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本价值

法律基本价值

法律基本价值
法律基本价值

基本法律价值

第一章法律价值的概念

法律价值是主体通过认识、评价和法律实践促使法律适应和服从主体的内在尺度而形成的法律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即法律价值体现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服务制定者,如何引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影响法律的效果。

法律价值的特点:法律价值的具体主体性——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客观社会性——法律及其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主体及其法律需要的客观性;伦理性——体现法律价值关系的正义、自由、平等、效率等是现代道德体系中重要范畴,法律与道德联系密切,法律上的道德评价与法律价值评价部分重合,法律价值的最终功能很大程度上要靠转化为法律道德来发挥和实现。法律的基本价值体现的是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引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法律客观存在的内在尺度。法的价值,是在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的有用性。

利益关系是最典型、最普遍的价值关系,许多法律首先以实用性、获得最大效益为基础,利益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主体性和主体尺度的现实表现,主体性和主体尺度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常常转化为法律尺度的制约。利益是价值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

法律尺度是指体现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中的法律的属性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现象论是研究法律的存在形式、运作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是对价值尺度本身的认识和理论概括;法律价值论是研究法律价值的性质和内容以及法律价值评价活动的过程和功能的理论,是对法律价值主体的内在尺度和法律尺度的认识和理论概括。

第二章法律价值的体系

一、法律价值的分类

(一)法律价值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法律价值标准:法律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的内在尺度,由法律价值主体的内在结构的规定性、需要和利益所构成的主体的内在尺度在法律价值关系中的表现。

法律价值事实:主体与法律之间价值关系的实际状态,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价值主体通过法律实践作用于法律,推动价值关系发展的结果,是特定时空下特定主体与法律之间价值关系的存在状况。

法律价值目标:表现为广泛认同的预见和期望的法律价值关系运动的方向和前途。

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特定主体借以评价法律现象和法律价值状态的具体标准,是在认识法律价值标准、法律价值事实和法律价值目标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化的规范、方法和原则。

(二)法律价值关系的主体类型

按与法律结成关系的主体不同可分法律的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主体尺度是社会、或群体或者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社会和群体是特定范围的人,是由个人构成的,法律的社会价值和群体价值最终归宿还是个人价值。

(三)超法律的价值

人不能通过法律来实现的价值。

二、法律价值的体系

三个层次:1、自由,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是最终性、目的性的和最高的法律价值;2、公平与效率、民主与法治、进步秩序,相对于自由而言是工具性的、从属性的和解释性的;

3、基本人权、社会安定、经济增长等,从属于第二层次的价值,是法律所直接反映和保障的价值。

第三章法律价值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一、法律价值的评价

价值评价: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

价值评价与价值认知的主要区别: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同一,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分离。

在评价中,评判事物在外面的实践中的意义,确定事物或事件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或者可能是什么。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是区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价值、评价及其标准的合理性的最终分界线和试金石,也是判断每一时代的具体社会评价标准及其体系的合理性的最高前提和基本出发点。

法律价值论中价值评价的特点:法律不仅是价值评价的对象,而且本身是一套价值评价的规则。

价值评价对法律发展和社会进步:1、客观上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确证和张扬;2、法律对客观的价值标准的反映和表现有一定局限性;3、价值评价是法律社会化的途径之一;4、法律价值是法律科学所不能回避的。

(一)评价的对象:法律与涉法行为

法律的价值评价:法律价值观念、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宗教观念为评价标准

设法行为的价值评价:包括法律评价和法律价值评价,即以法律为评价标准和以法律价值观念为评价标准。

(二)评价的尺度:经验、假说和观念

庞德——三种价值评价方法

1、法律价值在于经验中寻找最小成本调整相互竞争的利益,促进文明发展,

2、现代社会法律价值评价标准由七项假说构成:必须让人们能够假定①其他人不会故意侵犯他们;②他们可以控制和利用自己以合法方式取得的东西;③与其交往的人会善意地行为;④别人在行动中对其利益给予合理的注意;⑤人人都会对自己持有的具有危险性的东西加以妥善管理;⑥占优势的多数人组织可以适当地排除少数人的权利;⑦企业必须承担受雇人在劳动中的损失的责任。

3、应用法律制度、秩序和学说到具体争端带来一套公认的、传统的和权威性的观念,将这套观念作为价值评价的尺度。

二、法律价值的分析方法

价值分析是规范分析的范畴,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本书认为,价值分析方法分两种:规范分析(应该或不应该)和准实证分析(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基础上,总结归纳价值标准、目标或判断、取向等)。

(一)法律内在价值的分析

对作为价值评价标准的法律进行价值分析,基本任务是根据立法的目的来理解和说明法律本身的价值取向,服务于立法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和国家的现实的统治秩序,追求的是现行法律的实效而不是法律的一般价值。

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分别是一定价值判断和价值尺度的集合。

分析方法从价值分析的功能上可分为补充性、订正性和确认性的价值分析;从价值分析的技术策略上可分为归纳方法、假说-演绎方法和价值比较方法。

(二)法律外在价值的分析

法律外在价值:超越法律的局限性的价值标准、评价标准和价值目标。法律的社会价值。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关系:实质是法律的社会价值与法律的阶级价值间的关系。前者作用是对现行法律进行批判、检验、证成或证否;后者是解释法律,便于应用法律和维护现行法律。

分析方法可以适用与分析内在价值的假说-演绎方法和价值比较方法,二者出发点不同:分析外在价值是以法律的社会价值为出发点,以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尺度为标准;分析内在价值是以法律自身所隐含或代表的价值为出发点,以统治阶级或国家的价值尺度为标准。

1、以法律外在价值为法律的价值标准的分析方法

法律价值标准:法律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的内在尺度,是由法律价值主体的内在结构的规定性、需要和利益所构成的主体的内在尺度在法律价值关系中的表现。法律外在价值就是其社会价值,这种分析的基础是社会的现实状况、需要和利益。意义在于检验、论证或批判现行法律中的原则和规范。

2、以法律外在价值为法律的价值目标的分析方法

法律价值目标:表现为广泛认同的遇见和期望的法律价值关系运动的方向和前途,是由法律价值关系的客体发展的必然性和主体发展的必然性以及主体认识三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价值的目标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在人们的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引和导向作用,把一定的法律外在价值确定为法律的价值目标,并以此评价现行法律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公平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一、“公平”的意义

公平观念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升出来的一套有关社会关系的理想模型和原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二、现代公平观念

(一)三大公平概念

1、功利主义:“富人牺牲一点儿,穷人就获得更多”

2、社会契约论:“让境况最坏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3、共产主义:“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二)三大公平标准

1、贡献律:以人们的投入多少与其获得结果相当为基础。忽略:身体缺陷、智力缺陷、受教育程度等区别。

2、平均律:按人分配——一样多。忽略:缺乏激励。

3、需要律:按人需要分配。忽略:物质上的不满足。

(三)罗尔斯的正义论

宗旨:平等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个人或团体,除非以一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的方式谋利,否则就不能获得一种比他人更好的生活。

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自由:行动者;行动者所摆脱的种种限制和束缚;自由决定去做或者不做的事情。

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平等和差别原则。最少受惠者状况的确改善或最大受惠者对最少受惠者的福利有所贡献。

两个原则的关系:自由优先——不够广泛的自由应当尽量使其转变为所有的人分享的完整的自由体系,不够平等的自由应当保持在较少自由的公民所能接受的限度以内;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公平的机会优先于差别原则,不平等机会的存在只有在它能够扩大较少者机会的情况才是正义的。

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社会正义论不是行为正义论;是关于制度的道德原则不是关于人的道德原则;是关于分配的正义的理论。

