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一)妊娠期 1.入高危门诊①按期检查,产、内科共同监护。②重视尿糖、尿酮体、B超和宫底高度监测等,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③指导孕妇自查尿糖。④向孕妇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控制血糖方法与母儿预后,减少她们的焦虑情绪。 2.饮食控制控制热卡,按125kJ/kg(30kcal/kg)计算,每日蛋白质100g,碳水化合物150~250g,脂肪lg/kg,补充维生素、钙、铁,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3.适量运动缓步行走或同等量活动,如上臂运动,每次20min,运动注意个体化。 4.正确使用胰岛素①计算用量前,测体重。测体重时应注意空腹,排空大小便,着装相同。②观察尿糖,估计胰岛素用量,砖红(++++)、+16U/d,橘红(+++)、+12U/d,黄(++)、+8U/d,绿(+)、+4U/d,蓝(一)、0或一4U/d。一般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首次剂量0.1U/(kg.h),经静脉滴注,酸纠正(血pH>7.34,尿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和血糖异常变化的临床症状,以便能作进一步检查,积极处理。 5.胎儿监护,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6.预防感染,向孕妇讲解糖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并落实预防措施。(二)分娩期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外,还应: 1.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鼓励进食,保证热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 2.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若胎心异常或CST出现晚期减速,立即报告医生。 3.做好术前准备、助产器械准备和新生儿急救准备。 4.糖尿病孕妇孕周已接近足月,并伴有其他合并症,需终止妊娠,应按医嘱对剖宫产孕妇术前注射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监测血糖、尿糖动态,预防低血糖。 6.预防产后出血,注射宫缩剂如催产素或麦角新碱。7.产后注意及时按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三)产褥期 1.胎盘排出后,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产后24h内应按医嘱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并继续监测血糖变化以防低血糖休克的发生。 2.给予产褥期一般护理,防止念珠菌等感染。用抗生素3~5d,腹部伤口延迟一天拆线。 3.指导喂养重症糖尿病孕妇不宜哺乳,应退乳;轻症给予母乳喂养,做到尽早吸吮和按需哺乳。

4.糖尿病婴儿护理①不论体重多少,都应按早产儿护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②出生后1h喂25%葡萄糖液10~30ml,以后每4h 1次,连续24h,必要时静脉给葡萄糖酸钙。

5.出院指导鼓励坚持母乳喂养,加强产褥期保健,合理安排饮食,加强产后随访。

糖尿病患者护理记录(1).doc

护理记录 科室内分泌科病房42 床号18 住院号1064 一、首次护理记录 2016-2-28 9am 患者,男性,62岁,主因“糖尿病”,门诊以“陈旧性心肌梗死”于2016年2月28日9时收入病房。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视物模糊,无间歇性跛行,伴逐渐消瘦,诊断糖尿病,先后予格列齐特、唐力降糖。患者近期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2001年有心肌梗死病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平素服阿司匹林。 身体评估:身高173cm ,体重58.5 Kg ,BMI 22.95Kg/m2,无特殊体型,无特殊面容。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无紫纹,无溃疡,无痛风结石。 辅助检查:T:36.0℃,P:11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Wt:58.5Kg, H:173cm; 二、主要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抵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2.疾病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不足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足),与高血糖,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 4.潜在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感染及各种应激反应有关;②底血糖,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 1.患者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2.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运动,药物或者胰岛素的注射,主动定时复查。 3.尽可能不发生感染或发生感染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4.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如发生酮症酸中毒时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会足部护理的方法,保持皮肤完整性。 三、日常护理记录 2016-2-28 2pm 根据病人的理想体重及活动量,参照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营养师共同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讲解合理饮食与疾病治疗的关系,嘱病员按时、按量进餐。嘱病人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量。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病员住院期间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缓解,血糖逐渐降至正常。 2016-2-29 2pm 说明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药物治疗与疾病康复的关系。讲解尿糖、血糖监测的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查房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查房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妊娠 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及妊娠后才发生或 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称妊娠期糖尿病(GDM),占糖尿病孕妇的80%。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类型: (1)糖尿病合并妊娠; (2)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代谢特点: 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孕妇血浆葡萄糖 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系因:1、胎儿从母 体获取葡萄糖增加;2、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 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3、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对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因此,空腹时孕妇清 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 妇长时间空腹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 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正常代偿这一生理变 化而使血糖升高,使原有糖尿病加重。 糖尿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妊娠可使患有糖尿病的孕妇病情加重, 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这与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及胰岛素需要量的变化有关。

