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酒女贞子生产工艺规程

酒女贞子生产工艺规程

酒女贞子生产工艺规程
酒女贞子生产工艺规程

目的

建立酒女贞子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范围

酒女贞子生产的全过程。

责任

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质量控制科长、质量保证科长、监控员、化验员、各工序班长及操作人员

内容

1 生产处方

1.1 产品名称:酒女贞子饮片;代码

1.2 产品剂型:中药饮片;规格:统

1.3 所用辅料:每100kg待炮炙品用黄酒10~20kg

一、产品概述

1.1 性状:女贞子:本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长6~8.5mm,直径3.5~5.5mm。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基部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体轻。外果皮薄,中果皮较松软,易剥离,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具纵棱,破开后种子通常为1粒,肾形,紫黑

色,油性。气微,味甘、微苦涩。

酒女贞子:本品形如女贞子,表面黑褐色或灰黑色.常附有白色粉霜。微有酒香气。

1.2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呜,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1.3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1.4 用法与用量:6~12g;

1.5 贮藏:置干燥处。

2 法定制法和依据

2.1 法定制法

2.1.1 女贞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1.2 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照酒炖法或洒蒸法(附录Ⅱ D)炖至酒吸尽或蒸透。

2.1.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二、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

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

3.1 领料

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女贞子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

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3.2 净选

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女贞子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

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

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

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

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⑦净度要符合中药材炮制品质量标准

3.3 洗润

3.3.1 洗药

将待洗的女贞子药材,“《按洗药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洗操作”,用饮用水标准的清水将药材附着的泥土或不洁物洗净。结束后将洗净的药材经QA检查合格后,转入下道工序。

清洗结束后,及时填写生产记录,与下一步工序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后在清场记录及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清洗药材用水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②清洗厂房内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地面不积水,易清洗,耐腐蚀;

③洗涤药材的设备或设施内表面应平整、光洁、易清洗、耐腐蚀,不与药材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材;

④药材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的药材不宜在一起洗涤;

⑤洗涤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⑥洗涤后的药材应及时转下道工序

3.4 干燥

按《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烘房标准操作规程》,将已洗净的女贞子进行干燥,所得净药材饮片盛于洁净容器内,挂上标签,及时转入下道工序。

操作结束后,按《烘房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操作,填写生产设备清洁记录,并经QA检查合格签字。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入站单,并与下工序进行交接。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在清场记录上签字。

工艺要点:

①根据药材性质和工艺要求选用不同的干燥方法,但不得在没有防护措施情况下露天干燥;

②干燥温度不超过80℃,药材厚度为1.5-2cm, 并要定期检查厚度是否适应干燥需要,干燥至水分小于8.0%。

③干燥设备及工艺的技术参数应经验证确认;

④干燥后的药材应装入洁净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中间产品名称、编号、生产批号、数量、规格、日期、操作者等。

⑤本步所得中间产品质量要符合中企业内控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3.5 包装

生产操作前,进行清场检查。按批包装指令从中转站领取经检验合格女贞子饮片,从包材仓库领取内包装材料及标签,根据产品包装规格要求,确定每袋装量0.5kg、1kg、2kg等及装量差异范围。

根据每袋重量,调节好称量器具的装量,按照“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包装操作,在分装过程中,每隔30分钟抽一次装量,严格控制装量差异,并详细记录抽查结果,确保每袋装量在控制范围内。包装后饮片放入专用容器内,作好标识,挂待验品状态标志牌,填写请验单,进行待包品检验。同步填写原始生产记录,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清场,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验收签字。

工艺要求:

①分装规格:每袋装500g、1000g、2000g等。操作中随时注意检查装量是否准确,要求每隔30分钟,必须检查一次装量,装量不得少于标示量。

②包装前检查包装材料有无破损,内部是否清洁、干燥,必要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洁或消毒。

③包装前要对包装材料及标签的文字和图案进行核对,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

④生产结束任务后,应将所使用的设备,工具、中间产品、成品、内包装材料等作好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

⑤本步所得产品质量要符合要求。

3.6 外包装

按照批包装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领取标签、包装材料。标签要计数发放,并复核,仓库管理人员和车间领料员分别在领料单上签字。包材先暂存在包装车间的包材暂存间内,挂状态标志牌。

包装程序:

打印批号(标签)→贴标签→入库待验→贴合格证

酒精生产工艺知识题纲

酒精生产工艺知识题纲 一、酒精的主要用途和加工方法 酒精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在食品工业中,酒精是配制各类白酒、果酒等酒类饮品的原料;在化工行业,利用酒精可以加工乙醛、乙醇、冰醋酸、乙醚等化工产品;在医药工业中,用酒精配制消毒剂和提取医药制剂;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可应用在油漆和化妆品生产行业中。 随着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酒精作为燃料替代品,其潜在的价值不可限量。以发酵法生产的燃料乙醇,具有和矿物燃料相似的燃料性能,但其生产原料为生物源,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燃料酒精具有环保效应(相对于其它汽油合成物,加10%酒精的乙醇汽油,可减少污染微粒、一氧化碳和氮化物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形成一个稳定的粮食转化市场(能利用不能食用的粮食作原料),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目前酒精生产工艺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两大类。发酵法是世界上酒精生产的主要方法。我们讲的酒精生产工艺就是指发酵法酒精生产工艺。 所谓发酵法,就是利用微生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酒精的生产方法。 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半固体发酵法和液体发酵法三种。目前,固体发酵法和半固体发酵法在我国主要是用于生产白酒。一般产量较小,生产工艺较古老,劳动强度大。而在现代大生产中,都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酒精,它与固体发酵法相比,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连续化、设备能自动化,大大减轻劳动强度等优点。 不论是固体、半固体、液体发酵法,都是利用淀粉作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糖。再由糖转化为酒精。在转化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化反应。 在转化时原料中的可溶性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将可溶性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的糖,再在酒化酶作用下,将糖水解成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发酵法酒精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式 (C5H10O6)n+n H2O 水解 n C6H12O6 n C6H12O6发酵 2C2H5O H+2C O2+热量 二、酒精生产的主要原料 糖质原料:糖蜜、甜菜、甘蔗等 淀粉质原料: (1)、谷物原料:玉米、高粱、小麦、大米、黑麦等。 (2)、薯类原料:甘薯、木薯、马铃薯等。 纤维质原料:农作物秸秆及下脚料、木材加工下脚料、城市生活垃圾。 其它原料:亚硫酸盐废液、乳清等。 三、玉米主要化学成分、加工利用及其酒精生产工艺概述 在世界人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以北美洲最多,我国玉米的栽种面积和总产量均世界第二位(美国为玉米第一生产大国,年产2亿多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 玉米子粒就干玉米而言,含淀粉60~65%、蛋白质8~10%、水份14%、脂肪3.5~4.5%、灰分1.5%、纤维素2.5%、半纤维素5%、糖分2.5%。 玉米的深加工产品主要为:(1)、利用玉米中的淀粉糖化可生产麦芽糖、变性淀粉、