第五章公平关系

一、分类

1、按社会生活领域区分:经济、政治和社会公平;

2、按实施公平的过程区分:分配性、矫正性和程序性公平;

3、按公平的内容区分:实质与形式公平,实质公平是指权利与义务

关系的公平,形式公平是指程序上的公平,保证秩序以实现公平,实质公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不是两类不同的公平。

二、要素

1、主体资格:存在平等与不平等的主体间的公平关系

2、行为方式:权利和义务——规定主体如何以自己的行为来建立和维持公平关系

3、行为的功过:贡献与损害——直接影响公平关系,分配利益和负担的重要依据

4、能力:天然特权——个人天赋和工作能力差别影响利益分配公平

5、主观因素:善意或过错——可能带来的行为后果

6、客体:利益与负担——公平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于主体间利益负担的相对平衡

三、公平关系的基础(一切公平关系的最高标准和根本标准)

1、权利:衡量个人行为和国家行为的根本标准

2、平等:共产主义是事实上的平等,资本主义表面平等且局限,消灭阶级实现全面平等,社会主义平等仍是形式上的平等。

3、良心: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处理原则

4、功利:制度和行为存在或发生的唯一合理理由

5、社会实践:公平是被社会实践检验和证明的

第六章公平与法律

一、作为法律价值目标的公平

(一)公平是法治各个环节(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立法:认识公平关系的规定性、公平分配权力和义务是立法基本任务

执法:平等适用法律、受不当执法行为侵害的相对人可获有效行政救济或司法救济司法:司法机关及人员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守法:公平守法意味着遵守公平的法律

法律监督:保证法律实现公平目标的最后环节

(二)公平是法律权威的来源和根据之一

法律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就是公平,不公平则无法律;法律是实现公平最常用和可靠的途径。

(三)公平是法律批判的动力之一

没有法律批判,法律不可能完善来作为实现公平的有效途径。

二、作为法律价值标准的公平

(一)法律是公平的表现形式

公正行为很大程度上由法律规定,人们在寻求表现和实现公平的途径时依赖法律。

(二)法律上的公平的主要特点

法律公平受统治阶级意志左右,受法律调整范围的局限,能获国家暴力支持,是公平的理性表现模式。

(四)法律上公平的实现

不仅直接表现公平,把公平关系模式化、具体化,还规定保障公平的实现。

在实现公平的同时实现其他价值,并协调这些价值。

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内容表现和实现公平。

第七章效率概念

一、效率的意义

效率是相对的关系范畴,强调有效益、为人们所需。以较少成本生产较多人们所需产品。

效率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关系范畴,体现了人类的理智特征,凝结着人类的理想,包

含着人类处理矛盾的原则,是一种基本的价值范畴。

功利:任何行动中导向幸福的趋向性。

效益:效果和利益,效率概念不仅包括效益概念,而且超越了具体的行为收益,上升到了行为和制度等不同层面,效率比效益更能反映人类的价值追求和理想。

效用:人们在进行选择或替换时在头脑中衡量着的东西,是一种主观衡量。

效率不仅反映了效用、功利和效益的意义,而且反映了人们生产或取得效益、效用和功利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或代价以及其与三者的关系。

二、行为的效率

(一)私人效率、社会效率和社会效益

法学等社会科学在研究行为的效率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私人效率和社会效率,理解和界定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行为的效率问题

保证商品经济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的根本条件是完全竞争。生产的效率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成本消费下实现产出最大化或在一定产出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消费角度检验资本配置效率的基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实现消费者行为目标。

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受以下规律制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成本变动规律、平均成本变动规律、边际收益变动规律,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三)垄断和寻租的效率问题

垄断导致缺乏效率的组合,也并非完全无效率:纯粹垄断条件下,价格终止于边际成本之上;同时存在某些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只存在一家厂商才是合理状态。

寻租即追求额外利润。寻租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

(四)强制行为的效率

强制是导致无效率或负效率的一个常见因素。法律实现不是必然需要强制,但是没有强制作后盾,法律的实现难以想象。硬强制是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方式直接强制,软强制是以利益引导或欺骗间接强制,一般自愿行为更有效率。按照是否具有法律依据分为合法强制和非法强制,合法强制通常具有社会效率,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效率。

当决策忽略外部成本时,无论成本由谁承担都可能是缺乏效率的。解决外在性可以通过:1.政府施加税收和补贴;2.私人磋商和谈判;3.实行指令性救济等类似法律规范和程序;4.政府直接调节。

三、制度的效率

(一)制度的效率目标

任何制度都必须确定资源配置、产品组合和产出分配。如果产生的变动能使一人的情况变好的程度比另一个人情况变坏大,则为潜在有效率;如果获益人能完全补偿受损人,则为实际有效率。

(二)检验制度效率的尺度和方法

1、主观一致性检验

制度有效率需与人们普遍看法和要求一致,常用投票方法。不足:投票者认知水平有限,易受意识形态、舆论、宣传的影响和国家领导人的操控,有些制度不必通过投票解决。不可能制定出尊重个人偏好并给出一致的非任意的结果的投票方案。

2、社会效益检验

制度的实际收益是否达到设计时的预期收益。不足:制度造成的成本和收益难以评价和衡量。

四、效率的社会基础

个性的解放,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映在社会共同体中,效率会

持续高速地增长。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取决于承认和尊重,只有得到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

竞争的秩序,基本存在形式是契约,即在平等基础上自愿达成协议,是有效率的体现,社会共同体获得协调能力,激发个体个性。

第八章效率和法律

一、法律的效率:主观一致性检验和社会效益检验

有效率的法律产生于集团之间或组成集团的个人之间的相互讨价还价、妥协和调整的过程。

(一)主观一致性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1、一致同意检验:所有人同意。优:帕累托效率,每个投票人绝对平等,集体选择成本很高。一致同意对守法过程中契约订立等法律行为有重要意义,大体上凡是司法上规定的涉及两人以上的行为自由一般都是对帕累托最优的保护。遵守即是实现帕累托最优,合意的形成就是一致同意的检验过程。立法和执法不适用一致同意检验。立法涉及参与者过多,很难甚至基本不可能得到一致同意,执法也必须在短期内获得执行,而不能等待所有人同意。

2、多数决定检验及其应用

有半数以上人同意即为有效率。特点:能否取得多数票是检验效率与否的关键;多数派决定检验结果;少数派利益和意志易被忽略或压抑;多数票比例越大,效率越高;投票结果可能随投票次序变化而变化。是立法和执法常用的基本的效率检验方法。

以加权投票、否决投票和需求现实三种检验方法弥补上述两种方法。

(二)社会效益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从社会总收益和社会总成本计算得到的社会效益值检验对象效率的高低。集体决定的选择过程和实施过程均存在成本,为“交易成本”,交易的前提是参与人拥有产权。

1、产权对效率的影响

科斯定理认为明确各个主体的产权,外部性可以凭借产权的自由买卖得到有效解决。

按所有制主体行使权利的方式可以分为私有制、共有制和公有制。私有制产权最明晰,交易成本最低。完全竞争条件下,私有制是最有效率的所有制形式。共有制产权在共有人之间不完全明晰,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较高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对主体激励较弱。公有制产权最模糊,存在高成本、弱激励,是一定意义上最缺乏效率或效率最低的所有制,但存在其合理性,是市场经济补充和调节因素,某些公共物品必须实行垄断促进效率实现公平。