2.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1)对母体的影响:糖尿病妇女的受孕率低,流产、羊水过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易合并感染,以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 (2)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 儿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生命。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有无糖尿病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询问过去生育史中有无 习惯性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新生 儿死亡等情况。 (二)身体状况 绝大多数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 重下降,经常感到全身乏力、外阴阴道瘙痒等。此外应注意评估糖 尿病孕妇有无并发症,如低血糖、高血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酮 症酸中毒、羊水过多、感染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担心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影响 较大,孕妇及家属多有焦虑、自责等情绪反应。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糖测定: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可确诊 为糖尿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妊娠24-28周及以后,应对所以 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前1 日晚餐后禁食至少8小时至次日晨(最迟不超过上午9时)实验前 连续3日正常体力活动、正常饮食。检查期间静坐、禁烟。检查时,5分钟内口服含75g葡萄糖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服糖前及服糖后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文章目录*一、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二、糖尿病饮食禁忌*三、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1、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饮食护 理 让患者明确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饮食规定。应 严格定时进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尤应注意。检查每次进 餐情况,如有剩余,必须计算实际进食量,供医师作治疗中参考。 控制总热量,当患者出现饥饿感时可增加蔬菜及豆制品等副食。 有计划地更换食品,以免患者感到进食单调乏味。 2、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胰岛素护理 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同样 在5℃情况下,前两者为3年而后者为3个月,使用期间宜保存在室温20度以下。应用时注意胰岛素的换算。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避免振荡。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正规胰岛素后抽吸鱼精 蛋白胰岛素。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与安排,胰岛素常用于皮下注射,宜选皮肤疏松部位,有计划按顺序轮换注射。每次要改变部位,以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注射部位 消毒应严密以防感染。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疲乏,强烈饥饿感,甚 至死亡,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抽血检查血糖外,可口服糖水 或静注50%葡萄糖40m,待患者清醒后再让其进食,以防止再昏迷。 3、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之卫生护理

告知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内衣质地要 柔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水性、透气性要良好,鞋袜不宜过紧;每晚用温水洗脚,保持趾间干燥,经常检查足部,防止足部损伤,经常按摩足部,促进血液循环;有感觉异常的病人,要防止烫伤。 糖尿病饮食禁忌1、糖尿病患者需要保持低钠高纤维素饮食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粥样动脉硬化,所以不要吃 过多的钠盐,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 溶解的纤维素,这些食物能够改善胆固醇、脂肪以及糖类的代谢,并且可以减轻体重。 2、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淀粉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但是多余的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糖分,会加重糖尿病,所以应该限制淀粉的摄入,而糖类更是糖尿病的禁忌,食用糖类能直接加重糖尿病的发病,所以需 要限制淀粉不要吃糖。 3、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量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由于糖尿病易于合并粥样动脉硬化的发生,所以需 要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不要吃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同时糖尿病易于合并肾病,蛋白质摄入过多容易给肾脏造成负担,所以应该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一般护理与缓解症状的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分娩经过顺利,母儿健康状况良好,合理饮食习惯预防糖尿病再度发生。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本院自2005年9月~2009年9月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22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2例,年龄26~32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9例;来自农村13例,来自城市9例;并发妊娠高血压2例。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糖尿病病人妊娠前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能否妊娠。病情不允许的妊娠者,如:已达到whiteD、F、R级,应该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已经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妊娠。病情允许的妊娠者,在妊娠前3~6个月服用叶酸至妊娠后3个月。以往应用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病人应在计划妊娠前3~6个月停药,改用胰岛素治疗。由于糖尿病是一种分泌代谢性疾病,一方面,糖尿病病程长,病人对降低血糖往往急于求成或掉以轻心,致使血糖控制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糖尿