醋酸工艺流程

醋酸工艺流程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1 公司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醋酸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醋酸生产流程简述: 酒精氧化:95%原料酒精和本车间回收的76%酒精在配料槽内混合配比成84±%稀酒精,配料酒精经蒸发锅加热送入氧化炉,在555±5℃高温和电解银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气体,反应混合气体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被一次水吸收后得到8-10%左右的稀乙醛。 乙醛精制与酒精回收:稀乙醛经泵加压进入乙醛精馏塔精馏,控制塔顶温度在45±2℃,压力,塔顶采出得纯乙醛。塔釜温度控制在121±3℃,物料自行压入酒精回收塔精馏,塔顶温度控制在90±5℃塔顶采出约76%酒精供酒精氧化工序配料使用,塔釜温度控制在110±3℃范围内,废水经塔釜排出。 乙醛氧化:乙醛经计量泵加压后进入氧化塔,与来自空压的压缩空气在温度50~80℃、压力~和一定量醋酸锰催化作用条件下反应生成粗醋酸。粗醋酸由氧化

塔上部出料口排至粗醋酸贮槽,未反应的乙醛由塔顶经冷凝器冷凝分离后,液体回流至氧化塔塔底,尾气经进入鼓泡吸收器进一步吸收后排入大气。 醋酸精制:粗醋酸经高沸锅蒸发将重组份醋酸锰分离,高沸蒸发锅温度控制在120±2℃,高沸锅底部醋酸锰排入乙醛氧化工序的锰循环槽循环使用。顶部轻组份进入浓缩精馏塔,塔釜温度控制在123±3℃,塔釜醋酸连续定量的排入成品蒸发锅,在120±2℃条件下蒸馏冷凝后得醋酸进入成品计量槽,经分析合格后放入成品大罐。塔顶温度控制在100±2℃,塔顶采出的稀酸进入计量槽,经计量后放入稀酸大罐。

鸿茅药酒配方及生产工艺

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历代传承至今已有270年历史,是一个在全国拥有广泛市场基础和消费者影响力的驰名药酒品牌。其突出之处在于它独特的67味中药组方,是中国用药最多的大复方酒剂之一,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对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脾胃虚寒、肾亏腰酸及妇女气虚血亏等病症功效颇佳。鸿茅药酒的祛病强身功效正符合了“四时养生、节饮食、调情志、慎医药”的中医养生之道,在品尝鸿茅药酒的同时,陈宝国也对弘扬中医文化更加情有独钟。 目录 简介 拼音名:Hongmao Yaojiu 英文名:hongmao yaojiu 书页号:z14-166 标准编号:WS3-B-2792-97 处方 制何首乌 15g 地黄 15g 白芷 15g 山药(炒) 15g 五倍子 15g 广藿香 15g 人参 30g 桑白皮 15g 海桐皮 15g 甘松 15g 独活 15g 苍术(炒) 15g 川芎 15g 菟丝子(盐炒) 15g 茯神 15g 青皮(炒) 15g 草果 15g 山茱萸(去核) 15g 附子(制) 15g 厚朴 30g 陈皮 15g 五味子 15g 牛膝 15g 枳实(炒) 30g 高良姜 15g 山柰 15g 款冬花 15g 小茴香(盐炒) 240g 桔梗 60g 熟地黄 30g 九节菖蒲 30g 白术(炒) 45g 槟榔 45g 甘草30g 当归 90g 秦艽 15g 红花 60g 莪术 15g 莲子(去心) 15g 木瓜 15g 麦冬(去心) 15g 羌活 15g 香附(炒) 15g 肉苁蓉15g 黄芪 15g 天冬 15g 桃仁 15g 栀子(炒) 15g 泽泻 15g 乌药 15g 半夏(制) 15g 天南星(制) 15g 苦杏仁(去皮、尖)15g 茯苓 30g 远志 15g 淫羊藿(炒) 15g 三棱(醋制) 15g 茜草 15g 砂仁 60g 肉桂 120g 白豆蔻 60g 红豆蔻 30g 荜茇 60g 沉香 30g 豹骨 15g 麝香 1g 红曲 900g 成分多,效果显著 制法 以上六十七味,除红曲外,麝香研细,豹骨加五倍量水煎煮10小时,至胶尽,将煎液滤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课程作业 题目: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研究 年级: 2009级 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任课老师:吕周洋 组员:吴蓉肖笑颖王婷王忠会徐继尧徐永新 2010年6月27日

