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1890)

背景

生平

著作内容

精彩语录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生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18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61,1865年,剑桥大学学习数学

1868,1877年,剑桥大学任数学讲师

1877,1882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和

学院院长

1883,1884年,任牛津巴里奥尔学院研究员和政治经济

学讲师

1885,1908年,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891,1894

年,任皇家劳工委员会会员委员)

1890年,《经济学原理》出版

1924年,去世,享年82岁

重要贡献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英国乃至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确立了近代经济学一个空前庞杂的独特体系,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以及理论体系等等,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时至今日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暗含地影响着今日的各个经济学流派。

背景

时代背景

马歇尔所处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英国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需要加以研究和说明。

学术背景

英国经济学界的两个派别:

约翰穆勒,生产费用价值论;

杰文斯,效用价值论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

第六篇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四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

本和组织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

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争值的一般关系第一篇导言

体系结构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第三章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第四章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财富第三章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第四章收入。资本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欲望与活动的关系第三章消费者需求的等级第四章欲望的弹性第五章一物不同用途的选择。立即使用

与延缓使用第六章价值与效用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地的肥力第三章土地的肥力(续前)报酬递减的倾向第四章人口的增长第五章人口的健康与强壮第六章工业训练第七章财富的增长第八章工业组织第九章工业组织(续前)。分工。机械的影响第十章工业组织(续前)。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第十一章工业组织(续前)大规模生产第十二章工业组织(续前)。企业管理第十三章结论。报酬递增倾向与报酬递减倾向的相互关系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一章引论。论市场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第三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第四章资金的投放与分配第五章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续),关于长期

与短期第六章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

给第七章直接成本和总成本同连带产品的关系。销

售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第八章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

第九章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续) 第十章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第十一章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第十二章从报酬递加规律来看的正常需求和正常

供给的均衡第十三章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同最大

限度满足原理的关系第十四章垄断理论第十五章供求均衡的一般理论摘要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体系结构

第一篇

第六编

第三编

第二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一章分配概论第二章分配概论(续) 第三章劳动工资第四章劳动工资(续) 第五章劳动工资(续) 第六章资本的利息第七章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第八章资本与经营能力的利润(续) 第九章地租第十章土地租佃第十一章分配总论第十二章进步对价值的一般影响第十三章进步和生活程度的关系

理论体系的特点

是经济学说史上自约翰?穆勒以来又一次大综合,标志着新古典学派的建立。

方法论的特点:

1、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强调“连续原理” 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3、重视数学分析,尤其是重视“边际增量”分析方法的应

4、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依照英国的传统见解,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职能是收集、整理和分析经济事实,并用从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去决定各种原因的眼前和最终的结果;而且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规律是以直述语气表达的倾向之叙述,而不是以命令语气表达的道德上的告成。

本书如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话,那可说是在于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种应用。而且对于许多属于纯理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一旦知道应用图表的方法,就不愿再用其他方法去解决了。

纯数学在经济问题上的主要用途,似乎在于帮助一个人将他的思想的一部分迅速地、简短地并正确地记下来供他自己之用:并使他确信他对他的结论已有足够的——仅仅是足够的——前提。第一版序言

第一篇导言

绪论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

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

因此,一方面它是一种研究财富的学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

它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

贫困是否必然的问题给予经济学以最大的关心。

这个问题不能完全由经济学来解答。因为这个答案部分要依靠人类本性的

道德和政治的才能,经济学家并没有了解这些事情的特别方法:他也必须像别人一样地做,尽他所能去推测。但是,这个答案大部分有赖于经济学范围之内的事实和推论;给予经济研究以主要的和最大的关心,也就是这一点。

经济学的实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个动机是为一定数额的货币所引起的,正是对营业生活中最坚定的动机的这种明确和正确的货币衡量,才使经济学远胜于其他各门研究人的学问。

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心中任何情感的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

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绑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

以往的英国经济学家也许过于注重个人活动的动机。但事实上,像其他一切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经济学家研究个人,主要是将他当作社会组织中的一分子。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差不多像其他一切科学一样,经济学的工作是收集事实,整理和解释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科学的思想所必须采用的方法,正如左右两足是走路所不可缺少的一样。

