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2020年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备战2020年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0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32,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

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强化君主专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项排除。

2.(2019天津卷,5,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

3.(2019北京卷,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

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B项正确;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

4.(2019年江苏徐州高考历史考前模拟)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指出:“从某种角度看,该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英国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该法案的实施

A.完善了议会制度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度

C.限制了国王权力

D.形成了议会专权局面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国王的权力进一步限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侧重于强调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不是强调完善议会制度,A项排除。材料看不出确立了责任内阁制,B项排除。材料是划分了国王和议会的界限,并没有说议会专权,D项排除。

5.(201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考试)《权利法案》第6条规定:国王不得私自招募和维持军队。但威廉三世在1689—1702年和平时期维持了超出规定数额一倍的军队。对此议会并未认真干预。威廉三世与别国政府谈判,签订了反法联盟密约。可是如此重大之事直到1700年方为议会所知。对此,威廉三世处之泰然,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君主专制成功复辟

B.责任内阁制度雏形出现

C.议会改革举得胜利

D.君主立宪政体尚待完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从材料可以看出,国王仍然有较大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政体还需要完善,进一步限制国王权力,答案为D。《权利法案》颁布以后,英国君主立专制就结束了,没有出

现复辟现象,A错误。材料未体现责任内阁制,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议会改革,C错误。

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2019江苏卷,16,3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A

【解析】材料“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A项符合题意。1787年宪法并未解决自由州和蓄奴州之间的矛盾,最后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B项排除。1787年宪法的制定初步解决了南方与北方对立的局面,C项排除。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D项排除。

2.(2019年江苏海安市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中学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度设计是

A.实行总统制

B.确立三权分立

C.实行司法独立

D.建立联邦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各地美元的价值不同,国内货币、市场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力,故D正确;总统拥有行政权和加强中央权力无关,排除A;三权分立指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和加强中央权力无关,故排除B;司法独立主要为了保障司法的有效进行,不被其他权力机关干涉,故排除C。

3.(2019年湖北荆门高三四校模拟)美国宪法起草过程有两大程序性规定:一是部分表决,即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完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二是不全面规定,即对于争议很大的内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暂时不规定,留待以后再对宪法补充。这表明美国宪法

A.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具有实用主义精神

C.体现民主共和观念

D.保证各州权力平衡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该宪法起草时美国仍是邦联制国家,不同代表的利益诉求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宪法起草过程中实行部分表决和不全面规定,体现实用主义精神,故选B项;分权制衡指的是权力的分配和平衡,而材料并未体现权力的分配,故排除A项;民主共和是指全民共治,通过选举参政,材料主旨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意见的不同程序性规定,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立宪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更好治理国家,保证各州权力平衡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故排除D项。

4.(2019年河南名校高三联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A.近代政体创建的优越条件

B.成功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

C.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

D.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美国既没有欧洲意义上的贵族,也没有具有特权的教士阶级,唯一身份不平等的因素

是南方存在的奴隶制,贫富差别远不及欧洲社会”可以看出美国社会与欧洲社会不同,有建立近代政体的优越条件,故A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美国成功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B错误;材料说明美国政体建立的优越性,并不是说明亟须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威,C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已经成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脆弱破碎的殖民政治格局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5.(2019年湖北宜昌高三模拟考试)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

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

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相互制约,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考点三: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34,4分)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有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等,体现的是以社会平等为主要目标,D项符合题意。美国也采用了民主共和政体,无法体现法国革命的特色,A项排除。以暴力革命为主要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国也是暴力革命,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后曾出现多

次封建王朝复辟,C项排除。

2.(2019浙江选考,19,2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君主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主权体现的是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根据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可知体现的是主权在民,C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与材料无关,A项排除。君主立宪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封建专制制度和君主制,D项排除。

3.(2019年福建三明市高三月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并结合《1875年宪法》的相关信息,可知反对者的认为部长副署对总统不能起到限制作用,原因在于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部长是由总统任免的,C符合题意;A、B均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涉及君主派和共和派之争,D不正确。

4.(2019年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高三第五次测评)法国1789年爆发大革命,至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之前,出现过共和,帝制多次反复,而研究发现,帝制时期其经济反而更为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共和体制不合历史大势

