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浅谈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本文以分析工业制成品国内国外环境为重心,找出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建议。

关键词:工业制成品出口现状

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总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制成品自身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17980.5亿亿美元,上涨了200倍。其中,2002~2011年的10年期问,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增长率都在25%以上。另外一方面,出口总量上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0%上升到2008年的95.55%。除了198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是下降的,其余都处于上升的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基本是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分析2009年的出口总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省(市)所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最大,分别是11.80%、16.58%、11.07%、29.87%,而一些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等省份所占出12比例很小,基本在0.3%以下。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1.78%,我国中部地区所占份额为4.78%,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为3.44%。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十分不合理,东部地区占据主要力量,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量很少。

二、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l、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各地区差异极大,虽然受到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制成品产业,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初级产品产业,而中部地区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不充分重视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必将导致地区间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扩大,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平衡发展。而劳动者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率的差异扩大也将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剧,从而可能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2、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过度依赖这些出口市场国家不仅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容易成为各种贸易壁垒制裁的对象,而且会削弱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变化和抵御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层次较低。受制于国内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不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仍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

型转变,但是在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发展明显不足。不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

来看,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

而且此类产品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三、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1、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一般贸易相比,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的收益、净创汇、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出口商品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等都较低。因此,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升级做起。产业链升级。我国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内地转移的路线,并逐步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东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主体升级。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后,国内企业可以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蜕变”,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最后,培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加工贸易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一些步骤有意识地培养产业集群。

2、继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要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档次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应用技术和开发,特别是现有生产条件的产品创新和工艺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同时,我国也应加快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涉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修改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积累经验,为争取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创造条件。

3、合理调整区域结构,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比重。在东部省市工业制成品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迎接东部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做好准备。注意引导高新科技产业向那些具备条件的西部中心城市转移。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1 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近1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甚至在入世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像原来认为的受到极大冲击,反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1997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158万辆,出口约1.5万辆。到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927万辆,增长12倍;出口93万辆(1~11月),增长63倍,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进口到出口,从逆差到顺差,中国汽车正在走着许多中国工业品的老路,在“Made in China”这组魔力词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出口繁荣异常。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生力军。 但是,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德国汽车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9%,日本是50.3%,韩国是64.9%,中国2010年汽车出口比例为3.1%,2011提升至4.6%,但仍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的汽车出口比例也远远高于中国,见图1。同时,这也说明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空间还很大。 图1 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与出口比例 数据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从纵向看,在中国入世以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很小,入世后快速发展起来,到2011年达到约85万辆,到2012年前11个月已经超过93万辆,预计全年将超越100万辆的水平,见图2。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在2007年和2008年,不仅国内市场快速扩容,汽车进出口市场也令人惊喜,无论是进出口量还是进出口金额均再创新高。但是到了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车出口数量同比几乎减少一半,除轿车之外的其他车型出口价格也出现回落。在2010年有所回升,但是也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到2011年和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2008年的水平,创历史新高,但是出口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出口的车型仍以经济型为主。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我国大米进出口现状与对策 姓名 学号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2014年4月8日

摘要 大米就是我国的重点出口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大米贸易处于净出口状态。大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播种面积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处于主导地位。大米相比于其他谷物和油料市场,在国际大米市场中,更加具有波动较大的价格调整。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大米市场受政府干预以及商业垄断的特征。因为大米具有国际市场占有量小,大米出口较为集中以及大米进口较为分散的国家,相关国家政府的干预性,生产区域的高度集中等优点,使得我国大米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米出口趋势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前期出口量大,后期较为削减。虽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相对于大米出口量而言,大米的进口量是较少的,近期主要用于引进我国没有的大米品种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在现期大米进出口贸易仍在很多弊端,例如农业生产结构的不完整,还有转基因大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转基因大米各国持有不同的态度,而且我国群众对于转基因农作物也持有不同的态度。我国对于转基因农作物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我们应该就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规范性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业体系,立法保护转基因农作物,更好的发展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米,转基因,对策,现状 摘要是很重要的,你要写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要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期待得出什么结论。 请你重写摘要。 至少你要清楚写明:大米进出口是个什么现状,存在什么问题,你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达到什么结论。

