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最新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最新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最新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城市热岛效应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 选自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问题研究课时:10 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第一章第三节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标解读: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都是为了学习大气运动打基础。大气热力环流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效应,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二、教材分析:1.内容重要:“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研究内容,它是围绕热力环流所设计的研究主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是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升华,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承上启下:本节问题研究是第二章在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开展的,将地理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以下章节的学习奠定情感能力基础,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群体分析:求知欲强,兴趣浓厚。

高一学生刚接触地理不久,有一种想要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有充分的主动性。

2. 知识能力分析:有基础,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已经学习过热力环流产生的原理,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应用在生活中的现象中,并且去分析热岛效应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够,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②能分析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示意图,分析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②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1 教学重难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重难点突破策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城市和乡村进行比较的方法,得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等。

七、教具:教材、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蛾疔拖耳故应

2 卢土邮K ■尊

十、教学反思: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在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造“思维性讨论”的

热力环流最终教案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热力环流》。主要介绍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例子—海陆风和城市风等。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理解大气运动的突破口,后面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大气环流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打好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设计理念】

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1.用关于三国“诸葛亮火烧葫芦峪”故事的视频引入,通过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热力环流的兴趣。 2.观看地理小实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真实的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利画环流图埋下伏笔。 3.观看flash动画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4.三个案例: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让学生自己拓展探究。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考虑到新课程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加入了实际生活中典型的三个热力环流案例,目的为使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使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达到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标准。 5.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联系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再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把抽象的大气运动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思考、归纳、表达、交流的能力. 6.让学生小组活动探讨地理知识和原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理念】 1. 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探究。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人类与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明确人地应该协调发展的道理。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讲解,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就由学生自己去看;凡学生能说得清楚的都由学生自己去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材分析】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本单元教材紧密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条主线。本节内容实用性强,通过学习大气运动可以理解风的形成,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状况。本单元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既联系实际又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注意前后连贯,联系实际,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及其形成过程)。 2.理解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表的绘制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绘制风的形成示意图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掌握风的形成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自探求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原理及例证。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 2.三圈环流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模拟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总结规律,画图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三、大气的运动 【故事导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诸葛亮依计划将司马懿之众引诱入谷中……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行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 提问: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失”在哪里? 过渡:要解答此问题,应了解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 【师生合作探究】热力环流 1.与热力环流有关的几个概念: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等压面: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形成的面。

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教案 1.课题:中图版地理必修一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热力环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并能说出大气运动的作用,能量来源及分类。 (2)理解并能阐明热力环流的成因,形成过程和环流过程。 (3)理解并能说明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变化情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热力环流模型,能联系生活实际,列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实例,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画热力环流模式图,提高绘图能力。 (3)通过分析等压面变化及高低空气压变化,增强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热力环流成因的分析,认识任何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学习城市热岛环流,树立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通过对生活中的热力环流举例,养成细心观察身边现象及认真思考的习惯。 (4)通过对城市热岛环流为工业布局的学习,体会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3.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形成过程 (2)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情况 (3)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城市风) 教学难点: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情况 4.课型:综合课 5.教学方法:讲解法,象征图像直观法,比较法,板书笔记指导法,读书指导法6.教具:多媒体,书,粉笔盒 7.教学过程: 板书一

基本原理: P=ρgh 。 随着h 升高,空气密度ρ减小,气压降低 图一 板书二: 冷热均一时 图二 板书三: A 1004 1006 1008 1010(hPa)

冷热不均时 图三 板书四: 图四 板书五: 1004 1006 1008 1010(hPa) 受热多 A 受热少 B 低压 ρ ρ 高压

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 课时)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依据心理学与教育学上的有关思想以及相关理论,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生思维的综合性,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以学论教,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大气环境的基础知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只有掌握了本节内容才能理解全球性大气环流,了解各类天气系统的特点,防御自然灾害,并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大气环境。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差异引起空气做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组成了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市教学内容建议“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本节要实现形成性目标,因为热力环流是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所以说本节学习是为实现其他课程目标做的知识铺垫。

