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管理-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精品

风险管理-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精品

风险管理-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精品
风险管理-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精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信用卡的产生是全球的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而出现的。我国一直到了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才真正的出现了信用卡的应用,这个时期也是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国也成功的加入了WTO,这个时候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经济的形成也使得我国的信用卡市场真正的进入到了一种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我国的整个信用卡市场在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具有比较高的开放程度,而且整个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境内也开始形成了比较激烈的竞争态势,因此国内的很多比较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出现了各种信用卡业务。而且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也确实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很多人也开始认识到这种信用消费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因此更多的人开始办理各种信用卡,因此整个的持卡人数出现了极度的增长 [1]。国际银行卡组织VISA的调研报告曾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中国未来可能会成为信用卡的最大消费国家,也是整个全球范围内信用卡活动最为发达的一个市场。

从2000年开始的十五年当中,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以各种方式推出各种形式的信用卡,而且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的银行数量也越来越多,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零售银行业务必然会出现很大的发展,而且其中信用卡也会成为一个大家的必争之地,在这样一种发展的过程当中,对于G银行的招远支行来说,也必须要认清这种发展形式,通过信用卡体系的建立来获得更加优质而且数量更多的客户资源,这样不仅可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创造出更大数量的财富,进而为业务之间的整体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当前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银行为了可以在整个信用卡市场当中进一步的站稳脚跟,已经开始推出具有自己银行特色的一些信用卡品种,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来说,他们也在不断的推出新型的信用卡业务。那么按照这样一种发展速度来看,我国未来的信用卡市场也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2]。

但是,信用卡发行量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大,必然导致信用卡风险也会随之而来。信用卡业务也出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整个的消费信贷额在各个地区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不过在这样的一种情景下,信用卡也开始出现了不良贷款风险,而且这

种风险也越来越广泛。日前,依据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XX年GDP持续回落,GDP己经跌破7%,由此也导致金融业资产风险不断地增大。与此同时,宏观经济虽然下行但社会消费方面仍保持一定的上扬态势。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与消费相关的信用卡行业很可能受到正面冲击,面临风险飘升的严峻挑战。如果各大商业银行通过其它的业务所获得的一些利润却由于信用卡业务当中出现的很多坏账最终全部抵消掉,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大大的影响银行对于各种风险控制的水平,同时也造成其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对于一个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以及整个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对于G银行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具有股份制特征的商业银行,因此他们在日常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必然要面临着很多种不同的市场因素,也会受到各种其它方面的挑战,必然说我国国内其它银行对其也可能会进行打压。因此,为了能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更好的去推动该银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不断发展,就首先要对自身的发展实力以及信用卡业务体系进行一个既系统又全面的评估,而且在整个的发展过程当中要对各种风险进行更加精准化的管理和系统化升级。

根据我国所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XX)》这样一个报告当中所提供的数据就能够发现:截至到20XX年的年底,国内所有银行一共发布了5.3亿张的信用卡,和20XX年相比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达到了17.8%。按全国人口计算,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在20XX年、20XX年的基础上持续增长,人均持卡数为0.39张(见图1-1)。

图1-1 20XX-20XX年三年之间我国的信用卡数量对比图

Figure 1-1 China credit card issuance volume 20XX-20XX

还是在20XX年的时候,我国当时的总体信用卡跨行交易也有77.5亿笔,整体

的交易额则达到了15.2万亿,相对于20XX年的时候出现了28.1%的增长,而且从信用卡的交易总额来说,在当时的社会当中已经占到了58%的消费额度,较20XX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而且当时的信贷也没有很高的潜在风险,信用卡还款逾期半年以上的总额在357亿元左右,虽然从数量上来看不是很多,但是相比20XX年却大幅度增加了42%之多。

图1-2 20XX-20XX年之间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排名示意图

Figure 1-2 20XX-20XX national mercial bank credit card issuers ranking 大量数据信息表明,一个商业银行是否能够在信用卡这个业务中生存下来,是否具有良好的平衡信用风险与收益的能力是决定性因素。G银行尽管是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但在信用卡业务中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G银行招远支行是招远市规模最大、网点最多的银行,是招远市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招远市开展的银行业务中,信用卡业务是G银行招远支行最为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但G银行招远支行无论是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理念上,还是信用卡业务的管理体制上都存有不足之处,信用卡诈骗、恶意透支、恶意刷卡等事件常有发生,对G银行招远支行的社会声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J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现状与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有效针对性的控制,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

管理策略,这些措施可能对于完善该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一些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会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的增强自身对于各种风险的防控水平、降低信用卡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信用卡业务利润增长率的解决思路与方案。学习借鉴国外信用卡风险管理理念,并结合G银行招远支行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一线的工作经历,提高风险管理维度,提升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力,促进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健康、持续、良性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我们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当中,通常都不需要任何的担保,而且也不需要将自己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是一种完全基于信用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一种特点,因此就造成了我国办理信用卡的人数极多,而且整个的客户群体也显得非常多样化。

伴随着国际金价的持续低迷,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作为“中国金都”招远的矿产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不仅影响着招远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就业和收入,进而波及到信用卡消费领域。信用卡透支余额的资产质量开始承压,个人还款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信用卡还款逾期偿还或无法偿还。据相关部门所作出的统计发现,各大银行由于在信用卡方面所出现的损失已经占到了所有银行业务当中的20-50%之间。从这样一个数据当中也能够看出,商业银行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进一步的开展更加有效的一种风险管理。从G银行招远支行近几年的业务发展来看,20XX年,该行全年实现净利润8.65亿元,较上年增加0.70亿元,增幅也已经达到了8.8%。

之所以要对该行的信用卡业务进行一个更加有效的风险管理,主要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其一,通过更加有效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行的总体业务风险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够更好的确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行的信用卡业务都可以保持在一个持续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过程当中;

其二,通过更加有效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的降低该行在各种经济资本当中所出现的大量占用情况,而且也能够通过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去进一步的增加各种中间业务的创收,通过这种保障体系的建设,也能够为未来该行的信用卡业务提供一个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其三,有利于维护G银行招远支行良好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储蓄的信心,构建诚信社会。因为目前社会公众已经对银行的各种业务发展十分关注,如果通过良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措施进一步的降低自身的业务风险,那么公众就一定会对银

行有一个更高的评价,从而就形成一个良好的银行口碑,可以对银行的其它业务形成帮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数学家艾萨克创建了著名的Z评分模型,这样一个模型的应用可以为整个银行在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信用评分方法,而且这样一种管理模型的应用也标志着人们对于现代信用卡所进行的各种风险管理也能够有一个更大的进步。随后大量经济学家和风险管理研究人员以此模型为模版,运用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理论基础衍生出更为复杂和精准的风险管理模型,从而诞生了信用卡风险管理较为科学系统的理论[4]。

当时间进入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后,国外很多比较著名的学者也都开始关注信用卡业务当中所存在的很多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之所以会形成的一些原因和机理,并分析了对信用卡业务造成风险的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比较可靠的管理策略。比如说美国的斯蒂格利茨等人提出,可以更好的应用信息经济学当中的一些理论去分析信用卡管理过程当中的风险因素 [5]。其实我们所认识到的这种信用卡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商业银行为个人消费者所提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信贷业务,只是很多相似业务当中的一种而已,但是在信用卡消费的过程当中,其整个的业务流程很多人并不是完全了解,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导致更多风险的发生。

Kreps(1982)通过他的研究则提出了一种相关的博弈理论,即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理论[6]。文章指出应当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详细记载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违约记录,利用个人征信声誉作用来促进合作均衡,实现约束借款人行为的目标。这样一种理论的提出及不断的应用和改进对于整个信用卡市场朝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Warner(1983)等人则通过他们长期的研究之后提出了对信用卡进行一个相应的生命周期管理这样一种全新的理论。他的文章当中就指出,对于信用卡的各项业务来说,它在发生相应风险的过程当中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完全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信用卡发行前;第二个阶段就是信用卡发行的过程;第三个阶段则是信用卡发行后用户使用的过程,因此可以按照这样三个不同的阶段来对信用卡的各种风险进行分阶段的管理 [7]。通过阶段划分,实现对不同阶段风险执行不同重点的控制,

