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刘艳红崔於杨莎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汇总汉代至现代有关女贞子炮制方法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所得结果可为女贞子炮制工艺规范化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女贞子;炮制

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肾补肝,明目乌发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女贞子多以炮制品入药,本文在查阅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探讨女贞子炮制的意图和意义,为现代女贞子炮制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借鉴。

1女贞子的古代炮制方法

女贞子的炮制方法始见于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中,为“饭上蒸”,随着历史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增加有去皮、去梗叶、蒸制、酒制、盐制等。

1.1净制

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等。女贞子净制始见于明代·明《本草蒙筌》始载“衣皮将布袋净” ,此后有“去梗叶……布袋擦去皮”(明·《本草纲目》)、“去粗皮”(明·《炮炙大法》)、“洗去衣皮” (清·《得配本草》)等。

1.2炮制

主要有蒸制、酒制、盐制、药汁制、焙制等,其中以酒制法居多。

女贞子的炮制始于宋代,宋·《疮疡经验全书》载“饭上蒸”,这是最初的单纯蒸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又发展出多种辅料制法。酒制法主要有酒蒸、酒浸、酒炒等。明·《神农本草经疏》:“ 酒浸一日,蒸透晒干” 。明·《先醒斋医学

广笔记》:“ 酒拌,九蒸九晒”。明·《本草汇言》:“ 酒浸,晒干微炒。药汁制有旱莲草、地黄制,黑豆制,白芥、车前制等。此外尚有蜜蒸、焙制、盐制等。

2女贞子的现代炮制方法

现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酒蒸、酒炖、盐制、醋制等,其中以酒蒸和酒炖法应用居多。1963和1977年版《中国药典》均收载为酒炖法,1985~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

载为酒炖法或酒蒸法。《中国药典》2010版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版均收录女贞子和酒女贞子两种炮制品。其中《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女贞子为“除去杂质,洗净,干燥”;酒女贞子为“取净女贞子,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至酒洗尽或蒸透”[1]。《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版规定:女贞子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叶,洗炮制品净,干燥”。酒女贞子为“取净女贞子,用黄酒拌匀,稍闷后置蒸罐内密封,隔水炖或置适宜容器内蒸,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时,取出干燥,每女贞子100kg,用黄酒20kg” [2]。

目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所颁布的地方性炮制规范,除云南、广东等地允许净制后生品入药,其余省、市、自治区均规定女贞子须炮制后入药,上海市采用单蒸法,规定“将原药除去梗、泥屑等杂质。淘净,取出,沥干。置蒸具内蒸4小时,焖过夜。取出,干燥”,其余省市炮制方法绝大多数采用酒炖和酒蒸,北京市2005年炮制规范规定“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加黄酒拌匀,闷润2~4小时,装入蒸罐内,加水适量,密封,蒸15~24小时,至色泽黑润时,取出,晾干。每100kg净女贞子,用黄酒20kg”。《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蒸2~4小时,取出,晾干”。《安徽省中药饮品炮制规范》2005版规定“取净女贞子,照蒸法,用黄酒拌蒸至色泽黑润”。《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规定“先将净女贞子用黄酒拌匀,闷润至黄酒被吸尽,放笼屉内,先用武火加热,待圆气后改用文火,蒸至色泽黑润时(约4 h),取出,摊晾至外皮微干,再将原汁拌入,吸尽,干燥”。《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规定“取净女贞子加黄酒拌匀,闷润,待酒吸尽,蒸6 h,焖12 h,至黑色,取出,干燥”。

现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研究也很多,但是大多为酒蒸和酒炖法,张学兰等[3]以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黄酒用量、水用量、闷润时间和炖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评价,优选最佳炮制工艺为取净女贞子,加其重量20%的黄酒,不加水,闷润1h,蒸汽加热炖制10h,并且在炮制过程中发现随着炮制时间增加特女贞苷含量降低,而红景天苷含量增加。徐维统等[4]采用正交试验,以齐墩果酸、特女贞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蒸前润制时间、黄酒用量和蒸制时间对成品质量的影响,最佳工艺为黄酒用量20%,润制或不润,蒸或炖8h,取出,干燥。马兴田[5]等用HPLC法,测定酒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并比较成品外观,筛选最佳工艺为加药物质量20%的黄酒,用黄酒质量50%的水进行稀释搅拌,闷润2h,在压力80kPa、温度105℃条件下,蒸制2.5h(过8目筛)或2h(过10目筛)。

