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学

1.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的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细胞器等

2.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孢子分裂

-无丝分裂:减数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分裂

3.植物的营养与生长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过程-生长素和促进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激素

4.动物的营养与生长

-消化系统: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器官

-呼吸系统: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

-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发育、生长和代谢的激素系统

第二章:物理学

1.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换算

3.机械学

-力学:牛顿三定律、重力、万有引力和弹性力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等

4.热学

-温度和热量:摄氏度和热力单位等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5.光学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反射规律等6.电学

-电学基础:电荷、静电力、电势差等概念

-电学应用: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总结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主要涉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分裂、植物和动物的营养与生长等知识点。物理学方面主要包括测量学、运动学、机械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六个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考知识点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科学课程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在期 中考试中,这些知识点将是重点考查的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些知 识点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生物学 1. 细胞构成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细胞。因此,了解细胞的组成是十分必要的。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 点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细胞核等。 2. 基础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而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生物化学知识点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同学们需要掌握它们的组成和生物功能等基本概念。 3. 生物遗传学

遗传学是生物学中又一个重要的分支。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 被考查的遗传学知识点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和性状等。同学们需要掌握基本的遗传现象和规律。 化学 1. 原子结构 原子是化学中的基本单位,因此了解原子结构十分必要。在期 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原子核、电子云、质子和中 子等。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在期中考试中,同学 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基本特征,以及化学反应中元 素与化合物的转化过程。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常被 考查的化学反应知识点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 应等。 物理 1. 运动学 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在期中考试中,常被考查的运动学知识点包括: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等。 2. 力学 在物理学中,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学的运动学分支。在七年级 上学期中,常被考查的力学知识点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和 重力等。 3. 热学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生物学 1.生物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的化学组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细胞器等 2.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孢子分裂 -无丝分裂:减数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分裂 3.植物的营养与生长 -光合作用:植物利用太阳能、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过程-生长素和促进素:控制植物生长的激素 4.动物的营养与生长 -消化系统:口、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消化器官 -呼吸系统: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呼吸器官 -内分泌系统:控制动物发育、生长和代谢的激素系统 第二章:物理学

1.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测量学: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 -运动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 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换算 3.机械学 -力学:牛顿三定律、重力、万有引力和弹性力等-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等 4.热学 -温度和热量:摄氏度和热力单位等 -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 5.光学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和曲面镜反射规律等6.电学 -电学基础:电荷、静电力、电势差等概念

-电学应用: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等 总结 七年级上期中科学知识点主要涉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主要介绍了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细胞的分裂、植物和动物的营养与生长等知识点。物理学方面主要包括测量学、运动学、机械学、热学、光学和电学六个方面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这些知识时,应注重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实际应用的练习,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2)试管: (3)停表:(4)酒精灯: (5)显微镜:(6)天平: (7)量筒:(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 (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科学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概念汇总 1、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2、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3、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 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 4、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 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5、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 n表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 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 6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7、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8、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9、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 积的常用单位升(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10、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X宽X高圆的体积=底面积X高 11、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

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2、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13、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 14、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 (注意两页为一张纸 15、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 圈用刻 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16、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17、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18、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 度计、煤油温度计, 19、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C,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 100等分,每分为1C,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C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C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20、0 C的水与0 C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 21、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 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4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22、体温计测温范围35 C ~42 C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 C可离开人体读数, 因为 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知识点 一、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活动受制于自然界的支配,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界。因此,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形态、结构、功能、数量等的丰富和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种类的动植物,各具特色。 1. 动物分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 植物分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三、植物的组成及功能 植物是以阳光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生物体。植物包括根、茎、叶和花。 1.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和营养 2. 茎的功能:支撑植物体,输送水和养分以及固定叶片

3. 叶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4. 花的功能:进行繁殖 四、物质的三态及物质变化 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其三态分别为固体、液体、 气体。物质变化是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物质变化:物质的相互转化,包括融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五、力及力的作用 力是物体在接触或距离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其作用 有很多种,包括推、拉、摩擦等。 1. 动力学的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 定律 2. 力的作用: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弹力、浮力等。 六、电学知识

