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1课时对数课时作业新人教A 版必修

课时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2.了解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的意义.3.掌握对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对数恒等式进行运算.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 x

=N (a >0,且a ≠1),那么数x 叫做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其中a 叫做__________,N 叫做______. 2.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____________,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____________,log 10N 可简记为______,log e N 简记为________. 3.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若a >0,且a ≠1,则a x

=N ?log a N =____.

对数恒等式:a log a N =____;log a a x

=____(a >0,且a ≠1). 4.对数的性质

(1)1的对数为____; (2)底的对数为____; (3)零和负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下列说法:

①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②任何一个指数式都可以化成对数式; ③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 ④以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有以下四个结论:①lg(lg 10)=0;②ln(ln e)=0;③若10=lg x ,则x =100;

④若e =ln x ,则x =e 2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3.在b =log (a -2)(5-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 <2 B .2

C .2

D .3

4.方程=1

4的解是( )

A .x =19

B .x =33

C .x = 3

D .x =9

5.若log a 5

b =

c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b =a 5c

B .b 5=a c

C .b =5a c

D .b =c 5a

6.的值为( )

A .6 B.7

2

C .8 D.3

7

7.已知log 7[log 3(log 2x 8.若log 2(log x 9)=1,则x =________.

9.已知lg a =2.431 0,lg b =1.431 0,则b a

=________. 三、解答题

10.(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①10-3=11 000

;②0.53=0.125;③(2-1)-1

=2+1.

(2)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①log 26=2.585 0;②log 30.8=-0.203 1; ③lg 3=0.477 1.

11.已知log a x =4,log a y =5,求A =12

2

3

2x x

y ???

?

?????

的值.

能力提升

12.若log a 3=m ,log a 5=n ,则a 2m +n

的值是( ) A .15 B .75 C .45 D .225

13.(1)先将下列式子改写成指数式,再求各式中x 的值:

①log 2x =-25;②log x 3=-1

3

.

(2)已知6a=8,试用a表示下列各式:

①log68;②log62;③log26.

1.对数概念与指数概念有关,指数式和对数式是互逆的,即a b=N?log a N=b(a>0,且a≠1),据此可得两个常用恒等式:(1)log a a b=b;(2) =N.

2.在关系式a x=N中,已知a和x求N的运算称为求幂运算;而如果已知a和N求x 的运算就是对数运

算,两个式子实质相同而形式不同,互为逆运算.

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2.2对数函数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1课时对数

知识梳理

1.以a为底N的对数x=log a N对数的底数真数 2.常用对数自然对数lg N ln N 3.x N x 4.(1)零(2)1 (3)没有对数

作业设计

1.C [①、③、④正确,②不正确,只有a >0,且a ≠1时,a x

=N 才能化为对数式.] 2.C [∵lg 10=1,∴lg(lg 10)=0,故①正确; ∵ln e =1,∴ln(ln e)=0,故②正确;

由lg x =10,得1010

=x ,故x ≠100,故③错误;

由e =ln x ,得e e =x ,故x ≠e 2

,所以④错误.] 3.C [由对数的定义知????

? 5-a >0,a -2>0,

a -2≠1?????

?

a <5,a >2,a ≠3

?2

4.A [∵=2-2

,∴log 3x =-2,

∴x =3-2

=19

.]

5.A [由log a 5b =c ,得a c

=5b ,

∴b =(a c )5=a 5c

.]

6.C [(12)-1+log 0.54=(12)-1·(1

2)=2×4=8.]

7.

24

解析 由题意得:log 3(log 2x )=1, 即log 2x =3,

转化为指数式则有x =23

=8,

∴==18=122=2

4.

8.3

解析 由题意得:log x 9=2,∴x 2

=9,∴x =±3, 又∵x >0,∴x =3. 9.110

解析 依据a x

=N ?log a N =x (a >0且a ≠1),

有a =102.431 0,b =101.431 0

∴b a =101.431 0

102.431 0=101.431 0-2.431 0=10-1=110

. 10.解 (1)①lg 1

1 000=-3;②log 0.50.125=3;

③log 2-1(2+1)=-1.