3小结

女贞子炮制始见于宋代,主要有蒸制、酒制、盐制、药汁制、焙制等,现代以酒制法居多。《中国药典》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均未对女贞子炮制工艺条件作明确规定。地方性炮制规范中对女贞子炮制做出相关规定,但工艺缺乏量化参数,各地各法,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应对女贞子炮制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使女贞子饮片的炮制规范化、质量标准得到科学统一。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3.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半夏与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半夏与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又名:水玉、地文、三叶老、三步跳、老鸹头、泛石子、狗芋头、珠半夏、麻芋果、三叶半夏、小天老星、无心菜根、老和尚头、地珠半夏、羊眼半夏。原植物半夏除内蒙古、西藏尚未见野生的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狭叶变型f. angustata (Schott )Makino 小叶狭披针形,产山东,总生物碱含量高于普通半夏。 本品药材性状: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顶端多圆平,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纵切面呈肾脏形,断面洁白,富粉性,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气微,味辛辣,嚼之发黏,麻舌而刺喉。 本品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中医临床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法半夏(半夏炮制加工品)功能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姜半夏功能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清半夏功能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镇

咳,祛痰,抑制唾液腺分泌,镇吐和催吐,抗生育,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胰蛋白酶水解,抗心律失常,抑制心功能,降低血压,催眠,抗惊厥,凝集红细胞,抗癌,促细胞分裂,抗白血病,激活免疫系统,兴奋迷走神经,抗溃疡,促进胆汁分泌,镇痛,解毒,利尿,抗矽肺等作用。注意:本品尚有致畸作用,生半夏长期给药可引起肾脏代偿性增大。 半夏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腹鸣,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本草图经》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以灰二日,汤洗暴干。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半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 据胡世林考证,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 盖当夏之半。”入药则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张仲景《金匮要略》所创用的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等十余个以半夏为主药的方剂至今仍为中医和日本汉方医所广泛使用。据558 个处方的微机分析结果,半夏在处方中出现频率位于第22 位。日本210 个法定汉方中含半夏者有46 个,占22%。由此可见,半夏在国内外防治疾病和中药市场上所处的重要地位。

制川乌

·27· 制川乌 Zhichuanwu RADIX ACONITI PRAEPARATA 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或长三角形的片。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有灰棕色形成层环纹。体轻,质脆,断面有光泽。气微,微有麻舌感。 【鉴别】照川乌项下的〔鉴别〕(3)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检查】酯型生物碱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乌头碱对照品20mg,置1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25ml、0.50ml、1.0ml、1.5ml、2.0ml、2.5ml,分别置25ml 量瓶中,均加无水乙醇使成2.5ml,各精密加入碱性盐酸羟胺试液1.5ml,摇匀,在60~65℃水浴中保温10分钟,放冷,加高氯酸铁试液13ml,摇匀,放置5分钟,精密加入高氯酸试液8ml,用高氯酸铁试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在5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粗粉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50ml与氨试液4ml,密塞,摇匀,放置过夜,滤过,药渣加乙醚50ml,连续振摇1小时,滤过,药渣再用乙醚洗涤3~4次,每次15ml,滤过,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转入分液漏斗中,用三氯甲烷3m1分次洗涤容器,洗液并入分液漏斗中,用0.05mol/L硫酸溶液提取3次,每次5ml,酸液依次用同一三氯甲烷10ml振摇洗涤,合并酸液,加氨试液调节pH值至9,再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10ml,三氯甲烷液依次用同-水20ml振摇洗涤,合并三氯甲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入5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分次洗涤容器,洗涤液并入量瓶中,再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及无水乙醇空白溶液各2.5ml,分别置25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各精密加入碱性盐酸羟胺试液1.5ml”起,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酯型生物碱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本品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过0.15%。 【含量测定】取本品中粉10g,精密称定,照酯型生物碱测定法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醚50ml”起至“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用乙醚-三氯甲烷(3:1)的混合液代替乙醚。残渣加混合液5ml使溶解并蒸干,再加乙醇5ml使溶解,精密加入硫酸滴定液(0.01mol/L)15ml、水15ml与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黄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12.9mg的乌头碱(C34H47NO11)。 本品含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少于0.20%。 【性味与归经】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能与主治】同川乌。 【用法与用量】1.5~3g。宜先煎、久煎。 【注意】孕妇慎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类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对女贞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炮制,对比其炮制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的 变化。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女贞子的有效成分(主要为齐墩果酸、甘露醇、 酪醇、多糖、氨基酸等)的含量和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炮制女贞子 时应当根据用途选择炮制方法,本文能够为临床及药物研发、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不同炮制方法;女贞子;有效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69-02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记载:其性味与归经为“甘、苦、凉。归肝、肾经。”其功能与 主治为“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睛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通常临床用药均采用炮制品,但是不同的炮制方法是否会对女贞子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药理作用产生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用药 中的棘手问题,本文结合女贞子近年来研究成果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1.女贞子炮制方法 据文献记载,古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研末、蒸制、 酒制、药汁制、酒蜜制、盐制、焙制等。现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 (去梗叶、洗净)、单蒸、沸水烫、酒蒸、酒炖、盐炙、醋蒸等,全国除河南等 省份允许净制后生品入药外,其余全部要求炮制品入药,炮制方法以酒蒸和酒炖 法应用居多。《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规定:女贞子的采收加工为:“冬 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加工后即为女贞子饮片,炮制品仅载入一种,即酒女贞子,其炮制方法为:“取净女贞子,照酒炖法或酒蒸法炖至酒吸尽或蒸透。”[1] 2.女贞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女贞子果实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甘露醇、葡萄糖、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及亚麻酸。果皮含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乙酰齐墩果酸(Acetyloleanolic acid)。种子含脂肪油14.9%,油中棕榈酸与硬脂酸为19.5%、 油酸及亚麻酸等为80.5%。女贞子中尚含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其中临床 用药时起主要药理作用的成分为齐墩果酸、甘露醇、酪醇、多糖和部分氨基酸。 3.不同炮制方法对女贞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3.1以齐墩果酸为测定指标 女贞子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齐墩果酸,根据李炯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薄 层扫描定量法下,现有的主要女贞子炮制品种类中齐墩果酸含量大小如下:焙制 品<盐水蒸品<盐炒品<醋蒸品<酒蒸品<生品<酒炖品。而且根据数字统计后 发现,除了焙制品外,其余几种炮制品的齐墩果酸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 3.2 以甘露醇为测定指标 女贞子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泻下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含有甘露醇。鲁清月对 不同女贞子炮制品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女贞子生品、单蒸品、黄酒蒸品中甘 露醇的含量在3.712-3.816%之间,而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 3.3 以酪醇和多糖为测定指标 女贞子中的酪醇和多糖通常是临床中对人体免疫功能和体质改善的重要成分,