【素养目标】 1. 人地协调观: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 乡的责任感。 2. 综合思维:综合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和过程,会用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生活现象。 3. 区域认知:认知地理现象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表现。 4. 地理实践力:培养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地理实践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指导 生产、服务生活。 【学习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为主,导、议、讲、练相结合等。【教学手段】 教师自制实验道具、野外实践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提供大气运动的相关资料; (2)指导学生进行准备工作; (3)进行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导学案。 学生准备: (1)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气压的相关知识; (2)预习本节内容,完成导学案。

2021届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乡村与城镇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案

第2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聚落的外部形态 1.聚落 聚落人类聚居的乡村和城市的统称从宏观来看聚落的分布与人口分布基本一致 从微观来看聚落一般建在有充足水源和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 定义聚落在空间分布的平面形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水源、地形 形态团块状 在地形比较完整、平坦和开阔的平原地区,如 成都市 条带状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受水源和地形的综合 影响,聚落沿河谷伸展呈条带状,如兰州市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类型分布 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①无明确的界线。 ②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 ? ?地租的高低 ?? ?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社会因素 ?? ? ?? ?? ? ??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3)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四、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等的关系 城市 等级 城市 规模 职能 级别 职能 种类 服务 范围 城市 数目 相互 距离高大高多大少远低小低少小多近 (1)等级高的城市,数目少,相距较远;等级低的城市,数目多,相距较近。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河流、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宗教、经济基础等。 4.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的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等级会逐渐升高。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微点1 乡村的分布、形态、规模和建筑等受当地水源、气候、地形及建筑材料等地理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和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反映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某种适应和利用。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__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120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 ◆教学总目标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第1课天气与节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 (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 (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地方课程教案

教案序号:第1课时 课题:天气与节气 授课时间:2013年 9 月 3 日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学习描述天气状况。 2. 背诵相关的天气谚语,认识天气预报常用的标识,增强环保意识。 3. 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名称和含义,感受节气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天气,增强环保意识。 2.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气预报视频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二)、开动脑筋,认识天气 1.除了刚才所说的几种,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2.那么怎样来描述一天的天气呢? 3.如果你打算外出旅行,通常你是怎样获得天气消息的呢?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看报纸、手机短信……) 4.现代科学技术很发达,我们获得天气变化的途径有这么多。那我们古人是怎样了解天气变化的呢?(利用天气谚语。) (三)、畅所欲言,交流气谚 1.学生阅读背诵教材上的谚语。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天气谚语,并就难懂谚语做简单解读。 3.总结:古人的优秀经验我们要继承,当代的科学技术我们更要利用。现代我们最常用的了解天气变化的方法是什么?(看天气预报。) (四)、探究园地,学习预报 1.我们先来看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想: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

号有哪些?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2.汇报交流。(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请几生前台板画,教师课件补充。(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 3.尝试播报天气。出示济南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请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播报天气。先组内练习,再推荐播报。 4.探究天气与人类的关系(1)刚才我们了解了关于天气的许多知识,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2)那么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交流探讨。教师多媒体展示:天气与交通、天气与日常生活、天气与农业生产、天气与军事的图片。(3)教师归纳:由此可见,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充分地利用天气预报,就能预知近期天气,就可以未雨绸缪,有效地趋利避害。(4)几种极端天气给我们的启示。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还指出,2010年极端天气有增长趋势。国外也频频出现一些极端天气事件,同学们,看到这些事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五)、齐心协力,知晓节气认识了天气,那什么是节气呢? 1.什么是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那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小资料”。知晓节气的来历: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每15度为一个节气,便有了二十四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1) 学生读背二十四节气歌。(2)指导说出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3)学生尝试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教师补充引导。(六)、走出校园,观察记录 1.选择一种在下雨前后有反应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记录。 2. 搜集积累相关农谚。 板书设计: 天气与节气 (1)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2)天气预报包含信息:气温、阴晴(降水)、风力、风向、空气质量等。(3)尝试播报天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总体来看比较简单,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介绍。一是什么是天气及天气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但课本上这部分内容比较陈旧、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重点在这部分,我进行了加工整合,以最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位于地理1第二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大气圈物质组成、垂直分层展开详细叙述,深入学习大气圈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本节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与大气运动特征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奠定良好基础。 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的应用于风向的判读

