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月 第33卷 第5期 83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孟昭君

【摘要】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尚未明确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认为咽鼓管功能异常或感染可能是主要发病原因。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前者通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缓解症状,降低不适感。后者利用鼓膜穿刺手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或是造孔手术治疗。近年来,在医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法、电子鼻腔喉镜下的药物注射治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中耳内外的气压平衡,使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充分发挥细胞因子拮抗剂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手术;疗效;新进展【中国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006-6763(2019)05-0083-03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9.05.043

作者简介:孟昭君(1969-),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科临床。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天津 301800

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临床表现为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下降,由于鼓室积液特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渗出型、浆液型、卡他型以及粘液型等。主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很多专家在研究之后认为与咽鼓管黏膜组织异常、管腔阻塞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咽鼓管功能的保护,解除阻塞因素,促使鼓室积液排出,形成良好的治疗模式。1 药物治疗

由于各种因素如儿童咽鼓管短、平、宽,成人鼻中隔偏曲、鼻咽占位、胃食管反流、过敏等均可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造成中耳积液反复发作,鼓气耳镜被推荐为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首要方法。早期治疗以去除病因,清除中耳积液为主,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激素、抗组胺药、粘液溶解剂、免疫治疗等。1.1 抗生素治疗

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未能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中检测出细菌,认为属于无菌性的炎性病变。然而,敬峥等[1]在研究中选入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查,发现中耳积液中存在多种致病菌,其中含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主要选择青霉素、二代头孢类药物,治疗效果很高。最近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2个月低剂量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治疗SOM 是有效的[2],但对长期用药带来的耐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1.2 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而言,糖皮质激素属于较为重要的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鼓室注射形式给药,通常情况下属于短期使用。若长期使用很容易出现副作用,主要因为长期口服此类药物,会导致下丘脑相关肾上腺素的功能受到抑制,发生骨质疏松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鼓室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可缩短药物的使用时间,除了可以预防并发症之外,还能形成炎症浸润的抑制功效[3]。

1.3 表面活性物质药物治疗

刘元锋[4]在研究中发现,咽鼓管的上皮内含相关表面活性物质状态板层体结构,会产生一些表面的活性物质,导致张力降低,有助于促进咽鼓管开放。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表面活性物质药物就是氨溴索,其可以促进咽鼓管及中耳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更好的合成以及分泌,提升咽鼓管的开放及顺应性,促进通气效果的有效改善,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黏膜纤毛的运输,以便于中耳积液排出,并促进咽鼓管组织的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吕唯等[5]在研究中选入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氨溴索治疗,发现此类药物有利于形成局部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好的消除其中的积液成分,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恢复[6]。1.4 抗组胺药物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为变态反应,而抗组胺类型的药物能够有效针对炎性的介质释放进行抑制,降低鼓室以及咽鼓管的黏膜水肿以及分泌物的产生。何武斌等[7]在实际研究中选取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0例,采用抗组胺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为89.0%,可见抗组胺类型的药物可以提升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针对lgE 介导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口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8]。1.5 疫苗药物治疗

当前我国在临床诊疗中尚未研制出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性疫苗,而国外研究中多采用卡介苗进行预防,我国的相关研究很少。对于卡介苗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免疫调节能力,针对TH1相关细胞平衡性进行调节,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9]。2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特别是儿童经过3个月的观察期症状仍无好转,可考虑手术治疗。关于发作频率,传统指南定义为6个月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的标准已广泛用于临床指导。关于听力损失的标准,不同国家标准从25~40 db 不等。术前应去除诱因,积极治疗临近器官的感染因素,咽鼓管吹张可有效改善中耳压力及听力,在观察等待期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2.1 鼓膜穿刺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可以针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诊断之外,还能作为治疗方式,操作方式较为简单,创伤很小。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主要在鼓膜前下的或是后下方的位置进行穿刺,进入到鼓室之内,固定针头,吸收鼓室内的积液,结合积液的性质,合理注射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10]。李建玲等[11]在研究中选取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鼓膜穿刺治疗法,在穿刺的过程中注射曲安奈德或盐酸氨溴索,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治疗法,在治疗之后1个月进行调查,发现两种治疗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鼓膜置管治疗的并发症较高,而鼓膜穿刺给药过程中,除了清除鼓室积液外,还能降低中耳腔内的负压,使得药物直接在中耳腔内产生治疗作用。在操作期间如若出现了针头移动,可能会导致鼓室内侧壁损伤,

