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垂足。

2、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使学生经从显示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初步感知“垂直”。

1、课件出示六组直线,让学生观察。提问:上面六组直线中哪种情况与其他情况不一样?(平行与相交)

余下的五组相交直线中你觉得哪种情况最特殊?(第4种,直的)

引导学生观察第副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

这4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课件出示:后面一种情况和前面一种情况是否是同一种情况?

3、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垂直”。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学生自学课本p42中间的文字,并思考:

① 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条直线的交点我们叫作什么?)

(2)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提问: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外一条直线记作b,我们可以怎么说?

讲解:“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用手遮住其中一条直线,问“这叫垂线吗?”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3)练习: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课件出示)

(4)寻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课件出示)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达。

特别强调:每块三角尺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边,所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5)练一练: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直线是互相垂直的?(课件出示)

(6)折一折:指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2、学习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纸)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

学生再尝试。

(2)出示第43页的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自己先尝试,再请已经好的同学介绍(课件演示)

学生再尝试。

(3)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相交与垂直(一)》教学设计 双八镇中心学校:贾麦田 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况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认识垂线 教学难点: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你们相信用两枝铅笔或两根小棒相交,可以搭很多的图形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摆一摆、量一量 1.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2.让学生观察电子白板的第一行图形、讨论这些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并引出其中的特殊角———直角。 3.你们知道哪些是直角吗?知道用直尺怎样检验直角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亲自演示。 小结: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如电子白板第二行图中AO垂直于OB,O是垂足。 三、折一折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相互垂直 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折痕画出来。(请大家用三角尺的直角量一量两条折痕的关系,看看哪些线是相互垂直的?) 四、巩固知识 1.你能说说教室或生活中相互垂直的线段吗? 2.说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相互垂直的? 五、实践操作 1.学生两人一组,你说我摆,相互交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让学生自己探索检验垂直的方法。 板书设计: 相交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垂直,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则,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7、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练习巩固

小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7、奇奇今年8岁,爸爸今年32岁,求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奇奇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也就是求(????)是(????)的几倍,列算式是(????????????????)。 8、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二、选择? 1、8的4倍是多少?(????)??A.12??B.4??C.2??D.32? 2、9是3的(??????)倍。?A.3??B.27?C.6?D.12?

3、7个5是(?????)。?A.12?B.40?C.75?D.35? 4、36里面有几个4?(??????)?A.8???B.32??C.9????D.38 三、计算 8+47﹦????230+41﹦?? ?1000-110﹦?? ??4350+79﹦??? 98-39﹦??? 5×7+168﹦? ?255-2×6﹦?? 723+9÷3﹦???? 500-352﹦??? 8×4÷4?﹦?? ?6×8+154﹦? ??255-2×6﹦? 81÷9﹦?? ?47+88?﹦??? ?9×4-15﹦? ??243-56÷8﹦ 四、列式计算?? (1)7 (2 (3)3 (4)4 (5)8 (6)6 (7)5 1 2 3、 4、 倍? 5 (1) (2)青蛙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 (3)动物园里猴子的数量是兔子的两倍,请问动物园总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6、笑笑买了一本8元的书,剩下的钱数是买书用去钱数的6倍,她原来有多少钱? 7、王叔叔养了6只公兔和49只母兔,要使母兔的只数是公兔的7倍。??? (1)如果公兔的只数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只母兔?? (2)如果母兔的只数不变,需要增加或减少多少只公兔??? 8、小丽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4倍。4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小李的几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中心任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中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建构“倍”的概念,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蓝色黄色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创设中提出中心任务 谈话: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大队部的翁老师正在统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大家能帮她一起完成吗?(出示一年级海贝贝冲浪情况) 一(1)一(2)一(3)一(4)一(5)一(6)黄贝贝324 蓝贝贝 名次 1.看一看,你从这张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他们三个班蓝贝贝的数量都是黄贝贝的2倍?猜一猜,他们的蓝贝贝各有几只? 二、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的含义 刚才大家都做了大胆的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你最想了解什么知识?(倍)那我们先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1.自主阅读,建构倍的模型

