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现状

一、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分析

1、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总体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工业制成品自身来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从1980年的90.05亿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17980.5亿亿美元,上涨了200倍。其中,2002~2011年的10年期问,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增长率都在25%以上。另外一方面,出口总量上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49.70%上升到2008年的95.55%。除了198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是下降的,其余都处于上升的趋势。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基本是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2、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分析2009年的出口总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四省(市)所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最大,分别是11.80%、16.58%、11.07%、29.87%,而一些西部省份,如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陕西等省份所占出12比例很小,基本在0.3%以下。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1.78%,我国中部地区所占份额为4.78%,西部地区所占份额为3.44%。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十分不合理,东部地区占据主要力量,中西部地区的出口量很少。

二、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l、工业制成品出口地域分布极不平衡。目前,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各地区差异极大,虽然受到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制成品产业,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在初级产品产业,而中部地区大致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不充分重视这种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必将导致地区间生产技术水平差异的扩大,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平衡发展。而劳动者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率的差异扩大也将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剧,从而可能引发相关社会问题。

2、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新型贸易壁垒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过度依赖这些出口市场国家不仅使我国工业制成品容易成为各种贸易壁垒制裁的对象,而且会削弱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国际市场变化和抵御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层次较低。受制于国内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档次不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仍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但是在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发展明显不足。不论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处于弱势地位,

而且此类产品出口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性很大。

三、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若干建议

1、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与一般贸易相比,在加工贸易中,国内企业的收益、净创汇、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出口商品与国内其他行业的关联度等都较低。因此,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升级做起。产业链升级。我国加工贸易必须走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内地转移的路线,并逐步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东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主体升级。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后,国内企业可以沿着一般供应商主要供

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蜕变,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最后,培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加工贸易的最高层次,可以通过一些步骤有意识地培养产业集群。

2、继续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要提高工业制成品出口质量、档次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大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应用技术和开发,特别是现有生产条件的产品创新和工艺改造,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出口企业要有名牌意识,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档次,创建良性的出口格局。同时,我国也应加快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涉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修改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积累经验,为争取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创造条件。

3、合理调整区域结构,提高中西部地区出口比重。在东部省市工业制成品出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应该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迎接东部沿海地区和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做好准备。注意引导高新科技产业向那些具备条件的西部中心城市转移。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红茶仍是主要进口品种 中国茶产业在2019年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总产量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均创新高,与此同时,困扰产业发展的产销矛盾也日益突出,消费人口与消费总量增速持续趋缓,市场存量继续增加。 面对国内茶叶市场内销趋缓局面,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数量仍在持续提升。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进口茶叶4.43万吨,同比增长22.25%,其中红茶进口量为 3.64万吨,占总量的83.77%。进口茶叶总金额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其中红茶进口额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7.07%,占总金额的67.3%。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超过千吨的地区共8个,其中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分列前三,进口茶叶量均在7千吨以上,浙江以9260.5吨的茶叶进口量排名第一。另外五个千吨以上茶叶进口量的地区是广东、北京、上海、广西以及安徽。 出口品种绿茶最多 出口方面,2019年,面对摩洛哥、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可预见性下降,中国茶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与结构,全年茶叶出口呈现出总量盘整、价额大增的态势,量价额均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36.65万吨,同比上升0.52%;