我家孩子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经历

很早就想写写关于我家孩子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经历了,各种原因拖来拖去一直没写.当时孩子得病时就在百度上看到了一个妈妈写的治疗经历,对我帮助很大,那会就暗下决心,如果我的孩子也治好了我就也来写一写,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家长. 我孩子是2016年春天发现听力明显下降,于是去省儿童医院检查发现是分泌性中耳炎,因为这个病有个三个月的自逾期,所以当时医生没多说什么,药都没开,只嘱咐一个月后复查.过了一个月复查,症状并无好转, 当时声导抗的值是一个B,一个C,很不乐观,但医生仍旧没多说什么。看着孩子听力那么差,我们家长自己急啊,于是上网各种查,听说中医治这个病有效,就去省中医院找了个教授看,结果人家直接让做手术。手术要全麻,我们还真是不愿意,所以执意要医生先开点中药试试。就这样又一个月过去了,再去复查,听力差成40dB,声导抗两个耳朵都变成了B,最差的情况!中医更确信是要做手术了,我们还是不同意,因为上网查了好些手术后都复发的,而且孩子才6岁,真心不想她全麻。于是我们又返回省儿童医院,把耳鼻喉科的医生都研究了一遍,恰巧有一个副教授是擅长治疗这个病的。他看了我们的检查结果和病历后说,实际你这病已经超过三个月了,是可以考虑手术,但是还是先吃药再试试把,我可以这么跟你说,省内我要是治不好,其他医生也治不好。说得如此自信,甚至自傲,反倒让我看到了点希望。他开了一个什么桉胶囊,(原谅我真记不住名字),说明上是写可以促进液体排出的,一个医院自己生产的鼻炎合剂,一个转移因子口服液,还有一个喷鼻子的,并且叮嘱千万不要感冒。为了不让孩子感冒,我们便不让她上幼儿园,细致的照料,饮食也杜绝一切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还有发物。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去复查,终于有了好转,听力略微上升,声导抗一个B一个C。当时我在网上查到有做吹张治疗的,就是通过仪器往耳朵里鼓气,于是我问了句医生,咱们医院可不可以做这种治疗,没想到医生说你买一个回去做就是了。居然有家用的!为什么医生早不说呢?我问医生哪有卖,医生说你去治疗室找护士把,我不方便说,省得你们以为我有什么利益关系。这个医生也真是够实在!最终在治疗室那拿到张广告纸,在上面扫码订购了一台,大概六七百元,牌子我就不说了,怕大家以为我这是软文。吹张器很小,就成年人巴掌大,操作也非常简单,我家孩子一下就会用了,每次都是自己用,不用我们管。这个吹张器就是我孩子的救星,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用了一个月后去复查,听力又上升了,声导抗两个C。接下来仍然是那些药,只是没开转移因子,继续一天三次的吹张治疗,一个月后再去复查,听力完全恢复正常,声导抗一个A,一个C,我拿到结果高兴坏了!医生也没再开药,就说自己多注意点,至此这个病就算是治好了,回家我们还继续做了一段时间的吹张,把之前剩的喷剂用完,基本就这样了! 我自己感觉治疗这个病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预防感冒,二、吹张治疗,吃药什么的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6-02-17T14:01:34.2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作者:高文芝 [导读]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对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中医医院 652399 摘要:目的:对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共42例,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1人。对照组在鼓膜穿刺术治疗中通过常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为90.47%(19例),高于对照组的76.19%(16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加入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巩固,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鼓膜穿刺术;分泌性中耳炎;全面护理干预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鼓室积液以及听力下降,如若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有可能导致患者耳聋。因此,我院开展本次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对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42例,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将4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1人。 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2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48±12.31)岁。 实验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7例,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62±12.18)岁。 对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数据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刺术治疗中,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内容主要是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干预,对患者临床所使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以及治疗反应进行记录,如遇患者异常状态及时进行处理。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全面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以及日常护理三方面。心理护理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负性情绪进行排解,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治疗护理是对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确保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日常护理则是在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的同时,对其饮食及生活习惯进行干预,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 1.3 评价指标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且不伴有耳鸣以及耳闷时,判定显效;当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仅伴有轻微耳鸣以及耳闷时,判定有效;当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时,则视为无效[2]。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显效、有效例数进行统计,并分别计算出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其中总有效率越高,护理效果越好。1.4 数据处理 本文中各项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比较,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中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总有效率为90.47%(1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16例),两组数据差异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可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各项护理疗效对比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护理,仅对患者的治疗药物进行干预,不仅缺乏“人文关怀”,在另一方面还忽略了护理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全面护理干预区别于常规手段,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通过三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 (1)心理护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对鼓膜穿刺术不了解,或多或少会对治疗产生顾虑、不安的负性情绪。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为患者详细阐述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手段以及术中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治疗疑问进行耐心的解答,消除患者的治疗抵触心理。 (2)治疗护理。医护人员应提前准备好鼓膜穿刺治疗中的各项仪器以及药品,并对术中患者的体位进行干预,防止坠床的发生。鼓膜穿刺术治疗过程中,如若患者出现乏力、头晕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则应进行针对性护理,保证患者正常的生命体征后,再进行治疗[3]。 (3)日常护理。医护人员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健康知识教育以及生活习惯指导,即医护人员教授患者如何在恢复期避免用力咳嗽引发出血症状。另外,患者饮食方面应偏清淡切忌进食刺激性食物,并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的抵抗力。 总而言之,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加用全面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巩固,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卢润萍.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6):518-520. [2]尹世芬.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2):366-367. [3]陈燕红,陈秋鸿.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299.