白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科学饮用白酒,有益身体健康。由于白酒中含有乙醇,少量饮用后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 1.白酒分类概述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1)酱香型:以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采用高温制曲,二次投料,堆积发酵的生产工艺,一般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取酒后经过勾兑、陈贮而成。其酒味呈酱香、窖底香、醇甜香而具独特风格。酒体完美,香气幽雅,酒味丰满、醇厚。酒色微黄而透明,酱香、焦香、糊香配合谐调,口味细腻、优雅,空杯留香持久。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酱香型白酒以国酒茅台为代表,又称茅型。 (2)清香型: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采用大麦、豌豆制曲,清蒸清烧两遍,固体发酵工艺生产。清香型酒生产用三种大曲,即:清茬曲、红心曲、后火曲(高温曲)。这三种大曲在生产工艺、生化指标、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在产酒量上都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大曲的培养温度不同而产生的。其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柔和,余味爽净是中国传统酿酒技术的正宗。清香型白酒特点的标准是: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清香纯正就是主体香乙酸乙酯与乳酸乙酯搭

酒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 女贞子如何泡酒

酒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女贞子如何泡酒 女贞子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女贞子是油性的药物,用酒制过以后,增强了药物的可吸收程度,也减轻了女贞子的寒凉程度,功效还是原来的功效即:滋阴清热,补肝明目, 作用:用于肝肾阴虚之腰酸耳鸣,须发早白;眼目昏暗,视物昏暗;阴虚发热之骨蒸痨热。胃病及痛风和和高尿酸血症。 女贞子泡酒用什么白酒好,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泡药酒作为一种古老的养生保健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泡酒有着很大的学问:用什么酒泡?酒要多少度?用什么容器泡好?每一步都有讲究,如果掌握不好,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伤害到身体。 下面,笔者从一个泡酒爱好者的角度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一、女贞子泡酒用什么样的白酒好? 最近权威媒体接连报道,市场上70%的白酒都是食用酒精+香料+甜蜜素+水勾兑而成(符合国家标准)成本原因,中低端更达95%以上,很多打着纯粮酿造的酒却是食用酒精勾兑而成,而食用酒精酒与纯粮酒区别在于,纯粮酒是自然发酵酿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物质,而这些天然物质会和女贞子发生反应,才会产生神奇的保健医疗作用,而食用酒精酒因为添加剂原因本身对人体就没有好处,还会破坏药材的功效。因此,女贞子泡酒一定要选用无添加的纯粮酒,这种无添加的纯粮食酒在市场上不好找,在此笔者向大家推荐一款谷养康纯粮酒,真正无添加纯粮酒,适合女贞子泡酒。 二、女贞子泡药酒不宜选择塑料桶装酒 市场很多PET塑料桶装酒,价格便宜,这种PET塑料装水很安全,但白酒具有很强腐蚀性,尤其是高度白酒,会把塑料成分腐蚀到酒里。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要选择玻璃瓶或陶瓷瓶装酒,不能选择塑料桶装酒。 三、女贞子泡酒要用多少度白酒合适 稍高度数的白酒更易于杀死女贞子的细菌和病菌。女贞子中水分的渗出也会稀释酒精度,而且随着存放时间的推移,酒的度数会下降,酒精度过低,长时间存储容易变质。因此女贞子泡酒60度的优质纯粮酒最佳。 四、女贞子泡酒用什么容器比较好? 女贞子泡酒要用土陶坛或者玻璃器皿,陶坛最优,古时候熬制中药、储存白酒都用土陶,土