使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更加精准化。

Updegrave(1987)通过研究影响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因素,得出影响信用卡业务风险因素主要是信用卡持卡人的月收入、职业、性别以及年龄 [8]。在这样一个研究的结论基础上,Ausubel(1991)等人在是根据一定的实例对信用卡在整个使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各种业务风险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实证研究 [9]。

Schreiner (20XX)的研究重点则放在了玻利维亚银行,通过相应的数据也发现,对于女性的信用卡使用者来说,她们一般不会出现比较高的违约风险,相对于男性来说会比较低,这表明信用卡风险存在性别差异[10]。Edwar etal (20XX)通过计算负债/收入的比率及花费大约收入的消费者比率的方法,发现贫穷家庭更容易陷入信用卡债务的困境中,即低收入者信用卡更容易逾期[11]。

凯勒(20XX)的研究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版。他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产生的信用卡业务风险案例需要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对性的微观分析,从而总结出现代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共性和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和控制信用卡风险提供现实的理论依据[12]。

Nadia Massoud等人的研究则是从信用卡是否应该设定相应的惩罚费用方面来进行分析,同时对这种惩罚费用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风险进行了研究,最终的结论就是可以通过采用逾期费用的管理办法来代替其原先所使用的市场利率[13]。

通过以上对国外学者在进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所做出的各项研究的分析就可以发现,在国外的学者基本上更加侧重的就是通过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对信用卡使用过程当中的风险进行管理和避免,但是很少有从具体的信用卡业务角度来思考的。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国内的相关研究来看,基本上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对当前信用卡发行和使用过程当中的各种业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二对信用卡在使用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第三,对各种必须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王新(1998)在他的文章当中主要是对信用卡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欺诈行为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后,宣章良(2001)又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信用卡诈骗以及恶意透支、牵连犯等问题作了一些尝试性地探索,借此对完善立法提出了一些建议[14]。

胡蔚然(20XX)指出信用卡作为新兴的金融产品,不能用传统的营销手段一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采用差异性的营销手段。如信用记录良好的持卡人可以提升审批额度;相反则降低额度,以防范潜在风险[15]。

钟加勇(20XX)通过他的研究则指出,随着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

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整体的消费理念也有所改变,因此对于信用卡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各个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出现了暴涨的趋势,并开始流向一些更加中低端的客户当中,大量商业银行在审核客户办理信用卡时,不注重客户风险的评估,只追求发卡总数量的增加,重数量轻质量。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这些中低端的客户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他们的承债能力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且这样的一类客户在消费的过程当中也往往是不注意控制的,因此就很容易产生透支消费的现象,所以也更有可能产生违约行为,那么,如果这样的客户数量越来越多,就必然会大大的增加信用卡使用过程当中的业务风险概率[16]。按照这样的一种情况,他在文章当中就建议可以通过一种更加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来对每个人的信用水平进行管理,可以通过三个不同的维度来对该体系进行完善。首先是建立行业征信系统,收集以行业为数据积累基础的数据。其次是建立地区征信系统,负责收集以地域界限来作为数据积累基础的数据。最后就是根据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数据来最终生成一个相应的联合征信系统 [17]。

吴摘,蒋鹏(20XX)在《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中介绍了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来源:商家,持卡人,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具体分析了欺诈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应该着力于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社会防范力量的统一以及法律支持体系的完备[18]。

杨德忠(20XX)在他的研究文章当中则比较全面的对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信用卡套现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打击力度不足,虽然国内立法与信用卡业务相关的很多,但不存在专门的套现罪名,且制裁也十分有限;二是商户准入偏松,对于商户提交的资料质量缺乏有力的核查手段及后续跟踪;三是银行间恶意竞争,在利益驱动下银行重数量轻质量,标准降低,管理流于形式;四是银行间信息共享不足,出现多头授信,一人多卡,额度超限,且部分银行异常行为预警监测系统不完善;五是有关部门对套现的广告宣传把控不严,在某种程度上助长歪风邪气[19]。

董桥梁,杨年(20XX)则从网络信用卡欺诈的角度提出防范对策,他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消费者对网络信用卡应用的需求在最近几年内快速地增长,但是该领域存在许多信用卡欺诈行为[20]。

高晶晶(20XX)通过她的研究则认为,对于银行提供给客户的信用卡业务来说,虽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是也必然会在这项业务当中面临更高的风险,而且还针对信用卡在使用过程当中,对各种风险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识别,然后按照国外一些专家所提出的评分模型对各个风险的程度进行了衡量,借以从获取客户,管理现有客户和催收欠款三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21]。

李斐(20XX)卡风险中的套现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批出套现现象的存在有其存在的必然,对信用同时还指出套现行为对持卡人、商户、银行以及国家都构成极大

的危害[22]。最后,提出解决措施:从法律层面来讲,应该完善立法;从措施层面讲,应该加强合作严格管理;从银行方面看,一旦界定行为、就要严惩不待。

归纳起来,国内学者对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文献主要分为两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方向,一个是偏重于对现实情况的分析,应用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理论推导出合适的制度设计来完善风险管理,另一个是专注于技术设计,综合运用经济学、信息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多方法,通过开发和实施具体技术来控制风险。

但我们也要看到,国内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论研讨虽有成就,但还是滞后于实践的快速发展,既表现为不能反应现实的需要,又表现为丧失了改进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理论先导作用。除了整体性落后外,研究还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偏重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某个细分领域、缺乏整体格局和宏观视野的研究成果,能够把风险管理理论全面化、系统化。

二、理论探讨多借鉴发达国家的既有研究成果,在引进先进知识和工具不注重将其和国内现实情况相结合的,应该说,信用卡的使用和风险管理和一国的国民性、风俗消费习惯等要素是紧密相连的,脱离现实的纯技术研究是无法成功的。

三、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还是缺乏突破性进展,缺少具有份量的理论成果,各个专业人员还是各事其政,这多少要归因于第一个问题所述的整体性匮乏。而且这不仅是学界的问题,还是信用卡业内存在的问题[23]。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研究目的

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已经成为其所有各项业务当中的一个非常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银行通过信用卡的各项业务也能够得到非常丰厚的利润,尤其是对于中间业务收入来说相对较高。国内商业银行虽然采取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但信用卡风险仍然是层出不穷。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如果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不当,那么不仅不会盈利,反而会成为利润短板。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只有积极的借鉴国外同行的风险管理经验,密切联系我国国情实际,才能达到稳健经营、稳定增长的目标与任务。总之,如果想要在信用卡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能够解决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风险问题,首先就需要我们对其中的各个风险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通过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识别、度量、监控、管理的研究,并据此提出可行的风险管理对策建议,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促进该行完善其整个的信用卡业务方面的风险监控以及管理体系。这就是本文的选题

目的所在。

1.3.2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对G银行招远支行在从事相应的信用卡服务过程当中的风险管理,以此也延伸到该银行对日常的商业银行系统的整体风险管理,通过其中的各种理论研究,将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而为该行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关于信用卡业务当中风险管理的措施,希望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

首先根据国内外相关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他们所提出的各种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等进行了总结,尤其是对国外所采取的一些具体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找出其中可被借鉴的地方,同时也指出了当中的一些问题。

2.案例分析

通过对各种相关理论的分析,结合本次的研究对象——G银行招远支行在发展其信用卡业务过程当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分析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概况,同时还根据各种相关的数据对其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已经存在的一些有效经验进行借鉴,对一些比较典型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评估,而且还对他们在评估过程当中所建立的相应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主要的构建思路和方法等,同时结合当前该行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主要现状和问题等,找出问题之所以发生的主要原因,确定出该行在相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思路,最后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该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对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本文以G银行招远支行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基础,对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的过程中即采用了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也结合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对该银行在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有针对性的分析,而且通过和国外已经相对比较成熟的一些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相互比较,也更加有针对性的找到当前该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对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的六个不同章节来进行论述。

