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六年级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六年级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六年级语文每日一练-答案

六年级语文练习1

一写出近义词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不求甚解——(一知半解)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白日做梦——(痴心妄想)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博古通今——(博大精深)不名一钱——(囊空如洗)

二写出带有“山”字的诗句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六年级语文练习2

一根据意思写出带有“舌”字的成语

1形容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2 形容惊诧无言( 张口结舌)

3 形容不善言辞( 笨嘴笨舌) 4形容随声附和( 鹦鹉学舌)

5形容理屈词穷( 瞠目结舌 ) 6 比喻花言巧语。(虚嘴掠舌 )

7 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咸嘴淡舌) 8 形容贪馋的样子。( 咂嘴弄舌 ) 9 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油嘴滑舌 ) 10 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鹦鹉学舌)

11 形容不善于讲话贫嘴贱舌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贫嘴贱舌)

12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三寸之舌)

13 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唇枪舌剑)

14 形容人多口杂。( 七嘴八舌) 15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甜嘴蜜舌)

二补充名句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10、是可忍,(孰不可忍)。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六年级语文练习3

一填写描绘热闹繁华的成语

(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纷)至(沓)来(花)(花)世界(举)(袖)为云(挥)(汗)如雨(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水)(泄)不通人声(鼎)(沸)

人(欢)马(叫)人(山)人(海)(震)耳欲(聋)(座)无(虚)席(熙)(熙)攘攘万家(灯)(火)

眼花(缭)(乱)(洋)(洋)大观

二、补充名句

1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7、盛名之下,(其实难副)。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六年级语文练习4

一补充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不(屈)不(挠)忠(贞)不(渝)(誓)(死)不二(威)武不(屈)(舍)死(忘)生(克)己(奉)公一(丝)不(苟)两(袖)(清)风见(利)忘(义)永(垂)不(朽)(顶)天(立)地

厚(颜)无(耻)(兢)(兢)业业卖国(求)(荣)(恬)不知(耻)(贪)生怕(死)

二补充名句

六年级英语上册课课练答案

六年级英语上册课课练答案 【篇一:新编新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 课练一课一练习题及答案】 =txt>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第一课时 一、看图写出相应的单词或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2017学年苏教版牛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学期课课练参考答案】 nit l the king’s new clothes period 1 a listen and number 1 the little boy pointed at the king and laughed. 2 two men visited the king one day. 3 the king walked through the city in his new clothes. 4 two men showed the king some magic clothes. (a 2 b 4 c 3 d 1) b read and complete king, magic, clever, foolish, laughed, clothes c rea d and choose 1 c 2 a 3 c 4 b 5 b period 2 a look and say 略 b listen and circle 1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in the street. she was very cold and hungry. 2 the man couldn’t go through the gate. how foolish he was! 3 peter often wears his father’s shoes. 4 snow white cleaned the house, cooked food and washed the dishes.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

1 毛主席在花山 基础演练 1.看拼音填汉字组成词。 jiāo shì mào áo là 花()解()礼()()夜()味 2.比一比,再组词。 肃()惯()搜()梳()啸()贯()瘦()蔬()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如果没有老百性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能力提升 4.描写“笑”的词语很多,本文就有“回头一笑”“乐呵呵”。请你再写出4 个以上描写“笑”的词语。 5.默写毛主席的一首诗词或简要写出他的一个小故事。

2 山洪一样的掌声 基础演练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心坎.几儿(qiàn kǎn)邢.台(xíng kāi)扒.开(bā pā)伫.立(chù zhù) 2.读拼音,写词语。 ruì lì zhòu rán shùn jiān jīng yíng ()()()() 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微寒。( ) (2)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 (3)任意妄为,没有一点顾忌。( ) (4)长时间地站着。( ) 4.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大家都坐好了张建解释说这样您讲话也方便一些 (2)我讲话是方便一些可是他们呢总理用抬得不高的右手指着群众 能力提升 5.本文课题《像山洪一样的掌声》采用了的修辞方法,你还学过哪

些课文的文题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比如《》 快乐读书屋一 上将与下士 基础演练 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说____( ) 露____() ____() ____() 解____()华____() ____() 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伟人()的位置()的臂膀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普通得和你一样的(),一样的(), 一样的()。 3.文章仅用“鼻孔朝天”、“背着双手”两个词,下士趾高气扬的神态就跃然纸上。请你也用两个词形象地刻画“那位下土看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正是华盛顿本人时,是多么羞愧”的神态。 ()() 能力提升 4.文中哪个句子能反映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动笔抄写下来,并谈谈你的见解。句子 我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上册口算题大全800题(口算天天练)