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工艺

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 工艺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以木薯为原料的酒精酿造工艺木薯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也不与粮食作物争地,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酒精生产再生资源,将其应用到发酵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相关资料显示广西的木薯产量较大,全国60%的木薯淀粉是由广西生产,广西对于生产木薯酒精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木薯为原料进行酒精发酵的工艺较成熟。本文简述了木薯原料预处理、液化、酶糖化、发酵酒精生产工艺。木薯是热带和亚热带广泛种植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适应性很强,耐旱、耐瘠、耐水,对土地的质量要求不高,是可在任何土质中生长的作物。我国南方盛产木薯,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木薯的块根淀粉含量达25%-30%左右,木薯干淀粉含量达70%左右,是被誉为“淀粉之王”。木薯已被世界公认是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很有前途的酒精生产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随着木薯原料用于生产酒精渐渐收到人民的重视,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木薯生产酒精工艺的研究。下面就木薯原料预处理、液化、酶糖化、发酵酒精生产工艺这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在进行正式生产之前,必须预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生产的效益,预处理包括除杂和粉碎两个工序。木薯在收获和干燥过程中,经常会惨夹进泥土、沙石、粗纤维,金属杂质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没有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清除,将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石块和金属杂质会使粉碎机的筛板磨损或损坏,造成生产的中断;机械设备运转部位,会因泥沙的存在而加速磨损,泥沙等杂质也会影响正常的发酵过程。所以用木薯原料生产酒精前,必须进行除杂,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提高生产的效益。 2、原料的粉碎木薯原料粉碎可以使原料的颗粒变小,原料的细胞组织部分破坏,淀粉颗粒部分外泄,增加原理的表面积,在进行水热处理时,加快原料的吸水速度,降低水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生产技术分析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生产技术分析 创建于1953年的劲牌公司,历经60年的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一家专业化的健康食品企业。产品从单一的白酒发展成为以保健酒、健康白酒和生物医药为三大核心业务的健康产业结构。2013 年,劲牌实现销售额近75亿元,上交税金近20 亿元人民币。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劲牌公司率先将中药数字技术运用于产品生产,在中药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分析、工业微生物检测等领域开展了富有建设性的科研攻关。目前,劲牌自主制订并全面实施的企业标准总计3206项,规范覆盖了从原料种植、采收、运输到包装用材质量监控、酒体调配灌装,以及劲牌产品上架销售的整套工序,其中有195项高出国家标准。 全面创新构筑企业竞争力 劲牌坚持“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创造性地将中药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劲酒的生产中,丰富了中国保健酒的内涵。公司投资2亿建立劲牌研究院,搭建11个技术基础应用平台,同时整合科研院所、高校、权威专家资源为我所用,与国内外知名医学院、中科院院士和国医大师等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技术不断创新。 公司历时五年进行酿酒新工艺攻关,颠覆了几千年来的传统酿酒方式。酿酒新工艺使原酒优级率提高3倍,人均产酒量提高2.5倍,人力成本降低了75%,综合能耗下降近50%,污水排放减少44.4%。新工艺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存在的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问题,也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劲牌公司率先将中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保健酒生产中,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的单方提取技术。近几年,公司每年研究与开发投入不低于2.5%,形成了40余项新产品技术储备,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7项、省级以上技术成果鉴定5项。 一票否决质量问题无小事 “宁可损失三千,不可漏掉一个”,这是劲牌公司质量部的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在劲牌公司产品的生产工序上,对于缺陷瑕疵产品,坚决一票否决,绝不手软。 灯检是公司生产线包装工序的关键控制点。每次在成品中只要抽查出1瓶含渣滓产品,都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共计100件成品进行全检。在酒体检查过程中,只要发现一条线上的一个批次中有一瓶出现问题,劲牌公司就一定会放弃整条生产线的酒体,并进行销毁处理,尽管一瓶劲酒重新酿造需要4个月的时间。 在劲牌公司,每一瓶劲酒需要经过1500多道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的流程,才能进入消费终端。 保健酒生产原料采购回来后,由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分析,再由质量部根据多项标准进行对比。倘若质量不合格,则要全部销毁。 从原料的采集到储存,从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到调配,从原酒的陈酿到罐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劲牌公司筑就了一道坚固的质量防线。 勇担社会责任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酒 劲牌坚持财富与责任同行的理念,在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公司积极倡导健康饮酒理念,联合中华医学会等权威机构,连续开展“健康饮酒中国行”大型公益活动,协同权威机构开展“中国民众饮酒健康状况”等调查,发布《十大健康饮酒指南》,引领了中国酒行业的健康理性发展,促进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新追求。 同时,作为行业的领头企业,劲牌积极培育保健酒行业的发展,坚持做大行业蛋糕,拒绝恶性竞争。公司视竞争对手为发展伙伴,牵头成立保健酒行业联盟,邀请同行企业到公司参观交流,无条件开放所有的生产工艺,促进保健酒行业企业发展与进步。

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小曲清香型白酒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背景 为了规范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维护我省白酒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地位,提高小曲清香型白酒的产品质量,引导和促进小曲清香型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精神,打造和提升以茅台酒为代表的贵州白酒的整体形象。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调研,制定了小曲清香型白酒地方标准。 2.任务来源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下达文件名称小曲清香型白酒。项目编号:号。 二、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酒类及饮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质检院仁怀分院、贵州盘县盘龙酒业有限公司、黎平县承德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盘县岩博酒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兴林、张倩、段俊、欧阳广西、田志强、张建、陈仁远、翟泽昆、胡名志 工作计划: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2014.01月)基础调研:完成标准

制订立项论证; 第二阶段(2014年2月-6月)调查和取样工作:有针对性的调查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抽样、检验、等工作,第三阶段(2014年7月~8月):组织感官品评,汇总相关资料,结合我省小曲清香型白酒企业的实际情况,起草小曲清香型白酒草稿,并在小范围征求意见(主要在一些企业),修改后形成正式的征求意见稿,报请省卫生厅挂网征求意见和向各部门、相关企业等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后再行修改。 第五阶段(2014年9月):草稿继续向企业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组织相关管理、检测机构、企业等专家座谈,对草稿再次征求意见,同时在省卫生厅网站挂网征求意见,通过对专家意见的整理,并对草稿文本进行进一步修改,形成标准改定稿。 第六阶段(2014年10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标准(送审稿)进行评审。专家组经过审查,同意该标准通过审定,报批。 三、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一)标准制定原则 1、制定标准的格式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其技术内容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标准中所涉及的卫生、安全等重要指标均执行现行有效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二)确定制标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工业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木薯生产酒精工艺流程 1、原料除杂:对木薯进行初步除杂,除去泥块、石子、绳线等杂物及金属体。 2、原料粉碎:是为了减少蒸煮时间、便于机械化和连续化生产及提高淀粉出酒率等。木薯干的水分较低,淀粉含量高,容易破碎。采用一级粉碎,负压送料。 3、拌料预煮:拌料水用蒸馏室冷却余水,水温控制在70℃左右,温度过低,加热时震动大,对原料的均匀糊化不利,温度过高,料液粘稠。料水比控制在1:2.5~3。拌料完成后,加ɑ-淀粉酶(加入量为0.2L/T淀粉原料)液化15min,主要目的是降低预煮醪的粘度,对浓醪发酵有利。 4、蒸煮:液化完成后,迅速将醪液升温至92℃,蒸煮时间应在90min 以上。蒸煮醪要呈微黄色,不含颗粒,定时检测化验。 5、糖化:先准备好20倍糖化酶的稀释液,再将蒸煮液经由真空冷却器进入已彻底冷却并杀菌的糖化罐内,控制温度为58~60℃,同时按100u/g 原料流加糖化酶进行糖化,时间应保持30min。糖化指标为:总糖10-13;总还原糖5-6;糖化率45%;酸度4.3。 6、发酵:将糖化醪液冷却后泵入发酵罐内,同时加入10%酒母醪进行发酵,发酵温度30~34℃,发酵时间控制在50h左右。发酵成熟醪检测指标为:酸度≤6.2,残糖≤1%,残余还原糖≤0.3%,酒精份10~12%(v/v)。 7、蒸馏工序:发酵成熟醪液经预热器加热后,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粗馏塔塔底通入蒸汽,控制粗塔塔底温度为108℃-111℃,顶温为96~98℃,酒精糟液从粗馏塔底部排出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酒精含量约50%的粗酒精蒸气从粗馏塔顶部进入精馏塔中部,精塔底温为108~109℃,中温为84~85℃,进行精馏,精塔底部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场,然后再经水洗、脱醇等工序制成成品,成品酒精和杂醇油分别经冷却进入成品储罐。

