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论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越救越亡

清朝作为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268年的历史地位。从1636到1912共经历了十二位帝王的统治。每个朝代都会经历兴旺衰败最后被一个新的政权推翻,清朝也不例外从建国到反清复明,再到康乾盛世,最后走到光绪宣统的丧权辱国这一步步的经历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斗不过是一个剧情的发展罢了。

其实说起光绪皇帝这位有着救国之心却没有救国之力的皇帝着实让后人为止感到一阵悲哀。光绪帝19岁亲政,有着进去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愿意做亡国君主,积极支持变法,曾成为维新派的皇室代表。奈何朝中大权都在以慈禧为首的皇室贵族的手里,变法又会影响到这些人的利益,光绪帝又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也就此被磨灭掉了。如果说清王朝的灭亡使历史安排好的一个剧情,那么光绪皇帝就是唯一一个可能把这部剧时间拖长一点的演员。可是因为他思想的保守,权利被剥夺使得这最后一点希望也被扼杀掉了。

在清王朝的灭亡中光绪帝只能说是一个小角色,而这位叫做慈禧的女人在这个剧中才是最大的主角。在她发生政变诛杀了肃顺之后,终于实现了“垂帘听政”的野心。在这之后的50年里,她独断朝纲,在此期间,为了一己私利,她可以施展阴谋剥夺皇帝政权,置民族利益于不顾,置国家主权于不顾,终于在其死后三年里清王朝灭亡。这位有着武则天的野心却没有武则天的仁心的女人才是清朝灭亡最大的一个“毒瘤”。

当然一个朝代也不会脆弱到因为一个人的过错就被其他政权推翻。其他的一些亡国“毒瘤”就不一一列举了。

“落后就要挨打”——精神崩塌和装备的落后,注定的一场败局

在这片土地上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就兴起了一个叫做“面子文化”的畸形产物,人是这样朝代亦是如此。在清政府为了面子,为了保证自己在自己心里那种高高在上的位置的时候实行“闭关锁国”这种自己骗自己的政策。在清政府还在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称为“天朝帝国”的时候,还在自己的国家里阿谀奉承的时候,德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早已经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改革后已经开着他们那冒着滚滚狼烟的巨轮向这个所谓的“天朝”驶来。

巨轮刚靠岸就送给清人一朵娇艳的外交之花——“罂粟花”。小到平民百姓,大到朝廷命官,所有的人都抵挡不了那吸进去又吐出来的烟雾给自己带来的精神快感。使得朝廷官员不顾国家政事,一心想着怎么去搜刮百姓的钱财去给自己买鸦片。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下级贿赂上级时都是送鸦片,而谁送的鸦片多就会被提拔一点。军队没有战斗力,国民体质底下,骨瘦如柴。其实不止是国民这样,清政府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了,清政府也在这一刻就已经可以被宣布灭亡了。

可是无论精神怎样被腐蚀,清朝政府的主权版图还是很庞大的。外国列强当然不会甘心就只是单纯的从精神上控制着这个庞然大物。当他们的第二艘轮船靠岸的时候,卸下来的就是枪炮和炸药。当太平天国运动的爱国志士拿起手里长矛和盾牌准备去绞杀外侵的时候才猛的发现只要敌人手里的东西冒出一个火花自己的队友就会流下许多鲜血。武器的差距让这场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当然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当然有着一群能人志士会勇敢的站出来去试着改变。前文中也有提过“戊戌变法”和“维新运动”。可是在当时的政治背景、经济实力、军事能力的影响下都是一些插曲而已。在当时看来这场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事件。

“一味求新,实则倒退”

洋务运动在晚清的历史上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这场运动以后无论洋务派是从外国购买还是自己制造,清政府的军队总算可以有一部分热武器使用了。但是这场运动存在的弊病也是不容小觑的。首先,洋务派是代表封建地主主义的一群有先进思想的人,他们的目的还是挽救清朝政府,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清朝政府的灭亡已经是一个不可能被挽回的定局了。第二,

洋务派不考虑清政府现状,修建工厂,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可是他们忘了在当时清政府最需要的是“救国”。第三,洋务派在所有的史料中都被成为是有“先进眼光”的有位青年。可是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只用兵器一方面来讲,他们的武器大多数都是从外国人手里进口的,先说兵器质量,外国列强怎么可能把威力强大的先进武器出口给清政府?更何况当时清政府的经济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国外进口过多的商品了。他们兴办工厂,可是工厂里生产的东西里都印着“清政府制造”的标签,而且制造的都是列强使用过、淘汰掉的过期产品。无论是从威力、安全性和稳定性上都已经和外国的武器不能相提并论了。第四,当时的清朝政府的军队的军事能力已经到了相当低下的地步了,新式的热武器对于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来说也不过是一堆烂铁而已。洋务运动的进行当然是功不可没,可是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讲这也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

“乌烟瘴气的朝堂,腐败无能的制度”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在那个朝代贪污腐败都显得是那么正常的一个词语。晚清政府也已经完全的处在一个贪污腐败的条件之下了,完全没有人去管朝政将如何处理。就连给军队煤炭、食粮、生活用品甚至是枪炮子弹,都会经过上级官员的层层克扣最终落在军队手里的也就剩下一小部分了。中日甲午战争,供给北洋海军用于战舰活动的轮船都会参杂着别的物品,煤的纯度不够所含的能量肯定有限。战舰移动速率不够,直接影响的就是整个北洋海军的战斗能力。当那一颗落在致远舰上的炮弹没有炸响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听到了邓世昌心中的无奈与悲愤。也就是这一颗“哑弹”让整个北洋海军葬身海底,把整个晚清政府推上了绝路。“变不了的法,救不了的国”——一场不切实际的变法。