(2)①22.585 0=6;②3-0.203 1=0.8;③100.477 1

=3. 11.解 A =·()16

=512

13

x y .

又∵x =a 4,y =a 5

,∴A =

3

535

a a

=1.

12.C [由log a 3=m ,得a m

=3,

由log a 5=n ,得a n

=5. ∴a 2m +n =(a m )2·a n =32

×5=45.]

13.解 (1)①因为log 2x =-25,所以x ==5

8

2

.

②因为log x 3=-13,所以=3,所以x =3-3

=127

.

(2)①log 68=a .

②由6a

=8得6a

=23

,即=2,所以log 62=a

3

.

③由=2得=6,所以log 26=3

a

.

2019-2020年高中数学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第2课时对数的运算课时作业新人教A 版必修

课时目标 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及其推导.2.能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和证明.3.了解换底公式并能用换底公式将一般对数化成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1.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1)log a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

(2)log a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

(3)log a M n

=__________(n ∈R ).

2.对数换底公式

log a b =log c b

log c a

(a >0,且a ≠1,b >0,c >0,且c ≠1);

特别地:log a b ·log b a =____(a >0,且a ≠1,b >0,且b ≠1).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假定各式均有意义)( ) A .log a x ·log a y =log a (x +y )

B .(log a x )n

=n log a x C.log a x n

=log a n

x

D.

log a x

log a y

=log a x -log a y 2.计算:log 916·log 881的值为( )

A .18 B.118 C.83 D.3

8

3.若log 51

3

·log 36·log 6x =2,则x 等于( )

A .9 B.19 C .25 D.1

25

4.已知3a =5b

=A ,若1a +1b

=2,则A 等于( )

A .15 B.15 C .±15 D .225

5.已知log 89=a ,log 25=b ,则lg 3等于( )

A.a b -1

B.3b -

C.3a b +

D.a -2b

6.若lg a ,lg b 是方程2x 2

-4x +1=0的两个根,则(lg a b

)2

的值等于( ) A .2 B.12 C .4 D.14

7.2log 510+log 50.25+(325-125)÷4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lg 5)2

+lg 2·lg 50=________.

9.xx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里氏地震的等级最早是在1935年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特判定

的.它与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级M =2

3

lg E -3.2,其中E (焦

耳)为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的能量.如果里氏6.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颗美国在二战时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的能量,那么汶川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________颗广岛原子弹. 三、解答题

10.(1)计算:lg 12-lg 5

8

+lg 12.5-log 89·log 34;

(2)已知3a =4b

=36,求2a +1b

的值.

11.若a 、b 是方程2(lg x )2-lg x 4

+1=0的两个实根,求lg(ab )·(log a b +log b a )的值.

能力提升

12.下列给出了x 与10x

的七组近似对应值:

A .二

B .四

C .五

D .七

13.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剩余质量约是原来的75%,估

计约经过多少年,该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1

3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lg 2≈0.301

0,lg 3≈0.477 1)

知识梳理

1.(1)log a M +log a N (2)log a M -log a N (3)n log a M 2.1 作业设计 1.C

2.C [log 916·log 881=lg 16lg 9·lg 81lg 8=4lg 22lg 3·4lg 33lg 2=8

3.]

3.D [由换底公式,得-lg 3lg 5·lg 6lg 3·lg x

lg 6=2,

lg x =-2lg 5,x =5-2

=125

.]

4.B [∵3a =5b

=A >0, ∴a =log 3A ,b =log 5A .

由1a +1

b =log A 3+log A 5=log A 15=2,

得A 2

=15,A =15.]

5.C [∵log 89=a ,∴lg 9

lg 8

=a .

∴log 23=3

2a .

lg 3=log 23log 210=log 231+log 25=3a

b +

.]