中药炮制规范

中药炮制规范第九批品名目录及内容 根、根茎类 豆蔻壳 蒲包草根青果核 胡颓子根南瓜子 凌霄根草豆蔻 蜘蛛香草果仁 桃树根功劳子 穿破石白胡椒 桑树根朝天子 铁包金地肤子 酸模肥皂子 果实、种子类白茄子 曼陀罗子樟梨子 广天仙子瓜蒌子 万年青子桂丁香 银花子桂花子 大风子红豆蔻 马蔺子莱菔子 白平子- 棕榈子 六轴子甜瓜子 水苦荬甜石莲 水蜈蚣芦子 荜澄茄乌韭 棉花子北瓜 蒲种壳绿豆 莳萝子榧子 石仙桃桑椹 光明子桃仁 西青果荜茇 蒲葵子豆蔻 草类矿物类 大金牛草咸秋石 红旱莲草大青盐 绒线草无名异 百蕊草密陀僧 牛筋草云母石 酢浆草铅粉

田字草银硝- 灯笼草铁落 点地梅银朱 丁葵草腰黄 肺形草铜绿 狗舌草针砂 狗尾草胆矾 盒子草皮硝 碎米荠雄黄 苍耳草水银 西小草青铅 薄荷 藤、木、茎枝类动物类 萝藦藤龙骨 锁阳龙齿 豆蔻壳 doukouke (讨论稿1)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壳。 【通用名称】白蔻衣、白蔻壳、白豆蔻壳、蔻壳。 【炮制】将原药除去残留种子等杂质,筛去灰屑。 【性状】本品呈多裂瓤瓣状或半圆形,长1~1.8cm。外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三条纵向槽沟及隆起线,两端可见突起的柱基及圆形果柄痕。内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体轻,质脆,易纵向碎裂。气芳香,味微辛凉。 【检查】杂质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A)。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0.0%。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 【功能与主治】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用于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用法与用量】 3~5g。 【贮藏】置干燥处。 豆蔻壳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参照原药典标准115页 原规范176页 豆蔻壳收载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重新修订的要求,修订了白豆蔻壳的质量标准,并增订了白豆蔻壳的水分、杂质等检查项目。具体结果如下: 一、来源 同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 二、炮制