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药酒,除专业厂家制作外,在民间家庭中也可以自配自制药酒,许多人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并且保持着每年配制,饮用药酒的习惯。无论专业厂家或家庭配制药酒,在制作前,都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保持作坊清洁,严格卫生要求。配制药酒作坊要做到“三无”,即无灰尘、无沉积、无污染。同时配制人员,亦要保持清洁,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场地。 2.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制作适宜药酒。凡是药酒,每一种药酒,都有不同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要求,所以不是每个专业厂家,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制的,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配制技术而定。如家庭自制药酒,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家庭制作的药酒配方,并不是所有药酒配方都适宜家庭制作,例如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材需经炮制后才能使用;如果对药性,剂量不甚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识则需要请教中医师,切忌盲目配制饮用药酒。 3.配制药酒中的酒和中药材,要选取正宗纯晶,切忌用假酒伪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妨碍健康或影响治疗效果的目的。配制药酒,一般宜用优质高度白酒(或中低度白酒或其他酒类,按需要而定),但是,现在市售的白酒中不时会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应当引起注意。假酒中的甲醇含量高,甲醇绝对不是甲等好酒,它的分子是由一个甲基与羟基化合而成,具有毒性,甲醇蒸汽可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即使

外用,反映接触也可少量吸收,如果经口误服可经消化道吸收,并产生中毒症状。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麻痹作用、甲醇在人体内先后被氧化成甲醛和甲酸醇含量很高的酒后,就会引起急性中毒,一般8—36小时左右即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较严重的可出现眼珠疼痛、视力模糊、复视、眼前闪光等视力障碍症状,进而视力急剧减可使视网膜细胞发生变性,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两目失明。又甲醇具有蓄积性,多次少量饮用工业酒精兑制的酒,往往也会使进人体内的甲醇积累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甲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对于误服甲醇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因此选用白酒配制药酒,一定要辨清真伪,切忌用假酒配制。按配方选用中药,一定要选用上等正宗中药材,切忌用假冒伪劣药材;对于集市贸易出售的中药材,要先认准后再购,不可轻信商贩之言。即使自行采集的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按规定要求加工炮制。对于来源于民间验方中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同名异物而造成用药错误。 4.准备好基质用酒。目前用于配制药酒的酒类,除白酒外,还有医用酒精(忌用工业酒精)、黄酒、葡萄酒、米酒和果露酒等多种,具体选用何种酒,要按配方需要和疾病而定。 5.制备药酒的中药材,制作前都要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状。凡坚硬的皮、根、茎等植物药材可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草质茎、根可切成3厘米长碎段,种子类药材可以用棒击碎。同时在配制前,要将加工后的药材洗净(防止污染杂质)、冻干后、方能使用。

固体酒精配方,制备方法

固体酒精配方生产制作方法酒精膏制备配制 产品名称: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 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是将工业酒精(乙醇,CH3CH2OH)中加入凝固剂使之成为固体型态。使用时用一根火柴即可点燃,燃烧时无烟尘,火焰温度均匀,温度可达到600 ℃左右。每250 g可以燃烧1.5小时以上。固体酒精,因使用、运输和携带方便,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与液体酒精比较安全性较高,作为一种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餐饮业、旅游业和野外作业等场合。 用固体酒精增稠剂FR400的优势: 环保型膏状固体酒精,是固体酒精中一种性能超群的新品种,FR400用于固体酒精生产,可完美代替传统的硝化棉,让你的固体酒精更晶莹剔透外观为形似水晶般晶莹透明的凝胶状物质,也可为其染色.捏,挤,取用,均无液体渗出. 丙烯酸树脂性能:FR400是丙烯酸与烯丙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规用量0.5-1.0%就能产生高效的增稠作用.是非常理想的酒精增稠剂.飞瑞化工可为您提供样品及配方技术。 甲醇乙醇增稠剂增稠机理:成盐增稠:最通常的办法是将酸性的树脂变成适当的盐,使卷曲的树脂分子被张开而导致增稠.在水及其它极性溶剂中,用NaOH、KOH、NH40H之类中和,容易生成盐;在极性较弱或非极性溶剂中就要用有机胺进行中和。当树脂用作乳化剂时,为使油/水乳化剂取得最佳稳定性,需对树脂采用水溶性无机碱和油溶性有机胺进行双重中和,使生成在水中和油中都可溶的盐,在油相和水相中起桥梁作用。 b.轻键增稠,在树脂中加入一种羟基给予体,树脂分子作为羧基给予体能与一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结合形成氢健而增稠,此方法需要时间,可能从5分钟以至几个小时,稠度才能达到最高值。 固体酒精配方 序号原料编码配比(%) 1 水 30.00 2 酒精 70.00 3 酒精增稠剂FR400 0.50 4 碱性中和剂 0.50 5 火焰赋色剂 0.3 固体酒精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 1.将0.5份的FR400加到30份水和70份酒精中,适当搅拌然后放置6个小时(放置的过程注意要密封,防止酒精挥发),等到粉末均匀溶解为透明液体,切记不允许有小疙瘩出现。(另一种溶解方法:用均质机打均质10分钟,消泡即可使用)。 2.将上述溶液边搅拌边滴加TEA,滴加原则为少量多次(切记滴加的过程必须搅拌充分),确保FR400可以均匀中和,直到产品为无色透明凝胶状为止。 3.如果希望产品增加色彩,可以添加少量甘油搅拌,然后密封保存即可。 制作固体酒精的注意事项 1.水质因素:硬水中含有2价阳离子,比如Cu,Mg,Ca等阳离子的存在,会破坏FR400