教材、笔记本、白纸、彩笔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结合《台海使槎录》中关于台湾和福建两地早晚风向差异,绘制示意图演示“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引导学生绘制早晚海峡两地的风向差异,提问学生为什么台湾海峡两岸风向的日变化相反呢追问学生这里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活动】绘制台地与内陆风向示意图,思考并回答风向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海陆之间受热状况不一样导致气压产生差异,白天海洋升温慢,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两侧陆地,夜晚海洋降温慢,气压低,风从两岸吹向海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提高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绘制或用动画演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讲解太阳辐射穿过大气被地面吸收转化为地面辐射,之后被大气吸收转化为大气辐射的过程。补充讲解长波辐射与短波辐射相关知识,表明太阳辐射是一种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体现在反射、散射和吸收等方面,但是因为大气主要吸收长波辐射,所以大量的太阳短波辐

射能够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转化为地面长波辐射。要求学生解释“高处不胜寒”,为什么海拔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 【学生活动】跟随老师的讲解过程,在笔记本上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解释大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提高自身温度。因此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的地方气温越高,这就说明了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示意图使教学直观化,形象化,清晰明了的展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活动探究-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35页活动探究,对比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辐射类型,提问学生地球表面比月球表面多了哪些辐射类型说明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剧烈的原因。

《5. 天气与生活》教案及反思#精选.

《5. 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举例说明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剧烈的天气变化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 3.能举例说明酸雨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实例或调查结果说明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天气变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2.能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分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用图表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某些科学结论。 2.愿意把自己收集到的天气与人类的资料和图片与同学交流。 3.能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的说明天气变化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意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意识到天气变化造成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自然灾害与天气变化有关。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天气影响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找学生讲故事:草船借箭。 2、教师提出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借来十万支箭呢? 生:(因为他能够成功预知天气)

教师讲述:可见,从古至今,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某一件事情上,可以决定一件事情的成败。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1、活动1:天气对人的影响 (1)谈话:同学们,天气对人类的影响有好有坏,你们知道的天气对人类有哪些影响呢?从好的和坏的两方面来说。 学生举手回答: 好的影响:晴天收种庄稼、雨水滋润万物、下雪对冬小麦有好处…… 坏的影响:沙尘暴,雾霾、洪水、台风…… 教师:我们知道了天气对于我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就是预知到了3天后江面上有大雾,所以成功的借到10万支箭,所以能够及早预知天气,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以前科技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人们怎么样预知天气呢? (2)、学生:气象谚。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气象谚。 教师放课件:气象谚。 现在的人类怎么样预知天气?生:天气预报 师:有了天气预报,预知天气更加准确了。 2、活动2: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 (1)谈话:天气对人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的活动也在影响了天气的变化,看老师这的小例子。 (2)讨论人类活动对于天气的影响 出示课件,这幅图上的两地是北京的中关村和颐和园, 教师提问:这2幅图有什么不同? 指明学生回答。 师:两地相距不到一万米,在3月28日对这两地进行了调查,来看一下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稿教案20

“国培计划(2018)”讷河市送教下乡培训项目第一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课磨课阶段教学设计(第二稿)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2.理解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通过“城市建设”情景模拟活动,感受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感受人在城市生态中的核心地位,感悟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不稳定性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示:上海世博会图标 设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图标吗?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思考:拥有一个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生活环境是每个人的希望。北京以一个成功、精彩的奥运会兑现了对世界的承诺,上海将怎样实现世博会对世界的承诺,让城市更美好?

看图回答 上海世博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思考 以世博会主题引起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关注,导入课题。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设问: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 问题:我们生活的城市是怎样组成的? 视频:上海协奏曲 城市组成城市居民社会复 城市环境自然环境自然合 人工环境经济体 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特定地域内(如上海、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 通过视频观察、对比自然生态系统,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设问:城市居民怎样解决衣食住行?城市发展需要什么?怎么解决?情景:假如有一群人准备选一个地方建一座城市生活,如果是你们,你们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工作纸,准备交流(5分钟) 交流:小组代表说明建设计划及理由 (根据学生交流渐次展示食品、净水、工厂、机械、原料、能源等构

转帖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转帖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六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悠悠兰韵发表于xx-1-13 11:30:00 六年级环境教育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77人,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他们掌握环保的有关知识,通过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做环保的小主人。 ◆教学总目标 1、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措施

