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垂直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垂直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垂直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垂直3

教学内容认识垂直

三维目标1.通过测量,使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进一步认识垂直的有关知识

2.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数学知识(垂直)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让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并画出。

难点:让学生运用这个知识点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资源教具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垂直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主动发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与直线垂直的线段最短的,由此引入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个概念,另一方面,要结合一些典型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设计1.学生在自备本上分别画一组平行线、一组互相垂直的线;

2.画:在预习本上沿本子的线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大约5格的地方画一个A点。从A点向已知直线画线段其中画一条垂直的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5分钟)

1.学生交流;

2.同桌互相检查预习作业1画法及结果;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4分钟)

1.预习作业2小组先交流。

2.比较量得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说给同桌听。

全班交流。【板块一】

1.以黑板为例,说说长方形的相对的边是什么关系?相邻的边是什么关系?

2.教师指出:平行和垂直是两种比较特殊的位置关系;

3.揭示课题。

【板块二】

1.交流预习作业2

老师请画得比较好的同学分别给大家展示;2.学习例题

让学生想象:可以画多少条?(无数条)

在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论:这条垂直的线段最短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6分钟)

1.学生读什么是“距离”;

2.学生继续读书:什么是“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3.学生思考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什么特点?

再看第44页,这个距离指的是点到线的距离,比一比,两个距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是最短的)

4.先指名交流:你可以画几条?怎么画?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学生动手画一画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线段的长度都是2厘米,是相等的。)

继续摆动手中的尺,试一试,有没有用别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两条平行线之间更短的线段?(没有)

5.动手画一画,量一量。交流结果6.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

7.全班演示,交流。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5分想一想,哪一条最特殊?(垂直的线段)

再分别请几个学生报一报自己的测量的结果,其他学生根据发现判断他的测量是否有明显的问题。

【板块三】

1.教学“距离”

问:“距离”一说,你在前面也学过,是哪里?(把书翻到第17页)

2.(把书翻到第44页)继续读书: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3.提问: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什么特点?4.想想做做第2题:

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指出:连接这两条平行线,只有这些垂直的线的长度是最短的。

那谁能来试着说一说:这垂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什么?(距离)为什么可以这么说?(最短)

回忆:在开始认识平行线的时候,有同学指出一种画法,可以先任意地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再在这条直线之外分别量两个2cm,再把这两个点连起来,这样得到的另一条线就和刚才的那条是平行的关系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板块四】

1.想想做做1

问:量的是距离,也就是要量什么?

2.想想做做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