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在七年级的科学期中考试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需要重点掌握的。以下是本次考试可能会涉及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加强学习并且复习。

1.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过程非常重要。同学们需要掌握细胞的构造,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以及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与功能。

2. 植物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繁殖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种植和保护植物。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条件、生命周期、有性和无性繁殖等方面。

3. 生态系统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生态系统的知识也是本次考试的重点。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考试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生态系统的种类、物种多样性、食物链、能量流动等方面。

4.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则是科学知识的核心之一。同学们需要掌握物质的化学元素、化学键、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5. 物理基础

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也需要在本次考试中加强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力学、热力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理解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以上就是本次考试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同学们需要认真复习这些内容并且加强练习,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科学课程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在期 中考试中,这些知识点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 识点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生物学 1. 细胞构成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细胞。因此,了解细胞的组成是十分必要的。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 点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细胞核等。 2. 基础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而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生物化学知识点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同学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组成和生物功能等基本概念。 3. 生物遗传学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又一个重要的分支。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 被考查的遗传学知识点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和性状等。同学们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现象和规律。 化学 1. 原子结构 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因此了解原子结构十分必要。在期 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原子核、电子云、质子和中 子等。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在期中考试中,同学 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基本特征,以及化学反应中元 素与化合物的转化过程。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化学反应知识点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 应等。 物理 1. 运动学 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运动学知识点包括: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等。 2. 力学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学的运动学分支。在七年级 上学期中,常被考查的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和 重力等。 3. 热学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学 1.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的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细胞器等 2.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孢子分裂 -无丝分裂:减数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分裂 3.植物的营养与生长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过程-生长素和促进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激素 4.动物的营养与生长 -消化系统: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器官 -呼吸系统: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 -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发育、生长和代谢的激素系统 第二章:物理学

1.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换算 3.机械学 -力学:牛顿三定律、重力、万有引力和弹性力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等 4.热学 -温度和热量:摄氏度和热力单位等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5.光学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反射规律等6.电学 -电学基础:电荷、静电力、电势差等概念

-电学应用: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总结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主要涉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分裂、植物和动物的营养与生长等知识点。物理学方面主要包括测量学、运动学、机械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六个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考试最全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致同学们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二、调查的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⑥撰写调查报告。 四、了解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1)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变量:不同的这个条件称为变量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自身发生改变)如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荒漠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海域环境(P17)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发生改变)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 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4、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

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资料1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期中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 感觉世界、耳和听觉、眼和视觉 [感觉世界]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 2.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 A 心灵感应 B 味觉 C 嗅觉 D 触觉 3.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 ] A 酸、甜、苦、咸 B 酸、甜、苦、辣 C 酸、甜、咸、涩 D 酸、甜、辣、涩 4.下列哪一种感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 A 甜 B 酸 C 苦 D 辣 5.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 A 冷觉 B 触觉 C 痛觉 D 热觉 6.俗话说:“入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 B 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 C 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 D 人的嗅觉器官容易破坏 7.当你闭上眼,嗅柠檬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 苹果味 B 柠檬味 C 无味 D 苹果与柠檬混合的味道 8.感觉的产生是在[ ] A 大脑皮层 B 感觉器官 C 感受器 D 小脑皮层 9.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你把左手浸入甲脸盆、右手浸入丙脸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脸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 A两手都感觉温 B 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 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 D两手都感觉冷 10.人在感冒时吃东西不香说明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共同作用的。 11.在成语“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________来感知大象的形状,形成的部位是在________。 12.味觉感受器是,感受器的作用是:感受、产生。 13.味觉是在产生的。 14.皮肤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感觉功能。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________,因为这个部位的_________________;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5.蛋糕的香味通过______,刺激___________,________将香味传到大脑的________从而形成了嗅觉。 16.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其内有许多细胞,能感受各种物质的刺激,尤其对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在舌四种基本味觉中,舌尖最敏感的是,舌头两侧最敏感的是。 17.嗅觉的特点:大脑的嗅觉中枢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嗅觉会逐渐;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 18.当食物进入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中,刺激__________细胞,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传到,经过分析,我们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耳和听觉] 19.人的听觉产生于[ ] A听觉感受器 B 听觉中枢 C 耳蜗 D 鼓膜 20.耳的结果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复习提纲 期中考试快到了,七年级的同学们做好复习准备了吗?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一科学下期中复习资料(第一节) 1、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2、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3、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呈球形,营养物质(有机物)较丰富,为早起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4、精子有尾巴,能够游动。呈蝌蚪形 5、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生殖)细胞,其细胞核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6、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储存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睾丸;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青春期开始产生,一天可产生上亿个),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组成。最主要的器官为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产生卵细胞(青春期开始产生),分泌雌性激素。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7、受精与妊娠 (1)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注:受精卵不是生殖细胞,而是一个生命体(卵细胞,精子为生殖细胞) (2)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8、胚胎的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注: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胎盘出现后营养来自母体 第2周:出现羊膜并发育成充满羊水的羊膜囊(减少震动的影响,保护作用) 第3周:出现胎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盘是胚胎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器官。 第9周—第38周:称作胎儿期(之前称为胚胎),胚胎在第9周已初具人样,从此称为胎儿 ; 第六个月的胎儿活动已很频繁,生长迅速;大约要在母体内孕育 9个多月 (约 280 天,38周),然后从母体体内产生。 9、胎盘中的血管与子宫中的血管是不相通的(有一层膜为屏障),即胎盘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是分开的。阻断一些传染病,但有些药物仍有影响(如酒精,毒品,烟,孕妇禁用药) 10、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安全、营养和氧有保障,是胎生的优越性。 11、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12、分娩几秒钟后婴儿就会哭或咳嗽,去除婴儿鼻、口腔和肺部的液体,促进呼吸系统工作 13、初生婴儿主要靠母乳,母乳营养全面,含有抗病物质,是婴儿最好的食品 14、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只是受精在试管中完成。体外受精,体内发育) 初一科学下期中复习资料(第二节) 15、人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 婴幼儿期:出生的前三年,会出现生理协调和大脑发育等巨大变化;人生第一次快速生长期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复习提纲