2、交易成本对效率的影响

法学研究更重要的应该是法律条文的实现过程,法律纠纷的解决是其一个方面,解决纠纷有三种形式:和解、调解和判决。和解是当事人协商合意解决纠纷,由于是各自合意的结果因而是最有效率的途径。调解是由中立的第三人促成当事人意见交换引导达成合意,实质也是自由合意,可以达到最有效率,因引进第三人而耗费更多资源。判决是法院作为第三人就纠纷解决作出指令性、终结性的安排,判决成本高,对效用和偏好的满足最低,一般来说效率不高,判决可以促成纠纷及时解决,这方面是有效率的。

二、法律发展:效率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法律发展指在法律内容和结构上不断改善,价值上不断提升。

(一)宏观的法律发展

每一种法律发展理论都直接或间接与价值标准联系,反映一定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法学把法律历史类型理论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四种。虽其主要价值取向是公平,但每次变更都是以追求效率为基础,因为经济基础的变革本身以效率为动力。

梅因提出的古代法和现代法是基于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演变,身份社会个性受到压抑,是一种强制性的低效率的社会,契约社会是一种自由自愿结合的高效率的社会。

昂格尔依社会形态将法律大致分为习惯法、官僚法和法律秩序。习惯法到官僚法是法律克服自身模糊性、软弱性的过程,强制更为明确,提高了效率。法律秩序的产生意味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并确立不同的原则和制度,市民社会的目标是最优效率,公共事务的目标是次优效率。

诺内特等区分法律为作为压制型律、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强制性逐渐减弱:从居支配地位到有节制到潜在。法律效率逐渐提高。

法律的不平衡模式呈现分散性、开拓性、超前性和革新性等特点;平衡模式呈现系统化、一体化和完善化。二者相比实现效率的可能性平衡模式突出局部效率而整体社会效率不高,不平衡模式突出整体效率,社会繁荣明亮持久。

(二)微观的法律发展

法律规范和部分法律原则的发展和演变。

1、客观性规则与裁量性规则及其相互转化

客观性规则指内容和使用条件十分明确,裁量性规则是不加入主观判断无法还是的规则。微观的法律发展基本趋势是规则明晰化。裁量性规则内容不确定,向明确改进,是不稳定的;客观性规则内容明确,是稳定的。裁量性规则想客观性规则演变,客观性规则可以向裁量性规则改变,也可以产生新的客观性规则。

2、有争议的规则和意见高度一致的规则

有争议的规则本身有发展的契机和必然性,具有暂时性或过渡性,可能转变为意见高度一致的规则,可能消亡,可能名存实亡。意见高度一致的规则一般不会受到挑战。

3、三种影响规则演变的因素

言词的明晰程度:立法时为保持一定灵活性不能具体规定,执法时又必须十分明确。言词对规则的客观性影响较大。

有关机构的作用:影响法律制定或实施的机构。规则执行受到质疑的机构将其反映到立法机关,形成立法动议;规则长期不能解决问题,有关机构可能提议废除或修改。

有关结果的公共舆论:没有指明行为结果的授权性规则本身受公共舆论的限定。这些规则一般不受挑战,若有人质疑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平衡,则需重新考虑制度的合理性。

三、法律面临着竞争:效率的价值支撑作用

国家的超级垄断地位,垄断强制性决定了一般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但垄断并不绝对无效率。

立法是国家一项最基本服务,从效率角度来看有两个目标:规定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提供所有权结构意识以使统治者最大限度增加收入;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社会产出最大化,增加国家税收。立法本身有很大的潜在效率行为。

法律实施方面法律面临权力替代者及其提供的服务的竞争。合法的权力竞争构成政治效率的内在动力,代理人为提供最优服务而竞争,包含着法律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非法的权力竞争是竞争者及他们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权力配置或组织形式选择缺乏效率就会形成部分小团体组织,危及合法政权地位。

政治竞争是不完全竞争,垄断和外在性更普遍。信息的不完全以及政治活动的成本是妨碍政治效率提高的根本原因。法律总是面临竞争者,取胜的关键在于效率等价值的支撑作用。

四、法律对行为的控制:法律设定的效率引导机制

法律本身的两个动力:通过权利激发人们运用法律;通过处罚预防人们违反法律。动力的生效在于对行为人是否最有效率。

法律控制违法行为实质是减少违法行为的供给,加大违法行为人的私人成本——加重处

罚或提高处罚可能性。加重处罚只能保持在略高于其预期效用的范围上;提高处罚可能性是考验国家机关的执法效率和法律秩序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改善诉讼制度、提高执法机关的工作效率等。法律对行为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激励人们选择合法行为,把社会需要和个人效用有机结合,提供有效率的活动空间,不仅形成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而且提高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效率。

第九章公平与效率的一般关系

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现代解释

基本价值的张力是沟通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一个范畴,就是公平与效率两种基本价值达到平衡点后形成的内向性维持力量和外向性社会作用。研究二者关系的关键在于,寻找这些平衡点,使其由妨碍实现社会和谐等价值目标的潜在或现实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一)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类型及相应处理原则

1、同一性和对立性

同一性:相辅相成,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有助于提高社会效率,效率提高促进整个社会生活水平,使公平在更大范围有实现的可能;相互转化,公平要求的实现客观上又使效率得到提高。

对立性:此长彼消,平均主义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效率至上是以牺牲普遍人权为代价的;相互排斥,用于减轻经济不平等范围和程度的政策,有损于生产者积极性,降低效率;对抗相持,两者同等重要,不能偏废。对立关系都存在冲突,牺牲一方必须有另一方增益或获得有价值的社会目的。

2、操作层面的关系和信仰层面的关系

功利论在价值关系的操作层面发挥积极作用,正义论在信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操作层面:何者处于优位兼顾第二位或二者均衡,区分关系受到特定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信仰层面:公平至上或效率至上或折衷主义。

我国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张。原因: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是时代主题,该主张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该主张解放了传统儒家“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思想障碍,开辟新改革道路;限定在经济生活领域;操作层面的价值标准选择方案,不能排除信仰层面“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观。

3、市场领域的关系与非市场领域的关系

以交易是否自由为标准。

市场领域适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市场经济按效益分配;价格起决定性作用,自发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市场本身就是导致经济增长的机制。

非市场领域适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社会和政府必须保障基本人权;社会必须保持安定。

(二)公平与效率的上位价值:自由

价值目标特点:反映社会广泛认同、预见和期望的价值关系运动的方向和前途;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上位价值出上述特点,还包括:是公平与效率的根据和合理性来源,同时包含公平与效率;人类共同理想的抽象、升华和概念化,人类终极目标,统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

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是其上位价值。自由是价值与真理高度统一的境界,又是人的发展和解放的尺度。公平与效率都属于自由,以自由为存在根据和理由,及终极目标。

(三)下位价值:基本人权、社会安定和经济增长

基本人权、社会安定和经济增长是公平与效率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公平与效率的实现程度及其关系协调或平衡状况的下限和可检验的标尺,是公平与效率得以全面实施的基础和

保证条件。实现下位价值指是达到公平与效率的最低限度要求,不一定到达最有状态。

第十章公平与效率:法律基本价值的张力

公平与效率的张力,是两种基本价值达到平衡点后所形成的内向性维持力量和外向性社会作用。这种张力既是法律维持自己的存在的力量和发展的动力,又是法律维护一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一、通过法律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

最低层次的、理想成分最少的公平为最低限度的公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都有特定的概念;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的起码要求;具有较强独立性,一般不构成实现其他价值的阻碍;同人道主义、人权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

经济领域最低限度的公平是机会均等与按效益分配。

政治领域最低限度的公平是多数决定规则。

社会生活中最低限度的公平是人格平等。

当代中国最低限度的公平:满足基本需要,保障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和职业选择权。