六年级第_1_周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4.9÷7= 0÷0.48= 4 5×6= 12 +1 4 = 0.83-0.6= 0×6 5= 54×5= 98×4= 1 5 ×9= 7500÷250= 8×54= 5×6 5= 32×8= 45 ×6= 2 3 ×6= 16 ×9= 34 ×8= 13 -16 = 4×14 = 15×3 5 = 14 +34 = 1×34 = 8×94 = 10×0.05= 59 ×6= 14 ×6= 716 ×8= 1635 ×4= 5 6 ×4= 5 4×25= 518 ×2= 8×1 4 = 3183-= 0.05×4= 12 1×6= 720 ×9= 8×916 = 7×1 14 = =+5 373 45×101= 六年级第_2_周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_月_日 270÷18= 1.25-0.25+0.75= 21×3 1 = 72.8÷0.8= 265×13= 26.26÷26= 5.28―(0.28+0.2)= 152+15 3 = 4.57+6.43= 65×52= 0.77+0.33= (31+41)×12= 53×5 2 == 10-0.9= 83×3= 1.25×54×8= 8.2+0.54+0.46= 65×5= 54-31= 1211-65+121= 36×21= 7.9×11-7.9= 83×52= 53×32= 21×52= 45×512= 1×65= 53×32= 45×5 12 = 5÷6= 65×6 5 = 54×21= 98×4= 45×54= 5×65= 32×32= 18×(32+65+94)= 41×54= 13 2×2= 95×18=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课练

1、山中访友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唱和.(hèhé) 树冠.(ɡuān ɡuàn) 旋转.(zhuàn zhuǎn) 蕴.含(yùn wēn) 湛.蓝(zhàn shèn)栀.子(zhīzī)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3、火眼金睛、辩字组词 津()邀()瀑()峭() 律()遨()爆()稍() 4、我会查字典 “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冠”在字典中有以下两种解释:①帽子②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在下列词语中,“冠”应选那种解释:张冠.李戴();树冠.();鸡冠.()。 5、把下列句子改成肯定句 ⑴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⑵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⑴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⑵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⑶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⑷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2、山雨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水淋淋(ABB)、、、 飘飘洒洒(AABB)、、、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一阵阵()一缕缕()一首首()一丛丛() 一()歌谣一()岩石一()树叶一()音符 3、一锤定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几.乎()弹.奏()屏.息() 几.个()子弹.()屏.幕()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一练精选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每课一练精选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 北京的春节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翡.翠()初旬.()骡.马()蜜饯.() 正.月()娴.熟()榛.子()掺.和()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子蘸着cù()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是fàn()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放爆竹的。 4.元dàn()一zhǎ()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习班了。 三、选字组词。 摊滩难()开沙()困() 半拌伴凉()陪()()天 消霄宵元()()息云()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林不约而同 ....地反对我的意见。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 ....,人声鼎沸。 D.在外边做事的人, 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六、句子训练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六年级口算天天练试题

口算练习题一 (第一周) 4.95÷0.9= 9.65÷0.1= 0.325×100= 2.5×8= 21×2 1 = 32×43= 12×32= 41+3= 0.6÷35 = 4.4-335 = 16 ÷16 = 45 ×5 8 = 3.6-135 = 23×52= 74÷32 = 1.5÷0.05= .5×0.4= 83÷3= 36×21= 2 1 ÷52= 18×700= 400÷80= 64÷4= 360÷20= 1÷7 5= 98÷4= 3-1.95= 87-4 3= 1.64÷41= 10÷20= 24÷15= 8.65×10= 45+109÷9= 1-54÷54= 3×31÷3×3 1= 10-0.9= 9.5+5= 4 -3 1 = 7÷1.4= 口算练习题一 (第二周) 85+84= 59×3 2 = 118÷8= 41+31= 0.56÷0.7= 0.125×4= 3.28×0.1= 3.9÷0.13= 32÷23= 31×27= 26×21 = 76×2= 32÷32= 41÷31= 132 ×2= 265×13= 5 4 ×3= 54-107= 41×8= 41+3= 7.2+12.8= 46.7-3.8= 12.8÷4= 5.2÷13= 3.6-135 = 2 3×5 2= 7 4÷3 2 = 1.5÷0.05= 53×21= 71÷21 = 24÷32= 83×54= 12÷ 12= 1÷7+76= 712÷74 = 1-1×31 =