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国内外在信用风险领域的研究动态,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第2章的主要内容是对当前我国各个商业银行在对其信用卡业务进行相应风险

管理过程当中所采用的主要理论做出了简单概述,同时也介绍了关于信用卡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风险及特点,对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一些先进经验也进行了介绍。

第3章的主要内容则是对当前G银行招远支行在开展各种各样的信用卡业务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对这些风险进行管理的现状做出分析,从而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4章的主要内容则是介绍了该行在对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当中的各种风险因素是如何进行识别的。通过对信用卡发行前、发行中、发行后不同风险类型进行梳理,归纳出信用卡业务风险因素。

第5章是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法,对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

第6章是基于以上的分析G银行招远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提出优化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第7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出本论文的最终结论,指出自己研究工作的不足,同时展望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方向。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4.1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一般分析和具体的案例研究相互结合,将其中涉及到的各项理论和实际分析相互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总结了信用卡业务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效地对策和建议。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我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现状,并对风险管理策略作了理论探讨。从研究的实际内容和特点出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分析法

在寻找文献的过程当中,充分的利用了图书馆以及网上的资料,通过对各种相关文献的查询和查阅,对各个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并在这些观点当中找出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本质属性。

第二,实证分析法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G银行招远市支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及建议。

第三,定性分析法

在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当中,很好的利用了归纳和演绎方法,对整体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而且对我们在文献检索过程当中所获得的一些有效材料进行了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对行业及风险管理现状作出分类总结,得出其一致性和规律性,在类别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相应的提出合适的工具、方法和制度设计来提高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归纳分析法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和实证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最终结论并提出对我国未来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建议。

1.4.1论文框架

图1-1本文研究思路

Figure 1-1 research ideas

2 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2.1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2.1.1信用卡的概念

信用卡是指银行根据个人、企业的信用情况,对信用良好的个人或企业,用于在指定场所和指定商家进行消费,或在特定银行间进行存取款业务的一种银行卡。随着当前各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已经发行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信用卡,而且这些信用卡基本上都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适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就我国国内各大银行所发行的信用卡来说,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别:一种是准贷记卡;另外一种则是贷记卡。那么,对于准贷记卡来说,它指的就是那种可以先在里面进行存款之后再消费的一种信用卡,而且也可以进行小额的透支;贷记卡则与国外的信用卡相似,是指银行对信用良好的个人以及单位授予的具有一定信用额度的银行卡[25]。持卡人可在规定信用额度内通过使用该卡进行消费或取现。这种贷记卡,就是我们现实中所说的信用卡,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对象。它不仅具有循环消费功能,而且在申办过程中持卡人不需要出具抵押,也不需要提供担保,但持卡人将钱存入此卡时,该卡并不计算存款利息。同时,通过透支信用而进行取现消费时,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另外,持卡人使用该卡进行刷卡消费以后,享有一定时间的免息还款期。

2.1.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概念

信用卡风险,是指信用卡持卡人、特约商户、发卡银行等在申领、使用、管理与维护信用卡过程中,因发生违规、非法操作等不良情况带来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这对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妨害作用[26]。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又称为危机管理,是对风险进行定义、测量、评估和提出应对风险策略的一项管理活动[27。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wide Risk Management,ERM)这一概念最初是由COSO(The 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mission of FraudulentFinancial Reporting,它将整个机构的各类风险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对整个机构内在的各个层级风险也一并进行统筹管理[28]。银行业信用卡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不仅要考虑银行信贷业务的固有风险,还要综合考量贯穿信用卡发行前、发行中以及信用卡的使用过程各个不同的阶段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相应的风险。

信用卡风险管理就是指发卡银行正确识别、评估与量化信用卡的各种风险因素,综合采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合理减少信用卡风险业已或即将造成的经济损失,并规范信用卡业务正常经营的过程。管理风险并不是阻碍信用卡业务发展,而是为信用卡业务发展,提供积极稳定可持续的保障作用,以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或者是在收益确定的前提下,追逐风险最小化的行为[29]。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事前管理,将可能出现的危机,防范在前。它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属性就和我们之前所提到的成本管理、危机管理等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在进行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时候,往往会面临更多更大的困难,同时其管理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也会进一步的增加。通过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来实现盈利的方式,在于权衡风险和收益的比重,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规避风险。信用卡业务中各利益主体要通过积极主动的管理,建立以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和风险控制标准体系为核心,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信用卡业务全流程的管理体系,进而实现全面风险评价与主动风险承担模式。

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对商业银行各种业务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根据银行业风险成因,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划分,可以参见表2-1所示[30]。

表2-1商业银行风险分类及涵义

Table 2-1 risk classification and meaning of mercial banks

2.1.3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目标

商业银行管理信用卡业务风险的核心目标,就是科学评估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与持有资产的风险水平,在争取目标客户同时,积极扩大有效市场的占有比例,从而实现赢利指标最大化。

1.在还没有发生损失之前应当确定的风险管理目标:

(1)保证客户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对于客户申请的资料,要从源头入手,加强申请资料核实、客户意愿落实、资信状况查实等规范化收集审核,坚持亲见真实原则,即“亲见客户、签名真实、资料真实”,严把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首道关口。

(2)监测评价信用卡交易风险。根据信用卡风险管控制度,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健全信用卡异常交易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核查每一项信用卡在进行交易的过程当中是否是完全真实的,是否是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同时银行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实时的和持卡人及客户进行沟通,如果发生了问题必须要第一时间的反馈给持卡人,这样就能够既满足所有持卡人和客户的实际需求,同时又能够实现银行的风险管控目标。

2.当信用卡业务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损失之后,应当制定的风险管理目标:

(1)最大限度地降低预期损失。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实施信用卡交易分析与持卡人信息跟踪核查的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潜在的或可能继续发生的经济损失。

(2)寻求帮助挽回己有损失。采取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电话催收、上门催讨、律师信函、公安侦查及法院诉讼等方式,加大不良透支的催收力度,快速收回透支欠款,尽量挽回已有的透支损失。

2.1.4信用卡风险管理流程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核查与控制等组成部分。风险识别就是按照信用卡风险发生的原因与种类信息,正确辨识并量化相对应的风险因素;风险度量是指对信用卡风险的影响和后果进行的评价和估量,包括对信用卡风险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发生时间的评价和估量;风险评估是指依据风险发生的估计模型,评估信用卡可能发生的风险与相应的风险损失,最终明确风险程度的行为。风险监测指按照信用卡的使用活动和交易记录,实时掌握信用卡风险水平变化;并根据制定的管理办法,适时采用相适合的应对方法,降低风险损失的活动,并且将风险水平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2.2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如果活动双方对彼此的信息掌握都相同,那么我们称之为信息对称。但是无论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易,只要它参与到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

那么对于该项目的交易双方来说,他们所掌握的相关交易信息就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对称现象。更加具体的说,所谓的交易过程信息不对称,指的就是在进行交易的过程当中,一方交易人可能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某些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对于双方的交易过程来说也可能会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拥有相对更多信息多的一方来说,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信息的优势方,而对于拥有信息相对更少的那一方的客户来说则称为信息的劣势方[31]。在当前这样一种基于信用而建立起来的信贷市场当中,通常情况喜爱,借方会拥有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对于借方是企业的情况,如果它向我们个人提出了贷款请求,或者是向某个金融机构去提出相应的贷款请求,那么它就一定会拥有更多的信息。对于银行给客户提供的信用卡业务来说也同样是如此,一般情况喜爱一个客户在申办信用卡的时候,它所拥有的信息和商业银行所掌握的信息肯定会存在极度的不对称。信用卡业务无论是在办卡程序上还是年费收取上,都是完全透明的;而申办人的个人信息情况对银行来说确是不甚明了,银行通过申办人的申请资料获得的信息,也只是基本信息,难以掌握全部的个人信息。