二、通过法律保障最低限度的效率

(一)量的规定性:收益与成本之比略大于1。

(二)质的规定性:自由竞争与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结合能发挥个人潜能,普遍调动人们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提高效率。某种程度上,最低限度的效率就是最低限度的自由竞争,接近于合理垄断边缘的选择机会较少的竞争。

三、通过法律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关系

(一)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1、增进和维护公平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

社会收益:保持社会安定、保持劳动力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劳动者的劳

动积极性。增进和维持公平造成社会成本主要是效率的损失: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转移支付效率低下。

2、提高和维持效率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

社会收益:直接投入与直接产出是有效率的。社会成本:公平的损失、因竞争排斥

和打击弱者造成社会不安定、因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损害基本人权。

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与效率是进行权衡与取舍的前提。正确评估法律制度的公平效应和效率效应。

(二)原则

1、以决策的民主化和程序化为基础

2、以保障最低限度的公平与效率为前提

3、历史地、具体地权衡公平与效率

正义论

罗尔斯认为正义首先关注的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只有实现社会制度的正义,才能实现入们心目中理想的正义状态。《正义论》中的正义指的就是一种社会正义论。罗尔斯将正义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想部分,即那些处理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自然限制和历史偶然因素的原则;第二部分为非理想部分,面对现实,主要由解决不正义问题的原则组成。理想的正义为非理想的正义的基础并提供指导。正义论是将形式的问题转到了实质的问题,由怀疑和否定转到试图重新肯定,由实证分析转到思辨的概括。

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正义是原初状态下人们在契约的基础上自愿的选择。在这种假设状态中,公民之间有自由而公平的合作,个人处于自由和平等地位,确认自己认同和实行社会与政治正义原则。初始状态的突出特点体现在“无知之幕”:为了确保无偏颇的判断,参与方被屏蔽了有关于自己的和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全部知识。他们不知道他们拥有的某些基本利益,也对有关心理、经济、生理、和社会与自然的科学知识一无所知。罗尔斯对人的三个基本预判:人是有理性的,每一个人拥有一般的或普遍的人类愿景,人们是相互冷淡的。在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后,选择一种社会,即在“无知之幕”下,怀着相互冷淡情绪的人群,他们希望能够建立社会这一联合体形式,需要选择一些原则来约束自身,实现合作。

因此,选择应该基于:关于分配资源的计划应该从所有社会成员的角度来细察,包括最小受惠者;我们不会接受一种社会现实——其中,一些个人拥有大量财富,而其他人则被迫从垃圾中寻找残渣冷汁;我们应该拒绝一种安排——它允许一些人享有财政补贴,而这种补贴并不能服务于我们所有人的利益;社会政策应该为贡献一般福祉的个人创造一种奖励机制。这种奖励机制能够使这种个人贡献得以延续,也能够使这个社会的最小受惠者接受。《正义论》主要体现了人们在所选择的原则的直接检验是看按它们安排的社会制度是否符合人们的直觉判断;另一个检验是看他们是否适合人们的目的。

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正义原则是平等自由的原则,每个人对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这个原则主要涉及权利和义务的分配。

第二个正义原则是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确定最少受惠者可通过选择人的某一特定社会位来判断,(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机会的公正平等原则)。这个原则涉及到地位、收入、财富包括权力的分配。

对于两个正义原则,罗尔斯认为第一原则优于第二原则,第二原则中公平机会优于差别原则。则出现两个优先规则:

第一个优先原则(自由的优先性):两个正义原则应以词典式次序排列,因此,自由只能为了自由的缘故而被限制。这有两种情形(1)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加强由所有人分享的完整自由体系;(2)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

第二个优先规则(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第二个正义原则以一种词典式次序优先于效率原则和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总额的原则,公平机会又优先于差别原则,这也有两种情形,(1)一种机会的不平等必须扩展那些机会较少者的机会;(2)一种过高的储存率必须最终减少承受这一重负的人们的负担。

根据两个正义原则,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罗尔斯《正义论》通过描述满足两个正义原则的社会基本结构和考察正义原则带来的义务和职责展示两个正义原则的内容。两个正义原则用于制度的一种四阶段序列是:1在原初

状态中选择正义原则;2制定宪法;3修订法律;4规范的应用。这个过程逐步排除无知之幕。

罗尔斯指出个人是社会有机整体中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处于原始状态下的人们在选择了应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两个原则之后,还要选择应用于个人的正义原则。罗尔斯认为个人的义务和职责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社会制度规定的应负职责,从客观上要保证制度设置符合正义原则,在主观上公民是在没有外界压迫的情况下自愿进入合作体制。二是自然义务,这种义务的遵守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义务的存在并不以有相关制度的规定为前提。罗尔斯的主要目的是联系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目标志向,解决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的稳定性和正义与善的一致性问题,解释社会的各种价值和正义的善。

对罗尔斯思想的一点总结:

人类是理性的、文明的、自利的个人集合体。他们的权利与福利应该成为社会政策的核心关注对象。尽管人类必须在一起过商业、共同体和道德生活,但是,一个人不必为另一个人的利益牺牲他/她自己的利益。

私人企业与私人财产是基本的,必要的。不仅他们持有相当可观的社会财富,而且他们对个人自由与自主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市场机制不论具有何种明显优势,其本质上对于社会资源的分配不是一个充分的向导。它在分配资源时经常不考虑公平、道德沙漠与人的尊严。

私人财产尽管重要,但它不是绝对的权利。它是在一种共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下被拥有的,因此,为了达到重要的社会目标,它可以被调整和限制。

我们对于社会中弱势成员的责任是基本而不可避免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对于其弱势成员的帮助与关心是一种道德必然——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慈善行为

出生和天赋的优异并不是应得的,它们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后获得的。

私人商业是逐利的组织,他们不一定追求公共福祉。私人商业必须被监管,而且必要的话,应该受到限制,以保护公众免受其贪婪的伤害

能够跨越党派利益、并且拥有整体社会视角的唯一机构是政府。政府不是敌人。

要保障社会最少受惠者的利益,比如失业保险;养老金;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医疗计划;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救济;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者的教育支持;公平雇佣;为低收入者提供低价住房;商品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标准;劳动时间、条件、争议、最低工资的标准;环境保护法;累进所得税制。

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自由是指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对于每个个体而言,自由是指不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拥有完善自己的空间并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平等的外延十分广泛,它涉及国家的平等,关系到国家的合法性、主权与地位;涉及社会的平等,关系到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机会参与的平等;涉及到人格的平等,关系到个人修养、人际关系、人格尊严等多个方面。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践行公平正义离不开政府有所作为,从政治层面,必须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保障政府赋予公民的各项权利;必须加强社会建设,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重塑价值体系,让全社会充满浩然正气。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社会主义中国法律体系建设,提高立法质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一个价值取向就是自由。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本质和最高理想。相对于国家层面而言,自由是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程度在社会领域的最集中最本质体现;相对于个人层面而言,自由是每个现代公民在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种种个人德行品德的基础上,社会给予的最核心保障。尽管,对自由的追求是人性的本质,但是,自由绝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个体自由,而是连接国家与个人的纽带。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国的改革始自对“自由”的尊重,

从最初的“大包干”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对于自由的保障,让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真正迸发了出来,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其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二个价值取向是平等。平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努力让广大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在更高层面的生动展现,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风向标。平等从个体本位的角度出发,将自古以来广大百姓最高价值理想在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升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平等二字拥有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最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三个价值取向是公正。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公平正义提到全社会首要价值取向的高度。当下,我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期,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平衡利益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大局、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四个价值取向是法治。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并加以倡导,为其他

