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导读: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管理仍然是一个挑战,DFU 通常与不良后果相关,包括创面愈合时间延长或者不愈合、感染、败血症、截肢,一些病症反复复发甚至引起死亡。一些和糖尿病足溃疡密切相关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关注,比如持续性炎症、保护性感觉丧失、下肢动脉病变以及感染。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定期会发布糖尿病足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指南,最近发布的《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的指导》就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相关问题给予了指导,下面是该指南给出的13条建议。相比于2015年版的指南,这一版更新了相关证据。

13条针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的建议

建议1:首先对糖尿病患者溃疡患者进行锐器清创术,清除创面腐烂的坏死组织、伤口周围的结痂,清创措施要优先于其他的措施,但需要考虑相对禁忌证,比如疼痛或严重的局部缺血(GRADE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低)。

建议2:敷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对渗出液控制的情况、舒适度和费用(强;低)。

建议3:请勿使用表面含有抗菌剂的敷料,因为我们应用敷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溃疡愈合(强;低)。

建议4:除了最佳的护理标准外,对于非感染性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因为愈合困难,考虑使用蔗糖-八硫酸盐浸渍敷料作为辅助治疗(弱;中等)。

建议5:尽管有最佳的护理标准,对于一直不愈合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可考虑使用全身高压氧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弱;中等)。

建议6:不建议将局部氧气疗法用作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疗法或辅助干预,即使那些很难愈合的溃疡也不宜选择局部氧疗(弱;低)。

建议7:在最佳护理标准下,考虑使用负压创面处理技术来减少糖尿病患者或者足部外科手术后的伤口大小(弱;低)。

建议8:对于非外科手术的足部溃疡创面,不建议优先使用负压创面处理技术(弱;低)。

建议9:当最佳标准护理不能有效减少伤口大小时,可考虑使用胎盘衍生产品作为辅助治疗(弱;低)。

建议10:我们建议不要使用生长因子、自体血小板凝胶、生物工程皮肤产品、臭氧、局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产品,建议优先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治疗方法(弱;低)。

建议11:对于在最佳的护理标准下,难以愈合的非感染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考虑使用自体联合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作为辅助治疗(弱;适中)。

建议12:不要选择部分机构推荐的有关改变慢性创面物理环境以获得疗效的方法,包括有关电子、磁力、超声波和冲击波的方案,建议优先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治疗方法(强;低)。

建议13:请勿给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使用旨在纠正营养状况的干预措施(包括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药物治疗与促进血管生成的药物),治疗的目的旨在提高愈合,建议优先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治疗方法(强;低)。

关于清创

清创是指去除表面的组织碎片、坏死及感染的组织,直到可见清洁、有活力的组织。清创的方法有物理的(外科锐性清创、超声水刀清创)、生物的方法(幼虫清创)、自溶的方法(水凝胶清创)或者生物化学的方法(酶类清创)。目前专家推荐锐器清创,但需要考虑相对禁忌证,比如局部缺血和疼痛,避免损害健康的皮肤。如果存在气体形成的感染、脓肿或坏死性筋膜炎时,需要紧急外科清创术。

关于敷料

敷料主要为了促进伤口愈合,选择中主要考虑舒适度、保护溃疡的渗出情况,有简单的接触性敷料(石蜡纱布或简单的吸附性敷料),还有一些高级敷料(藻酸盐、水凝胶、薄膜类,水胶体类、泡沫性状的),一些敷料包含抗菌特性的制剂(蜂蜜、碘、银、聚六亚甲基)以及一些可以改变慢性伤口生物学特性的设计,但相关研究发现这些对伤口愈合并没有帮助。

关于高压氧治疗

指南对全身高压氧和局部氧疗给出了的建议。有一项大型RCT研究指出,患者无论伴有或不伴有严重周围动脉疾病,结果显示全身高压氧治疗(HBOT)干预组都有显著的促进愈合效果,可在12个月内愈合。但需要进行盲法试验和随机化试验,确认全身性HBO的成本效益,确定最有可能从使用中受益的人群。