6.A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lg a +lg b =2,

lg a lg b =1

2.

于是(lg a

b

)2=(lg a -lg b )2

=(lg a +lg b )2-4lg a lg b =22

-4×12=2.]

7.6

5-3

解析 原式=2(log 510+log 50.5)+(3

25425-125425

) =2log 5(10×0.5)+

=2+-5=6

5-3. 8.1

解析 (lg 5)2+lg 2·lg 50=(lg 5)2

+lg 2(lg 5+lg 10)

=(lg 5)2

+lg 2·lg 5+lg 2=lg 5(lg 5+lg 2)+lg 2 =lg 5+lg 2=1. 9.1 000

解析 设里氏8.0级、6.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分别为E 2、E 1,

则8-6=23(lg E 2-lg E 1),即lg E 2

E 1=3.

∴E 2E 1

=103

=1 000,

即汶川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 000颗广岛原子弹.

10.解 (1)方法一 lg 12-lg 5

8

+lg 12.5-log 89·log 34

=lg(12×85×12.5)-2lg 33lg 2·2lg 2lg 3=1-43=-13

.

方法二 lg 12-lg 5

8+lg 12.5-log 89·log 34

=lg 12-lg 58+lg 252-lg 9lg 8·lg 4lg 3

=-lg 2-lg 5+3lg 2+(2lg 5-lg 2)-2lg 33lg 2·2lg 2

lg 3

=(lg 2+lg 5)-43=1-43=-1

3.

(2)方法一 由3a =4b

=36得:a =log 336,b =log 436,

所以2a +1b

=2log 363+log 364=log 36(32

×4)=1.

方法二 因为3a =4b

=36,所以=3, =4,

所以()2·=32

×4,

即=36,故2a +1

b

=1.

11.解 原方程可化为2(lg x )2

-4lg x +1=0.

设t =lg x ,则方程化为2t 2

-4t +1=0,

∴t 1+t 2=2,t 1·t 2=1

2.

又∵a 、b 是方程2(lg x )2-lg x 4

+1=0的两个实根, ∴t 1=lg a ,t 2=lg b ,

即lg a +lg b =2,lg a ·lg b =1

2

.

∴lg(ab )·(log a b +log b a )

=(lg a +lg b )·(lg b lg a +lg a

lg b

)

=(lg a +lg b )·lg b 2+lg a

2

lg a ·lg b

=(lg a +lg b )·lg a +lg b 2

-2lg a ·lg b

lg a ·lg b

=2×22

-2×

12

12

=12,

即lg(ab )·(log a b +log b a )=12.

12.A [由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可知, 10x

=N ?x =lg N ,

∴第一组、第三组对应值正确. 又显然第六组正确,

∵lg 8=3lg 2=3×0.301 03=0.903 09, ∴第五组对应值正确.

∵lg 12=lg 2+lg 6=0.301 03+0.778 15=1.079 18, ∴第四组、第七组对应值正确. ∴只有第二组错误.]

13.解 设这种放射性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经过x 年后,剩余量是y ,则有y =0.75x

.

依题意,得13=0.75x

,即x =lg 13lg 0.75

=-lg 3lg 3-lg 4=lg 32lg 2-lg 3

=0.477 1

2×0.301 0-0.477 1

≈4. ∴估计约经过4年,该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1

3

.

高中数学对数的运算

对数函数专题 对数及对数运算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数概念 1.对数的概念 如果()01b a N a a =>≠,且,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a N=b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要点诠释: 对数式log a N=b 中各字母的取值范围是:a>0 且a ≠1, N>0, b ∈R . 2.对数()log 0a N a >≠,且a 1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0N >; (2)1的对数为0,即log 10a =; (3)底的对数等于1,即log 1a a =. 3.两种特殊的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N N lg log 10简记作.以e (e 是一个无理数, 2.7182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log ln e N N 简记作. 4.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 ,b ,N 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要点二、对数的运算法则 已知()log log 010a a M N a a M N >≠>,且,、 (1)正因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各个因数的对数的和; ()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推广: ()( )1 2 1 l o g a k a N N N = + 、、、 (2)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被除数的对数减去除数的对数;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正数的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指数; log log a a M M αα= 要点诠释: (1)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时,要注意各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即等式左右两

