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Determination of sulpur dioxide from exhausted gas of stationary

source iodine titration method

HJ/T 56-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碘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及测定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测定方法原理、测定范围及测定误差

烟气中的。氧化硫被氨基磺酸鞍混合溶液吸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按滴定量计算二氧化硫浓度。反应式如下:

测定范围:100~6 000mg/m3;在测定范围内,方法的批内误差不大于±6%。

4、影响因素

4.1锅炉燃料在正常工况燃烧时,烟气中H。S等还原性物质含量极少,对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4.2吸收液中氨基磺酸按可消除二氧化氮的影响。

4.3采样管应加热至120℃,以防止Th氧化硫被冷凝水吸收,使测定结果偏低。

5、仪器

5.1烟气采样器

5.2多孔玻板吸收瓶

5.3棕色酸式滴定管

5.4大气压力计

5.5烟尘测试仪或能测定管道气体参数的其他测试仪

6、试剂

除特殊规定外,本标准采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6.1吸收液

称取11.0g氨基磺酸按,7.0g硫酸按,溶入少量水中,加水至1000ml,再加入5ml稳定剂(6.2),摇匀,贮存于玻璃瓶中,冰箱保存。有效期三个月。

6.2稳定剂

称取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ZN。),溶于热水,冷却后,加入5Oml异丙醇,用水稀释至SOOml,贮存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冰箱保存。有效期一年。

6.3淀粉指示剂

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细口瓶中。现配现用。

6.4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

称取约1.5g碘酸钾(KIO3,优级纯,110℃烘干2h),准确到0.0001,溶于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冰箱保存,有效期半年。

6.5盐酸溶液c(HCI)=1.2mol/L

量取100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 000ml。

6.6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0.1mol/L

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解于1 000ml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中,加0.20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标定其浓度。若溶液呈现浑浊时,应加以过滤。冰箱保存,有效期半年,每月标定一次。

标定方法吸取碘酸钾标准溶液(6.4)25.00ml,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70ml新煮沸并已冷却的水,加1.0g碘化钾,振荡至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2mol/L盐酸溶液(6.5)10.0ml,立即盖好瓶塞,混匀。在暗处置放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6.6)滴定至淡黄色,加淀粉指示剂(6.3)5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退去。按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式中:c(Na2S2O3)——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W——称取的碘酸钾重量(g);

V——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35.67——相当1L 1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Na2S2O3)的碘酸钾(l/6 KIO3。)的质量(g)。

6.7碘贮备液c(1/2 I2)=0.10 mol/L

称取40.0g碘化钾,12.7g碘(I2),加少量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 000ml。加三滴盐酸,贮于棕色瓶中,保存于暗处。每月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标定一次。

标定方法吸取O.10mol/L碘贮备液(6.7)25.00ml,用0.1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6.6)标定,至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淡黄色后,加2g/L淀粉溶液(6.3)5.Oml,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按下式计算碘贮备液浓度:

式中:c(1/2 I2)——碘贮备液的浓度(mol/L);

c(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25.OO——滴定时取碘贮备液的体积(ml)。

6.8碘标准溶液c(1/2 I2)=0.010mol/L

吸取0.10mol/L碘贮备液(6.7)100.0ml于1 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有效期三个月。

7、采样

7.1采样

采样应在额定负荷或参照有关标准或规定下进行。

按照GB/T 16157一1996中9.1,9.2.l,9.3及9.4.1款的有关规定进行烟气来样,于烟气采样量的测定及计算参见GB/T 16157一1996中10.1或10.2款。用两个75ml多孔玻板吸收瓶串联采样,每瓶各加入30~40ml吸收液(6.l),以0.5L/min流量采样。可在吸收瓶外用冰浴或冷水浴控制吸收液温度,以提高吸收效率。

7.2采样时间影响

为保证具有较高的吸收效率,对不同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要控制不同的采样时间。当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低于1000mg/m3时,采样时间应在20~30min,烟气浓度高于1000mg/m3时,采样时间应在13~15min。加有稳定剂(62)的吸收液(61),在测定范围内,其吸收效率>96%。

7.3采样频次

同一工况下应连续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8、测定

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滴定。样品放置时间不应超过lh。将两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入碘量瓶,用少量吸收液(6.l)分别洗涤吸收瓶两次,洗涤液亦转入碘量瓶,摇匀。加2g/L淀粉溶液(6.3)50ml,用0.010mol/L碘标准溶液(6.8)滴定至蓝色,记录消耗量V(ml)。

