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99年 高考科目

1999年 高考科目

1999年 高考科目

1999年的高考科目相对复杂,这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是考生的必考科目。此外,“X”指的是考生需要选考的科目,这部分有生物、化学、物理等。具体到分数,1999年高考理科满分是710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学120分、语文120分、英语100分、化学100分、物理100分、生物70分、政治100分。

当时,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特点,部分地区还进行了一些科目设置和内容上的改革。例如,广东省在高考科目设置上恢复了生物和地理学科的高考科目。

这种“3+X”方案旨在充分展现考生的综合能力,使高校能够根据考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进行更加全面和公平的选拔。

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了。 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 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溶解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永逸。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历年解析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搓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右图中:战国时期韩、赵、魏都城的相相标号依次是 A. ①②③ B.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殃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4.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A.鲜卑 B.南匈奴 C.北匈奴 D.羯 5.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 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 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 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

历年高考高考模式高考模式下文科和理科学生

。。 ..。。..河南高考模式下文科和理科学生 分别继续提高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问题研究 —浅议高考30年一 从1952年至1965年,尤其是1977年至2007年,普通高考一直是以全国统考的形式进行,高考科目的设置是高考形式和内容的最基本内容与环节,1977年至2007年的三十年间,高考科目设置和命题主体变化的基本线索是,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采取分省命题。1978年高考全国统一命题,此后长期延续至今。1978年高考科目,文科是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理科是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之后几年外语、生物学科逐步纳入高考科目。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理科七门: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文科六门: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即大文大理模式。90年代中期以后,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趋势是减少到文理科各五门,称为“3+2”,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理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两学科退出高考科目组合。1999从广东率先进行高考科目“3+X”的改革,很快波及到其他一些省(市)。在“3+X”科目设置上由“3+大综合+X”演变为“3+小综合”,而“3+小综合”即“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近几年成为全国大多数省市采用的高考科科目设置的模式。2007年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又推出新的高考方案,对原有高考科目的设置进行了相当大的调整变动,继续走在全国高考改革的前列。 从命题的主体看,1978年以来长期是教育部(前身是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组织命题。1987年上海首先自主命题,到2007年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自主命题。 但教育部组织的命题仍占主导地位,有半数以上省区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 原始分对照表

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 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 【导读】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一项标准分往往对应着多种原始分,究竟背后的含义是什么?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引言 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是一项用于评估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工具。标准分是通过对原始分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综合评价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然而,对于标准分和原始分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在本文中,我们将以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为例,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二、对标准分和原始分的理解 从表面上看,标准分和原始分似乎是一对简单的关系。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标准分是对原始分的一种加工和转化,将原始分通过某种算法转化为一个综合评价值。然而,事实上标准分远比原始分更加复杂。标准分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了考试的得分情况,还考虑到了学生所处的环境、考试难易程度等因素。标准分更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原始分则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的内容和含义 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包含了各科目的标准分和对应的原始分范围。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不同的原始分所对应的标准分是不同的。这表明,即使是相同的原始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得到的标准分也可能会有所不同。这进一步验证了标准分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四、对于标准分和原始分的个人理解 在我看来,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宏大的迷宫,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理解。标准分并非简单地通过算法得到的结果,而是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使用标准分时,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个数字来看待。通过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的学习,我对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意识到了它所包含的更多的信息和价值。 五、总结与回顾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1999年广西高考标准分原始分对照表的内容和含义,也对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标准分并非简单的加工结果,而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它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水平。我们在使用标准分时,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数字上。对于标准分和原始分的理解,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理解,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教

江苏高考各科总分是多少分

江苏高考各科总分是多少分 江苏高考各科总分是多少分 自2014年开始,江苏高考各科总分均为750分。而在此之前,江苏高考的各科总分是不同的,例如语文和数学各占150分,英语和物理各占100分,化学和生物各占75分。 标题1:江苏高考改革的历程 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江苏高考的改革历程是值得关注的。在2014年之前,江苏高考存在着科目总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了各科之间的不公平。而在改革后,江苏高考各科总分统一为750分,有效地解决了此前存在的问题。 标题2:江苏高考科目分值比例的变化 在江苏高考的历史中,科目分值比例发生了多次变化。在1980年至1991年之间,江苏高考语文和数学各占100分,英语占80分。在1992年至1998年之间,语文和数学各占150分,英语占100分。在1999年至2004年之间,语文和数学各占200分,英语占150分。在2005年至2013年之间,语文和数学各占150分,英语和物理各占100分,