戊戌变法在当时的领导人就是以梁启超、康有为等这些资产阶级改革主义者。单从领导人这一方面讲,在清王朝里资产主义毕竟只是少数,资产主义者有钱,不用考虑“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须品。可是在当时普通民众手里的钱早在前段时间就被烧成青烟吸进来又吐出去了。在领导人存在问题的时候难免在思想的改造上就会有不切合实际的错误。

梁启超等人都是接受过教育的青年,他们所提倡的学习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些改革在经历过工业革命的列强身上都可以一试,可是在当时的清朝就不可以得到实现。如果说领导人所处的阶级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第一个原因,那么戊戌变法要改革的对象就是第二个原因,戊戌变法要改革的政治制度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以慈禧为首的皇室贵族的利益,只有光绪这个有名无权的皇帝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强硬的政治背景,所有的改革都不会成功。第三:当时清政府在经过几个不平等条约之后真的就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了,财力、物力、武力都已经不足以支撑起一场彻头彻尾的改革了。戊戌变法在以上的几点条件的限制下注定是一场失败的改革。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就以为着晚清政府真的走上了末路,灭亡已经不可挽回了。

问一句:晚清统治者为什么越“救”越“亡”?

因为:帝王的无能,贵族的强势,腐败无能的军队,乌烟瘴气的朝堂和不切实际的改革

《晚清学术文化史》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龚自珍对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贡献,以及由古文学转向今文学的原因,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及内容、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龚自珍如何结合经史,阐发《春秋》大义三律。 第二章魏源的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启蒙哲学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作为经世派的魏源在传统学术和启蒙思想之间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以“经术为治术”的批评标准,朴素的辩证法和进化的历史观。 第三章曾国藩与其他封建卫道者的保守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其“一宗汉儒”“汉宋兼容”的经学思想,以及哲学上的唯心天命观及“格物诚心”论。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人理解曾国藩思想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郭嵩焘融贯中西的学术思想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掌握郭嵩焘的调和汉宋、经史兼治,探求西儒、中西会通的学术思想。教学重点、难点:引经史论证对外开放,寻觅中西相通之理。 第五章张之洞从政、治学、综合汉宋和立足古文经学的中体西用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掌握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文化观以及“经世”“务实”之学。 教学重点、难点:“中体西用”的哲学基础及其“开新”“卫道”的统一。 第六章严复以摄取进化论而自强保种名家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严复是如何吸纳西方哲学以求经世致用的,以及他是如何重估中西文化的。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理解他晚年对传统的回归。 第七章康有为的经学擅变、抉发微言与哲学观种种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康有为的经学思想及其对《春秋董氏学》等儒家经典的阐释。 教学重点、难点:《空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章龚自珍的古文经渊源、今文经学术思想和历史发展哲学思想 一、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是清代经学思想演变过程中一位很关键的人物。 龚自珍虽然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哲学体系,但他对一些哲学问题,如名实关系问题、人性问题和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等,都进行了深人的思考,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龚自珍与古文经学 (一)受外祖父段玉裁和父亲龚丽正的影响。 龚自珍对古文经学有颇深的造诣。 龚自珍是在视名物训话为学问全部的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 考据学对龚自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龚自珍继承了明末清初民主主义思潮,并根据身处的现实,加以扩充,予以宣传,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基础之一。 其次,考据学派所倡导的经世致用之学,直接影响了龚自珍一代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 再其次,考据学派研究问题的治学方法对龚自珍的治学、论述均有一定影响。 尽管龚自珍对传统的考据学及古文经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著述,但他本人并没有把大量精力放在考据学术活动方面,因为他所面临的时代形势为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社会任务,他把自己的治学定位在社会改革宣传的活动上。

第十三章清末法制变革

第十三章清末法制变革 (公元184O年一1911年) 重点、难点: 一、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二、晚清法制变革过程中的“礼法之争”; 三、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1840年开始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和阴谋手段,强迫中国与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范围内广泛的特权。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严重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基础和国家主权的独立,使中国由半封建社会一步步地演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虽然在形式上还保持着虚假的独立和专制帝国的躯壳,但实际上已逐步演变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地主和买办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政权。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阶级关系的变动,自清初沿用下来的法律已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为了在新的条件下继续维持日益衰败的专制统治,清政府对原有的法律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使中国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法制的历史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清末的预备立宪 (一)预备立宪的发生及其性质 1894年中日战争和1900年八国联军之役后,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王朝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激化,资产阶段革命运动和全国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日渐合流,猛烈地冲击着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而1905年日俄战争的结局,更使朝野震动。当时国内除资产阶级立宪派乘机鼓吹“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要求改革政体外,一些朝廷大臣和满族亲贵也为革命形势所震慑,相继奏请变更政体,实行立宪。朝廷也在来自革命派、立宪派以及当权派集团的一些人的压力下,于1905年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五大臣回国复命,在奏请宣布立宪的密折中提出:“立宪之利最重要者三端:一曰皇位永固。一曰外患渐轻。一曰内乱可弭”。经过七次召见出访大臣和召开一系列御前会议后,慈禧于1906年9月1日颁布了预备立宪的上谕,宣布:“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并宣布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议论,”而“立宪”的时间,要待数年后“查看情形”而定。因此,预备立宪变成了预备期不定的清政府不预备兑现的空头支票。 清朝统治者宣布预备立宪的目的,一是为假借立宪之名,行抵制革命之实;二是为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需要,借以取得帝国主义的进一步支持,其实质,是为了继续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政权。 (二)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杂谈——由清朝文化引发的思考