B.专制体制生命力仍强大

C.适度集权提供稳定环境

D.帝制利于工业技术革新

【答案】C

【解析】法国共和时期短暂而又激进,操之过急的措施和动荡的环境对于经济而言弊远大于利,反观其革命后的帝制,拿破仑的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帝国更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第二帝国亦是如此,就连复辟的波旁王朝也部分承认了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这和法国国情关系密切。适度的集权反而比激进短命的共和政权更能释放经济活力,选C。从整个历史大势来看,共和体制符合历史趋势,排除A。此时法国的帝制维护,至少部分承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专制体制有着本质不同,已经不能将其定性为专制体制,排除B,适当的集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并不是说帝制有利于工业技术革新,排除D。

5.(2019年四川成都高三历史模拟)法国革命之初,仿效英国,在1791年宪法中宣布“路易十六是国家第一公务员”,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后,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一决议的通过说明法国

A.违背了英国制度创新的理念

B.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

C.树立了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

D.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法国经过近百年的斗争,从“仿效英国”进行君主立宪到最终确立共和政体,体现出它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B正确;选择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并不违背制度创新的理念,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树立法律至上的宪政观念,而是反映法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制宪道路,故C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国解决了不同派别的利益诉求,故D排除。

考点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9年福建三明市高三月考)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80年代,德国国会相继通过《疾病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残疾与老年保险法》,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举措

A.完善了君主立宪政体

B.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

C.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政治和经济上立法,适应了德国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发展,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由材料“12年间解散了330多个工人组织”可知C项错误。

2.(2019年江西上饶高考模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皇帝召开,由皇帝宜布开幕和闭幕。议员按照普遍、平等、直接和秘密的原则选出,每届任期五年。25岁以下的男子、妇女、军人和25岁以上领取贫民救济金的男子均无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A.保留种族歧视的旧俗

B.皇帝掌握一切大权

C.实施有限的民主政治

D.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答案】C

【解析】考查近代德国的政体,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德国政体的特征来分析。材料体现出帝国议会有一定的权力,体现了当时德国政体下民主政治是有限的,故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种族歧视,A排除;材料中未提及皇帝的权力大小,B排除;社会保障制度首创于罗斯福新政,而非德意志帝国,D排除。3.(2019年江苏南京高三第三次调研)有学者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政治上独具特色,经济上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行福利国家建设,以解决社会矛盾……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该观点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

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采取威权政治适应发展

C.建立健全福利国家制度

D.组建了独立的立法机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既可以避免沙皇俄国式的专制,又可以避免英国和法国那样弱小、颓废和低效的民主政体的弊端。”结合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建立了缺乏议会民主制特征的君主立宪政治,其民主政治是虚,君主专制是实,这种威权政治适应了德意志发展的需要,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德意志第二帝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项不是材料主旨,错误;D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受皇帝制约,没有独立的立法权。

4.(2019年湖南衡阳高三第三次联考)下图是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而构建的基本权力架构。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帝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力

B.中央集权下的地方各邦可以选举宰相

C.突出体现了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偏离

D.帝国议会的法案经皇帝批准即可生效

【答案】C

【解析】由“宪法而构建的基本权力架构”及其相关特别说明条款可知C项正确。因为德意志帝国“宪法”安排国家权力结构,皇帝权力大,并不是至高无上,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皇帝任命宰相”矛盾。D项不符合“帝国议会行使预算审批权立法批准权”的说法。

5.(2019年陕西宝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19世纪末,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傅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B.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

C.政府用非暴力手段促进社会控制

D.马恩直接领导德国共运成效显著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采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并未将德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得

出德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B项错误,当时德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D项错误,马克思1883年逝世,恩格斯1895年逝世,两人并未直接领导德国的共产主义运动。

[精品]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与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专题过关练

专题十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与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 专题过关练(十) 一、选择题 1.(2017年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材料中“地上的平衡”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 C.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英国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17世纪中期开始,故A项错误;“英国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主要在18世纪上半期,故B项错误;“日不落帝国”指英国工业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殖民地,故C项错误;“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的平衡’”指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制约,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7年9月台州模拟)“英国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千米,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她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她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英国在世界近代史上的“领头羊”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最先掀起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最早开辟新航路和进行殖民扩张 C.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颁布宪法 D.开启议会民主政治和工业文明时代 解析据材料“英国……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先掀起文艺复兴的是意大利,不是英国,故A项错误;最早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故B项错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是尼德兰,故C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开启议会民主政治和工业文明时代,故D项正确。故选D。 答案 D 3.(2018年1月金华十校期末)近代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王在法下”②内阁权膨胀③“统而不治”④“王在议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王在法下”,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膨胀,1721年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统而不治”,1688年光荣革命之前“王在议会”,所以正确的时间顺序为④①③②,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010-2019) 十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学生版)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历史 专题24 全国卷开放式新题型 1.(2019年全国卷Ⅰ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019年全国卷Ⅱ 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2019年全国卷Ⅲ 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2020年高考历史考前常考点、热点强化训练——42题专练