口算练习题三(第三周) 2.5×0.4= 83÷3= 36×21= 2 1 ÷52= 0.35×0.6= 3.08×0.01= 4.95×1000= 5÷6= 6 5 ÷5= 95×18= 76÷5 6= 53×21= 71÷2 1 = 24÷32= 83×54= 18×700= 400÷80= 64÷4= 360÷20= 415 ×14 = 43÷43= 71×103= 1.8×6 1 = 0.35×0.6= 3.08×0.01= 4.95×1000= 6.9×0.1= 4514×2115 = 21+21= 4×43= 12÷32= 46.7-3.8= 12.8÷4= 5.2÷13= 12.5÷5= 0.25×3.97×4= (1.2+8.8)×0.4= 40×20%= 口算练习题四(第四周) 0.21×100= 0.7×4= 0.05×4= 4×0.3= 1÷7 5= 98÷4= 3-1.95= 87-4 3= 5×400= 53 ×2 1= 7 1÷2 1= 24÷3 2= 107×75= 32×32= 76+6= 4 3 ×8= 0.56÷28= 0.36÷0.4= 0.4×0.5= 6×7 1 = 223×11= 10÷75= 76×32= 5×11 2 = 5-512 = 5 144 ×12= 3.7+5= 300×0.3%= 430-250= 0.17+0.06= 1.02-0.09= 7200÷800= 0÷10%= 6.8×80%= 54-(54-2 1 )= 40×20%= 25×4= 0.125×8= 4.8÷0.3= 0.96÷2=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及答案

1 北京的春节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ǎ yǎn tōng xiāo jiǎo zi luò tuo ()()()()bǐ cǐ rán fàng huò tān hè nián ()()()() 二、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排比 C. 引用 1.“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2.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 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3.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孩子们把鞭炮点燃了。(改成“被”字句) 2. 除夕真热闹。(改成反问句)

四、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2. 选段中具体介绍了下列除夕的活动:、、 、、、、、。 3. 这段话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 2 腊八粥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甜腻.(lì nì)咽.下(yān yàn ) 腊八粥.(zhōu zhóu )汤匙.(chí shi)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是设问句,意思是没什么办法反抗。() 2. 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3.“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是比喻句,表现出八儿吃得饱饱的样子。

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

1文言文两则 【字词荟萃】 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 奕()惧()缓()孟()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3、选字填空。 诲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口算天天练试题

4.95÷0.9= 9.65÷0.1= 0.325×100= 2.5×8= 21×2 1 = 32×43= 12×32= 41+3= 0.6÷35 = 4.4-335 = 16 ÷16 = 45 ×5 8 = 3.6-135 = 23×52= 74÷32 = 1.5÷0.05= .5×0.4= 83÷3= 36×21= 2 1 ÷52= 18×700= 400÷80= 64÷4= 360÷20= 1÷7 5= 98÷4= 3-1.95= 87-4 3= 1.64÷41= 10÷20= 24÷15= 8.65×10= 45+ 109÷9= 1-54÷54= 3×31÷3×3 1= 10-0.9= 9.5+5= 4 -3 1 = 7÷1.4= 3117?= 483?= =?6115 =?9221 21÷7 8 = =?7311 =?6124 =?1232 =?15107 5.8×9+5.8= 4131?= 21×51= 41×81= 41×61= 83+85-85+8 3 = 正确率:

85+84= 59×3 2 = 118÷8= 41+31= 0.56÷0.7= 0.125×4= 3.28×0.1= 3.9÷0.13= 32÷23= 31×27= 26×21 = 76×2= 32÷32= 41÷31= 132 ×2= 265×13= 5 4 ×3= 54-107= 41×8= 41+3= 7.2+12.8= 46.7-3.8= 12.8÷4= 5.2÷13= 3.6-135 = 23×52= 74÷3 2 = 1.5÷0.05= 53×21= 71÷2 1 = 24÷32= 83×54= 12÷ 12= 1÷7+76= 712÷74= 1-1×31 = 4357? = 7365? = 87281??= 25×52×4= 213157?= 6143?= 9865?= 12556?= 85352?= 3012165?= 57710?= 354?= 2114?= 841?= 141207?= 61243?= 8×125= 255×15= 161244?= 223 1211?= 正确率: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答案 【篇一: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习题】 txt>1、山中访友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隐蔽、僻静的小路 ( ) (2)道德高,名望重。()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 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④⑥ 4、读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和感情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 ”,不但写出了桥的 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这两位朋友间的。(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的 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口算天天练试题[全套]