杂谈——由清朝文化引起的思考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们为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为我们身为华夏子女而感到骄傲,甚至在外国友邦看来,他们也视华夏文化为瑰宝。我们不停地去回味大唐盛世时的繁华景市,从古文明到现代中国,我们都好像有意无意地避免了一些话题,在思想上有了一个时间上的跳跃。我们似乎不愿意去面对那一段沧桑的历史。我仅以本文,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实属拙见。 19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通过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卷入世界由此始。虽如此,但清国举国上下仍麻木不仁,一心以为以和为贵,只要蛮夷之国俯首称臣,就可既往不咎。而转变,抑或是分界点,就应该是甲午战败。之前的战争,清国上至君臣,下至三教九流,还能用阿Q精神安慰自己,因为古道有云,外国蛮夷嘛,只是蛮夷罢了。但被日本打败之后,就好比如当头棒喝,把我大清国一棍子敲醒了。我们败北了,败给了一直在我们看来都只是蛮夷之邦。这一战,促使我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这一仗,打破了我国多年以来的宁静。 说到清朝,我们不得不提到几个人。其一为慈禧。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她把持朝政,决断不平,以力量扭转法则,让人只能感叹一声“厉害”。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公园里两老头谈话,其中一个说:“唉,我身体越来越好,真是愁啊!”另一个诧异,这身体好的,还能发愁?一问之下,明明白白。原因很简单——活的时间长,儿女不耐烦。最后那老头道:“唉,你是不知道啊,我是巴不得明天就闭眼。可是这人呀,哪是说翘就能翘的?”这个故事除了让我们孝敬父母外,还点出了,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总要在世界的法则下生活,也必须遵循这世界的法则。老人长寿,那自然是好的。但是,活得久了,久到哪怕只是些微的超出某些“法则”,必然会和世界产生某些不和谐。我觉得把这个例子放在慈禧母子身上,就是最好的论证。慈禧与光绪之间的矛盾已经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了。慈禧作为皇帝光绪的母亲,虽说以太后为名,更在光绪正式称帝之后扬言不再干涉朝政。但是她并没有真的这样做,这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口中扬言退位,但朝中大小事务都必须经过她的审核。慈禧这个女人很聪明,充分明白到这个朝廷的“生存之道”。以大唐天后武则天为例。武则天厉害不?厉害!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里,女人为帝,称“至尊”,如果这都不算厉害,那什么才算?只是,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异类”,终究等待她的将是身败名裂,以致一匹白绫终生。为什么?因为她超出了世界的“法则”。之前,她用力量强行扭转了法则,但当力量退潮时,她就被浪花拍死了。反观慈禧,慈禧很聪明,不称帝,却自称“老佛爷”,背后把持政务,如此,拥有了力量,顺应了法则,达成某种协调和一致。 谈到李鸿章,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李鸿章。李鸿章这个人物,我是很喜欢的,自从我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李鸿章这个人,可以说是清朝的一个悲剧,是一个史诗级的悲剧人物。但在我看来,他并不是一个负面的人物。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他很尽力地为朝廷卖命,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他始终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也尽了自己的所能去据理力争,然而可惜的是,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在慈禧的心里,李鸿章是一个可以“再造玄黄”的人。当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铁娘子的眼泪当场就流下来了,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清末新政的原因

清末新政的原因 一、改革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前期领导是慈禧太后,后期是摄政王载沣。纵观慈禧一生,思想并不守旧。不过她日常关注较多的是她个人的权势、地位。1898年在顽固大臣的挑唆和包围下,西太后一手扑灭了戊戌变法,然而两年之后,她又在西安亲自颁谕宣布变法,1905年则进一步接受臣僚的意见,同意实行宪政。慈禧对于变法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人以一种感觉,认为她同意改革“不过是对于国内不满的搪塞、贿赂和对于外国无力的软弱屈服,都是政府无能的表现”〔2〕。使人们对她发动改革的诚意表示怀疑。不过,由于她临朝听政数十年,掌握清朝大权,尽管有人对立宪不满和怀疑,但惮于她的专制淫威,对她的懿旨懿训还不敢违抗,在她去世前,各种新政尚能照常推行,朝政大局也尚能保持相对稳定。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使王朝失掉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加速了人们久已期待的内部崩溃的危险”〔3〕。继承皇位的是3岁的溥仪,由其父载沣监国。载沣主持朝政,使“朝廷当时失去了中心人物,令人发生一种空虚之感”〔4〕。“他没有时代所需要的魄力和才干”〔5〕。皇族内部围绕着权力,明争暗斗。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太后与载沣不谐。当时满洲贵族新派人物、两江总督端方是载沣的左右手,1904年11月隆裕太后借故解除了端方的职务,想以对端方的罢免“在政治上制服摄政王”。在朝政的处理上,载沣“施治寡术,用人无方”。他监国后,有见大权旁落,深感皇室的危险,拼命加强皇族集权。官制改革中,政要多用亲贵,竭力排斥和打击汉族官僚。他以戊戌年间袁世凯曾出卖其兄光绪,借口袁有“足疾”,解除袁的兵柄,将他逐回河南老家。湖广总督张之洞有见于此,“震惊无所措”,为求自保,自动交出所编新军,请改隶陆军部,于是,载沣任命铁良为兵部尚书,将兵权收归到自己手中。载沣的所作所为“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把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一切努力只是拼命抵挡或推迟国家的破产和政治革命”〔6〕。在第一届责任内阁中,新内阁以奕劻为首,皇族成员占了5名,且掌握军事、财政、外交等重要部门。载沣这样做,只是“形式上的加强,非但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且这种做法只能激起汉人的排满情绪”〔7〕,“越发加深种族的反感……并认识到当此内忧外患日深之时,为了保住国家,决不能把政权交给如此自私自利的满洲朝廷”〔8〕。从而使统治集团内部本来就已很深的矛盾更加激化。主持军机处和外务部、负责官制改革实际领导的庆亲王奕劻素以贪黩著称,与其子载振屡遭言官弹劾,奕劻怀疑言官受大学士瞿鸿禨指使,唆使学士恽毓鼎弹劾瞿,又暗通报馆,授意言官;阴结外援,分布党羽,结果瞿被革职开缺回籍。领导集团内部如此,其他各部尚书之间也是势如水火,互相攻击。学部尚书张百熙与侍郎唐绍仪“因事互相揭参”,结果张遭到申饬,开缺归里,忧愤成疾去世。1907年云贵总督岑春煊入京任邮传部尚书,弹劾靠贿赂而当上侍郎的朱宝奎,为奕劻所不容,于是借口广东会党起事,调岑为两广总督,将岑逐出京师。岑行至沪上,托疾不行,拒绝赴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冲突如此,而其他“在位诸臣,人各有心,或阳奉阴违,或始勤而终怠”。这就严重削弱了对政治改革的领导,加深了王朝统治的危机。 二、地方督抚对改革态度冷淡、倍加阻挠,使改革流于形式。

