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些最常用的 比如不得不

2020年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些最常用的 比如不得不

2020年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些最常用的 比如不得不
2020年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些最常用的 比如不得不

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些最常用的比如不得不

一、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1、我们不得不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得不很清楚。

3、楚王不得不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4、他不敢不去。

二、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1、他的话不无道理。

2、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3、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4、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三、不……不……、没有……不……、非……不可。

1、没有一个人不想家。

2、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双重否定句主要有四种形式。

一种是两个否定副词连用,如:不是我不愿意;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加上一个否定意义的动词,如:无处不在。

再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上反问语气。

如:他没有理由不接听电话。

还有一种是先交代一个排除作用的先决条件,再用否定副词来诠释前面的条件。

这四种句式中,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反问语气的,都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内蒙访古》),意思就是“是一个英雄”,但语气更强烈,强调了敢于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参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常见关联词语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点复习归纳(关联词、修改病句、标点符号等) 一、关联词 1、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 (1)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A.既……又…… B那么……那么…… C一边……一边…… D有的……有的…… E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A不但……而且…… B不仅……还…… C不但……还…… D不光……还…… E不仅……还…… (3)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A不是……就是…… B要么……要么…… C或者……或者……D是……还是……E与其……不如……F宁可……也不…… (4)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 A虽然……但是…… B虽然……可是…… C 尽管……还是…… D……然而…… (5)假设关系——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 A如果……就…… B即使……也…… C要是……就…… D假如……就…… E哪怕……也…… (6)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A因为……所以…… B之所以……是因为…… (7)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 A只要……就…… C只有……才…… D无论……都…… E不管……都…… 2、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 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 运用要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辅助练习】 一、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 ⑴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暗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句子专项练习题 1. 有一种瓷杯。杯盖上的五个汉字围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从哪个字开始读都可以连成一句话,每一种读法都很有意思,请你读读看。 ①可以清心也。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2. 按要求写句子。 ①和田维吾尔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②腊八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摆好,为过年吃饺子用。(仿写一个类似的连动句) ③妈妈说:“我下午要加班,晚饭就不用等我了!”(改为第三人称) ④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仿写) ⑤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3. 根据描绘的情境,完成写话。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能吗?” (1)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______。 (2)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4. 读句子,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②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③无情的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茵茵的一片。 5. 照样子围绕一个中心把句子写具体。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公园里真热闹啊!

6.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历险对镇上的人们产生了震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②你这样的态度,学不好语文。(改为反问句) 7. 用关联词将下列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1)我对什么花。我不懂得欣赏。 (2)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 (3)这里的桂花再香。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8.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意思不变。 ①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 ②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9. 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非洲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 ②桂子花开,很远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改为夸张句) 10. 读对联,填空。 上联: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下联: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的上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的三位著名人物:诸葛亮、______、______;下联包含了宋代的三位著名文学家:王安石、______、______。 11.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①我们坚持课外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②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鲁迅的故事。 12. 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 (3)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 13. 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鱼游来游去。(在水里) 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 爸爸看书。(在书房里)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大全(分类,附习题)

小学生常用关联词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 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 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出色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假如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一、填关联词。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3.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 5.()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1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六年级期末复习14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1、否定词: 像“不、没有、非、无”这一类表示否定的词语就叫否定词。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句子就叫双重否定句。例如“多年以后,我不得不承认,那确实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2、双重否定句 (1)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2)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例如: 强烈:①他不敢不去。②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③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④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委婉:①他不会不同情我的。②没有什么不可以。 (3)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例如:①他的话不无道理。②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③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④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4)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的语句。 例句: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我不能不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规则是: 在句子中根据需要加上双重否定词“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可不”、或是“没有……不”、“非……不”、“无……不”、“没有人说……不”。一定选择能够说得通顺的一组。 3、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的规则是: 去掉句子中的双重否定词。如果去掉之后,句子不通顺,再加上“必须、肯定、一定”这些表示肯定的词语。 4、例句: 肯定句双重否定句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我不能不去图书馆看书。 (2)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我不能不为中国人争气。 (3)我只好把书还给他。我不得不把书还给他。 (4)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楚王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 (5)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了。我们不可以不需要努力。 6、练习——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不能不读它。 (2)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双重否定句练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双重否定句练习 1.方法: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那么改写就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 2.常用的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 3.双重否定词替换方法: ①表示判断。“是”“了”用“谁也不能否认” ②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用“非……不可”“不能不” ③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④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 ⑤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4.示例: 他今天一定来。(肯定句)他今天不能不来。(双重否定句) 我必须工作。(肯定句)我不得不工作。(双重否定句) 病人需要去医院。(肯定句)病人不能不去医院。(双重否定句) 订购商品到货后才付款。(肯定句)订购商品不到货不付款。(双重否定句)5.把肯定句改为多重否定句,表示否定的意思时,使否定成分的个数成奇数个即可。 例如:我们不得不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 6.注意: 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须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单数否定还是表否定)。 下列三句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a.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b.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c.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吗分析: a出现三重否定。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本例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 b无时无刻”是把“无”字嵌进“时刻”一词,只能算一重否定,应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 c已有两重否定 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小学常用关联词有哪些