病病人担心胎儿畸形、早产,甚至发生胎死宫内的情况,常有焦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要向病人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关知识,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感受、焦虑和期望的机会。帮助病人分析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可被利用的资源及支持系统,减轻焦虑心理。

2.2缓解症状 应由产科、内分泌和营养科医生共同管理糖尿病病人,在整个妊娠期使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加强妊娠期的监护,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并发症,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2.2.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多数GDM患者仅靠饮食控制就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理想的饮食应该是既能保证母儿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按标准体重每日所需的热卡计算,孕早期糖尿病患者需要热卡于孕前相同105~126kJ /kg(25~30kcal/g);孕中、晚期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所需热卡为126kJ/kg(30kcal/kg)。提倡少量多餐,每天进餐可增至4~6次。注意整个孕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12.5kg,餐后1h血糖值在8mmol /L以下。饮食控制是否合适,还要进行血糖及尿酮体的测定。 2.2.2运动治疗糖尿病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可降低血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但不宜采取剧烈的运动。 2.2.3药物治疗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首选药。根据胰岛素的特点分为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胰岛素的用量应由内分泌和产科医生共同调整;以皮下注射为主,分娩、手术中或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可改用静脉滴注。按时测定尿糖及血糖以监测病情,保证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准确无误。注射前认真核对;注射后严密观察。

糖尿病人护理查房

糖尿病护理查房 主讲人:傅晓玲 基本资料:姓名:周文祥,年龄:69岁,性别:男,职业:退休教师,婚姻:已婚。 主诉:口干、多饮、多尿、视物模糊3年余。 现病史: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伴视物模糊,无明显四肢麻木,无间歇性跛行,伴逐渐消瘦,诊断糖尿病,先后予格列齐特、唐力降糖, 在家未监测血糖,自述门诊检查时示血糖控制不佳,目前予拜糖平降糖。 患者近期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治疗入院。病 程中,患者精神胃纳可,睡眠差,大便正常,尿频、尿急、尿不尽、夜 尿增多,无尿急,近1年体重下降10斤。 既往史:2001年有心肌梗死病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平素服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 入院体检:T:36.0℃,P:11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Wt:58.5Kg,H:173cm; 一般情况:身高173cm ,体重58.5 Kg ,BMI 22.95Kg/m2,无特殊体型,无特殊面容。皮肤、粘膜:无色素沉着,无紫纹,无溃疡,无痛风结石。眼:眼 睑无水肿,结膜无充血,晶体无混浊。甲亢眼征:无突眼,无上睑挛 缩,眼裂增宽,Mobius征(-),Stellwag征(-),Von Graefe征(-),Joffroy 征(-)。甲状腺:无肿大,无结节,无压痛,未闻及血管杂音。 入院诊断:1、糖尿病 2、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 护理问题: P1、营养失调:抵于机体需要量—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或控制饮食不当有关。 P2、疾病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不足有关。 P3、有感染的危险(糖尿病足),与高血糖,微循环障碍,机体防御机能减弱有关。P4、潜在并发症:①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感染及各种应激反应有关;②底血糖,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饮食不当有关。③视力模糊,与血糖控制不好,眼底血管病变有关。④潜在出血,心力衰竭,猝死,心律失常与治疗用药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体重恢复正常水平并保持稳定,血糖控制良好。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_研究进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尿糖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心理护理;饮食;运动;胰 岛素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病人。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类型[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合并糖代异常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和死胎, 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和低血糖,对母婴危害极大[2]。GDM的发病在种族间存在明显差异,各国报道的发病率相差悬殊,为1%~14%中国GDM的发病率为3%~5%[3] , 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使妊娠糖尿病病人平安度过妊娠期, 保障母婴健康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近年来国学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的 临床研究及取得的护理经验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0年7 月至2011 年8月住院的19 例作者单位:莱芜 市中医医院(莱芜271100) GDM病人,初产妇17例,经产妇2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5岁; 体重50~75kg; 阴道分娩15 例, 剖宫产 4 例。 1. 2 方法① 胰岛素笔注射: 可遵医嘱选用短效或短长效混合注射, 尽量选择胰岛素笔注射, 胰岛素用量要准确, 每天2~3次注射。②注射部位:因胰岛素注射部位与吸收速度按快慢为:腹部> 上臂> 大腿>臀部,但GDM 患者不宜注射腹部,以免血糖降得太快, 发生低血糖而影响胎儿, 故采取手臂外1/4, 大腿前外侧, 臀部皮下注射。③注射时间充分:部位轮流交替进行, 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6s 以上并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以确保剂量准确, 又可避免体液流入针头或笔芯。 GDM 病人心理压力大, 常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美洁等[4]应用状态焦虑量表对50例GDM孕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GDM 孕妇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梁海英等[ 5]调查表明,GDM孕妇焦虑【摘要】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儿的身体健康,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并进行早期管理和干预,使孕妇整个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本文就妊娠期糖尿病的早诊断,临床管理和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不包括分娩期和产后的护理。及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均较高,提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孕妇差, 应引起重视。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体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血糖增高, 从而加重病情,造成