传统中药炮制工具

五、炮制的工具 中药炮制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科学技术工作,操作方法很多,应用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工具的选择、准备是炮制工作中一项主要的物质条件,为此,现将工具及应用范围分述如下。 (一)手工操作工具 (1)切药刀:配合切药刀的工具有切药用的竹把子、单切用的虎头钳、螃蟹钳、拦药的刀方、接药的药斗、擦刀的油帚子、水帚子。 (2)片刀:式样与菜刀相似,刀片薄,刃口为两面,呈弧形,具切、削、片、劈多种作用。(3)锉:为木质、角质药材锉末的工具。(4)铁锤:药材破碎用。(5)碾槽:系生铁铸成。(6)冲筒:为临时捣碎工具。(7)乳钵:研粉用。(二)制药机械 应用机械制药,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多优越性,为中药炮制的发展方向。现在有轧粉用的粉碎机,切制饮片用的切药机,各地式样较多,这里不赘述。 (二)铁研船(铁研槽、铁铅、研槽) 多系生铁铸成,分研槽、研盘两部分,研槽中部阔大,两端较狭,里面凹进状如船形,大小不一,一般以3尺长、中阔约6寸为适宜。小的容量不多,过大人力踏研不易。研盘为扁圆形铁饼,直径约l尺,中心贯有铁杆,突出两旁,全长约0.8-1尺,操作时两足踏其上前后转动,使药物通过推研而粉碎。研船兼具截切、轧压和研磨等作用,占地少,单人即可操作,粉碎度较细,对于小作坊生产,是十分实用的粉碎工具。 三)切药刀 分刀身、刀床、刀脑三部分。刀身即刀片,又称刀叶子,略成长方形,后上端竖立刀柄,稍向前弯,前下端微有小角突出(俗称刀鼻),上开一小孔,与刀床前端之刀脑联合,组成铡刀状,为切制饮片的主要工具。切药刀多带有几种附件,即竹把子、刀撮(cuō)子、刀斗子。 四)炒药锅 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有耳的锅,口径较小,约1.5尺,供炒煅少量药物使用,适用于灶台或大风炉上,比较方便灵活。另一种是无耳的平口锅,口径较大,约2-3尺,供炒、煮、炮、煅、炙、蒸、制各项用途,多置于固定灶台上,与通常煮饭的锅相同。炼丹用的铁锅系用生铁铸造而成,口径1.5尺到1.8尺,左右各有一耳,方能提携。古代炼丹家把“锅 称为“鼎”,所以丹家有“安灶立鼎”之炼丹术语。 五铁铲 系用熟铁制成,全长约一尺余,有木柄与铁柄两种,为炒炙或煮药时翻拌药料之用。 六)炒药灶 砖砌单放锅一口,而锅有平放、斜放两式。南方一般习惯用平锅,翻炒便利,药品接触锅面面积大,受热均匀;北方多用斜锅,药料常堆聚下方,受热不均,但盛取药物比较便利。 七)木蒸甑(zèng) 呈圆筒形,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上面有盖,底部有屉,用以置锅上蒸制药物。

《中药炮制学》第二章 中药传统炮制理论

第二章中药传统炮制理论 第一节中药制药论 一.制药原则 清代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其制之义又各不同,或以相反为制,或以相资为制,或以相恶为制,或以相畏为制。而制法又复不同,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亦称之为传统的制药原则 二.含义与应用 1.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酒黄连,酒大黄。 (黄连苦寒,吴茱萸辛热,用吴茱萸制黄连,可以吴茱萸的辛热杀黄连的大寒之 性。) 2. 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蜜制甘草。 (蜂蜜甘平,益气补中,和百药。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气和中作用,二者药性 相似,蜜制甘草可增强甘草的补中益气作用。蜜制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 效。) 3. 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能制约某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来炮制该药物。 如姜半夏。 (生半夏有毒,使人呕吐等;生姜发表,止呕,开痰作用,以生姜炮制半夏可抑 制半夏的使人呕吐副作用,降低毒性,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4.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减弱某些中药的副作用。 如米泔水制苍术。 (苍术芳香燥烈,米泔水甘平,益气除烦,可缓和苍术的燥性。) 5. 相喜为制:指用某种辅料或中药来炮制,以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提高患者的信任感和接受 度,利于服用,发挥药效,增强商品价值。 如醋制乳香、没药。 6. 制其形: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如:碾、捣或切制,不同药用部位分开入药 7.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性能。 如酒制黄连 8. 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 如醋制乳香 9. 制其质:是指通过炮制改变中药的质地。 如王不留行炒至爆花,穿山甲、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淬等 第二节中药生熟论 1.生泻熟补:有些中药生品具有泻下作用,炮制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够产生滋补的功效。 如生地黄清热凉血而主泻,熟地黄滋阴补血而主补。 2. 生峻熟补:生品作用猛烈,制熟后大为缓和。如大黄。 3. 生毒熟减:生品毒性很强炮制后毒性降低。如乌头。

(完整版)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 练习题 一、A型题: 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 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 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 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 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 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 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 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 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 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 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 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 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 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 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 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 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 A.100℃B.8O℃C.50℃D.35℃E.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 A.白芍B.大黄C.山药D.白术E.延胡索