1.圈一圈:把黄贝贝圈起来,看作一份。把蓝贝贝也像这样圈一圈,有()份。 2.说一说:黄贝贝有3只,蓝贝贝有这样的()个3只,蓝贝贝的数量是黄贝贝的()倍。 反馈 板书:黄贝贝有3只, 蓝贝贝有2个3只,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现在谁能说说,蓝贝贝数量是黄贝贝的2倍什么意思? 2.圈圈说说,形成倍的初步认识。 那刚才大家对一(2)一(3)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也像刚才一样在头脑中圈一圈,圈好后自己轻轻说一说。 3.观察比较,掌握倍的本质内涵。 我们看这三个班的海贝贝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4.辨析纠错,充实对倍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垂直

认识垂直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垂足。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并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3、使学生经从显示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垂直”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窗户、地砖。 让学生任意找出其中两条,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每说一次,就用黑板表示出这两条直线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有的两条街相交,有的两条街不相交。 2、教师在突出相交的直线,让学生观察思考: 说说这几组直线我们可以分为几类,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3、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一一垂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反思: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根据情境图抽象出几组平行线和相交线,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点集中到相交线,并组织学生进行这几组相交线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垂直,这是符合学生的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这样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垂直”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刚才两组中的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关于垂直书中还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大家自学课本p42中间的一段文字,并思考这几个问题。 ①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教师指名回答。 (2)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小黑板出示概念) 提问:这哪个词很重要?(互相)互相垂直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结合图形说一说。 讲解: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小黑板出示概念) 教师用手遮住其中一条直线,问这叫垂线吗?”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小黑板出示概念)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垂直》教案设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相交与垂直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探索有关垂直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点:1.重视实践感悟。 先借助自由画线后进行分类,引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另一种关系,接着用学生熟悉的“剪刀”和“红十字”这两个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不同情况,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中线与线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一个特殊的角——直角,抽象出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形,为学生提供凭直觉感悟的过程。 2.重视动手操作。 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用一张纸先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找出了很多组互相垂直的线,从中感悟出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件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且形成的角是直角。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板、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剪刀和红十字的图案,如果用直线来表示这些图案,应该怎么画呢?(课件出示剪刀和红十字) (让学生画一画,并与学生交流,然后展示图案,说明这两条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2.想一想。 出示教材高楼情境图,引导学生抽象出两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思考后交流:根据直线的性质,将两条直线延长可以相交。 3.引入新课。 师:两条直线相交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交与垂直。(板书课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磁钉、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激趣。 (一)我会说。(小黑板出示) 1、10里面有()个2.。 2、9里面有()个3。 3、3个4是多少?(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游戏。 游戏1:师拍2下,生拍5个2下。

游戏2:师拍3下,生拍4个3下。 游戏3:师拍4下,生拍3个4下。 游戏4:生拍2下,师拍5个2下。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大家表现真棒,小兔子听到我们欢快的拍手声,跳起了舞。它们在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6是2的3倍) 揭题,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四年级数学:认识垂直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认识垂直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垂足。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并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 3、使学生经从显示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垂直”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窗户、地砖。 让学生任意找出其中两条,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每说一次,就用黑板表示出这两条直线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有的两条街相交,有的两条街不相交。 2、教师在突出相交的直线,让学生观察思考: 说说这几组直线我们可以分为几类,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3、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反思: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根据情境图抽象出几组平行线和相交线,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点集中到相交线,并组织学生进行这几组相交线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垂直,这是符合学生的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这样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垂直” 1、再次认识垂直

小学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教案

相交与垂直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垂直。 2、会用三角尺画垂线。 3、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量一量 两条直线相交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在学习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或铅笔摆出各种相交的图形,从而引出相交的概念。 观察、讨论这些相交的图形线与线之间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角--直角。学生在确认两条线之间的直角关系时,要让学生懂得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验证。 ●二、折一折

