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考研笔记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考研笔记

西方行政学说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

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

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

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

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二战及以后各国行政管理(体制、权力、职能)随社会、经济等变革而发生了根本变化,正统行政学的理论原则和基本观点无法适应变革,受到怀疑和批评。

主要代表人物和观点:

美巴纳德:最早运用系统观点对行政组织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行政组织学说;美西蒙:对正统行政学的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管理研究,建立起一种较为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美行政学者沃尔多:对行政学的历史发展和内容范围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行政理论家帕金森:对官僚组织的弊病进行了精辟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美麦格雷戈:对人事管理的传统观点— X 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批评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新观点— Y 理论;

美林德布罗姆: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建立了渐进决策模式。

4、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这一时期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科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成为一门融合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这一时期行政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

A、应用学科‘政策分析’的兴起。(以帮助政府解决如何改进政策制定质量和怎样提高政策执

行效果等实际政策问题为宗旨)。

B、行政生态学的兴起和发展。

代表性人物:

以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推动政策科学突破性发展;

美彼得:对官僚组织的特征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彼得原理”;

美里格斯:借用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

5、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挑战:

70年代,众多的社会政治问题使公众丧失对政府的信心,现实对行政学理论提出挑战。人们

纷纷提出所谓的“新模式”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 (如:美青年学者:“新公共行政学”运动;英

学者:提出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此时行政学更加注重政府行政

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创新:

系统论、控制论等管理实践中广泛且成功的应用为西方行政学的进一步创新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

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新的管理学派相继诞生,且目标管理理论、权变学说在政府行政管理实践中得到直接应用,为创新提供现实可能性。

主要代表人物:

弗雷德里克森:美新公共行政学者,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进行全面反思与批判,用新方法、新视角研究公共行政;

美管理学家菲德勒:将权变管理理论应用于领导科学领域并提出著名的权变领导模式;

美学者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理论。

6、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专业的地位虽已完全得到巩固,但仍缺乏一个公认的、

明确的中心和体系。

此时期行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本学科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

企业家政府理论的兴起;

政策科学的繁荣;并成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的主流之一;

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

公众参与、政府间关系(尤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文化和行政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也进

一步为理论界所重视。

代表人物:

美政策分析家奎罗:系统阐述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布坎南:以经济学方法探讨政府行政问题;

美学者奥斯本/盖布勒等: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为政府改革开出了十种药方。

正确认识西方行政管理思想发展阶段性

(1)发展的‘交叉性’:

◆有些学者或代表人物具有跨时代性,其行政思想是承前启后的,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赫

伯特·西蒙,在三四十年代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美国社会科学界的行为主义介绍

和应用于行政学的研究;二战后他又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内容吸引和应用于行政决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魁首。

(2)发展的回复性:

◆行政思想的发展不是绝对的取代,一种行政思想向另一种行政思想的演变,决不意味着前一

种行政思想的消失。如: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科学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

◆所以,对于阶段划分及代表人物的认识,不能过于机械。

第一讲: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生平与著述美国人,1856年生,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

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著作与论文颇多:

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

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

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

1924:去世

一、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1、思想渊源:

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与当时德国的‘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的要求相适应);

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

政治——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

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

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予行政以权力。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

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

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

任务: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

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

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

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

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

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

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最盛的所谓“镀金”时期(19世纪7、80年代)。

19世纪70年代的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

的运动。

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

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

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

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

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

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二.主要行政思想

1.关于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

行政被看成是具体的细枝末节,具体办事,细节,容易处理;

之前的麻烦多集中在政府结构上,很少或根本没有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原因: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

美国建国之初:只有国务院、财政部以及战争部等有限的几个行政部门以及司法部长、邮政总长等,联邦机构成员小于1000人

1866年联邦费用仅为4100万美元,1871年联邦政府职员仅5.4万人;

1914年联邦费用达1.7亿美元,1914人员为48.3万。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

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增多,政府职能不断扩大,更复杂、更困难:“没有任何一种政府职责而今不是变得复杂起来,尽管它当初曾经很简单,政府曾经仅仅由少数人主宰,现在却由大批人主宰”。因此必须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机构与工作方法。

总之,行政研究提上议事日程,是时代生活提出的要求,因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贯彻一部

宪法变得愈来愈困难了”。因此,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以“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的事务减少一些不成体统的样子,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并使其各种职责都获得尽责的美称”。这就是威尔逊所谓“为什么当今的行政工作必须是如此认真而又系统地加以调整,使之适合于小心试验过的政策标准;为什么我们现在正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科学”的根本原因。

2.关于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有二个:

(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即:明确政府的职能和任务范围,明确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强调“适当性”:凡公共事务该由政府管理,政府承担其他社会组织所不能承担的,即为“适当”;若政府承担一切,或该管而不管,即为“不适当”

(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

即:用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进行管理,才能提高效率,完成任务。这应该是行政学各部门的具体研究内容。

特别强调:行政学研究不能仅限于“纯粹技术细节的那种单调内容之上”,而应对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研究,使行政学理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形成较高深的理论。

行政管理学的目的: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关于行政的实质

威氏将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是什么:

“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分,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就是政府工作中最显眼的部分,并且具有与政府同样悠久的历史”。

(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

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由政治加以确定:

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

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特殊手段与一般决策之间的关系

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

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举例:征税、执行对罪犯的惩罚、邮政、征募军队等。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宪政制度所要过问(关注)的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

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别,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

二者是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4.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

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5.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

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

应大胆借鉴别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

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6.关于人事行政的思想

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认为“为政在人”,十分关注美国当时的文官制度改革。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

威氏指出,之所以“提出在美国开展行政学研究,其目的在于找到最佳方法以建立下面这样一种文官班子,他们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充分的自信精神,工作起来既有见识又有分量,但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向公众进行咨询,与公民的思想保持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使专断成为不可能的事”。

“我们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经常性的公开商议,以彻底排队武断和阶级成见,并用这种方式建立一个具有足够的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它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但却依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

认为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以使政府这架机器有效地运转:

“我们必须有一批更好的官员以充当政府的工具”

“必须为文职机关的竞争考试提供有充分准备的人员,这些人员必须同样既接受各种自由形式的考试,也接受技术知识方面的考试,我们有必要用这种方法来建立民主制度。一支在技术上受过训练的文官队伍不久即将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

政府官员应具有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

所谓良好的工作态度即对于他们所为之服务的政府的政策,具有坚定而强烈的忠诚,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在各方面绝没有官僚作风的污点。

认识到行为领导的素质与影响力对下属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具有真正大公无私精神的政治家,其领导方式可以把自负而敷衍塞责的机关变成公正政府的具有大公无私精神的工具”;

提出通过高薪、激励等手段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

提高政府官员的工作质量:要使政府官员所经常感兴趣的是用他的才智作最大的努力,用他的良心作最认真的服务,使之不仅仅是替他的上级效劳,同时要为群体尽力。

如何做到:

高薪:“通过给予政府官员大量生活费用补助来使这种服务引起他最普遍的兴趣”

职业发展:通过发展他的前景来使这种服务成为他最珍视的兴趣;

提高营养与培养性格:使公共服务成为他最崇高的兴趣。

7.关于行政监督的思想: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

指出公共舆论是一种监督政策实施的有益机制,是必不可少。

该方面的思想蕴含在他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的分析中。

“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

“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这一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是完全安全而有益而不可缺少的。应该让行政学之研究去发现一些最佳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给予公众舆论以上述这种监督的权力,但却使之与一切其他的干扰活动分家”“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众舆论有敏锐的反应”。

因此:行政研究应当为公共舆论发挥其对行政管理的监督控制作用提供最佳途径。

8.其他思想

关于行政体制(政府间关系)的思想:

主张建立完善的公共行政机构;

要给予地方政府机构以新的生命;

要组建地方分权制度;

关于行政伦理的思想:

明确提出行政官员应该以良好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严格说来,统治者只不过是被统治者的仆人而已”。

三.简评

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

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

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

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拿来主义与本地化,扬长避短等)。

第二讲: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一、生平与著述

弗兰克·古德诺(1859-1939)。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行政学家和法学家。