川乌解毒

川乌解毒的研究进展 摘要:川乌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单酯型二萜类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碱,其中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是川乌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对川乌进行炮制,可以降低其毒性,保证其能充分发挥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关键词:川乌解毒研究进展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功能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行淤止痛[1]。研究表明川乌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因其毒性大,临床上常因用药不当而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现代对川乌的毒性和解毒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年川乌解毒方面的实验研究进展和动态,旨为川乌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川乌的毒性研究 川乌对健康动物毒性研究相对较多,而川乌对病证动物模型的毒性研究较少。由于乌头类有毒中药的安全性研究中大量实验已证明,乌头类中药水煎液对疾病模型动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健康动物有差异[2]。有实验通过设定7个煎煮时间点和给药剂量,引入均匀设计法,研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模型的长期毒性的影响。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于复制痹证动物模型后,按组给药30 d。观测动物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停药15d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将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煎煮30m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川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同时药效最佳[3]。张少华等[4]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以川乌与防己配伍前后的水煎液分别给小鼠灌胃,观察防己对川乌急性毒性实验的影响。结果说明,防己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的毒性;但是腹腔注射未出现上述结果。 2.川乌的解毒研究 川乌主要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川乌碱甲乙,塔拉第胺,杰斯乌头碱,异翠雀花碱、脂乌头碱、脂次乌头碱、脂中乌头碱等。历代本草均标明其有剧毒。其去毒的方法有水漂、火制、蒸煮及用辅料去毒等。文献记载川乌的炮制法有70余种,医家都十分重视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并为适应临床应用而改进和创造许多新的方法来炮制药材,以达到减毒和增效的目的。 川乌炮制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毒性。去毒机制为:川乌的有毒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毒性较小,乌头原胺类毒性很弱,几乎无毒性。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性质不稳定,易被水解,其C8位上的乙酰基水解时失去一分子醋酸,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若继续水解,C14位上的苯甲酰单酯碱和乌头原碱的毒性较小,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分解而“去毒”。药效学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认为,炮制后由于双酯型乌头碱类成分的分解破坏而使其毒性降低,但其镇痛作用的生物活性仍然作用明显,大致与生品相近。 川乌的炮制原理决定了炮制工艺研究始终围绕着“水”和“热”两个要素而进行,其目的都是通过水和(或)加热的方法来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从而降低其毒性,用水浸、漂、泡等方法处理乌头,可将毒性强的乌头碱水解成毒性小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而解毒。但此种减毒方法,后两种的生物碱随水流失较多。乌头经炮制后,生物碱平均含量减少78%---82%,其损失程度,随原药材体积的大小,质地的坚硬程度,以及浸泡的时间、温度、加水量的多少和换水次数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为了避免成分过分流失,有人采用干热

中药鉴定技术

中药的真伪是指中药品种的真假: “真”即正品,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及其特定的部位。 “伪”即“伪品”或“假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 “混淆品”是指名称、形态相似,但与正品不是同一种的品种。 “代用品”性味、功能与被代用的中药材相似,但配方时,不能随意取代的品种。 河南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浙江的“浙八味”:浙贝母,浙玄参,杭菊花,杭白芍,浙麦冬,温郁金,浙元胡,于白术 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 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木类药材全年可采收。 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花类:一般在花蕾含苞待放时或者花初开时采收。 熏硫:规定了山药等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不能超过400mg/kg 发汗:常用这种方法加工的药材有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阴干法: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气中的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成分的花类,草类,叶类药材,如薄荷,荆芥,紫苏叶等。 川乌,附子生品中含有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通过炮制高温处理后,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次乌头碱和乌头原碱,从而大大降低了药材的毒性而可供内服。 阴凉处系指无阳光直射,温度不超过20℃;凉暗处系指避光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 中药经验鉴定常用语: 三七:铜皮铁骨狮子头。 天麻:鹦哥嘴,肚脐眼,点状横环纹,断面玻璃渣。 蕲蛇:俏鼻头,方胜纹,念珠斑,佛指甲。 海马:马头蛇尾瓦楞身。 银柴胡:珍珠盘,砂眼。 知母:金包头。 何首乌:云锦花纹。 羚羊角:合把,通天眼。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

