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教版历史九上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word教案2

川教版历史九上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word教案2

川教版历史九上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word教案2
川教版历史九上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word教案2

第2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包括读课标、习教材、研教参、了解学情,收集信息,编写教案),制作教具;学生预习,收集有关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的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小黑板、地图册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引导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板书第一子目,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 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

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天皇”。居民被编入各种不同的“部”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称为“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于奴隶。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大和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大化改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一段大字,了解大化改新这一历史名词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大化改新的时间、组织者、目的、名称由来等基本内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历史史实的方法)

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大字,要求学生从三方面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作如下板书,并要求学生在教材相应地方写上编号)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给予适当点拨说明,帮助学生弄清其真实含义。如土地和部民制度改革有什么作用?“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是咋回事?行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师启发提问: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探究大化改新的意义)

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讲解,进行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教师激发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重点借助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去应证:指导学生看教材有关图片:《片假名》《平假名》《日语短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的重大影响)

(教师概略介绍)10世纪中期以后,日本发展又有新变化,班田制经济逐渐被封建庄园经济取代,武士集团开始形成。到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直到明治维新结束。

(教师综述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日本是完成封建化进程的方式途径,那么西亚的阿拉伯又是怎样建国和完成封建化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教师板书第二子目)

二、阿拉伯的兴起

(教师引导过渡)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过渡讲伊斯兰教的创立)

㈠伊斯兰教的创立

(教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教师概略介绍)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一神教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

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

本目内容可由教师指导学生按如下程序展开完成:

⑴指导阅读教材P17第一段大字,要求学生把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和兴起地区等基本要素勾画在书上,并记住。

⑵结合教材小字,教师概略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及创立伊斯兰教的简单经过。

㈡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本目主要由教师概略讲解,学习中应抓住如下两方面: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

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

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得出如下结论)一神教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过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宗教的作用。

(教师结合小字概略介绍阿拉伯的发展情况)阿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以“圣战”为号召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学完“阿拉伯兴起”一目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最后师生一道按时间先后总结梳理如下要点,并板书)

7世纪初,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大家

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

【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公元622年

C、公元7世纪中叶

D、公元646年

2、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仁天皇

3、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

A、建立统一国家

B、废除奴隶制度

C、对外扩张领土

D、创立伊斯兰教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玉皇大帝

B、穆罕默德

C、释迦牟尼

D、传说耶酥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请回答:①这是哪国的改革法令?颁布于何时?

②此法令属于哪一项改革内容?

③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课堂延伸

1.你认为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结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关系,谈谈你对宗教的认识。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一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感受呢?也许有人会说改革很重要,有人会说我们要善于学习,还有人会说其实宗教也不象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将你的感受告诉我,写写心得与疑问。

精选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8课阿拉伯帝国与阿拉伯文化基础练习冀教版

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文化 一、单项选择 1.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这里的“圣地”是指( ) A.雅典 B.罗马 C.开罗 D.麦加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 A.6世纪前期 B.7世纪后期

C.8世纪中期 D.9世纪后期 6.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 A.《天方夜谭》 B.《医典》 C.《医学集成》 D.《荷马史诗》 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 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 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 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 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经阿拉伯人西传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二、组合列举 9.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2)至____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__________传入欧洲的。 三、材料解析 10.根据电影资料,探究问题。 《上帝的使者》是穆斯塔法·阿卡德导演的经典名作,《时代》周刊把它评为20世纪百大佳片之一。 故事简介: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揭露他们的专横,以及他们造成的弊病:奴隶制、暴力、酗酒……穆罕默德和他的信徒们鼓励人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安拉……穆斯林为正义而战…… (1)电影《上帝的使者》反映了伊斯兰教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