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_晏婷婷

2006/7 清末新政期间毁学风潮探析 晏婷婷 摘 要:清末新政期间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创始之期,然而与此同时却出现了诸多捣毁新式学堂和攻击学堂师生的事件,甚至演变成席卷全国的毁学风潮。本文通过对新政期间各地毁学风潮发展的阶段、原因和各界的态度与各地采取的补救措施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以及新政举措的不同步性。 关键词:毁学风潮;原因;不同步性;挽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6)7-223-03 作 者: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基础课部;湖南,长沙,410004 20世纪初年,随着朝廷兴学谕令的颁布,近代中国的新式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从中央到地方学务机构的不断完善之后,举办新式学堂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推行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式学堂的大量涌现有力推动了新式教育体系的发展。然而与此同时,各地捣毁学堂的事件却层出不穷,据作者接触的资料,整个新政期间的毁学事件即不下百起,特别是在1909-1911年更为严重,形成了席卷全国的大风潮,这对刚刚兴起的新式教育体系打击不小。长期以来,学术界侧重于民变的研究,而对于新政期间针对于新式学堂的毁学风潮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①,本文拟就清末新政期间的毁学风潮作一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 毁学风潮的发生与发展 庚子国难之后,清廷朝野上下亟待改革的愿望日益明显。1901年1月29日,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了变法诏书,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同年9月清廷宣布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要求各省、府、州、县分别设立大、中、小学堂。1902年张百熙就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后着手厘定学制,并于年底编成《钦定学堂章程》。此章程虽未实行,但却成为后来各届政府编制学制的蓝本。1904年编定的“癸卯学制”便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此学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兴办新式学堂在近几年内应完成的目标。1905年清廷宣布自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作为替代的新式学堂无疑是传统知识分子追求的新目标。1906年前后,兴办新式学堂成为各地举办新政中的一大要政。 新式教育一开始便遭遇很大的阻力。除了因资金困难和师资短缺等原因外,整个新政期间各地爆发的毁学事件一直不断,并且呈现出不甚明了的阶段性。 新政早期的毁学事件多与仇外有一定的关系。由于新式学堂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为蓝本,这给饱受传统伦理观念影响的士绅阶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一些保守分子眼里这与媚外别无二致。庚子国难期间的仇外情绪并未因列强们的联合干涉而消失,相反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以另外的方式再次表现出来。他们将对列强的仇恨转嫁到新式学堂之上。1905年,四川犍为县神拳教教民四处攻击教堂和教民。当他们进入县城打算捣毁教堂时,因官方事先已经严加防范未能如愿,于是便转而“指各场所办小学堂为洋学,肆意捣毁”,并将该学堂学董和师范生等人杀害。②1906年,河南永宁县在修理小学堂校舍之时,因为摊派捐款1000余两,被乡民们指为建造教堂而进城肆闹。③各项新政事业的举办无不需要巨额资金。中央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庚子赔款,规定各省应予分摊的数额,新政款项只好由各地的官员们自行筹划。开办新式学堂为各地举办新政的重点,因此各地的学捐名目特多。不堪重负的民众便将对苛捐的不满转嫁到学堂之上。1906年4月8日,贵州都匀府因官府举办初等小学堂收取学捐过重,苗民们苦不堪言,于是进城捣毁习艺所、大堂、二堂等处。④1907年,陕西华州因举办路捐,乡民们在各地遍发传单并于12月30日进城,“先至中学堂,将门窗器具概行焚毁,并沿路打毁厘局卡门牌”⑤。到了宣统年间,各地毁学终于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潮。其间以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地最为激烈。 1909年11月,四川威远县刘香廷、刘幅安父子借官府调查户口之机,召集乡民起来反抗。刘香廷自号为元帅,率众抢劫团、局、公所,拉开了宣统年间因调查户口事件而导致毁学风潮的序幕。1910年3月,江苏宜兴县各地在调查户口之时,规定向每人收取调查费20文,且因在调查之时详细记载了男女老少的姓名生庚等情况,引起了乡民们的疑虑。于是各地谣言四起,有谓调查户口系“取男女生辰为修筑铁路镇压黄河桥工之用”。再加上户口调查员多为学堂教员,于是触发了乡民们对学堂的积忿。3月8日,乡民们鸣锣聚众,将各个学堂捣毁后,又将主持学务的学董们的房屋一并捣毁。几天之内,宜兴县境内被毁的小学就达5所,几十家绅董的房屋也遭此厄运。⑥从3月到5月,江苏因调查户口而引起的民变就达十几起。8月21日,浙江长兴县在调查户口之时,巫婆神汉们散布谣言,谓“调查户口系卖与洋人作海塘打樁之用,若不从速收回,将于三十日(9月3日)解省,八月初二(9月5日)必将死尽”。再加上知县文海在调查须知中规定每调查一百户给调查员银元一元,于是乡民们对谣言更是深信不疑。在此之前乡民们本已对修建学堂征收各类苛捐杂税而深怀不满,加上谣言的耸动,于是掳去调查员,捣毁两等小学,次日又捣毁诚正小学堂和简易识字学塾。⑦9月,广东连州在调查户口时因遍钉门牌,乡民怀疑为学堂筹办人捐,聚众商议抵制的办 223 DOI牶牨牥牣牨牰牥牭牴牤j牣cn ki牣cn牬牫牠牨牥牥牳牤c牣牪牥牥牰牣牥牱牣牥牱牰