介绍四种中药传统炮制方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彭银亭老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生前从事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八十余载,临床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其鉴证我国中药炮制发展兴衰近一世纪,为湖北省中药界的泰斗,本人有幸被他收为弟子,跟随他学习传统中药炮制、鉴别和传统制剂加工,通过多年的跟师学习,对老师的传统炮制经验进行总结,现将其部分药材传统炮制方法介绍如下: 1.山药片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用清水浸泡透,捞取,沥干水分,切斜片,放在铁折子上,置烘箱中烘八成干后,置撞筛中撞光,烘干。注:山药炮制要掌握水浸泡时间和季节气温,要浸泡透,浸泡时大小分档,避免浸泡时太过或不及;山药在夏季气温高炮制时,润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发粘变红,并且切片后要及时干燥,以烘干品为佳,因烘干品起粉,撞去边角后,饮片好看,晒干品不起粉,饮片不如烘干品好看。 米炒山药将浸湿的大米均匀撒入锅中,用中火加热,另将山药摆在麻袋皮上,俟米冒浓烟时,将麻袋皮放在米上熏待山药变黄色时,轻轻抖动麻袋皮,使山药表面色泽变均匀黄色时,出锅,晾凉。

每山药10kg, 用米1.2kg。注:山药米炒时,大小分档,麻袋皮抖动用力适中,将山药均匀翻动,使其色泽一致,用麻袋隔锅米炒其炒制品色泽均匀精致美观,不焦糊。 2.爆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用清水浸2h,捞取,沥干水分,闷润1~2h,先将木甑或蒸笼垫上布,放入薏苡仁隔水蒸上大汽1~2h,至透心,取出,在通风处凉至半干,将结陀块者用手搓散,晒干。另取油砂置锅中,用武火加热,至滑利易翻动时投入蒸薏苡仁,不断翻动,炒至膨胀鼓起,微黄色,气香,取出,筛去砂,晾凉。注:薏苡仁经清水浸泡蒸熟晒干再用油砂拌炒,成品松泡,气香色白漂亮,无焦斑,健脾胃作用佳。 3.白扁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至皮软时,捞取置冷水中浸泡,用搓板搓去皮,晒干,簸取种皮和仁,分别入药。将扁豆仁用开水泡2min,捞取,在簸箕里摊开,吹去表面水分。取油砂置锅内,武火加热,炒至砂滑利容易翻动时投入扁豆仁拌炒,快速翻动,炒至扁豆起泡(俗称痱子嘴),颜色加深时,出锅,筛去砂,晾凉。该法制成品为黄褐色,表面起泡,色泽均匀一致,质地酥脆焦香。 4.乳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块者砸碎。另取谷壳过筛,洗净,晒干。将锅洗净,中火加热,投入净乳香不断翻炒,炒至冒烟,表面微熔,有油渗出时加入净谷壳拌炒,至乳香表面发亮时,出锅晾凉,搓碎,筛去谷壳。与清炒品比制成品松泡,发亮,好看,去油效果好,谷壳容易筛去,较其他加入面粉、茯苓碎末拌炒制成品颜色一致,松泡,辅料易于筛去。

炮制方法

炮制步骤 1.炒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深黄色。05药典 2.取净稻芽,照炒黄法(附录Ⅰ),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焦斑炮制 3.瓜蒌皮洗净,稍晾,切丝,晒干。05药典 4.取原药材,除去果柄及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炮制 5.海藻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晒干。05药典 6. 7.盐巴戟天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 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05药典 8.巴戟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筛 炮制去碎屑。 盐巴戟天(1)取净巴戟肉,照盐炙法①(附录Ⅰ),炒干。 (2)取净原药材用盐水拌匀,待吸尽后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巴戟天,用食盐2kg。 9.取净料喷淋盐水拌匀,置笼屉中,蒸透,抽去木心。老工艺 10. 11.炒苍术麸炒苍术取苍术片,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深黄色。 05药典本品呈类圆形或条形厚片,灰屑不得过3%(附录Ⅸ B)。 12.苍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炮制麸炒苍术取净苍术片,照麸炒法(附录Ⅰ),炒至表面呈深黄色。 每100kg苍术,用麦麸10kg。 13. 14.天冬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05药典 15. 16.卷柏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切段,晒干05药典 17.荔枝核荔枝核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05药典 18.取净荔枝核,捣碎,照盐炙法①(附录Ⅰ),炒干。 炮制每100kg荔子核,用食盐2kg。 19.百合05药典 20.百合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黑色瓣片。炮制 21.怀牛膝牛膝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残留芦头,切段,晒干。05药典 22.批把叶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05药典 23.韭菜子韭子取原药材,除去残留枝梗,筛去碎屑。炮制 24.石菖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05药典 25.五加皮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05药典 26.丝瓜络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05药典 27.大蓟草除去杂质,抢水洗或润软后。切段,低温干燥,即得。05药典 28.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05药典 29.炒麦芽取净麦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棕黄色,放凉,筛去灰屑。05药典 30.炒麦芽取净麦芽,照炒黄法(附录Ⅰ),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焦斑。炮制 31.款冬花除去杂质及残梗05药典 32.墨旱莲除去杂质,略洗,切段,晒干05药典 33.茵陈除去残根及杂质,搓碎或切碎。绵茵陈筛去灰屑。05药典 34.板蓝根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05药典 35.楮实子05药典 36.取原药材,筛去杂质。用时捣碎炮制 37.党参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05药典