【人教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9课 古代日本知识点练习 中华书局版

第9课古代日本 【知识管理】 知识点1大和统一日本 日本组成: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上千个小岛组成。 大和统一日本:公元1世纪和2世纪时,日本出现了许多小部落。大约3世纪时,本州岛中部的奴隶制国家大和逐渐强盛起来。到5世纪,大和基本统一了日本。 改革派出现:6世纪末期,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圣德太子为代表的改革派,他学习中国隋唐的封建制,称大和国王为“天皇”,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2大化改新 背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大和的统治者积极学习中国封建制度,他们多次向中国派使节和留学生。645年,皇族中的改革派代表人物中大兄皇子等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了专权的大贵族苏我氏,并拥立支持改革的孝德天皇继位,年号为大化,并任用留学人员着手进行改革。 开始:646年,孝德天皇发布改新诏书,宣布改革日本的经济政治制度,史称大化改新。 内容:废除一切私地私民,把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班给公民田地,受田者须负担租庸调;按才能选拔官吏;废除氏姓贵族世袭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置国、郡、里等行政机构,每一级由中央在民众中选拔的官员管理。 影响: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基础过关】 知识点1大和统一日本 1.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C) A.1世纪 B.3世纪 C.5世纪 D.7世纪 2.6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国隋唐的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A) A.圣德太子 B.孝德天皇 C.苏我氏父子 D.屋大维 3.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A)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知识点2大化改新 4.日本成功地模仿中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日本大化改新的推动者包括(A) ①中大兄皇子②孝谦天皇 ③孝德天皇④苏我氏父子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C) A.实行氏姓贵族世袭制 B.分封贵族为诸侯 C.按照才能选拔官员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6.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其中在中央设置的机构不包括 ...(C) A.二官 B.八省 C.郡 D.一台 7.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教学目标 知识识记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能力培养 (1)剖析大化改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培养把握内外因素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起因的能力。 (2)列表归纳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简况,锻炼整理资料、归纳史实的文字处理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大化改新是日本有识之士推动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推动了日本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了改革求新的历史启示。 (2)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促进了阿拉伯国家的形成与阿拉伯民族的兴盛。历史史实说明统一与团结是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必要条件。 教学重点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伊斯兰教的兴起顺应了阿拉伯民族的要求,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民族的振兴,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又为伊斯兰教的传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教学难点 如何阐明伊斯兰教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互动关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中国和印度是从上古时期起就闻名于世的亚洲古明古国。到了中古时代,东亚的日本和西亚的阿拉伯,在7世纪前后也开始兴起并日渐繁荣。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1、从地图上看,日本在历史上可能和哪些国家的关系最密切?

日本是紧靠东亚大陆的岛国,它同大路上的中国和朝鲜半岛距离最近,交往相对比较方便。 2、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上有关中日交流的史实。 3、看书P29有关内容思考,讨论: (1)你认为有哪些因素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内因:统治阶级内讧(领导层矛盾)、 下层民众反抗(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的影响——催化作用 (2)、大化改新是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而实施改革的。 (3)大化改新的性质? 4、日本大化改新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 5、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唐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系统、日本大化改新后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系统,讨论问题。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 1、学生看书P30—31完成下列问题: 原因: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社会秩序动荡 时间:6世纪经典:《古兰经》 地点: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 教义:信仰真主安拉为宇宙唯一真神。

日本文学(上代 中古 中世 近世 近代 战后)