金额为20.20亿美元,同比上升13.61%;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同比上升13.14%。 从品种来看,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仍以绿茶为主,2019年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同比增长0.33%,占总量的82.92%;绿茶出口额为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7.77%,占总额的65.25%。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2019年,中国茶叶在传统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制约出口在局部市场出现下降的两大因素包括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 在技术壁垒方面。一是中国茶叶对摩洛哥这一最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量仅为7.43万吨,同比下降4.2%;主要原因是该国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口茶叶农残限量新标准。二是欧盟不断增加农残检测项目,提高农残限量标准,使中国茶叶对欧盟出口量仅为2.8万吨,出口金额为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12.1%。 在关税壁垒方面,2018年,美国是中国茶叶出口(量、额)的第四大贸易国。受贸易战影响,2019年9月1日起,美国对中国茶叶征收15%的关税,致使201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茶叶1.47万吨、出口额为0.7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2%和21.35%。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出口茶叶超过万吨的地区共7个,其中浙江、安徽、以及湖南分列前三,出口茶叶量均在3万吨以上,浙江以15.88万吨的茶叶出口量排名第一。另外4个万吨以上茶叶出口量的地区是福建、湖北、江西以及四川。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论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大因素支撑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把对外贸易作为发展本国经 济的最初推动力。世界自由化政策的效果,世界经济保持较高增长 速度为我国外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 济体制改革和外贸体制改革,以及9%左右的实际增长率为外贸发展 创造了良好内部环境,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政策的改革。我国在劳动力资源、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潜力上又具 有比较优 势。外资对我国增加出口,改善国际贸易地位起了积极作 用。 利用世界产业转移的契机我国外贸从初级产品出口转换为轻工 纺织品的出口,再到机电制品的出口,目前利用世界高科技产业转 移的机遇正向高科技制品为支撑点转变。改革开放以前一般贸易一 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后加工贸易异军突起,超 过一般贸易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出口总额的 55%,进口总额的39% 尤其是进料加工贸易发展尤为迅速。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升级,人 们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 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务、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 , 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 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由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 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政府逐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自由化程 度的提高,服务贸易将越来越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货物贸易以高新技术为载体 , 高新技术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制造业在世界 范围内正在朝着更高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增长,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 货物贸易正在萎缩,高知识密集型产业贸易的上升诱发当代知识贸 易。知识不再仅仅是生产要素,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战略资源,在 价值创造活动中正逐渐显示其核心地位 ,日益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 争所必要的核心优势资源。 世界产业结构信息化进一步刺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全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服务活动及其过程 的可贸易性,产生了大量新的服务贸易门类,刺激了整个 世界服务 贸易的发展;同时也将使世界服务结构进一步朝着技术、知识密集 型的方向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技术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新 技术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将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而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又 离不开科中国加快了贸易和投资 科技产业化浪潮中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doc5)(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X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带来整个世界X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一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X围和更深程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一)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一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与国际贸易发展。WTO是一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X各国对外贸易立法与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X的X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与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还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并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一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 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者的迷惑。实际上,WTO在本质上只是一套管理国际经济的机制,与实际上实行的国际贸易是否自由无关。而现实中的国际贸易是自由还是保护其关键取决于一些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行为。历史已经证明,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只有当他们的经济竞争力足以称雄世界以后,才会愿意推行自由贸易的政策,同时大力鼓吹自由贸易的论调。由于各国国家利益的不同,21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路途并不会非常平坦,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交织在一起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特征。 三.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中国茶叶市场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是茶叶原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现在的国内茶叶市场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众多茶叶企业亟待破茧而出。 国内茶叶市场问题 目前我国茶叶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饱和,消费增长速度低于茶叶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呈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历史积淀的影响,我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如下特点: 1.多:茶叶种类多,行业企业多。 由于历史、地理原因,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大约有上千种茶叶,仅名茶就有两百种左右,而每一种茶叶因采摘时节、产地不同又可分出众多子类。 与茶叶种类多相对应的就是我国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大约8000万茶农、7万家茶企。 2.乱:管理无序,标准缺失。 产品种类和行业企业众多本就容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而行业管理不健全和产品标准的不易操作更导致了茶叶行业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近年来,各地大建茶叶城、茶叶批发市场,甚至一个城市建有多个批发市场,超出了市场的需要,结果导致市场内商户的销量和利润越来越薄。而且批发市场由个体商户组成,自身所普遍存在的散、乱、杂和不易监管等特点,很容易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管理的松懈也导致食品行业普遍推行的QS认证在茶叶行业得不到有效执行。 我国现行茶叶品质标准中,关于茶叶的感官品质都采用定性语言描述,消费者难以理解和应用,致使标准在交易定价中很难发挥作用,形成实施上的标准缺失情况。普通消费者在购买茶叶时往往难辨良莠,听任一些不良茶商的信口胡言,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 此外,行业内还存在假冒伪劣、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也严重影响了行业形象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3.