耳鼻喉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慢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主查人:王宜玲(张辉) 日期: 2012/11/3 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11月3日

地点:耳鼻喉头颈外科二病区 主查人:王宜玲(张辉) 参加人员: 题目:慢性中耳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大纲:一、慢性中耳炎术前护理 a.一般护理 b.耳部护理 c.心理护理 二、慢性中耳炎术后护理 a.一般护理 b.并发症护理 c.心理护理 d.出院指导 内容: 【一】.术前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术前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包括血尿常规、凝血试验、肝肾功 能、胸片、心电图等,了解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其他全身性疾病,有无手术禁忌症,以保证手术安全。 2.充分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女病人月经来潮应暂缓手术。 3.手术前一天要做好药敏试验。预计术中可能输血者遵医嘱做好血 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术前晚遵医嘱给

以肠道清洁药 4.预防感冒 5.饮食:术前要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禁烟 酒。全麻病人术前晚十点开始禁食禁水。局麻病人术前可进少量清淡饮食或术前四小时禁食。 6.术前一日沐浴、剪指甲,做好个人卫生工作。术晨更衣,全麻患 者病号服贴身穿。取下所有贵重物品教育家属保管。活动性义齿要取下,不戴角膜接触镜。 二、耳部护理 1.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有脓的病人,入院后根据医嘱予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每日3-4次,初步清洁耳道。2.术前一天剔除患侧耳部头发,一般为距发际3-5CM,清洁耳廓及周围皮肤,将女病人头发梳理整齐,术侧长头发贴发辫好, 短发可用凡士林将其粘于旁边,或用皮筋扎起以免污染术野。 需植皮取脂肪者应备皮,备皮部位大多腹部或大腿 三、心理护理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基本目的和步骤,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和原因,既往手术的成功率,并可介绍已手术的患者,让其向未手术的患者现身讲解,一般情况下手术能解除患耳炎症,有效控制耳流脓并能适当提高听力等,如术前估计手术不能提高听力甚至听力下降需向患者讲明可能的原因,以减轻患者的顾虑。如仍有明显焦虑睡前可使用镇静安眠药物。