阿日本文学史:上代の文学(794年まで)中古の文学(1192年まで)中世の文学(1603年まで)近世の文学(1867年まで)近代の文学(1926年まで)(明治と大正)現代の文学(1927~現在) 上代の文学 一上代の文学概観:集団·口承の文学個人·記載の文学 二神話·伝説·説話:古事記(歴史書)日本書紀(歴史書)風土記(地誌) 三詩歌:万葉集漢詩文 四祭祀の文学: 古事記:編者選録·太安万侶 誦習·稗田阿礼 成立和銅五年(712) 目的国内的に思想の統一を図る 内容三巻からなり、上巻は神代中·下巻は人の代 文体漢字の音調を使う 特色史書、文学的、 意義現存する日本最古の作品 日本書紀:編者舎人親王 成立養老四年(720) 目的対外的に、先進国中国に対して、日本の優勢を示す 内容30巻、巻一、二が神代 文体純粋な漢文体 特色編年体、歴史的 意義六国史の最初 風土記:諸国の地誌であり、完本は『出雲風土記』 文章漢文体 私的な伝承筆録:奈良末期の『高橋氏文』(たかはしうじぶみ)と 平安初期の『古語拾遺』(こごしゅうい) 仏教説話集『日本霊異記』(にほんりょういき) 万葉集 編者未詳大伴家持(おおとものやかもち)が関係 奈良時代後期に成立 内容20巻にわたり、約4500首の和歌が収められる。基本的には、雑歌、相聞、挽歌の三分類が認められる。天皇や皇族から一般庶民に至るまで、幅広い層の和歌を収録している点が最大の特徴 表記万葉仮名 史的評価現存する最古の歌集、和歌という文学形態を完成させた。 東歌(あずまうた)と防人歌(さきもりうた) 歌風の変遷 第一期(壬申の乱672年まで)明るく素朴な歌風 額田王(ぬかたのおおきみ)(女流歌人) 第二期(平城京遷都710年まで)長歌、短歌の形式確立。枕詞、序詞、対句が発達。柿本人麻呂(かきのもとのひとまろ)長歌の様式を完成させた歌人。 第三期(天平五年733まで)個性的な歌人が独自の歌境を開く。 大伴旅人(おおとものたびと)、山上憶良(やまのうえのおくら)、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学习目标】 1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分析大化改新和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归纳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简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难点: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 1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2、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②外因:受中国____先进制度影响——催化因素 3、时间___ 改革者____、性质: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了解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 [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1、全盛:时间:____,横跨亚非欧三洲,首都____ 2说一说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意义? 影响: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 3、灭亡:____年亡于蒙古军 (二)合作探究 1、日本的大化改新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2、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3、比较世界三大宗教

4、你知道与三大宗教有关的节日和习俗吗?当今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与宗教有关的地区冲突,请你举出几个与宗教有关的宗教问题。 三、【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达标检测】 (一)、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于() A 公元前645年 B 公元前646年 C 公元645年 D 公元646年 2、日本大化改新效仿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 希腊的民主制度C 罗马的元首制度D 中国明清制度 3、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A释迦牟尼 B 耶稣 C 穆罕默德 D 乔达摩-悉达多 4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时间是() A7世纪初 B 7世纪中叶 C 8世纪初 D 8世纪中叶 5伊斯兰教在形成过程,与其他世界宗教不同的是() A成为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 B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形成 C 有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D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 6.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7.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是 A.平定统治阶级的内讧B缓解社会危机,摆脱困境 C.效仿中国 D.镇压下层民众 (二)、完成下列填空 1、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是____年,当时中国处于_____时期,阿拉伯繁荣时期中国处于____朝代 2、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 3、清真寺、星月旗与____宗教有关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宗教A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消极作用。 材料二早期的宗教B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 材料三宗教C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1)、试指出A、B、C三种宗教的名称。 (2)、以上三种宗教中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个?哪一个发展成为中古时期欧洲的主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解析版)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要点学纲 一、阿拉伯 帝国 (一)帝国的形成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 3.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扩张。 (二)△政治统治:哈里发→中央官僚机构(各部大臣) (三)经济繁荣:工商业和城市 (四)▲文化繁荣:原因、文化传播贡献 二、奥斯曼 帝国的兴 起 (一)帝国的兴起(13—16世纪) (二)政治统治 1.△最高统治者——苏丹(地位和权力); 2.阶级关系。 (三)▲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进步与阻碍) 三、南亚和 东亚的国 家 (一)南亚国家(参见表1) 1.笈多帝国; 2.△德里苏丹国家。 (二)东亚国家 1.日本:⑴大化改新,⑵镰仓幕府的统治(建立、幕府体制的特点),⑶▲德川幕 府的锁国政策; 2.朝鲜: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⑵△高丽王朝的统治,⑶△朝鲜王朝建立与中朝联 合抗日 3.越南 一、阿拉伯帝国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 扩大。7世纪前期,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他 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3.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 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 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 1.13—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攻灭拜占庭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 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 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3.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帝国控 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三、南亚和东亚国家 南亚国家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家