案例分析的法律价值

案例分析的法律价值——以行政法案例分析为视角 【摘要】:案例是分析者结合事实和法律对实际的案件进行解释和认定的过程,案例分析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源远流长,而且具有持久的影响力。由于案例分析是一个复杂的主观认识过程,分析的方法、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的目的与动机对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一切案例分析则具有同一的实用意义、法律价值和社会价值:理解法律文本、阐明基本法理;发现法律规则,引导法律的实施和适用;预测法律走向,促成法制的完善与发展;提高执法水平和行政执法效率;并最终实现保障社会公平的法律内在价值目的。 【关键词】 【正文】:古罗希腊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时代盛极一时的“教授问答复法”,实际上在欧美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教学中仍然适用。案例分析是分析者结合事实和法律对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结合法律进行解释和认定的过程,案例分析无论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是法律实施和适用的普遍方法。 如果说政府规制的研究视角是为传统行政法学的脸谱画上新的色彩,而如何不使其显得突兀或者又一不小心将京剧演员化成了越剧演员,关键在于行政法学者能不能找到这样一支神来之笔。叶书的创新之处——行政法三层次案例分析方法,用管制理论描绘行政法案例,通过将案例置于其所处的时代特征、管制背景、利益阶层之间的复杂结构等所组成的一个广阔背景中来观察,在传统的权利义务争议之外,发展出制度与程序、政策与策略面的考量,从而将管制理论引入行政法学,拓展了行政法学的政策功能并且又不使其以一种完全陌生的话语出现——正是叶书对新行政法学所作出的最大贡献。 具体来说: 第一层次是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以请求权为基础,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和法律适用问题为核心的分析方法,从权利和救济层面,以法院的视角来审视个案所涉的法律问题; 第二个层次,以当事人主张的权利救济背后相关的制度与程序为出发点,超越个人之间的争点,更超越法院的考量,从整体制度的内涵与程序,探究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权力部门之间的互动,包括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之间、不同职能的行政机关之间的互动,结合事件发生的各种背景原因,进而作制度改革面向的思考; 第三层,在案例检讨和制度考量的基础上,就整个体制运行的政策和策略层面予以审度。实际上是对政府对该案例所涉及的行业的规制政策和规制手段的整体考量。(见表1) 表1 三层次分析结构图(略) 该表出自《行政法案例分析与研究方法》,第43页。 实际上,三层次分析方法是在传统的分析当事人权利义务纷争为第一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架构制度与程序以及政策与策略两个面向的考量,此种多层次的分析方法,在注重私权救济之外,进一步就个案背后所隐藏的制度与政策面向的问题作深入探究,从而使行政法的案例分析具有了政策反思的功能。

浅议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浅议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唐恬反垄断法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主要有实现社会整体效益、谋求实质公平,非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包括维护市场自由竞争、保障民主、提高经济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等价值目标。 美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颁布了反垄断法,但这种法律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我国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并决定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该法共分为8章57条,包括:总则、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和附则。 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禁止大型国企借控制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美国学者博登海默说过:“任何值得被称之为法律制度的制度,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因此,法的价值取向是任何法律都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 反垄断法本身所固有的价值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从法哲学的角度讲,法的效率价值是指法能够使社会或人民的较少或较小的投入而获得较多或较大的产出,以满足人们对效益的需要的意义。作为反垄断法核心价值的社会整体效益,是指反垄断法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合乎社会整体需求的有益效果。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的法律价值是着重于维护社会总体效率、社会(实质)公平和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社会秩序”。作为经济法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反垄断法从一开始就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以社会权利本位为宗旨履行着调控经济、平衡利益、缓和矛盾的职能。反垄断法的本质就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整体效益而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法律体现。

程序法律价值

二、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法价值 从法律的内部来看,程序与实体存在着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诉讼程序、司法制度通过实现法律实体的目的来满足主体的价值需要。但同时,程序性制度亦不简单是法律实体的附随,它与法律实体一样,也承载着主体需求的一部分,表达了主体对过程及相关独立的程序性价值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程序性制度有 其自身的内在目的性价值。因此,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性价值与实体性价值一样,是不能为我们所忽视的。在刑事案件中,被告有无犯罪,事实之经过如何,通常其本人比其他任何人更为清楚。如果被告人如实陈述,则可以全面、详尽地反映出作案的动机、目的、手段和过程,故自白素为侦查机关所偏爱。如果规定仅以自白即可作有罪认定,将使侦查机关产生过分重视自白,强求犯罪嫌疑人自白的结果。基于口供的巨大诱惑力,侦查机关有可能放弃寻找其他犯罪证据的努力,而将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作为调查的重点突破口;如此一来,必然使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处于极易被侵犯的危险境地。而通过补强证据规则来昭示仅依自白不能为有罪认定,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偏重自白的倾向发生,从而间接地达到保障人权的效果。可以说,补强证据规则的程序法价值就在于防止刑讯逼供和保障人权。 正义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善良和美德。英国哲学家罗尔斯说过:“正

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1同样,正义也是法律所要实现的首要价值目标。而在刑事司法领域内,正义(或曰公正)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是司法机关的灵魂和生命线。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就是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以一17齐树洁主编:《英国证据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364 页。18康珊珊:《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研究》,载《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2 期。19价值,根据哲学上的解释,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有用性。 20郭志媛著:《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年4 月版,第382 页。 21[英]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3 页。 种和平、非自助的方式解决国家与被告人、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矛盾,从而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秩序。人们通常认为,司法公正首先表现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正确判断,发现案件的是非曲直,并正确适用实体法律,也就是实现实体公正。实体公正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发现案件真相,发现案件真相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必要条件。归根结底,证据规则的设定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更有利于获知案件的真相22——每个时代总是以真相的发现作为设计证据规则的一个基本前提。发现案件真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刑事司法的目的就在于确认犯罪事实的发生和犯罪人

2019年秋九上道德与法治 第3课 追求民主价值 教案设计(2课时)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第1课时生活在民主国家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主制度的探索,认同民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2.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追求。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中国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的差异。 2.能够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典型事件,概括新型民主的本质。 三、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知道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特点,知道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3.能够举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的作用。 重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难点: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如果我们班需要选举两名班干部协助老师工作,你认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最能够体现民主?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班干部要通过投票的方式产生,才能够体现民主的力量和价值。那么,我们国家的民主是如何发展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民主的足音 1.活动一:阅读教材P30-P32内容,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是什么?民主价值的实现靠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艰辛历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从近代探索民主没有成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成功中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提示: (1)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1949年,新中