但在西方行政学史上,让古德诺闻名的,是他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思想。

古德诺大学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法律,后任该校教授,对法学、政治学以及行政学均有研究自1888年在该校主讲行政法学课程,为时近20年,并在此逐渐建立起他的学术声誉,出版了《比较行政学》等书。

此外,古德诺曾任美国政治学会的第一任主席。

1913-1914年曾在北京担任中国政府的政治顾问,1914年因撰写了《共和与君主论》,鼓

吹帝制而卷入中国政治旋涡,并因此背负骂名。

1914-1928: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对该校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学校规模扩大,学生人数增长四倍。

1900年出版了体现了其主要行政学思想的名著《政治与行政》。

在该书中,古德诺舍弃了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分的政治学传统,对威尔逊提出的政治-

行政二分法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挥。提出政治是民意的表现,也即政策的决定,行政是民意的执行,也是政策的执行。

他这种创造性的主张对后来行政学的独立研究有着很大的贡献。

以《政治与行政》一书中,古德诺通过对国家行政与政治、法律、政党的相互关系;行政与立法、司法的相互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行政功能与体制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行政学思想。该书奠定了他在行政学研究上的不朽地位,对后世的行政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主要思想内容

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古德诺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行政部门的具体事务上,而是分析了行政有效展开所涉及到的外部环境问题。其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

通过该书,古德诺总体上关注如何才能即实现民主治理(政府的民治性),又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的效率。民主与效率要兼顾,而其认为方法是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并指出了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几条具体途径。

〈一〉、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

古德诺以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而闻名。

所有政府体制中都存在着两种主要或基本的政府功能:

“政治”——国家意志的表达;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

古德诺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贡献,并不在于他提出的这个“政治—行政”两分法本身有

什么新意。其贡献在于:他通过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

①第一次澄清了这种“二分”的提法而容易造成的一种误解。——这种误解认为:一种

政府功能只存在于一种政府机构之中。

②第一次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分权原则的极端形式不能作为任何具体政治组织的基础”。“因为这一原则要求存在分立的政府,每个政府机构只限于行使一种被分开了的

政府功能。然而,实际政治的需要却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与执行之间协调一致”。

这种进一步的阐释为其后来所提出的一些具有独创性行政思想奠定基础。

古德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政治与行政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但这种区分只是是纯理论上的,而不可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中,这两种功能不能被截然分开并分别委以给不同机关;而且这两种功能之间必须取得某种协调。

〈二〉对政治与行政应如何协调的途径的探讨

古德诺表现出的真正兴趣,主要不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而是它们二者的协调。他认为,政治与行政二者之间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这也就是他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所反复强调的主线。古德诺在指出政治与行政必须取得某种协调后,着重探讨了如何取得这种协调。

1、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

(1)政治必须取得对行政的某种程度的控制: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某种形式的控制是政治与行政协调的基础。

控制方法:A、通过法定制度达到的,如:英国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B、通过法外途径——如政党体制——实现的。例如,在那些“把分别主要承担这两种功能的机构在法律

上分开”的政府中,如美国,这种控制就是由政党来完成。

(2)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古德诺认识到,“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因为这种控制一旦超过某种限度,就不仅会妨碍有效的行政执行功能,而且还会损害建立这一控制的目的。

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政治对行政的这种必不可少的控制的恰当限度,以真正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如何保持这种恰当的控制限度呢?古德诺的答案并不复杂。他把行政功能从内部再作了划分,包括有执行功能、司法功能、准司法功能(如课税、具体规划、选举等)、统计功能和半科学化功能(如专利事务管理,地质勘查管理等)。

他认为政治对行政的控制应当限于对狭义的执行性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准司法、

统计和半科学性质的政府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受政治影响。执行性官员(只需最高级官员)从属于政治,保证政治对行政的控制,他们随政党而进退,其余的行政应该是不受政治影响的常任文官,以保证行政的效率。只有如此,真正的民治政府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才能得到。”

古德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为取得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协调,政治必须对行政拥有某种“适度”的控制,即控制行政功能中之狭义的执行性机构——通过控制这种机构的高层高官即可(政治性任命官员)。

2、政治与行政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

古德诺认为,协调不仅取决于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而且还取决于行政权力的必要集中。美国是将“分权”理论精神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它不仅将国家作了横向的划分,使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分立,相互制约,而且还使中央与地方分权——联邦制与地方一定程度的自治。

在古德诺看来,这种分权虽然有其可取的一面,但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导致政治与行政的失调。他认为,中央与地方的这种分权,造成了行政力量统一性

的破坏,从而使国家意志的执行出现了问题。

即:中央徒有国家意志表达的权力,但这种意志的执行则在相当程度上仰赖于地方,而

地方如果不受中央的控制,在执行时则可能歪曲这种国家意志,使之屈从于地方利益的

需要。

古德诺认为,地方不受控制,它就会脱离国家(或州)从而使整体走向分裂。

为避免分裂,中央政府便会通过加强立法(因为行政权在地方手中)来限制地方权力,保证统一。而地方则会使用消极的不执行权来对抗。而如此一来,一方面国家的意志无法贯彻,另一方面宪法所规定的地方自治权实际上也受到了侵犯和否定。在古德诺看来,这正是美国的情形。

为此,古德诺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便只有通过行政权的集中这个唯一的途径。他认为,传统上人们对集权的担忧和恐惧其实是受到了误导,是没有根据的。

因此,古德诺主张行政权的必要集权。

古德诺的第三个基本观点:为取得行政的效率以及保证民主,行政集权都是必要的。

3、在美国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

如前所述,古德诺指出了协调的必要性,指出了走向协调的两条必由之路:即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和行政权的必要集中。

然而,美国宪法所提供的法定政府体制使这种“适度控制”和“必要集中”得不到赖以成长和发展的任何基础。美国宪法使得国家意志的主要体现者即立法机构不可能直接控制行政机构的领袖;使得联邦行政权力和地方行政割裂开来而失去统一性。

但美国的政府体制仍然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和协调,它们依靠的是什么呢?古德诺对美国政府机构的运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协调来自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这就是政党。

政党问题虽然在美国法定体制之内没有丝毫地位,但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与“必要的行政集权”全来自于政党功能的发挥。

也就是说,通过政党对立法机构成员和执行机构成员的挑选,通过政党对中央行政官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的挑选,而恢复了被法定体制所阻止的国家行政系统的大一统性质,建立起一种必要的行政集权。

总之,正是由于政党本身的统一性和党员对党的忠诚,美国政治体制的设计者给后人的巨大难题才得以顺利解决。

这实际是古德诺对美国一百多年来奉为神圣不可动摇、作为政府体制读者论坛基础的分权制衡理论进行的深刻反思。

古德诺的第四个基本观点:美国的政党制度对于保证美国政府体制的顺利运转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

4、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古德诺认为,由于政党在美国政府体制中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使美国的政府体制作出某种调整以正式容纳政党这个现实,发挥它已有的协调功能,制定出政党的行为规范,减轻和消除政党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因素。

为达此目的,古德诺认为首先要变革美国行政分权的体制,从而使政党能对政府负起全责。由于美国政府体制上的原因,行政权是分散的。尽管政党负起挑选行政官员的责任,但是,各类行政长官的任期不一致,选举有错落,政党在一次选举胜利中所能获得的对政府的控制并不是全面的。这种行政权不能集中于一党的局面,便造成了责任不明确的弊病,进而必将会带来推诿、搪塞、涣散和无效率。为此,应该将所有的行政执行权集中到一个行政长官手中,从而使政党能通过一次选举胜利而担负起全部责任来。

这里,古德诺明确指出了建立行政集权体制是政党得以对政府负责,加强民主与效率协调的的重要保证。

其次,由于美国政府体制高度分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矛盾并非是能够为一个弱小的、涣散的政党所解决的,因此从这种实际要求中形成的政党都是较为强大的全国性政党。

然而,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党也有可能在某种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形成对民主和效率的破坏和威胁。因此,古德诺认为,有必要对政党的行为作出规范,将政党这个法外的东西吸收到法律以内,加以一定的管束,防止政党将自身变成目的。

例如,政党在控制行政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就像“政党分肥制”那样,既使得行政效率因为大量的“外行”涌入而丧失殆尽,又使得行政机构整个儿“政治化”,