第二单元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六中九年级历史课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_ __ ____ 审核: 【学习目标】 1、识记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影响;认识西欧城市的兴起及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2.识记拜占廷帝国灭亡的时间及标志,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结合“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理解记忆西欧封建等级制的特点 3.认识中古欧洲基督教文明,上承古代希腊、罗马,下传文艺复兴后的近代,成为西方文明的主流。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学习难点】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基础达标,应知应会 (一)、复习反馈:日本大化改新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 (二)、自主学习:(—)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一)法兰克王国 1.兴起: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2.改革:开始: 8世纪前期,任宫相,进行改革。 内容:实行的土地分封,得到的人必须为服兵役。 影响:在内部形成了严格的。 3.西欧的土地制度,建立起以纽带的的关系,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础。国王以下各级封建主也纷纷效仿,,形成了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4.基督教会的地位:西欧最大所有者。西欧封建制度的,在精神领域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兴起: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中心的城市。2. 表现:、法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城市。3.影响: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的斗争。市民阶级和早期的出现为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 2.____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 世纪时,四处征讨后外患不断。 4. 世纪上半期,被西方征服并统治半个多世纪。 5. 世纪中期,被奴隶制国家所灭。 二、师生互动,交流合作 1、看课本《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认识。 2、看课本《教皇为皇帝加冕》这幅图和“丕平献土”的故事,想象一下当时在西欧封建社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 洲地区的国家、民族、 宗教和社会变化,认 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 的特点。 1.搜集伊斯兰教兴起的历史事实,从“历史解释” 角度理解伊斯兰教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结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扩张的地图,从“时空观 念”角度认识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的历程及影响。 3.结合德里苏丹国家疆域图,从“时空观念”角度 认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扩张及文明特点。 4.搜集相应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化 改新的内容及意义,运用“唯物史观”论,理解大 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幕府政治的原因。 阿拉伯帝国 1.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 (2)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步扩大。到其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阿拉伯雏形国家诞生 2.阿拉伯帝国的鼎盛 (1)扩张: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

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2)鼎盛穆罕默德的继任者 ①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 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事务。 ②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各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③文化灿烂: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数字 3.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阿拉伯的商人和旅行家 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征服小亚细亚: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原为西突厥的一支 (2)向欧洲进军:14世纪中期,他们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2.强盛的奥斯曼帝国 (1)奥斯曼帝国的建立: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亚洲的历史发展(2)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到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①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大化改新、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2.能力目标 培养把握内外因素综合分析历史事件起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大化改新为后人留下了改革求新的历史启示。 (2)历史史实说明统一与团结是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必要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伊斯兰教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的出现 2. 难点 伊斯兰教兴起和阿拉伯帝国形成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和印度是从上古时期起就闻名于世的亚洲文明古国。到了中古时代,东亚的日本和西亚的阿拉伯,在7世纪前后也开始兴起并愈渐繁荣。 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 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受中国影响深远,大化改革前的日本,存在着两大矛盾,而其中主要是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而其大化改新又是效法中国的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恰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日本同中国、朝鲜半岛距离最近,关系密切) 1、原因:①内因:统治阶级内讧根本 下层民众反抗因素 2、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3、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 强调: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为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二、西亚: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阿拉伯社会内部外部环境决定了阿拉伯贵族需要强化统治机能,建立统一的国家,伊斯兰教的出现正是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起到了统一思想的作用,所以伊斯兰教的兴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阿拉伯国家初步形成的过程,同时伊斯兰教又随着帝国的扩张而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征和重要位置——地处西亚、邻近北非和东南欧)[伊斯兰教的兴起] 1、背景:①内部环境:新旧社会交替 社会矛盾尖锐 ②外部环境:外族长期侵扰 社会秩序动荡 2、经过 (1)创始人:穆罕默德 (2)发源地:阿拉伯半岛麦加地区 (3)时间:7世纪 (4)经典:《古兰经》 3、作用 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促进作用 [阿拉伯帝国]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 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八十六篇