小学数学口算天天练 月日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5= 786+114= 7.8÷3= 0.25×8= 1.6÷3.2= 0.8×1.25= 0.48÷12= 135÷5= 1.53-0.7= 25×2= 二、简便计算。 3.6 ×3.6+1.4 ×3.6 0.25×0.8×0.125×0.4 2.7×1.5-2.7 1.3+2.9+8.7+0.1 35.72- 4.9-( 5.72+5.1) 25-4.7+5.3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420×35= 25×19= 10-5.4= 236+99= 95÷19= 0.3÷1.5= 1.3+0.07= 4-0.32= 7.2÷0.18= 5×0.13= 二、计算 X÷0.38=1.65 X×0.7=10.7 4.2-X=0.8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4.5×80= 0.75×4= 0.375×2= 150÷0.75= 1-0.43= 4.25+0.85= 11.2-9.8= 43÷0.01= 3.8+6.03= 0.8-0.37= 二、用竖式计算,验算。 35.8+7.62=100-82.13=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1.2÷0.4= 4×0.08= 237+99= 16×25= 5.8-0.9= 7.2+1.9= 1.25×8= 6.5÷5= 1.4×30= 4.8÷0.3= 二、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题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2.7×3= 20× 3.6= 0.4÷100= 0.28×4= 6.3÷0.9= 二、竖式计算 5.555×5.2 2.22×3.33 7.658×85 3 6.02×0.3 56.78×8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7.5÷5= 12.5×8= 2.4+5.9= 6÷0.2= 8.4×2= 5.1-2.9= 1.4×0.7= 3.7-2.4= 8.4÷0.7= 30×1.2= 二、竖式计算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月日 一、直接写得数 0.15×0.3= 7.2÷0.12= 0.02×100= 1-0.95= 0.25×8= 0.12÷6= 3.2×40= 3.24+0.8×7= 3.5×20= 0.4×0.05= 二、竖式计算 5.76×1.3 7.15×22 15.6×13 3.68×0.25 3.7×0.016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

2019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附答案)【字词荟萃】 1、形近字组词。 弈()俱()援()盂() 奕()惧()缓()孟()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2)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3、选字填空。 诲悔 (1)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2)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3)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句段集锦】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阅读《学弈》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两小儿辩日》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的3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16-18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每课一练(16-18附答案) 1、读拼音写词语。 ?括?n???括?i wèi jù jiǎn lòu ()()() jiù yuán yě mán pàn luàn ()()() 2、形近字组词。 梗()惧()霉()撒()崖() 哽()俱()莓()撤()涯()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凄凉()简陋()希望()担心() 【句段集锦】 摘录课文中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课文链接】 “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课外延伸】 1、阅读: 汽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行驶。这条路,从我第一次走就是这个样子,父亲在颠簸的车上叹道:几十年如一日啊…… 一路看不够的山光野景,几十里路不觉就到了藏在深山中的那个小山村。老姨正坐在家门口剥花生。小小的院落,堆满了一年的收成: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砌成宝塔的形状,光彩夺目;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红的辣椒,鲜艳夺目,这莫不是农家渴望好日子的写照? 我的眼睛被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枣树所吸引。几年没见了,树干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 老姨说:树上的枣儿原本更多,已经打落分给乡亲们品尝了。树上这些枣儿,是专门给我留的。说着话,老姨吩咐孙子拿来长竿,对着树

上的枣儿,“噼噼、啪啪”的一阵猛打,枣儿如冰雹一般纷纷落下。我捡起一粒红透了的枣儿品尝,又脆又甜的滋味在身体中蔓延。 再看那枣树,在长竿的敲击下,枣儿落下的同时,那树的枝枝叶叶也纷纷折落。我心疼得大叫:“快住手,别打了!你们看把这树折磨成什么样子了?”老姨和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这枣树就是这个样子,在秋天把它打得越狠,到来年春天它萌生得也就越旺盛。”我奇怪道:“这是为什么?”老姨说:“这树贱。” 我的心却受到了深深的感动。这树“贱”吗?是“贱”哦。它的生长不择地的肥瘦,随便栽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山沟石缝,有点土就能成活。你看那满山遍野生长的野生酸枣树,就是家栽枣树的母本,也成就了这枣树的坚强品质。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这树“贱”吗?我看到的却是枣树面对挫折更坚强的本性,容忍一切的心胸,默默奉献的精神!这枣树,多么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虽然这块土地是那样的贫瘠,就如父亲在路上轻叹的那一句“几十年如一日”,几乎看不到什么变化,可是这里的乡亲们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从不曾减少一分。春天耕耘,夏天挥洒下汗水,秋天收获果实,乡亲们踏踏实实地享受着这块土地带给他们的每一个日子…… 我和父母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带回家一篮红枣,让果实的香甜、枣树的品质滋养着我的身心;采一把野菊花,摘一捧芦苇絮,让我,把家乡山山水水的灵气带回家。 (1)请根据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是因为;“我”心疼地阻止老姨敲击枣树,是因为;老姨说枣树贱,是因为;作者却从枣树身上看到了。在作者的眼里,枣树就像;所以,在“是‘贱’哦”这句话中,“贱”应该理解为:。 (2)用句子中的带点字写一个句子。 无论是山野还是院落,无论是旱涝灾害还是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它都会奉献给人们一树的甘甜…… (3)照样子写词语。