从而危及国家意志的自由表达。文官制度的实行,实际上是对政党行政的一种限定,它不但保证了行政效率,而且也保证了政治对行政控制的适度。

在把政党由法外引进法内来的问题上,古德诺还竭力主张要明确政党在政府体制中的地位,把它置于民主化、法制化的管理之下,从而使它摆脱受少数人控制和操纵的局面。古德诺还主张政党应该实行财务公开原则,防止政党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于密切化。

最后,古德诺还认为,美国的两党制度实际上常常使选民对政党四年的整个政策作出单一的评判,这样往往导致许多问题不能真正体现出人民的意志。为了适应分解政治问题,从而使政党对人民的意志更负责任的需要,政府体制应该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就是“更加经常地使用公民投票的方法”。

古德诺的第五个基本观点:美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于:将政党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之成为法内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以使其更加负起责任。同时,美国应更多地采用公民投票之方法。

三、简评

在威尔逊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着重对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思想和观点都较为深刻。

总体上看,古德诺的行政学研究与威尔逊的研究有相当一致的地方,他也是站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一边,主张行政权力的集中,批评了美国建国之初被奉为神圣的某些思想原则。

因此,与威尔逊一样,古德诺的研究也明显地带有某种批判精神,他把注意点放在影响行政变革的政府制度上,而没有真正地深入到行政管理内部的那些技术性细节上去。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所代表的利益造成的。

总体上,行政学研究在古德诺、威尔逊等行政学创立起这里,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个起步,它的深入、全面、系统的展开则是他们之后的下一代的课题。

附:应思考的问题

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含义?政治指什么?行政指什么?

古德诺关注的重点问题是什么?

古德诺行政学思想中体现了何种价值目标?

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今天应如何认识看待古德诺这些行政学观点(协调、适度控制、中央集权)

古德诺对行政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在哪?对后人的影响如何?

古德诺行政学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欧洲的政府体制与管理现状)

古德诺的观点多大程度上被后人在理论或实践中所采纳?

第三讲: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出生:1856-1915 ;

职业:普通工人、职业管理者、管理思想传播者;

代表性著作:1911《科学管理原理》

其他著作:《计件工资制》、《工厂管理》、《制造业为什么不欢迎大学毕业生》、〈效

率的福音〉、〈科学管理〉;

二、泰罗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

传统的管理:经验管理+ 经验生产

工人为什么磨洋工?(如何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工人认识偏差:以为提高效率会减少就业;

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企业主不愿为高效率支付高工资;

工人传统问题:代代相传的经验工作方法

三、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作业管理方面

1、工作定额原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地确定工人的工作定额。

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工作日写实,是对工人在工作日内的工时消耗情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通过工作日写实,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工人工时利用情况,找出时间浪费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技术组织措施。

测时,是以工序为对象,按操作步骤进行实地测量并研究工时消耗的方法,测时可以研究总结先进工人的操作经验,推广先进的操作方法,确定合理的工作结构,为制定工作定额提供参考。动作研究,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减少有的疲劳,提高生产率。

所谓科学工作方法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标准操作方法和采用标准的工具、设备。也即找出标准,制定标准,然后按标准办事。

2、标准化原理

指工人在工作时要采用标准的方法,而且工人所使用的工具、机器、材料和所在工作现场环境等等都应该标准化,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铁搬运实验:用铲的科学。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即主张一改工人挑选工作的传统,而坚持以工作挑选工人,每一个岗位都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以确保较高的工作效率。

第一流的工人:能力与意愿

4、差别计件付酬制

工人磨洋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付酬制度不合理。

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如果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按比正常单价高出25%计酬。不仅超额部分,而且定额内的部分也按此单价计酬。如果工人完不成定额,则按比正常单价低20%计酬。

(二)组织管理方面

1.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原理

计划职能包括三方面内容:

①时间和动作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②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劳动定额和标准的操作方法,并选用标准工具;

③拟定计划、发布指令和命令。

④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这里计划的实质就是管理,计划与执行相分离就是将管理职能从企业的生产职能中独立出来。

2、职能工长制:

用八个职能工长取代原来的工长,分权管理;

管理的例外原则(最高管理层)

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负责处理,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如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的人员

更替等。这种例外的原则至今仍然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三)管理哲学方面

与其说科学管理是一些原理和原则组成的管理理论,不如说科学管理是一种改变当时人们对

管理实践重新审视的管理哲学。他倡导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合作与共同提高效率。

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的那样:" 科学管理是一种关于工人和工作系统的哲学,总的来

说它可能是自联邦主义文献以后,美国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特殊的贡献。"

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影响

1 、行政学家通过科学管理来寻求政府的行政效率:

(1 )美国全国办公室管理协会会长威廉·亨·莱芬韦尔:

第一个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运用于机关办公室管理工作中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发表许多有关办公室科学管理的论文及著作。

(2 )莫里斯·卢埃林·库克:

他是泰勒的亲密合作者,科学管理的早期研究者之一。成功地把科学管理运用于市政管理工作中。

( 3)伦纳德·D·怀特

美国著名行政学家,他更进一步用科学管理理论研究政府行政管理。

2 、美国政府

初期的抵制:对于科学管理进入联邦政府的问题,美国国会曾进行了长达五年的调查,由于工会的抵制,最终结果是立法禁止进入。

后来也将科学管理运动提供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政府的行政管理、精简政府、调整机构、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改革,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评价

1、泰勒科学管理的二重性

一系列最丰富科学成就;

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

2.泰勒科学管理的贡献

(1 )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2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总体上,泰勒促使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重新审视与思考,为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开

辟了道路。同时,泰勒制的现场作业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生产组织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于采取了科学管理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许多倍。

3.泰勒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1)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泰勒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

营和管理的问题

第四讲: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1841-1925 年;亨利·法约尔,法国人,1860 年从矿业学校毕业,随后进入一家采矿冶金公司,

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1866 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从采矿工程师、矿进经理,直到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的管理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巨大。

代表性著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年.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练出了管理活动并给出了管理的定义

六种基本的企业活动:

①技术活动( 生产、制造、加工) ;②商业活动( 购买、销售、交换) ;③财务活动( 资金的

筹措和运用) ;④安全活动( 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 ;⑤会计活动( 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 ;⑥管理活动(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 。

“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

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2、分析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1)计划:

含义:“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定行动方案“;

计划的重要性:计划对管理工作具有首要的重要性;

计划应具有的特点及对计划的要求:“统一、连续、灵活和精确” 。

计划工作对领导者的特定要求:精明、有经验;具有管理人的艺术、积极性、勇气、专业能力、处理事务的一般知识和领导者本身的稳定性。

(2)组织

含义:就是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就是要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重要性:组织是管理的第二要素;

组织应完成16个管理任务;

组织之管理幅度:主张在组织内维持一种比较狭窄的管理的幅度。

组织中应设立参谋人员,即提出了直线和参谋机构的组织原则——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参谋机构来协助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

(3)指挥

含义:指挥即运用其领导艺术以推动组织业务、促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减少无效耗费的过程。指挥对于管理工作的意义:指挥是管理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使组织成员的活动得到保证。

有效指挥的具体原则或方法:a. 对职工有深入地了解;b. 淘汰没有工作能力的人;c. 对组织和职工之间的协定要很了解;d. 作出榜样;e. 对组织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使用概括的图表来促进

这项工作;f. 召集主要助手开会,以便统一指挥和集中精力;g. 不要陷入琐碎的事务;h. 力争

使组织成员团结、主动、积极和忠诚。

(4)、协调

含义: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就是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

协调的重要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管理人员通过协调,让组织成员团结一致,使组织的所有活动和努力都得到统一和和谐。

协调的方法:通过组织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来进行协调。

一是应定期召开会议,以便为就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程、计划等方面交换意见提供机会和场所。

二是在会议间隔期,使用联络人员(参谋人员)承担联络工作,以加强沟通协调。

(5)控制

含义:控制就是要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命令进行。也即对各项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

重要性: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种要素的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没有控制,其他四种要素活动的效果既得不到验证,也得不到保证。

有效控制的方法:一是及时采取行动;二是检查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条件;三是应注意控制的度,避免对各部门的领导和工作进行过多的干预,以免造成双重领导与越权指挥。

3、提出了十四条管理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

(2)权力与责任:二者互为因果

(3)纪律:纪律对于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的;

(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都应该接收而且只应接收一个上司的命令;

(5)统一领导: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仅有一个领导和一套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薪给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

(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适应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

(9)跳板原则:在取得授权的情形下,不同部门的低层级管理人员越过上级权力与信息链直接进行沟通与交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10)秩序: “凡事各有其位”(各有其位,各称其位);

(11)公平:善意和公道.公道是执行已订立的协定,善意地对待员工,关注平等.