最新精选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华师大版知识点练习第 八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沿用世袭贵族统治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以下对欧亚封建社会发展的概括中,符合史实的是( ) A、孝德天皇推行大化改新,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完成社会转型 B、穆罕默德在麦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西欧国家帝王控制下的教皇和教会是维护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D、10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彻底瓦解了封建制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是(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④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是片冈敬司执导的某历史剧宣传海报。下列关于该剧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剧中天皇废除贵族世袭制 B、剧中天皇实行“文明开化” C、剧中天皇实行“废藩置县” D、剧中变革推动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这次改革标志着日本( ) A、幕府统治的建立 B、天皇制度的建立 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7世纪中期,通过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 A、罗马共和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日本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田令》规定:“凡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每至班年,即从收授。”上述的内容应该出自( ) A、日本孝德天皇时期

科普什么是中古奢侈品

日本中古奢侈品的由来?如何才能买到超值的中古奢侈品? 什么是中古奢侈品?简单来说就是二手奢侈品。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中古奢侈品是中古包,这里所说的中古包全部都是有头有脸有身份证的名牌包包! 相较于专柜的最新报价,日本中古店里面的包,价格美丽很多,而且还有很多上世纪vintage 包包,完全不用担心撞包,很多明星网红都是定期去采购的,尤其是爱马仕、香奈儿、LV 款式。 中古奢侈品的由来 中古奢侈品最盛行的国度就是在日本,这源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岛国妹子们买起名牌来大概就像在买零食一样频繁?!这就是为什么好多奢侈品限量款只供日本的原因,但是岛国妹子喜新厌旧,很多选择置换或者直接卖掉,于是很多人就拿上个月的奢侈品转卖掉,再购置一款新的奢侈品,如此循环...... 后来,经济泡沫破,很多主妇们就纷纷拿出了自己之前的奢侈品卖掉补贴家用。小日本多精明啊,就这样迅速发展起了这个奢侈品二手买卖的行业,大大小小的开了许多中古店,认真的岛国人甚至还研究出了如何鉴别奢侈品真伪和如何买卖评级等一系列市场规则。 也许很多妹子会问,那现在日本还会有这么多奢侈品二手出售么?是的!要知道日本还有一个世界闻名的产业SE QING行业。很多年轻的女孩出去援交,可能只是陪着吃饭等等你懂得擦边球...对方不会直接给钱,这算犯法,但是对方会买名牌礼物作为回赠,然后这些女孩会迅速的把获得的礼物拿到中古店卖掉换成现金。

奢侈品行业大咖们也是精明,很多品牌都会针对日本市场出售很多限量款,所以综合来讲,在日本的中古店,是能淘到很多超值又正又稀有的宝贝! 关于真假问题 在日本开中古店都是要报备警察局的,一旦发现涉嫌造假,会有很严重的惩罚,今后都不能开业了。所以发展至今,中古店里最有发言权的当然是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经验的岛国了。当然啦,不太放心的朋友也完全不用担心,收到货之后可以去找鉴定机构鉴定,鉴定为假是包退的! 如何买到超值的中古奢侈品 1、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去日本出差或者旅行,可以抽时间到东京或者大阪的中古店淘货,然后人肉带回来中国。 2、如果你无法去日本,可以参加日本最大的线上二手奢侈品拍卖会:AUCNET。偷偷告诉你,很多中古店的货都是从这个拍卖会采购回来的哦,所以价格会比实体店便宜不少呢。不过该拍卖会只允许持有古物证的日本公司参加,你可以通过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代拍。对参加拍卖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LY中古。

川教版历史九上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word教案2

第2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备课(包括读课标、习教材、研教参、了解学情,收集信息,编写教案),制作教具;学生预习,收集有关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的有关信息。 【教学方法】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小黑板、地图册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教师引导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板书第一子目,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 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