(完整word)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函数

2.3对数函数 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式和指数式的相互转化,能应用对数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灵活地求值、化简;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能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对数大小,了解对数函数的特性以及函数的通性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考纲要求: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④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经典例题:已知f(logax)=,其中a>0,且a≠1. (1)求f(x);(2)求证:f(x)是奇函数;(3)求证:f(x)在R上为增函数. 当堂练习: 1.若,则() A.B.C.D. 2.设表示的小数部分,则的值是() A.B.C.0 D. 3.函数的值域是() A.B.[0,1] C.[0,D.{0} 4.设函数的取值范围为() A.(-1,1)B.(-1,+∞)C.D. 5.已知函数,其反函数为,则是() A.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B.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C.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减D.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 6.计算= .

7.若2.5x=1000,0.25y=1000,求. 8.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9.已知y=loga(2-ax)在[0,1]上是x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10.函数图象恒过定点,若存在反函数,则的图象必过定点. 11.若集合{x,xy,lgxy}={0,|x|,y},则log8(x2+y2)的值为多少. 12.(1)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 (2)已知求函数的值域. 13.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1)求m的值; (2)判断f(x) 在上的单调性,并根据定义证明. 14.已知函数f(x)=x2-1(x≥1)的图象是C1,函数y=g(x)的图象C2与C1关于直线y=x对称. (1)求函数y=g(x)的解析式及定义域M; (2)对于函数y=h(x),如果存在一个正的常数a,使得定义域A内的任意两个不等的值x1,x2都有|h(x1)-h(x2)|≤a|x1-x2|成立,则称函数y=h(x)为A的利普希茨Ⅰ类函数.试证明:y=g(x)是M上的利普希茨Ⅰ类函数. 参考答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教案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且在掌握性质的基础上能进行初步的应用. (1)能在指数函数及反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了解对底数的要求,及对定义域的要求,能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 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正确描绘对数函数的图象. (2)能把握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实质去研究认识对数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对数函数概念的学习,树立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在图象与性质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对称美,简洁美等审美教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对数函数又是函数中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 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 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 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 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 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 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

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故应成为教学的 重点. (3)本节课的主线是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所有的问题 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而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 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所以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1)对数函数在引入时,就应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 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 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 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 出共性,归纳性质. (2)在本节课中结合对数函数教学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大胆猜,要以学生的研究为主,教师只是不断地反函数这 条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教给他 们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对数函数教案【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新课 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定义:函数的反函数叫做对数函数. 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 认识是什么? 教师可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从而找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对数函数的值域为,且底数就是指数函数中的,故 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高中数学必修1对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 习题