让学生用手中的纸折出量条相互垂直的折痕。可充分让学生自己来折一折,学生在折纸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验证的方法。如用三角尺的直角两条折痕的关系,从而确定这两条折痕是否互相垂直。 ●三、说一说 1、说一说教室和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段。 2、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四、练一练 1、我说你摆。 同桌互相练习:一个同学先放一个小棒在桌上,让另一个同学,按要求摆出另一根小棒。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两条线之间的垂直关系。问:如何确定门框相邻的两条边是否垂直,让学生自己来探索测量的方法。 安排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来判断是否垂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五、画一画 1、明确所画的线与哪一条垂直。 2、明确所画垂线是否有要求:一种是仅与某条直线垂直;另一种不仅要垂直,还要通过某个点。 ●六、小试验

让学生应用垂直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明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

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熟悉的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的情境,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摆一摆、辨一辨、做游戏等活动,能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准确说出“几份”就是“几倍”,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倍的含义。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发现图中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以评价目标1。 2.创设“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感知倍的含义,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以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评价目标1) 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2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2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要求: (1)注意停顿。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的表现真棒,伴随着大家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意义 (1)看一看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贴教具: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垂直教案

认识垂直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的想想做做”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垂足。 2、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使学生经从显示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初步感知垂直” 1、课件出示六组直线,让学生观察。提问:上面六组直线中哪种情况与其 他情况不一样?(平行与相交) 余下的五组相交直线中你觉得哪种情况最特殊?(第4种,直的) 引导学生观察第副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 这4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课件出示:后面一种情况和前面一种情况是否是同一种情况? 3、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一一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垂直”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学生自学课本p42中间的文字,并思考:

①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条直线的交点我们叫作什么?) (2)讲解: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提问: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外一条直线记作b,我们可以怎么说? 讲解:其中条直线是另条直线的垂线”。 教师用手遮住其中一条直线,问这叫垂线吗?”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3)练习: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课件出示) (4)寻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课件出示)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达。 特别强调:每块三角尺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边,所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 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 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大家发现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对老师们的到来拍手表示欢迎。刚才大家拍手拍得很热烈,接下去的拍手,可有要求了哦。请看大屏幕:(出示3个2下)谁想试试?要求让大家很快听出是3个2下。 谁还想来试试?你觉得他拍得好不好?为什么? 那谁会拍4个3下? 2个6下呢?那么多小朋友都会,那我们一起来。老师没听清,这可怎么办呢?(嘴巴里念一个“空”字) 大家的表现可真棒!听到这节奏明快的拍手声,瞧,小兔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P50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看一看,这幅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好,谁来说一说?谁有补充? 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胡萝卜几根?(贴)红萝卜呢?白萝卜有……?(贴)(2)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看黑板?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相差4根: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呢?有这样的……?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倍,一起读一读课题:倍的认识。 为什么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谁来说一说?(板书:2根,3个2根)谁能再来说一说?你会说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来,咱们一起来说一说。胡萝卜有……嗯,说得很有道理! 追问用除法计算的孩子: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 谈话:是呀,我们圈一圈,不就是为了发现6里面有几个2吗? 刚才我们数出了白萝卜有几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板书:是的()倍) 为什么?因为……听明白了吗?谁还想说一说?如果再来两根白萝卜呢?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再来两根呢? 看到这么多的萝卜,一群兔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你发现了什么?(6只白兔,3只黑兔,的只数是的()倍呢?)为什么?因为……把谁看作了一份? (3)做一做 小朋友们都学得特别认真,现在我们就来练一练,请你把课本翻到第50页,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开始。你是怎么填的,谁愿上来介绍一下? 来看第二题。谁看懂了第二题的意思?第一行摆几根?第二行有什么要求?请你直接把小棒画在句子下方并完成填空,开始。 谁愿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他画得对不对,我们来检验一下(圈)。几个5根?你也是这样的请举手。 (4)摆一摆 好,请大家合上课本课本,轻轻地拿出小棒,我们要来摆一摆,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摆得最认真。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展台上来摆。 其它同学请你在桌上摆一摆。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摆得和她一样的请举手。