六年级下册课课练 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六年级下册课课练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最新版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课练》答案 长江之歌 一、丰采灌溉乳汁哺育源泉情怀荡涤惊涛春潮 二、pánɡ ɡün liàn 三、乳汁臂膀源泉清流力量长江 四、健美的臂膀纯洁的清流磅礴的力量 五、(一)1.春潮是你的丰采惊涛是你的气概甘甜的乳汁各族儿女健美的臂膀高山大海 2.唐古拉山脉11 上海东海 3.长江母亲千万年来哺育了两岸的多少中华儿女啊。

(二)1.这段诗句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反复。这样写能够突出表现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3.你是滋养哺育亿万华夏儿女的伟大母亲。 六、1.示例:用气势磅礴、真情流露的语言,歌颂了长江的过去,赞美了长江的现在,展望了长江的未来。 2.洁白的哈达在青藏高原诞生初生的牛犊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东方的巨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自豪和象征。 2 三亚落日 一、逊色洋溢潇洒收敛飞溅玫瑰缘故敏捷木屑 二、绝多用来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朋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惊水上没有泛起波纹,没有惊起一点波浪倦丝毫没有厌倦的样子三、1.三亚落日的美丽对三亚落日的留恋 2.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写成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的孩子,清晰地表达了对太阳的喜爱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情景的壮观与美丽四、1.三亚落日色彩丰富 2.①①③①①① 3.孩童歪着抖落溅出4.三亚落日十分光亮,红得

十分艳丽夺目,非常有感染力。五、1.诗句是在说我们正值少年时期。 2.首先因为“我”没有准备,突如其来的美景给我极大的震撼;其次因为“我”是在飞机上,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日出;最后“我”是从云层之上看日出,宛如仙境一样的云中日出让“我”沉醉其中。 3.提示:“日出之美”与“日落之美”都是很美丽的,喜欢哪一种都行,关键是要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再谈原因时,不能仅仅从景色这一方面考虑,还应该结合自己的经历、情感等方面考虑。 3 烟台的海 一、广阔浪漫蔚蓝忙碌严峻痴迷 二、锲契嬉嘻嘻竣峻宛婉甚湛勘 三、dī tián qia lǜ máo l?a 四、1.因为在一年四季的海上奇观中,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色尤为独特,堪称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具有代表性。使人在强烈的震撼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去细细品味不同季节的特点。 2.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通过对烟台海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的描写,彰显了烟台海的“独特”之美。文章还描写了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学弈课课练(练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 学弈课课练(练习) 8 学弈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学弈》通过写_________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应_____________,决不可________ __________的道理。 二、疑难探究 1.《学弈》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 2.你从文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书是记录__________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_________家经典著作。后世将孔子和孟子合称为“___________”。 2.读重点字。 学弈.()惟.一()鸿鹄.()弓缴.()弗.若() 3.通假释义。 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 思援弓缴.而射之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5.解关键词。 (1)通国:__________________ (2)诲:____________________ (3)俱:____________________ (4)援:____________________ (5)弗若:__________________ (6)然: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词多义。 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_____ 之 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 7.特殊句式。 惟弈秋之为听()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每课一练基础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每课一练基础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1 草原 一、读拼音,写汉字。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骑手们手执马biān(),一字排开,个个身穿华丽衣shang (),扎着彩色腰带,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一声令下,只听见马tí()声响,一群人jīn()飘带舞,如一道彩hóng()一般从绿tǎn()上飞向远方。 射箭、摔jiāo()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许多漂亮的蒙古族姑娘也rěn()不住要来看一看。羞sè()的面庞,婀娜的身姿,悦耳的笑声,为赛场平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空气()歌声()天空() 草原()骏马()线条() 三、给下面“疾”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疾: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疾恶如仇()积劳成疾()疾苦()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羞涩()拘束()洒脱()回味()五、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_________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具体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 _________和蒙古族人民的_________。最后,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六、结合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中“这种境界”指的是() A.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B.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C.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D.羊群像白色的大花,小丘像中国画。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看出了骏马和大牛的心思。 B.这是作者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到的。 C.骏马和大牛确实在回味草原的乐趣。 2 丁香结 一、读拼音,写汉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含答案)--为人民服务