在银行为客户所提供的各种不同信用卡业务当中,由于个人客户和银行之间存在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所以在日常的业务发展过程当中就一定会使得各个商业银行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位置。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信贷配给上,呈现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1)在对各种各样类型的信用卡进行申请的所有潜在客户当中,一部分申请人通过自己更加透明的信息能够得到申请满足,但是还有另一部分的客户他们由于信息不透明,所以在申请信用卡的过程当中就比较难以成功;(2)还有一定数量的客户,在进行信用卡申请的过程当中,他们虽然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信贷资金,不过这种资金的数量往往要比他们的实际需求小很多;(3)还有一些申请客户,在填写资料的时候银行会认为他们还没有资格申请该种类型的信用卡,因此会直接拒绝他们的申请。

对于所有的信用卡持卡人来说,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对于信用卡当中资金的操作来直接管理这一部分资金,因此就可能会存在他们利用自己的一些信息优势来通过各种非法的方式谋取利益的一种可能。银行清楚自己在信息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就会收取更高的信用卡年费和利息,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优质客户不在申办信用卡,而资信一般或资信稍差的客户却甘愿支付较高的年费和利息,进行更多的刷卡消费,进而导致道德风险[32]。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情况都将下降,进而增加信用卡风险因素。

2.2.2 信用脆弱理论

马克思(Marx)在他的理论当中也曾经对这种信用所具有的脆弱性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其实想要真正的获得信用,那么就必须要理解一件商品所具有的内在精神,同时也要知道商品对于货币价值的一种信仰,在具体的交易过程当中也始终不能脱离一件商品所具有的实物经济价值,不过对于所有的资本家来说,他们在进行任何交易的过程当中都会出现趋利心,尤其是对于一些虚拟资本的运营来说,因此就很有可能出现信用崩溃的情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当中,信用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而且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一种周期性。在经济周期性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信用基础极其脆弱,其要么猛烈扩张,要么急剧收缩,这都造成信用的严重扭曲[33]。明斯基通过他的研究则认为,如果仅仅是通过私人的信用来创造一个相应的金融机构,比如说现代的商业银行,那么他们就一定是存在逐利性的,而且这样一种性质也必然会导致他们产生一种周期性的信用危机,甚至到了某个节点的时候还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破产浪潮,这就是当前各个金融中介机构所面临的一种困境,而且这样一种困境也会直接被传递到很多其它的社会领域当中,造成宏观经济的剧烈动荡和严重危机[34]。

对于现代的经济和信用理论来讲,更多的人会认为,人们之间,甚至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信用是非常脆弱的,而这样一种脆弱的性质也能够通过信用的具体运行特征来进行合理的解释。资信状况良好的个人、信用状况良好的商业银行及企业,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进而陷入信用混乱之中。由这样一种情况也能够看出,其实对于信用来说,它与生俱来就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连锁性,而且也存在高度的依存性,而这些性质也是信用比较脆弱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由于信用存在的这样一种脆弱的性质,所以才更加深入的揭示了它的一些本质属性,同时也是之所以会产生信用风险的一个根本原因,信用在任何的信贷过程当中都是其最为基础的保障,而信用所具有的这样一种风险特质往往也能够很大程度的反映出它的自源性特点。这就表明其实信贷风险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它的实质就存在风险,很难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去完全的消除这种风险。

2.2.3预期收入理论

所谓预期收入理论,是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由普鲁克诺提出。当时,各个国家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他们的国民社会经济,因此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对其进行支持。而国家的各个企业也要进行更好的,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更新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状况使得各个企业对银行贷款有了更大的需求。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在短期内就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而且这种资金的使用还具有长期性,因此在当时就出现了大量的商业银行长期贷款

[35]。同时,由于当时人们已经深受凯恩斯所提出的“有效需求不足”这样一种理论的影响,因此很多家商业银行也意识到在这样一种膨胀的贷款机制下可能会存在问题,因为他们发现很多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受举债消费这样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在这种背景下,预期收入理论应运而生。

该理论认为:对于任何一个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来说,他们为所有客户所提供的相应贷款,是否能够顺利的到期偿还,或者通过转让的方式来变现,已经成为他们考虑是否为这些客户提供贷款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那么,在决定是否方法贷款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在于这样一种资产的投资项目以及借款人通过这样一个项目在未来是否会有足够的收入偿还贷款。

对于这样一种预期收入理论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充信贷管理理论,同时也能够大大的促进整个信贷业务向着一种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去发展。而且这样一种理论也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各个商业银行去进行一些金融工具的创新。

理查德·冉德(Richard. Randall)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银行所出现的一些经营危机和整个大的金融周期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也获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他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这样一种增长期来说,商业银行往往会在这个时期进行非常集中的投资,而且这些投资大多数都会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比如说房地产等,那么,正是这样的一种集中投资,才使得整个投资过程当中的风险积聚程度进一步增加。但是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因此整个的风险也非常容易掩盖。不过一旦出现了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时候,这种风险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急剧的暴露[36],从而给银行带来比较大的损失。

2.2.4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花旗银行就已经在美国推出了大额定期转让这样一种业务。这直接导致美国各大商业银行进入负债资产管理时期。到70年代,由于受到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西方银行也进入到负债资产管理时期。到80年代,由于受到债务危机的威胁,美国和西方银行开始重视对银行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控。到了20XX年的时候,美国又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形式出台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这样一个文件。其主要内容是,全面风险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定制。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由负债资产管理上衍生而出,并通过与新的市场环境和管理技术融合发展而来[37]。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不仅是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研究的发展方向,更是银行业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的重要理论武器。

2.3. 信用卡业务风险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如前文所述,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多从定性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风险性质提出风险控制措施。这种研究方法存在信息反馈慢、控制措施单一粗放等不足,而西方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的实践证明,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引入动态业务数据对信用卡业务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检测,是及时捕捉客户动态信息,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相应措施对各种风险进行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这里要对构建项目风险评价模型所必需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理论做一下简要介绍。

2.3.1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

目前,世界范围内主流的用于对多因素按权重向量进行评估的方法为AHP(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其中文名称为层次分析法。该方法是由美国学者托马斯·塞蒂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提出,己经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农业种植、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对解决同时存在多个变量问题的事项,分析得出最终决策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当影响最终目标的因素较多时,采用这个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其进行分析决策。经深入研究发现,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还能较好地分析解决一些两因素之间影响程度的比较问题[38]。因此,基于层次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对权重向量进行分析处理。其基本原理是:首先将众多的问题进行分解,将其分成若干个子问题;然后再依据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类,实现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变为一个层次分明问题的效果,最后应用两因素之间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评估各个因素的权值。分析方法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先分解,再评判,最后进行综合比较。

具体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过程可以通过一下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将复杂结构转变成为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

第二步,通过对两者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形成评判的因数矩阵;

第三步,采用某种单一的标准进行排序;

第四步,对同一层次内的因素,按照综合结果进行排序。

第五步,对最后产生的这种排序结果做相应的一致性检验,最终就可以得出具体的决策。

2.3.2模糊综合评价基本理论

根据《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的论述,基于模糊数学中的相关理论,演变而

来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国民经济领域的模糊性事物进行研究。该方法通过对这些不确定变化进行相关分析,找出隐藏在不确定背后的规,进而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这样就能对该事物的发展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从而解决不确定变化的实际问题[39]。基于模糊数学当中的各种理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通过下面的五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构成影响事物变化的所有因素的集合。对于某个系统,若设有n个评判因素A1,A2,…,An,则评价对象集合记为:A=(A l,A2,…,An);

第二步,通过对各个因素分配权重而形成一个权重值的集合。利用上一步已经取得的影响事物发展各个因素的集合,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出各个因素对于总目标的影响程度。

第三步,构成评估结果的集合。评估结果的集合就是指研究目标最终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集合。