1、精心准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健康教育。 2、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3、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5、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 ◆执行说明: 1、学生组成若干调查小组,选定调查主题。 2、广泛阅读报刊杂志,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环境污染及如何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教学进度备注 1天气与节气1课时 2我是地球小公民1课时 3夜晚的星星哪儿去了1课时 4避免电磁辐射1课时 5不容忽视的热污染1课时 6化学农药的功与过1课时 7拒绝白色污染1课时 8交通状况巧改善1课时 9我是环保小法官1课时

10生机盎然的农村1课时 11小区的变迁1课时 12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1课时 13色彩斑斓的自然界1课时 14融入自然的生态住宅1课时 15向海洋索取淡水1课时 16山东的旅游资源1课时 17地球能养活多少人1课时 18做个环保志愿者1课时 19和复习1课时 20和复习1课时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析[知识与能力]第二章第二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1、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3.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部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获得热力环流的感性认识; 2、通过读图分析,自主归纳变化规律;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间热力环流、城市热岛环流等现象 难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二、课前

[知识储备] 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说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 同一地点,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减小。所以:PA > PB 师:强调在同一个地方,气压随海拔高的增加而减小的 规律。 师:所以,如果地面性质完全一样,受热均匀的三个地 方,取六个点,同一水平面上的三个地方的气压值都是 相等的,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值,由下到上减小。 【过渡】 那么地面受热不均的话,气压值会怎样呢?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三、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验 观察烟雾在玻璃箱内的飘动情况。 2、空气运动原因? 问题处理: 视频显示了烟雾在玻璃箱内的运动情况,形象直观比较简单。 让学生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角度去阐述,进一步加深对烟雾运动情况的印象 师:烟雾在玻璃箱内是如何飘动的呢?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角度回答。 生:垂直方向上,热水处晏烟雾是上升的,冰块处烟雾是向下运动的。水平方向上,上部是有热水处的上空来到冰块处的上空,下部是由冰块处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教学设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乡村和城镇”的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一章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解释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2.了解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差异及特点。 4.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5.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教学重点: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差异及特点。 三、教学难点: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及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的差异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经济活动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用地类型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村落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学生记笔记 乡村的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1.农业用地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村落内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经济活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2节-热机的效率(拔高版)辅导教学案

第十四章第 2 节热机的效率 教学内容课程导入】 他们的能量利用率一样吗?

新知讲解】

= W 100%,在我们常用的热机中柴油机的效率最高。 Q 放 (3)在各种能量的损失中,废气带走的内能最多。 【精讲点拨】 1.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燃料的质量、体积均无关系。 2.在计算热机效率的时候,一般先利用公式Q 放=qm 或Q 放=qV 计算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再 利用= W 100% 计算出热机的效率。 Q 放 3.功率和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功率反映机械做功的快慢, 热机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不一定大。 ※例题 【例1】一辆厢式小货车某次运货,满载后总质量是 5.0 ×130kg,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00km ,耗油10kg,货车受到的阻力是总重力的0.05 倍,发动机的牵引功率是50kW(油的热值是 5.0 ×170J/kg, g=10N/kg),求: (1)货年受到的牵引力;(2)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1)2500N;(2)20m/s;50%

解析】(1)因为货车匀速行驶,二力平衡,所以;

2、 汽车已进入百姓家庭,汽 车发 动机性能的好坏倍受人们关注.在汽车发动机的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 能 量的有效利用, 又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 汽油热值为 4.6 ×107 J/kg ,汽油密度为 0.7 ×103 k g/m 3] 。 10L 汽油在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 烧 30min ,可以释放出多少能量(假 设汽油完全燃烧)?若发动机输出的 功率为 6×104 W ,则此汽车发 动机的效率是多少?(汽车发动机效率的计算结果精确到 1%) §知识小结 F 牵 =F 阻 =0.05G =0.05 103kg 10 N/ kg 2500N 2)货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4 5 104 W 20m/ s ; 2500N Fs 3)货车发动机的效率: mq 5 2500N 105 m 7 50% 10kg 5 107 J/kg 练习 3、 图所示为小艳家新买的一辆小汽车。 周末,爸爸开车带着小艳出去游玩, 途中, 这辆汽车在 lh 的时间 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了 72 km ,消耗汽油 6 kg 。若已知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即牵引力的功率 )为 23 kW ,汽车 ( 包括车上的人和 物品 热机效率? )质量为 1.5 t ,汽油的热值为 4.6×107 J / kg ,g=10 N /kg 。求 小汽车的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教案[001]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 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提高从实验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发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展实验活动,获得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军港之夜》,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你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并提出疑问军港的夜晚吹的是不是海风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验感知 给学生展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容器中的红色的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 让学生对热力环流形成直观的感知,为探究原因奠定基础。 (二)探究过程 1.请大家四个人为一小组,把刚才的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 2.学生展示交流。 3.教师结合下列图示进行讲解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