另取相同体积吸收液(6.1),同法进行空白滴定,记录消耗量V。(ml)。

若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较高,可取部分吸收液进行滴定。此时,按9款所列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应除以部分吸收液占总吸收液的比值。

9、计算

式中:c,——标准状况下于烟气二氧化硫浓度(mg/m3);

c(1/2I2)——碘标准溶液浓度(mol/L);

Vnd——标准状况下干烟气的采样体积(L);

32.0——1 L 1 mol/L碘标准溶液门(1/2 I2)相当的二氧化硫(1/2SO2)的质量(g)。

10、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计算

10.1然气流量的测定与计算

按照GB/T 16157-1996 7.l~7.5款的规定,测量排气流速;按照7.6款的规定计算标准状况下子排气流量Qsn(m3/h)。

其中:Qsn——标准状况下干排气流量。

10.2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计算

10.2.1二氧化硫浓度以PPm(V/V)表示时,其浓度c可按下式转化为标准状况下于烟气二氧化硫浓度:

(mg/m3)

式中:c,一标准状况下干烟气二氧化硫浓度(mg/m3)。

10.2.2 二氧化硫排放速率G的计算

G=c,×Q sn×10-6 (kg/h)

HJT 31-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 光气 方法证实

1方法依据 本方法依据HJ/T 3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 2仪器和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分析步骤 参考HJ/T 31-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 4.验证结果 4.1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按HJ/T 31-1999方法操作,数据见表1 表1校准曲线数据 浓度(μg) 0.000.200.50 1.00 2.00 5.0010.0吸光度(As) 0.0020.0070.0170.0330.0630.1600.315吸光度(As-Ao) 0.0000.0050.0150.0310.0610.1580.313 回归方程:y=0.0314x-0.0006 r=0.9999

4.2 检出限实验 在10个空白样品中分别加入5倍检出限浓度的标准物质(即0.24μg/mL ),以15L 采样体积进行测定,按HJ 168-2010规定MDL=S n t ?-)99.0,1(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表2 方法检出限测定结果(N=10) 根据光气,0 *a *)3/(V Vnd V W m mg C = 计算得出方法检出限。 其中:C —光气含量(mg/m 3); Va —样品溶液总体积(mL ); W —测定时所分取的样品溶液中光气含量(g ); V 0—分析时所分取的样品溶液体积(mL ); Va —所采气体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干采气体积(L ); 4.3精密度实验 取2个高低浓度水平的样品,低浓度样品1浓度为1.00μg /ml ,高浓度样品2浓度为6.00μg /ml ,按照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样品的浓度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Determination of sulpur dioxide from exhausted gas of stationary source Fixed-potential electrolysis method HJ/T57-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及测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TI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原理 烟气中二氧化硫(SO2)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SO2+2H2O=SO4-2+4H++2e 由此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电流大小与二氧化硫浓度成正比,即: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第常数F、扩散面积S、扩散系数D和扩散层厚度δ均为常数,所以二氧化硫浓度c可由极限电流i来测定。