(12)保持人员稳定:任何组织都有必要鼓励职工做长期的服务

(13)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计划的动力

(14)人员的团结: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4、倡导管理教育

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可以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到。

指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

把管理视为一门科学。提出在学校设置这门课程,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普及和传授管理知识。以提出一套比较全面的管理理论,并使之得到广泛运用。

三、分析与评价:

1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

(1 )系统性,理论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构架,并因而被引入课堂;

(2 )一般性:可应用于工商企业,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军事组织以及其他各种组织。(3 )具体管理原则的实用性: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

2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 )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

(2 )有些概念关系还有些混乱:如管理与领导之关系,领导之于指挥、协调、沟通等。

3、如何看等法约尔的贡献:

(1)他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它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该学派将法约尔尊奉为开山祖师),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

(2)要正确运用其提出的管理原则:

是指导行动的灵活信条,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则。

教条化的理解只能导出教条化的结局——管理失效;

要使管理真正有效,还必须积累自己的经验,并适宜地掌握合理运用这些原则的尺度。

(3)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

计划的重要性;

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管理的实践性;

第五讲: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一、生平与著述

1.1864-1920, 德国著名学者,思想家;

2.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 海德堡大学\ 柏林大学\ 哥丁根大学, 博士;

3.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 教授\ 游历者| 思考者;

4.学术研究与著述:

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 经济\ 政治;

代表性著述: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作为职业的学术\ 作为职业的政治;

5.韦伯关心的主要问题:

西方文明的独特性,即其所特有的因素,并借助理想类型的研究将这些因素概括为几个核心的概念:理性\权威\合法化;

资本主义世界命运,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的发展:试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所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 ---如何拯救人(的尊严)?

即韦伯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现代政治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理性化与自由):

韦伯的结论:多元论,尝试式的探索,实验性,而非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

6.影响与声誉:对世界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三个德国人之一;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被各

科社会科学奉为”经典作家”;

二.韦伯官僚组织(科层制)思想

(一) 核心概念:

1. 权力(power): 无视人们的反对, 强使人们服从的能力; 权力与服从(obedience) 相对应;

2. 权威(Authority): 政当化的统治, 是权力的一种特殊形态, 两个特征: (1) 自愿服从; (2)

存在着一套支持统治的正当性的信仰体系;

3. 正当性(Validity):

指人们愿意服从该权威( 统治) 并根据该统治系统的相应命令来行动的可能性, 这种正当性可能出于不同的基础: 传统\ 情感\ 某种价值信念\ 某种成文规定, 等等; 不同的正当性基础, 导致了不同类型的正当统治.

(二)权威合法化的方式与组织类型分析

1. 超凡权威与神秘化组织( 个人魅力型正当统治)

超凡魅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和追随;

神秘化组织(chrismatic): 这种组织行使权威的基础是基于统治者个人的人格, 它以对个

人的崇拜迷信为基础;

统治者个人的人格特征: 超自然/ 超人的力量或品质, 因而具有人格魅力, 如宗教先知, 智者, 战争英雄, 救世主, 政治领袖, 可归为四类:

(1)北欧神话中的熊皮武士, (2)萨满教的女巫;

(3)先知与救世主;

(4)文人或知识分子;

◆两个特征:

–反对经济上的考虑(经济上的平均主义)

–内在的不稳定性;

2.传统权威与传统型组织

传统型权威: 基于传统习惯或世袭得来;

两种形式: 世袭制与封建制;

◆特点:

–A. 统治者与服从者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自然的亲缘关系,统治者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

–B. 与特定的经济组织形态---即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紧密联系;

–C. 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宗教特性;

3. 法定权威与合理化—合法化组织(法理型)

法定权威: 由理性和法律规定的权力;

合理—合法化组织: 即以理性和法律规定为基础行使权威( 统治) 的组织;

◆在该组织中:

–权威的基础是组织内部逻辑一致的各种法律规则以及得到法律授权的管理人员所发布的命令,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与领导者

个人的品质,能力,学识关系不大.不依赖于与个人有关的身份或属性,是一种非人格的权威统治;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受组织规则的约束;

(1)何为合理化(rationality, 理性):

–因为它被专门用来作为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的手段:即组织是精心设计的机器,旨在执行某些功能,而机器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为机器发挥最大功能起着它们各自的作用;

(2)何为合法化(legitimacy):

–因为此类组织中有着一系列规则和程序,一定时候在组织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组织成员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

◆韦伯称这种类型的组织为”官僚制”(bureaucracy), 又译为” 科层制”,

◆韦伯认为, 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态, 所谓理想, 并非指” 应当” 或” 合乎需要”, 而是指组织的一种纯粹或标准模式, 一种标准的组织形态;

◆官僚制是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权威制度.

4.韦伯对三种类型组织的评价:

A. 超凡魅力: 非理性, 过于感情色彩,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

B. 传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

C. 只有法定权威适合于现代管理组织,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 谨慎的公正”:

–a.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b.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c.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而是受到规则的约束;

(三)官僚制(科层组织)及其特征

1. 官僚制的含义:

◆一种以法理型权威( 统治) 为基础, 具有专业化功能和固定的规章制度, 设科( 部) 分层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制度或管理形式;

2. 官僚制的特征:

(1) ( 合理的) 专业分工:

–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

(2)

层级节制的权力等级系统:

–层层控制的组织结构,在组织内按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

(3)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制定一整套严密的规则程序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保证整个组织工作的一致性,明确性,不可随心所欲.(理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预测性)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档案):

–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且记录在案,用毕归档. 以使组织独立于个人之外,也利于明确任务\指令\权责,利于加强控制;

(5)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以法律\法规条例\正式文件来规范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以避免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影响组织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

–严格区分公事与私事:组织成员间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公务关系,处理组织事务只考虑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正当性),而不考虑私情.

(6) 专业培训:

–建立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培训机构,为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以使其具备或增加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服务的数量\质量,提高效率.

(7) 合理合法的人事管理制度(工资\升迁\任用)

A. 依据工作性质要求和人员本身的资格条件任用人员;

B. 根据职位等级系统对人员的职位给予合理安排,使人适其位,充分发挥其功能;

C. 由自由契约而承担职务(市场原则);

D. 职位设计:每一个职务都有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和应具备的学识能力经验要求;

E. 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依级别,责任大小,年资,地位而定;

F. 绩效制:奖惩依工作优劣来定;

G. 晋升依工作绩效和资历非关系而定;

H. 职位不能转让或继承;

I.

职位非私有,不得滥用职权;

J. 管理人员在行使其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

3.韦伯所认为的官僚制的优劣

–优: 技术效率

B. 合理性;

C. 稳定性;

D. 普适性;

–劣:

A. 官僚体系庞大而致行动缓慢,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效率低下;

B. 官僚主义弊端(bureaucratism);

C. 理性主义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人沦为工具而不再是目的, 即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

冲突);

三.对韦伯官僚制的评价

1. 韦伯理论具有巨大的社会政治意义:

(1)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型的工业化大企业发展迅速, 这种新型的组织需要有稳定, 严格, 精细, 可靠的管理, 韦伯认为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想管理形式;

(2)他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的必要;

抨击旧的传统以及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

(3)因此韦伯所解决的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的问题-- 组织的合

理化;

(4)由于其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故也被誉为德国的亚当斯密;

2. 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最早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进行研究,”组织理论之父”

(1)开启了组织( 行为) 理论研究的先河

–a.

提出了一个对不同组织的性质, 形态, 特征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 尤其是三种组织形态的分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b.