电是一种涉及到电子的现象,是由带电粒子引起的。电学是研究电、电场、电荷、电流及其现象的学科。电学知识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1. 电荷的概念: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简单电路原理: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路径 总之,七年级科学上册的期中知识点包括了与人类社会关系、生物多样性、植物组成及功能、物质的三态及物质变化、力及力的作用以及电学知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其掌握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上册期中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期中科学知识点科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一环。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的科学知识点。 一、物理 1.物理量 物理量是能够定量描述物体、物理现象和其它物理实体特性的物理概念。物理量分为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 2.运动学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在运动学中,还需要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3.光学 光学包括光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成像等内容。需要学习的内容包括:平面镜反射成像、凸透镜成像和光的折射。 二、化学 1.物质与化学反应 物质是指能够定性定量描述的物体。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三个状态以及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包括分子式和化学式两种表示法。 3.物质变化过程

物质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分子或 原子之间的结构改变,通常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物理 变化则是指物质在状态上的改变。 三、生物学 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对物种、基因和生境的多样性。学生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2.人体和健康 人体和健康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习人体的组成、人 体内部器官的功能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方法。 3.生态系统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其中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其中 一、物理学知识 1. 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的力与这些力对运动的影响。牛 顿三定律,力的合成等是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2. 热学 热学研究物体的热现象及其规律。可以分为热力学和热动力学。 3. 光学 光学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及其规律。涉及 的知识点包括:光的反射、折射、色散和光的波粒二象性等。 4. 声学 声学研究声的产生、传播、共鸣等。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声音 的传播、声音的反射和声音的共鸣等。 二、化学知识

1.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研究物质由哪些基本粒子组成,以及这些基本粒子在物质中如何组合而成物质的性质。 2.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化学作用,例如物质的变化、生成或消耗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反应物的反应比例、化学计量法则、反应过程的速率等。 3.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的知识点包括:酸和碱的性质,酸碱指数和酸碱滴定等。 三、生物学知识 1. 细胞学

细胞学是研究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演化的 学科。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结构、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功能等。 2.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生物圈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和能量的流 动等。 3. 遗传学 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与变异。涉及的知识点包括:DNA、R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突变和遗传变异等。 四、地理学知识 1. 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水系、气候、土壤等的 分布与特征。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运动和变化、气候、地 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上册科学总结归纳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总结归纳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关注自然界规律和现象的学科,它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在七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物质与能量 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2.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此外,物质还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描述的是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而化学性质则描述的是物质参与化学反应时发生的变化。 3. 能量的转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能量的转化过程。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等形式。 二、生物学基础 1.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胞质。 2. 生物的分类:生物按照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还可以根据营养方式分为植物、动物和真菌等不同的类群。

3.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提供氧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分为洲际壳和海洋壳。 2. 地球的运动及影响: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决定了一天的长短,公转决定了季节的变化。 3. 太阳系: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和绕其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等。人类通过研究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卫星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 四、生态学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态系统的存在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并对彼此产生影响。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有助于生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方式。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环境意识等。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 科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贯穿于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学习,主要涉及生物、物理、化学 三个方面的知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 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生物:细胞和细胞分裂 1. 细胞概述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质、核、 细胞膜、细胞壁等。 2.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了解细胞的分 裂方式以及各个阶段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长、 分化、修复和再生的原理。

物理:运动学 1. 运动的概念 运动是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运动的基本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理解惯性定律 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探究物体何时会发生运动,何时会停止运动,以及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 1.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如氧气、金属等。而化合物则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在这个单元里,我们需要了解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以及分类方法。 2.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变,使原有物质结构或构成发 生改变,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在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我 们可以探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热和反应方程式等。 总结: 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科学 的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分析和解释科学现象中,更表现在如何应用 科学道理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学习,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更为我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 扎实的基础。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本 文将会对这些学科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帮助同学们复习期中考试 所需要掌握的知识。 一、生物学 1. 生物的种类和分类 生物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的种类非常多,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生物,科学家们将生 物进行了分类。生物分类的原则是依据生物的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层次分类法和进化分类法。 2.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是指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主要包括叶、茎和根三个部分。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结构 和功能也不同。例如,在干旱的地区,植物的叶子通常较小,茎 和根较大,以便在夜间吸收水分。