第四步,采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就单一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集合是将每一个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划分了等级,这些等级可以被看成是彼此独立的集合存在,对单一因素影响程度的评估,就是计算出这个因素所处等级对总目标隶属关系的频率,也就是隶属度。计算隶属度有两种方法: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统计方法和采用隶属函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五步,通过以上步骤,对具体问题进行建模评估。可以通过公式B=WOR对最终的评估结果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当中还要给出记分方法,比如说A=(A l,A2,…,An),那么最终所获得的评价总分就是d=AB。

基于生命周期的信用卡风险管理

在商业银行加快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同时,信用卡风险隐患也逐步显现。截至2009年末,国内商业银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9.96亿元,同比增长127.9%;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1%,较2008年底增长1%。 对于刚刚涉水信用卡市场的邮储银行来说,在技术、人员、经验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信用卡风险,减少发卡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信用卡生命周期理论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信用卡业务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各周期风险管理的内容也有特别之处。因此,根据信用卡发展生命周期制定风险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笔者暂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结合信用卡的使用过程,将信用卡生命周期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推广期:此阶段主要是开拓新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发卡规模。此阶段要瞄准和吸收诚实守信、大量用卡、循环信贷、对营销活动反应积极的优良客户,避免信誉差、不负责任的不良客户,有针对性地制定产品激励政策,合理定价。推广期是信用卡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筛选客户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信用卡风险管理的难易。 审核期:申请人递交申请表后,经过发卡行的资信调查同意申请人的申请后,核定客户信用额度,建立客户档案,制作卡片发给申请人。发卡后,持卡人即与商业银行建立了关联,形成了信用卡两大主体。 稳定期:此阶段指持卡人在信用卡激活后的持续用卡过程,稳定期的长短与信用卡赢利密切相关。该过程涉及发卡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多个对象,隐含的风险最多。 衰退期:持卡人用卡次数大幅减少,出现长期违约拖欠账款现象,最终客户流失,终止使用信用卡。 二、信用卡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信用卡风险贯穿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完善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必须对各个环节可能产生的风险特征充分认知并加以控制,尽可能延长信用卡生命周期时间。笔者认为,不同的阶段包含不同的风险,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 推广期的风险管理:推广期是有效控制信用卡风险的第一步,该阶段的风险管理能从源头上控制产生,在信用卡整个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中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此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是选择合适的优质目标客户进行推广,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风险。银行推广人员可根据客户的自身情况,尽量选择收入稳定、单位资质良好、信誉良好的客户,这类客户是营销推广的重点。 审核期的风险管理: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申请者的信用评分及相关调查情况,决定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 银行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型、便利的支付工具,最近几年逐渐被国内广大消费者所熟悉使。但随着信用卡的飞速发展,所凸现出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不断增加的利用银行信用卡的犯罪事件时有发生,银行信用卡的恶意透支造成不良资产的不断增加,给社会各个方面敲响了警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其中必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风险,对此如不引起足够重视,相应的风险累积也可能酿成大的风暴。现阶段,各个银行为信用卡的风险问题都伤透脑筋,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控制其中的风险,信用卡风险防范管理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 那么,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该如何防范呢? 我想就自己浅薄的认知从以下几点来阐述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还是从信用卡业务发展开始: 一、关于信用卡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风险 1、法律法规不太完善。 信用卡发展到今天走过二十几年的历程,特别是这两年快速发展,从发卡市场,受理市场,经营模式,国际经济形势等等发生巨大变化的前提下,我国信用卡的相关法律仍然沿用人民银行99年下发的《银行卡管理办法》,这个属于行业性的法规,严重滞后不适应也延误发展,没有一部涉及管理模式,发卡机构,收

单市场,资产管理,风险防范,商户管理,网络支付全方面的法律,这个是同业也是银行卡协会和监管部门共同的职责,来促使信用卡产业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2、个人信用体系需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严重滞后也是制约信用卡业务进一步良性发展的另一个突出问题。首先,现行使用的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主要来源各商业银行,在实际运行中尚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滞后等问题,难以据此对个人信用状况做完整、准确的判断;其次,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尚处初建阶段,虽已实行了个人存款实名制,但是因涉及个人隐私、部门利益等原因,至今尚未真正建立对自然人的身份、收入来源、各项金融资产、个人可用于抵押的其它实物资产以及过去的信用状况等情况进 行评估和调查的制度。(我在银行前台上班,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非实名制开户还大有人在,虽然现在在开展非实名制的清理,但效果并不明显);再次,目前各银行在调查申请人的资信状况方面缺少可采信的客观依据,存在难度大、成本高且不全面等实际困难,不能有效预防各类信用风险的发生,特别是欺诈、恶意透支等风险有上升趋势。 3、对特约商户的管理缺乏有效制约。 特约商户违规操作已成为目前信用卡重要的风险源之一。由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终审稿)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问 题研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 [摘要]全面风险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结合我国现实需要,提出有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提供。 [关键词]风险管理;管理理念;组织机构 随着社会活动的复杂,每个人及各类组织每天都要面对各式各样的风险。从商业活动层面上,风险可以分为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行业风险是指某一特定行业中与生产经营有关的风险,它受到生命周期、行业波动周期以及行业集中程度的等因素的影响。经营风险可以理解为由于采取不当的战略、资源不足,或者是环境、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而不能实现经营目标的风险。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从本质上看,银行就是经营管理风险的机构。与其他个人、组织等相比,其风险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银行的自有资本在其全部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属于高负债经营;第二,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且具有特殊的信用创造功能;第三,银行是市场经济的中枢,其风险的外部负效应巨大。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虽然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在不断加深,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在不断深化,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更为特殊,这就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银行风险管理必须是全面的。面对此要求,本文拟对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简单阐述。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

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

浅谈票据业务操作风险的防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票据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日趋猖獗的银行票据诈骗犯罪对客户和银行资金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不法分子利用伪造、变造、“克隆”票据、伪造印鉴、打“时间差”等多样化、智能化的手段进行诈骗,令人防不胜防。特别是对于新成立的银行,业务经验相对欠缺,因此防范票据业务操作风险更是刻不容缓。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操作风险可以分为四类: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系统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和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简单的讲就是指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这就为我们防范操作风险指明了方向。首先在人员因素方面,要注重防范道德风险。 传统的银行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合规风险是基于三大风险之上的更基本的风险。合规风险与银行三大风险既有不同之处,又有紧密联系。其不同之处是:合规风险简单地说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违法、违规、违德等)而招致的风险或损失,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刺激性比较大。其联

系之处在于:合规风险是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存在和表现的重要诱因,而三大风险的存在使得合规风险更趋复杂多变而难于禁控,且它们的结果基本相同,即都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或名誉的损失。过去,商业银行通常把合规风险视同于操作风险,多注重于在业务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上去设关卡,其结果并不奏效,操作风险仍然在银行内部人员中大量存在并不断变换手法。这就说明,简单地把合规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的认识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虽然大量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但其背后往往潜藏着操作环节的不合理和操作人员缺乏合规守法意识。而银行合规风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端于银行的制度决策层面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往往带有制度缺陷和上层色彩。因此,就现实情况而言,银行即使防范了基层机构人员操作风险的发生也未必能防范制度或管理上合规风险的发生。所以,对合规风险一定要格外重视,因为它有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一般操作风险要大很多。 近几年,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商业银行获取巨大利润的重要途径和企业融通短期资金的主要手段。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的现实下,票据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又满足了商业银行获取利润和调控多种经营指标的需要,引致商业银行和企业不惜采取各种违规行为办理票据业务。然而,随着票据业务的快速发展,其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票据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各种违规行为大量存在,使票据业务面临巨大的