局部氧疗是指在伤口表面连续或循环给予纯氧,在12周内相比标准护理组,给予纯氧治愈DFU比例更高。但目前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前尚不建议这种疗法。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病人因末梢神经病变失去感觉或微循环障碍所致,常合并感染。发病率约5%~10%。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坏疽,往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在整个病足的康复过程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本病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指导患者掌握康复的自我护理措施,自觉克服不良习惯,积极主动与医护配合,促进康复。 2 积极治疗糖尿病 护士应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并指导病人正确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适当应用调脂药,降低血液高脂高凝状态。 3 预防和控制感染 应尽量避免外界因素的损伤如抓伤、烫伤等,搞好皮肤及足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如果有感染应及时选择有效的抗菌治疗。

4 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程长,难治愈、并发症多、支持率高等原因,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因此,必须做到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使病人能坚持正确的治疗和饮食方法,树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同时,不可忽视家属的工作,要求家属理解病人,从各方面帮助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饮食护理正确制订三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在总热量中的比例,以保证总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进餐应定时、定量,三餐热量分配大致为1/5、2/5、2/5。 4.3 皮肤护理注意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湿度及有无皮损、水肿、疼痛、感觉异常等。每晚用温水泡脚,以不烫为度,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末梢神经功能降低,痛、温觉减退,故保持洗脚水温度适宜尤为重要。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洗涤剂。每次浸泡时间不超过10min并避免用力搓揉,以防擦伤皮肤。 4.4 注意小腿及足部运动锻炼方法如甩腿:将一脚垫高2cm左右,手扶椅子靠背,前后甩动另一只脚,重复10次,换另一只脚,再做10次。做椅运动:双臂在胸前交叉,坐下,起立,重复10次。 4.5 患肢护理抬高患肢30°~40°,以利于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水肿。注意足跟和内外踝的保护,可用支架或海绵衬垫,避免压疮。每日进行被动锻炼,以免下肢肌肉萎缩。并进行下肢足部酒精按摩,

1例糖尿病足的伤口护理

1例糖尿病足的伤口护理 发表时间:2018-12-03T14:49:04.0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0期作者:许小红伊晓瑜 [导读] 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相关的足部感染,是由糖尿病足破坏深层组织和溃疡组织导致的。(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门诊部福建漳州363000) 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和下肢远端神经异常相关的足部感染,是由糖尿病足破坏深层组织和溃疡组织导致的[1]。慢性溃疡是糖尿病足最常见的后果,致残甚至截肢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结局,这使得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极大的痛苦,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大约有15% 的糖尿病(DM)患者的足溃疡是不同程度的,被截肢的糖尿病患者大约占1%。本文对该例糖尿病足疗患者的感染伤口采用银离子敷料联合普朗特凝胶进行伤口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退休职工,右足跟部可见一大小约3.0cm×4.0cm的椭圆形伤口,皮肤破溃深达肌层,基底部分发黑坏死伴皮下波动感,足跟部红肿、皮温高。患者糖尿病肾病、尿素症10余年,因右足跟部溃疡于2017年3月16日来我科门诊换药中心行换药护理,数字疼痛评分3分,评估Wagner分级为2级。。 2 创面处理 控制感染、有效冲洗、清洁创面。3%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生理盐水洗净创面,碘伏消毒创面及周边皮肤,无菌纱布擦干伤口后选用纳米银敷料联合应用普朗特凝胶,纳米银敷料的网状棉纤维结构特性,也使得其具有理想的渗透性,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渗出引流,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普朗物凝胶能够有效清除和预防细菌生物膜的革新,可清洁、清创和提供湿性愈合环境,纳米银敷料和普朗物凝胶联合应用,能起到有效控制感染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加快了创面的愈合。外层敷料选用纱布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感染控制后视渗出物的颜色、量、性状可隔天或3d换药1次。 伤口愈合过程: 伤口愈合的过程如图1A-D所示。 C.2017-03-25 D.2017-03-31 图1 病人伤口愈合过程 3 体会 3.1 针对该患者制定的综合性足部治疗包括积极控制血糖、营养干预、糖尿病足患教、局部清创换药、足部减压、足部皮肤护理等。临床上糖尿病足患者容易合并感染,渗出液较多,针对这样的糖尿病足伤口渗出液的管理和敷料的正确选择很重要,伤口过湿易导致肉芽水肿或周围皮肤浸渍;伤口过干,上皮细胞移行困难,故选择合适的清创换药方式对患者伤口的预后至关重要[2]。选用普朗物伤口凝胶,外层使用纳米银敷料覆盖以减少药液的蒸发及被外层绷带吸收的风险,从而保证药液的抗感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本例患者临床实践也证明,普朗特伤口凝胶联合纳米银敷料在该患者身上取得了良好的抗感染效果,为感染控制后创面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2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足的诊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预后[4]。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包括饮食指导、血糖监测、足部护理等相关内容。包括: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创面炎症反应弱,这直接导致了纤维母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减少。故血糖控制在空腹7 mmol/L 以内,餐后2 h 10mmol/L 以内,有利于伤口愈合。②告知患者正确的足部护理知识,患者依从性好,积极配合作好各项内容并按时换药,对伤口愈合起到促进作用。③告知患者伤口治疗期间足部减压的方法行走时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帮助行走,最好定做糖尿病足专用鞋,从而减少压力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参考文献 [1] 李茜.中医护理肾性水肿的临床体会[J].转化医学,2015,12(12):7147. [2] Martini J.Diabetic foot:detection and prevention[J].Rev Med Interne,2008,29(sl2):260-263. [3] Aragón-Sánchez J,Lázaro-Martínez JL,Quintana-Marrero Y,et al.Super-oxidized solution(Dermacyn Wound Care)as adjuvant treatmentin the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complicated diabetic foot osteomyelitis:preliminary experience in a specialized department[J].Int J Low Extrem Wounds,2013,12(2):130-137.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糖尿病足的诊疗操作规程