评述清末改革

评述清末改革 摘要: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加重。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先后进行了多次变革,这些改革历经了洋务运动、戊戍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四个阶段。改革的目的虽然只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改革是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的。受形势所迫,政府高层不得不发动改革。此后,改革便成为时代潮流,不可遏阻,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改革没有达到它的最初与直接目的,但改革的启示、经验教训对现实中国的改革依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引语: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危局唤起王朝统治者的自救意识,从而上演了一场由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四步曲构成的改革运动。这三场改革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迈出了面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的改革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经验教训 一、起步——洋务运动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只是惊醒了魏源等少数中下层政府官员,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圆明园的那把大火则彻底震惊了整个清王朝。而洋务运动就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经过两次战争,中国出现了一批较为开明的统治阶级官员,他们较为关心国家命运,探究失败原因,认为外国只是船坚炮利,若学习了西方造船与制造武器技术,中国便不会失败。虽然他们的思想有很大偏差,但是他们迈出了走出封建的第一步,睁眼看世界由他们开始,限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思想并没有付诸行动。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等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接受部分开明思想,他们认为“办洋务,师夷长技,造炮舰,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在清政府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的首肯下,洋务派成员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他们的指导思想后来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兴办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这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改革范围包括科技、军事、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1.兴办近代企业,他们从自身目的出发,首先兴办军事工业。包括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大的工业项目,对现在仍有很大影