(一)对数 1.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N a x =)1,0(≠>a a ,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a — 底数,N — 真数,N a log — 对数式) 说明:○1 注意底数的限制0>a ,且1≠a ;○2 x N N a a x =?=log ; ○ 3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N a log 两个重要对数:○1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N lg ; ○ 2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71828.2=e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N ln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幂值 真数 (二)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0>a ,且1≠a ,0>M ,0>N ,那么: ○ 1 M a (log ·=)N M a log +N a log ; ○ 2 =N M a log M a log -N a log ; ○ 3 n a M log n =M a log )(R n ∈. 注意:换底公式a b b c c a log log log = (0>a ,且1≠a ;0>c ,且1≠c ;0>b ). 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 (1)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2)a b b a log 1log =. (二)对数函数 1、对数函数的概念:函数0(log >=a x y a ,且)1≠a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注意:○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x y 2log 2=,5 log 5x y =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 ○ 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0(>a ,且)1≠a . 2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高一数学对数函数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32a =,那么33log 82log 6-用a 表示是( ) A 、2a - B 、52a - C 、2 3(1)a a -+ D 、 2 3a a - 答案A 。 ∵3a =2→∴a=log 32 则: log 38-2log 36=log 323 -2log 3(2*3) =3log 32-2[log 32+log 33] =3a-2(a+1) =a-2 2、2log (2)log log a a a M N M N -=+,则 N M 的值为( ) A 、41 B 、4 C 、1 D 、4或1 答案B 。 ∵2log a (M-2N )=log a M+log a N , ∴log a (M-2N)2=log a (MN ),∴(M-2N)2 =MN , ∴M 2-4MN+4N 2=MN ,→m 2-5mn+4n 2=0(两边同除n 2)→(n m )2 -5n m +4=0,设x=n m →x 2-5x+4=0→(x 2 ???==1x x 又∵2log (2)log log a a a M N M N -=+,看出M-2N>0 M>0 N>0 ∴n m =1答案为:4 3、已知2 2 1,0,0x y x y +=>>,且1 log (1),log ,log 1y a a a x m n x +==-则等于( ) A 、m n + B 、m n - C 、()12m n + D 、()1 2 m n - 答案D 。 ∵loga(1+x)=m loga [1/(1-x)]=n ,loga(1-x)=-n 两式相加得:→ loga [(1+x)(1-x)]=m-n →loga(1-x 2)=m-n →∵ x 2+y 2=1,x>0,y>0, → y 2=1- x 2→loga(y 2)=m-n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对数及其运算的练习题(附答案)

姓名_______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一、课前准备(1,。对数: 定义:如果a N a a b =>≠()01且,那么数b 就叫做以a 为底的对数,记作b N a =l o g (a 是底数,N 是真数,lo g a N 是对数式。) 由于N a b =>0故lo g a N 中N 必须大于0。 2.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 如果 a > 0,a 1,b>0,M > 0, N > 0 ,则:(1)log ()a MN = ; (2)n m m n b a = log (3)log a M N = ;(4) log n a M = . (5) b a b a =log 换底公式log a b = . (6) b a b a =log (7)b a b a n n log 1log = 考点一: 对数定义的应用 例1: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 (1)23log 27=x ; (2)32log 2-=x ; (3)91 27log =x (4)162 1log =x 例2: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 (1))10(2 log -x (2)22) x ) 1(log +-(x (3)2 1)-x ) 1(log (+x 例3:将下列对数式化为指数式(或把指数式化为对数式) (1)3log 3 =x (2)6log 64 -=x (3)9 132-= (4)1641=x )( 考点二 对数的运算性质 1.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 )满足f(x)=???>---≤-) 0(),2()1(log ) 0(),4(2x x f x f x x ,则f(3)的值为__________ 2.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245lg 8lg 344932lg 21+- (2) 8 .1lg 10 lg 3lg 2lg -+ 3.已知)lg(y x ++)32lg(y x +-lg3=lg4+lgx+lgy,求x:y 的值 4.计算: (1))log log log 5 825 41252 ++()log log log 8 1254 252 5++( (2) 3 4 7 3 1 59725log log log log ??+) 5353( 2log --+

高中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映射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函数的单调性 §1.3.1函数的最大(小)值 §1.3.2函数的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指数(2) §2.1.1指数(3)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二课时)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三课时)§2.3幂函数 §第2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1)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 1. 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 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 7. 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 8. 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示法 . 9. 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 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 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 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 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 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培

高中数学必修1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对数函数》是在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第二章第2.8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对数函数是函数的重要分支,对数函数的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指出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反映了两个变量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又刚刚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的画法并掌握了相关的性质,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能够根据函数图象抽象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性质。经过两个多月的教学观察,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思想的形成还很欠缺,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待加强训练。本节课课前布置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让学生找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媒体,采取“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独立思考与讨论中获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三、设计理念 按照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研究,由浅入深得出对数函数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称作图法和描点作图法比较作出函数图像。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图象特征,得出函数的基本性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综合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学习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通过求指数函数的反函数,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⑵、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⑶、能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⑵、让学生学会用比较和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转化。 ⑶、了解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简单应用。