法律价值

第五章法律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个选项?() A.法律价值决定了法律的目的.抽掉法律价值的法律是盲目的。 B.法律价值决定法律的善与恶,能对恶法进行纠正与补救。 C.法律价值不能弥补法律在对现实社会变化的灵活与适应性方面的缺陷。 D.法律价值有助于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 2.当法律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下列哪一个选项通常不被采取为解决的原则?() A.安全优先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比例原则 D.价值排序原则 3.有学者指出,每一个法律制度必然有规范的作用,也总会有社会的作用。把规范的作用归于法律是根据法律的规范性;把社会作用归于法律是根据法律所具有的或预期的社会效果、社会影响。这位学者为() A.英国学者拉兹 B.中国学者沈宗灵 C.德国学者马克思 D.美国学者德沃金 4.哪一个选项的说法能够成立?() A.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法律价值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因此法律价值不存在体系问题 B.与工具性法律价值相对应的为个人法律价值、集体(社会)法律价值 C.法律价值判断主要是一种描述性判断 D.价值判断关心的是法律应该是怎样的,关注的重心是法律的理想状态、应然状态 5.法律作用与法律价值具有不同的方面,哪一个选项没有指明这一点?() A.法律价值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法律作用仅是法律实施的结果 B.法律价值具有明显的主观性,法律作用一般不表现出主观性 C.法律价值强调一般性.法律作用一般强调灵活性 D.法律价值具有应然性,而法律作用主要表现为实然性 6.哪一项关于法律价值的表述不能成立?() A.自由是评价法律进步与否的标准 B.法律本身所有的各种属性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C.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处于法律价值的顶端 D.正义能推动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7.下列哪一位指出:“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做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其范围涉及法律待遇的平等机会的平等以及人类基本需要的平等。”()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8.关于法律价值.下列哪一选项的表述不能成立?() A.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行为模式,并坚持行为方式的规范化,给予社会生活以很大的有序性与稳定性 B.法律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出于满足人的正义的需要 C.人类平等的理想在法律上转化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从而获得了规范化和现实化的表现 D.法律对实现自由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提供选择的机会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界定及制度架构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界定及制度架构 内容提要:反垄断法所体现的价值目标因时代和经济背景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和考察我国反垄断现状,提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价值目标应界定为追求社会整体效益和实质公平。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原则应包含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两个层面。反垄断立法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有利于竞争,又要兼顾某些经济领域的特殊性要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又要为国家适度的宏观管理和经济干预留下必要空间。关键词:反垄断立法反不正当竞争价值目标社会效益实质公平立法价值是指各国在制定法律时希望通过立法所欲达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社会效果。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都应当有自己的价值目标。立法价值目标是立法者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达到某种社会效果而进行的价值选择。价值目标最集中地体现在法律的基本原则上。⑴立法价值不仅指导我们构建法的基本框架、设立具体的法律制度,同时也指导我们进行司法实践。随着我国加入WTO,制定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反垄断法?反垄断立法的目的是什么?反垄断法的具体制度如何架构?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反垄断法立法价值目标的确立。 一、国外反垄断法价值目标之检讨 在当今世界各国,出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反垄断法。但综观各国反垄断法的内容,无论是采用概括式立法模式的国家,还是采取列举式立法模式的国家,都

没有用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对垄断加以界定。由于垄断定义的模糊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垄断对市场的影响难以确认等因素使得反垄断法表现出强烈的不确定性、经济性和时代性。而反垄断法所体现的价值目标也因时代和经济背景的变化和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一)美国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变迁。美国反垄断法体系主要由《谢尔曼法》、《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这三部基本法律构成,分析这些法律及其产生的时代、经济背景和美国反垄断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反垄断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主要是保护竞争者的平等地位和经济自由,以图巩固其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在这一时期,垄断组织超强的经济实力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利益,使社会矛盾激化,破坏了美国公平自由的经济观念,威胁到美国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垄断组织插手政治,通过赞助或行贿等手段,扶植和拉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威胁到民主政府的稳定。反托拉斯不仅成了美国多数人民的呼声,政府为了维持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为了稳固民主政府的基础,稳定社会,也加入到反托拉斯的行列中。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所体现的价值目标理所当然地强调经济自由和平等。(2)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推行并维护竞争成为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谢尔曼法颁布后并未得到认真的执行,被称为“没有牙齿的怪物”,一方面是由于《谢尔曼法》过于笼统,更主要的是《谢尔曼法》的出台,其

中国传统法律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法治资源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现代法治资源精品源自中考试题 [论文摘要]推进中国法治进程,不仅需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经验,也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扬弃。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在价值取向、内容和形式方面都蕴含着现代法治的资源。 如何设计和建设当代中国的法治大厦,无疑是一个政府和民众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达成共识的一点是必须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经验,因为尽管各个国家法律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但作为法律制度则有共同之处。正如当代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所说:“我以为,任何值得被称之为法律制度的制度,必须关注某些超越特定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相对性的基本价值。在这些价值中,较为重要的有自由、安全和平等。”“尽管社会秩序会因社会和经济制度的特定性质不则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却依然相信,一种完全无视或根本忽视上述基本价值中任何一个或多个价值的社会秩序,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法律秩序。”①的确,学习和借鉴是非常必要的,但似乎另一点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如何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吸收养分。笔者认为,建设当代中国的法治社会,要充分吸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因素,这不仅是因为传统法律文化已内化为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一部分,而且无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制度层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都有值得我们汲取的法治资源。 一、在法律价值取向上,整体、系统的法律价值观具有借鉴价值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着特征。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辨,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整体观鲜明地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全过程。《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法律的价值取向和运转模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的运作模式是,实现太平盛世,仅仅依靠法律是不够的,“礼乐政刑”交相使用才是合理可行的选择。《礼记?乐记》称:“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政、刑,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隋书》称:“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日法令,四曰刑罚。”②后来,白居易,朱熹、丘浚等人也有类似的论述。明丘浚说:“礼乐者,政刑之本;刑政者,礼乐之辅。”③“德礼政刑四者,王道之治理之具也。”④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眼中,礼、乐、政、刑各有其功能和作用,礼乐启人向善,政刑惩奸止暴,四者各司其职,交相为用,形成一于运动的、系统的整体,从而使自然、社会、人生得以和谐,法律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价值取向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集体本位”。中国古代以家庭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个人是家族的缩影,国家是家族的放大。法律的功能首先在于确立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在确认社会总体利益的前提下来规定个人的权利义务。(糖盐语:是不是东西方理解的法律概念不同,东方的法有东方的独特含义,西方移植过来的水土不服的,这仅仅只是一个翻译的误会,law不一定见得就翻成“法”吧,现在我们要不要削足适履把自己往里套呢?)不可否认,这种系统的法律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伦道德对法的精神的阉割和整体性对个体性的淹没。但蕴含其中的“以整体的观点发挥法在治国和维持社会秩序中的作用”的理念,对于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仍有借鉴意义。其一,法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由法治原则、法治制度、法治组织、法治观念、法治过程共同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由合乎法治要求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共同构成的整体,甚至是法治内部各要素及其整体与社

浅析法的价值

浅析法的价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法的内涵法是什么? 谈到这个抽象的事物时,我们却无法用简明的言语来完整地表达其含义。即使是资深的法律人亦是处于这样的情况中。“法学者们还在为法下定义。”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如是说。英国著名的哈特还专门写了一本解析法律概念的著作,书名即为《法律的概念》。始终未能给法律下一明确定义的原因之一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法的发展,人们对法的认识也有了不断的深入,角度也不断拓展。尼采曾说: “没有自身历史的东西才能被定义。”但没有自身历史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对事物的定义只是对某一特定时期的一个概括,是有一定历史条件的。科学的定义虽然有利于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但终究不可能包括不断发展着的事物的一切方面和全部性质。我国法学界对法也给出过多种定义,此处为了法律入门者更好的理解,个人更倾向于下面的这个定义: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 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

件决定的,法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法的价值法的价值,是指法这种客体对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利益的积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法的价值分为不同种类,在此仅从法的目的性价值加以论述。法的目的性价值包括正义、自由、平等、人权、效率等。 (一) 法与正义。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伦理学家罗尔斯是这样描述正义的: “正义是社会这堵墙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 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正义,也即公平,是法的价值中首要的也是至上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正义分成不同的类别,如分配的正义与矫正的正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社会正义与个人正义等。公平并不是要求所有人享有完全同等的对待。 (二) 法与人权。人权这个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引起热议,如今仍是人们广泛争论。人权是人作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所享有或应当享有的那些权利。法对