化学和生物各占75分。直到2014年,江苏高考科目分值比例才统一为750分。 标题3:江苏高考总分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高考总分较高。例如,北京高考总分为750分,上海高考总分为750分,浙江高考总分为750分,而江苏高考总分也为750分。尽管各省份的科目分值比例、考试难度和评卷标准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江苏高考总分是比较高的。 标题4:江苏高考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江苏高考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语文科目中,除了传统的阅读和作文题,还增加了听力和口语考试。在数学科目中,除了传统的计算和证明题,还增加了建模和应用题。在英语科目中,除了传统的阅读和写作题,还增加了听力和口语考试。这些变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标题5:高考备考建议 高考备考不仅需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以下是5点高考备考建议:

1979年后历年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总分

1979年后历年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总分 中国高考科目设置和总分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影响着千千万 万学子的命运。自1979年高考恢复以来,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总分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对1979年后历年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总分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 值的文章,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议题。 一、1979年后中国高考科目设置和总分的历史演变 1.1 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的科目设置和总分 1979年,高考在中国恢复举行,科目设置包括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理科(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物),总分分为文理科均分和各科独立成绩。 1.2 1999年高考改革 1999年,中国高考进行了重大改革,高考科目和总分发生了明显变化。取消了文科和理科的区分,实行统一的科目设置和总分计算。科目设 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总分改为750分。 1.3 2014年高考改革

2014年,中国高考再次进行了改革,对科目设置和总分进行了调整。取消了综合科目,调整了考试科目和科目设置,总分改为750分。 1.4 2021年高考改革 2021年,中国高考再次进行了改革,各科目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外语口语考试,总分继续保持750分。 二、对中国高考科目设置和总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从1979年恢复高考至今的历次改革中,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总分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些调整旨在更好地反映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和挑战,如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科目设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 不够充分等。 在我看来,高考科目设置和总分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多元评价,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科目设置也应与时俱进,更好地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生。我认为,高考科 目设置和总分的改革还有进一步的空间和必要性,希望未来能够更好 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总结,在中国高考科目设置和总分的演变中,不仅有教育理念的转变,也凸显了教育改革的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相信中国

我国历年高考时间、报考及录取人数(1949-2017)

我国历年高考时间、报考与录取人数(1949-201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院校招生制度也随之迅速发生变化,高考制度屡经变迁,但其选拔人才的职能始终如一。但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0 年,同一地区高校联合招生。 1951 年,以全国大行政区范围统一招生。 1952年6月12 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首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至此,实施近40 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宣告结束。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6年到1969年,废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0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招收学员82万左右。 1970年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9万人。 1971年,没有招生,原因待查。 1972年第二届工农兵大学生,1972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3万人。 1973年第三届工农兵大学生,1973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5.3万人。 1974年第四届工农兵大学生,1974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6.5万人。 1975年第五届工农兵大学生,1975年9月入学,招收学员19万人。 1976年第六届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3月入学。招收学员21.7万人。 六届共2880万工农兵学员(大中专学生),其中94万工农兵大学生! 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恢复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毕业即可,但须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废除招生考试,改为“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工农兵大学生”也在此时出现,当时的称呼不叫大学生,而叫“工农兵学员”。在教学中,确定“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 1973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中的文化考试,但应届高中生不能参加。招生对象是“知青”、“青工”、“青年农民”、“解放军”等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 1977年8月,邓小平在一次有四十多位教育界著名人士及官员参加的会议上决定:立即恢复高考。当年10月12 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了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 万,录取人数27 万,录取率4 .7 % 。 1980年,由于报考人数的压力,采用预选制。当年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99年广东高考标准分和原始分对照