从权力( 权威) 的视角来研究组织类型, 开创了组织研究的新方向;

(2)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系的的规则/ 原则( 其对官僚制特征的描述揭示出了现代行政组织的许多重要管理原则如专业分工, 层级节制, 考试录用, 职责权限, 工作报

酬等)

(3)强调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 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控

制, 促进了管理法治化, 科学化,

(4)讲求效率的行政观, 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3. 韦伯理论的局限性:

(1)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 与现实中的组织有差距;

(2)偏重于静态研究, 过分强调机械的正式组织的功能, 忽视了组织运作的过程和非

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3)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的分析, 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间相互关系的探

讨;

(4)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和职能权限划分, 忽视宏观协调;

(5)过分强调人员稳定, 导致组织惰性; 过分强调年资在升迁中的意义, 导致论资排辈;

(6)过分强调组织利益和组织效率, 忽视了组织成员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及人性发展;

–即: a.纯理论的理想性/ 抽象性;

b.研究角度和方法上的局限性

–静态的而动态的;

–内部的而非内外互动的;

c.具体的原则方法缺乏弹性与适应性

–过份崇尚法规, 规章和制度, 而忽视其执行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导致组织和个人行为

的僵化, 缺乏适应性;

第六章-----第七章

二、第六讲: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

一.生平与著述

1. 生平: 美国人,1891年生,早期杰出的行政学家和人事行政学专家;

2. 职业与工作经历:

教授:

芝加哥大学;

曾任美国文官委员会主席, 亲自组织和参与了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3. 代表性著作:

1926 年 < 行政学研究>, 该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 体现了怀特为对行政学理论系统化的努力, 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此外还有: < 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 联邦主义者>, < 外国公务员制度 >;

二.怀特行政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对行政学行政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 研究对象:

即对” 国家政府中的市政, 联邦或联邦行政进行研究”;

(2) 研究范围:

行政中的各种问题, 包括: 公务员才能的发展, 工作的胜任, 廉洁, 负责, 合作, 财政, 监督, 领导资格, 纪律, 及各级政府的行政程序等;

(3)研究的目标(目的):

A.运用物质材料完成国家建议的任务;

B.权限范围内最有效的利用一切资源;

C.以最敏捷/ 经济的方式圆满完成政务计划;

D.政务的有效推行和管理;

E.防止行政权的滥用;

2. 提出了行政环境的思想

(1) 对”行政环境”含义的界定:

为“围绕着行政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管理,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效果的各种因素总和”;

(2)

分析了各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如何影响( 作用于) 行政活动, 行政行为及效果;

A.经济环境的影响—行政职能与任务范围:

B.政治环境的影响—政府职能,. 行政制度与组织;

C.科技环境的影响—行政方法, 行政技术, 行政研究;

D.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公民的要求, 国际经贸环境;

3. 系统地探讨了行政组织的有关问题(行政组织思想)

(1) 关于行政组织体制方面的思想: 归纳了行政组织体制的类型及特征:

A. 自治型对官僚型

自治型:

民选制, 任期制, 政治责任制,

官僚型:

委任制, 长期制, 管理责任制

B. 中央集权型对地方分权型

地方分权型:

地方政府对地方事务有决定权;

C. 独立型对权力汇一型;

独立制型: 将每种服务机关视为一种独立单位, 与其他服务机关之间保持极少或毫无直接联系;

权力汇一型:

将各种服务分集于各部门, 各部门间密切联系与配合并有着统一的行政首长负责领导与协调;

(2) 对行政责任与权力的分配问题的分析

A. 指出:

权力与责任的适当分配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

B. 权力责任分配的含义:” 每一个行政官员必须特别赋予一种固定任务”, 为此, 必须配以行政权力( 法律上和财政上的固定权力);

C. 实践中权责一致的困难和障碍所在:

民选官员缺少上级监督; 委员会制易致责任不清; 职权分配不当; 机关之间缺乏协调; 机构设置过多; 机构越权; 等等;

D. 提出了权责适当配置的原则及具体措施:

法定权力与立法依据;

配以充足财源;

将同一目标的事务( 其权力与责任) 归于同一部门;

权责分配与任务相一致, 与人员相一致;

按区域, 工作性质, 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进行分配;

(3) 对行政组织有效监控幅度的探讨

必须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控, 以防止其被滥用,

因精力限制, 监控幅度不应太大, 以保证监控的有效性;

“任何行政首长, 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七个部或七个行政单位, 否则将导致效率下降”; (4)提出了优良行政组织的标准

–能获得最优秀的人才;

–组织成员应有一致的责任及适当的权力;

–将行政官员区分为政务官与事务官, 明确各自的权责, 任务, 以职务划分为原则, 确实指标;

–设置有专门的协调机构;

–对组织的管理效率进行精确合理的测量;

4. 提出了行政协调的思想

(1) 协调的含义:

行政协调:是指行政主体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和配合关系,以达到共同目标的管理行为,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2)

如何协调:

A. 应精简机构;

B. 应设置行政协调机关;

C. 及时而精密的协调;

D. 以首长裁定为最后决定

5. 提出了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

(1) 关于人才的选拨问题

A. 指出人才选拨的重要性: 认为此为当代人事管理的二大支柱之一( 另为职位分类)

B.人才选拨的方式

–a.设置独立的考试机构

–b.考试方法应科学化, 多样化:

笔试,

口试,

操作试验,

工作试验,

心理测验;

(2)关于职位分类—分级和工资制定的问题

–重要性: 职位分类对实行工资管理意义重大;

–如何分类:

–工资多少应根据所完成的工作加以确定;

–同工同酬;

–必须按按现代标准改进工资政策, 确定生活费用, 公平报酬;

(3) 关于职务晋升的问题

A. 进行考核, 实行功绩晋升制度;

B. 确保能干的人员得到提拔和重用;

C. 应扩大晋升选才的范围, 内晋与外聘兼用:

D. 综合运用职务晋升的依据;

–工作资格;

–工作成绩;

–职务晋升考试成绩;

–( 领导评价);

6. 行政伦理思想

(1) 行政伦理:

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维持行政管理活动参与者之间,即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其他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之间等的合理,正当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2)关于官纪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官纪:的表现于行政人员的热望, 忠诚, 合作竭力负责及以服务为荣的精神, 有高尚和衰微之分;

–高尚官纪的重要性: -- 能激励人的积极性, 保持官界纯净, 培养良好素质, 免除各种私利之事;

(3) 导致官纪败坏的因素:

A. 缺乏奖励;

B. 惩罚无度;

新版山东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 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山东大学行政管理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3)日语、(620)行政管理专业综合、(811)公共行政学 一、(620)行政管理专业综合的参考书目为: 罗宾斯《管理学》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 二、(811)公共行政学参考书目为: 1.《《行政管理学》(第五版),夏书章,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 2.《《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二版),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众所周知,真题是考研英语复习的treasure,正所谓真题吃透,英语不愁! 那应该什么时候开始拿真题练手呢? 假如你是从1月份开始准备考研,考虑到你第一个月刚入门,决心不定、偷工减料,并且觉得考研难不时地需要给自己做点心理建设,那么1月份等同于没学。真正投入考研事业要从2月份开始算:2、3月两个月的时间怎么也可以背完一轮单词并学到一点语法皮毛了,故在4月这个春暖花开之际刚好可以开始练习真题啦~ 千万不要单词没背多少或者跳过语法直接做真题,这样不仅做题过程很生涩,而且囫囵吞枣只能是浪费真题,关于真题大家可参考木糖的。 4月—12月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真题练习该怎么规划呢? 建议可以这样安排: ①4月—5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的阅读部分; ②6月—8月完成考研英语真题中除作文外的部分; ③9月—11月除了近几年真题,将剩下的真题全都做完,包括作文; ④12月成套做最后三年的真题,当考前模拟,注意整体的做题效率,如一篇阅读最多最多20分钟内完成,同时也要确保正确率。 不仅单词需要每天坚持背,贯穿考研全程,真题也是每天都要有接触,保持做题的“手感”、训练“语感”并培养英语的学习兴趣。