川乌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川乌 药材名称: 川乌 拼音名称: CHUANWU 别名: 乌头、乌喙、奚毒、即子、鸡毒、川乌、毒公、耿子。 科属: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产地: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和山东东部,南至广西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多栽培。 性味: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脾、肝、肾经。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中成药: 共有266种中成药使用川乌:定喘膏庆余辟瘟丹壮骨追风酒骨友灵搽剂追风壮骨膏天和追风膏复方南星止痛膏阳和解凝膏麝香镇痛膏骨增生镇痛膏等。 应用:

1、用于风寒湿痹。本品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常与麻黄、白芍、黄芪等同用,如乌头汤。若治中风手足不仁、筋脉挛痛,常与乳香、没药、地龙等同用,如小活络丹。 2、用于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等。本品具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若用治寒疝腹痛、手足厥冷,单用本品浓煎加蜜服,即《金匮》大乌头煎;治 外伤瘀痛,常与乳香、没药、三七等同用;取其麻醉止痛作用,可做手术麻醉 用药,多与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等同用,如外敷麻药方。 用法用量: 煎服,3~9G。若作散剂或酒剂,应减为1~2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外用适量。一般制后用,生品内服宜慎。 注意事项: 阴虚阳盛,热证疼痛及孕妇禁服。反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服。 采收加工: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土,洗净,晒干。或放缸内 用热水泡12小时后捞出,拌上草木灰,白天摊晒,夜里堆放,反复多次,直至 晒干。 炮制工艺: 1、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用时捣碎。 2、制川乌:取净川乌,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 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大个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剧毒的二萜双酯类生物碱,如次乌头碱、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弟胺、川乌碱甲和川乌碱乙。尚有毒性较弱的阿替新、氨 基酚及去甲基乌药碱。 2、药理作用:同草乌近似,参看草乌。 临床应用: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经炮制而入药,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表面乌青色至黑色,多皱缩,果皮易碎,内核较硬,棕黑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黑色肾形,皱缩。味甘而微苦涩。 功效与作用 性凉;味甘、苦;归肾、肝经。 女贞子无臭,味甘、微苦涩,为养阴的常用药。女贞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能“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本草纲目》说:“女贞实乃上品无毒妙药。” 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能。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等症。 女贞子的特点在于药性较平和,作用缓慢,久服始能见效。现代临床上还用于视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肝炎、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压、儿童中毒听力减退、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脱发等。 滋肾益肝 用于肝肾不足,症见骨蒸劳热,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等。治疗骨蒸劳热,可与生地、地骨皮、青蒿、枸杞子等同用;治疗头晕耳鸣耳聋,可与菊花、天麻、枸杞子、制首乌等同用;治疗腰膝酸软,可与熟地、菟丝子、炒杜仲、川断等同用。 乌发明目 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承而须发早白或视物昏暗。乌发可与旱莲草、玄参、黑芝麻等同用;明目可与生地、枸杞子、菊花、沙苑子等同用。 其他功效作用 抗衰老: 抗疲劳: 降血糖: 降酶: 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 抗肝损伤 升高外周白细胞数 女贞子能显著升高外周白细胞数目,其有效成分为齐墩果酸。 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抗炎作用 抗癌、抗突变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其它作用 女贞子尚有强心、扩张冠状血管、扩张外周血管等心血管系统作用;利尿、止咳,缓泻,抗菌等作用。齐墩果酸有某些强心、利尿作用;甘露醇则有缓下作用;还含有多量的葡萄糖;这些可能与其强壮作用有关。 女贞子的副作用 (一)女贞子的副作用 禁忌

中药部分品种调剂规定

长金医药连锁中药部分品种调剂规定作为连锁药店,中药品种的调剂必须统一规范,现对部分品种统一制定调剂标准,依据《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版),要求所有门店必须按此执行》。 1.九节菖蒲:处方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付九节菖蒲。 2.三七:处方写三七,三七参,汉三七,田七,付三七。 3.三棱:处方写生三棱,付三棱。写三棱,京三棱,付醋三棱。 4.大黄:处方写大黄,川军,将军,西吉,中吉,付大黄;其余随 方付给。 5.千年健:处方写千年健,年健,付千年健。 6.川牛膝:处方写川膝,付川牛膝。 7.川乌:处方写川乌,制川乌,付制川乌,写生川乌,付生川乌。 8.川穹:处方写川穹,穹穷,付川穹。 9.天冬:处方写天冬,天门冬,付天冬。 10.天花粉:处方写天花粉,花粉,付天花粉。 11.天南星:处方写天南星,南星,制天南星,付制天南星;其余随 复方给。(天南星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胆南星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制天南星减低其毒性。) 12.天麻:处方写天麻,明天麻,付天麻。 13.木香:处方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老木香,付木香;其余随 方付给。