1999年广东高考标准分和原始分对照1999年广东高考标准分和原始分对照 1999年,广东省举行了一次重要的高考,成千上万的学子为了理想的 未来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这次高考的成绩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不 仅代表着个人努力的成果,也决定了进入大学的机会。然而,就在这 些考生忐忑不安地等待成绩的时候,一个新的名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标准分。本文将为读者详细介绍1999年广东高考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对 照关系。 1999年,广东高考引入了新的评分制度,将考生成绩分为原始分和标 准分两个指标。原始分是考生在各个科目上的实际得分,而标准分则 是将原始分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进行统一评定后的分数。通过标准分,可以更加客观地比较各个科目以及不同考生之间的成绩差异。 具体来说,广东高考1999年的标准分计算方法如下:首先,对于每个 科目,将其原始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转换,以便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根据各科目原始分的转换得到的分数,再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综 合计算,从而得到最终的标准分。这样,通过标准分,不同科目的分 数就能够以相同的尺度进行比较,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综合 水平。 在1999年广东高考中,每个科目的100分满分中,语文和英语的原始 分与标准分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语文:标准分 = (25 + 75 * (原始分 - 最低分)/(最高分 - 最低分));英语:标准分 = (25 + 75 * (原始分 - 最低分)/(最高分 - 最低分))。 其中,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是该科目所有考生的原始分的最低值和最高值。通过这样的转换方法,标准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考生在不同科目上的相对水平,以及全体考生在整个科目上的分布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分并不代表考生的实际分数,而是相对于整个考生群体的一个排名分数。标准分越高,意味着考生在整个群体中的成绩越好;反之,标准分越低,说明考生的成绩相对较差。因此,标准分的引入能够更好地评价考生的综合水平,避免了仅以原始分数来评价考生的不足之处。 通过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对照关系,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实际水平,也有利于高校招生的公平性。通过标准分的引入,高校可以更好地比较各个考生的成绩,从而公正地选拔合适的学生。同时,标准分的引入也鼓励学生在各个科目上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某一个科目的突出表现。 总而言之,1999年广东高考标准分和原始分的对照关系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评估方式。标准分的引入能够更好地呈现考生在各个科目上的实际水平,有利于高校选拔合适的学生。这种评分制度的引入为广东高考带来了新的变革,也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

1999年江苏省高考招生简章

1999年江苏省高考招生简章 为做好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要继续认真执行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和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确保圆满完成招生工作任务。 在认真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同时,要加大高考改革的力度,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二、今年进行高考科目改革和计算机网上录取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高校要精心组织、广泛宣传,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各有关方面要积极支持配合,确保试点成功。非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高校也要为今后的改革工作做相应的准备。 计算机网上录取试行办法将由我部高校学生司另行通知。 三、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招生来源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向社会公布招生来源计划。招生来源计划一经公布,未经我部高校学生司批准不得变更。 因国务院机构改革而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仍实行面向全国招生,其较1998年度国家招生计划增量部分优先安排在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不得较1998年度减少。 四、今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批准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新高职”),其招生对象主要是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考生。录取工作须安排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专科录取之后单列一个批次进行。新高职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的少量应届毕业生须按原国家教委《关于招收应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1997)9号),参加由省级招生部门负责组织的考试、考核和录取。 五、1999年具有2%招生计划调节权的高等学校(具体名单见教发(1999)1号文件附件八),其2%招生计划调节数应集中在录取期间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使用,

1999年山东高考各科标准分对照表

【1999年山东高考各科标准分对照表】的深度和广度分析 1. 介绍1999年山东高考 1999年的山东高考是我国教育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不仅仅因为是最后一年的“旧高考”,更因为当时的高考制度改革,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99年的山东高考各科标准分对照表,更是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 2. 对照表的重要性及涵义 1999年山东高考各科标准分对照表是对当年高考标准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汇总,它直观地展示了各科目的难易程度及分值权重。通过分析对照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年高考的命题思路和考查重点,同时也可以窥见当时教育制度的特点和缺陷。 3. 对照表的深度分析 (1)文科与理科的对比 根据1999年山东高考各科标准分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到文科与理科在各科目之间的分值差异。比如语文和数学在文科和理科中的地位、分值的差异以及相关的考查重点,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数据来展现,更加有说服力。 (2)历史、地理、政治等文化课的分布 对照表中也显示了历史、地理、政治等文化课的分布情况,可以从中看出各科目的重要性和考查深度,结合当时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分