【CN109825410A】一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46283.0 (22)申请日 2019.03.29 (71)申请人 河南友林酒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4450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 柏山村焦克路北侧(国家粮食储备库 西侧) (72)发明人 琚东林  (51)Int.Cl. C12G 3/055(2019.01) C12G 3/06(2006.01) A61K 36/9064(2006.01) A61P 37/04(2006.01) A61P 25/20(2006.01) A61P 1/00(2006.01) A61K 35/644(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 种保健酒及其制作工艺,其性能温和,针对性较 低,可以适用于大部分人群饮用, 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包括白糖和蜂蜜:400g;原酒:1000ml;怀 山药:3-5g;怀菊花:3-5g;枸杞:20-30g;肉桂:5- 7g;当归:3-6g;陈皮:12-15g;苍术:6-8g;厚朴: 6-8g;豆蔻:4-6g;高良姜:3-5g;薄荷:2-4g;丁 香:3-6g;砂仁:3-5g;栀子:20-30g;其制作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分选称量;(2)怀山药预 处理;(3)当归预处理;(4)有效成分提取;(5)浓 缩处理;(6)保健酒基液混合;(7)制备保健酒; (8)过滤处理;(9)口味调节;(10) 分装。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CN 109825410 A 2019.05.31 C N 109825410 A

年产5000吨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设备技术要求

年产5000吨小曲清香型白酒酿造设备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系统组成: 一、粮食浸泡、蒸煮、风冷加曲入箱系统 由24个泡粮罐组成,每4个泡粮罐为一组,每组对应1个蒸粮锅,并设有操作平台。蒸粮车间配置6个蒸粮锅,每3个蒸粮锅一组,每组对应1台出粮板链输送机;摊粮机配螺旋布粮系统均匀布料,摊粮后的熟粮经加曲并由螺旋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由板链提升机输送到移动式输送机上、通过移动输送机物料能输送到任意一台糖化箱。泡粮罐、蒸粮锅和加曲机分别配不锈钢操作平台。 泡粮温度:70—90℃ 蒸煮压力:0.1—0.2Mpa 摊粮温度:25℃(气温高于工艺要求时,物料温度高于环境温度2℃以内) 摊粮能力:单台摊粮机:每甑(3立方)/30分钟 加曲量:1.2%(按投粮量计算) 输送能力:每个糖化箱(40立方)/3小时 动力配置:本系统所有减速机均采用进口品牌。 蒸粮锅属于压力容器,配有安全阀、压力表,设置压力自动控制系统,达到限压、恒压,保证安全生产。供方必须按照有关压力容器规范要求到安装所在地质监局进行报审,提供完整的压力容器检验合格证书,使用证由需方办理。 二、糖化设备 本项目设备系统由全钢架固定式糖化箱6个,移动式箱床装置6套、条形进料斗6个,进料螺旋机6台、电动升降式进料闸门6台,气动出料闸门6台,条形出料斗内安装出料螺旋机6套,固定式糖化箱密封盖6套,配套风机、相应供风管、阀,蒸汽管、阀组成。 三、风冷混合设备 风冷混合系统单个车间由板链输送机6台,常温摊糟机1台,粮糟混合机1台,低温风冷机2台,双向螺旋出料机1台,常温摊粮及低温风冷机排风系统。 四、酒甑设备 酒甑系统各由槽车翻转机6台、板链出料机6台、链板式输送机6台、双关节旋转螺旋输送机6台、酒甑12台、出料料斗(含出料输送机)12台、冷凝器12台、接酒桶12个、谷壳定量加料机6台、整体操作平台、排气罩及电控系统组成,输送电机选用进口品牌。

酒精生产工艺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专业实习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酒精的生产流程设计 班级:2011级2511班 姓名:刘兴李德静 廖军梁炯 学号:20112511006 20112511032 20112511018 20112511034 指导教师:邓启辉 时间:2013 年7 月5 日

计划表: 内容组员学号备注前言、绪论全部6、18、32、34 汇编 生物发酵法刘兴、李德静6、32 汇编 化学合成法廖军、梁炯18、34 汇编酒精的用途及总结展望全部6、18、32、34 汇编CAD 李德静、廖军32、18 I

前言 一、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题目,进行生产实际调研或查阅有关资料,选定合理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并进行简要论述。 2、设计说明书内容:封面、目录、设计题目、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工艺方案的选择与论证、工艺流程说明、专题论述等。 二、设计目的: 1、把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才是我们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 2、通过本次专业实习设计可以看出现有的生产工艺存在哪些不足,学会自主查找资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 三、设计意义: 酒精工业是在酿酒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我国酒精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新工艺新设备新菌种不断涌现,酒精产量有了较大增长,质量稳定提高;在节约代用,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淀粉出酒率及开展综合利用与消除环境污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大多数酒精采用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法工艺流程,逐步实现了淀粉质原料和化学原料的连续化和自动化。 四、设计原理: 生物发酵主要是利用谷物类、薯类植物中的淀粉,其余的部分仍可综合利用,生产出专用饲料和农业复合肥等产品。在综合利用方面以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最为普遍,有的厂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干冰、纯碱和小苏打。在自动控制仪表方面也有进展,有的厂已采用电脑实现了主要工序集中控制,目前,我国一些酒精厂正在朝着生产过程全面实行自动化方向发展。 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石油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天然气开发和加工工业产生的乙烯气为原料,使得乙烯水合法的原料得到充分保证。 II