小学常用关联词有哪些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等。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小学语文《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的转换》评课

《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的转换》评课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教学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所学知识,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以读为本,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郝老师在这堂课的最后,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放学方法、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由于不是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做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句理解了,再试着运用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练习在语文课中应该大力提倡。

四年级语文—(双重否定句转换成肯定句的练习)

四年级语文—(双重否定句转换成肯定句的练习) 1.猫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他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这叫爸爸妈妈十分担心。(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田鼠太多,蜜蜂的活动不得不受到影响。(改成肯定句) —————————————————————————————— 4.他的事迹表明,人是能够向命运挑战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 5.老师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干的。(改成肯定句) —————————————————————————————— 6这回非要亲眼瞧瞧师傅的绝活不可。(改成肯定句) 7谁也不能否认刷子李有一手绝活。(改成肯定句) 8草小三不得不承认师傅的技术高超。(改成肯定句) 9我并不是不喜欢吃鱼-。(改成肯定句) -10我想让你知道。(改成双重否定句) ——————————————————————————————————-11-这件事情是合常理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12-我是想去那里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13我有想过。(改成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有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就是表示肯定的意思,语气比陈述句强烈

常见关联词大全11095

所谓关联词,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关联词大全_最常用的关联词有哪些 1 并列关系: 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 概念: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 ……便…… ……於是…… ……才……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练习含答案

1.肯定句、否定句的转换 2.双重否定句、陈述句的转换 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双重否定句与陈述句的转换:(类似于反问句)一、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必须有否定的意义在里面。。 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包括有双重否定的句子就是双重否定句。 比如: (1)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分析:“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王老师。 “没有一个…不”就是双重否定词 这句话的原句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 (3)你不会不知道这件事。分析:“不

双重否定从字面上就知道,是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语,表示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在双重否定句中,有那么几个可以用: 不得不、不能不、难道……不…… 不可能不、 不会不、怎么会…… 不、不是不等 双重否定句主要有三种形式。 (1)、一种是两个否定副词连用,谓语前面加“不。。。不”,也就是负负为正的原理。可用“没有……不……”“不……不……” 如“我不能不被他感动得流下泪来。”又如:这种新产品质量好,价格也便宜。改为:这种新产品质量不能说不好,价格也不能说不便宜。 (2)、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加上一个否定意义的动词,

如“我们不能否认老一辈人的功劳。” (3)、再一种是一个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加上反问语气。 如“他感人的事迹,叫我怎么不流泪呢?” 另外、把肯定句改为多重否定 表否定,使否定成分的个数成奇数个即可 例如:我们不得不承认太阳不是绕地球运行的。这三种句式中,否定副词(或否定意义的动词) 例如,“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内蒙访古》),意思就是“是一个英雄”,但语气更强烈,强调了敢于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大大的英雄”。

【强烈推荐】三年级语文常用关联词总结(精华)

三年级语文常用关联词总结(精华) 1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句。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等。 3递进句。 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句。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8条件句。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一)选择填空: 只要……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尽管……可是……不是……就是…… 宁可……也不…… 1.气垫船()能在水上航行,()能在雪地和沼泽上航行。

四年级下册语文-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练习部编版

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意思不变。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我不能不去图书馆看书。 2、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我不能不为中国人争气。 3、我只好把书还给他。我不得不把书还给他。 4、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楚王不得不向晏子赔不是。 5、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了。我们不可以不需要努力。 6、你应该知道这件事。你不应该不知道这件事。 7、星期天, 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星期天, 我们必须不能不去看排球赛 8、这是伟大的奇观。这不是不伟大的奇观。 9、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每个小孩子不是不喜欢小动物 10、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不会不感到无比自豪。 11、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燕子飞过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艰难。 12、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爹妈都不在家,我就不能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13、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在共产党面前,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14、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都高兴。听到这个消息,没有一个人不高兴。 15、我知道这件事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 我不是不知道这件是非常重要,只是实在没有时间来处理。 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1 万里长城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2、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不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 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5、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6、燕子飞过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7、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8、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语文关联词练习题大全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一) 一、知识整理: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 2、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 3、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至…… 4、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 5、转折句(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 6、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7 、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8、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 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二)能力测试: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语。 ①()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②()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③雨来()牺牲生命,()泄露秘密。 ④()要努力读书,()要关心政治。