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基本感觉,分别由感觉器官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 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受器,对人 体有保护作用)。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 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7、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 验的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 速度是340m/s。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 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轻的、薄的、小的、细的、短的物体振动快,振动频率大,音调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 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蝙蝠:发出、接受超声波。B超:应用超声波。地震:发出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流星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 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等大、缩小、放大都有可能)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 或3×105K m /s),空气中次之,液体中第三,固体中最慢。光年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华师大七年级科学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作者: ————————————————————————————————日期: ?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教师姓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称名称期中复习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过程 分章梳理: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克。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水、水和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水、 水、 水和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水和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水、水和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 ,最少的是。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热量,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热量,温度 ,此时它的状态是。直到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 8. 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 , 。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 10.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吸热。但是不变。

12.液化: 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3.升华: 的过程,凝华: 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以上放热的 有、、。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 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樟脑丸消失属 于;雾的形成属于,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 雾凇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酒精挥发属于。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 。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的资源。 17.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的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的物质。天然水是。 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粉末状的用,也可以用。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20.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水中,达到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表示:。那么20℃时在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克食盐;要溶解72克食盐需要克水。 22.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比如:。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的方法。 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 , 。 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食用油在水中形成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液,牛奶是液,豆浆是液。碘在水中形成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液。 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如食盐溶液,是溶质,是溶剂。当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概念汇总 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3、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 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 4、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 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5、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 n表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 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 6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8、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9、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 积的常用单位升(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0、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X宽X高圆的体积=底面积X高 11、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2、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13、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 14、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 (注意两页为一张纸 15、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 圈用刻 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16、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17、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18、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 度计、煤油温度计, 19、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C,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 100等分,每分为1C,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C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C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20、0 C的水与0 C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 21、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 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4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22、体温计测温范围35 C ~42 C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 C可离开人体读数, 因为 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分知识点+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06:组织 一、动物四大组织 1.多细胞生物体经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 ) A. 组织 B. 器官 C. 系统 D. 个体 2.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 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 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D.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3.在构成生物体的众多组织类型中,以下属于动物特有的是( ) A. 保护组织 B. 神经组织 C. 营养组织 D. 输导组织 4.(2020八上·瑞安开学考)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 胞,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 神经组织 B. 上皮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结缔组织 5.(2019七上·衢州期中)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 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这些红外线感应器的功能,类似人体的()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6.(2019七上·南浔月考)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功能的是() A. 保护和分泌物质的作用 B. 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C. 连结、保护、支持、营养的作用 D.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7.如图为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2019七上·余杭期末)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它们分别是上皮组织、________、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________ 9.下表是动物各种组织的比较,请将其填写完整。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一、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受制于自然界的支配,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界。因此,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功能、数量等的丰富和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种类的动植物,各具特色。 1. 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植物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植物的组成及功能 植物是以阳光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生物体。植物包括根、茎、叶和花。 1.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营养 2. 茎的功能:支撑植物体,输送水和养分以及固定叶片

3. 叶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4. 花的功能:进行繁殖 四、物质的三态及物质变化 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其三态分别为固体、液体、 气体。物质变化是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质变化:物质的相互转化,包括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五、力及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在接触或距离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其作用 有很多种,包括推、拉、摩擦等。 1. 动力学的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 定律 2. 力的作用: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弹力、浮力等。 六、电学知识