糖尿病足的诊疗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糖尿病足的临床操作规程,确保诊疗行为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糖尿病足的诊疗。 3、责任人 专业组负责人。 4、依据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7)》 5、定义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6、内容 6.1前言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

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6.2临床表现 神经病变表现:患肢皮肤干而无汗,肢端刺痛、灼痛、麻木、感觉减退或缺失,呈袜套样改变,行走时脚踩棉絮感。 下肢缺血表现:皮肤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6.3辅助检查 6.3.1 神经系统检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到诊断。 ①10g尼龙丝检查法 该方法是较为简便的感觉神经检测方法,要具备一根特制的尼龙丝(其弯曲45°能够产生10g的压力)。 ②震动觉 该检查是对深部组织感觉的半定量检查。 ③踝反射、痛觉、温度觉 这3种检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④神经传导速度(NCV) 过去被认为是DPN诊断的“金标准”,通常认为有两项或以上NCV减慢者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考虑存在DPN。

糖尿病足护理查房

入院时间:2017-8-5 入院诊断:中医:水火烫伤、热毒血瘀证西医:右足热姜水烫伤2%深n度查房日期:2017-9-20 查房地点:烧伤整形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主查者:*** 查房内容:一、责任护士汇报 1.现病史2.护理体检(生命特征、中医四诊内容、心理社会 评估)3.辨证分型4.主要护理问题5.护理措施(临证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指导)二、讨论(按发言顺序、发言人姓名及职称)三、主持人提问(姓名、职称)四、护士长总结(最后评价:总体情况、护士仪表仪容、汇报病史、护理问题、是否体现病人及疾病特征、护理措施、护士参与度)五、反馈 一、责任护士汇报 1.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天(2017.7.31 )不慎被热姜水烫伤右足,伴剧烈疼痛,即刻起疱,部分疱皮剥脱,当时未至我院就诊,自体药膏(具体不详),后创面肿胀疼痛明显,故 于周四至我科门诊就诊,予清创包扎,后门诊每日换药,现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右足热 姜水烫伤2%n度-IV度”收治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尚可,诉创面疼痛,口干喜饮、小便短赤,食欲欠佳,夜寐欠安,大便干结。专科检查:右足可见热姜水烫伤创面共约2% , 创面肿胀,创周红肿,疱皮剥脱,基底大部分苍白,部分干痂坏死,右足2、3趾完全坏死,触痛迟钝。患者舌红,苔黄,脉滑数。中医辨证为:热毒血瘀证。施治原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患者入院时否认糖尿病史,追问病史,患者近1年自觉口干、多饮、多尿,双足麻木,足趾重。化验患者空腹血糖15.97 mmol/L。辅助检查:2017-8-7临检检验报告:中间 细胞计数0.80*10A9/L f,白细胞数9.90 *10A9/L f,中性粒细胞%77.6 %f,淋巴细胞%14.3 % 中性粒细胞数7.68 *10A9/L f, C-反应蛋白46.76 mg/L f。总蛋白64.0 g/L J,白蛋白36.5 g/L J。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静脉补液,头孢硫脒抗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服用四妙勇安汤合桃红四物汤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外用冬菊洗液创面浸浴熏洗,化腐清创,于