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能用货币价格来衡量。

经济规律是关于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倾向的叙述。

一切科学的学说无不暗含地采用条件的:但这种假设的因素在经济规律中特别显著。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因此,经济学的目的,第一是为求知识而求知识,第二是解释实际问题。

经济学的主要工作——收集事实、分析事实和加以推论——应当根据上述主要问题来安排。

但是,经济学却避免讨论有实际经验的人所不能忽视的许多政治问题: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和实用的科学,而不是一种科学和方法。所以,用“经济学”这个有广泛意义的名词来说明它,比用“政治经济学”这个意义较狭的名词更好。

经济学家需要有三种重大的智力:就是知觉、想像和推理:其中他最需要的是想像力,使他可以探索可见的事件之不显著即处于表面之下的那些原因,与可见的原因之不显著即处于表面之下的那些结果。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

财富

一切财富是由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构成的;那就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但并不是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都可算作财富。

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

欲望的东西,我们姑且用财货这个名词来代表它。

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财货,有物质的财货,或个人的和非物质的财货。……其次,财货可分为可转让的和不可转让的。

凡不作私人之用和由自然供给而不需要人类努力的财货,称为自由的财货

财富这个名词这样用法,是符合于日常生活的用法的;同时,它包括那些——而且只是那些——显然属于经济学范围(如第一篇中所说明的范围)以内的财货;所以这种财货可以称为经济财货。因为,它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些东西(i)

属于某一个人所有,而不是同样地属于他的邻人所有,因而显然是他的东西;(ii)是直接能用货币衡量的东西。

价值的概念与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的,

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

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生产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

消费可以被看作是负的生产。正如人所能生产的只是效用一样,人所能消费的也只是效用而已。

我们可以对劳动下这样的定义: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部分地或全

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获得愉快为目的。

如果我们必须重新开始的话,除了那种不能有助于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不生产效用的劳动之外,我们最好将一切劳动都看作是生产的。

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与维持效率的必需品、习惯上的必需品

收入、资本

符合于收入的这种意义,市场的用语通常是把一个人的资本看作是他的财富中用于获得货币形态的收入的那一部分。

从日常营业观点来看的纯收入、利息和利润的定义。纯利益,经营收入,准地租。

从社会观点来看的资本和收入。

主要理论

1、需求理论(第三篇)

2、供给理论(第四篇)

3、均衡价格理论(第五篇)

4、收入分配理论(第六篇)

需求理论

1、欲望、效用、边际效用、需求价格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价格递减规律

3、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变动规律

4、需求弹性

5、消费者的选择原则

6、消费者剩余

供给理论

1、生产要素

劳动、土地、资本、组织

2、生产成本

实际成本、货币成本、边际生产成本

直接成本、补充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与生产成本相联系,提出了三个概念: 替代原理;代表性企业;投资的有利边际

3、供给规律

4、生产者剩余

均衡价格论

1、价格(分析)代替价值(分析)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的形态

3、垄断的价格理论

垄断

垄断价格及其形成

收入分配理论

1、收入分配数额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2、工资

3、利息

4、利润

5、地租

精彩语录

13>.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世界的历

史是由宗教和经济的力量所形成的。

2.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

3.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察的是个人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如此看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获得的物质资源。

4. 事实上,近代经济学的创始者,差不多都是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和为人

道的热诚所感动的人。他们毫不例外地致力于这样的信念:全体人民的福利应当是一切私人努力和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1890) 背景 生平 著作内容 精彩语录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基者;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生平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18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61,1865年,剑桥大学学习数学 1868,1877年,剑桥大学任数学讲师 1877,1882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和 学院院长 1883,1884年,任牛津巴里奥尔学院研究员和政治经济 学讲师 1885,1908年,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891,1894 年,任皇家劳工委员会会员委员)

1890年,《经济学原理》出版 1924年,去世,享年82岁 重要贡献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英国乃至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确立了近代经济学一个空前庞杂的独特体系,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以及理论体系等等,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学界占有支配地位,时至今日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暗含地影响着今日的各个经济学流派。 背景 时代背景 马歇尔所处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英国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需要加以研究和说明。 学术背景 英国经济学界的两个派别: 约翰穆勒,生产费用价值论; 杰文斯,效用价值论 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 第六篇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四篇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 本和组织 第三篇论欲望及其满足 第五篇需求,供给与争值的一般关系第一篇导言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英文参考文献