测定范围:15mg/m3~14300mg/m3。测量误差±5%。 影响因素:氟化氢、硫化氢对二氧化硫测定有干扰。烟尘堵塞会影响采气流速,采气流速的变化直接影响仪器的测试读数。 4、仪器 41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 4.2带加热和除湿装置的二氧化硫采样管。 4.3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系列或二氧化硫配气系统。 4.4能测定管道气体参数的测试仪。 5、试剂 5.1二氧化硫标准气体。 6、步骤 不同测定仪,操作步骤有差异,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节操作。 6.1开机与标定零点 将仪器接通采样管及相应附件。定电位电解二氧化硫测定仪在开机后,通常要倒计时,为仪器标定零点。标定结束后,仪器自动进入测定状态。 6.2测定 采样应在额定负荷或参照有关标准或规定下进行。 将仪器的采样管插入烟道中,即可启动仪器抽气泵,抽取烟气进行测定。待仪器读数稳定后即可读数。同一工况下应连续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 37-1999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丙烯腈测定。 1.2 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2 mg/m3。方法的定量测定浓度范围为0.26~33.0 mg/m3。 2 方法原理 丙烯腈(CH 2=CHCH 2 CN)用活性炭常温吸附富集,再经二硫化碳常温解吸,解吸 液中各组分通过色谱柱得到分离后进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从测得的丙烯腈色谱峰高(或面积),对解吸液中丙烯腈浓度定量,最后由解吸液体积、浓度和采样体积计算出气体样品中丙烯腈的浓度。 3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4 试剂和材料 4.1 丙烯腈:色谱纯(或分析纯,但必须对丙烯腈无色谱干扰峰)。 4.2 二硫化碳:分析纯(对丙烯腈的色谱测定无干扰峰,否则需进行蒸馏,取46~47℃的馏分)。 4.3 气相色谱固定相:GDX-502, 60~80目。 4.4 氮气:纯度99.99%,并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净化. 4.5 氢气:纯度99.99%,并用分子筛或活性氧化铝净化。 4.6 空气。 4.7 活性炭吸附管 活性炭吸附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管的两端熔封密闭,并配有两个塑胶帽盖,以备采样完毕后盖紧密闭用。管内填装活性炭粒度为20~40目,A段含100mg, B段含50mg。A段活性炭前的玻璃棉上压着一个V字型弹簧钩,以免炭粒松动。活性炭应对气态丙烯腈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可用二硫化碳解吸被吸附的丙烯腈。目前市售的用于采集空气中有机蒸气,并以二硫化碳作解吸溶剂的活性炭吸附管能满足要求。 4.8 丙烯腊标准储备液:c=10. 0 mg/ml。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t的丙烯腈(4.1)于容量瓶中,小心加人二硫化碳至刻度,配制成溶液的丙烯腈浓度为10.0 mg/ml,作为储备液,密闭存放于低温(4~8℃)下,备用。存放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4.9 丙烯腈标准使用液:c=1.00 mg/ml。 取1.00ml丙烯睛标准储备液(4.8)于10ml容量瓶中,用二硫化碳稀释至刻度。 5 仪器 5.1 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2 色谱柱

固定污染源采样

第二节污染源采样 (一)固定污染源采样 一、填空题 1.对除尘器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压力进行测定时,可采用校准后得标准皮托管或其她经过校正得非标准型皮托管(如S形皮托管),配压力计或倾斜式压力计进行测定。 2.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 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得总采气量应不少于1m3,取3次采样得算术均值作为管道得烟尘浓度值。 3。采集烟尘得常用滤筒有玻璃纤维滤筒与滤筒两种。 4。烟尘测试中得预测流速法,适用于工况得污染源。 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等速采样得原理就是: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采样嘴气流,使采样嘴得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并抽取一定量得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上捕集到得颗粒物量与同时抽取得气体量,计算排气中颗粒物浓度、 6。在烟尘采样中,形状呈弯成90°得双层同心圆管皮托管,也称型皮托管。 7。在矩形烟道内采集烟尘,若管道断面积〈0.1m2,且流速分布、对称并符合断面布设得技术要求时,可取断面中心作为测点。 8.蒸汽锅炉负荷就是指锅炉得蒸发量,即锅炉每小时能产生多少吨得,单位为比。9.测定锅炉烟尘时,测点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得部位、测点位置应在距弯头、接头、阀门与其她变径管段得下游方向大于倍直径处。 10。用S形皮托管与U形压力计测量烟气得压力时,可将S形皮托管一路出口端用乳胶管与U形压力计一端相连,并将S形皮托管插入烟道近中心处,使其测量端开口平面平行于气流方向,所测得得压力为。 11、通常在风机后得压入式管道中进行烟尘采样,管道中得静压与动压都为(填“正”或“负”),全压为 (填“正"或“负”)、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等)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汇总

CEMS比对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的检测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散见于于9个标准及规范,分别是: 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第87号) 2.《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 3.《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 4.《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技术规定(试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010年8月 5.《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 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7.《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693-2014 8.《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57-2017 9.《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836-2017 综合以上标准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比对监测主要从监测人员、监测仪器与设备、采样过程质量控制、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监测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监测人员 (1)要求监测人员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2)生态环境监测要求至少2人进行现场监测工作。 (3)监测过程应有照片视频等资料。 注:(2、3条依据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 2、监测仪器与设备