行政学说史

一、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六个阶段 (一)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背景: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社会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原有的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不再适应要求,需要一门科学专门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代表与成就:1.威尔逊《行政学研究》标志着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进一步发展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思想。 3.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科学化联系起来。 4.法约尔作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者提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二)正统时期:1919--1941 背景与特点:1.秉承早期行政学理念,经济与效率被认为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故得名“正统时期” 2.以官僚制及其组织、管理为重点,探求行政管理是原则与规律,并试图确立行政学基本理论模式与学科体系。 代表成就:1马克斯·韦伯《论官僚制》奠定现代官僚制理论研究基础 2.怀特推出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3.古利克研究分工与合作,公共行政,强调工作协调 4.厄威克归纳概括行政组织管理原则并参与合编《行政科学论文集》 5.福莱特创立动态行政管理理论,为向行为主义行政学过渡做贡献。 (三)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 背景:“大萧条”与二战,自由放任政策向国家干预转变,行政学也面临变革与挑战,需要深入实践,拓宽视野 代表与成就:1.巴纳德建立系统行政组织学说 2西蒙批判行政原则,引入行为主义研究方法与决策概念,创立决策理论 3.沃尔多全面探讨行政学历史发展与内容范围 4.帕金森批判官僚组织弊病,提出帕金森定律 5.麦格雷戈总结人事管理的X理论,提出Y理论 (四)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背景:新科技革命展开,管理现代化发展 特点:1.由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成为综合学科 2.政策分析学科兴起3行政生态发展 代表与成就:1.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2彼得提出“彼得原理”,进一步研究官僚组织 3里格斯借用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 (五)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背景:1滞涨危机,社会问题凸显,政府信贷危机;行政面临挑战2新公共行政学发展 3行政学的现实意义被更加重视,新的管理学理论为行政学创新提供了条件代表与成就:1费雷德里克森等提出新公共行政学 2菲德勒权变领导模式3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六)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主要研究内容:1回顾与反思本学科历史2“企业家政府”理论兴起3政策科学繁荣,成为行政学研究主流之一4公共选择理论影响深远 5公众参与、行政文化等被重视 代表与成就:1.奎德政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2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3奥

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642公共管理学、856综合知识)考研备考指南下载 2014年武汉大学(642公共管理、856综合知识)考研复习指南.pdf (1.66 MB, 下载次数: 172) 写给2014年志取武大的童学 我想,这篇文章既是写给正在努力复习,想考取武汉大学的你,也是对我考研过程的一个小结。之所以选择武汉大学行政管理,大抵包含如下理由:一,武汉大学整体实力很强,行政管理专业也很不错,符合我考一个好一些学校的愿望;二,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参考书比较简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中几乎没有令我头痛的运筹学和管理定量分析之类的东西,不像厦门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三,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的题目比较常规,参考教材之外的东西不多,不像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四,武汉大学行政管理每年招的人数在相同水平的院校中算是很多的,这无疑为成功考取提供了重要基础。就这样,我的选择从最初的偶然到最终的必然。 在考场我能从容作答,并成为本专业屈指可数的两门专业课都考了120分以上的人。同样,由于专业课基础扎实,在复试的过程中我成绩也得到不小的提高,顺利拿奖学金。 有人将考研的过程比作一个涅槃的过程,对此观点我颇为赞同。作为本科就读于普通二本院校的同学,我与很多同学一样都想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我只想说,如果是一个人的战斗,没有师兄师姐以前考上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凡事都要自己摸索,那真的是需要这样的。相反,如果有一套好的资料和一起奋斗的朋友,整个过程会轻松很多。原因很简单,一套高质量的资料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可以解决考研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为客观外在,一个则可以相互砥砺,强化信念,此为主观内在。而这两个问题,我相信通过这份资料您都能得到解决! 最后,祝愿各位朋友都能够实现心中的理想,决战珞珈之巅,梦圆武大行管! 成绩截图 1. 资料适用范围

《西方行政学说史》详细大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详细大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简述西方行政学说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

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西方行政学说史西方行政思想史教学课件

❖西方行政学说史 ❖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如果用“苟延残喘”一词来形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尚显偏激的话跌跌撞撞“、”寄人篱下“、”二等公民则可以说是对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的真实写照。自创立之日起,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便始终备受质疑“合法性危机”、“思想危机.”和“研究品质危机.. 等词汇,始终伴随着公共行政学的成长和发展。——丁煌《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之新考量》相关文献:1.马骏,张成福,何艳玲: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危机与重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严昌武.寻求公共行政的身份认同——从西沃之争看公共行政研究路径的竞逐与共生[J].公共行政研究,2008 3.丁煌,李晓飞. 正本清源: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之新考量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行政学思想的起源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三、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演变特征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一、西方行政学思想的起源 1. 理清行政行为与行政思想的关系:注意区分公共行政≠公共行政思想≠公共行政学 2. 对“西方”的一般界定: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 3. 现代西方行政思想来源: 间接: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直接:夏尔-让·博南《公共行政原则》冯·斯坦因《行政学研究》拉班得提出“特别权力关系等” 4.行政学产生的标志: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 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第一次明确提出将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该文开行政学理论研究之先河,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威尔逊古德诺怀特威洛比 二、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公共行政学的学生必须关注该学科的历史。只有在熟悉历史背景之后,才可能准确评价当前的情形和问题。”——伦纳德·怀特 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政权力的扩大,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政府角色的转变 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组织对效率、经济理性的追求 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 ❖第二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一、划分依据及阶段二、西方行政思想的演变特征 ❖划分依据 ❖ 1. 时期论 2. 范式论 3. 途径论 4. 学派论 1.时期论(阶段论) 二时期法:王沪宁三时期法:欧文·E·休斯、夏书章、齐明山 四时期法:罗伯特·戈伦比威斯基分为 分析性的政治与行政分立阶段(analytic politics/administration) 具体的政治与行政分立阶段(concret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管理科学阶段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 六时期法:(本教材采用的划分方法) (1)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威尔逊古德诺泰勒法约尔

西方行政学说史名词解释

西方行政学说史名词解释 武汉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名词解释整理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 说明:笔者参加2014年武大行管考研,此文档均为自己整理。结合课本和真题,尽力覆盖全书,但能力有限,部分缺漏,请下载者自行补充。纯粹为攒RP,分享之。请尊重笔者劳动成果,勿二传,谢谢。 1. 例外原则 这是泰勒提出来的一种原则,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企业的重大决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任免等。 2. 差别计件制 由泰勒提出的一种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包括三点内容,首先通过工时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的标准;其次采取一种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最后工资的支付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 3. 官僚制 由韦伯提出,又称合理化——合法化的组织,权威基础是组织内部的各项规则,人们对权威的服从是由于有了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被领导者对权威的服从实质上是对组织规则的服从。此类组织有着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一定的时候在组织中担负一定的职务的组织成员则必须依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去行使他的权威。 4. “群体原则” 由福莱特提出,群体原则是指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发现真正的人,人的潜能在被群体生活释放出来以前,只是一种潜能,人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本性,获得真正的自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存在于相互的社会交往之中;二是民主是一种社会意识;三是群体目标—结合的统一性。 5. 经纪人假定

来自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最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 6. 理性 理性是一种决策模式,以边沁和泰勒为代表,人们在决策时所遵循的是最大化原则,这就是谋求最大效益,在经济领域则是求得最大利润;在抉择方案时进行最优选择,即从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7. 有限理性 在西蒙看来,有限理性亦即“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是指在决策时制定一套标准,用来说明什么是令人满意的最低限度的备选方案,如果拟采用的备选方案满足了或者超过了所有这些标准,那么这个备选方案就是令人满意的。另外,如果按照原定标准找不到任何令人满意 的备选方案时,就有必要考虑改变原定的标准。 8. 渐进决策 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 9. 需求层次说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0. “集市——有限市场”结构 由里格斯提出,这是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的经济结构,最明显的特征是“价格不可决”,即商品的价格并非完全取决于其价值,它常常要受到诸如交换双方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名声威望以及关系亲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确定行政职务的授予以及荣誉和薪水时,“市场”和“身份”同时在起作用。 11. 沟通网络 里格斯所说的沟通网络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适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信和交通的状况等使整个社会相互“沟通”的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笔记(全)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 ⌝导论: 行政学作为额一门独立的学科之所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首先产生在美国,原因:1、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和行**力的扩大,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通知的形成,一系列社会问题)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推动了行政学的形成与发展(泰勒) 3、相关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实践,为西方行政学的残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一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迈进,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相继产生,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复杂的各宗矛盾使得原有的行政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有一门科学来指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以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和完成其使命。 人物:因发表现代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学研究。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创始人的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阐释和发挥的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管理科学家泰勒以及被誉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奠基人并提出了一半管理理论的法国行政学家法约尔。 第一节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 威尔逊行政学思想述要" 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首先要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其次要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的任务。 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是政府工作中极为显著的一部们,它就是行动中的政府,它就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技术性职员的事情;公法的明细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 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行政学院就的方法论:历史比较法和比较方法 人事行政思想、行政监督思想 第二节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 《政治与行政》) 主要思想内容述评" 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即国家意志的表达和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与行政必须以某种方式取得协调 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一: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政党起中介作用):保持一宗恰当限度;控制仅限于对狭义的执行那个机构进行,其他诸如司法等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走向协调的道路之二:行政的适度集权化 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政党 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1)监理行政集权体制是政党得以对政府负责、加强民族与效率协调的重要保证2)由于美国政府高度分权所带来的各种复杂矛盾并非是能够为一个弱小的、涣散的政党所解决的,因此需要性全国性的较大的政党,行为吸引到法律以内。文官制3)更加经常地使用公民投票的方法 第三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十九世纪末的美国,工业化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一方面是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缺乏管理现代化大工业的方法和技术,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同时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1)通过公示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个定额或标准 2)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激励性付酬制度 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实行职能工长制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里外原则 第四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的14条原则:劳动分工、权利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