女贞子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女贞子 1.2 汉语拼音:Nvzhenzi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甲醇、水、甲酸、三氯甲烷、齐墩果酸对照品、乙醇、女贞苷对照品、硫酸。 7.2 仪器与用具:水浴锅、恒温鼓风干燥箱、马福炉、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三氯甲烷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

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40 : 1 :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 7.5.1杂质:不得过3.0%(附录12)测定。 7.5.2水分:不得过8.0%(附录15第二法)。 7.5.3总灰分:不得过5.5%(附录17)。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3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7.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0 : 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4nm。理论板数按特女贞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特女贞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 荞麦保健酒生产工艺,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起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区。目前,国外如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比较重视荞麦的种植利用,并已经开发出不少荞麦新产品。 荞麦在我国主要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以及内蒙古等地。荞麦适应性广、耐贫瘠且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荞麦中的芦丁含量是其他粮食作物难以媲美的,甜荞的芦丁含量一般在0.02 %—0.789 %之间,苦荞在1.08%—6.6%之间。荞麦中淀粉含量达到67.80%,是一种良好的酿酒原料,而荞麦中保健因子如芦丁为醇溶性, 能够较好的溶解于其中。 因此,将用荞麦来酿造保健酒是一种良好的开发利用荞麦的方式。糖化是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糖化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麦芽糖等可发酵性糖类的工艺环节。 糖化工艺决定了发酵醪液中可发酵性糖类的含量,因此决定了荞麦保健酒酒精浓度。本研究对荞麦保健酒生产过程中糖化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为保健酒生产提供参考。 一、荞麦保健酒的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及试剂荞麦:丰田一号,贵州师范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提供; 糖化酶:50000 u/g,湖南省津市市新型发酵有限责任公司; 试剂:葡萄糖、酒石酸钾钠、乙酸锌、冰乙酸、亚铁氰化钾、氢氧化钠、亚甲基蓝等,且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设备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滴定装置等。 1.3 实验方法 1文章来源华夏酒报.3.1 荞麦保健酒的酿造工艺流程活性干酵母→活化↓荞麦→粉碎→糊化→糖化→ 接种酵母→发酵→澄清过滤→灌装→灭菌→成品 1.3.2 糖化方 法将荞麦粉于沸水浴糊化,降温至糖化温度、调节pH值、添加 糖化酶、恒温水浴中保温至还原糖含量不再增加,灭菌后进入下 一步发酵环节。 1.3.3 分析测定方法还原糖测定:直接滴定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荞麦样品还原糖含量采用直接滴定法 测得荞麦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为0.56%,相对于荞麦中淀粉的含量 非常低。因此,糖化是荞麦保健酒酿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糖化效果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酒精的浓度。 2.2 单因素试验以醪液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还原糖与荞麦 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为指标,分别考察糖化酶添加量、糖化时间、糖化温度以及pH值对糖化效果的影响。 2.2.1 糖化酶添加量的影响将糊化后的荞麦粉冷却至60 ℃左右,设八组试验依次加入荞麦干重的3%、4%、5%、6%、7%、8%、9%、10%的糖化酶,温度为60℃、时间为30min、pH值为5,再测 定还原糖含量。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糖化酶添加量—还原糖含量曲线(糖化 酶添加量以糖化酶与荞麦样品干重百分比计,下同)。糖化酶用

[全]酿酒-川法小曲清香酒酿造方法

酿酒-川法小曲清香酒酿造方法 泡粮是酿酒的第一步,尤其是以高粱为原料的四川小曲酒,通过泡粮,高粱吸收水分,使其在蒸煮过程中易蒸透心,糊化良好。且高粱中含的单宁,在泡粮过程中,大部分可溶于水中被除去,有利于糖化和发酵。同时,高粱中的灰砂杂物经泡粮后可除去,使原料更加干净。 1、操作方法 每天蒸完酒后,洗净底锅。烧开水,泡次日粮。每100公斤高粱,约需泡粮用水165公斤左右。泡粮时将开水迅速舀入泡粮桶内,然后将高粱倒入,即先水后粮。这样可使泡粮桶内上下水温一致,使高粱受热均匀、吸水均匀。泡水温度应在90℃以上。高粱倒入泡粮桶后,用木锨或铁铲沿桶边至桶

心将高粱翻拌一次,刮平粮面。泡粮水位应淹过粮面约 25cm,此时检查水温应在75℃以上,随即加盖保温。待2~3小时后揭盖检查一次,不使粮粒露出水面。经6~10小时后放出泡水。吊至蒸粮甑。泡后粮食每100公斤增重至160~170公斤。 2、泡粮的要点

泡粮水温要适当,水温过高,部分淀粉粒开始受热糊化。水温过低,又不能阻止粮粒中固有淀粉酶的活力,它们都会减少淀粉粒的机械强度,削弱粮粒遇冷收缩时淀粉粒间相互挤压的力量。特别是当水温低的时候,淀粉酶的活力会加强,粮粒中的糖量增多,会增加蒸粮中可发酵性物质的损失,以及加大培菌过程中控制杂菌的困难度。适宜的泡粮水温一般为73-75℃,不能偏低。 3、泡粮要达到什么要求 泡粮要透心、均匀,吸水适量。粮粒吸水过量,受热容易破皮,会扩大甑底、甑面粮粒因受热时间不同产生的差距。透心、均匀可以使淀粉粒受热时膨胀一致,受压时碎裂一致。为此,应该加强泡粮保温工作,使泡桶周围和中心的粮粒吸水一致。泡后干发一段时间,使粮粒中的水分分布均匀。组织紧密的粮粒受热后膨胀较大,泡粮吸水可以偏少,适当干