(1)监测仪器设备应经检定/校准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GB/T 16157-1996中12.2规定的仪器与设备(排气温度测量仪表、S行皮托管、斜管微压计、空盒大气压力表、真空压力表或压力计、转子流量计、采样管加热温度、分析天平、采用嘴),应依据标准至少半年自行校准一次。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02、NO。CO)测定仪应在每次使用前校准。采用仪器量程20%一30%、 50%一60%、80%一90%处浓度或与待测物相近浓度的标准气体校准,若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5%,测定仪可以使用。 至少每季度对测氧仪校准一次,采用高纯氮校正其零点。用纯净空气调整测氧仪示值,在标准大气压下其示值为20.9%。 定电位电解法烟气测定仪和测氧仪的电化学传感器寿命一般为1—2年,到期后应及时更换。在有效使用期内若发现传感器性能明显下降或失效,须及时更换传感器,更换后测定仪需重新检定方可使用。 (2)监测仪器与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应制定仪器与设备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使用时做好仪器与设备使用记录,保证仪器与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每季度现场抽查仪器与设备使用情况和使用记录。 3、采样质量控制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采样,进行气密性检查、校准、采样流量控制等操作。 4、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每批样品应至少做一个全程空白样,实验室内应进行质控样品的测定。 5、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实例:比对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1.监测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2.检测仪器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3.测量气态污染物时,采样测量前、后均采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4.颗粒物测定每批做1个全程空白样。 5.整个检测过程均严格执行《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 术规范》HJ 75-201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76-2017的相关要求。 6.监测报告应执行三级审核制度。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 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 30-1999 1.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氯气测定。1.2 当采集无组织排放样品体积为3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 0.086~3.3mg/m3,当采集有组织排气样品体积为5.0L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2mg/m3,定量测定的浓度范围为 0.52~20mg/m3。 1.3 游离溴有和氯相同的反应而产生正干扰,微量二氧化硫对测定有明显负干扰。 2. 方法原理 含溴化钾、甲基橙的酸性溶液和氯气反应,氯气将溴离子氧化成溴,溴能在酸性溶液中将甲基橙溶液的红色减退,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退色的程度来确定氯气的含量。 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过程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 3.1 浓硫酸:ρ=1.84g/ml。 3.2 甲基橙。 3.3 溴化钾。 3.4 溴酸钾:基准试剂。 3.5 硫酸溶液:1+6。 量取100ml浓硫酸,缓慢地、边倒边搅拌加入到600ml水中 3.6 甲基橙吸收贮备液 称取0.1000 g甲基橙,溶解于100ml 40~50℃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无水乙醇2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放置暗处可保存半年。

3.7 甲基橙吸收使用液 用吸管移取甲基橙吸收储备液25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0ml 1+6硫酸溶液,再加入5.0g溴化钾,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8 溴酸钾标准贮备液:c(l/6KBrO3)1.41×10-1mol/L。 称取1.9627g溴酸钾,用少量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mg氯。放置暗处,可保存半年。 3.9 溴酸钾标准使用液:c(l/6KBrO3)1.41×10-3mol/L。 用吸管移取溴酸钾标准贮备液1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溴酸钾标准使用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氯。 4. 仪器 4.1 分光光度计:具1cm比色皿。 4.2 采样仪器 4.2.1 有组织排放监测采样仪器 参照GB 16157—1996中9.3有关部分配置采样仪器。 4.2.1.1 采样管 以硬质玻璃、氟树脂或氯乙烯树脂为材质,具有适当尺寸的管料为采样管。 4.2.1.2 取样装置 25ml多孔玻板吸收管。 4.2.1.3 流量计量装置 按GB 16157—1996中9.3.6配置流量计量装置。 4.2.1.4 抽气泵 按GB 16157—1996中9.3.7配置抽气泵。 4.2.1.5 连接管 聚四氟乙烯软管或内衬聚四氟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4.2.2 无组织排放监测采样仪器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一氧化碳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监测项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一氧化碳 监测人员: 复核人: 审核人: 报告日期: 2013 年 8 月日****************************

一、监测项目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的一氧化碳 二、监测人员 **** 三、监测日期 2013.8. 四、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方法: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方法来源:《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国家环保总局(2003) 五、方法原理 传感器电解液中扩散吸收的一氧化碳发生以下氧化反应: CO+H2O→CO2+2H+ +2e 与此同时产生对应的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大小与一氧化碳浓度成正比,即: C —一氧化碳浓度。 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第常数F、气体扩散面积S、扩散常数D和扩散层厚度δ均为常数。因此,电化学反应中流向工作电极的极限扩散电流i与被测的一氧化碳浓度C成正比。 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容易在渗透膜表面凝结,影响其透气性。在使用本方法时应对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进行预处理。 本方法检出限:0.5ppm ( 0.6mg/m3) 测定范围:0.5~50ppm ( 0.6~62mg/m3) 六、样品来源