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31T13:38:54.53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作者:刘鑫东[导读] 目的探究和分析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411101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所有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06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的53例患者的采用单一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3例患 者实施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结果从临床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前后的耳峰压值情况来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耳峰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能够显著提高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耳峰压值,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鼓膜切开置管;药物灌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ympanic membrane catheterization combined with drug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to all the intractable secretory otitis medi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make a diagnosis and give treatment of random voluntarily participate in the trial of 106 patients as th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object,in the order of the 106 patients according to admission of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two groups of 53 cases;Control group of 53 cases with the adoption of a single cut tympanic membrane tube insertion.w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of 53 cases with combined drug perfusion treatment implementation of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compared to two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the ears of the peak pressure valu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inical efficacy,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23%,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7.36%,P < 0.05,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According to the auricular peak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uricular peak pressu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fter treatment,the ear peak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tympanic membrane incision catheter combined drug per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secretory otitis media,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disease,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ear peak pressure value,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 words] tympanostomy and catheterization;Drug perfusion;Refractory secretory otitis media;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分泌性中耳炎时临床上常见的耳科疾病之一,以听力下降、二内有闷胀感为主要临床表现,据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程迁延难愈超过2年以上,或者经过3次及3次以上治疗不愈的患者,被称之为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上常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进行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该治疗方法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善[1]。为了探究鼓膜置管单用和鼓膜置管联合药物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本院选取的其中106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别采用鼓膜置管单一治疗和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所有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侧中耳炎;将这106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3例;在对照组的53例患者当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在21-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3±12.43)岁,病程在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1±0.64)年;在观察组的53例患者当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5±12.17)岁,病程在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26±0.71)年。本次试验研究均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年龄在18岁以上;所有患者的分泌性中耳炎经过药物和鼓膜置管等治疗后病程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时间超过2年;所有患者的置管次数≥3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耳鸣、耳塞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签订了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鼻咽占位患者;鼻腔鼻窦占位患者;鼻息肉、鼻炎和鼻窦炎患者;使用过耳朵药物患者;先天性中耳畸形病史患者;先天或者后天听力障碍患者;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的患者[2]。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53例患者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术进行治疗,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采用无锡市程冯新科技开发研究所生产的无锡程冯Ⅲ型鼓膜置管器械,让患者取坐位,对患者的外耳道进行清洁消毒后,用将包宁野浸泡过的卷棉子对鼓膜进行反复涂抹3次,约10分钟;然后实施浆液性积液的鼓膜切开置管术:将内径约1.0mm的斜口通气管放置在安装器的头部,然后直接插入到患者鼓膜的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松开之后退出安装器。粘液性积液或者胶耳的鼓膜切开置管术操作为:用“十”字形鼓膜切开刀在患者鼓膜前下象限或者后下象限作一个十字切口,然后用吸管将鼓室内的分泌物吸干净,并采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对鼓室进行冲洗并吸干净后,再将内径大约为1.0-1.2mm的哑铃管安装到安装器的头部,再直接插入到鼓膜的前下或者后下象限,松开并退出安装器即可。术后,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并观察两组患者的置管位置和引流情况。 1.2.2观察组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中医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011-07-18 19:54:15) 转载标签: 杂谈 漏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医炎、鼓室积液)(谭敬书、李凡成体验)宣告工夫:2010-01-09宣布者:李凡成(走访人次:992)漏出性中耳炎与咽鼓管性能阻碍有关。上呼吸道传染常惹起咽鼓管炎症性梗塞,鼻咽淋巴组织增生(如腺样体肥硕)、肥厚性鼻炎等可导致咽鼓管机械性堵塞,以及中耳气压伤等,从而使中耳腔组成负压,致中耳黏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添,鼓室展现漏出液而造成本病。万一病情重复暴发或病程迁延,则致咽鼓管常年闭塞、鼓室黏膜增生、肥厚、黏连,鼓膜变厚、浑浊或萎缩等转变,致听力受损。 临床上,本病有急性期与慢性期,但急性期与慢性期之间无鲜明界线。急性期者,中医称为耳胀,慢性期者,中医称为耳闭。中医古代文献关于耳胀、耳闭的材料只有半点零落记述。如宋?杨士瀛《仁斋直指》载:"耳胀痛,用虎耳草汁滴入耳内,痛即止。"明?薛铠《保婴撮要》卷四:"耳…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明?窦梦麟《疮疡体验全书》卷二:"