Abstract Rice is one of China's key expor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China's net exports of rice trade in the state. Rice is China's first large-grain varieties, large acreage, yields the highest total production up to, in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has always been a dominant position. Rice grains and oilseeds compared to other markets in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with more volatile price adjustment. At the same time, feature the international rice market intervention by government and commercial monopoly. Because the ric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rice exports are more concentrated and more dispersed rice imports, the relevant nation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ighly concentrated production areas, etc., making China the rice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overall trend in rice exports fluctuated trend: early export volume, the latter is more cuts. Although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but with respect to rice exports in terms of volume, imports of rice is less, the recent introduction of rice varieties are mainly used not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current issue of ric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 still a lot of drawbacks, such 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countries hold different attitudes, but also our people hold different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ttitude. Our managemen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for the existence of certain defects.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certain normative construction on these issu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ystem, legislation to pro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and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export trade,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Rice,Transgenic,Countermeasure,Status quo

地炼原油及成品油出口资质之争

地炼原油及成品油出口资质之争 2017.3 2017年四大油公司再次垄断成品油出口市场,地炼获成品油出口资质仅2016年一年时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就地炼的出口资质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中国炼油产能过剩已成现实,授予地炼企业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资质将是大势所需。”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兼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在提案中表示。 他指出,在国内成品油过剩的情况下,地炼的市场能动性和扮演角色成为关键。目前地炼企业在原料来源、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国际化运作等方面运作已经非常成熟,而在市场灵活性、风险规避等方面还要优于国企;此外从国际炼油行业来看,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对民营炼油企业的成品油的出口也并无限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炼油过剩产能约为2.2亿吨,成品油消费增长区间明显下移,首次出现萎缩现象。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炼油产能由减少或略增的态势转为显著增长,预计2017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量为3.2亿吨,成品油产需差将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加25%。 2月,国内成品油出口总量为426万吨,同比增长42.47%,环比增长40.13%,成品油出口量较今年1月大幅增长;成品油进口总量239万吨,净出口187万吨。 李湘平表示,在国家给予地炼企业原油进口配额7500万吨的一年里,地炼企业淘汰了落后产能6000万吨,使得过剩产能降至1.6亿吨;此外,在获得成品油出口资质的一年内,山东地炼共累计出口成品油52.2万吨,出口额约16亿元,对山东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为 2.9%,减轻了国内炼油产能过剩而成品油需求放缓的压力。 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的两位人大代表则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 中石化天津石化总经理李永林表示,目前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量已超过7000万吨,规模已很大,建议适度放缓审批节奏,对实际运行效果及时评价总结,再考虑推进。 3月5日,商务部对新增的五家地炼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进行公示,包括中化工、清源集团、神驰化工、河北鑫海化工和金诚石化,第一批进口原油配额共1867万吨,此前已有13家地炼获得原油进口资质,原油进口配额约为7500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学 中国·** 年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 II -