2019年糖尿病足防治指南文档

【标准与规范】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 摘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着"中国实践,中国证据,中国指南"的原则,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此部适合我国糖尿病足现状的临床指南,旨在规范我国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本指南有以下特点:(1)突出临床实用性;(2)充分纳入糖尿病足领域的中国证据;(3)重视早期筛查与管理,强调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4)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5)强调糖尿病足的多学科协作诊断与治疗。另外,参照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B级: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前言 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足花费巨大,约占整个糖尿病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有鉴于此,199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成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糖尿病足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以提高学术水平。除了组织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全国糖尿病足病及相关疾病论坛外,还积极制定糖尿病足相关共识与诊疗手册,以帮助各级医师提高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组建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团队,同时积极探讨糖尿病足的诊疗新技术。近20年来,虽然我国糖尿病足的小截肢率没有变化,但大截肢率从12.1%降至2.14%,从而降低了糖尿病足相关社会和经济负担。 纵观全球,自2005年以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关注足以预防截肢",国际上开始重视糖尿病足并发症,一系列足病相关的指南相继问世,如在2011年开始,英国国立卫生保健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糖尿病足问题住院管理指南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2012年澳大利亚糖足网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临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一、伤口的定义: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作用,皮肤或皮下组织的生理功能受到损伤,伴或不伴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二、人类伤口照护史 4500年前人们就发现:创面被覆盖后较不覆盖愈合效果要好。长期以来,曾出现大量不同类型的敷料,有些是动植物,有些是矿物质。甚至粘土,砂和雪也用作创面覆盖物。 十九世纪欧洲人开始应用具有吸收功能的材料,如拆散的旧的绳索或碎布片等材料加工成为覆盖创面的敷料。 “棉纱布”时代”:1867年,约瑟夫.李斯特发明了棉纱布敷料对术后切口覆盖以阻隔空气中的细菌对创面的侵袭。之后的一百年,以棉纱布制品为代表的“干燥透气”理论成为当时的主流。 现代伤口愈合理论:利用伤口敷料用密闭半密闭方法保持伤口低氧、微酸、适度湿润的环境,增加细胞生长及移行速度,加速伤口愈合,并可防止痂皮形成。 三、干性愈合的缺点: 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 生物活性物质丢失,愈合速度缓慢 敷料与创面粘连,更换敷料时患者疼痛;再次性机械损伤 容易发生感染 换药频次快,护理量大 四、湿性愈合的优点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 维持创面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 有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

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其释放 保持创面温度接近或恒定在人体常温:37度 保持伤口局部湿润不会形成结痂,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减少疼痛降低感染几率 五、选择敷料时应考虑的因素 渗出量多少 伤口的解剖部位 坏死组织的多少 伤口有无感染 有无死腔或者窦道 六、新型敷料 1、水凝胶敷料(清创胶) 成份:是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加以纯净水组成 优点: –提供湿性、微酸的愈合环境 –保护创面,减轻伤口疼痛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溶解黑痂及坏死组织 –填充窦道及腔隙类伤口 –保护外露骨膜、肌腱、内脏器官等,防止坏死 缺点: –涂抹过多容易造成伤口浸渍; –不能涂抹在正常皮肤上; –需要二级敷料固定 清创胶使用注意事项 1.少量涂抹在坏死组织上,不要涂在正常的皮肤上. 2.对于厚而硬的黑痂皮可预先用刀片在痂皮上划线,可加快清创