四年级数学相交与垂直

相交与垂直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4~95页上的教学内容,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相交和垂直的现象,理解垂线的意义,理解两条直线在什么情况下互相垂直,体会垂线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掌握垂线的画法,会过直线上的一点或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经历探索相交与垂直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展示台;每组学生准备两根纸条、一颗图钉和一块木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会画角吗?画几个角来大家看一看。 学生画角,抽几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图 教师:这些角的两条边都分别相交于一点(课件上的线闪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相交。 (板书:相交) 二、进行新课 教学单元主题图。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生活中也有许多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出哪些直线是相交的。

学生找出图中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的现象以后,多媒体课件隐去图中的其他情境,只剩下两条线相交的一些图形。 教师:这些直线是怎样相交的呢?我们可以用纸条来摆一摆,两根纸条怎样摆才是相交的呢? 学生摆出相交的纸条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用多媒体课件把两条直线相交的现象抽象出来(如图)。图6 2 教师:从图中你发现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形成4个角。 教师: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点,这个点我们称为交点,再看看4个角,能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角吗? 学生:角1和角3是大小相同的锐角,角2和角4是大小相同的钝角。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图钉钉住相交纸条的交点,钉的时候可以用木板垫着钉,注意不要把桌子钉坏了。 教师:这样一来,这两根相交的纸条就可以转动了,请同学们转动纸条,你又有些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的发现包括:(1)这些纸条是绕着交点转动的; (2)随着转动,角的大小要起变化。 教师:我们重点看一看这些角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将其中的一个角转为直角吗? 学生转动后,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把学生展示的图形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来(如图63)。图6 3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一个角成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是直角。 教师:这个结论正确吗?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边比一比。 学生比后,证实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就是垂足。 教师在课题后接着板书:垂直,使课题成为:相交与垂直。 教师:老师这儿有个问题,什么叫“互相”垂直?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倍 的认识》教学设计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

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 名师教案《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唐浩瑛(初稿)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高娟娟(修改)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齐胜利(统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它表示()个()是多少,也表示()的7倍是()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倍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55页。 二、单元分析: “倍的认识”单元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法口诀和表内除法后出现的学习内容。一共三个例题,例题1通过让学生用笔圈一圈,数形结合的方式形象的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是以学生做教室清洁的为情境,根据所给的两个条件,通过画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思路。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理解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三、单元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单元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五、单元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六、单元教学安排: 1、倍的认识(例题1,练习十一1、2) 2、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题2,练习十一 3、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题3,练习十一5、6) 3、运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练习课(练习十一7、8、9、10、11) 第一课时倍的认识 教学内容:P50例题1,练习十一1、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圈图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体验圈一圈、摆一摆的操作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乘法口诀,教师引导倒背,选背。 因为我们中国独有乘法口诀,所以我们中国人在数学计算这一块是非常令外国人羡慕的。随着我们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新授 1、教师示范,学生初步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相交与垂直》教案

《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相交的特例;认识垂线,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经历获得垂线的探索过程,能借助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积累操作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垂直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借助三角尺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吸管和自制教具 【学情分析】《相交与垂直》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学习几何图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也觉得比较陌生,受图形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学起来还感到吃力,动手操作灵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谈话引入。 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线?谁能说说什么样的线叫直线、射线、线段呢? 2、谈话:同学们你们已经懂得了单独一条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是两条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检查同学们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简要谈话切入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中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学习新课。 (一)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1、观察剪刀,红十字。(出示实物,边观察边问) 如果我们把剪刀、红十字的两边分别看成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2、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有什么特点?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 说出自己是想法。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2个钝角和2个锐角、4个直角、两条直线相交与一点,这个点叫交点。) 3、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相交的两条直线。(鼓励学生大胆说出生活中的例子)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知识点,附练习题及答案