耳胀痛,用江鱼齿(又名脑内骨)火煅为末,水调滴入耳内。"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卷一中录有"鲍宝山,肝气挟湿,右耳胀痛,以疏风胜湿治之","某,舌白,咳嗽,耳胀,口干,此烦热上郁,肺气不宣使然,当用辛凉,宜薄味道"等医案。及至近代,陆洁净《群众万病顾问》始立耳胀病名,指出:"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并罗列了病源、症状及治法。关于耳闭,以《内经》论述为早,如《素问?生机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能够视,耳闭不能够听。"这里之"耳闭"指症状。"耳闭"作为病名,首见于明?方隅《医林绳墨》卷七,其云:"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又说:"或有年老,气血虚弱,不能全听,谓之耳闭。"古医籍中,耳闭与耳聋意义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学方面,《灵枢?刺节真邪》载有自行咽鼓管吹张法,明?曹士衍《保生秘要》的叙述更为详明;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记录了鼓膜按摩法。如《景岳全书?耳证》卷二十七:"窍闭证,非因气血之咎,而病在窍也,当用法以通之…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何止者,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压抑,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动摇,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领导,恐因此渐闭而竟至不开耳。" 辨证论治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07T08:55:38.5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荆世代孙丽芳[导读]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至听力恢复良好,予以取管。结果手术后121耳中治愈85耳,占70.2%;好转15耳,占12.4%;无效21耳,占17.4;总有效率为82.6%。结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术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也叫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等。如果积液黏稠呈胶冻状,又称为胶耳。该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症之一,儿童发病率高。但是由于发病时耳痛不明显,患儿即使感到不适也表述不清,家长总是在患儿听力受到影响时才送诊,常常延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12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男57例(69耳),女41例(52耳);年龄13~61岁,平均年龄(24.8±7.3)岁;生病周期5~27个月,平均生病周期(14.8±3.6)个月。伴有喉癌2例,鼻窦炎12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听力下降,轻微的耳痛、耳鸣、耳闷胀和闭塞感,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行鼓膜置管术,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首先患者取坐位,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外耳道常规消毒,在观察清楚鼓膜与中耳积液的情况后,用麻醉剂将鼓膜表面进行麻醉(对8岁以下的儿童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进行置管手术),在鼓膜前下方进行鼓膜穿刺后用中耳负压吸引管抽吸出中耳腔的黏液,并用糜蛋白酶与地塞米松溶液进行局部清洗,缓解局部水肿,促进积液的排出和吸收,保持咽鼓管口畅通。然后于鼓膜前下方用鼓膜切开刀作一平行外耳道壁的弧形切口,注意切勿损伤鼓室黏膜。手术最后须用专用器械将硅胶管准确置入中耳切口内,术后消毒封堵外耳道口。需要注意的是鼓膜切口不宜太大,术后尽量减少不适当动作,避免通气管脱落,以及置管期间注意避免耳道进水,防止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14周内保持每周复查1次,14周后每月复查1次。如3个月后鼓室无积液,可以考虑取管;若仍有残留,可于管口抽取出后注入药物进行冲洗至积液消失,听力恢复良好,给予取管,残留的穿孔一般给予自行愈合,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耳闭塞感、耳鸣消失,听力恢复,鼓膜恢复正常、积液消失,声导抗检查显示从B型曲线转为A型曲线,语频区平均纯音听力提高大于l5 dB;好转:耳闭塞感、耳鸣减轻,听力提高,鼓膜内陷不明显、有少量积液,语频听力提高至10~15 dB;无效:耳闭塞感、耳鸣无明显变化,听力无明显提高,鼓膜内陷明显、鼓室内仍明显存在积液。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耳数×100%。 2 结果 术后对患者跟踪随访6~12个月。3~16个月患者感觉症状恢复正常取管为106耳,鼓膜置管术后患者不适且不能耐受取出4耳,3~6个月硅胶管脱落11耳,取管后置管孔自行愈合。其中85耳耳鸣消失,听力恢复,积液消失为治愈,占总数98例(121耳)的70.2%;15耳耳鸣减轻,听力提高,积液减少为好转,占12.4%;21耳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为无效,占17.4%。总有效率为82.6%。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中耳腔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病变,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惟一管道,而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与免疫反应是导致病变的主要原因。分泌性中耳炎形成以后,咽鼓管阻塞,中耳腔内形成负压,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中耳减轻负压,导致鼓室积液形成,甚至形成胶耳。行鼓膜置管术后,置入的硅胶管不仅能够减少甚至清除鼓室的负压和积液,还能延长咽鼓管两端的压力平衡时间,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促进中耳功能和听力恢复[1]。鼓膜置管术因其良好的治疗效果成为目前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之一。以治愈分泌性中耳炎为前提,尽量减少并发症,因此进行手术的时间与适应证的掌握尤为重要。中耳感染是并发症之一,行鼓膜置管术后应常规给予抗生素。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②擤鼻涕时按压一侧鼻孔清理鼻腔异物,鼓膜穿孔者应减少或禁止擤鼻涕;③鼓室积液及时就诊;④婴幼儿喂奶、大哭、流泪时应注意头部要高于身体,防止阻塞鼻腔。 参考文献: [1]邹春花.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6):536-537.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的四个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的四个表现 文章来源:武汉康音耳鸣耳聋研究院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以及最佳的治疗方法,以便能及时是发现症状,并进行有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 1、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肩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被发现。 分泌性中耳炎不常见且对人体危害极大,迁延治疗病情加重的同时还会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患者朋友们有必要在确诊后及时接受有效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办法 武汉康音耳鸣耳聋研究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诊疗规范标准,采用的耳内窥镜是诊疗耳部疾病的一种先进仪器,采用的是冷光光源,亮度强,可将中耳、内耳病灶放大500倍,导光性强、多角度、视野大,可以使耳内狭小精密器官暴露在医生视野下,整个检查过程视野清晰,配备闪光灯泡以及摄影内镜,可拍摄清晰的彩色照片。一目了然,便于医师更精确的观察病变组织,获取更加精确的病情发展,找准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以上是武汉康音耳鸣耳聋研究院对中耳炎的相关介绍,如有什么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

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查房

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查房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记录人: 护士长:易女士,您好,昨晚睡得好吗?现在具体感觉怎么样? 患者:睡得还可以。 护士长:我们现在对您所患疾病的护理情况进行护理查房,以便我们对您进行更好的护理,希望得到您的配合,时间不会太长,在这期间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们,好吗? 患者:好的。 护士长:现在请责任护士介绍患者情况。 Xx:各位同事好!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患者病情:6床,易羊城,女性患者,28岁,患者因听力下降3月入住我科。3月前患者感冒后感左耳疼痛,流脓,并听力明显下降;无压痛,无红肿,无局部溃烂,无恶心呕吐,予抗炎对症处理,上述症状好转。近1月来患者左耳无流脓,有听力下降,无咳嗽,咯痰,无发热,无寒战,未见明显压痛,无红肿,患者今日遂家属来我科,门诊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后以“左耳慢性中耳炎并穿孔”建议手术治疗收入住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既往体健。 检查:我院内镜示左耳鼓膜穿孔。 治疗: 1)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胸片心电图,感染性疾病等相关检查; 2)择期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 3)磺苄西林抗感染等治疗。 4)耳鼻喉科护理常规,低盐低脂饮食。 护理体查:T: 36.8 ℃ P: 94 次/分 R: 20 次/分 Bp: 90/60 mmHg 护理问题: 1.急性疼痛与中耳化脓性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炎症引起全身反应有关。 3.舒适度改变:耳流脓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 4.潜在并发症:急性乳突炎、耳源性脑脓肿等。 5.知识缺乏缺乏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和防护知识。 护理措施: 1.入院时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环境,消除不安因素。 2.遵医嘱正确使用滴耳剂、滴鼻剂。 3.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术中配合,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焦虑。 4.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必要时找预后良好患者现身说法,增加信心。 5.指导正确体位,全麻未清醒前应绝对卧位,头偏向健侧、术耳朝上,清醒后静卧休息,7~10d 内取术耳朝上头位。听骨链重建手术者绝对卧床三天,监测意识、瞳孔、眼震、脉搏、呼吸、