1.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P16 威尔逊指出,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首先要弄清政府能够适当而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行政学应该以行政职能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次要研究政府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管理,才能提高行政效率,完成任务,这些构成了行政学各个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 2.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思想P25 (1)政治-行政二分法概念: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2)思想概述: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思想是他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进一步阐释。他着重对政治与行政的协调关系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了走向协调的两条必由之路:即政治对行政的适度控制和行政权的必要集中。除此之外,他还提出:①美国走向政治与行政协调的独特道路——法外调节②美国加强民主和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体制的改革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P36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4)实行刺激性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 (7)实行职能工长制 (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4.法约尔跳板P52 法约尔“跳板”理论旨在保持命令统一的情况下,一种横跨过权力执行的路线而直接联系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可以把尊重等级系列和保持行动迅速结合起来。 5.韦伯理想类型的官僚行政机构的基本特征P63 (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笔记 丁煌是一位著名的行政学者,是中国行政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行政学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深受西方行政学的影响。本文将以“丁煌西方行政学说 史笔记”为题,对其主要行政学观点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行政学与西方政治哲学的结合丁煌的行政学说始于他学习西方政治哲学的经历。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过公共行政学,接触到了西方政治哲学思想与实践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这对于他的行政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认为,行政学应当与政治哲学相结合,以理论为基础,发挥其实践指导的作用。 二、行政学的本质与任务丁煌认为,行政学的本质在于研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能以及管理方式等基本问题,以便为改进和提高行政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行政学的任务是研究行政现象的内在本质,制定科学的管理原则和规范行政行为等。 三、行政学的相关理论丁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行政学的相关理论,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四个核心观点: 1.行政行为的规范化:行政行为必须受到法律和规章制度 的约束,以确保行政工作的公正、透明和公开等。 2.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行政权力必须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否则任何行政行为都可能成为恶性通行。

3.行政机关的权责法定:行政机关的权责必须建立在法定 的基础上,以保证行政机关的规范运作。 4.行政效率的衡量:行政效率应当是衡量行政机关活动效 率的重要标准,但也要考虑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要求。 四、行政学的方法和手段丁煌主张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发现机关的组织和行政行为的规范,以制定管理原则和规范行政行为,同时还倡导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多方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 五、丁煌行政学的贡献丁煌是中国现代行政学发展的先驱,他所提出的行政学观点为现代行政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建立了中国行政学的理论体系。丁煌提倡的行政行为规范化、行政权力的合法性、行政机关的权责法定和行政效率的衡量等核心观点,是现代行政法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的现代行政理论和实践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束语本文从丁煌行政学的相关理论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简单介绍了丁煌的学术贡献以及对中国现代行政学的影响。本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丁煌行政学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行政学的理论研究史和发展脉络,同时也可以为今后深化中国现代行政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第一节生平与著作 一、单选:(《行政学研究》)的发表,是行政学发展的一个起点,它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的诞生。 二、单选:(威尔逊)是行政学的奠基人,对现代行政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关于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的提出,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政学,并标志着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正式产生。 第二节现代行政学理论 一、单选:行政学研究的基本概念:“行政学”一词,最早由德国学者(劳伦斯·冯·施塔因)于1865年在其著作《行政学》一书中提出。 二、单选:威尔逊“政治与行政两分法”的思想主要受益于德国政治学家(布隆赤里)。他认为,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第三节思想的传播 四、简答: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1.强调劳动方法的标准化,即将工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艺经整理后归纳成原理和规则,建立科学的作业方式。时间以及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的工作量即是这方面的努力。 2.建立差别计件工资制度,对于不同的工作表现支付不同的工资率。 3.科学地培训工人,改变凭经验选择作业方法和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4.管理职能的专业化,职能工长制则是这一专业化的体现。 5.劳资双方的合作,双方将注意力从对现有利益的分配转向把利益做大。 第四节分析与评价 一、简答: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首先,泰罗的科学管理建立在经纪人的人性假设上。 其次,泰罗的科学管理只考虑组织内的因素,因而忽略了外在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再次,泰罗的科学管理注重对效率标准的追求,忽略了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观念。 最后,泰罗的科学管理本身有些内容的“科学性”也是有问题的。 第三章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 第一节生平与著作 一、单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法约尔最主要的代表作。 第二节管理组织思想 一、单选:(等级制度原则)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 二、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对管理思想做出的贡献:(简答) 这主要表现在它提出了对管理的发展极为重要的三项革命性内容: 1.管理是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团体活动的一套独立的知识——管理的普遍性。 2.能够应用于所有各种工作的第一个全面和综合的管理理论。 3.在学院和大学中开设管理课程的思想。

西方行政学说发展脉络

西方行政学说发展脉络 作者:王勇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2期 行政管理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人类起源的早期阶段,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西方行政学自其创立伊始,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经过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困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传统。本文拟从西方行政学说的价值取向、研究对象领域、研究内容和结论等方面来概述西方行政学说的发展脉络。 一、西方行政学说史的价值取向 西方行政学说史发展至今,经历过这么多阶段,其价值取向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学产生以后,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化管理时期。其价值取向也从以追求经济效率为核心转变到引进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观,到近代的追求市场化倾向。 1、科学管理时期,这一时期是行政学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理论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所关注的两个基本问题是:①我们怎样才能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效率);②我们怎样才能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经济)。 2、行为科学时期,这一时期是在价值取向上主体仍然是在追求效率与经济的,与前一阶段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学者对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人性问题,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企业中的领导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的,广泛的研究。不同于以前的对机械效率的过分注重。 3、现代化管理时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有利冲击下,西方国家的整个管理思想在历经一个时代后逐渐走向成熟。这个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的“新公共行政学”学派,他们反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缺陷,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性价值审视和研究公共行政的发展,将社会公平引入到传统的目标和基本原理中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以市场化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改革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的行政学说力求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希望两者兼顾。 二、西方行政学说的内容和结论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笔记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书随想 姜永熹 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订正的《西方行政学说史》,很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 下与大家分享。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依据发展的时间序次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 出与创立期间”、“正统期间”、“责备与转变期间”、“应用与发展期间”、“挑战与创新期间” 和“总结与探究期间”,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到现在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1865 —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初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 一文中初次将“行政”与“政治”分别,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显然的问题——为什么要将政治与行政分别 依据西方传统对于权利划分的系统,国家权利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其实 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依据法律的制定、执行、督查三个互相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系统 进行权利划分。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利的运转需要成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 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利。那么权利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行能存在立 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利的制衡。这类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行能衍生出 西方的政治 抑或行政思想。在任何时候假如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成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 权利的制衡。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看法,就是想第一请读者清楚为什么西 方的理论在中 国社会现实中分道扬镳、变形走样的根根源因。也请各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 的过程中仔 细思虑此中差异,切勿僵硬套入

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即是将这三分转变成“政治—行政”二分。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 ‘在 重在并且带广泛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 在个 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所以,政治是政治家的特别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 职员的事情。”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办理国家权利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类 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那么在这类切割方法之下,政体的中心成立就是 环绕行政 权利而成立。所谓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实质上就是行政一权的切割。这样的假设 实质 上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舆论掌握行政权利者重视有加而对其余的部门听而不闻的根本回应。