信用卡风险管理

图2和图1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图2统计的是使用信用卡超前消费,但逾期半年后仍未还款的信贷总额。根据图中数据来看,2008年至2011年逾期信贷规模有所起伏,尽管在2010年第二季度出现降低的趋势,但总体上还是保持增长。信用卡在当今社会具有较高的保有量,较好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短期资金需求,如果没有超过还款期发卡机构不得对消费情况和资金流向进行监管,导致信用卡面临较大的逾期风险,随着逾期资金规模的扩大,发卡银行的流动资金不断减少,给发卡银行带来较大的运营压力。 6.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定义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发卡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这一业务工作量大且较为复杂,发卡机构在加快信贷资金流出的同时,也要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确保信贷资金能够安全收回。信用卡是银行获取收益的重要渠道,通过提供定期资金使用服务,并要求消费者为此支付一定的资金使用成本。信用卡具有明显的信贷特征,必然面临着资金损失的潜在风险,所以要对信用卡风险进行明确,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关于信用卡风险的定义前文已经有所提及,是指银行在提供信用卡服务的同时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能够对银行正常运营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风险与收益往往是同等存在,我们要对信用卡风险进行科学定量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信用卡风险的不利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规避。 7.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作用 1.7.1 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膨胀,对信用卡这一支付工具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信用卡消费成为极为普遍的消费习惯,而且近年来发卡机构不断加大推广力度,导致信用卡数量急剧增长,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虽然信用卡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发卡机构也从中获取了大量收益,但信用卡风险问题频出,对银行平稳运营造成一定影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信用卡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仍然不够健全,很多行为并没有被明确制止,导致这一行业出现众多乱象。商业银行在利益驱使下,盲目扩大信用卡发行规模,实行大量的优惠政策,为消费者提供过高的透支额度,导致出现大量的超前消费行为。而且信用卡管理技术水平不高,部分银行信息系统不健全,难以对各类风险进行预测防范。各大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信息沟通障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的效果,而且部分消费者缺乏诚信意识,对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长期无法偿还,由此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发展信用卡业务的同时必须强化风险管理,尽量减少不良信贷数量,确保商业银行能够正常运转。 二.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 2.1 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问题凸显 根据相关统计结果,在2015年第三季度时,国内信用卡消费资金在银行卡消费总量中占比为31%,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53%,而2006年占比仅为3.1%,可见其发展速度极为迅猛。信用卡在拉动消费增长上具有重要作用,在2015年第三季度时,信用卡消费资金在GDP中占比为24%,而2006年仅有1.1%,表明信用卡能够有效拉动内需,促进消费量增长。与此同时,信用卡风险

票据业务风险点及防范要点

票据业务风险点及防范要点近年来,部分银行经营思想存在偏差,片面追求市场份额,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放松票据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出现诸多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同时一些不法分子挖空心思利用票据进行诈骗作案,伪造、变造承兑汇票,“克隆”票据也时有发生,利用票据作案的新手法也层出不穷,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范和化解票据风险刻不容缓。 票据业务风险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风险,包括:使用变造、伪造票据、“克隆票”、作废票据,达到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另一类是内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内部人员直接参与作案。二是业务人员经验不足,识假辨假能力不够。三是内控制度不严。银行经办人员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为企业随意开户,不按规定审核票据,不坚持复核制度,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四是银行间协作有待改进。银行之间在票据查询、查付、防伪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有效的检查系统,对查询的答复缺乏责任心也是票据犯罪分子屡屡得逞的重要原因。 1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承兑行违约导致贴现行不能按期收回本金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确保贴现票据贸易背景的真实性;②要扑捉市场信息,了解票据市场上出票行的一些信息;③对于县级支行开出的大额连号票据并且出票人为一般性企业的要谨慎办理;④加强对承付后的资金跟踪管理,对于承兑到期后票据的付款人为

企业或并非是承兑行的情况要注意分析。 2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票据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给贴现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利率风险首要的是从宏观方面着手:①是及时收集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了解管理层的思路和动向,掌握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要注意观察央行的市场操作,如发行央行票据,提高准备金率等;②要参照票据市场转贴现指导利率和货币市场的七天回购利率;③每年6月下旬和12月下旬都是市场利率变化不稳定的时期,要注意多观察基本面;④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随时收集票据市场交易利率,了解其发展趋势,总结变化规律; ⑤是加强与同业的沟通联系,了解其业务发展状况,判断其利率走势。 3、政策性风险——由于监管的缺位而造成银行票据人员受处罚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①要认真学习有关票据方面的文件精神;②票据做从业人员要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③要熟悉政策,合理避开监管。 4、假票风险——是指由于办理票据业务被诈骗导致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防范要点: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业务素质:①要配备专门的鉴别仪器如ETO票据鉴别器;②办理票据业务一定要设立专职或兼制的票据专审岗;③每笔票据真伪的鉴别至少要过两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pdf

摘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都与国外同行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改革。文章首先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变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基本使命就是以承担风险和管理风险来获取收益。美国花旗银行前总裁沃特·瑞斯顿曾指出:“银行家的任务就是风险管理,简言之,这也是银行的全部业务。” 随着整个风险管理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而现代风险管理也表现出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环境和风险管理方法的改变。 (一)风险管理环境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利率、汇率及股票价格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应对市场化条件下这三大风险变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金融业内部的行业结构整合力度的加大,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出现了一些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于一身的集团化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仍实行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下,无疑使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由此而带来的国际竞争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市场大量创新金融产品的出现,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的结构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理解和认知新产品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二)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采用管理的主观经验判断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及手段,较少使用风险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当前金融市场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风险度量和管理这一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尤其VaR、CSFP、KMV等大量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的出现。这些风险管理技术的出现才使风险定价、信用衍生产品和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机构整体经济资本配置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二、我国现行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 近几年来,我国的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各银行高级管理层不再只盯着贷款业务,风险部门不再只擅长于管理风险,交易人员也不会谈衍生产品而色变。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还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银行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治理规划,一些银行在组织结构设计上也存在缺陷。尽管大多数银行在表面上已经建立了多种风险类型的管理委员会,但他们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在数量上要么太多,要么不足,而且都没有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由于各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也就难以避免管理上的重叠与缺口。 (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有力的技术保证。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导致积累的相关基础数据不足。同时,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基础数据收集困难、公布出来的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等问题。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这些都制约了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还停留在最初阶段。虽然有少数银行自主开发出了模型,但都很简单,而且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一些关键风险管理参数及计量模型,如预期损失(EL)、经济资本(EC)、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等并没有被大部分商业银行所采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更多停留在制度建设与资金计划层面,一些先进的风险量化模型与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有效应用。 (四)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规避风险、获取收益的重要工具,促进了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既缺乏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对冲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的平台,也没有成熟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供商业银行通过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转移风险。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途径 (一)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风

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2020年最新]