模拟样品 七、主要试剂 一氧化碳标准气体,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校准气体标准物质GBW(E)060695,样品编号0412099,生产日期2013.3,有效期至2014.3。 八、主要仪器设备 九、实验步骤 1、工作前准备 (1)在干燥瓶中加入约3/4体积的变色硅胶,盖紧瓶盖。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2、连接仪器 将主机面板上的两个“△P”接嘴用橡胶管与多功能烟尘取样管上的“皮托管接嘴”相连:皮托管面向气流方向的接嘴连到“+”端,背向气流方向的接嘴连到“-”端。用橡胶软管将缓冲瓶的一个接嘴与面板上标有“烟尘”的接嘴相连,干燥瓶与多功能烟尘取样枪的气路接嘴相连。 3、开机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状态,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自动进入主菜单。按方向键选择相应菜单,按“确定”键执行,进行相应的操作。 4、参数设置与标定零点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 监测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 sourc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07.01) 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测定项目的确定 (2) 5 监测方法的选择 (2) 6 采样技术要求 (3) 7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5) 8 结果与计算 (6) 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或总烃标准监测方法表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表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流程 (16)

环境保护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环境保护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 解法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 57-2000 批准日期 2000-12-07实施日期 2000-12-0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 Determination of sulpur dioxide from exhausted gas of stationary source Fixed,potential electrolysis method HJ/T 57-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及测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GB,TI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原理烟气中二氧化硫(SO2)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SO2,2H2O,SO4-2,4H,,2e 由此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电流大小与二氧化硫浓度成正比,即: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第常数F、扩散面积S、扩散系数D和扩散层厚度δ均为常数,所以二氧化硫浓度c可由极限电流i来测定。

测定范围:15mg,m3,14 300mg,m3。测量误差?5,。 影响因素:氟化氢、硫化氢对二氧化硫测定有干扰。烟尘堵塞会影响采气流速,采气流速的变化直接影响仪器的测试读数。 4、仪器 41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 4.2带加热和除湿装置的二氧化硫采样管。 4.3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系列或二氧化硫配气系统。 4.4能测定管道气体参数的测试仪。 5、试剂 5.1二氧化硫标准气体。 6、步骤 不同测定仪,操作步骤有差异,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节操作。 6.1开机与标定零点 将仪器接通采样管及相应附件。定电位电解二氧化硫测定仪在开机后,通常要倒计时,为仪器标定零点。标定结束后,仪器自动进入测定状态。 6.2测定 采样应在额定负荷或参照有关标准或规定下进行。 将仪器的采样管插入烟道中,即可启动仪器抽气泵,抽取烟气进行测定。待仪器读数稳定后 即可读数。同一工况下应连续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测量过程中,要随时监督来气流速有否变化,及时清洗、更换烟尘过滤装置。 6.3关机

固定源排气中烟尘测定练习题(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烟尘测定》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于锅炉烟尘采样,每个测定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3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 )。(A) A、3min B、5min C、8min D、10min 2.标准方法规定,测定烟气中的烟尘时,滤筒应在()℃烘干至恒重。(B) A、103-105 B、105-110 C、110-120 D、120-130 3.关于固定源排气中烟尘测定的操作,以下错误的是()。(C) A、滤筒在安放和取出采样管时须使用镊子,不得直接用手接触,以防沾污; B、滤筒安放要压紧固定,防止漏气; C、若有脱落的滤筒碎屑,将碎屑废弃; D、采样结束,从管道抽出采样管时不得倒置; E、取出滤筒后,需轻轻敲打前弯管并用毛刷将附在管内的尘粒刷入滤筒中,将滤筒上口内折封好,放入专用容器中保存,运送过程中不可倒置。 4.关于固定源排气中烟尘采样位置确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应避开对操作人员有危险的位置。 B、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C、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 倍直径处; D、应优先选择在水平管段。 5. 关于固定源排气中烟尘采样点位确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对于矩形烟道,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 B、当矩形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3m2,流速分布比较均匀、对称的,可取断面中心作为测点。 C、对于圆形烟道,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 D、当圆形烟道直径小于0.3m且流速均匀时,可在烟道中心设一个采样点。 二、判断题 1.对于锅炉烟尘采样,每个测定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3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5min,样品总采气量不得少于1m3。(×) 2.等速采样法只适于固定源排气中颗粒态污染物样品的采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精)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 Determination of sulpur dioxide from exhausted gas of stationary source iodine titration method HJ/T 56-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碘量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及测定二氧化硫排放速率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测定方法原理、测定范围及测定误差 烟气中的。氧化硫被氨基磺酸鞍混合溶液吸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按滴定量计算二氧化硫浓度。反应式如下: 测定范围:100~6 000mg/m3;在测定范围内,方法的批内误差不大于±6%。 4、影响因素 4.1锅炉燃料在正常工况燃烧时,烟气中H。S等还原性物质含量极少,对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4.2吸收液中氨基磺酸按可消除二氧化氮的影响。