一、倍的意义 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知识概要: “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基本练习: 1、2的3倍是();5的4倍是()。 2、()的3倍是18;3的()倍是12。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4的6倍是()个();算式是()。 5、5个3可以说成()的()倍;7的3倍可以说成()个()。 6、△是○的3倍;△有()个。第一行:○○○○第二 行: 7、4×7读作( )。它表示( )个( )是多少;也表示( )的 7倍是 ( )8、9的3倍是();9是()的3倍。

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是掌握“倍”这一概念的关键。要在理解几个几的含义的基础上;用几个几来理解“倍”;使“倍”和几个几之间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 4、我校的兴趣小组中;书法小组有30人;舞蹈小组有6人;书法小组是舞蹈小组的几倍? 5、爷爷今年63岁;小明今年7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多少倍? 我来想一想: 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20天能长到20厘米;要用多少天才能长到5厘米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建立倍的概念。 难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说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拍手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50页情景图,图上有几种萝卜?数数各种萝卜各有多少根?胡萝卜有 2 根,红萝卜有 6 根,白萝卜有 10 根,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胡萝卜和红萝卜的数量,想一想它们之间是什么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0页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1情境图) 师: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图中有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10根白萝卜。(板书) 师:如果我们把6根红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吗?(学生齐答) 师:所以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倍数。那么,你知道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吗?(点名学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计算的?(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不错,要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以较小数为1份数,再看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能将较大数分成几份,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而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教学教材第50页例2。(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2情境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4、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3 6 第2题:4 20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乐趣、价值。 重点难点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垂直_人教版

《认识垂直》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画垂线,即学习42、43页例题。42页例题从现实场景中抽象出两组相交的直线,发现都相交成直角,以此描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同样再举出生活中相应的实例;43页例题安排过已知直线上的点画它的垂线;"试一试"让学生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它的垂线,进一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想想做做"通过对折长方形纸、判断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线段以及画垂线,巩固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点和线段,射线和直线,量角和画角,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基础上安排的,先教学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和画垂线,再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垂直"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基础和技能来学习"垂直",估计学生已拥有学习新知的心理准备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数学学习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觉得应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的问题情境之中,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出发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我们能善于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却又富于思考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地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之后,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系统之中。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就是让学生用脑想数学,用脑积极地思考数学或与之有关的问题。本着这一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方面 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认新知(语言表述回归生活练一练折一折) 2、学画垂直(无条件画过直线外一点画完成43页"试一试" 小结作图方法)

小学数学第三册《倍的认识》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第三册《倍的认识》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课本第76页例2、例3,课本第76页“做一做”及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完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掌握了“倍”知识,为今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等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 3、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能用这个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投影仪、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给同学们认识,它就是小狗菲菲。这节课,我们的新朋友菲菲将和同学一起学习数学知识,同学们愿意吗? 2、学生活动。 师:上课前,老师请一些学生上来。 师叫3个女同学站在第一排,再叫6个男同学站在第二排(3个3个地站在一起)。 师:第一排有几个女同学?(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象这种情况,我们就说男同学是女同学的2倍。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1)教学3倍 带着学生摆圆片。 第一行摆2个圆片。 学生边摆边说:第一行有()个圆片。 再在第二行摆6个圆片,(2个2个地摆)。 边摆边说:第二行有()个2。 师:我们就说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 (2)用同样的方法教学2倍、5倍、1倍。 (3)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摆的圆片,在小组中讨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该怎样想? 学生讨论后,每组请一个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应分两步思考:一是先看第一行的几个?二是看第二行有几个第一行的数量,就是第二行的数量是第一行的几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