糖尿病常见护理诊断

糖尿病常见护理诊断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糖尿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缺乏饮食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病人对饮食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确定宣教内容 2、根据病人病情向病人讲解每日饮食需要量及合理的膳食结构 3、帮助病人选择每日的主、副食的品种和量 4、每周称体重 5、应用胰岛素的过程中,随时监测血糖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 二、个人应对能力低下与产生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关 护理措施: 1、鼓励病人说出对治疗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感受 2、鼓励病人制定更贴合实际的目标,以免产生失望或失败 感,如:将自我注射胰岛素的目标分解为小目标等 3、指出或赞扬病人已取得的进步,并强调成功和进步同等重 要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糖尿病易合并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进行皮肤保健,避免皮肤抓伤、刺伤或其他伤害,皮肤受伤后应立即治疗,如伤口不愈合或已发生感染应立即就医 2、做好足部保健,每天检查足部,如有疼痛、颜色或温度变化疑为感染应立即就医,不可用锐器抠老茧或鸡眼,每日穿干净袜子,不宜选择过紧的袜子或长筒袜

3、指导病人做好口腔牙齿保健 4、增强病人抵抗力 四、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当、饮食因素、应激有关 护理措施:1、监测实验室酮症酸中毒的指标,监测并记录尿糖水平 2、评估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症状 3、监测并记录呼吸频率和深度厂 4、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够 五、潜在并发症低血糖与患者应用胰岛素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病人血糖 2、根据病人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六、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与患者糖尿兵易出现足部并发症有关 护理措施:1、指导病人做好足部护理 2、足部出现症状及时处理

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护理常规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 1、指导孕妇认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遵医嘱给低糖饮食。 2、遵医嘱按时监测血糖、尿糖,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征象,如出现头晕、心慌、烦躁不安、出冷汗,脉搏增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3、加强心理疏导、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治疗,避免过度疲劳。 4、使用胰岛素治疗者,于餐前15-30分钟皮下注射,注射后按时进餐,严密观察用药后反 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如出现头晕、烦躁不安、心悸、出冷汗、脉搏快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5、加强对孕妇和胎儿的监护,指导孕妇自测胎动。 6、指导孕妇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胎膜早破者勤换会阴垫,每日会阴擦洗两次,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7、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促胎儿肺部成熟。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食欲减退、恶心恶吐、嗜睡、呼吸深大、呼气可闻及烂苹果 味、眼球下陷等酮症酸中毒征象时,应及时报告医生。 10.注意皮肤清洁,观察下肢皮肤情况,长期卧床患者应采取措施预防压疮、肺炎、尿路感染等。 11、加强产后观察,预防产后出血。 12、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保持皮肤、口腔卫生,预防感染。 13、做好出院指导,如尿糖的自我监测,定期产科保健和内科复查、做好避孕等。 先兆流产护理常规 1.按妇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3.安慰孕妇,遵医嘱用药。 4.注意阴道出血和腹痛情况,若出血超过月经量或伴有阵发性腹痛,报告医生。 5.保持外阴清洁。 先兆早产护理常规 1.按产前护理常规。 2.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尽量不做或少做腹部,肛门检查,必要检查时动作轻柔, 3.胎膜早破者,按胎膜早破护理常规。 4.孕未满28周者每日听胎心1-2次。 5.遵医嘱给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 6.有宫缩者报告医生,按医嘱给硫酸镁或安宝等抑制宫缩,注意控制药物滴速。使用硫酸