弱:企业实力弱,品牌意识弱。 我国茶叶企业数量虽多,但多数都非常弱小,规模上亿的企业屈指可数,而且没有能够主导行业发展的企业。2008年,7万家茶企共实现茶叶总产值3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仅联合利华立顿一家茶加工企业年产值即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茶叶产值的2/3强。 我国多数企业还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阶段,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产品也主要依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目前我国有7万家茶厂,注册了自己品牌名称的还不到1000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与趋势 发表时间:2018-10-15T10:33:43.79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马韶辉[导读] 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 (辽东学院) 摘要:对外贸易也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劳务的交换活动。这种交货活动由来已久,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先是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其中的问题,然后分析了推动中国外贸的策略,最后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望文中所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贸易顺差不断增长 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24.3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万亿元,进口10.49万亿元,贸易顺差3.35万亿元。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资,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2、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3、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在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加之欧美经济面临疲软,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密的贸易壁垒保护,所受到的反倾销调查可能会越来越多。随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二、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1、扩大内需,缓解贸易顺差 必须将内需为主,以内需带动外需作为主要发展模式,从而让消费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功效,推动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为其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在此过程中,企业需对国家当前的外贸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把握好市场机遇,让集中出口风险分散化,同时还需缓解国家集中出口某个国家的顺差压力。另外,企业还需加大内销市场的拓展。当前,中国的国内市场还有待发掘和扩展,尤其是农村市场,其具备极大的潜力。因此,企业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关注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其进行充分的挖掘。 2、大力发展中西部贸易,平衡贸易结构 当前,中亚五国作为连接欧洲和亚洲大陆桥的关键区域,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中国拓展对外贸易的主要渠道。将来,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会持续扩张,覆盖经贸、金融以及投资等各个领域,不仅合作内容会越趋丰富化,同时,合作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为加强欧亚各国之间的经济互动,使合作更为深入,中国需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做出共同的构建,应以“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于此同时,也需重视对外贸易产品的不断更新,以此来推动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3、加大自身优势培育,减少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从对外贸易大国逐渐朝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强国进行发展转变,深化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十分必要,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随着特朗普政府表示退出TPP,以对外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新加坡等国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下,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以RCEP为基础深化和亚太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和渠道,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外,中国还需不断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力度,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全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1、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出口市场当前已经发展为以亚洲为核心,以欧洲和美洲为两翼的模式。根据当前中国所拥有的贸易伙伴来看,如美国、日本、欧盟、巴西以及澳大利亚等,中国贸易伙伴已经分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形成一种多元化格局。随着近几年多边贸易的缓慢发展,大多数国家都开始以双边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来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而对于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来说,对外贸易的市场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扩展,基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理念,健全多边贸易体系,这一系列举动将使中国的商品出口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服务贸易所面对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越来越广阔,中国将更便利的从国际市场获取自身所需的资源及先进技术。 2、对外贸易合作竞争空间逐渐扩大 从中国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很多国家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合作协议的签订,当今,中国的贸易对象已得到了全面的扩展,范围覆盖到全球。随着合作关系的逐渐扩张,不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选择贸易伙伴的自主性也到了提升,合作渠道更为多样,合作方式更为多元。基于这些贸易活动的开展,中国所拥有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强,今后在国际贸易中的自主选择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且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壹、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壹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能够带来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这壹点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能够说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作为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中国只有积极参和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需要。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壹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和日俱深。中国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国际激烈竞争的严峻挑战。 二、WTO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潮流 (壹)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潮流。考察国际贸易的变迁历史,壹国对外贸易的产生、发展都是在其国家干预、保护下而进行的,国际贸易过去没有、将来也不可能离开国家的干预而存在。那种认为国际贸易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发展的观点是没有历史依据的。经济学家卡尔?博兰尼论证了这壹观点。他认为从起源上说,对外贸易具有冒险、勘探、狩猎、掠夺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以物易物的市场交换关系。同时对外贸易也绝非意味着双向的和平关系,即使它共有这样的内涵,通常是根据互惠原则建立起来的,而不是市场交换的原则。 (二)WTO和国际贸易发展。WTO是壹个调整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它通过规定各国政府所应承担的主要契约义务,来规范各国对外贸易立法和规章的制定和实施。WTO大大拓展了多边贸易体制规范的范围,将长期游离于GATTs规则和纪律之外的主要货物贸易领域——农产品贸易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拉上了自由贸易之路,而且仍扩展至服务贸易、知识贸易和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且加强了约束能力。无论是赞同或是反对WTO者,大都倾向接受WTO的角色就是要推动自由贸易。支持者自然认为WTO是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是为了打破贸易障碍和建立壹套自由和平等的竞争规则。批评者尽管对WTO有极大的保留,但在论述的层次上,却往往未能摆脱将WTO当作为自由贸易推动