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概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界的经典著作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首次出版。这部著作被誉为“价值革命”的代表作,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内容概述 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首次提出了边际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 经济学家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经济学划分为消费理论和生产 理论两个部分,分别对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后来 供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学原理》中也涵盖了资源配置、消费决策、生产要素使用等方 面的内容,全面地解释了市场经济中的主要问题。马歇尔用其精炼的 文字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复杂性,成为了世界经济 学课程的经典教材。 三、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 1. 价值革命

《经济学原理》被誉为“价值革命”的代表作,其边际理论对价值理论的转折起到了推动作用。马歇尔的边际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古典经济学对价值理论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义了价值的概念,为后来主观价值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 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来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强调了市场经济中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指出了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为后世的市场经济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教育领域的影响 作为世界经济学课程的经典教材,《经济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其成为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入门经济学教材,对后来经济学爱好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界的经典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边际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刻探讨,以及教育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是指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体系,它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之一就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被誉为经济学的“圣经”。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和运用的一种方法论。它通过考察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揭示经济活动中的规律和机制。根据马歇尔的观点,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和数量的主要因素。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价格下降;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上涨。同时,供求关系还会影响市场的平衡和调节。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比如,一个人吃第一块蛋糕的满足感会比吃第二块蛋糕的满足感大,吃第二块比吃第三块满足感大,以此类推。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消费者,也适用于生产者。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包括“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指的是作出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在进行决策时,个人和企业需要衡量自己的机会成本,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方案。例如,当我们决定将一小时的时间花在健身上时,我们就放弃了在这一小时内进行其他有益活动的机会。 此外,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强调“市场均衡”原理。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求达到

平衡状态时的情况。当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相等时,就达到了市场均衡。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价格会达到最合理的水平,并且供需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它帮助我们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供求关系、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和市场均衡等基本概念。通过运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也为后续经济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和发展空间。

经济学原理曼昆和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曼昆和马歇尔 一、引言 经济学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学科,它为我们深入理解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工具。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曼昆和马歇尔是两位重要的经济学家,他们的贡献对于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曼昆史上最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出自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经济学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原则:个人制约原则、机会成本原则和供求关系原则。 2.1 个人制约原则 个人制约原则指出,个人的理性行为是基于他们的自利目标来进行的。曼昆认为,个人的自利行为往往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他通过分析个人理性行为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推导出了供求关系这一重要原理。 2.2 机会成本原则 机会成本原则是指,个人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放弃其它选择所带来的成本。曼昆认为,机会成本是指放弃一种选择所能得到的最高价值的机会。个人在做决策时应该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2.3 供求关系原则 供求关系原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供求关系原则指出,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当供需两个方面发生变化时,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供求关系原则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分析框架。 三、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是经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给经济学原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经济学原理。