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

2.2.1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 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2 5)(log 5a -(a ≠0)化简得结果是( ) A 、-a B 、a 2 C 、|a | D 、a 2、 log 7[log 3(log 2x )]=0,则21-x 等于( ) A 、 31 B 、321 C 、221 D 、331 3、 n n ++1log (n n -+ 1)等于( ) A 、1 B 、-1 C 、2 D 、-2 4、 已知32a =,那么33log 82log 6-用表示是( ) A 、2a - B 、52a - C 、23(1)a a -+ D 、 23a a - 5、 2log (2)log log a a a M N M N -=+,则 N M 的值为( ) A 、 41 B 、4 C 、1 D 、4或1 6、 若log m 9n>1 B 、n>m>1 C 、0

11、 若2log 2,log 3,m n a a m n a +===___________________ 12、 lg25+lg2lg50+(lg2)2= 三、解答题 13、 222522122(lg )lg lg (lg )lg +?+ -+ 14、 若lga 、lgb 是方程01422=+-x x 的两个实根,求2 )(lg )lg(b a ab ?的值。 15、 若f(x)=1+log x 3, g(x)=2log x 2, 试比较f(x)与g(x)的大小.

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对数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对数函数知识点总 结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对数及 对数函数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对数定义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注: 1.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并记为lg。 2.称以无理数e(e=2.71828...)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数,并记为ln。 3.零没有对数。 4.在实数范围内,负数无对数。在复数范围内,负数是有对数的。 对数公式 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也就是说以幂(真数)为自变量,指数为因变量,底数为常量的函数,叫对数函数。/p p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它实际上就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可表示为x=ay。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

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p p对数函数性质/p p align=" center="" img="" /> 定义域求解:对数函数y=logax的定义域是{x丨x>0},但如果遇到对数型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除了要注意大于0以外,还应注意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如求函数y=logx(2x-1)的定义域,需同时满足x>0且x≠1和2x-1>0,得到x>1/2且x≠1,即其定义域为{x丨x>1/2且x≠1} 值域:实数集R,显然对数函数无界。 定点:函数图像恒过定点(1,0)。 单调性:a>1时,在定义域上为单调增函数; 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 周期性:不是周期函数 对称性:无 最值:无 零点:x=1 注意:负数和0没有对数。 两句经典话:底真同对数正,底真异对数负。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全套

『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课题:§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 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 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 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 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 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 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 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 P-P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 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第 1 页(共70页)——————————————

3. 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 A 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 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 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 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 Z 有理数集,记作 Q 实数集,记作 R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 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 的顺序。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 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 ——————————————第 2 页(共70页)——————————————

高中数学对数教学设计

篇一:高中数学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案 xx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xxx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换;理解对数的运算性质,形成知识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让学生有能力去解决今后有关于对数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动手,通过做练习,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分析目标:通过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分析各种思维的技巧,掌握对数运算的重要性质。 二、教学理念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从学习中体会快乐。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对数的必要性。在教学重难点上,我步步设问、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课堂练习、探究活动,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很好地突破难点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新课程标准之处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实例引入法、开放式探究法、启发式引导法。 2、学法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影响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学法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四、教材分析 本节讲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做准备。这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数的定义; (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难点:(1)对数概念的理解; (2)对数运算性质的理解;(3)换底公式的应用。 六、课时安排:1个课时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我们能从关系y?13?1.01x中,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总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该如何解决? 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就引出这节课将要学习的问题,即对数与对数运算的问题,以及指数与对数如何相互转换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对数的定义 x 一般地,如果a?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