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竞争力分析

中国网络游戏出口竞争力分析 一、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电子产品与网络的广泛使用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的需求变得巨大,互联网用户对网络游戏业务的需求迅速攀升。各类厂商纷纷利用自身固有优势,大规模地介入网络游戏市场。与此同时,网络游戏出口越来越受到政府与业界的重视。网民的迅速增长同时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游戏市场,网游以其技术含量极高而能源消耗极低的特性成为利润巨大的新兴产业。 二、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1、中国网游出口现状 2007年之后的民族网游,除了重新占领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开始走出国门,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达到1.09亿美元,增长率达到53.9%。到2010年,中国国产游戏产品的出口规模较2009年继续加快,海外市场收入近2.3亿元,较2009年增长116%,出口游戏数量超过100款。中国的网络游戏巨头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包括《剑侠情缘》(金山)、《征途》(巨人)、《赤壁》(完美时空)等国产游戏,已经在海外运营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中国的民族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国际网络游戏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也成为世界新兴游戏大国之一。 2013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一,出口总额继续高速增长;第二,出口产品数量增多;第三,出口范围进一步扩大,持续开拓新兴市场。 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移动游戏和网页成为海外出口的新锐力量;第二,客户端网络游戏持续增长;第三,更多企业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授权出口模式,开始尝试多种模式。提高了海外收益。 未来几年中国自主原创游戏海外出口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移动游戏的巨大全球市场前景是这种增长势头的主要支撑点。 2、中国网游出口主要运营商 完美世界,金山,网龙,盛大,蓝港,麒麟等。由于数据时效性原因,未查到最新市场份额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分析 1、从出口规模来看,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增速放缓 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因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增速为-16%。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我国的出口大幅度的增加,2010年和2011年的增速分别高达31.3%和20.3%。之后因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贸易成本不断攀升,出口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我国出口额为23427.47亿美元,增长6.1%。从表1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出口总额不断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 2、从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出口的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5.4%下降到2014年的4.8%;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从2008年的94.4%上升到2014年的95.2%,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5.5%上升到5.7%。具体的出口商品结构见表2。 3、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 从出口分贸易方式来看,2008年、2009年、2010年出口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超过一般贸易,但从2011年开始,一般贸易出口超过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出口贸易方式调整成效显著。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恢复到一半以上。进出口企业从代工生产、贴牌出口向自创品牌、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转变,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2014年,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10.7%,占出口总值比重为51.4%,二十多年来首次超过一半,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87.8%。加工贸易出口8843.6亿美元,增长2.7%。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顺应个性化的全球消费潮流,也契合了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业务的市场需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相关数据见表3。 4、从出口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从出口主体来看,中国出口主体日益多元化。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呈现递减的趋势,而民营企业出口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分别从2008年的18%和55.2%下降为2014年的10.9%和45.9%;2014年私营企业的出口比重高达40.8%。从表4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5、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出口布局继续优化 从出口的国内区域市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出口布局继续优化。历年来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在不断的降低,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东部地区的出口比重由2008年89.8%下降到83%,而中部和西部的出口比重分别由2008年的5.6%和4.6%上升到2014年的7.8%和9.3%。2014年,东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9%,中部地区的出口额同比增长了12.8%,西部地区出口额同比增长高达22%。具体的区域出口情况见表5。 6、从出口的国际市场来看,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发达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占比从2008年的46.2%下降到2014年的39.1%。而对新兴经济体出口额总体增长较快,201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较2013年增长了11.5%。2014年全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达到1061.47亿美元,增长了14.4%,高于我同期外贸增幅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3%。2014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比重如图1所示。 二、中国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1、国际需求较难回升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全球贸易现状分析 当今世界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各国市场的相互依赖也不断加深,贸易规则日益趋同。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贸易规模得以快速扩张,使得全球贸易呈现出了以下的变化: 1.1贸易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也随之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范围内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1.2投资与贸易互动性增强的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紧紧联系在一起,两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近年来,随着国际直接投资的扩张,公司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等新的贸易形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公司内贸易是跨国公司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贸易。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公司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业内贸易是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目前产业内贸易已经占世界货物贸易的60%以上。各国不再追求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是选择本国最具优势的环节,以获得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收益。