电是一种涉及到电子的现象,是由带电粒子引起的。电学是研究电、电场、电荷、电流及其现象的学科。电学知识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1. 电荷的概念: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简单电路原理: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路径 总之,七年级科学上册的期中知识点包括了与人类社会关系、生物多样性、植物组成及功能、物质的三态及物质变化、力及力的作用以及电学知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其掌握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克隆技术; 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调查的普通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生活情况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本 文将会对这些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同学们复习期中考试 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物学 1. 生物的种类和分类 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生物,科学家们将生 物进行了分类。生物分类的原则是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层次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是指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主要包括叶、茎和根三个部分。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结构 和功能也不同。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小,茎 和根较大,以便在夜间吸收水分。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是指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动物的结 构和功能也不同。例如,水生动物通常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帮助 它们在水中游动。 二、物理学 1. 电学 电学是研究电的科学,主要包括电荷、电场和电流等方面。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电的存在,例如灯亮、电视开机等。 2. 运动学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非匀 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 种物体在运动,例如汽车行驶、鸟儿展翅飞翔等。

3. 热学 热学是研究热和热量的科学,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传导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帮助保持温度的方法,例如冷藏、保温等。 三、化学 1. 物质的分类 物质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内的所有东西,被分类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纯物质指物质中只有一种组分的物质,混合物指物质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的物质。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化学键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关系,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作用的现象,主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七年级上册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期中科学知识点科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一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科学知识点。 一、物理 1.物理量 物理量是能够定量描述物体、物理现象和其它物理实体特性的物理概念。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2.运动学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在运动学中,还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3.光学 光学包括光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成像等内容。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平面镜反射成像、凸透镜成像和光的折射。 二、化学 1.物质与化学反应 物质是指能够定性定量描述的物体。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三个状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包括分子式和化学式两种表示法。 3.物质变化过程

物质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分子或 原子之间的结构改变,通常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物理 变化则是指物质在状态上的改变。 三、生物学 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对物种、基因和生境的多样性。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2.人体和健康 人体和健康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习人体的组成、人 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 3.生态系统

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草案)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小刻度 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80C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0.10C。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

七年级科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七年级科学期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 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期中考试。 一、物质的三态 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固体分 子间距较小,分子运动受限,形状不易改变;液体分子距离适中,分子运动较灵活,形状可改变;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运动自由,形状可改变。 二、热的传递 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热对流是指流体中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主要发生在气 体和液体中;热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三、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 结合而成,而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元素单位。化学元素是指具有一 定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常见的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 元素。 四、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常见的物理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 动量等。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面物体后,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 律反射的现象,称为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 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偏折现象,称为折射 定律。在实际应用中,反射和折射经常被用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 制造。

六、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在电路中,电流指电荷流过导体的数量,单位为安培。电压指电势差,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发生的电势变化。在电路中,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欧姆定律指出了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强度与电阻的积。 七、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是人类的应有之责。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乱砍滥伐等。 总结 本文总结了七年级科学期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三态、热的传递、物质的组成、机械运动、光的反射和折射、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希望对同学们的期中考试有所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1、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 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完全变态发育的有:蝴蝶、苍蝇、蚊子、蜜 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 3、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4、男性生殖器官有睾丸(能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女性生殖器官有卵巢(能产生卵子)、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第一性征是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有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是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5、男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6、青春期特点是出现第二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7、有性生殖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无需经过 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8、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9、种子按有无胚乳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按子叶数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10、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传粉是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1、无性生殖有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有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 枢,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 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酸、甜、苦、咸。 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传播的条件是在介质中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7、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中耳由听小骨、鼓膜、鼓室、 咽鼓管组成;内耳由前庭、耳蜗、半规管组成。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 体平衡。 8、 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 (双耳效应) 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 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 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dB )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要点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复习要点 一、生物与生物学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可以繁殖;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 生物体能生长和发育;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3、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4、每一种生物都必须从生活的环境中获取所需的食物、水和其他物质,以满足维持生存、 生长和繁殖后代的需要。 5、实验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科学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 础。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如实地、及时地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 二、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一)观察与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另外还包括调查和测量。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 观察上图的显微镜,辨认显微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

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3)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薄而透明)→物镜→镜筒→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的位置上,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对光:(三转)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睁开双眼,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 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如把印有“P”字的薄纸片放在载玻片上,制成玻片标本;从目镜内看到的字是“d”;这是因为显微镜下的物象是倒像。 4、收镜(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七年级生物上册 期中复习知识点整理素材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8个):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 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 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 2、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 1、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中只有1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相同。如在探 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光线。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相同。 3、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课下设计的探究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的探究实验,纸盒被分为4个 相同大小的区域①②③④。先在左边①③区内放入干土,再在右边②④区放入等量的湿土;在① ②区放一黑纸板遮光,在③④区放一无色玻璃板。把20只鼠妇放在盒子的中心,观察各区鼠妇的 数量。 ⑴图中共有4组对照实验,各区的环境特点为: ①阴暗干燥②阴暗潮湿 ③明亮干燥④明亮潮湿 对照组实验组变量 ①②水 ①③光 ④③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