论晚清文化以及影响

论晚清学习西方文化的先驱人物 摘要 纵观中国近现代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晚清的中国社会是东方各种矛盾的焦点。民族危机,阶级对抗,中华文化冲突和交融所引发的社会剧变,对晚清王朝力求救亡图强的爱国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刺激作用。在内外交困的晚清,救亡图强成为时代的主题。面对日亟的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晚清国民中一些先进的积极分子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热潮。其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以及其好友魏源,林则徐学习西方、尝试现代化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而是近代中国谋求国家富强的一个侧面。在鸦片战争前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 和林则徐做着相似的事情, 他们关注、研究和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 主张学习西方例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我将以这些先驱为代表研究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步引入西方文化和科技的过程以及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对西方文化科技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 开眼看世界, 了解西方、学习西方, 对中国现代化进行了最初的尝试, 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使中国人不了解外部世界。如果不破除陈腐、愚昧的思想观念, 对西方国家没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就不会有新的目标, 中国就不可能主动学习西方, 当然谈 不上搞现代化。林则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 理所当然地肩负起特殊的历史使命。林则徐起初也不能正确对待西方文明, 刚到广州时, 对西方文明知之甚少, 甚至有许多可笑的地方。林则徐比同时代人英明的地方在于, 当他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后, 不是抱残守缺, 固步自封, 而是与时俱进, 果断地与自己陈旧的思想观念决裂。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西方, 认识西方: 第一, 直接和外国传教士、商人及其家属等交谈 第二, 翻译西方的资料。林则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 翻译西书, 又购其新闻纸。 第三, 指派人员打听西方国家及其商人活动的情况 第四, 亲自调查和考察。 林则徐明确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 努力让更多的中国人清醒过来, 学习西方, 因此, 他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情况。一是通过向清廷上奏、与清政府官员交谈、给亲朋好友写信等方式介绍西方各方面的情况。二是翻译和整理西方的资料。如前所述,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人发行的书报。在报纸方面, 组织人员编辑了《澳门月报》; 在书籍方面, 组织人员整理出《各国律例》、《对华贸易罪过论》、《华事夷言》、《四洲志》等。林则徐认为, 在我们落后的情况下, 要抵抗侵略, 保卫祖国, 就必须“器良、技精”, 即搞现代化, 而在当时, 首先就是要军事现代化。 第一,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即“器良”和“技精” 第二, 建立一支能够海上作战、保卫海洋的现代化海军, 提高军队人员的素质。魏源进一步发挥了林则徐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对现代化的尝试, 从引进西方的军事科技着手, 谋求军事现代化, 这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严复学习西方文化的历程以及他对中国的影响: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论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清朝最后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复杂的历史时期之一,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历史时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逃,满清皇室威严丧尽,颜面扫地。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走狗,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社会矛盾加剧。在统治内外交困之际,慈禧太后不得不重新祭起改革的大旗,宣布实行“新政”,企图力挽狂澜,延续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政”非但没有能够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反而半路夭折,连累清王朝本身也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垮台。这不得不让人深思,为什么比洋务运动更能体现清政府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色彩的“新政”会失败,而成为清朝灭亡的助推器呢?就我理解,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改革者魄力不足,“新政”具有欺骗性 亨廷顿认为,“改革者必须比革命者具备更高超的政治技巧,一个成功者必须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⑴细数世界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德国有“铁血宰相”俾斯麦,俄罗斯有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日本有明治天皇与伊藤博文等,而中国恰恰缺少这样的人。主持这次改革的最高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先看慈禧,虽不能说慈禧没有做过一点好事,但作为封建专制最高统治者的政治代表,她绝不是站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引导社会前进的人物。她大半生都是在政治权力中度过,她关注的是如何维护自身权力,如何让清政府免于灭亡,至于救亡图存不过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危机。她或许具有改革的意识,但是她并没有领导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的能力,而在国人心中,她只是个擅玩小聪明的权利狂,“但知权利,绝无政见”。再看载沣,他比慈禧太后没有能力也没有手段还没有威望。他主持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如驱逐袁世凯、重用亲贵、成立皇族内阁、拒绝立宪派的请愿及实行铁路国有政策等,均激化了社会矛盾,起到了反面作用。有这样的改革者,改革焉有不败之理? 再者说,“新政”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并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根基,因而被斥责为“假维新”“伪变法”,陈天华曾说﹕“见从前守旧惹的祸来,才敷衍行了一段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⑵从1901年1月颁布了所谓变法诏,说要实行“新政”,“变法自强”,但是回避了变法自强的关键——政治改革。只是到1906年被派出国的五个大臣,在西方考察了几个月回国后,向慈禧太后力陈实行宪政以达到皇位永固,内乱可弥的母的,清廷才于1906年9月1日宣布了“预备立宪”上谕,宣称要“仿行宪政”,这才勉强与政治改革沾点边。但其根本原则仍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对于何时实行立宪,上谕中根本没有提及,实际是一张空头支票,在政治改革方面更没有什么实际的作为。所谓“新政”做的不过是发展实业、充实武备以及办学堂、办警察、清查户口、钉门牌等等。更何况新政还有讨洋人欢心之意,博取其信任,以期早日签订和约的用意。买办官僚盛宣怀看到前引变法上谕后即说:“今两宫一心,已饬议行新政,将来中外必能益加修睦,悉释前嫌。”他为清廷草拟致列强政府的信稿中这样写道:“敝国现议实行新法,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正式发出的国书中“实行新法”四个字改成了“力行实政”。这些都清楚地反映出新政的实质。 二、国内财政拮据,社会矛盾全面激化

论清末改革(近代史论文)

由于帝国主义不断的对中国的入侵掠夺,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等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上的各个阶层都从他们的自身利益出发,探索着如何能使中国拜托种种困境。他们先后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也是在维护他们的自身利益。 在这些变革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洋务运动应该算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经过了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问题分裂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要是以恭亲王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主张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首先就是兴办近代企业,他们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例如: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但是由于军事工业中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给不足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因此兴办了一些重点在采矿、冶炼、纺织、工矿、航运、铁路、电讯等方面的事业。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由于受到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其次是建立了新式的海陆军,京师、上海、天津等地方的军队纷纷用上了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同时由于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清政府筹办建设了海军,随之兴起了以北洋水师为主力的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的晚清海军部队。所有水师共有舰艇八九十艘。最后就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学堂主要分为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先后派遣赴美留学生200多人。 洋务派兴办的一系列的事业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购买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加强海防空防;第二是为了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经济实力。所以奕欣提出“探源之本在于自强,自强之本在于练兵”。李鸿章认为“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他们的主张基本一致,就是认为俄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均可以通过外交方式进行和谈!而主要的心腹之害是像太平天国这样的捻民组织的农民起义。 令人惋惜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甲午海战爆发了,洋务派经营了多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我个人觉得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虽然已经具有的资本主义的性质,但是都几乎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极大的受到了限制,同时在管理上大多是由政府的“专派大员”直接管理,他们在企业内部非常腐败,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官场的恶习。更重要的是这些官吏只知道之乎者也,根本不懂任何先进的技术,造成了生产力极低,商品质量难以保证!从制度上讲的话洋务派既想学习西方的先进工业生产方式,又想维持封建阶级的上层建筑,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这就导致的他们最终的失败。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是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发展起来的。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农民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却又不想改变封建科举制度。再次就是洋务派对西方国家的过于依赖,西方国家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各种的不平等条约,他们不断的对中国进行掠夺、侵犯,他们要的是中国的资源,而非洋务派心里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个人论文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指导老师:江燕 作者:左超 班级:传媒113班 学号:1109010340 完成时间:2012年4月20日

论湖湘文化对近现代史的影响 【引言】2011年作者在参观岳麓书院时看到这样两幅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和“吾道南来,原 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到了近代更是人才辈出。翻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活跃在中国近现代史舞台上的湖湘名人出奇得多,而且他们大多对近现代的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现代湖南人才群集现象的出现仅仅是因为偶然吗?这种特殊历史现象与独特的湖湘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湖湘人才群集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并由此现象总结出湖湘文化中影 响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六大特征,进而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分为鸦片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时期、维新变法时期、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分别讨论这五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湖南人士对近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最后,总结性的论述近现代湖湘文化于今日中国的意义。 【关键词】人才群集近现代史湖湘文化影响 【正文】 一、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1】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 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在1955年授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245位中将以上的将帅中,湖南籍的有73人,占总数的28.7%。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一篇刊登在纽约《北美日报》上的"社论"这样称道:"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为了更直观、明了地分析并讨论近现代湖湘人才群集现象,我们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一百年的时间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1)鸦片战争前后 (2)太平天国时期 (3)维新变法时期 (4)辛亥革命前后到民国时期 (5)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各阶段涌现出来的湖湘杰出名人,如下表【4】:

晚清《公司律》的的历史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法制史学科考试论文题目:晚清《公司律》的历史考察 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硕士2012 级 学号2012100573 姓名陈佩娜 联系方式peina535@https://www.doczj.com/doc/8211083632.html, 评阅成绩 完成日期2012 年11 月

晚清《公司律》的历史考察 陈佩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 省史利今,中国近代公司立法进程反映20世纪的中国在开启法制现代化路途上移植西方与结合本土并举的特点。虽然近代晚清公司立法的重要法律法规已经进入了历史的框架,但梳理其整个立法过程与实施效果能有所裨益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公司法制建设。 [关键词] 公司;公司律;历史考察 一、立法起点:清末制颁《公司律》的历史背景 刚愎自用的清末统治者推行的锁国政策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不得不改弦易辙,中国已经走到了历史大剧变的关口。无论情愿不情愿,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极富侵略扩张性的资本经济两相对峙时,弱势文明总得落败并开始一段向强势文明学习、模仿并企求超越的进程。公司制度作为现代商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一种高效用的经济组织形式,也在这一进程中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并开始在这股瓦解小农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大潮中渗透、扎根。 桑巴克曾说,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通性是“从权力得到财富”。[1]在一个人治色彩深厚的专制政权体制下,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必然难以自由发展,其兴衰一开始就牢牢地掌控在清朝官僚的手中,并注定命运多舛。于是,19世

纪70年代,在洋务派官僚的一手操控下,公司制度在晚清时期最初以“官督商办”的模式获得了合法地位。所谓“合法”,仅指受到官方的认可,并非出台了成文法律规范加以规制和保障;实际上这个时期,一切萌芽状态的公司企业的运作尚处于“无法可依”的环境。 以“官督商办”的面目出现的公司企业与经济自由、平等的原则背道而行,其实质是民间资本依附于当权官僚下的畸形运作。清末一切变法图新只是缓兵之计,除了维护专制统治外无一丝改革愿望和诚意。洋务派行政式管理下的官督商办公司企业难以承担实现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最先一批参加公司企业式的资本运营的商人在国门刚开之际,逐渐接受公司制度这一新事物,也痛感缺乏法律规制保障下的公司企业运作之举步维艰。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结束,洋务派官僚操纵下的“官督商办”企业模式也走到了尽头,历史呼唤新的有效用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由于领事裁判权的存在使外国公司企业免去“无法可依”的困扰,外商可以依据本国公司法等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既然腐朽的清政府无法实现制度上的供给,民间资本只能依靠中国传统商业习惯来组织公司企业。然而,狭缝中生存的民间资本对成文法的呼唤并不是清政府出台《公司律》的直接动因。19世纪末期,西方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中国在公司法等领域的“裸法”状态也大大损害了外商的利益,例如华商附股的问题。于是,列强恩威并重:以放弃领事裁判权诱之,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懦弱的清政府出台以《公司律》为主的一系列商事法律制度。 二、《公司律》的主要内容 清廷商部于1903年8月(光绪二十九年七月)成立,载振临危受命,上任

清朝文化(三)

教学目标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间年画。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欣赏文学艺术的能力。清代的小说,戏剧、绘画等方面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新和发展,并在世界文坛艺苑中独树一帜,大放异彩。教育学生不仅要感到自豪,更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黄遵宪的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地位分析 本课讲授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清朝封建末世、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加深和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特征,反映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是出现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反封建和谴责外国侵略罪行的进步小说、爱国新诗和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的绘画艺术作品。清代文学艺术不仅在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还有创新,并在世界文艺史上独树一帜,同时在整个清朝文化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重点分析 清朝是国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画家辈出,并有所发展创新。如清初朱耷、石涛的画。朱耷的画以其独特的水墨画体貌,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石涛的画意境苍莽新奇,画法有独特性。对当时扬州画派及后世国画都有影响。清中期的“扬州八怪”,追求个性、立意新奇。清末任伯年、吴昌硕二人的画对近代画风都有影响。清朝的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量多质高。其中最杰出的有三部名著。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多为神鬼狐妖的故事,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暴露出封建社会官史残酷政治黑暗的现实。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书中对那些利欲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进士及大小官吏等进行讽刺,暴露了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腐败。《红楼梦》描写了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此为基本线索,再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庭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行为:骄奢淫逸、敲诈勒索、草菅人命、狼狈为奸而又互相倾轧,鞭挞了罪恶的封建礼教。 难点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对《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线索,揭示了封建社会分崩离析,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而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划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重点突破方案在讲清代小说时,可以先了解学生是不看过这些小说或看过根据这些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根据学生认识的实际情况,教师或详或略地加以讲解。在讲清代的绘画时,可以选择相关画家的一些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教师的启发,使学生了解清代绘画的特点。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清朝的小说和绘画。教学难点:《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前两节讲过的有关清朝文化成就的内容,然后指出)清朝文化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和思想方面的成就,都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清朝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发展的情况,清朝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文学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小说。清朝的小说1、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教师首先简介作者生平,让学生看教材的两幅插图,然后询问学生是否看过《聊斋志异》或据此改编的影视剧,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本书的特点是以神鬼狐妖的故事为主要题材,用离奇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揭露统治者种种丑恶面目,讽刺科举制度,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教师可以《画皮》为例进行分析)。2、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教师首先给学生讲周进落榜和范进中举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分析,教师归纳补充)。作者在小说中对“儒林”中那些利熏心、虚伪丑恶的秀才、举人及大小官吏进行讽刺,揭露了入股取士科