耳穴按摩健身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1、捂按全耳双手掌心捂耳,五指伸直朝后,指尖相对紧贴后枕 部,当吸气时两手向下向后紧压,呼气时放松,一呼一吸各10 次。 2、牵揉耳垂拇指置于耳背,食指弯曲,拇食二指捏紧耳廓, 并从耳尖向下滑至对耳屏及耳垂,再揉捻该部位并向下牵拉耳 垂,反复10次。 3、按揉三角窝食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拳,食指插入三角窝, 顺时针转动10次,逆时针转动10次。 4、揉按耳孔小指伸直,插入外耳道口,顺时针转动10次, 逆时针转动10次。 5、外拉耳廓拇食指紧捏住耳廓中部,尽力向外上牵拉10次。 有时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会告诉你,他们自己用了1和4法时 症状有好一点。我就教他们1至5的完整的按摩法。按完后他 们会觉得耳部有温热感,多做几次后会觉得舒服很多,我想至 少起到一种鼓膜按摩和热疗的作用,最好每天有空就多做几次。 有用过几例病人反映不错。可以作为一种保健和辅助的治疗。 欢迎大家试用。另外向大家声明我介绍的方法都是我亲自用过 的,有效才推荐给大家,欢迎大家提意见,但不欢迎那种没尝 试过却断然否定这种按摩治疗法的态度。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 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疾病简介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粘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无菌性中耳炎。如果积液及粘稠而呈胶冻状者,又称为胶耳。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听声遥远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耳科专科检查可见鼓膜呈琥珀色或橘黄色,亦可见气液平面或气泡,鼓膜活动度降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多见。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言语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对于成人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研究发现大约90%的学龄前儿童患过分泌性中耳炎,25% 的学龄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见于6月~4岁儿童。到1岁时患过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超过50% ,到2岁时增加到60%。许多发作在3个月自行消退,约30%~40%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会复发。 5% ~10%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持续1年以上。在美国,每年有两千二百万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每年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估计达4O亿美元。 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咽鼓管功能障碍 对于正常鼓膜患者,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管道。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中耳内、外的气压基本相等。当咽鼓管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通气功能障碍时,中耳的气体被黏膜吸收,中耳出现负压从而导致中耳黏膜的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积于中耳,从而形成中耳积液。 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又分为机械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功能障碍两种。 1.机械性阻塞: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窦炎、巨大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长期的鼻咽腔填塞,咽鼓管咽口粘连,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通等),以及很少见的鼻咽白喉、结核、梅毒和艾滋病等特殊感染均可因直接压迫、堵塞咽口或影响淋巴回流,造成咽鼓管管腔黏膜肿胀等从而引起本病。 2.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加之咽鼓管软骨发育不够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处于负压状态时,软骨段的管壁甚易发生塌陷,导致中耳负压。细菌病毒感染、放射性损伤、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原因,引起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从而致咽鼓管开放阻力加大,也被认为是分泌性耳炎的原因之一。此外Ⅰ、Ⅲ型变态反应均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过敏引起的咽鼓管黏膜水肿,管腔闭塞有关。