糖尿病烂脚长期不愈合

糖尿病烂脚长期不愈合 糖尿病“烂脚”俗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估计我国现有患者超过4千万,居世界第2位。现在全世界非外伤截肢中有50%为糖尿病患者,仅美国一年就有40000多名患者截肢,极大地影响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着糖尿病人的健康。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微细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卫生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人常因足部感染引起足及下肢坏疽,称为“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发冷、疼痛等。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因此糖尿病足部病变是糖尿病最可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下就让专家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坏疽的原因及治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足坏疽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点: 1、糖尿病血管病变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中层钙化,内膜纤维增生,致使血管腔狭窄,下肢及足部供血不足,最终导致肢端坏死。 2、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血粘度增高、微血流紊乱等因素致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此为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基础,亦是糖尿病足预后的决定因素。 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肢体营养和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与糖尿病足的发病密切相关。 4、足部感染足部感染是糖尿病足形成、发展及恶化为坏疽的重要原因。足部感染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因素,如足部皮肤损伤、高危足、死腔、引流不畅等,也有全身因素,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 糖尿病足缺血性坏死的治疗: 糖尿病足如何治疗?这是大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及家属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旦出现糖尿病足意味着被截肢的可能。在大型综合医院目前对于糖尿病足一般都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给糖尿病足患者截肢。济南糖尿病医院专家在这里说一下目前糖尿病足常规疗法的基本步骤。 一,基础治疗 (1)综合治疗需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忌只见局部伤口,忽略全身情况的做法,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控制糖尿病,尽量使血糖及血压正常;2.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再通;3.抗感染;4.支持治疗。 二,内科治疗 (1)控制血糖及血压;(2)抗感染;选用敏感、广谱、足量、两种以上抗生素联合使用的原则;(3)纠正急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低蛋白血症等;积极改善心肾功能,控制高血压。(4)改善微循环;通过扩张血管、抗凝、将纤、血小板拮抗剂等途径,如ACEI、丹参液、前列腺素E、红花注射液等。(5)神经营养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A TP、辅酶A、神经节甘酯等。 三,外科治疗 (1)足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神经足溃疡:1.应用改变压力的矫形鞋或足的矫形器来达到改变患者足的局部压力;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溃疡,导致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趾)甚至死亡。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达25%,其中有14%~24%的足溃疡患者需要截肢[1]。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足是截肢的首位原因[2],全球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足截肢。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3]。糖尿病足大致分三种类型:神经型、缺血型、混合型。我国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少见[4]。对糖尿病足溃疡规范的评估和清创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 一、糖尿病足评估 (一)糖尿病足的溃疡分级 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足分级分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Wagner评级和Texas分级分期。

1.Wagner评级 是Meggitt等在1976年建立,经Wagner改良后在1981年正式应用于临床。Wagner分级越高,截肢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治愈率与好转率越低[5,6]。是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病情发展评价应用最广泛的评级系统。 2.Texas分级 是由美国Texas San Antonio大学lavery等[7]提出的,此分级包括了对创面深度、感染和缺血程度的评估。 (二)糖尿病足感染分级 2016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严重程度做了分类。 二、糖尿病足创面处理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过程属于病理性愈合,易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难以出现正常生理性愈合的阶联反应。因此,要重视全身因素治疗,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外,还必须重视对慢性创面本身的规范处理,只有全身与局部的综合协调治疗才能促使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 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 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 (一)血清肿 1.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 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①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②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③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④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⑤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

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1糖尿病足溃疡概述 1.1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 指发生于糖尿病病人的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水准的周围血管病变 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它是一组足部的综合征,而非单一症状,可累及足部从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严重者可发 生局部或全足坏疽,甚至需要截肢。 1.2分型 糖尿病足一般分为神经型、缺血型和神经缺血型(混合型)。以往多认为糖尿病足以神经型为主;不过有研究发现,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比较少2。1.3发病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神经保护性因素减弱(消失)或损害性因素增强及神经滋养血管相关3。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神经改变和感染