第一课时 一、组词语 益()采()掉()哀()炊() 意()彩()悼()衰 ( ) 吹() 二、搭配要恰当 遵守看到提高战胜改正改进工作缺点制度成绩困难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3.()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应该坚持到底。 4.王鹏()接受了大家的批评,()改正了错误。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并改过来。 1.《为人民服务》一文着重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逐层展开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句是毛泽东讲的。() 3.“精兵简政”是我党采纳了司马迁提出的意见。() 二、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上文学家叫做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而死,就比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去死,就比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固:或: (2)句子的意思是: (3)“泰山”比喻:;“鸿毛”用来比喻: (4)说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是因为 我还知道、(谁)的死比泰山还重。 (5)这段话采用了、、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利益、意义;采摘、彩色;丢掉、悼念;悲哀、衰败;炊事班、吹泡泡 二、遵守—制度看到—勇气提高—成绩战胜—困难改正—缺点改进—工作 三、因为……所以……;只要……就……;既然……就……;不仅……还…… 第二课时 一、√×× 二、司马迁、人民利益、泰山、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鸿毛 (1)本来、有的人 (2)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3)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鸿毛: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4)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李大钊、雷锋 引用、举例子、对比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长江之歌》 1、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______》的主题歌歌词,作者没有实写长江的景象,而是用第__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了她的“风采”、“气概”、“情怀”,表达了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你从___走来,春潮是你的___;你向___奔去,惊涛是你的___。你从___走来,巨浪荡涤着___;你向___奔去,涛声回荡在___。你用___的乳汁,哺育___;你用___的臂膀,挽起___。你用___的清流,灌溉___的国土;你用___的力量,推动___的时代。 《落日》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_______,它歪着________,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_________。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____感染了,________,_______。从“感染”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_______,低翔的白鸥____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担心”一词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惊讶得______生怕眨眼的______,那只红灯笼会_____________。 “红灯笼”指_____,由“惊讶”、“生怕”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日出》 1、的海在__省。这地方的海春夏秋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课文是按___顺序写的。 2、小山似的海浪像_________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_______、_______地扑向堤岸,溅起______,发出_______,有时_______。这段话写出了海的___________。 3、微波泛起,___,从____________,刚_________,又__________,然后又________,像__________。这段话写出了海的______________。 4、因此,夏日的海常常_____,宛如一个___、___的少女。清晨,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_________。傍晚,____的海面上倒映着_______,岸边的石代代凳上________,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一练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每课一练课后习题 24、少年闰土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对号入座(选择词义,填序号)。 仿佛:①相似,差不多 ②犹如,好像 ③似乎,可能 1.闰土和我仿佛年纪。( ) 2.这天,仿佛要下暴雨。( ) 3.那湖水绿得仿佛是一块碧玉。( ) 端详:①仔细地看 ②详情 ③端庄安详 4.他拿着照片,仔细地端详。( ) 5.想知道真相,请听我细说端详。( ) 6.他文明有礼,举止端详。( ) 二、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亲切 亲密 亲热 1.我被老人( )的话语所打动。 2.他平时待每个人都很( )。 3.她们俩关系( )得像一对亲姐妹。 珍藏 保藏 收藏 4.他平时喜欢( )一些手工艺品。 5.这封密信,他一直( )了近20年。 6.我的书房里( )着一件特别的礼物。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少年闰土》节选自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是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 2.闰土生活在“__________”,而“我”生活在“__________”;闰土是一个“____ ______”的儿子,“我”是一个“__________”;闰土__________,而“我”却_____ _____。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 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 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 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蓝背……” 1.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便:__________ 缚:__________ 2.根据对“捕鸟”的介绍完成填空。 捕鸟的时间:__________ 捕鸟的地点:__________ 捕鸟的方法:(填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捕鸟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对“捕鸟”交待得非常清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