日本原装中古钢琴概况篇

日本原装中古钢琴概况篇 1.中古钢琴的来源 ●古琴的来源主要是家庭中的钢琴。由于日本特定的工作生活方式,导致生 活用品的更新非常迅速,加上日本的人工非常昂贵,搬运钢琴需要支出不少的费用。所以日本人宁愿弃旧购新,所以中古钢琴会特别多; ●其次,是专业或非专业学校定期的置换钢琴,也会产生很多中古钢琴; ●最后,是乐器店的展示用琴,放置时间久了,以中古钢琴的方式出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美和日本的钢琴市场中,中古钢琴的销量在九十年代起就已远远超过的新琴; 2.喜欢日本原装中古钢琴的有哪些类群? ●音乐专业的老师,不需琴行介绍,通过弹奏就能辨别; ●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通的国产钢琴不能表达音乐感觉; ●钢琴6级以上的学生,能够辨别国产钢琴与日本原装钢琴的区别; ●在国外生活很久回到中国,非常了解这是非常智慧的选择; ●酒店、会所、咖啡厅,明白用国产钢琴会降低档次,而中古钢琴只有原装 进口新琴的二分之一以下的价格,外观几乎是九成新; 3. 为什么要选择日本原装二手钢琴? ●从使用寿命来看,绝大多数日本钢琴的寿命可达到60-100年,耐磨性好、 结构及音色稳定 ●从性价比来说,日本原装新琴价格昂贵,而中古钢琴仅为新琴价格的 20%-60%; ●从选材上来说,采用实木制造,音板木材都是经过20年以上的自然烘干; ●从制造工艺来说,工艺精细严谨,部件稳定、手感舒适音色完美、有近百 年的生产经验,不断致力于钢琴的研究改进; ●从选择范围来说,只要日本制造过的钢琴,都有可能变成中古琴,选择范 围和余地较大;

1.为什么要选购经过技术整理的二手钢琴? ●钢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多少会有瑕疵,特别是闲置了较长一段时间, 钢琴可能会出现机械故障和零部件的磨损,内外机械缝隙都可能有灰尘,灰尘的聚集会滋生各类细菌,昆虫。 ●钢琴的琴键,弱音器等都是由毛毡制成,很容易造成细菌,昆虫的破坏,必 须经过细致清洁和严格的工艺整理; ●钢琴有8000多个零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些是用胶粘合,有的用螺丝紧 固,因而需要调整。 ●其机芯部分由于都是木制的,传动过程中为减少杂音还加了很多呢毡衬垫, 这些部件在温度影响下都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变化

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笔记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1. 穆罕默德(两大功绩:1.创立伊斯兰教; 2.统一阿拉伯半岛) (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8世纪中期建立起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3.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宗教大权,经济繁荣,外贸发达。 4.都城:巴格达,是丧失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 5.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东罗马)。 2.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东罗马)灭亡。 3.定都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改名),16世纪末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4最高统治者:苏丹。 5.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东西方贸易收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1.南亚国家(印度) (1)4世纪初,笈多帝国征服北印度,印度教成为主要宗教 (2)13世纪,突厥人入侵,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 2.东亚国家(日本) (1)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 (2) 646年,孝德天皇“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3) 10世纪,中央集权开始瓦解;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天皇被架空,武士对将军效忠),德川幕府闭关锁国。 3.东亚国家(朝鲜) (1)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十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高丽王朝仿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4)16世纪末,日本欲入侵朝鲜,中朝共同作战7年,战胜日本。