共同构成糖尿病足的病理生理改变4。 1.4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病率情况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病人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12%~25%的糖尿病病人会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段发生足部溃疡5。据国外数据统计,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1.0%~4.0%,足溃疡的患病率为5.3%~10.5%6。而国 内尚缺乏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能够预测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攀升,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情况也将日趋严重。 1.5糖尿病足溃疡的影响 据统计,糖尿病病人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0倍,且85%的截肢是由糖尿病足溃疡导致7。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不但会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降低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医疗花费巨大。有研究称 糖尿病足溃疡和截肢所消耗的费用几乎等同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医疗 费用的总和8。我国一项多中心调查显示,糖尿病足截肢占2010年全部截肢病人的比例近30%,住院费用平均为26138元,住院时间平均为 33d9,显著高于2004年我国14家医院调查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的人均住院费用(14906元)及平均住院日(26d)2。在美国,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至少为1160亿美元,其中至少约33%的费用与足部溃疡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步减弱。高龄人群较青 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 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其中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动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 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 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6. 免疫力低下白细胞数减少,无法引导正常的炎性反应,影响伤口愈合的正常进程。 7. 神经系统障碍感觉系统受损患者无法保护伤口导致再损伤;活动受损导致血流缓慢;大小便失禁导致伤口污染,影响愈合。 8.心理因素焦虑、忧郁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 9.凝血功能障碍伤口出血时间延长,导致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伤口愈合。 10. 新陈代谢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受损,同时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缺失,而血糖过高可导致初期炎症反应受损,感染机会增加。肾功能衰竭致全身血液废物排出、血压调节、水和电解质失衡、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11.吸烟吸烟者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12.其它因素:肥胖患者脂肪丰厚,手术后切口处易发生脂肪液化,影响伤口愈合。放射线的照射:放射线会损伤小血管,造成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并直接损伤各类细胞,致使愈合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之欧阳家百创编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欧阳家百(2021.03.07) 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 步减弱。高龄人群较青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 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 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其中维 生素A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动 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 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6. 免疫力低下白细胞数减少,无法引导正常的炎性反应,影响伤口愈合的正常进程。 7. 神经系统障碍感觉系统受损患者无法保护伤口导致再损伤;活动受损导致血流缓慢;大小便失禁导致伤口污染,影响愈合。8.心理因素焦虑、忧郁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9.凝血功能障碍伤口出血时间延长,导致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伤口愈合。 10. 新陈代谢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受损,同时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缺失,而血糖过高可导致初期炎症反应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 导读:在临床上,对于糖尿病足溃疡(DFU)的管理仍然是一个挑战,DFU 通常与不良后果相关,包括创面愈合时间延长或者不愈合、感染、败血症、截肢,一些病症反复复发甚至引起死亡。一些和糖尿病足溃疡密切相关的因素需要我们去关注,比如持续性炎症、保护性感觉丧失、下肢动脉病变以及感染。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定期会发布糖尿病足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指南,最近发布的《2019IWGDF促进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的指导》就糖尿病足慢性溃疡的相关问题给予了指导,下面是该指南给出的13条建议。相比于2015年版的指南,这一版更新了相关证据。 13条针对糖尿病足慢性创面愈合的建议 建议1:首先对糖尿病患者溃疡患者进行锐器清创术,清除创面腐烂的坏死组织、伤口周围的结痂,清创措施要优先于其他的措施,但需要考虑相对禁忌证,比如疼痛或严重的局部缺血(GRADE推荐强度:强;证据质量:低)。 建议2:敷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对渗出液控制的情况、舒适度和费用(强;低)。 建议3:请勿使用表面含有抗菌剂的敷料,因为我们应用敷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溃疡愈合(强;低)。

建议4:除了最佳的护理标准外,对于非感染性神经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因为愈合困难,考虑使用蔗糖-八硫酸盐浸渍敷料作为辅助治疗(弱;中等)。 建议5:尽管有最佳的护理标准,对于一直不愈合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可考虑使用全身高压氧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弱;中等)。 建议6:不建议将局部氧气疗法用作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疗法或辅助干预,即使那些很难愈合的溃疡也不宜选择局部氧疗(弱;低)。 建议7:在最佳护理标准下,考虑使用负压创面处理技术来减少糖尿病患者或者足部外科手术后的伤口大小(弱;低)。 建议8:对于非外科手术的足部溃疡创面,不建议优先使用负压创面处理技术(弱;低)。 建议9:当最佳标准护理不能有效减少伤口大小时,可考虑使用胎盘衍生产品作为辅助治疗(弱;低)。 建议10:我们建议不要使用生长因子、自体血小板凝胶、生物工程皮肤产品、臭氧、局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等产品,建议优先采用高质量的标准治疗方法(弱;低)。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概述