准备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做什么

准备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做什么? 人生就像一潭泉渊,不同的人往往在水中能折射出不同的样貌。不经如此,一个人的人生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怎样来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对于不少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然而,现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所以,我们都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但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它既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于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有许多的价值目标,就拿目前最近的价值目标——能都在大学得到应有的毕业证,学位证而言,我有以下几点认知: 《商君书.画策》记载:“能胜强敌者,先自胜也。”这句话就是在强调,要想战胜敌人,就要首先战胜自己,对于我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同样也需要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我。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是非分明,幽默,热心,乐观的人,但是,我也有许多缺点,例如,我比较粗心,有时会为小事沾沾自喜,除此之外,我还有点懒惰,同时,我还不擅长在大众面前发言。然而,我现在发现对自己的认知任然不够,所以,还需要对自己的优缺点持续的探索发现,只有不断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完善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完善人生目标。 认清自己以后,还需要能立足当前社会,明白当前的世界发展的趋向。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脱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为加快社会进程而出一份力,不管这分力量是大是小。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也不只是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而且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我们要实现自我价值之前,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否则之后一切努力都不能够具有长远的意义。所以,以我的观点,立足社会,认识世界,让我更加贴近真实,让我更加明了当前社会的需求,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除此之外,还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就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让自己在大学的生活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所以,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我每天除了上课,课后完成作业以外,我还会去看课外一些与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了解一下最近的时事新闻,偶尔也会出去做一些兼职,使自己能够更加贴近社会,了解当前的情况,有时也会和朋友出去玩耍,毕竟,出门靠朋友,缺乏人际关系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有极大的发展。 不仅如此,还需要能发现周边的机会,抓住周边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机会。机遇往往可遇不可求,所以需要我去抓住周边的任何机会,为自己营造最大的收益,即使有时会遇不到机会,但是,也要学会为自己创造机会,使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有许多的活动,也有许多的竞赛,因此,我需要抓住当前的机会,使自己在毕业后的档案更加漂亮,这也是间接的帮助自己在将来可以进入更好的岗位,为自己的价值目标的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认为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任何的活动都需要付诸实践才可以实现。所以,我会付出行动,用行动证明自己,用行动来完成自己的梦想,在此期间,我也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善于发现周边的不足及缺陷,并且积极动脑,加强创新能力。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我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我并不认为自己的认知很清楚,毕竟我还年轻,只有在不断的成长中,我可以发现自己的幼稚,并且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将积极面对生活,希望生活在当前,希望生活得困难让我成长得更加懂事,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成为家中的支柱,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法律是什么—法的理念与价值

案例:“非典”期间的秩序 2003年4月,整个中国遭遇了一场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非典风暴”。在“非典”期间,为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保护广大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行政机关出台了一系列应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1)非法定的行政即时措施,如对患者的强制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或接触者的隔离、对相关场所封锁和控制;(2)对不特定的公众科以非法定义务,如要求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要求用工单位不得遣散员工并承担员工治疗费用、要求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检查和登记;(3)颁布公共警告、控制人员流动;(4)简化防止“非典”药物的行政许可程序,如新药许可和进口药物许可;(5)对相关商品进行限价;(6)对特定人员科以非法定的义务,如要求国家工作人员不得离职,否则将重罚;等等。临刑的前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力极力鼓励苏格拉底越狱。曾在法庭上痛斥雅典制度不良的苏格拉底这时却占到了雅典法制的一边,反问克力:难道越狱就符合公平正义吗?雅典的法律虽然失去了公平正义,但是服从它的判决,维护“法律至上”的秩序,这不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吗?每个公民都要履行守法的义务,这也是一种导人向善的法律正义。如果人人都以自己的内心判断的是非为是非,人人都只随自己的喜恶去利用法律、玩弄法律甚至是敌视法律、抗拒法律,不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这势必导致人心向恶,会造成社会秩序的大乱,最终一定会导致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彻底崩溃。第二天傍晚,苏格拉底以哲人般的安详饮下了狱卒递过来的毒酒。14年后,雅典人民悲痛地为这宗源于平了反。曾近一度迷途的“公平正义”终于重返希腊的故乡之路。对法律的信仰和尊崇,表现在思想观念上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在行为方式上,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按法律办事。* * 导论法律是什么――法的理念与价值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和磨坊主的故事。法律是什么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的规范性是指法律具有规定人的行为及人们之间交互行为的模式、标准和方向,给人们的行为划出可以自由行动的界限。法的规范性有两个特点:第一,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性(又称普遍性或概括性),是抽象、概括的规定,它不是针对某个人、某件事儿制定或认可的,而是针对一类人、一类事而制定或认可的。它意味着同样情况同样适用,它在生效期内反复适用,而不是只适用一次。第二,法律规范具有可预测性。法律是明确而公开的,它为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判断标准,是比较稳定的,人们可以根据法

当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当代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追求 来源:《红旗文稿》期号:2013/08 作者:郭广银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所表达的价值追求思想深邃、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必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人民进行精神世界的建设和精神家园的培育。 一、当代中国人价值追求的进一步凝练 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孕育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通过理论创新与现实培育共同促进核心价值的共识、凝聚与升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引领。 首先,“三个倡导”是当代中国人民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逐步摸索、汇聚而成的。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从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

六大将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对国家层面的这一价值目标作了新的发展,一是强调“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次,即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培育与践行。由此,“三个倡导”已经将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逐步上升到价值目标,并通过核心价值观的宣扬来彰显国家的目标价值,凝聚人民群众的意志,为更好更快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 其次,“三个倡导”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核心价值的实践总结与理论升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些人担忧在现实利益和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冲击下,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逐步弱化,从而在社会上造成价值真空或价值混乱,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为此,近十年来,党中央针对现实存在的精神缺失、文化滞后、价值迷茫等问题,着力加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自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

效率_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效率: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陈 莉,胡晓爽 (南京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作者简介:陈莉(1982-),女,南京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商法;胡晓爽(1983-),男,南京大 学法学院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劳动法。 摘 要:以效率作为反垄断的价值目标和反垄断的标准是由芝加哥学派最早提出的。在 我国,很多学者对反垄断法价值目标的认识脱离了经济学的基础和反垄断法理性的立法理由,将公平和自由等作为价值目标;还有一部分学者尽管强调反垄断法的竞争和效率价值,但却将竞争的作用过分夸大了。反垄断法效率价值的位阶高于其他基本价值,构成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而竞争只是实现效率价值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效率价值;竞争价值;反垄断法;价值体系;价值目标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1-0065-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业已正式颁布,其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该条文列举了公平竞争、经济运行效率、社会公共利益等与法的价值相联系的立法目的,但其并没有明确表明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 法律价值是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法理学界有学者将法律价值概括为“在人(主体)与法(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只有当法律符合或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在人与法之间形成价值关系,法律才有价值(有用性)可言。”并认为“秩序、自由、正义和效率应作为 法律的基本价值”。[1]这里所说的法律的诸项基本价值是就法律体系整体而言的,各部门法由于其自身的规定性和可用于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又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法律价值构成。在反垄断法律部门的价值体系中,笔者认为,效率价值处于最高位 阶,构成该部门法的价值目标。 一、效率价值目标阐述 当代经济法学理论已将效率价值作为现代经济法的立身之本。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法律应 该在任何领域引导人们从事有效率的活动。 [2] 经济法中的效率主要是指社会整体效率。社会整体效率虽然由个体和团体经济效率构成,为了总体效率,必须重视各个体和团体效率的提高;但某些个体和团体效率的提升有时也会妨碍社会总体效率,因此,为了总体效率,有时需要限制、牺牲某些个体和团体效率。反垄断法是以社会整体效率为衡量标准的,当社会整体效率与个体或某些团体效率相冲突时,反垄断法所选择的是社会整体效率而不是个体或团体效率。 垄断可分为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其中行政垄断是典型的违反效率价值的垄断,它所保护的是部门和地方的利益,而以牺牲全局和整体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反垄断法把反行政垄断作为基本任务是题中应有之义。至于经济垄断,情形较为复杂。