高中数学 必修1 对数函数 总复习

必修1数学 ——对数函数 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总结 1、对数的定义:若,则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log b N a = 2、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对数log (a 0,a 1)N a >≠,当底数(1)a=10时,叫做常用对数,记作N lg ;(2)a=e 时,叫做自然对数,记作ln N . 3、常用的结论:对数恒等式:log (0,1)N a a N a a =>≠;负数和零没有对数.log 1a = ; log a a = ;log a N a = . 4、对数函数:函数log (a 0,a 1)x a y =>≠叫做对数函数。 5、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和性质 6、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0,0,0,a a M N >≠>>那么(1)() log log log M N M N a a a =+ (2)log log log ;M M N N a a a =- (3)log log ()n M M a a n n R =∈ 换底公式:log log (01,0)log N N a b b a a b a b N =>≠>、且、 7、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因为它们的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第二部分:题型归纳强化 1、计算 【1】5 7 1log 7 -=______________ 【2】1( lg 9lg 2) 2 100 -=_________________ 【3】2 2(lg lg lg + 【4】lg lg 8lg lg 1.2 - 【5】2(lg 5)lg 2lg 50+? 【6】n 3927 2489 (log log log log )log +++?n 3 2… 2、运用换底公式log log (01,0)log N N a b b a a b a b N = >≠>、且、证明下列公式。 【1】1log log b a a b = 【2】log log log 1b c a a b c = 【3】log log n n b b a a 【4】log log m n b b a a m n = 【5】1log log b b a a =-

高一数学对数以及对数函数人教版

高一数学对数以及对数函数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对数以及对数函数 二. 学习目标: 1. 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运算与指数运算的互逆关系。 2. 能正确利用对数性质进行对数运算。 3. 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 4. 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互逆关系。 三. 重点、难点: 1. 对数 (1)对数恒等式 ① b a b a =log (10≠,N 0>,则 ①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例

(1)5lg 2lg 100lg 5lg 20lg 50lg 2lg -+ (2)4log ]18log 2log )3log 1[(6662 6÷?+- 解: (1)原式)2lg 1(2lg 2)2lg 1)(2lg 1()2lg 2(2lg ---++-= 1)2(lg 22lg 2)2(lg 1)2(lg 2lg 22 22=+--+-= (2)原式4log )]3log 1)(3log 1()3(log 3log 21[6662 66÷+-++-= 4log ])3(log 1)3(log 3log 21[62 6266÷-++-= 12 log 2 log 2log )3log 1(2662 66== ÷-= [例2] 已知正实数x 、y 、z 满足z y x 643==,试比较x 3、y 4、z 6的大小。 解:设t z y x ===643(1>t ),则t x 3log =,t y 4log =,t z 6log =,从而 4lg lg 43lg lg 3log 4log 34343t t t t y x -=-=-4 lg 3lg 3 lg 44lg 3lg ?-=t 0)3lg 4(lg 4 lg 3lg lg 43<-?= t 故y x 43< 又由6lg 4lg ) 4lg 36lg 2(lg 2)6lg lg 34lg lg 2(2)log 3log 2(26464?-=-=-=-t t t t t z y 6 lg 4lg ) 4lg 6(lg lg 232?-=t 而0lg >t ,04lg >,06lg >,3 2 4lg 6lg <,则上式0< 故z y 64<,综上z y x 643<< [例3] 已知m 和n 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并且5log 5log n m >,试确定m 和n 的大小关系。 解:由n m n m 55log 1 log 15log 5log > ? >0log log log log 5555>?-?n m m n ???>?>-?0log log 0log log 5555n m m n 或???>>?1,1n m m n 或???<<<<<1 0,10n m m n 综上可得1>>m n 或10<<-+≥-0)32lg(03204222x x x x x ? ????±-≠>-<≥-≤?511322x x x x x 或或 则所求定义域为(∞-,51--)?(51--,3-)?),2[∞+ [例5](1)若函数)1lg(2 ++=ax ax y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1lg(2 ++=ax ax y 的值域是实数集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人教版数学高一-15-16高中数学必修1随堂练 .2对数的运算