4.3采样管应加热至120℃,以防止Th氧化硫被冷凝水吸收,使测定结果偏低。 5、仪器 5.1烟气采样器 5.2多孔玻板吸收瓶 5.3棕色酸式滴定管 5.4大气压力计 5.5烟尘测试仪或能测定管道气体参数的其他测试仪 6、试剂 除特殊规定外,本标准采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6.1吸收液 称取11.0g氨基磺酸按,7.0g硫酸按,溶入少量水中,加水至1000ml,再加入5ml稳定剂(6.2),摇匀,贮存于玻璃瓶中,冰箱保存。有效期三个月。 6.2稳定剂 称取5.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ZN。),溶于热水,冷却后,加入5Oml异丙醇,用水稀释至SOOml,贮存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冰箱保存。有效期一年。 6.3淀粉指示剂 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加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细口瓶中。现配现用。 6.4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

一固定污染源监测基本概念以烟道气的监测为例说明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测定

固定污染源监测 一、固定污染源监测基本概念以烟道气的监测为例说明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测定。 基本概念 (1)烟道气监测内容 烟尘:浓度、排放量 烟气组分:(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硫化氢等)浓度、排放量 废气:排放量 (2)基本参数 监测方法规定,以除去水蒸气后标准状态下的干烟气为基准表示烟气的测定结果。因此,计算有害物质排放浓度和废气排放量时,需要采用气体状态方程式将待测气体体积换算为标准状态下(0℃、101.3kPa或760mmHg)的干气体体积表示。 完成换算需测定以下基本参数:烟气的温度、烟气的压力、烟气的平均流速、烟气的体积;同时应测定烟气中的含湿量,烟气除去水蒸气为干气体。 (3)采样系统 烟道气监测采样系统由采样装置、收集装置、冷凝和干燥装置、流量测量和控制装置、采样动力装置等组成。此外还配有测量状态参数的装置,如压力、温度和湿度测量装置。 (4)注意事项 由于烟道内同一断面上各点的烟尘浓度和气流速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测定烟尘浓度和气流流速时,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多点采样。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大小和流速分布情况确定。 二、固定污染源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确定原则 固定污染源采样点采样点的位置和数目设置,主要取决于烟道的走向、形状、截面积大小等,国家标准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规定了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的采样、测定、计算方法和固定污染源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 ①颗粒物:颗粒物是指燃料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 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②气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是指以气体状态分散在排放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 ③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是指在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00 Pa条件下不含水分的排气。 (2)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于矩形横截面,可用当量直径确定采样位置。当量直径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L——烟道矩形横截面长度;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

固定污染源烟气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 一、比对监测内容 (一)比对监测项目 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测干基浓度、颗粒物实测干基浓度、烟气流速和烟气参数(烟气温度、氧量)。 二、比对监测频次 (一)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安装的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的比对监测每年至少 4次,每季度至少 1 次。 (二)每次比对监测,对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用参比方法至少获取 3 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 6 个数据(其中仪器法可选取不小于 2 倍自动监测设备响应时间期间的平均值为 1 个数据,取参比方法测试的平均值与同时段烟气 CEMS 的平均值进行准确度计算。 三、比对监测方法 (一)比对监测遵循原则 1、监测期间,生产设备要正常稳定运行; 2、监测前,首先要核准烟尘采样器、烟气分析仪、烟气CEMS等相关仪器的显示时间并保持一致; 3、参比方法测定湿法脱硫后的烟气,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烟气前处理装臵(如加热采样枪和快速冷却装臵等);