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研究

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10T14:56:50.2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作者:唐陈 [导读] 本文主要从其概念以及危害入手,然后对其日常护理中需要做到的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对其尽心预防的方法。 (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主要就是由于中耳产生的不是由于化脓而导致的发炎症状。患有该疾病的患者主要产生的症状为听力受到影响,耳朵会感到疼痛,病状严重的会给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其概念以及危害入手,然后对其日常护理中需要做到的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对其尽心预防的方法。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308-01 分泌性中耳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耳鼻喉病症,其最为重要的发病特征为由于传导性的鼓室积液造成的耳受损症状。当前该疾病的产生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容易在小孩子身上出现,对孩子的听力造成一定的损害,使孩子的听力发育受到限制,同时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分泌性中耳炎同时也会对成年人的听力造成影响,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应该要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起到一定的重视,同时还应该对该疾病的产生有基本的认知,积极的面对这种病症[1]。 1.分泌性中耳炎的概念以及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出现在发生感冒以后,病人会对自己说的话听的更清晰,并且还会感到儿疼、耳塞以及发胀等不好的感觉。有些病人还会出现间断性的耳鸣病症。该病在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由于该病产生的时候没有很明显的感觉,同时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够等,导致产生误诊等情况。孩子在患有这种疾病以后。他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听力能力降低。同时对其语言的表达造成限制,最后就会造成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不足。该病出现在学生群体中会对其学习能力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提听力受损等原因使得其学习不好,并且还会对其平衡感造成影响,使其看起来十分的笨拙。 2.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的护理方法 2.1 日常护理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较好的生活方式,患有该病的病人要尤其重视日常饮食的规律,在食物方面应该不吃辛辣、多吃蔬果等食物。如果患者有吸烟喝酒等习惯,应当进行限制。因为烟酒等进入人体会对患者的咽喉造成严重的损害,使其病情更加恶化,同时还应尽量不要去易感染到感冒的场所,避免自身换上感冒等症状,因为该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感冒导致的,因此对这点应该尤其的关注;其次是运动要适量,患有该病的患有应该少去那些较为吵闹的环境,患者应该处于较为安静的场所,这样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并且病人不能做一些像吹喇叭以及气球类型的活动,患者应该特别注意自身口腔的清洁,做到多漱口以及不要用嘴进行呼吸,在睡觉的时候应该要侧卧,将患有该病的耳朵向下,进行鼻涕的处理时应该做到轻柔[2]。同时应该有较为适量的运动,但不能过于剧烈,这样有利于耳朵的畅通,使其保持在较为舒适的状态; 第三是要保持正确的医疗行为,在确诊为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之后,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指示实施治疗,避免自我行动,不能随意进行药物治疗,同时也不能对其不管不顾,以为该病会慢慢的好起来的,错误的治疗观念对让该疾病更加的恶化,导致并发症的产生;第四是要尤其重视感冒的产生;由于该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感冒引起的,因此在患有感冒之后需要更加的重视,尤其是在鼻子产生堵塞的时候,要对其特别的关注,尽可能早点到医院查看,避免该病的产生或者造成病情更加恶化;最后是要做好耳膜穿孔病人的护理,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还产生耳膜穿孔等并发症,就需要尤其重视起在进行洗头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让水流到耳朵里面,这样会造成耳朵发炎严重。因此可以采用耳塞等工具对耳朵进行护理,防止不干净的水流入中耳,当水不小心进入以后,可以采用吹风机等工具将其中的水进行清理。 2.2 手术前的护理 首先病人在实施手术前应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尽可能的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能使用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保持自身情绪的舒适,也不能让自身感到累,因此需要为患者创造较为舒适且宁静的病房,使房间内的空气能够时刻保持流动,清新。并且在实施手术前应该食用一些流动的食品;其次患者的家人以及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安慰以及鼓励,使患者能够有足够的信心来面对治疗,同时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将该病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实施治疗等让患者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让患者能够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3 手术后的护理 首先要重视手术手的日常护理,在手术后要尤其关注患者的病情有无再次出现的情况,并且还应该要关注患者是否产生耳臭以及患者的听力逐渐降低等症状,若发现产生以上症状,应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其次实行鼓室置管手术的患者应该要注意不能做剧烈的运动,同时不要使用棉签来对耳道进行清理,预防小管被擦拭掉出[3];最后是对于实行药物治疗患者的护理,该类患者在术后要严格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的使用,同时还要对服用药物之后的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看其是否产生不良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服用药物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相应的记录,为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建议。 3.分泌中耳炎的有效预防护理措施 首先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增加对该疾病的宣传以及重视对卫生的宣传,让人们能够对该疾病有更加详细的认识,同时能够了解到该疾病的危害,使他们能够重视分泌性中耳炎疾病,这样一来,在患有该病的时候就能对其尽心治疗,避免了疾病的恶化,同时还应该对儿童就进行定期的检查,预防由于家长的忽视导致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其次是要多进行休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同时还要进行一定的运动,使自己的体质能够得到加强,增加自身的抵抗力。并且在日常饮食中要多吃绿色食品,少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后是要尤其关注由于呼吸道感染产生的一系列疾病,因为分泌性中耳炎的产生大多由于这些感染而导致的。 4.结语 总之,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炎症,虽然当前对该病的治疗方式以及效果都十分的好。