清末新政的成败

清末新政的成败 2011-10-03 第09版:中外历史 作者:高放来源:学习时报字数:6181 清廷顽固派首领慈禧太后1898年镇压了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之后,很快引发了 1900年义和团的暴动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在国难加深的险境下,慈禧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大清王朝的世代威权,不得不从 1901年重新开启变法,推行新政。以往史学界对新政多加否定,甚至认为“新政实际上是一种苛政”。这有失偏颇。我认为清末新政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政府在新世纪最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清末新政历经10年多,大体上可分为前5年与后5年两个时期,在经济、政治、军事、文教、法制方面的成就后期比之前期更为显著。但是新政终归失败。其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非常值得重新总结。 经济方面,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1902年 2月的上谕强调提出:“农工商业,为富强之根本,自应及时振兴。”同时又指明:“振兴农工商业,以保利权。”(《光绪朝东华录》总节 4830页)可见振兴农工商业,旨在保护国家利益主权以抵御外国资本入侵,这个宗旨是明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尤其是义和团的内乱和八国联军的外祸给农业造成很大破坏,所以新政从恢复农业起步。主要措施是激励开荒屯田,扩大耕地面积,改进农业技术,大力兴修水利。由官方兴办农事试验场,是破天

荒的新举措。1902年首先在保定办一所农事试验场,1906年进而在福州、北京、济南、盛京(沈阳)等地增设开办,引进日、美等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具(如洋犁、畜力机器、割麦器、玉米自束器)等。现代化工业也开始由官方倡导。1901年开始由北京进而在多省设立工艺局或劝工局,用招股办法开办股份制企业。官办企业与民办企业并举。我国的民族工矿企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到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新政期间铁路发展尤其迅速,到1911年约达9000公里,比1895年约增长20倍。其中京张铁路在詹天佑总工程师领导下从1905年开工到1909年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工,完全自立自建,又有“詹天佑挂钩”的创新,震惊中外。电报、电话业务开始独立自立发展。1905年北京建立的京师华商电气公司,发电设备为150千瓦。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个发电厂,标志着我国迎接世界电气化新时代的开端。电气化开始起步。1905年天津首建电产品工厂(制造电震子、起电盘、电铃、电池等),1906年天津出现有轨电车,1907年上海设官办市内电话局。工商业和金融业随即获得新发展。清廷于 1903年设商部,鼓励各地兴办商业公司、轮船公司,保护私营商业权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第一次有明显迅速增长,1907年比1900年几近翻一番。部分商品如耐火材料、棉纺织品、面粉等开始投进国际市场。1903年开设铸造银钱总厂,发

历史试题

陵川一中201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权’归于吏部” A.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监察权的控制 B.完全剥夺了地方举荐人才的权力 C.有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使政权的贵族政治色彩更加浓厚 2.“阁臣之预务(参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管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 奏事,亦不得相关白(陈述)。”这说明,此时的内阁 A.成为下辖六部的重要中枢机构 B.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由皇帝的亲属组成且把握决策大权 D.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不是权力机构 3. 亚当·斯密曾指出:“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特别在雅典,普通的法院都是由许多无秩序的人民团体组成的。 他们所做的判决,几乎常是胡乱的,常是决定于一时的宗派意见或党派精神的。”其意在说明 A.古代雅典民主是典型的人民民主B泛滥的直接民主将背离社会正义 C雅典民众有较充分的言论自由权D古代雅典法院的判决具有随意性. 4.《十二铜表法》第九表条款之一:“不得为任何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从当时背景看,该条款之规定 A.有利于稳固城邦的统治 B.缓和了帝国的内部矛盾 C.体现出对个人权益的漠视 C.有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 5.《日落斜阳:20世纪英国》中指出,“在专制时期,国王是权力的重心;专制制度消灭后,上院成为权力重心;19世纪开始,重心明显向下院转移……”19世纪开始,权力重心的“转移” A.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说明国王退出了政治舞台 D.体现出英国议会内部的分裂 6.下图摘自某同学的课堂笔记内容(部分)。可见,该国政府成立遵循的原则是 这个国家 1.她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 2.体现这样的顺序 建国理想与精神宪法政府和总统 A.打谈结合 B.分权制衡C以法立国 D.联邦制 7.如果把俾斯麦称作“白色革命家”,“革命”表现为历史进步性,“白色”则说明了历史保守性。当时,德意志民 主政治明显具有“白色”特征的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体 B.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 C.皇帝有权召集和集散议会 D.各邦拥有一些自治权 8.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 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数暴政”。而19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9.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10.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图一黑奴贸易路线图图二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政治文明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物质利益驱动D.交通工具革新 11.《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 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 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 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 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12.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13.“如批准条约,不仅台湾人民反抗闹事,各省军民也‘必致痛哭深怨,断不甘心。……”结果会弄得“战争无 能布置而海防又立穷,中国将来必无可办之洋务”。此处所指“条约” A.使台湾全岛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境地 B.规定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C.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D.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14.陈独秀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更非其他阶级的革命”。据此,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