4、监测前,参比方法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必须现场使用标准气体检查准确度,并记录现场校验值; 5、每个监测项目的数据需记录采样起止时间; 6、比对监测期间不允许在线监测设备运营单位调试仪器。 (二)比对监测参比方法 参比方法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或相关国际标准中所列方法,详见表1。表1 参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一览表 四、比对测试 (一)颗粒物、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臵按照GB/T 16157和HJ/T 397等要求设臵。气态污染物参比方法采样位臵与CEMS测定位臵靠近但不干扰CEMS正常取样,不能从CEMS排气装臵处直接采样监测,手工和自动同步采样。 (二)颗粒物浓度、烟气流速、烟温参比方法至少获取 3 个测试断面的平均值,气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氧量至少获取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电位电解法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及测定二氧化硫排放总 量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 本标准同效。 GB/TI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 采样方法 3、原理 烟气中二氧化硫(SO?)扩散通过传感器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 恒电位工作电极上发生氧 化反应:SO?+2H?O→SO4-+4H++2e 由此产生极限扩散电流i,在一定范围内,其电流大小与二氧化 硫浓度成正比,即i=Z·F·S·D/δ×C 在规定工作条件下,电子转移数Z、法拉第常数F、扩散面积S、 扩散系数D和扩散层 厚度δ均为常数,所以二氧化硫浓度c可由极限电流i来测定。 测定范围:15mg/m~14300mg/m。测量误差±5%。 影响因素:氟化氢、硫化氢对二氧化硫测定有干扰。烟尘堵塞会 影响采气流速,采气流 速的变化直接影响仪器的测试读数。 4、仪器 41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 4.2带加热和除湿装置的二氧化硫采样管。 4.3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系列或二氧化硫配气系统。 4.4能测定管道气体参数的测试仪。

5、试剂 5.1二氧化硫标准气体。 6、步骤 不同测定仪,操作步骤有差异,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节操作。 6.1开机与标定零点 将仪器接通采样管及相应附件。定电位电解二氧化硫测定仪在开 机后,通常要倒计时, 为仪器标定零点。标定结束后,仪器自动进入测定状态。 6.2测定 采样应在额定负荷或参照有关标准或规定下进行。 将仪器的采样管插入烟道中,即可启动仪器抽气泵,抽取烟气进 行测定。待仪器读数稳 定后即可读数。同一工况下应连续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测量 结果。 测量过程中,要随时监督来气流速有否变化,及时清洗、更换烟尘过滤装置。 6.3关机 测定结束后,应将采样管置于环境大气中,按仪器说明书要求, 继续抽气吹扫仪器传感 器,直至仪器二氧化硫浓度示值符合仪器说明书要求后,自动或 手动停机。 6.4仪器标定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更换 6.4.1仪器校准 定电位电解法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随时间变化,为保证测试精度, 根据仪器使用频率每 三月至半年需校准一次。无标定设备的单位,可到国家授权的单 位进行标定;具备标定设备 的单位,可用二氧化硫配气装置或不同浓度二氧化硫标准气体系 列按仪器说明书规定的标定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校准规范共5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JJF×××-2010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Rules for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 of Flue Ga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 Source (征求意见稿) 2010-××-××发布 201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校准规范Array Calibration Rules for 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s of Flue Ga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 Source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年××月××日批准,并自2010 年××月××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本规范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献 (1) 3 概述 (1) 4 计量特性 (2) 5 校准条件 (3) 6 校准项目和方法 (4) 7 校准结果表达 (12) 8 复校时间间隔 (12) 附录A 湿度与烟气密度计算 (13)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5) 附录C 校准记录格式 (19) 附录D 不确定度评定 (2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27-1999方法确认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HJ/T27-1999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液中氯化氢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氯化氢测定。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 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1空白试验:按同试样完全相同的处理步骤进行空白实验,仅用吸收液代替试样。 4.1.2采样 4.1.2.1有组织排放样品的采集 串连两支各装25ml氢氧化钠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L/min流量,采样5~30min。在采样过程中,根据排气温度和湿度调节采样管保温夹套温度,以避免水汽于吸收瓶之前凝结。 若排气中含有氯化物颗粒性物质,应在吸收瓶之前接装滤膜夹,否则颗不装滤膜夹。4.1.2.2 无组织排放样品的采集 将0.3μm微孔滤膜装在滤膜采样夹内,后面串联两支各装5ml吸收液的吸收管,以1L/min 流量,采气30~60min。长时间采样,吸收液水分蒸发,需适当加水补充水分蒸发。 4.1.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8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1 配制标准色列。