1.3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大。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些国家和产业由于各种原因在国 际竞争中丧失了优势,希望依靠贸易保护来维护其原有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贸易保护主义还会有市场。由于传统的关税等保护手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这几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国家采取歧视性的保护措施。 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2.1我国对外贸易面对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期。多年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另一方面,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研发、物流等服务环节的国际转移日益加快,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多边贸易体系更趋完善,这必将为我国扩大商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将有助于从国际市场获得国内短缺的资源和技术。

浅析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浅析出口产品的国际竞 争力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姓名:黄小珊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曹娜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日也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间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个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政府机构和新实施的政策就能够促进长期增长的目标,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还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做一下浅显分析,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一些有益对策。 关键词: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对策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lso has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d .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xports,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 state which export products ar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an promote long-term growth targets, can not only realiz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till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people's living quality to enhanceunceasingly. In this case,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to enhance our economic strength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export products situation and make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export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acountermeasures

中国与日本的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对外贸易的理论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 (一)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现状 ................................................................................. (二)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特点 ................................................................................. 1.对外贸易商品特点............................................ 2.对外贸易方式特点............................................ 3.对外贸易地理特征............................................ 三、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 (一)对外贸易政策不够完善 ..................................................................................... (二)对外贸易方式不够平衡 ..................................................................................... 1.重视创汇能力而忽视品牌打造.................................. 2.重视出口贸易而忽视进口贸易.................................. 3.重视出口产品而忽视高端价值.................................. (三)对外贸易风险仍然较高 ..................................................................................... 四、中国与日本对外贸易发展的优化对策 ................................................................. (一)健全对外贸易政策体系 ..................................................................................... (二)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 (三)推动对外贸易技术创新 ..................................................................................... (四)加强国际贸易风险控制 ..................................................................................... (五)引导企业对日直接投资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最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浅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 摘要: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中国对外贸易特点 当前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是很有利的。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低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增速较快,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结构的升级不断加快,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经济贸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升经济结构、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贸易比较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工业化社会转变,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增长,占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成为带动出口增长主要因素。 (四)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向多样化发展。 (五)我国的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我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利用世贸规则,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并积极的推进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六)虽然外资企业仍然是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但随着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在对外贸易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七)出口加工区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了推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国家加强了对出口加工区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促进了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浅析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者姓名:黄小珊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曹娜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日也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间贸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则成为世界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个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政府机构和新实施的政策就能够促进长期增长的目标,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而且还能达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做一下浅显分析,并就如何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自己一些有益对策。 关键词: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对策

Abstract 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attern also has diversified and complicated,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d .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exports, becomes the focus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 state which export products ar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government agencies and new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can promote long-term growth targets, can not only realiz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till can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motpeople's living quality to enhanceunceasingly. In this case,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to enhance our economic strength and China's international position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export products situation and make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export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tacountermeasures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科技创新任重道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虽然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有不少瓶颈需突破,茶企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走科技兴茶之路。同时要注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尽早实现茶业崛起,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棘手瓶颈问题,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引领世界茶叶发展潮流大势所趋。 2010茶叶出口金额创新高 自2005年以来,茶叶出口量始终徘徊在28-30万吨,2009年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但出口金额再创新高,达7.84亿美元。分析来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绿茶、花茶、普洱茶出口量上升,红茶、乌龙茶出口量下降。2010年,我国绿茶出口23.42万吨,同比增2.12%,金额5.67亿美元,同比增8.07%,实现连续9年量价齐增;花茶出口7356吨,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额39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