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

目录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2)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2) 1.2 CAD流程图 (4) 第2章标准节流装置设计及计算程序设计 (5) 2.1 标准节流装置设计概述 (5) 2.2 原始数据 (5) 2.3 标准节流装置计算 (6) 第3章调节阀选型及计算 (10) 3.1 调节阀选型 (10) 3.2 调节阀口径计算 (10) 第4章课程设计心得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流程简介 1.1 酒精生产及蒸煮工艺 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多数采用连续蒸煮工艺,只有少部分小型酒精厂和白酒厂,还采用间歇蒸煮工艺,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间歇蒸煮法 间歇蒸煮法常用的蒸煮设备是立式锥形蒸煮锅,其外形和结构简单。 1.间歇蒸煮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酒精厂间歇蒸煮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加压间歇蒸煮,一种是添加细菌淀粉酶液化后低压或常压间歇蒸煮、 加压间歇蒸煮是原料经人工或运输机械送到蒸煮车间,经除杂后进入拌料罐,加温水拌料,并维持一定时间,然后送入蒸煮锅中,通入直接蒸汽将醪液加热到预定蒸煮压力,维持一定的蒸煮时间,蒸煮时间结束后,进行吹醪。操作工艺流程如下: 温水蒸汽 ↓↓ 原料→除杂→粉碎→拌料→泵→蒸煮→成熟蒸煮醪送入糖化锅 (1)加水蒸煮整粒原粒时,水温要求在80~90℃,尤其是蒸煮含有淀粉酶的甘薯干,更不能用低温水。蒸煮粉状原料时,水温不宜过高,一般要求在50~55℃。原料加水比因原料不同和粉碎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粉状原料为1:3.4至1:4.0;薯干为1:3.0 至1:4.0;谷物原料为1:2.8至1:3.0 (2)投料。蒸煮整粒原料时,投完粒即加盖进汽,或者在投料过程中同时通入少量蒸汽,起搅拌作用。蒸煮粉状原料时,可先在拌料桶内将粉料加水调成粉浆后在送入蒸煮罐;或向罐内直接投料,边投料,边通入压缩空气搅拌,以防结块,影响蒸煮质量。投料时间因罐的容量大小和投料方法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5~20min。 (3)升温(生压)。投料毕,即关闭加料盖,通入蒸汽,同时打开排气阀,驱除罐内冷空气,以防罐内冷空气存在而产生“冷压”,影响压力表所指示的数值,不能反反映罐内的真实温度,造成原料蒸煮不透。正确排出“冷压”的方法是:通入蒸汽加热时,打开排气阀,直到排出的气体发白(水蒸气),并保持2~3min,而后再关闭排气阀,升温时间一般40~50min。 (4)蒸煮(定压)。料液升到规定压力后,保持此压力维持一定的时间。使原料达到彻底糊化的操作,工厂常称之为定压。 定压后,通入锅内的蒸汽已经很少,锅内热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下部原料局部受热而焦化,上部原料受热不足而蒸煮不透。另外,料液翻动不好,原料与罐壁及其相互之间撞击摩擦轻缓,则导致原料的植物组织和淀粉粒不易破裂。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和彻底糊化,采用循环汽的办法来搅拌罐内的料液。一般每隔10~15min循环换汽一次,每次维持3~5min,直至蒸煮完毕为止。循环换气后使罐内达到原规定压力。循环换汽和稳压操作,是保证蒸煮醪液质量的两个重要条件。 (5)吹醪。蒸煮完毕的醪液,利用蒸煮罐内的压力从蒸煮锅排出,并送入糖化锅内。吹醪时间视蒸煮罐容量的大小而定,不得少于10~15min。

追风药酒生产工艺规程.doc

追风药酒生产工艺规程 (制剂部分) 1.产品简介: 1.1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辛。 1.2规格:200ml/瓶。 1.3批准文号:ZL—2999—国卫药准字(2008)第918号 1.4功能与主治:活血舒风;散寒和脾。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腰膝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1.5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次。 1.6有效期限:暂定二年。 1.7贮藏:密封保存。 2.处方和依据: 2.1处方:

3工艺流程图及关键控制点 200ml/瓶 检验

30万级洁净区域一般生产区 4.生产过程及工艺技术条件 4.1打开灌装旋盖机电源,空载正常后将待灌装酒瓶放好,开始灌装,200ml/瓶,装好后,旋盖,贴签。 4.2检验:填写请验单,请QC人员检验。 4.3装盒:将检验合格的药酒装入小盒中,并将说明书装入盒中,贴好检封。 4.4装大箱:将装好盒的药酒装入大箱中,请QA人员检验合格后,填好合格证,装入大箱中,封好胶带,用封箱机打井字塑腰。 4.5成品检验:填写请验单,QC检验。 4.6入库:填写入库单,将合格成品入库。 5.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及其生产能力(一)

6.技术安全、工艺卫生及劳动保护 6.1技术安全: 各生产工序的设备操作需严格按照制定的各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运作,各工序的生产操作需按照制定的依替膦酸二钠片生产工艺规程及各生产工序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6.2工艺卫生: 操作员工需按公司制定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生

产工艺卫生管理》、《洁净室管理》及其相对应的《人员进出生产区域程序》、《物料进出生产区域程序》、《洁净室清洁消毒规程》、《厂房、设施清洁、消毒规程》等各项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6.3劳动保护: 操作员工需按《工作服管理》、《人员进出生产区域程序》穿戴好工作服,并按各生产工序及其设备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有关劳动防护措施及规范严格执行。 7.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7.1全车间共设置人员14名。其中设车间主任1名,技术员1名,并设有灌封工序班长1名、外包装工序班长1名。 7.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一览表: 8.技术经济指标及其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