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常考点、热点强化训练——42题专练 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二者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存在重大的差异: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相反,它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没有相通之处,更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或者说人文学者都反科学。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许多人文学者则热心科学,虚心研究和运用科学方法。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主题;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论证题,首先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差异、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相通的,再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相通的。(2分)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潮或文化倾向,其传播、发展从科学技术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动力。(从“哥白尼、伽利略等的科技成就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阐述亦可得分)(5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影响,如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仅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奠定了怀疑主义、理性主义的基调;许多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封建专制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对科学本身的充分信心和乐观态度。(5分) 【另如:19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从中汲取创作灵感。(5分)20世纪的科学家以爱因斯坦为代表,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保证科学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5分)】 (考生任意选取两个史实对论题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对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学术界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提出“中心一边缘”论,认为中心国家与外围国家在贸易上不平等,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逐渐向中心汇集,这些优势的汇集不断强化了中心国家地位。有人还指出,中心国家存在着对创新的不懈动力,通过创新,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全球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网络。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力量的此消彼长,新兴国家层出不穷,许多原在边缘位置的国家成为半边缘位置的国家,部分半边缘位置的国家成为中心位置的国家,一旦形成多个中心,则新的中心又会涌现出来。 ——据张康之、张桐《在“中心一边缘”结构中重新看世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评材料中关于“中心一边缘”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考点】近代史;现代史; 【解析】分析材料,归纳确定关于“中心一边缘”的观点,明确赞同和反对的情感态度,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备战2020年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专题07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07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32,4分)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 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促进信仰自由B.巩固君主立宪 C.强化专制统治D.落实《权利法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国王强调英国国教的至尊地位,主要目的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强化君主专制,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信仰自由说法错误,A项排除。君主立宪制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B、D项排除。 2.(2019天津卷,5,4分)“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一些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最高权力归属仍未解决 B.普选权的推行弊端众多 C.专制独裁有了新的土壤 D.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可知,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故选D。“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法律的颁布,英国的最高权力归属于议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普选权是选举权的延伸,就是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无论他的性别、年龄、种族、信仰、社会状况,都有参政选举的权利,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英国并未推行普选权,排除B;议会是民主政治的立法机构,尽管是国家的权力中心,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专制独裁,排除C。 3.(2019北京卷,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 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2020高考 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15.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2、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3、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一、单选题 1.(2019·天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体现的这一表现方式() 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 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 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所以人们开始最求财富,所以带有明显的当时生活环境的烙印,A正确; B错误,文艺复兴点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材料中没有体现; C错误,并没有附和宗教宣扬的道德观,宗教压抑人的天性,不主张人们追求财富; D错误,写意是中国文人画的绘画风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创作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特点。

2.(2019·全国Ⅱ)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 神 B. 自 然 C. 人 D. 政治 【答案】C 【考点】苏格拉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的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C选项符合题意。 神、自然和政治的主题不符合三者的主张,三者都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注,ABD 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苏格拉底强调的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柏拉图强调的是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强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三者都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3.(2019·全国Ⅱ)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 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 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 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 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历史 第十六单元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A卷 含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 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81年,里根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让我们从现在起,重新唤醒这个工业巨人,使政府量入为出。”里根“唤醒工业巨人”的主要措施是 A.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加大对知识经济的投入 C.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2.二战后五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期,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纷纷出来论证资本主义的长命百岁,有的称为“后工业化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或“超级技术社会”,其原因在于 A.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冷战格局下苏联趋向解体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3.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色各样的励志读物讲的都是华尔街的故事,而商业广告也致力于宣传这种对“成功” (即快速致富)的膜拜。比如汉密尔顿牌手表的广告词是:“你能告诉一个成功的男人他实现成功的时刻吗?” 这种现象 A.有助于美国人民快速发财致富 B.成为美国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 C.不利于美国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D.折射出美国经济政策即将转变 4.下表反映的是1955~1968年西方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B.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减弱 C.国家干预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D.市场调节在发挥主导作用 5.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新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经济 B.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6.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民众生活悠闲 B.失业现象普遍 C.家庭观念重塑 D.经济走向繁荣 7.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备战2020年高考》专题16世界地理-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解析版)