14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 Medicine January 2016 Vol. 36 No. 1 作者单位:1.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创面治疗中心,北京 100853;2.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北京 100101 通信作者: 电子信箱: 姜玉峰,基础医学博士后,创伤与烧伤外科学博士。工作于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面治疗医师专委会副主委。研究方向为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尤其是糖尿病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清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清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清创术即指传统的清洗、消毒污染的创面,清除异物,用手术刀、剪切除坏死组织,使之变为清洁的创面,从而有利于创面愈合。随着湿性愈合理论以及一些选择性、柔性损伤的机械和器械,以及生物工程等技术的诞生,清创术概念得到广泛的外延。广义上一切去除细菌性、坏死性、细胞性负荷的方法都具有清创的作用。广义概念清创术施行过程中,强调保持创面处于密闭、湿润的、易于愈合的环境,以及去除创缘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过程中清创问题概述 姜玉峰1,2,许樟荣2,付小兵1 DOI:10.7504/nk2015120101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文章分别从清创的概念、意义和目的、时机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局部的血液供应、影响创面的愈合因素等,分阶段使用联合清创,才可能更安全有效,减少操作风险和并发症。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清创 Debridement in repairing diabetic foot ulcers. JIANG Yu-feng *, XU Zhang-rong, FU Xiao-bing. *Wound Healing Center,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of Chinese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 Email: Abstract: The concept, meaning and purpose, timing and mode of debridement, and so on,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 will be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to reduce operating risk and complications when debridement is administered by combined method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local blood suppl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ling of wounds and other factors. Keywords: diabetic foot; wound repair; debridement 专题笔谈 衰老细胞、有利于新生上皮爬行。2 清创的意义和目的 恰当的清创对创面愈合至关重要。付小兵院士对创面愈合过程及处理原则有科学阐述:清创是创面愈合的基础,彻底清创是防止创面感染的重要措施,及时闭合创面又是防止组织进一步发生坏死的重要手段。当完成对创面的预判工作后,适当的创基处理、合适的敷料覆盖以及闭合方法在加速愈合中有重要作用。[1]由此可见, 恰当的清创是完成创面愈合处理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通过合理、有效的清创,可以起到以下几方面作用:(1)彻底地清除坏死组织以减少新生组织生长的障碍,为其快速生长留出空间; (2)可以减轻部分严重感染情况下,组织间炎症水肿的高张力状态;(3)通过彻底的清创,可以彻底开放脓腔,有利于脓液及坏死组织充分引流;(4)减轻细菌负荷对于有效控制感染,至关重要;(5)减少坏死组织分解及降解过程中毒素吸收对于改善患者机能状态,至关重要。3 清创的时机 任何存在感染、 坏死组织的创面都需要有效的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有: 1、年龄:年龄越大,伤口愈合越迟; 2、肥胖:愈合慢且增加感染危险; 3、营养不良:主要是低蛋白血症。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比较缓慢,伤口不易愈合。维生素缺乏主要是B族和C族、微量元素锌、铁、铜、锰等与伤口愈合有关。 4、感染:伤口感染时,渗出物增多,增加了伤口局部张力,容易使伤口裂开。或者导致伤口感染扩散加重损伤。 5、异物残留:血肿或失活组织过多,一方面损伤的组织裂隙被此类物质充填,隔断新生细胞和基质连接;另一方面容易并发感染,成为组织修复的不利因素。 6、手术操作:手术中过度牵拉皮缘或使用器械夹持皮缘、皮瓣分离失当,伤口包扎过紧,使皮缘缺血缺氧,均对伤口愈合产生不利影响。严格遵守手术原则,如无菌技术、轻柔操作、合理使用电凝止血及正确的清创和缝合等,均有利于伤口愈合。 7、换药方法:根据情况拟订合理换药时间间隔及创造适宜的外界物