3.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是指地球上的所有动物,主要包括节肢动物、脊椎动物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非常多样,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动物的结 构和功能也不同。例如,水生动物通常具有流线型的身体,帮助 它们在水中游动。 二、物理学 1. 电学 电学是研究电的科学,主要包括电荷、电场和电流等方面。在 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电的存在,例如灯亮、电视开机等。 2. 运动学 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科学,主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非匀 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 种物体在运动,例如汽车行驶、鸟儿展翅飞翔等。

3. 热学 热学是研究热和热量的科学,主要包括热量、温度、热传导等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帮助保持温度的方法,例如冷藏、保温等。 三、化学 1. 物质的分类 物质是指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内的所有东西,被分类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类。纯物质指物质中只有一种组分的物质,混合物指物质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的物质。 2. 化学键和化学反应 化学键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相互结合的关系,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作用的现象,主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七年级科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科学期中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七年级科学期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 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期中考试。 一、物质的三态 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分别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固体分 子间距较小,分子运动受限,形状不易改变;液体分子距离适中,分子运动较灵活,形状可改变;气体分子间距较大,分子运动自由,形状可改变。 二、热的传递 热的传递方式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热传导是指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热对流是指流体中因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主要发生在气 体和液体中;热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三、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 结合而成,而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元素单位。化学元素是指具有一 定化学性质的基本物质,常见的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 元素。 四、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用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来描述,常见的物理量有位移、速度、加速度、 动量等。 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面物体后,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 律反射的现象,称为反射定律。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 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偏折现象,称为折射 定律。在实际应用中,反射和折射经常被用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 制造。

六、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在电路中,电流指电荷流过导体的数量,单位为安培。电压指电势差,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发生的电势变化。在电路中,电阻是指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欧姆定律指出了电流强度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电压等于电流强度与电阻的积。 七、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是人类的应有之责。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乱砍滥伐等。 总结 本文总结了七年级科学期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三态、热的传递、物质的组成、机械运动、光的反射和折射、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希望对同学们的期中考试有所

七年级上知识点科学

七年级上知识点科学 七年级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学生开始接触科学 课程的阶段。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知识点,包括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 物理篇 1. 运动和力 运动是物体的状态变化,力是产生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这个知识点是物理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会理解物理世界中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 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2. 热和温度 热和温度都是描述物体的能量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知识点主要 涉及热和温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单位,以及物质的热传递。 3. 光学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学生需要学习光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和应用。 化学篇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理解化学现象的关键。学生需要学会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颜色、臭味、热量等,以及掌握物质的状态转化和化学反应等知识。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学生需要学习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以及掌握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产生方式等知识。 3. 酸碱和中性化反应

酸碱和中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也是日常生活中常 见的化学反应。学生需要学习酸碱和中性化反应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中性化反应的化学计算方 法等知识。 生物篇 1. 细胞和组织 细胞是生物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组织是多种细胞按一定方式组合形成的。学生需要学习细胞和组 织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了解细胞 的分裂和生物体的发育过程。 2. 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 生物分类是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学科,生态系统是生物体 和非生物体共同构成的自然系统。学生需要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

七年级上科学必会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必会知识点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掌握一定的知识点来深入理解科学的本质。七年级是初中学习科学的起点,以下是七年级上科学必会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一、人类和动物 1.人的生殖系统 在人的生殖系统中,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是生殖器官。男性生殖器官主要包括阴茎、尿道、精囊和前列腺;女性生殖器官主要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男女性生殖器官的主要作用是生殖。在结合过程中,精子从男性生殖器官进入女性生殖器官结合卵子,最终形成受精卵。 2.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表示。在食物链中,藻类是第一级别的生物,是其他生