表1 氯化钾标准色列 在各管中加3.0%硫酸铁铵溶液2.00ml,混匀,加硫氰酸汞-乙醇溶液1.0ml,混匀。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用2cm比色皿,于波长460nm处,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度。 并且绘制标准曲线。 4.1.4样品测定 4.1.4.1无组织排放样品测定 采样后,将第一、二吸收管的样品溶液分别移人两支10ml具塞比色管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管,吸收液并入比色管,稀释至10ml标线,摇匀。分别吸取5.00ml样品溶液于另两个比色管中。以下步骤同标准曲线的绘制。 4.1.4.2有组织排放样品的测定 将吸收后的样品溶液分别转移入两支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吸收液洗涤吸收瓶,洗涤液并入容量瓶,然后用吸收液定容。摇匀后从各瓶吸取适量样品溶液,分别置于10ml干燥的具塞比色管中,加吸收液至5.00ml。以下步骤按4.1.4.1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4.2计算 氯化氢(HCI mg/m3)= (W1/V1+W2/V2)*V t/V nd 式中 W1、W2 —分别为从第一、二吸收管所取样品溶液中氯化氢含量,μg; V1、V2 —分别为测定时从第一、二吸收管中所取溶液的体积,ml; V t —定容体积,ml; V nd-- 标准状态下的干采气体积,L。 5. 结果分析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附件五: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 气袋法 Sampl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 using bags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09年1月

目 录 1. 前言 (2) 2. 标准制定必要性 (3) 3. 标准制定思路 (3) 4. 方法制定 (3) 5. 标准方法的其它说明事项 (13) 6. 参考资料 (13)

1. 前言 1.1 任务来源 在我国炼油、有机化工、农药、医药、电子、印刷包装、铸造、涂装、塑料及橡胶制品、家具、制鞋、服装干洗等行业中,由于大量生产或使用有机物质及溶剂,广泛存在着VOCs排放。它们不仅是生成臭氧、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前体物质,有一些还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另外一些VOCs物质的异味则会造成严重的扰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常规污染物(颗粒物、SO2、NOx等)普遍得到控制,但VOCs污染在一些行业,特别是城市地区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的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控制。为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环境污染物排放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研究,其中VOCs控制标准及监测方法是重要内容。 根据研究工作需要,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承担了《VOCs排放监测(采样)方法标准》编制任务,项目于2007年年底启动。监测方法标准包括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监测和逸散泄漏排放源监测两个部分,对排气筒VOCs排放,分析目前采样(GB/T16157)、分析方法(HJ/T38)的适用性,如不适用,提出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对储罐呼吸、废水表面挥发、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等VOCs 逸散性排放,提出适用的监测方法标准。 1.2 完成的主要工作 标准方法编制小组收集了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监测的方法和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献。在对现有的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实际技术水平、条件等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其中现有的有组织排放监测采样方法(GB/T16157)、分析方法(HJ/T38)的适用性作了分析。另外,调研了国外相关的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和监测方法标准,重点研究和参考了美国EPA的method-18。通过以上工作确定了监测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框架,编制完成了《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HJT43-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 氮氧化物 方法证实

1.检验依据 HJ/T43-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2.主要仪器和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0 3.分析步骤 参考HJ/T43-199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4.验证结果 4.1 校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10mm比色皿,以纯水做参比,540nm比色,标准曲线如下: 管号0 1 2 3 4 5 6 7 标准溶液(mL)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水(mL) 5.00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3.50 吸收原液(mL)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NO2-(μg/mL) 0.00 0.08 0.16 0.24 0.32 0.40 0.48 0.60 吸光度A s0.0430.1160.1930.2700.3470.4240.5010.621吸光度A s-A00.0000.0730.1500.2270.3040.3810.4580.578以吸光度对亚硝酸根浓度(ug/ml),绘制曲线 回归方程:y=0.9634x-0.0032,r=0.9999

4.2 检出限 标准中当采样体积为1L 时,定性检出限为0.7 mg/ m 3 (0.7μg/25mL )。在11个空白样品加入2倍检出限浓度的标准物质(0.056μg/mL ),按照步骤3进行测定。按HJ168-2010规定MDL=S t n ?-)99.0,1(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4.3 精密度 测定两个浓度水平的样品,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出浓度、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结果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