但是我们还应该对该疾病造成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月 第33卷 第5期 83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新进展 孟昭君 【摘要】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尚未明确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认为咽鼓管功能异常或感染可能是主要发病原因。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前者通过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缓解症状,降低不适感。后者利用鼓膜穿刺手术、鼓膜切开置管术或是造孔手术治疗。近年来,在医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法、电子鼻腔喉镜下的药物注射治疗法,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中耳内外的气压平衡,使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充分发挥细胞因子拮抗剂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药物;手术;疗效;新进展【中国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006-6763(2019)05-0083-03doi:10.3969/j.issn.1004-6763.2019.05.043 作者简介:孟昭君(1969-),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喉科临床。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天津 301800 近年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发病率逐渐提升,临床表现为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下降,由于鼓室积液特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渗出型、浆液型、卡他型以及粘液型等。主要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很多专家在研究之后认为与咽鼓管黏膜组织异常、管腔阻塞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咽鼓管功能的保护,解除阻塞因素,促使鼓室积液排出,形成良好的治疗模式。1 药物治疗 由于各种因素如儿童咽鼓管短、平、宽,成人鼻中隔偏曲、鼻咽占位、胃食管反流、过敏等均可导致咽鼓管功能不良,造成中耳积液反复发作,鼓气耳镜被推荐为诊断分泌性中耳炎的首要方法。早期治疗以去除病因,清除中耳积液为主,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激素、抗组胺药、粘液溶解剂、免疫治疗等。1.1 抗生素治疗 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未能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积液中检测出细菌,认为属于无菌性的炎性病变。然而,敬峥等[1]在研究中选入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检查,发现中耳积液中存在多种致病菌,其中含括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以,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主要选择青霉素、二代头孢类药物,治疗效果很高。最近一项来自中国的研究显示,2个月低剂量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治疗SOM 是有效的[2],但对长期用药带来的耐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1.2 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而言,糖皮质激素属于较为重要的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鼓室注射形式给药,通常情况下属于短期使用。若长期使用很容易出现副作用,主要因为长期口服此类药物,会导致下丘脑相关肾上腺素的功能受到抑制,发生骨质疏松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尽量使用鼓室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可缩短药物的使用时间,除了可以预防并发症之外,还能形成炎症浸润的抑制功效[3]。 1.3 表面活性物质药物治疗 刘元锋[4]在研究中发现,咽鼓管的上皮内含相关表面活性物质状态板层体结构,会产生一些表面的活性物质,导致张力降低,有助于促进咽鼓管开放。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过程中,目前主要采用的表面活性物质药物就是氨溴索,其可以促进咽鼓管及中耳黏膜表面活性物质更好的合成以及分泌,提升咽鼓管的开放及顺应性,促进通气效果的有效改善,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黏膜纤毛的运输,以便于中耳积液排出,并促进咽鼓管组织的功能恢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吕唯等[5]在研究中选入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氨溴索治疗,发现此类药物有利于形成局部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好的消除其中的积液成分,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恢复[6]。1.4 抗组胺药物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为变态反应,而抗组胺类型的药物能够有效针对炎性的介质释放进行抑制,降低鼓室以及咽鼓管的黏膜水肿以及分泌物的产生。何武斌等[7]在实际研究中选取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50例,采用抗组胺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为89.0%,可见抗组胺类型的药物可以提升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针对lgE 介导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口服给药方式进行治疗[8]。1.5 疫苗药物治疗 当前我国在临床诊疗中尚未研制出分泌性中耳炎的预防性疫苗,而国外研究中多采用卡介苗进行预防,我国的相关研究很少。对于卡介苗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形成免疫调节能力,针对TH1相关细胞平衡性进行调节,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9]。2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特别是儿童经过3个月的观察期症状仍无好转,可考虑手术治疗。关于发作频率,传统指南定义为6个月内发作≥3次或1年内发作≥4次的标准已广泛用于临床指导。关于听力损失的标准,不同国家标准从25~40 db 不等。术前应去除诱因,积极治疗临近器官的感染因素,咽鼓管吹张可有效改善中耳压力及听力,在观察等待期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2.1 鼓膜穿刺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可以针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诊断之外,还能作为治疗方式,操作方式较为简单,创伤很小。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主要在鼓膜前下的或是后下方的位置进行穿刺,进入到鼓室之内,固定针头,吸收鼓室内的积液,结合积液的性质,合理注射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10]。李建玲等[11]在研究中选取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鼓膜穿刺治疗法,在穿刺的过程中注射曲安奈德或盐酸氨溴索,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治疗法,在治疗之后1个月进行调查,发现两种治疗法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鼓膜置管治疗的并发症较高,而鼓膜穿刺给药过程中,除了清除鼓室积液外,还能降低中耳腔内的负压,使得药物直接在中耳腔内产生治疗作用。在操作期间如若出现了针头移动,可能会导致鼓室内侧壁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