理环境,理疗的应用等都直接应影响着伤口愈合的好坏与快慢。8、吸烟:吸烟者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9、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的功能,使伤口愈合延长。 10、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抑制,透明质酸较正常减少,胶原酶含量却增加,引起胶原减少,影响愈合组织张力强度和胶原的聚集,故组织修复较慢。此外,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的病理改变,使血流灌注低、组织缺氧,易致伤口感染。其他疾病如尿毒症、肝病、白血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或艾滋病等均影响伤口愈合。其它如动脉硬化、肾衰竭、免疫缺陷。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糖尿病足创面修复治疗专家共识(最全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溃疡,导致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趾)甚至死亡。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足部溃疡的风险达25%,其中有14%~24%的足溃疡患者需要截肢[1]。在许多国家糖尿病足是截肢的首位原因[2],全球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足截肢。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3]。糖尿病足大致分三种类型:神经型、缺血型、混合型。我国糖尿病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缺血型,而单纯神经型少见[4]。对糖尿病足溃疡规范的评估和清创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截肢率。 一、糖尿病足评估 (一)糖尿病足的溃疡分级 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足分级分期采用的方法主要有Wagner评级和Texas分级分期。 1.Wagner评级 是Meggitt等在1976年建立,经Wagner改良后在1981年正式应用于临床。Wagner分级越高,截肢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治愈率与好转率越低[5,6]。是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病情发展评价应用最广泛的评级系统(表1)。

表1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 2.Texas分级 是由美国Texas San Antonio大学lavery等[7]提出的(表2),此分级包括了对创面深度、感染和缺血程度的评估。 表2 糖尿病足的Texas分级 (二)糖尿病足感染分级 2016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对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严重程度做了分类,具体见表3。

表3 糖尿病足感染的IWGDF/IDSA分级 二、糖尿病足创面处理 糖尿病足溃疡愈合过程属于病理性愈合,易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创面难以出现正常生理性愈合的阶联反应。因此,要重视全身因素治疗,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外,还必须重视对慢性创面本身的规范处理,只有全身与局部的综合协调治疗才能促使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 (一)抗感染 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治疗在细菌培养和药敏未出报告前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估感染情况后经验性用药,在获得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后选择敏感抗生素。Wagner 1、2级,轻度感染、营养状态尚良好、入院前尚未应用抗生素的患者,其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等多见,青霉素类可作为首选;对于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溃疡的正确处理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的正确处理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主要指初期的糖尿病人,没有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的人群,却已出现足部感染如甲沟炎、脚气感染等所造成的足部感染、化脓、溃烂等症状。 那么,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溃疡如何处理呢?

1.轻度感染:常用的有效抗生素包括:口服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双氯青霉素、头孢氨苄等;静脉滴注消炎药如头孢唑啉、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氯林可霉素等;常需用药2~4周。 2.严重感染: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截肢,危及患者生命。感染灶早期手术治疗,切除坏腐组织、切开与脚底腔隙引流。同时进行分泌物细菌培养,最好根据培养结果用抗生素。但培养结果出来之前,要考虑到烂脚处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等多种感染易同时存在,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辅以甲硝唑抗厌氧菌。根据溃疡恢复情况和全身状况,应用时间要长达4周以上。 3.危及生命的感染:可联合应用氨苄青霉素/舒巴坦和氨曲南(泰能);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和甲硝唑;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氟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和甲硝唑等。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第四环 换药换药的原则可概括为 1、消:抗炎消毒。局部应用碘酒、酒精消毒,喷洒抗生素等。 2、减:减轻压力,尽量祛除局部水肿、引流出分泌物,必要时外科切开脓肿引流。同时敷料不要包得太紧,影响血供。 3、清除:外科清创。尽量把坏死组织、隔膜、死骨等切除干净,把局部脓液等分泌物清理掉,露出新鲜肉芽组织,可用含分解酶的生物活性敷料,促进坏死组织自溶。

4、延期切除和缝合:治疗一段时间后,坏脚皮温下降、水肿消退、伤口干燥后,可用含表皮生长因子的敷料继续换药,也可局部喷洒654-2、胰岛素等,同时切除干痂和不规则骨突出物,缝合皮肤或移植皮瓣等。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第五环 对症和支持 1、退热,有发热者可用冰袋、酒精擦浴物理降温;必要时应用退热药(激素或消炎痛栓等)。 2、纠正酮症、水、电解质紊乱,及时补钾、补液,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改善心功能,可适当应用扩张冠脉的药物和利尿剂等。 4、防治其他器官感染,尤其是肺部和尿路感染。 5、补充营养:如营养神经的甲钴胺(弥可保)、神经妥乐平、维生素B族等肌注或口服,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者可补充血浆、人血白蛋白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