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 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 4.学生总结 冷热不均一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一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一空气的水平运动(风) (三)具体表现一一海陆风 1.学生绘制 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结合刚才学过的热力环流的知识,尝试着画出海陆风的示意图。 2.教师提示 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 3.学生展示成果。 4.教师归纳 由于海陆比热容不一样,所以在白天的时候,陆地升温快,是一个热源,海洋升温慢,是一个冷源。陆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受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压流向低压,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响陆地,所以是

最新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城市热岛效应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城市热岛效应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 选自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问题研究课时:10 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第一章第三节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课标解读: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都是为了学习大气运动打基础。大气热力环流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效应,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二、教材分析:1.内容重要:“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是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研究内容,它是围绕热力环流所设计的研究主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体验,是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深化和升华,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 承上启下:本节问题研究是第二章在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开展的,将地理课堂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以下章节的学习奠定情感能力基础,因此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群体分析:求知欲强,兴趣浓厚。 高一学生刚接触地理不久,有一种想要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的欲望,这种欲望能促使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充分发挥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运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有充分的主动性。 2. 知识能力分析:有基础,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已经学习过热力环流产生的原理,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应用在生活中的现象中,并且去分析热岛效应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不够,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②能分析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示意图,分析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 ②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 1 教学重难点: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重难点突破策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对城市和乡村进行比较的方法,得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六、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高中地理_【课堂视频实录】热力环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与分析 《热力环流》位于高中地理第二章气象和气候的第一节,是在理解大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大气环流的基本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机理,它是理解季风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基础,是分析气候成因和天气变化的所要依据的基础性的重要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鲁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书地理1》热力环流的有关内容。以实验和活动为主,阐述基本原理,内容要点包括:(1)大气受热不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这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3)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的形成,并补充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城市风。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高一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好,求知欲高,自主学习能力较高,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而合作与探究水平有待提高等特点。学生已经学过《大气的受热过程》,初中物理《气压》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的大气物理知识和技能基础;但大部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进一步巩固基础性的大气物理知识和培养实验观察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机理 2、应用热力环流的机理解释自然界的热力环流现象 3、理解热力环流对等压面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2、学会热力环流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实证主义科学精神,从实验结果中获取现象和规律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应用 教学难点 等压面剖面图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法七、课堂类型 新授课 八、课时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与大气水平运动”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绘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运用该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2.说出促使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3.知道近地面和高空大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的作用力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在等压线图上绘制近地面与高空的风向。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风的形成过程 【难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别(近地面或高空)。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的教法指导思想是: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 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 4.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Flash动画,弥补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缺陷。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学生小李家住沿海,他常有这样的体验:晴朗的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了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你有类似与风有关的生活体验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正题。 学习活动一:热力环流 任务一:阅读课本P47—48页及图2-29,思考: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 任务二:进行知识储备 1.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视频播放:热气球升空过程,观察燃烧器在球囊内空气加温和降温时状况,分析原因。 2.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高;空气密度大,气压高,反之小。 3.一般情况下,空气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 4.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提供必要的知识,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说课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博罗华侨中学黄秋慧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表述大气运动的学习内容时,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为主题,提出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承接了上一课时“大气不均匀受热”的内容,也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又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仍然思维模糊,概念混淆。如何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因此在讲大气热力环流时采取大气运动由静态到动态的发生过程,直观深入地展示大气环流发生时气温、气压、气流3者之间的关系,即可突破难点。 热力环流是本节的重点,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大气的垂直运动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的(大气垂 直运动直接影响天气的变 化);二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是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导 致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 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直 接影响热量与水汽的输 送)。也就是理解好温压与 风压这两个关系。

二、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③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四、学情分析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 1.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 2.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3.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生活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 五、教学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模拟实验、案例分析的学习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