专题16 世界地理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天津卷•节选)【欧洲】1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2分)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4分) 【答案】(1)物流(仓储) (4)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解析】本题通过中欧合作,切合一带一路的相关热点,考查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工业的区位地理条件的相关知识点。 (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关键词:货物集散地。得知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应该是物流仓储。 (4)该题为区位条件分析题,关键词“欧洲、小商品制造业”,解题方向“不利区位条件”。小商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业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的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是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材料来源、劳动力、土地租金等对比的劣势进行分析组织答案:产业配套不足,原材料不足;工资和土地租金高昂,劳动力、土地成本高。

(2019年北京卷)【亚洲】36.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 跨境经济合作区在促进相邻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2)阐述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当地减少贫困的积极作用。(8分)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3)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10分) 琅勃拉邦自然风光优美、地域文化独特,游客多选择在1月至2月期间前往旅游。 (4)简述游客选择该时段出行的理由。(10分) 【答案】(1)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危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发展边境贸易,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培养人才,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 (3)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4)处于旱季,降水相对少,气温相对低,湿度适宜,灾害相对少,出行安全。 【解析】本题以中国和老挝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

高考历史-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克伦威尔及其迫随者认为:“应该参加对下议院选举的‘人民’是在王国中有着‘真正的或永久的利益’的人——即财产所有人。而平均派却认为:“任何出生在英国的男子都应当对议员的选举有发言权。”以上言论反映了() A.英国议会完全代表着资产阶级的意志 B.英国革命对民主的追求具有多层次性 C.王权与民权的矛盾在于财产分配不均 D.财产的多寡决定了英国议会的民主性 2.1689年,英国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拟好的权利宣言一起呈现给威廉和玛丽”,登基的新誓词规定威廉和玛丽“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而以往的誓词只要求国王宣誓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权力中心转移到了下议院 C.英国君主的国内地位发生变化 D.英国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三世接受这些条款作为取得英国王位的条件。因此,国王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表明《权利法案》()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理念 B.使英王失去了所有权力 C.体现了王在法上的思想 D.确立了英国责任内阁制 4.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5.王觉非的《近代英国史》指出: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这里的“固定的方向”是指() A.国王仍掌国家行政权和财政权 B.议会赢得国家组阁权和立法权 C.国王议会分享行政权和立法权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突破含解析

专题09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高考预测:2019年高考会站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考查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各国宪法的特点,考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不同政体的特点。再就是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联系考查。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 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

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预测押题 1.下图是英国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的名画《彼得卢屠杀》描述的是1819年英国军警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镇压数万谋求普选权群众集会的流血惨案。这说明当时英国 A.代议制度有待于完善 B.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 C.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D.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答案】A 2.(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 万英镑) 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 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 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 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

《备战2020年高考》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地理专题0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卷版)

专题07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年高考真题】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题。 图2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 36.(2019年北京卷·节选)【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和主要危害。(8分) 13.(2019年天津卷·节选)【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019年高考模拟题】 (浙江省2019年3月绍兴市选考科目)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板岩镇,地处太行山南端,海拔800~1736米,自然风光优美。下图为石板岩镇石板岩村布局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村落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岩石D.河流 2.出入石板岩村公路线的形态特征呈 A.棋盘式B.网络状 C.条带状D.“之”字形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四次测评)“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至2.0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图1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4 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4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解析版) 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 01.(2022年福建文综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打算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02.(2 022年山东文综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掩埋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全部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公正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03.(2022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假如公民试图自杀,必需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敬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04.(2 022年重庆文综10)“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期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看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05.(2022年上海单科0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毁灭在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毁灭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毁灭了“公民”的称呼,也叫“市民”,C项正确;古埃及突出为神权社会、古印度突出为种姓社会、古代中国突出为王权社会,排解ABD.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7)中国现代史(含答案)