中国大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大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大米市场进口量持续增长。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市场大米价格大幅高于国际市场, 是国内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进口大米受青睐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7.981万吨,同比增加3.893万吨, 增幅27.63%。1~10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200.7万吨,同比增加15.13万吨,增幅8.15%; 2014年10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 5.749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增幅33.24%。1~10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 23.656万吨,同比减少16.873万吨,减幅41.63%。 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15年度(7月到次年6月)中国的 大米进口量预计为370万吨,比上年的380万吨减少约3%,因为国内产量可能提高。报告预计2014/15年度中国大米产量为 1.44亿吨,同比增长1%因为种植面积提高。参赞预计 2014/15年度中国稻米播种面积为3060万公顷,同比增长1%此外,报告还预计2014/15 年度中国的大米出口量为35万吨,同比增长36% “今年以来,大米进口量快速上涨。进 口大米具有价格低的优势,与国产大米相比,我们更倾向于采购进口大米。”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米经销商告诉记者。 进口大米价格低于国产大米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大米价格大幅高于国际市场。进口的本质不是我国自身粮食供需出现了问题,而是国内外的差价导致了进口的商业条件。粮食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只要在这个配额内进口的粮食都有低关税,所以只要国外粮价低于国内 价格,粮食贸易商就会大量进口。 据了解,当前国际粮价远低于国内粮食价格。一方面是由于国内近年来一直对水稻等实 行最低价收购,稻谷价格持续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产大米价格。2014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早釉稻(三等)、中晚釉稻和粳稻每50公斤的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3年分别 提高3元、3元和5元,每市斤分别为1.35元、1.38元、1.55元,国内加工后的大米售价一般在2元/斤左右。另一方面,因为我国以进口越南米为主,而东南亚种植成本低,因此稻谷价格偏低,米价偏低,进口越南米离岸售价在 1.6元/斤。 目前泰国5瀛碎率大米的报价为每吨440美元,与之前相比下跌了5美元;印度5瞬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430美元,与之前相比下跌了10美元;越南5瀛碎率大米报价为每吨445 美元,与之前相比降低了5美元;巴基斯坦5瀛碎率大米价格为每吨410美元,与之前相 比下跌了15美元。 与进口大米相比,国产大米的价格却高了很多。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显示,国内大米价格折成美元每吨800多美元,而国际市场上越南大米最低仅400多美元。以6月份粮价为例,国内

2018-2022年中国成品油市场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成品油市场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成品油消费税 2018年1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成品油消费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本公告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公告要求所有成品油发票均须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成品油发票开具模块开具。消费税新规施行对成品油市场的影响:一是对成品油行业整体有利,将净化行业环境;二是对守法经营的企业有利,新规施行前后不会增加太多的经营成本;三是对大型石油公司有利,它们作为主要的成品油保供企业,可以享受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四是短期内,全社会的低价调和汽油资源会减少,成品油尤其是汽油的供需形势可能会收紧。对于税收新政,地方炼厂、贸易商需要一个适应期;五是新规施行不会改变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中国成品油升级之路 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步伐加快,油品升级计划时间不断提前,国六标准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同时车柴、普柴并轨也不断加速。2017年11月1日起全国范围普及国五普柴,从环保指标来说,国五普柴与国五车柴并无明显区别,硫、锰、芳烃含量一致,仅十六烷值与闪点存在区别,而且如今尚无关于国六普柴指标的制定,因此,国五普柴或将长期存在。 截止2017年底,山东42家规模地炼中,已有35家能够批量生产国六或京六标准汽、柴油,部分炼厂国六油品已成为主打产品。 三、成品油价格上调 2018年4月,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再次开启。如此前预期的一致,成品油价“踩线”上调。发改委网站公告表示,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18年4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汽油上调55元、柴油上调50元。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调0.04元,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4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05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4元。 经过本次调价,201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四涨二跌一搁浅”的格局。整体来看,截至本次调价,2018年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调110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调105元。 四、成品油出口方式——来料加工到一般贸易 炼油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加工贸易方式下相当于直接把污染留在国内,与国内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总基调是不一致的。2016年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政策推出,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成品油可以退17%的增值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鼓励一般贸易出口的态度。2017年,共下发一般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5批次,共计1623.1万吨;下发加工贸易配额量4批次,共计2642.9万吨。实际操作中,加工贸易配额完成度较好,一般贸易方式在第四季度完成率较高。 目前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下,成品油出口量将持续增长,但后期贸易方式或将多元化,一般贸易比重逐步升高。 五、汽油需求增速放缓 对于成品油行业而言,汽油一直作为我国石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产量保持增长趋势。另一方面,受到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汽车占比的增加,以及共享出行方式的转变,导致汽油需求增速放缓。2017年上半年我国汽油产量同比增长1.59%,而表观消费量仅同比增长1.50%,供需矛盾严峻。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行业的发展势必会挤压汽油