物的食物来源。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组成的。食物网中的各种 生物之间相互依存,构成生态系统。 3.哺乳动物和鸟类 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有几乎所有的物种, 除了蝙蝠、飞鼠和一些鲸类。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产妇会分泌乳汁,为幼崽提供营养。鸟类有大约1万种,是有羽毛的脊椎动物。鸟 类的特点是他们能够盘旋飞行,有良好的视力和听力,能够在天 空中翱翔。 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体由根、茎和叶组成。植物体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通 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转 化为氧气和葡萄糖。植物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粮食和氧气,也为生物带来了美丽的景观。

2.植物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 通过花粉和卵子进行。无性繁殖是指通过植物的种子或其它部位 来繁殖。一些植物能够通过修剪枝条和分离芽来进行无性繁殖, 这种方式可以保留植物的某些特性。 三、物质和化学变化 1.物质的本质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体、液体和 气体。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例子:将冰放在室温下,它会变成液态。这就是物质的状态变化。 2.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反应。化学变化通常会产生新 的物质。例如,当熟铜与盐酸反应时,产生铜盐和氢气,这就是 化学变化。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 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非生物 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 要排泄废物) 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 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 (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 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 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 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 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 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 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 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 (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3)口内牙齿退化长骨中空,有的骨薄,愈合,既坚固又轻巧(减轻飞翔时的体重) ;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 构 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 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 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 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 细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主要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 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或甲,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 生。 鸟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前肢化为翼,胸肌发达,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

浙教版(新版)七年级科学(上)期中(一至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草案)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的答案。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有局限性的。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5.长度的单位是米,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要估计被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 1)放正确: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读数时视线要跟尺面垂直,不可斜视,若斜视就会偏大或者偏小 3)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再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后面要注明所用的单位。 8.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b量程、c最小刻度 1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1.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2.再选用合适的温度计(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3.把温度计放入被测物体里(玻璃泡要和被测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者侧壁) 4.读数.(读数时不能把温度计拿出来读;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15.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16.常用的温度计有液体温度计(水银或酒精),-80C的读法:零下8摄氏度(或负8摄氏度), 80C读法:8摄氏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0C—420C,最小刻度0.10C。 17. 体温计的特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水银柱可在此处断开。. 作用①这样使得其可以拿出来读数 ②如果一个人温度测过之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温度只会升不会降。 如:某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甩过就给正常的人测量体温则测量后读数是38.5℃;但给39.0℃的人测时读数就是39.0℃ 体温计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或体温计在结构上与一般温度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内径很细,玻璃泡上方有段极细而且弯曲的玻璃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 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常用 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①观察刻度尺:⑴零刻度线⑵最小刻度值⑶量程⑷单位 ②选正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尺。 ③放正确:有刻度的一遍紧靠被测物体。 ④看正确: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⑤读记正确: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 位组成。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防止,减小误差的方有①选择精细的测量工具②改良实验方法③屡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③ 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 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符号℃。 温度计的使用考前须知:①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的量程。②充分接触被 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方法与刻度尺近似〔不需 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玻璃泡与玻 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温度计可以拿出来读数的原因〕。③外形 是三棱形。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汇总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人类认识自我、世 界的方法。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包括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以下是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生物 1.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命的共同特征包括细胞组成、新陈代谢、生长与发育、适应 环境和遗传。其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陈代谢是维 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生长与发育是生命活动的动力,适应环 境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遗传则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2.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植物的特征包括具有细胞壁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等。 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苔藓植物、蕨 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动物的特征包括多细胞、有机体化、有组织、有器官、有运动功能等。根据动物的体形、生态、生殖方式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4.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环境变化的同时,生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共生、竞争、捕食、生物多样性等。 二、化学 1.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混合物则是由两个或多个物质物理混合而成的,没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2.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物质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包 括分子式、离子式和化合价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 转化关系,并用化学式和反应条件表示。 3.酸、碱与中性溶液 酸、碱和中性溶液是化学中的基本概念。酸是一种能够释放氢 离子(H+)的物质,而碱则是一种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OH-) 的物质,而中性溶液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pH值为7。 4.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和氯气是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 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制氧、制水、灭火等。 三、物理 1.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功和能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功是力对位移的做功,能是物体具有因位置、形态等而具有的能够做功的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