(7)中国现代史 1.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表 据上表推知,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实施效果明显 B.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有益补充 C.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迫在眉睫 D.限制和利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必要性 2.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3.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A.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4.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6.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备战高考】07—11年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5课开辟新航路学生版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5课开辟新航路学生版新人教 版必修2 一、选择题 2012年题组 1、(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1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2011年题组 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2010题组(无) 2009题组 3.(2009·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2008年题组 4.(2008·山东文综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5.(2008·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7年题组 6.(2007·北京文综20)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7.(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解析版)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黄金卷01 (本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48分) 1.张荫麟、吕思勉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由此可知()1.【答案】D【解析】由材料“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异姓诸侯彼此间则多半有姻戚关系。这整个封建帝国的组织大体上是以家族为经,家族为纬的。”可知材料强调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故选D;材料没有讲分封制和中央集权,排除A、C;家国一体强调的是家事和国事一体化,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 A.封建社会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上B.家国一体的国家治理模式 C.先秦政权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以血缘宗法构建政权组织 2.莫高窟中北魏时期的佛像面型长圆,神情肃穆庄严,身穿袒露右肩的袈袋;西魏时期的佛像体型修长,面像清瘦,袈装变成了中国式肥大的衣袍。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有的洞窟顶部还画有伏羲、女娲、西王母等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以及瑞兽等。这反映出当时()A.政权更迭政局动荡B.中外文化交流交融 C.三教并行政策盛行D.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2.【答案】B【解析】据材料“北魏时期的佛像面型长圆,神情肃穆庄严,身穿袒露右肩的袈袋”说明当时的佛像依然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始的印度风格,“西魏时期的佛像体型修长,面像清瘦,袈装变成了中国式肥大的衣袍”说明西魏时期的佛像受到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二者都体现了当时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故选B项; 材料主要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分析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像的变化,无法体现当时政局变化对佛像的影响,排除A项;隋唐时期统治者盛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排除C项;“西魏时期的佛像体型修长,面像清瘦,袈装变成了中国式肥大的衣袍”说明西魏时期佛像的造型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学价值信仰的影响,说明当时儒学对社会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儒学依然处于正统地位,排除D项。 3.1258年蒙古南侵,南宋财政亏空加大,政府滥发纸币导致通胀恶化。为解决以上问题,贾似道推行公田法(低价购买民间,尤其是官员手中超限的部分土地),结果激起民怨,加剧恶性通胀循环。1262年面对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进攻,为解决财政压力,威尼斯授权政府发行国债(以税收作为定期利息),被称为13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含答案解析

专题06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一:新航路开辟 1.(2019年江苏卷,23,14分)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3分) 【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理可能更大”“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等信息,可从人口屠杀、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种植园经济产生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新航路开辟

《备战2020年高考》专题07平面向量-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数学(文)(原卷版)

1 专题07 平面向量 1.【2019年高考全国I 卷文数】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2||=a 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 π 6 B . π3 C .2π3 D .5π6 2.【2019年高考全国II 卷文数】已知向量a =(2,3),b =(3,2),则|a -b |= A B .2 C . D .50 3.【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数】已知向量a =(–4,3),b =(6,m ),且⊥a b ,则m =__________. 4.【2019年高考全国III 卷文数】已知向量(2,2),(8,6)==-a b ,则cos ,=a b ___________. 5.【2019年高考天津卷文数】在四边形ABCD 中,, 5,30AD BC AB AD A ==∠=︒∥,点E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且AE BE =,则BD AE ⋅=_____________. 6.【2019年高考江苏卷】如图,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在边AB 上,BE =2EA ,AD 与CE 交于点O .若6AB AC AO EC ⋅=⋅,则 AB AC 的值是_____. 7.【2019年高考浙江卷】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当每个(1,2,3,4,5,6)i i λ=取遍±1时, 123456||AB BC CD DA AC BD λλλλλλ+++++的最小值是________;最大值是_______. 8.【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3月诊断性测试(一模)数学试题】在矩形ABCD 中,4AB =uu u r ,2AD =.若 点M ,N 分别是CD ,BC 的中点,则AM MN ⋅= A .4 B .3 C .2 D .1 9.【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已知向量a ,b 满足||1=a ,||= b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含答案解析

专题08 列强侵华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考点一: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 1.(2019年四川成都高三模拟)1842年6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意识到军事的落后 D.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材料没有体现出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特点,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维护海洋主权的信息,不能体现近代海权意识,故B排除;材料“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没有体现中国在军事上落后,故C排除;材料“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反映了调整作战方针和策略,故D正确。 2.(2019年宁夏银川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 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 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 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 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可知,晚清政府受西方外交的影响,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故C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天朝体系开始崩溃,故A 项错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故排除。 3.(2019年江苏省海安高三模拟)下图是创作于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一幅名为《临渴挖掘“海军港”水井》的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