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摘要】目的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方法在临床的实习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监测与护理。结果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对患者要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了解更多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运动,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1、病因及临床特征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再加上环境因素,而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 1.1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往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0%,常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甚至80~90岁时也可患病。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破坏,自身不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起病时血清中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发病时糖尿病症状较明显,容易发生酮症,即有酮症倾向,需依靠外源胰岛素存活,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威胁生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B细胞数量也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好转,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这就是所谓的"蜜月期",可持续数月。过后,病情进展,仍然要靠外援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和遏制酮体生成。 1.2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以往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起病缓慢、隐匿,部分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或多,或少,或正常,而分泌高峰后移。胰岛素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在发病中占重要地位。2型糖尿病病人中约60%是体重超重或肥胖。长期的过量饮食,摄取高热量,体重逐渐增加,以至肥胖,肥胖后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无明显酮症倾向。多数病人在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后可稳定控制血糖;但仍有一些病人,尤其是非常胖的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一)妊娠期 1.入高危门诊①按期检查,产、内科共同监护。②重视尿糖、尿酮体、B 超和宫底高度监测等,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③指导孕妇自查尿糖。④向孕妇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控制血糖方法与母儿预后,减少她们的焦虑情绪。 2.饮食控制控制热卡,按125kJ/kg(30kcal/kg)计算,每日蛋白质100g,碳水化合物150~250g,脂肪lg/kg,补充维生素、钙、铁,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3.适量运动缓步行走或同等量活动,如上臂运动,每次20min,运动注意个体化。 4.正确使用胰岛素①计算用量前,测体重。测体重时应注意空腹,排空大小便,着装相同。②观察尿糖,估计胰岛素用量,砖红(++++)、+16U/d,橘红(+++)、+12U/d,黄(++)、+8U/d,绿(+)、+4U/d,蓝(一)、0或一4U/d。一般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首次剂量 0.1U/(kg.h),经静脉滴注,酸纠正(血pH>7.34,尿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和血糖异常变化的临床症状,以便能作进一步检查,积极处理。 5.胎儿监护,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6.预防感染,向孕妇讲解糖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并落实预防措施。 (二)分娩期 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外,还应: 1.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鼓励进食,保证热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 2.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若胎心异常或CST出现晚期减速,立即报告医生。 3.做好术前准备、助产器械准备和新生儿急救准备。 4.糖尿病孕妇孕周已接近足月,并伴有其他合并症,需终止妊娠,应按医嘱对剖宫产孕妇术前注射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监测血糖、尿糖动态,预防低血糖。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精选.)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主讲人:赵米米 主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糖代谢障碍、蛋白质过多分解消耗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①三餐热量分配②食物的选择 2.运动治疗的护理(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3)作用及其预防: 1)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2)副作用的预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卫人网原创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 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 身携带甜点心及病卡以备急需。 3.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

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4.预防感染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5.并发症的护理 (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l~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 (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推注50%葡萄糖。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一:疾病知识指导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分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 二:护理知识指导 1心理支持与自我调试指导: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从而积极配和医护人员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应该坚信,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样的寿命。 2饮食与营养指导: 1)控制总热量,必需防止热量过多。根据病人的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量。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护理措施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它也包含了一部 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未曾获得诊断公在此次孕期被发现的糖尿病患者,我国GDM发病 率为1%—2%,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对母儿的影响主要是妊娠期糖尿病漏诊或确 认晚。为孕妇提供连续,系统的整体护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妊娠期严格控制血糖, 使得孕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基本与正常孕妇相近。 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如没及时发现和治疗,对母儿影响严重,影响程度与糖尿病病情程度及妊娠期 糖尿病控制等处理密切有关。 1.1对孕妇的影响 1.1.1流产。 1.1.2妊娠期并发症。 1.1.3感染。 1.1.4羊水过多。 1.2对胎儿的影响 1.2.1巨大儿。 1.2.2胎儿畸形。 1.2.3早产。 1.2.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1.3对新生儿的影响 1.3.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1.3.2新生儿低血糖。 1.4远期并发症孕妇将来患糖尿病机会增加,大约50%以上最终成为糖尿病患者,再次妊娠,GOM的复发高达33%—56%,且多发生在下次妊娠24周前,子代肥胖症机会增加,糖尿病 发病增多(有研究报道母喂乳喂养可推迟儿童糖尿病的发生)。 2、护理措施 孕妇从确诊早孕,首次产前检查,就实行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对高危妊娠进行筛查,监护 和管理。 2.1妊娠期 2.1.1首次产前检查除常规产前检查内容外,详细询问病史,收集完整的病史资料,结合孕 妇症状与体征和必要辅助检查,如:检查心、肺、测尿蛋白、尿糖,通过护理评估结合临床 诊断,及早发现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要点