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一、早期人类 1.人类的起源 (1)神话和传说: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2)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许多科学家认为,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人类的进化 (1)人类的进化过程 古猿―――→完全形成的人(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 距今二三百万年前距今约25万年前后距今5万年前后 (2)晚期智人的代表: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4.世界三大人种 (1)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就形成了。 (2)人类按体貌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人种的形成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二、从野蛮走向文明 1.氏族 (1)人类社会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是氏族。 (2)母系氏族: ①最初的氏族是母系氏族。 ﹡②特征: 家庭构成—氏族成员组成一个大家庭,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由于群婚,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统以母系计算。 生产生活—那时人们主要用简单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植物和捕捉动物为生。 社会地位—妇女从事采集和家务劳动,在氏族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氏族的首领多由女性担任。 (3)父系氏族: ①时间: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前后 ②原因: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主要由男子承担,男子取代了妇女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③特征: 家庭构成—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血统以父系计算。 生产和生活—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男子承担繁重复杂的劳动。 社会地位—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男子开始处于社会支配地位。 2.氏族制度的瓦解 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3.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班级姓名 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一)“中世纪”的含义: 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 (二)西欧封建国家 1、法兰克王国: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势力最强。 2、查理曼帝国: (1)建立:800年,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 (2)分裂:843年(9世纪中期),签订“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西部发展为“法兰西王国”(法国),中部发展为“意大利王国”(意大利),东部发展为“德意志王国”(德国)。 3、英吉利王国: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建立起一些小国。这些小国互相兼并,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英国)。 (三)西欧“封建制度” 1、确立标志:9世纪,随着查理曼帝国的扩张,许多破产农民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土地制度,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农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无奈之下,他们把原属自己的土地交给封建主,土地为封建主私人所有。 ②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他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租种封建主的土地,而把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以地租形式无偿地缴给封建主。农民就成为依附封建主的农奴 2、主要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基督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3、对立阶级:封建主和农奴。 4、中古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土地的层层分封形成的,各级封主与封臣之间结成主从关系,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主从关系。(即每个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 (四)基督教文明 1、“丕平献土”:8世纪中叶,在教皇的支持下,丕平夺取了法兰克王国的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赠予罗马教会。这一事件史称“丕平献土”,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 2、法兰克国王与教会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关系? 基督教宣传“君权神授”的观念认证了国王地位的合法性;国王利用国家的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国王和教会之间相互利用,借助对方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 思考:教皇为查理加冕,又意味着什么? ①基督教的力量与影响力在当时还不够强大,需要借用世俗的王权来增强其影响力,从而把基督教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攫取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权位。 ②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共同统治西欧,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3、教会在欧洲中世纪的垄断地位: (1)政治:教会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还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日本国名的由来文本素材 川教版

日本国名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起先称日本为“倭”,较早见于文献的有: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山海经·海内北经》)成王之时,越裳献雉,倭人贡畅。(王充:《论衡·恢国篇》)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汉书·地理志》)自西晋陈寿在《三国志》中为倭立传以来,史不绝书,中国人对东方海中倭国的情况,逐渐有了具体而深入的认识,中日两国的友好往来也益见频繁起来。 我国古代何以最初称日本为“倭”,上引文献均未作说明,按“倭”字早已有之,如《诗经·小雅·四牡》云:“四牡周道倭迟。”《说文》释倭:“顺貌,从人,委声。”有人说,倭字从人又从禾、从女,盖由倭人素以稻米为主食,女多男少而来。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无稽之谈,纯属附会。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这个说法,似乎比较有道理。 然而,现在日本语中的“和”、“倭”二字均读为yamato,与“和”、“倭”二字原来的发音迥异,这又作何解释呢? 在日本语中,“倭”读为yamato实始于日本现存最早的古史《古事记》(公元712年)和《日本书记》(公元720年),二书均为安万侣所著,比我国最早记载日本“邪马台”王国和“卑弥呼”女王的《三国志》晚了400余年。安万侣误以为《三国志》所载“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就是日本传说中的神功皇后,但神功皇后与卑弥呼的年代不符,于是将神功皇后以及她以下诸皇的年代拉长,以合卑弥呼的生活年代;《三国志》说邪马台王国的人“寿考或百年,或八、九十年”,这或许就是安万侣任意拉长的根据。日本古史纪年与中国史籍相符始于推古天皇十五年(公元607年)小野妹子遣隋一事,此前32代(神武天皇至崇峻天皇)纯属口头传闻,那时既无文字,又无历法,怎么可能有精确的历史纪年呢?所

主题一 古代世界、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主题一古代世界、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时间:15分钟,分值:29分) 选择题(共16小题,共29分) 1.(2019福建,20,2分)《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 ) A.埃及 B.巴比伦 C.印度 D.希腊 2.(2019山东青岛,31,1分)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3.(2019湖南衡阳,11,2分)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寻访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巴比伦

4.(2019浙江杭州,17,2分)某同学要编写一份“辉煌的古希腊文明”手抄报。下列素材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①恺撒与元老院①米隆与《掷铁饼者》 ①屋大维与罗马法①阿基米德与浮力定律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5.(2019北京,21,1.5分)下侧漫画反映出古代雅典( ) A.通过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B.重视教育并鼓励学术研究 C.所有居民都有参政的权利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6.(2019湖南长沙,18,3分)“欧洲中世纪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材料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 A.伯利克里 B.亚历山大大帝 C.凯撒大帝 D.查理·马特 7.(2019安徽,8,2分)“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