《西方行政学说史》第十四章考点手册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三编当代公共行政学说 第十四章沃尔多的折衷的行政观 考点73生平与著(★★二级考点,选择、填空) 1.当代公共行政学说的时间跨度: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础有二:一是泰罗的管理主义;二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理论。 3.1913年9月28日,德怀特•沃尔多诞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杜维特。《行政国家》一书从构思到出版费时长达8年。 考点74论公共行政学古典学派(★★★一级考点,选择、填空、论述) 1.沃尔多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探索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沃尔多一再强调,公共行政学并非创始于20世纪。 2.沃尔多最看重的是韦伯关于官僚结构的概念。在沃尔多着来,那是人类对于正式组织的最重要的声明。简言之,韦伯把官僚结构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联接在一起。 3.沃尔多对古典学派的评价: ①在政治/行政两分法这一个问题上,沃尔多认为,这种两分法的目的是让民选官员负责制定政策、让行政官员负责执行政策,以此分工来解决官僚和民主之间的矛盾。 ②古典学派也试图通过政治/行政两分法来解决价值的问题。 ③沃尔多也指责古典学派的学者们伪装科学。他认为古典学派的行政科学主要倚仗“事实的堆砌”,他们提出的所谓原则其实不过是一些常识的延伸而已。 4.公共行政学古典学派的特点: (1)承认并接受政治/行政两分法; (2)赞同有一个通用的管理方向; (3)通过科学分析寻找行政管理的原则; (4)强调行政权威应该集中; (5)致力民主。古典学派的最后特点是致力民主。所谓民主,指的是实质上而不是程序上的民主。要实现民主就要建立起一个能够为人民的需要服务的,想人民所想的,坚强有力、敢挑担子的政府。 5.沃尔多阐释的古典学派对公共行政的看法:首先,在价值方面,他们鼓吹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其次,在意识形态方面,古典学派推崇民主的“美国使命”的思想,提倡法治,坚持进步和改革,鼓吹效率第一,并相信专业知识是民主的统治阶层赖以建立的基础。所谓“美国使命”,说的是“先于其他民族看到民主,并将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和物质的祝福传遍全世界各个民族”。最后,在哲学方面,其主要内容是现实主义、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 考点75论公共行政(★★二级考点,选择、填空、简答) 1.沃尔多认为古典学派的行政科学主要倚仗“事实的堆砌”。 2.公共行政:行政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沃尔多倾向于把公共行政定义为“应用于国家事务的一门艺术和科学” 3.沃尔多对公共行政的认识: 第一,行政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摘要:从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提出行政与政治二分至今已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文章通过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发展背景和主要的观点的研究,以及产生的主要成果对西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及行政学的学术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西方行政学说理论不断追求和批判的主题。其理论围绕公平和效率做有规律的“摆动”,在管理效率和政治公平的交替中平衡发展。钟摆从右到左依次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民营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民主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一、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导致高福利国家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加上环境污染、失业以及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日益理性化。除上述原因外,政府等公共组织的急剧扩大带来的财政压力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直接原因,另外学术领域的发展也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将新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机构要小规模运行,并且把服务分包出去,而不是直接通过。强调公共服务的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供给。强调公共服务向使用者收费,不是把缴纳的税金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费用。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方面,尽可能用私人企业。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如陈振明、毛寿龙等都提出过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但本文比较认同谭功荣教授的观点,他把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决策与执行二分。也就是说政府只要掌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就好,而向前的动力则可以有基层来承担。自己对自己负责;二是绩效目标。通过设立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努力对于效率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三是顾客本位思想。顾客的目标是政府服务的标准,政府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效率。它提出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展开的与传统行政学相比提倡的工具理性的绝对性较低。在关于人性假设方面新公共管理学是理性经济人,强调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因此不再是纯粹的理性人假设。在政府角色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掌舵比传统行政学中政府是执行者更近钟摆运动中的下端点。因此在钟摆运动中新公共管理处于右端点和下端点之间。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产生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年代,很多西方学者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最早提出新公共服务的概念的是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在1989年提出的。在他看硇鹿共服务是合乎现代社会价值追求的,也是未来必须努力要实现的,它解决了公共行政不合法合宪的问题。在《新公共服务:服务,不是掌舵》一书有很清晰的描述。表明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目标,登哈特夫妇指出社会的共同价值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公民参与。新公共服务表达了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可以取代现在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二是追求共同利益;三是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2版)配套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本第二部分为章节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 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643行政学原理考研真 题详解 2013年中共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行政管理 科目:行政学原理 一、简释题(每题6分) 1公共权力 答:公共权力,从狭义上说,是一种基于广泛的社会契约、并以现实力量的对比和历史的连续性为条件的、对契约各方均有约束力的权力。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共权力的产生及其效力,通常是通过民主的程序、经由法定的民意代表和机关授权、并由宪法和有关法律所确认的;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则适用一切经过公决而产生、并对决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权力。公共行政学所说的公共权力,主要指前一种意义而言。 2彼得原理

答:彼得提出的“彼得原理”,即“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彼得原理假定,孜孜不断地追求,要其成员取得更多的成就。为此,组织提升了那些胜任原来工作的人,以便他们干得比以前更为出色。这样,胜任新工作的人又有资格提升到更高的职位,直到他所做的工作超出他的能力范围,而他的所为无法再使他提升为止。可是,这时他已被提升到了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职位。不过,彼得原理的成立需要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组织的等级机构中有足够的职位供其成员提升;二是组织成员又有充裕的时间去完成这些提升。 3行政许可 答:行政许可指行政行为主体根据公民、法人或者 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在我国200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根据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适用事项的不同,将行政许可分为五类:①普通许可;②特许;③ 认可;④核准;⑤登记行政许可的程序主要有:一是当事人提出申请;二是行政行为主体对申请进行审查;三是行政行为主体对批准的当事人颁发许可证;对不批准的申请,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权利。 4市场失灵 答: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

西方行政学说网考复习重点(含答案)

《西方行政学说》网考练习题(仅供网考学习者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C.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行政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政治学)。 3.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曾任美国第28届总统的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的文章(D.《行政学研究》) 4.从思想渊源来看,威尔逊的行政学说受到了来自欧洲大陆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 尤其是(D.德国)。 5.古德诺对西方行政学的理论贡献主要就体现在下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中(D.《政治与行政》): 6.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和“必要行政集权”全来自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即(B.政党)。 7.韦伯认为效率较好的组织类型是(B.与合理合法权威相适应的组织)。 8.被称作“组织理论之父”的是(C.韦伯)。 9.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书中(D.《科学管理原理》)。 10.泰勒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在于(B.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11.法约尔的主要功绩在于(B.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 12.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D.组织结构问题)。 13.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A.《行政学导论》)。 14.怀特认为,为了保证监督的有效性,保证权力运行机制的正常运转,上级部门及其行政领导必须有一定的监控幅度,其有效监督不能超出的行政单位的数目为(D.7个)。 15.人们认为,如果说在美国只有一个人是行政管理的化身,那么这个人就是(C.古利克)。 16.作为古利克许多思想信条的来源又是他实践其思想信条的工具的部门是(B.美国国家公共行政研究所)。 17.厄威克在管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B.把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 18.厄威克认为,一个行政领导人员直属的下级人员数量应有一定的限度,至多不能超过(D.6人)。 19.自学成才却获得了布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七个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管理学家是(D.巴纳德)。 20.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并成为西方管理思想史上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是(C.巴纳德)。 21.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以非经济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是(D.西蒙)。 22.在行政学研究中,最受重视并最常被引用,已经成为行政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新概念工具是(A.决策)。 23.被视为20世纪最后25 年内最有影响并荣获美国政治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威尔逊政治学术奖的林德布洛姆的政治学名著是(D.《政治与市场》)。 24.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行政决策基本模式的是(D.渐进决策模式)。 25.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和人的行为动机具有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人事管理新理论是(B.Y理论)。 26.麦格雷戈公共人事管理理论的思想基础是(D.需要层次说) 27.在沃尔多所处的年代,当代行政学的最后一个重要发展成果就是(C.新公共行政运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