14.太子参:处方写孩儿参,太子参,童参,付太子参。 15.升麻:处方写升麻,绿升麻,付升麻,处方写炒升麻,炙升麻, 付蜜升麻;其余随方付给。 16.丹参:处方写丹参,紫丹参,血参,赤丹参,付丹参;其余随方 付给。 17.乌药:处方写乌药,台乌,天台片,付乌药;其余随方付给。(醋 乌药下气,酒乌药行气。) 18.是菖蒲:处方写石菖蒲,菖蒲,付石菖蒲。 19.龙胆:处方写龙胆,龙胆草,胆草,付龙胆。 20.北沙参:处方写北沙参,辽沙参,辽参,条参,付北沙参。 21.白术:处方写白术,付炒白术:其余随方付给。(麸炒白术,焦白 术,增强其健脾止泻的作用。白术炭,增强止泻治痢的作用。)22.白芍:处方写白芍,杭白芍,杭芍,付白芍;其余随方付给。(酒 白芍上行,增强活血作用。醋白芍,增强其柔肝作用,麸炒白芍,缓和期酸寒之性。白芍炭止血。) 23.白附子:处方写禹白附,白附子,制白附,付制白附子:写生禹 白附,付生白附子。 24.玄参:处方写玄参,元参,付玄参。 25.半夏:处方写半夏,付清半夏;其余随方付给。(姜半夏,多用于 降逆止呕。法半夏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半夏曲,化痰止咳,消食积,用于痰饮咳嗽,痰多作恶。)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中药炮制方法 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又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药效,而少数毒性和烈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药物炮制法的应用与发展,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方法多样,内容丰富。炮制的方法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现代的炮制方法在古代炮制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根据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可分为五大类型。一、修治 1.纯净处理采用挑、拣、簸、筛、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捡去合欢花中的枝、叶,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采用捣、碾、镑、挫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牡蛎,龙骨捣碎便于煎煮;川贝母捣粉便于吞服;水中角、羚羊角镑成薄片,或挫成粉末等。 3.切制处理采用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其它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片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摈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铡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块等。 二、水制 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的方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材,软化药材以便于切制和调整药性。常用的有洗、淋、泡、漂、浸、润、水飞等。主要内容如下: 1.洗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洗涤,除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及时捞出晒干备用。除少数易溶,或不易干燥的花、叶、果及肉类药材外,大多需要淘洗。 2.淋将不宜浸泡的药材,用少量清水浇洒喷淋,使其清洁和软化。 3.泡将质地坚硬的药材,在保证其药效的原则下,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 4.润又称闷或伏。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加工时的气温、工具,用淋润、洗润、泡润、晾润、浸润、盖润、伏润、露润、包润、复润、双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掖体辅料徐徐入内,在

姜半夏成品质量标准

姜半夏成品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姜半夏的成品内控质量标准,包括来源、主要产地、炮制、性状、检查等内容,提供检验依据,确保中药饮片产品质量。 责任人:文件制订人及所有相关人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 内容∶ 【产品代码】501005 【产品包装规格】统1kg*10袋 【包装形式】纸箱 【取样方法】参照ZLSOP000500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操作规程】参照ZLSOP500800姜半夏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制法】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干,或晾至半干,干燥;或切薄片,干燥。 每100kg净半夏,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性状】本品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鉴别】(1)本品粉末黄褐色至黄棕色。薄壁细胞可见淡黄色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20~144μm。螺纹导管直径10~24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醚30ml使溶解,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半夏对照药材5g、干姜对照药材0.1g,同法分别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醋酸(10∶7∶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半夏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在与干姜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一个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2.0%(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 H 第一法)。 杂质、灰屑检查不得过3.0%。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总灰分不得过7.5%(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Ⅸ K)。 白矾限量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5g,精密称定,置坩埚中,缓缓炽热,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450℃,灰化4小时,取出,放冷,在坩埚中小心加入稀盐酸约10ml,用表面皿覆盖坩埚,置水浴上加热10分钟,表面皿用热水5ml 冲洗,洗液并入坩埚中,滤过,用水50ml分次洗涤坩埚及滤渣,合并滤液及洗液,加0.025%甲基红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H6.0)20ml,精密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25ml,煮沸3~5分钟,放冷,加二甲酚橙指示液1ml,用锌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自

女贞子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24201 女贞子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女贞子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女贞子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女贞子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女贞子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干燥处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8.设备一览表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