**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 第2章**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及管理问题 2.1**银行简介 **银行的前身是**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0年12月28日,是一家由 国有资产、企业、自然人共同出资建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 2009年,**城市商业银行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为**银 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1.1**银行发展历程 **银行在2004年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2006年与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 作协议,引入南京银行成为公司股东并对**银行业务开展长期的业务指导。 **银行现辖济南、青岛、潍坊、枣庄等6家异地分行、1家营业部、1家中心 支行、44处支行、19个部门,从业人员上千名。**银行是全国银行间同业拆 借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债券交易市场、中国国债协会、全国城市商 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中国银联、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 协会的成员。多年位居**市银行业第一位,在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排名中, 资产规模总量位居前四位。连续多年被《银行家》杂志评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 综合竞争力前5位,连续多年在山东省财政厅对地方银行的绩效考核中位居山 东城市商业银行第一位。先后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中国金融 业年度创新奖,省级文明单位、服务业先进单位、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纳税先进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十佳企业等40余项荣誉称号。 2.1.2**银行经营概况 (1)**银行经营总体概况。近些年来,**银行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各 类资产规模超过700亿元,存款规模超过500亿元大关,在**市银行业市场 存款占有率约为25%左右。截至2015年末,**银行全行资产总额911亿元,8 比年初增加184亿元;存款余额668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超计划18亿元;贷款余额441亿元,比年初增加74亿元;经营利润21.05亿元,同比基本 持平,全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11.4亿元,同比多提 4.27亿元,由于加大 拨备计提力度化解不良,账面利润同比减少 4.85亿元,实现9.65亿元。主要 监管指标保持达标。在**市辖内,**银行存款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连创历 史新高,年末达到26.1%,比年初提高 2.91个百分点;新增授信在同业中最多; 缴纳入库各项税收7.18亿元,同比增加0.2亿元,保持在**市前3位。在山 东银监局辖内的13家城市商业银行里,资产规模位居第4位,与去年持平;存款、贷款总量均排在3位,分别比年初上升1个和3个位次;盈利情况较好, 净利润、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分别排在第3、4、5位。在中国银行行业协 会首届商业银行稳健发展能力评价中,**银行获得公司治理能力、收益可持 续能力两项第一。在2014年度英国《银行家》世界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列594 位,比上年提高43个位次。 (2)**银行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业务概况。2015年末,**银行各类金 融资产达到340亿元,比年初增加130亿元,货币市场累计交易量 2.1万亿元,同比增加 1.5万亿元,实现货币市场净收入14.2亿元,同比增加 2.8亿元,首 次进入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200强,为申请尝试做市商、衍生品交易和债券承 销资格等新业务打下了基础。全行发行理财产品404支,销售量148亿元,实

当前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

我国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的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信用卡支付环境的形成正在逐步趋于成熟,但是相对国外,还是有些脆弱。随着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国的信用卡业务也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信用卡产业的风险也呈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了信用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用卡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 信用卡;风险管理;金融危机。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概况 近几年来我国信用卡发展十分迅猛,发卡量和授信总额进一步增加。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09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截至2009年末,信用卡发卡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信用卡授信总额13634.96亿元,同比增加39.1%;应偿信贷总额2457.58亿元,同比增加55.3%。应偿信贷总额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居民户短期消费性贷款余额的38.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但是,在信用卡业务从高速增长逐渐转向平稳增长的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盲目扩张、恶性竞争,其盈利空间不断压缩,信用卡透支贷款质量下降,风险隐患逐步显现。截至2009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76.96亿元,同比增长127.9%;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的3.1%,较2008年底增长1个百分点,信用卡违约率增加,坏账风险加大。 因此,在新形势下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用卡风险,减少发卡银行的损失,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类型及表现 2.1信用风险 因持卡人不能依约按期偿还本息的风险。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包括没有固定收入的青少年和在校生等)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 2.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为由拒绝还款。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OC)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一、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尚不健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和社会经济体之间信用关系的缺乏则是最主要的问题。信用成为当前商品过剩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信用的缺失造成了市场交易成本的极大提高,企业要为正常的商品交易支付更多的无效成本,同时面临更多的交易风险,这些情况直接造成了企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下降。随着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普遍形成,交易方式从现金交易逐步过渡到信用交易,信用经济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信用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绝大多数竞争性行业的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客户订单,企业需要提供优惠的价格或赊销条件,导致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客户不守信用,随意拖欠账款,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解决收款难的问题,但由于信用管理经验不足,结果还是产生大量呆账、坏账,使本己单薄的利润被严重侵蚀。对于企业而言,不能够坐等环境的改变,尽快适应这样的环境,提高自己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现实的选择。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指导和协调各机构业务活动,对从客户资信调查、付款方式的选择、信用限额的确定到款项回收等环节实行的全面监督和控制,以保障应收款项的安全及时回收。一个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能使企业在经营中能够更好的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良好的效益。 (一)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分为本金风险和重置风险。当一方不足额交收时,另一方有可能收不到或不能全部收到应得账款或权益,造成损失,这就是本金风险;违约方违约造成交易不能实现,未违约方为购得股票或变现需再次交易,因此可能遭遇受因市场价格变化而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重置风险。

我国XX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我国XX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 风险控制是银行独有的一种风险类别,一个银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其对风险问题的管理与把控能力。作为上市银行,XX银行也是由最初的粗放经营逐渐向集约经营转变。XX银行在对企业风险管理与把控的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XX银行在国际银行领域的地位。为了了解并掌握XX银行当前的经营管理状况,深入研究XX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深入分析研究了商业银行在银行业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案。把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风险关系相关体系的建立、操作风险相关制度结构以及银行内部及外部的相关体制建设,希望可以为银行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XX银行风险控制;风险管理;内部风险管理

Abstract Keyword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5) (三)国内外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6) 1.国内研究现状 (6) 2、国外研究现状 (7) (四)主要研究方法 (7)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综述 (7) (一)风险及商业银行的风险 (7)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其原则 (8)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发展 (8)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演变 (9) 1.财产治理理论 (9) 2.欠债治理理论 (9) 3.多方面风险的治理理论 (9) 三、XX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0) (一)XX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变迁 (10) 1.XX银行的风险治理框架 (10) 2.XX银行的相关风险管理政策 (11) (二)X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1.对风险认识的问题 (12) 2.风险管理理念不统一的问题 (13) 3.组织结构的问题 (13)

信用风险管理习题

信用风险管理 1、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 )进行分析。 A、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B、财务报表和损益表 C、财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 D、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答案】:A【解析】:P73。单一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中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分析。 2、下列关于财务比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盈利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 B、杠杆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C、流动性比率用于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 D、效率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 【答案】:A 【解析】:P75。盈利能力比率:用来衡量管理层将销售收入转换成实际利润的效率,体现管理层控制费用并获得投资收益的能力。效率比率:又称营运能力比率,体现管理层管理和控制资产的能力。杠杆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所有者利用自有资金获得融资的能力,也用于判断企业的偿债资格和能力。流动比率:用来判断企业归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即分析企业当前的现金支付能力和应付突发事件和困境的能力。 3、企业2000年流动资产合计为3000万元,其中存货为1500万元,应收账款1500万元,流动负债合计2000万元,则该公司2000年速动比率为( )。 A、0. 78 B、0.94 C、0. 75 D、0.74 【答案】:C 【解析】:P75。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3000-1500)/2000=0.75; 4、企业的某年的税前净利润为6000万元人民币,利息费用为3000万元人民币,则其利息保障倍数为( )。 A、2 B、1 C、3 D、4 【答案】:C 【解析】:P74。利息偿付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净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6000+3000)/3000=3; 5、现金流量表分为三个部分: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投资活动的现金流、融资活动的现金流。买卖其他公司的股票等投资行为属于( )。 A、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 C、融资活动的现金流 D、销售活动的现金流 【答案】:B 【解析】:P75。买卖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等投资行为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6、在对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财务分析中,若企业申请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商业银行应重点考虑企业正常()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付贷款。 A、经营活动 B、担保活动 C、融资活动 D、投资活动 【答案】:A 【解析】:P76。对于短期贷款,应当考虑正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是否能够及时而且足额偿还贷款;对于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分析未来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本息,但在贷款初期,应当考察借款人是否有足够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来获得所需要的现金流量以偿还贷款利息。 7、过去3年,某企业集团的经营重点逐步从机械制造转向房地产开发。商业银行在审核集团法人客户的贷款申请时发现,其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融资现金流急剧放大,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分析恰当的是() A、该企业集团投资房地产已经造成损失 B、该企业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C、多元化经营有助于提升该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 D、投资房地产行业的高收益确保该企业集团的偿债能力很强 【答案】:B 【解析】:P76。整体投资现金流连年为负,经营现金流显著减少,融资现金流急剧放大说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8、针对企业短期贷款,商业银行对其现金流量的分析应侧重于()。