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竞争力分析

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与网络的广泛使用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需求变得巨大,互联网用户对网络游戏业务的需求迅速攀升。各类厂商纷纷利用自身固有优势,大规模地介入网络游戏市场。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出口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业界的重视。网民的迅速增长同时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游戏市场,网游以其技术含量极高而能源消耗极低的特性成为利润巨大的新兴产业。 二、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1、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2007年之后的民族网游,除了重新占领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开始走出国门,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达到1.09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3.9%。到2010年,中国国产游戏产品的出口规模较2009年继续加快,海外市场收入近2.3亿元,较2009年增长116%,出口游戏数量超过100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巨头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包括《剑侠情缘》(金山)、《征途》(巨人)、《赤壁》(完美时空)等国产游戏,已经在海外运营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国的民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国际网络游戏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也成为世界新兴游戏大国之一。 2013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一,出口总额继续高速增长;第二,出口产品数量增多;第三,出口范围进一步扩大,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移动游戏和网页成为海外出口的新锐力量;第二,客户端网络游戏持续增长;第三,更多企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授权出口模式,开始尝试多种模式。提高了海外收益。 未来几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移动游戏的巨大全球市场前景是这种增长势头的主要支撑点。 2、中国网游出口主要运营商 完美世界,金山,网龙,盛大,蓝港,麒麟等。由于数据时效性原因,未查到最新市场份额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从出口规模来看,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增速为-16%。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的出口大幅度的增加,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高达31.3%和20.3%。之后因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贸易成本不断攀升,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我国出口额为23427.47亿美元,增长6.1%。从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 2、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5.4%下降到2014年的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94.4%上升到2014年的95.2%,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5.5%上升到5.7%。具体的出口商品结构见表2。 3、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 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超过一般贸易,但从2011年开始,一般贸易出口超过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恢复到一半以上。进出口企业从代工生产、贴牌出口向自创品牌、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转变,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7%,占出口总值比重为51.4%,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过一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加工贸易出口8843.6亿美元,增长2.7%。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相关数据见表3。 4、从出口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从出口主体来看,中国出口主体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18%和55.2%下降为2014年的10.9%和45.9%;2014年私营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40.8%。从表4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5、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出口布局继续优化 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出口布局继续优化。历年来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在不断的降低,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由2008年89.8%下降到83%,而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5.6%和4.6%上升到2014年的7.8%和9.3%。201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中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8%,西部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高达22%。具体的区域出口情况见表5。 6、从出口的国际市场来看,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占比从2008年的46.2%下降到2014年的39.1%。而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额总体增长较快,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较2013年增长了11.5%。2014年全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达到1061.47亿美元,增长了14.4%,高于我同期外贸增幅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2014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比重如图1所示。 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需求较难回升

大米行业市场现状

一、大米现状 1、中国水稻分布区域分布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黔东湘西高原。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2、市场上销售大米的企业类型 一是做大米起家,慢慢积累形成品牌,以北大荒为代表。 二是其他行业起家中途涉及大米的企业,这类企业由于资金雄厚并且已经在其他领域建立起了一定知名度,因此能迅速撬开大米市场,并在短时间内占领制高点,这类品牌以“福临门”,“金龙鱼”为代表。 三是小品牌大米,主要是产地品牌,以东北大米、太湖大米为代

表。 四是无品牌企业,主要做散装米,走批发市场。但是各种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都非常接近,同质化明显,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和品牌,消费者认同感普遍不强。 3、全国大米行业市场分析 1).大米行业市场总体呈疲软态势 从大米行业销售收入来看,2008-2016年,大米行业销售收入逐年上升,但增速自2011年以来逐渐下滑。近年来,我国大米从一个出口国逐渐的过渡到了进口量逐渐增长的国家。特别是2015-2016年我国大米进口总量均超过了300万吨大关,对我国大米销售带来了弊大于利数据。据调查,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大米销量不情况并不突出,而我国米价仍高于国际价格,贸易商中间仍有利可图,使得2017年后三个季度仍面临考验。2017年以来,随着气温的缓慢回升、普通居民消费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等因素,经销商大米备货积极性下降。前瞻测算,2017年大米行业收入增速将少于2016年,销售规模约7115亿元。 图表1:2008-2017年大米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图(单位:亿元)