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无症状期观察:多为中年以上Ⅱ型糖尿病患者,食欲好、体胖,精神体力如常人。常在查体或诊疗其他疾病时发现尿糖阳性,空腹血糖正常或高于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正常,糖耐量试验显示耐量减低。 2.症状期观察: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①多尿、烦渴、多饮由于血糖浓度增高,超过肾糖阈值,导致尿糖、尿渗透压升高,而肾小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和尿次数增多,一昼夜可20余次,总量达2~3升。由于多尿,患者口渴多饮。 ②多食善饥由于大量糖尿,糖未能充分利用,加之血糖增高后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因此食欲亢进,有饥饿感,每日进食5~6次,每顿可达l~2斤。但有时仍不能满足。 ③体重减轻、疲乏无力由于糖代谢失常,能量利用减少,负氮平衡,失水等,患者感疲乏、虚弱无力。 ④其他皮肤瘙痒,尤其多见女性外阴,由于尿糖刺激局部而引起,或可并发真菌感染,此时瘙痒更严重。另外,四肢麻木、腰痛腹泻、月经失调、性功能障碍也常见。 二、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2、潜在并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 4、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5、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血糖升高、尿渗透压增高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严重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增加有关。 8、自理缺陷与视力障碍有关。 9、焦虑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期治疗导致经济负担加重有关。 10、知识缺乏与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妊娠期糖尿病的监测及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的监测及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系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其发生率为1~5%。与2型糖尿病一样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所致。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糖尿病的控制更加复杂化,患者的病理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胎婴儿并发症也明显增高。开展GDM普查、充足的孕前准备及细致科学的妊娠期护理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我院对2004年1月~2008年7月分娩的21例GDM患者加强了血糖监测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8年7月在我科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 患者共21例,初产妇17例,经产妇4例;发病年龄22~38岁,平均27.3岁;分娩方式:16例剖宫产,5例自然分娩;分娩孕周<38周6例,38~40周15例;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5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轻度)2例,泌尿系感染3例;胎婴并发症6例,其中巨大儿1例,高胆红素血症和胎儿宫内窘迫各2例,新生儿感染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1例巨大儿,体重4350g,20例新生儿体重在3050~3900g。 2妊娠糖尿病的筛选 2.1提高产前诊断,筛选GDM 有以下几种情形的孕妇应检查是否存在妊娠糖尿病: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②有异常分娩史者,如原因不明的多次流产、死胎、死产、

新生儿死亡、畸形或巨大儿分娩史;

③此次妊娠怀疑胎儿偏大或羊水过多;④反复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⑤肥胖孕妇;⑥年龄>30岁的孕妇;⑦早期反复出现尿糖阳性; ⑧有多饮、多食、多尿者。 2.2筛查方法 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因而空腹血糖不作为筛查方法。尿糖(++)或以上应引起重视,但作为筛查方法未被广泛应用。我们采用24~30周口服50g葡萄糖筛选,阳性者口服葡萄糖作糖耐量试验(OGTT)。 3护理 3.1做好健康宣教 GDM患者因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治疗、反复检查、缺乏糖尿病知识而紧张、焦虑,担心影响胎儿发育及致畸,因而,要加强对GDM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既要让患者了解GDM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提高重视程度,又要认识到良好的饮食控制及系统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嘱其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查,并随孕期进展,逐渐增加就医次数。 3.2重视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及性格特点,选择最恰当的沟通方式,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请家属配合做好孕妇的思想工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患者通过良好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均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3严格控制饮食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主讲人:赵米米 主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糖代谢障碍、蛋白质过多分解消耗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①三餐热量分配②食物的选择 2.运动治疗的护理(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3)作用及其预防: 1)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2)副作用的预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卫人网原创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 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