票据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方案

《银行业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重要风险点及防措施》之八 票据业务重要风险点及防措施 风险点1:票据转贴现交易不背书 风险描述:出让方转让票据时,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受让方,受让方也未在票据被背书人栏记载自己名称。 风险表现:不法人员将未背书的票据进行恶意背书并私自转让,挪用票据款项,导致银行资金损失;票据未背书,导致在票据出现纠纷、或涉诉等非正常解付情况时,影响持票方正常主票据权利。 业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对于贴现、转贴现的纸质票据,严格按照《票据法》关于“票据转让应当背书并交付”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32号)“背书人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将票据交付他人的,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关规定进行背书。 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背书交付相关规定,防止银行合法权益悬空。 风险点2:票据质押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描述:将票据以质押方式交予他人时,未在票据上注明“质押”字样。 风险表现:票据质押交付时,未在票据上明确质押这类“部分票据权利”转让行为即交付票据给质权方,此易给质权人在质押期间以自身名义与第三方交易带来便利,存在风险隐患。 业良好做法:加强票据背书管理,按照《票据法》规定进行质押背书。

最低防控要求:严格执行《票据法》“票据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的”相关规定。 风险点3:票据实物保管不善 风险描述:未妥善保管票据,票据遗失、灭失或被他人冒领,勾结外部人员私自出借票据,偷盗库存票据另行转让,假遗失真盗用,假票掉包真票。 风险表现:买入票据未及时入库保管,未设立出入库登记簿或出入库登记流于形式,未认真进行账实核对和实物盘点。 防措施:票据的交接、拆包、验票和入库过程在电子监控下进行。 业良好做法:票据买入存续期,实物票据必须入库保管。票据出入库需做好交接登记,办妥交接手续。对有价单证实行严格的核算和管理,建立有效的核对、监控制度,对各种账证、报表定期核对,及时进行盘点。 最低防控要求:银行业机构要完善银行承兑汇票的监测和查库制度,加强票据集中保管。对贴现、转贴现、质押票据应作为重要会计凭证入库,由总行或经授权的分行专门集中保管,支行或一线经营单位不得自行保管。 风险点4:资金收付不符合业务规 风险描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 风险表现:违反资金划付流程,未见票、审票先垫付资金,资金划转账户不符合业务规,资金划入交易对手同业户,外循环,不入银行大账,规避监管。 业良好做法:禁止未收妥票据先垫付资金,或未收到票据款项先交出票据。资金应由票据转入行将资金划入票据转出行在本行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不得转入票据转出行在他行开立的账户。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终稿)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随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评价信贷客户,将企业所属行业和区域的风险值细化、专业化,以期有效地掌握信贷客户的各种信息,预知其信用风险变化趋势,及时地改变其抵押和担保组合,将所发放贷款的风险降到最小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是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尽管银行每年都在新增贷款,但银行的全部贷款中,存量贷款所占的比例仍然是最大,所以存量贷款的风险防范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如何控制银行存量贷款的风险?存量贷款不是新发放贷款,它和新发放贷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和银行之间已经存在交易记录,对于如何通过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交易记录来识别存量贷款的风险大小,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重庆银行从2007年3月份开始一种新的管控模式,那就是由专门的的贷后管理部门实施独立的贷后评价。重庆银行在企业申报续授信时,由信贷监控部对存量贷款的基本情况、授信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还款来源、授信后审批条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结果送交专门的贷款评审部门,作为贷款评审的重要依据,所以贷款的后评价成为银行控制风险又一道关口,这无疑加强了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二)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基本原则 1.动态检查和静态分析相结合原则。管户人员原则上应通过走访支行、到企业实地调查、调阅财务报表等信贷资料,核实相关情况,了解企业现状。 2.合法合规原则。现场检查工作必须以我行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确保检查程序合法合规。 3.客观原则。管户人员通过调阅信贷资料、现场调查等手段,出具全面、公正的续授信贷后评价意见。 (三)商业银行开展信贷风险管理评价的主要内容 后评价工作通过动态的下户检查和静态的材料分析相结合方式予以开展,主要关注授信后审批条件落实情况、存续期间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变化等工作重点。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评价工作: 1.基本情况:如客户名称、注册资本金、股东结构、法人代表、主营业务有无重大变化等。 2.授信结构:通过登录人行信贷征信系统,查询企业有无关注或不良类贷款,负债总额有无较大增减,他行授信政策有无重大变化等。

票据信贷业务合规操作与风险管理

“票据信贷业务规范操作与风险管理”专题培训背景:票据业务具有操作难度大、风险高,但吸存能力及盈利能力强的特点。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2010版票据之后,中国银行业协会又出台了《中国银行业票据业务规范》,2012年以后,中国银监会就票据业务监管每年都下发了新规,这些文件的落实,对我国商业汇票市场的经营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期连续爆发票据业务的恶性案件,引起各家各级银行、信用社的恐慌,以及对票据业务规范化操作的迫切要求。各家各级银行、信用社都要求加强票据业务内部控制,尤其是加强对票据相关人员进行长期随时的、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卓有成效的培训辅导,对于保证票据业务的规范操作、管理及有效监督,保证票据业务安全运行、健康发展,防范票据风险。 本课程主要为商业银行、信用社、新型金融机构规范操作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行为。同时,培训票据方案与供应链融资方案设计。 时间:1-2天 参训人员:银行、信用社领导、信贷(或票据)部、稽核(审计)人员、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1.票据信贷客户的统一授信 2.票据业务交易背景的审查 票据法的对价原则 案例:虚假交易背景诈骗案 案例:三联商社虚开承兑汇票案 案例:诉讼引出大连银行虚假承兑汇票 票据真实交易背景的审查 交易合同的审查要求 增值税发票审查要求 普通发票审查要求 审阅授信企业财务报表 对于特殊交易的特殊处理 3.票据业务的查询查复 票据查询的原则 票据查询的方法 案例:某市联社票据贴现诈骗案 票据查复 案例:克隆票据诈骗案 实地查询 4.票据承兑业务合规操作 承兑的概念 承兑的原则 授信管理 集中审批、处理机制 承兑申请人的条件 受理承兑 银行承兑业务的流程

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

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 信用卡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简便、安全、快捷的一种信用消费工具,不仅引发了金融消费方式的革命与创新,更为推动推动金融经济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在我国信用卡产业参与金融全球化态势下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和深入研究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的同时,更需要分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背景、信用卡业务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和强化信用卡安全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使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实际、综合分析,并阐明观点、提出建议。在上述背景的前提下《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应依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产生于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产业,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信用卡发展状况及其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通过比较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过程,深度剖析信用卡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保障信用卡安全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信用卡安全机制提出了发展思路。 二、选题依据 1.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虽然信用卡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在国外信用卡产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对于信用卡业务的研究也有比较深入的见解。xx年,美国戴维h布泽尔在其《银行信用卡》中队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进行了权威的分析与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其所在的弊端。xx年美国戴维s埃文斯、理查德斯默兰在《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

中总结信用卡支付产业的发展教训,分析了制度与技术聚合而起的新经济对支付产业的深层影响,解释了信用卡产业的影响魔力。相比较国外的研究,陈建在《现代信用卡管理》〔xx〕、尹龙《信用卡业务管理与监管制度发展》、毕曼《中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与回顾》〔xx〕等对于我国信用卡也务的风险与防范做深入的研究,但从国外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我国市场现状来看,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迫在眉睫的必然选择。 随着金融经济在金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态势,以知识为载体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加剧,信用卡产业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信用卡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成立独立核算、专门管理的信用卡业务中心,并实行高度专业化分工,加强发展信用卡监管原则,健全信用卡法律体系。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实用的风险防范与评价体系就是一个非常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2.与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 [1] 虞月君. 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xx 年版 [2] 陈建. 现代信用卡管理[m]. 北京: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 xx年版 [3] 戴维h布泽尔. 银行信用卡[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xx年版 [4] 尹龙. 信用卡业务管理与监管制度发展[j]. 中国信用卡, xx年第2期 [5] 刘沛、卢文刚. 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 中国信用卡,xx 年第2期 [6] 马丁迈耶. 大银行家[m]. 海南:海南出版社, xx年版 [7] 陈勇、胡改琴、胡雪琴等.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控制研究[j]. 现代经济, xx年第8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