2.2.1.2对数的运算随堂练习 新人教A 版必修1 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lg M 1n =1n lg M (M >0) B .lg n M =1n lg M (M >0) C .lg M 1n =n lg M (M >0) D .lg M m n =m n lg M (M >0) [解析] 四个结论均是幂的对数运算性质的特例.其中lg M 1n =1n lg M (M >0).选C. [答案] C 2.已知2x =3,log 483 =y ,则x +2y 的值为( ) A .3 B .8 C .4 D .log 48 [解析] x +2y =log 23+2log 483=log 49+log 4(83)2=log 4(9×649 )=log 464=3,故选A. [答案] A 3.[2014·云南玉溪高一期中]已知a =log 32,那么log 38-2log 36用a 表示是( ) A .5a -2 B .a -2 C .3a -(1+a )2 D .3a -a 2-1 [解析] log 38-2log 36=log 323-2log 3(2×3)=3log 32-2(log 32+log 33)=3a -2a -2=a -2. [答案] B 4.若lg a 与lg b 互为相反数,则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 [解析] ∵lg a +lg b =0,∴lg(ab )=0,∴ab =1. [答案] ab =1 5.[2014·江苏扬州高一月考]计算(33)23 +log 2(log 216)+(5-log 513 )2 [解] (33)23 +log 2(log 216)+(5-log 513 )2 =(3×312 )23 +log 24+(5log 53)2 =(332 )23 +2+32

高一数学对数的知识点归纳

高一数学对数的知识点归纳 我们学习函数时,总会运用到对数,对数也是很多同学的短板。 高一数学上册关于对数的知识点归纳 一、对数的概念 (1)对数的定义: 如果a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当a=10时叫常用对数.记作x=lg_N,当a=e时叫自然对数,记作x=ln_N. (2)对数的常用关系式(a,b,c,d均大于0且不等于1): ①loga1=0. ②logaa=1. ③对数恒等式:alogaN=N. 二、解题方法 1.在运用性质logaMn=nlogaM时,要特别注意条件,在无M0的条件下应为logaMn=nloga|M|(n∈N,且n为偶数). 2.对数值取正、负值的规律: 当a1且b1,或00; 3.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及单调性: 在对数式中,真数必须大于0,所以对数函数y=logax的定义域应为{x|x0}.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a的值有关,因而,在研究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时,要按01进行分类讨论.

4.对数式的化简与求值的常用思路 (1)先利用幂的运算把底数或真数进行变形,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使幂的底数最简,然后正用对数运算法则化简合并. (2)先将对数式化为同底数对数的和、差、倍数运算,然后逆用对数的运算法则,转化为同底对数真数的积、商、幂再运算.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 ,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 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 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 (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 (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 (1)△0,方程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

高中数学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函数y=log a x(a>0,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 是()0,+∞,值域为R . 2.判断一个函数是对数函数是形如log (0,1)a y x a a =>≠且的形式,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系数为1; (2)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3)对数的真数仅有自变量x . 要点诠释: (1)只有形如y=log a x(a>0,a ≠1)的函数才叫做对数函数,像 log (1),2log ,log 3a a a y x y x y x =+==+等函数,它们是由对数函数变化得到的,都不是对数函数。 (2)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时应注意:①对数函数的真数要求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②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分类讨论。 类型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对数函数? (1)log 0,1)a y a a =>≠; (2)2log 2;y x =+ (3)28log (1)y x =+; (4)log 6(0,1)x y x x =>≠; (5)6log y x =. 【答案】(5) 【解析】(1)中真数不是自变量x ,不是对数函数. (2)中对数式后加2,所以不是对数函数. (3)中真数为1x +,不是x ,系数不为1,故不是对数函数. (4)中底数是自变量x ,而非常数,所以不是对数函数. (5)中底数是6,真数为x ,符合对数函数的定义,故是对数函数. 【总结】已知所给函数中有些形似对数函数,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数函数的定义寻找满足的条件. 定义域:(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