浅析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浅析出口产品的国际竞 争力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姓名:黄小珊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曹娜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日也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间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个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政府机构和新实施的政策就能够促进长期增长的目标,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还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做一下浅显分析,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一些有益对策。 关键词: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对策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lso has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d .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xports,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 state which export products ar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an promote long-term growth targets, can not only realiz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till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people's living quality to enhanceunceasingly. In this case,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to enhance our economic strength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export products situation and make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export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acountermeasures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者姓名:黄小珊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曹娜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日也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间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个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政府机构和新实施的政策就能够促进长期增长的目标,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还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做一下浅显分析,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一些有益对策。 关键词: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对策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lso has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d .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xports,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 state which export products ar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an promote long-term growth targets, can not only realiz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till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people's living quality to enhanceunceasingly. In this case,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to enhance our economic strength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export products situation and make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export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acountermeasures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3:4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马韶辉[导读] 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 (辽东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货活动由来已久,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其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推动中国外贸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望文中所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进口10.49万亿元,贸易顺差3.35万亿元。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2、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3、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 必须将内需为主,以内需带动外需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从而让消费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效,推动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对国家当前的外贸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场机遇,让集中出口风险分散化,同时还需缓解国家集中出口某个国家的顺差压力。另外,企业还需加大内销市场的拓展。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还有待发掘和扩展,尤其是农村市场,其具备极大的潜力。因此,企业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 2、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平衡贸易结构 当前,中亚五国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大陆桥的关键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将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持续扩张,覆盖经贸、金融以及投资等各个领域,不仅合作内容会越趋丰富化,同时,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动,使合作更为深入,中国需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共同的构建,应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于此同时,也需重视对外贸易产品的不断更新,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3、加大自身优势培育,减少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从对外贸易大国逐渐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进行发展转变,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随着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加坡等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以RCEP为基础深化和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中国还需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1、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出口市场当前已经发展为以亚洲为核心,以欧洲和美洲为两翼的模式。根据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贸易伙伴来看,如美国、日本、欧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等,中国贸易伙伴已经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多元化格局。随着近几年多边贸易的缓慢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对于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市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基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边贸易体系,这一系列举动将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贸易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中国将更便利的从国际市场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及先进技术。 2、对外贸易合作竞争空间逐渐扩大 从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今,中国的贸易对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范围覆盖到全球。随着合作关系的逐渐扩张,不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选择贸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为多样,合作方式更为多元。基于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选择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 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生产轿车,共有2443 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

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05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07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 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 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自2005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在2006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

成品油出口业务流程

4.11 成品油出口业务流程① 一、业务目标 1 经营目标 1.1 扩大中国石化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1.2 提高整体经营效益。 1.3 规范出口业务,规避经营风险。 1.4 及时收汇,保证资金安全收回。 2 财务目标 2.1 确保核算真实、准确、完整。 3 合规目标 3.1 符合国家有关外贸、海关、外汇管理等法律、法规 和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1 经营风险 1.1 缺乏长期稳定出口策略和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不当 定价或停止出口导致国际市场份额丢失。 1.2未能在船只到港之前将许可证及单证及时交给分 (子)公司,导致报关、报检及出口延期。 1.3未经审核,变更合同示范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 款导致的交易损失。 ①成品油出口,是指中国石化汽油、柴油、煤油和化工轻油,由联合石化代理出口。

1.4 出口产品存在品质、规格及相关测试方法与国际标 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索赔等纠纷。 1.5 单据制作错误或未能及时交单,导致对方拒付货款。 1.6未能审慎评估外商资信,导致货款回收风险。 1.7未能对出口货物及时、准确地投保无法索赔,或货 物出险后没有及时索赔,造成损失。 2 财务风险 2.1 账务处理不正确或对账不及时,导致财务数据不真 实。 3 合规风险 3.1 违反国家有关外贸、海关、外汇管理等法律、法规 和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造成损失或受到处罚。 三、业务流程步骤及控制点 1 出口计划 1.1 生产经营管理部会同相关事业部,制定产品出口计 划,按规定权限审批后下达。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 合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联合石化)根据生产经营管 理部下达的月度产品出口计划,与分(子)公司对 接。分(子)公司须按出口计划生产落实货源。联 合石化须按出口计划完成出口销售。 2 合同签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