法律基本价值

基本法律价值 第一章法律价值的概念 法律价值是主体通过认识、评价和法律实践促使法律适应和服从主体的内在尺度而形成的法律对主体的从属关系。即法律价值体现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服务制定者,如何引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从而影响法律的效果。 法律价值的特点:法律价值的具体主体性——人的自主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客观社会性——法律及其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主体及其法律需要的客观性;伦理性——体现法律价值关系的正义、自由、平等、效率等是现代道德体系中重要范畴,法律与道德联系密切,法律上的道德评价与法律价值评价部分重合,法律价值的最终功能很大程度上要靠转化为法律道德来发挥和实现。法律的基本价值体现的是法律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引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法律客观存在的内在尺度。法的价值,是在法与人的关系中法对人的有用性。 利益关系是最典型、最普遍的价值关系,许多法律首先以实用性、获得最大效益为基础,利益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主体性和主体尺度的现实表现,主体性和主体尺度受客观社会条件的制约常常转化为法律尺度的制约。利益是价值关系的一种特殊形态。 法律尺度是指体现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中的法律的属性和主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法律现象论是研究法律的存在形式、运作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是对价值尺度本身的认识和理论概括;法律价值论是研究法律价值的性质和内容以及法律价值评价活动的过程和功能的理论,是对法律价值主体的内在尺度和法律尺度的认识和理论概括。 第二章法律价值的体系 一、法律价值的分类 (一)法律价值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法律价值标准:法律价值关系中的主体的内在尺度,由法律价值主体的内在结构的规定性、需要和利益所构成的主体的内在尺度在法律价值关系中的表现。 法律价值事实:主体与法律之间价值关系的实际状态,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法律价值主体通过法律实践作用于法律,推动价值关系发展的结果,是特定时空下特定主体与法律之间价值关系的存在状况。 法律价值目标:表现为广泛认同的预见和期望的法律价值关系运动的方向和前途。 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特定主体借以评价法律现象和法律价值状态的具体标准,是在认识法律价值标准、法律价值事实和法律价值目标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化的规范、方法和原则。 (二)法律价值关系的主体类型 按与法律结成关系的主体不同可分法律的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主体尺度是社会、或群体或者个人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和利益。社会和群体是特定范围的人,是由个人构成的,法律的社会价值和群体价值最终归宿还是个人价值。 (三)超法律的价值 人不能通过法律来实现的价值。 二、法律价值的体系 三个层次:1、自由,个人自由和社会和谐,是最终性、目的性的和最高的法律价值;2、公平与效率、民主与法治、进步秩序,相对于自由而言是工具性的、从属性的和解释性的; 3、基本人权、社会安定、经济增长等,从属于第二层次的价值,是法律所直接反映和保障的价值。 第三章法律价值的评价与分析方法 一、法律价值的评价 价值评价: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后果的反映。 价值评价与价值认知的主要区别: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同一,认知主体与价值主体分离。

法治的价值

法治的价值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它要求作为反映社会主体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并在全社会得到有效的实施、普遍的遵守和有力的贯彻。法治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式, 要求整个国家以及社会生活均依法而治, 即管理国家、治理社会, 是凭靠法律这种公共权威, 这种普遍、稳定、明确的社会规范而不是靠任何人格权威, 不是靠权力者的威严甚至特权者的淫威, 更不是靠亲情。它要求把法律至上、树立崇高的法制权威作为基本原则法律是公民行为和政府活动的最终导向, 是规制和裁决人的行为的最高标准和终极力量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共同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任何人或任何组织都无例外地受领法律的规束以及恩惠, 其行为和活动都纳人法制的轨道和范围。因此, 法治是社会调整向高层次发展, 以摆脱任何偶然性、任意性和特权, 使社会在严密的规范化及制度化的良吐运行中, 形成一种高度稳定有序的秩序和状态的必然要求, 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顺利发展。这正是社会进步所必须和趋向高度文明的表现。 一、法治的实体价值。 法治的实体价值是指由法治所决定的法律在目的和后果上应遵循的社会原则。《德里宣言》中确立的法律原则就是对法治的实体价值的一种表达, 而《牛津法律大辞典》中对法治概念的解释也是从法治实体价值着手的。法治的实体价值是在社会的组织结构层次上, 对

法治的一种揭示。它表明, 法治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结构类型, 法律在其中能够遵从的最高原则和服务的最高目的。这种目的和原则从根本上说来, 它并不是法律自身所具有的, 它独立于法律, 是由法治所决定的社会最高价值目标。法律作为促进和实现这种目标的最有效的力量, 把这些最高价值纳人自身, 作为自己存在运行所遵循的最高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正义原则、自由原则和平等原则。 (一)正义原则。 由于人们各自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 对何为正义存在着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看法。但从法治的一般特性出发, 法律应该遵守这一原则的价值内容包括法律在整体意义上的合道德性法律承认利益差别, 体现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要求在重视社会利益的前提下, 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利益法律应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法律应是平等适用和平等待遇等等。尊重个人价值, 是指对个人在社会里所具有的作用法律应予以承认、尊重和保护, 其目的是实现这些作用, 并为其实现提供必要的方式、途径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由是指, 法律应以实现社会的自由以及公民个人自由权利为其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二)自由原则 自由原则是法治追求和实现的目标。其关键问题是法律应处理好自由价值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 法律不能为了自由的价值忽视其它价值的实现, 同时也不能为了其它价值而忽视自由的实现。 (三)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法治所具有的内在因素和重要价值。法治就是尽可能

论法律解释中的价值衡量

论法律解释中的价值衡 量 张力婷2010049007法学101 2011/6/20

论法律解释中的价值衡量 价值衡量又称作利益衡量,利益衡量”作为法学方法,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于日本。它冲破了概念法学的樊笼,主张在进行法的解释时,应当僭越概念法学奉为圭臬的形式三段论,在法义不明存在多种解释之际,须针对从属于具体事实的利益作价值的衡量和判断。利益衡量论的生成源于对概念法学的批判。一般认为,利益衡量论在日本的最终生成,是德意志的自由法学运动和美利坚的现实主义法学双重作用的结果。 价值是法学一直不变的主题,利益在法律中的重要程度,对于每一个学习法律的人来说是不言而喻的,法律所追求的也正是实现利益的平等,或者可以说是最大化的争取利益,正是因为如此,法律中利益价值的均衡分配与否成为法学家所追捧的问题,甚至我们可以不夸张的说,法官即使在判例案件时价值也会影响法官所作出的法律解释,利益衡量在法官的裁断过程中是自然而然的下意识的行为,是难以避免的,法官在了解个案事实后总是习惯先入为主。可以说,利益衡量论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业已存在的这种思维方式。正如加藤一郎指出的:“法学乃是以控制人的行为、预先规范人的生活的法为根据的,裁判中加入实质的判断,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避免的自然之理”。这就更显示出了法律解释中的价值衡量的重要性。 一、作为法律解释方法的价值衡量 1 法律解释的释义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文本的意思的理解和说明。其中用词的基本含义为,法律,主要指制定法;“法律文本”指“法律条文”;“意思”也即通常所说的“含义”、“意义”,包括内涵和外延,或者说“涵义”和“指称”;“理解”指解释者对法律文本意思的内心把握;“说明”指对理解结果的外在展示。简言之,法律解释就是解释者将自己对法律文本意思的理解通过某种方式展示出来。 2 作为法律解释方法的价值衡量的界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