联系桥梁,探索生理病理相互转换的智能信息提取与知识发现关键技术。 3.支持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研究以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1 / 1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制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一、制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 1、本着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开展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2、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反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体现本单位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3、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 4、认真总结本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研究成果,大胆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 5、要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回旋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可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等进行不同的安排。 二、关于培养方案基本内容的意见 培养方案是培养单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一般应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学位论文工作、培养方式与方法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它内容(如教学或临床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培养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考核、核查。联合

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与企业产学研的结合,使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1、关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根据国家对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结合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以及本学科的特点,阐明对本学科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获得者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以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关于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不宜过多。应考虑本单位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所设研究方向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畴。 3、关于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联合培养单位的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三个学期。 4、关于课程设置 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课程的设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政治理论课要重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的培养。外国语课程应重点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硕士生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博士生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学科交叉研究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李恩中曹河听龙勉冯雪莲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 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学科的交融与渗透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促进交叉学科的健康成长是目前科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分析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近一半的项目是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成果,对170多位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及他们的原创性成果的统计研究发现,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科学家有76人,占总数的44.2%,有48项原创性成果涉及其他学科体系,占总获奖次数的53%。最典型的事例是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涉及到4位作者,其中2位是物理学家,l 位是化学家,1位是生物学家,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成果。美国加州大学钱永健(RogerY.Tsien)教授,具有化学、物理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学术背景,他在绿色荧光蛋白以及多色荧光蛋白方面的出色工作使得他获得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这方面工作若没有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是很难完成的。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理论观念,通过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多学科的研究工具、方法和推理模式进行研究,常常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这在科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在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亦是如此。 做好学科交叉,首先必须要认识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所谓交叉

研究是指以研究团队为基础开展的科研活动,它要求团队成员有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掌握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团队为整体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发起挑战。团队成员通过彼此交流,拓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研究中每个人都要负责涉及自己学科领域的问题,每个人对最终的研究成果都负有责任。实际上,交叉学科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很多现在的学科也是由过去的交叉学科发展而来的,如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生物材料学;生命、医学科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了生物医学电子学以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的形成首先是来源于对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进行系统、深人研究的需求。如生命与医学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命与医学科学本身的需要,如生命体海量数据的产生迫切需要定量化分析方法、手段;第二是基础和应用科学的拓展,对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过程新的认识以及对人类健康的追求等等。本文力图通过分析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和开展交叉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探讨促进交叉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对进一步推动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方面有促进作用。 1生命与医学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现状 其他学科与生命、医学科学的交叉,为相关的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其中,基础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目前正在经历从Bi。一X到X一Bi。的转变。前者(如生物物理学、生物力学、生物数学、生物信息学等)注重将不同层次的生物学对象作为一种特殊介质,研究其物理学、力学、数学和信息学规律(其重心是X)。后者(如物理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应具有坚实宽厚的水利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交流、写作及推理能力,能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并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能与人合作并能熟练运用软件程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解决实际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应用外语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术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 : 设置两个方向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主要研究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方法,地下水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水文预报与防洪调度,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中的优化技术,水库生态调度及水质模型与应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工程方向研究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模拟及真实水利现象的数字化重现,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数字灌区、河流、流域工程建设及水土工程安全监测分析等。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设置两个方向为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河湖生态修复。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人工湖为对象,研究河道汇流分流、闸坝成湖等水流流场及消能,以及河道冲刷及防护对策;包括河流及湖泊水流流场模拟,闸坝下游水流消能和水噪声,北方河流尤其是多沙河流冲淤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河湖生态修复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湖泊为对象,研究其退化机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污染物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合成、净化途径及机理;河流及湖泊生态健康评价及污染防治技术,以及柔性建筑物和植物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3.水利水电工程:设置两个方向为寒区水工建筑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寒区水工建筑物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北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水工建筑物新型结构材料特性、力学机理、设计理论及其健康诊断,先进工程施工技术与造价分析等。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方向以东北地区旱灾、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水旱灾害发生原因及对策,水工建筑物病变失效导致溃坝、决堤等水灾害事件的灾变机理及洪涝灾害防治技术。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培养环节5学分。

清华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

一)培养目标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致力于培养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二)培养特色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由迄今为止唯一亚裔图灵奖得主姚期智院士于2005年创办,致力于培养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竞争力的领跑国际拔尖创新计算机科学人才。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由姚期智院士主持,专业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该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施行特色培养方案,注重学科基础教育,并设置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的全英文教学专业核心课程;率先实施阶梯式培养模式:前两年以“通才教育”为主,实施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后两年以“专才教育”为主,实施“理论和安全”“系统和应用”两大方向上的专业教育;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注重提升专业水平,大四全年在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实践。 在姚期智院士亲力亲为的不懈努力下,姚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为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树立了突出典范。姚班“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优秀的本科教育”已受到广泛关注和肯定,绝大多数毕业生踏上了继续学术深造的道路,正活跃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世界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核心课程 “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学生开设25门专业课程(其中包括5门核心课程和可选修课程)(第1~6学期,每学期开设1~5门课程),以强化科学基础训练,其它课程按照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要求学习。第四学年(第7、8学期)学生将在清华或各著名科研院所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培养过程以在清华大学为主,优秀学生将有机会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详细课程介绍请见"核心课程"栏目。 No. 年级学期课程名称学 分 任课教师 1 三年级秋 季学期 计算机网络基础 3 黄隆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