语文必备: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

语文必备 小学语文关联词的运用方法 关联词是指语言单位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密切相关的简单句子,合起来构成了复杂句子。构成复杂句子的简单句子叫做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一般用关联词连接。 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是第二种形式的关联词。成对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随意调换。 关联词基于所起作用不同,通常分八类: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以及条件关系。 1、并列关系: 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例句: 妹妹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这个文具盒既美观, 又实用。 他是我的兄弟,也是我的好朋友。 钓鱼岛不是日本的,而是中国的。 常见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还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 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例句: 我一做完作业, 就和小伙伴做游戏。 他打好草稿,才开始写作文。 他一听到表扬,便沾沾自喜。 外面下雨了,于是大家都进教室了。 3、递进关系: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 例句: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美观。 小明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常见关联词:“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这些单独的关联词也可以表示递进关系。 4、选择关系: 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例句:

常见关联词的分类及用法

常见关联词的分类及用法关联词例句 并列关系一边..... 一边.... 妈妈一边打毛衣,一边督 促我写作业。 一方面.....一方面..... 你一方面要提高学习成 绩,一方面还要锻炼身体。有时......有时...... 爸爸妈妈每天晚饭后都要 出去走走,有时去公园, 有时去超市逛逛。既.......又...... 人民大会堂既高大又庄 严。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小明不便穿好了衣服,而 且换好了鞋,系好了鞋带。不光.......也..... 鲁迅先生不光珍惜自己的 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不仅......还...... 学语文不仅要多记,还要 多说。 别说......就是.......... 别说是坐火车,就是坐飞 机也赶不上了。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不是你去,就是他去,总 得有一个人去。

是...........还是........... 你是参加美术小组还是参 加音乐小组,现在就要确 定。 或者.......或者........ 这块地或者种高梁,或者 种玉米。 要么.........要么.......... 在困难面前,要么克服它, 要么被它吓倒。 与其........不如.......... 与其这样等待,不如主动 争取。 宁可.........也不.......... 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的生 命,也不泄露党的机密。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很 懂事。 尽管..........不是........... 尽管天气非常冷,爷爷还 是从家里赶来了。 假设关系如果.........就......... 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 将来就无法实现你的理 想。 纵然..........也要........... 纵然是粉身碎骨,他也要 为真理而奋斗。 即使.........也.......... 即使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也要通知他。

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互改

(一)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方法】 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提示】 1.“不得不”“不能否认”“不敢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2.“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没有……不”、“不……不”、“不是不”、“不会不”、“没有一个不”、“无不”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都”等词。 【练习巩固】 1.他的话不无道理。 2.我无法不原谅他。 3.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4.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我不得不佩服曾老师。 6. 她的话未必没有道理。 7.没有一个人不佩服他。 8.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9.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10.小军的身上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 11.没有一个人不认为他的画画得好。 12.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们不得不保护。 13没有人否认地球绕着太阳转。 14.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 15.马俊涛经常打盹儿,父亲不得不严厉的斥责他。 16.我没有理由不干。 17.在证据面前,你不可能不说出事情的真相。 18.“鸟的天堂”不会没有鸟。 19.众评委不得不承认蟾蜍是当之无愧“灭虫标兵”。 20.为了学业,李平不得不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二)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方法: 1.表示判断。“是”用“谁也不能否认”。 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改为“非……不可”、“不能不”等。 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 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例: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等。 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例:今天他可能会来。双重否定句:今天他不可能不会来。 【练习巩固】 1.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2.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3.我只好把书还给他。 4.楚王只好向晏子赔不是。 5.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了。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7.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母亲。 8.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9.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10.说起地道战,谁都承认是个奇迹。1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3.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1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5.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16.山坡下没有一块地不被大水淹没了。 17.这意想不到的错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 18为了学业,李平必须边打工挣钱边学习。 19.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20.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21.爹妈都不在家,我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2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四年级上语文双重否定句练习(附答案)精编版

练习一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8、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9、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10、黑熊躲进大树洞里。 11、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1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3、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14、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15、这件事是事实。 16、我是好学生。 17、人都喝水 练习二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答案 练习一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万里长城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问题还没有弄清,但不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 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燕子飞过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8、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在共产党面前,没有困难不能克服。 9、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这部电影不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

常见关联词大全

1 并列关系: ……又……又…… ……一边……一边……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也,又,还,同时。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 ……一……就(便)……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便…………於是…… ……才……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连……也…………何况…………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4 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

就是)……要么(要就是)。 5 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例: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例: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却却很难。 例: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却……例: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倒。 6 假设关系: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设与正句结果一致。 如果……就……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要是……那么……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 (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与正句结果不一致。 如果……就……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7 条件关系: 只要……就……例: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说明: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例: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说明: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新四年级上语文双重否定句练习(附答案)

新四年级上语文双重否定句练习(附答案)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8.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9.这部电影使我感动得流泪. 10.黑熊躲进大树洞里. 11.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1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3.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14.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 15.这件事是事实. 16.我是好学生. 17.人都喝水 练习二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答案 练习一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万里长城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问题还没有弄清,但不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4.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不是没有道理的. 5.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6.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 燕子飞过大海,不可能不辛苦.艰难. 7.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