身携带甜点心及病卡以备急需。 3.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胰岛素过敏的表现以注射部位局部瘙痒、荨麻疹为主。为避免因注射部位皮下脂肪改变而导致胰岛素吸收不良,应有计划地改换注射部位。 4.预防感染 (1)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进行皮下注射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 (3)预防糖尿病足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5.并发症的护理 (1)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护士应准确执行医嘱,以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况,每l~2h留取标本送检尿糖、尿酮体及血糖、血酮体等。 (2)低血糖护理:当病人出现强烈饥饿感,伴软弱无力、恶心、心悸甚至意识障碍时,或于睡眠中突然觉醒伴皮肤潮湿多汗时,均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发生低血糖时,采取的措施包括:有条件应先做血糖测定,然后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推注50%葡萄糖。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指导 一:疾病知识指导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措施:(一)妊娠期 1.入高危门诊①按期检查,产、内科共同监护。②重视尿糖、尿酮体、B超和宫底高度监测等,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③指导孕妇自查尿糖。④向孕妇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控制血糖方法与母儿预后,减少她们的焦虑情绪。 2.饮食控制控制热卡,按125kJ/kg(30kcal/kg)计算,每日蛋白质100g,碳水化合物150~250g,脂肪lg/kg,补充维生素、钙、铁,多吃蔬菜和豆制品。 3.适量运动缓步行走或同等量活动,如上臂运动,每次20min,运动注意个体化。 4.正确使用胰岛素①计算用量前,测体重。测体重时应注意空腹,排空大小便,着装相同。②观察尿糖,估计胰岛素用量,砖红(++++)、+16U/d,橘红(+++)、+12U/d,黄(++)、+8U/d,绿(+)、+4U/d,蓝(一)、0或一4U/d。一般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首次剂量0.1U/(kg.h),经静脉滴注,酸纠正(血pH>7.34,尿酮体转阴)后改皮下注射。用药期间,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和血糖异常变化的临床症状,以便能作进一步检查,积极处理。 5.胎儿监护,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6.预防感染,向孕妇讲解糖尿病人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易感部位并落实预防措施。(二)分娩期提供常规产科护理外,还应: 1.陪伴分娩,提供心理支持,鼓励进食,保证热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促进产程进展。 2.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儿情况,若胎心异常或CST出现晚期减速,立即报告医生。 3.做好术前准备、助产器械准备和新生儿急救准备。 4.糖尿病孕妇孕周已接近足月,并伴有其他合并症,需终止妊娠,应按医嘱对剖宫产孕妇术前注射地塞米松,以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促进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5.监测血糖、尿糖动态,预防低血糖。 6.预防产后出血,注射宫缩剂如催产素或麦角新碱。7.产后注意及时按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三)产褥期 1.胎盘排出后,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产后24h内应按医嘱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并继续监测血糖变化以防低血糖休克的发生。 2.给予产褥期一般护理,防止念珠菌等感染。用抗生素3~5d,腹部伤口延迟一天拆线。 3.指导喂养重症糖尿病孕妇不宜哺乳,应退乳;轻症给予母乳喂养,做到尽早吸吮和按需哺乳。 4.糖尿病婴儿护理①不论体重多少,都应按早产儿护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②出生后1h喂25%葡萄糖液10~30ml,以后每4h 1次,连续24h,必要时静脉给葡萄糖酸钙。 5.出院指导鼓励坚持母乳喂养,加强产褥期保健,合理安排饮食,加强产后随访。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查房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查房 日期:2015年12月24日时间:15:00 地点:东湖妇产科 主持人:徐海宁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主讲人:胡天琼护士 记录人:胡天琼 参加人员:徐海宁罗梅连韩菊媚陈喜莲黄桂卿陈丽娟吴丽香胡天琼 盛丽饶红超黎香芳邢孔燕李小雪吴海丹陈芳黄文佳符倩玉王良敏郑天爱 内容: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 主持人发言:本次护理查房的病人已经出院,所以是回顾性护理查房。本次护理查房的目的:1.通过对该病人的学习,掌握其护理方法及技巧。2.使全科护士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知识有一全面了解。3.检验该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学以致用,现在请胡天琼护士介绍病情: 一、简要病史一般资料:12床陈兰香女性住院号00346821入院诊断1.孕1产0妊娠40+6周枕右前待产 2.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定期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及我院门诊产检,孕6个月产检发现血糖高,具体不详,在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自诉血糖控制良好。