3.1 效用原理 效用原理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马歇尔认为,经济行为的基础是个人对商品的满足程度。效用原理强调个人对商品的满足程度与其所消耗的商品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3.2 边际效用递减原则 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是对效用原理的一种延伸和深化。边际效用递减原则指出,当一个人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边际效用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人们在满足基本需求后,对进一步的满足感受逐渐减弱。 3.3 边际成本原则 边际成本原则是指,在做出决策时,个人应该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应该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时做出决策,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四、曼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的比较 曼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经济运行的影响,都强调了个人理性行为和效用的作用。 然而,两位经济学家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强调供求关系和市场运行的作用,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更注重个人对商品的满足程度和效用的作用。此外,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更加注重理论的逻辑性,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更加注重实证分析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总结 经济学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学科,包括曼昆和马歇尔的贡献。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强调个人对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则强调个人对商品满足程度和效用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理性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原理曼昆和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曼昆和马歇尔 曼昆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奠基者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与分配的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曼昆和马歇尔被誉为经济学原理的奠基者,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曼昆(Gregory Mankiw)是一位美国经济学家,他的著作《宏观经济学原理》和《微观经济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大学教育中。曼昆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将抽象的经济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他强调了经济学的普遍性和适用性,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现象的科学,而非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曼昆的作品不仅被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所使用,也受到了广大非经济学背景的读者的欢迎。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著作《经济学原理》被誉为经济学教科书的经典之作。马歇尔将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来研究,强调了经济学的实用性和政策导向。他提出了供求理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重要概念,为后来的经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马歇尔的研究方法注重实证观察和实证分析,他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入研究了价格、产量、成本和利润等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曼昆和马歇尔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们的著作,更在于他们对经济学思想的推动和传承。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曼昆强调了经济学的普遍性和适用性,鼓励经济学家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而马歇尔则注重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和政策导向,他的研究方法为后来的计量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曼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不仅仅适用于学术研究,也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因此需要做出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权衡利弊,做出最优的决策。经济学原理还告诉我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而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善资源配置。 总结起来,曼昆和马歇尔是经济学原理的奠基者,他们的著作和研究方法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强调了经济学的普遍性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将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曼昆和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不仅仅适用于学术研究,也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所创立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在经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强调了供求关系的重要性。在马歇尔看来,市场经济 中的价格形成取决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而价格又影响了供求关系。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歇尔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其次,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他认为,当某种商 品的消费量逐渐增加时,其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换言之,人们对于同一种商品的额外一单位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消费行为和效用最大化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此外,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强调了企业家利润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家的利 润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企业家的利润不仅是对其个人努力的回报,更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重要指标。马歇尔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家的作用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对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种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等。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对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马歇尔的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总之,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对于我们 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市场价格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是基于马歇尔的理论,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提到《经济学原理》,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是曼昆的那一版,马歇尔这一版没怎么接触过。读过之后发现,以前学的经济学基础知识都是马歇尔的理论,不禁对这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肃然起敬。马歇尔的生平经历和亚当斯密很相似,略有不同的是马歇尔最初是一名典型的“理工男”,酷爱数学,后又学习了物理,最后还是被经济学的巨大魅力所吸引开始研究道德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和经济学。或许正是这种多学科背景让他能在前人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上加以综合和发展,从而创造了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理论。和斯密一样,马歇尔的经学理论也是受到当时社会学术氛围的影响,主要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思想和斯宾塞《第一原理》的影响。 因为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被西方经济学家看作是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故他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经济学体系概括起来有六个特点:综合折中、心理分析、连续原理、进化原理、边际分析、局部均衡。其中心理分析是基础,马歇尔认为人的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的心里与奥派的“苦乐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进化原理显然是受到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影响。边际分析则与他自己深厚的数学素养有关,因为边际的内涵即是微积分的思想。至于局部均衡,则是力学中平衡的概念的启示。最后,说马歇尔的经济学说体系综合折中是因为他是根据19世纪出现的垄断等市场现象,吸收和利用边际学派的方法观点,对传统的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资本生产力论、节欲论等经济理论加以修正,建立起一个新的折中调和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块,均衡价格理论和国民收入分配理论。其中均衡价格理论主要是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和均衡价格的决定。国民收入理论则包括收入分配理论,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和地租利润理论。 关于均衡价格决定理论,马歇尔通过边际分析把抽象的心理现象“需求”转化为了“需求价格”从而建立了需求理论。在原有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了“组织”,这也是马歇尔对生产要素论的贡献。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把生产费用论和边际效用论结合起来并纳入其供求论的范围,认为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价格,从而建立了均衡价格理论。但这还不够,马歇尔还考虑了时间因素,及均衡过程动态化。不仅如此,马歇尔还提出了“生产者剩余”、“需求弹性”、“内部经济”、“外部经济”等概念,并且还区分了作为供给理论核心的生产成本的实际成本和货币成本。一般情况下,需求对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简单而快捷,同时需求弹性一般不会因时间的长短而有多大变化,然而,供给弹性是不同的,供给的变动要涉及生产规模的变化,所以供给对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生产规模变动所需的时间,即商品的供给弹性根据时间的长短,报酬倾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有两个前提假定条件,即“局部均衡”,(也就是某一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影响)和货币购买力不变。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论的延续及其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以均衡价格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折中主义体系,在分配理论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工资、利息、地租和生产者剩余构成全部国民收益,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国民收益越大,则他们各自的份额也越大。其中,马歇尔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来证明利息的决定于克拉克对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分析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他不是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作为对利息的唯一解释,而只是把它作为决定利息的一个方面,即需求方面的因素看待。关于资本供给价格则与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很相似,但不是唯一的解释,而仅仅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利息的决定。关于地租,他继承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地租是由土地的需求价格决定,土地的需求价格有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决定。马歇尔还提出了“准地租”的概念,准地租即在长期中数量可变,在短期中供给较为固定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所引起的报酬增加的部分。作为正常的生产费用的组成部分,利润的数额大小取决于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和供给。 读完《经济学原理》,我对均衡价格理论和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同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和曼昆的区别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和曼昆的区别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和曼昆的区别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概念和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和曼昆是两位非常重要的经济学家,他们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经济学原理,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经济学原理马歇尔和曼昆的区别。 1. 视角和方法论的区别 马歇尔和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的视角和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区别。马歇尔通过对供求关系的研究,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出了边际主义和效用理论,强调个体行为和市场均衡的作用。他的经济学原理注重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从个体行为出发,研究市场运行的机制。而曼昆则更多地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了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总量需求和总量供给的概念,致力于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两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原理中的方法论和视角上存在一定的区别。 2. 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的区别