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部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3)选考科目的安排 对照表还会涉及到选考科目的安排和分值比例,可以通过这部分内容了解到当时学生的学科选择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和规划。 4. 对照表的广度分析 (1)社会背景下的高考制度改革 1999年正值我国高考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时期,对照表的出台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可以通过对照表的分析了解当时教育考试制度的状况,并思考当时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 (2)地区性差异与教育公平 除了山东,其他省份的高考对照表也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资源的差异,进而反思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5. 总结与个人观点 通过深度和广度的对照表分析,我们对1999年山东高考及当时的教育制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作出更加明晰的判断和预期。个人认为,高考制度的改革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2021高考时间寓意理解

2021高考时间寓意理解 高考时间有什么寓意呢?6月7、8两天的高考连着读是678为“录取吧”的谐音,也有一份好的寓意。那我们知道高考时间寓意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高考时间寓意理解,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时间有什么寓意呢? 回答:高考定于6月7日、8日是因为“678”与“录取吧”谐音。 国家恢复高考以来,2003年之前的时间都定为7月份。2003年以后则改为6月,提前一个月,主要是因为7月份天气太热的缘故。至于为什么每年都在7号和8号,这就是惯例了。 特殊情况下可以改在别的日子,但沿用往年的惯例主要是为了方便。另外,不是全国都只在这两天考,虽然都是从6月7号开始,有的省份自主命题,可能会考三天,到6月9号结束。 而6月是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月份,不早也不晚。既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充足的复习备考时间,又能尽量避免学生受到高温酷暑的折磨。天气不那么热了,阅卷老师批改试卷的心情也更加舒畅。 说起7月7日,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七七事变,为了让莘莘学子们记住这份屈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77年恢复高考的同时也将高考定在了7月7日。参考的第一门学科是语文,也是让学子们不忘本,一切以国为先。 可是,七月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季节,而且天气炎热,在考场上坐上两个多小时很容易发生中暑等情况。6月份高考还能听到有学生中暑晕倒在考场上,更何况七月份呢。炎热的天气还会让人心里莫名的烦躁,非常影响参加高考。 所以国家出于人性化的考虑,于2003年开始将原定七月份的高考改为六月份,但是第一场考试的语文依旧被保留下来了。6月7、8两天的高考连着读是678为“录取吧”的谐音,也有一份好的寓意。 高考时间线解读 1905年,科举结束,现代教育登上历史舞台

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10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8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佣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l C12 N14 O l6 Na 23 Mg 2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并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2.Murad 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 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 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 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O 可以是某些含低价N 物质氧化的产物 B.NO 不是亚硝酸酐 C.NO 可以是某些含高价N 物质还原的产物 D.NO 是红棕色气体 3.原计划实现全球卫星通讯需发射77颗卫星,这与铱(Ir)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恰好相等,因此称为“铱星计划”。已知铱的一种同位素是Ir 191 77,则其核内的中子数是 A.77 B.114 C.191 D.268 4.已知自然界中铱有两种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铱的平均原子量为192.22,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为 A.39︰61 B.61︰39 C.1︰1 D.39︰11 5.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NaHCO 3制CO 2 B.用Cu 与稀HNO 3反应制NO C.用NH 4Cl 与浓NaOH 溶液反应制NH 3 D.用NaCl 与浓H 2SO 4反应制HCl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顶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 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分:着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 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贝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7.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 2 B.PCl 3 C.PCl 5 D.N 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8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B.4g 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C.lmol 甲烷的质量与N 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爪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搓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商殃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3.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和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 ] A.鲜卑 B.南匈奴 C.北匈奴 D.羯 4.下列关于范缜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比较系统地批判了神学迷信 B.人的精神与形体相互分离。人死精神不死 C.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二者相互结合 D.人的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人死精神亦死 5.“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下制造 [ ] A. 钱币 B.兵器 C 生产工具 D.生活用具 6.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 [ ] A. 《诗》、《书》、《礼》、《论语》、《看秋》 B.〈春秋》、〈易》、《论语》、《书》、《诗》 C.《易》、〈诗》、《书》、《孟子》、《礼》 D.《诗》、《书》、〈礼〉、〈易〉、〈春秋〉 7.下列农民起义军建宜的政权中,发行货币的是①张楚②大开③大顺①大西 [ ]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8.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9.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主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 ] ①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 ③仍需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 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志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场骗局,主要是因为 [ ]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B.载洋任摄政王总揽大权