今日上午7时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阵痛,不规律,无阴道流血,无阴道流水。遂来我院待产。入院时T36.8℃ P 85次/分 R 19次/分 BP 110/76mmHg 身高 163cm 体重 60kg。入院后自然临产,产程进展顺利,于2015-08-18 17:55在常规消毒下顺产一女性活婴,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阿氏评分均10分,外观无畸形,胎盘、胎膜娩出完整。产后予促宫缩、对症支持治疗。产后会阴伤口愈合好,予办理出院,按时监测血糖。 二、疾病相关知识 1、期间的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又称为“妊 2、临床表现 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本次妊娠并发或。 三、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血糖代谢异常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饮食控制相关知识 三、护理措施: 一、妊娠期: 1、加强产前检查:每次产前检查应重视尿糖、尿酮体的测定;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便发现胎儿畸形及巨大儿。 2、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及的关键每日热卡摄取每公斤体重30cal,其中蛋白质占20%、脂肪占35%、碳水化合物45%.早餐25%,中餐晚餐各30%、点心15%,鼓励多吃蔬菜及豆制品,补充维生素、钙及铁等。但要限用含糖多的薯类、水果。使血糖控制在6.11~7.11mmol/L,孕妇又无饥饿感为理想。住院期间尽量食用医院所配制的饮食。 3、用药护理指导孕妇胰岛素的用量必须精确计算,应于就餐前15分钟作皮下注射。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的产生。测体重时应保持空腹、排空大便。 4、加强孕妇的自我监护尤以妊娠晚期应督促孕妇自测胎动及每周查NST,需要时再查OCT或CST,以便及时了解胎儿情况。还可教会家属或孕妇听胎心音。需终止妊娠时,终止前要注意测羊水中的卵磷脂/鞘磷脂的比值(L/S),以了解胎肺的成熟度。即给予地塞米松12~20mg,每天一次×3天,以促使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产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 二、分娩期 1、严密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鼓励进食,保证热量供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2、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按医嘱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分娩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高度警惕孕妇血糖的波动情况。 3、防低血糖护理产程中补液护理应按每4~5g糖加1u胰岛比例,以后胰岛素的量减少,并监测血糖、尿糖,预防低血糖症。 三、产褥期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主要的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糖代谢障碍、蛋白质过多分解消耗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高、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4.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反应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有关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 ①首先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终身性的,要建立正确、有规律的饮食习惯,不偏,不挑食。②严格定时、定量、定餐次。③严格控制全日总热量的摄入,防止过多。一般每天的主食量在4~6 两为宜。④要保证每日优质蛋白的供应,也就是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牛奶、鸡蛋和瘦肉的摄入。各种肉食总量每天不超过3两。⑤忌含糖量高的饮食。 2.运动治疗的护理 (1)要求病人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2)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 (3)作用及其预防: 1)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高血糖和酮症、心血管意外和运动系统损伤。副作用的发生主要与活动强度、时间、活动前进餐时间、食品种类、活动前血糖水平及用药情况有关。 2)副作用的预防:1型糖尿病人在活动前须少量补充额外食物或减少胰岛素用量。活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l5~30min为宜。 此外,为避免活动时受伤,应注意活动时的环境。活动时最好随身携带甜点心及病卡以备急需。 3.药物护理 (1)口服降糖药物护理 1)教育病人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 2)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口服磺脲类药物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2)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和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低血糖多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患者出现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测血糖,并根据病情进食糖类食物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