马歇尔和曼昆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度和广度分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 的区别。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各种市场现象进行了深入 细致的分析,从价格形成、市场均衡到市场结构等多个层面进行了系 统的讨论,因此他的经济学原理在深度上具有一定优势。而曼昆则更 多地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整体经济政策的影响,他的经济学原 理在广度上更为突出。马歇尔和曼昆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深度和广度分 析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3. 个人观点和理解 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马歇尔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各有其优势和局限性。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着眼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着深刻的剖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 运行的基本规律。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则更多地考虑了整体经济运行 的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理解宏观经济的运行和整体经济 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两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原理中各有所长,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总结回顾 马歇尔和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从方法论和视角上 来看,马歇尔注重微观经济学的分析,而曼昆更注重宏观经济学的研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 著作,此书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本文将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结构、内容以及对经济学的影响三 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结构。该书分为六卷,包括总序论、市场 经济与分工、需求与供给、价值与价格、质量与价格索取及分配和保护与 进化等。马歇尔以一种批判性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建立了马歇尔经济学的 基本框架,并以供需关系为中心,解释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 其次,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内容。马歇尔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他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家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他提出了马歇尔需求曲 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并通过供需关系解释了价格的形成。在宏观经济学 部分,马歇尔研究了整体经济活动,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问题。他还涉及了货币、利率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学的影响。首先,马歇尔继承了古典 经济学的思想,并加以批判和修正。他强调了供需关系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些观点对于解释市场经济运行具有重 要意义,并成为了后来经济学发展的基石。其次,马歇尔的经济学方法论 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强调了观察事实和归纳法的重要性,提倡经济学家应当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并尊重实证研究的结果。这种 实证主义的方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并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基础。最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他认 为经济政策应当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作者简介 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著名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于1861年入剑桥大学学数学,毕业后在剑桥大学教数学,后转向研究经济学。1877到1884年先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牛津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1885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到1908年退休,在此期间还参与英国政府政策咨询活动。退休后,仍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经济学原理》是他的主要著作,这本书在1890年出版之后,曾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代的著作。 《经济学原理》内容提要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出现的时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是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继创立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自从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后,以往庸俗经济学的辩护理论已被马克思所揭穿,它们已经不能为资产阶级担负起辩解的任务,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创立一些新的理论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适应这种要求,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就出现

了新历史学派和以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等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到了十九世纪末,马歇尔便吸收各新旧庸俗经济学派的学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一书, 经济学名著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财富的分配》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福利经济学》 《丰裕社会》 《国富论》 《国民经济学原理》 《经济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萨缪尔森) 《价值与资本》 《经济成长的阶段》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经济学原理》(曼昆) 《利息与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