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其参考考答案

199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其参考考答 案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8。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l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 )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1sin cos sin()sin()2αβαβαβ= ++- []1 cos sin sin()sin()2αβαβαβ=+-- []1 cos cos cos()cos()2 αβαβαβ=++-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1 ()2 S c c l ='+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球的体积公式:34 3 V r π=球,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台体的体积公式:h S S S S V )3 1' ++=‘台体(,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14题每小题5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顶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I 是全集,M 、P 、S 、是I 的3个子集,由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 (A )) (N M ⋂S ⋂ (B )S P M ⋃⋂)( (C )S P M ⋂⋂)( (D )S P M ⋃⋂)(

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199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解析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3 页:第 II 卷 4 至 10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注意事顶: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除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 n=2的状态跃迁到 n=6 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数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 800mV,短路电流为 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 20 欧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0.10V B.0.20V C.0.30V D.0.40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衰变为要经过 1 次 a衰变和 1 次衰变 . B.衰变为要经过 1 次哀变和 1 次衰变 C .衰变为要经过 6 次。衰变和 4 次衰变

D . 衰变为 要经过 4 次 a 衰变和 4 次衰变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I ,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 达到 平衡状态 II ,则 A .状态 I 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 II 时的大 B .状态 I 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 II 时的大 C .状态 I 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 II 时的大 D .状态 I 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 II 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5.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 的 情况相比 A .将提前 B .将延后 C .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D .不变 6.图为地磁场磁感线的示意图在北半球地磁场的坚直分量向下。飞机在我国上 空 匀逐巡航。机翼保持水平,飞行高度不变。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金属钒翼 上有电势差。设飞行员左方机翼未端处的电势为 势力 U2, A .若飞机从西往东飞, U 1比 U 2高 B .若飞机从东往西飞, U 2比 U 1高 C .若飞机从南往北飞, U 1比 U 2高 D .若飞机从北往南飞, U 2比 U 1高 7.下面是 4 种亮度可调的台灯的电路示意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相同,且都 是 “220V ,40W ”,当灯泡所消耗的功率都调至 20 瓦时,哪种台灯消耗的功 率最小? 8.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 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U1,右方机翼未端处的电

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氢原子从n=2的状态跃迁到n=6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2.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800mV,短路电流为40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A.0.10V B.0.20V C.0.30V D.0.40V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I.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II,则 A.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II时的大 B.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II时的大 C.状态I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II时的大 D.状态I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II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5.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1999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理)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 学(理工农医类)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 2页。第II 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 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βαβαβα-++=sin sin 21 cos sin ()()[]βαβαβα--+=sin sin 21 sin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1 cos cos ()()[]βαβαβα--+-=cos cos 2 1 sin sin 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l c c S +'=2 1 台侧 其中c '、c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 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 h S S S S V +'+'=3 1 台体 其中S '、S 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 表示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第(1)—(10)题每小题4分,第(11) —(14)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I 是全集,M 、P 、S 是I3个子集,则阴影 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M ∩P )∩S (B )(M ∩P )∪S (C )(M ∩P )∩S (D )(M ∩P )∪S (2) 已知映射f :B A →,其中,集合{},4,3,2,1,1,2,3---=A 射f 下的象,且对任意的,A a ∈在B (A )4 (B )5 (C )6 (D )7 (3)若函数()x f y =的反函数是()()0,,≠==ab b a f x g y ,则()b g 等于 (A )a (B )1-a (C )b (D )1-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