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宁德市城区及乡镇中老年妇女的生活现状,探讨符合本地区现状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我院义诊咨询的宁德市城区及乡镇中老年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城区居民中轻度躯体异常的妇女65.6%,中度的妇女有6.3%,乡镇居民中轻度异常的妇女为54.3%,中度的妇女有5.1%,重度均为0。城区居民中高血压疾病药物治疗率(35.2%)低于乡镇(45.5%),激素替代治疗和盆底肌肉锻炼的知晓率分别为23%和14%。结论:需加大力度为老年女性中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尤其是乡镇。

【中图分类号】R71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95-02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ningde city and town life status of middle-aged and old women,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mode in this area,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middle-aged and old women.Methods:use questionnaire and unified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Results:The mildly abnormal body women were 65.6% of urban residents,moderate 6.3% of women,and rural residents in mildly abnormal women was 54.3%,moderate 5.1% of women,and severe were 0. Urban residents of hypertension disease,drug treatment (35.2%)is lower tha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45.5%),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awareness were 23% and 1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need to intensify efforts to on health knowledge propaganda,for older women,especially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中国人口趋向老龄化,该年龄段的女性要经历人生中一段特殊的过渡时期,这段时期的改变不仅影响她们的身体,在工作压力、家庭困扰、社会现状的影响下,围绝经期综合征越来越受到妇女保健工作者的重视,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工作也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她们的工作、精神、身体等状况直接影响家庭的氛围、社会稳定性乃至影响社会文化的传承。关爱中老年妇女生活状况,为她们提供完善的医疗咨询、指导、治疗已成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各层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举行义诊时,自愿前来就诊的中老年妇女,所选样本均未接受妇科手术,并排除掉人工绝经的样本,其中城区户口共544例,乡镇居民共492例。

1.2研究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填写问卷均本着自愿、真实的原则,由医务工作者详细介绍调查内容后由其单独进行填写,填写完整、清晰。不能完整阅读的、不识字的妇女由医护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言辞解释后代选,问卷内容见附表1.

1.3调查内容

妇女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月经及白带情况、个人卫生行为、是否参加医保、围绝经期症状、躯体疾病、血压、体重等内容。

1.4统计方法

数据由epidata建库录入,应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分析,结果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基本人口特征

符合研究条件的样本共1036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49±4岁。

城区居民中未绝经的妇女152例。绝经的妇女392例,绝经年龄为50岁的妇女共69例(17.6%),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依次为52岁44例(11.2%),48岁36例(9.1%),53岁33例(8.4%)。乡镇居民中未绝经妇女292例。绝经妇女200例,其中绝经年龄为50

岁的所占比例最高,共38例(19.0%);其次为48岁18例(9.0%),51岁17例,52岁17例。

城区居民中子女数目前三位是两个子女96例,3个子女78例,独生子女75例。乡镇居民中子女数前三位是两个子女62例,3个子女54例,4个子女26例。

城区居民中轻度躯体异常的妇女有357例

(65.6%),中度的妇女有35例(6.3%),重度为0,其中潮热出汗,失眠,疲倦居前三位。

乡镇居民中轻度躯体异常的妇女有267例

(54.3%),中度的妇女有25例(5.1%),重度也为0,其中潮热、肌肉关节痛、疲倦居前三位。

表1 自我症状评分表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健康调查问卷,寻找影响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开展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乃至社区护理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80名老年人,以老年人基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①从老年人健康得分情况表明,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35%)和健康状况一般(32.5%)的比例差不多,占总调查人数67.5%,(P<0.05)。 ②经过单因素分析,利用χ2检验得出P值,显示老年人生活质量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家庭情感支持、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经济收入、业余生活、医疗费用支付等方面有关。结论应针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给予社会支持,以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标签: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设计采用描述性研究,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5所家属院的部分老年人进行调查,按文献报道的健康调查问卷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其一般情况,评估此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然后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寻找影响此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1.2一般资料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的>60岁老年人80人,男女不限,既往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生活能够自理且能配合完成调查的。 1.3方法 1.3.1一般调查表自行设计的老年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既往疾病情况、居住方式、生活满意度等。在正式测试前选择了15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量表的信度。其信度系数为:总量表0.89。 1.3.2健康调查简表(SF-36)[1] 健康调查简表(SF-36),是在MOS-20的基础上改编而来的。测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卫生、情绪角色、活力和总体健康状况8个方面。本量表有11个大问题,每个问题下又有小问题共36题,分值从1~6分,情况越好则分值越高。在正式测试前选择了15名研究对象测试了本量表的信度。其信度系数为:总量表0.95。 2研究步骤 随机抽样法抽取某社区的>60岁老年人80人,男女不限,既往无严重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生活能够自理且能配合完成调查的。从2006年1月~3月采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统一发放,不记名答卷,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采取自愿填表。然后统一收回并对其结果进行打分,结合

最新版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表_New

最新版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表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表 A1问卷编号 A2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A3调查地点 县(市/区)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一、基本信息 B01姓名: B02性别: ①男 ②女 B03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B04身份证号: B05民族:①汉族 ②壮族 ③瑶族 ④其他民族 (请注明) B06婚姻状况: ①在婚 ②同居 ③未婚 ④离婚 ⑤丧偶 B07文化程度: ①文盲 ②小学 ③初中 ④高中或中专 ⑤大专及以上 B08职业: ①农民 ②工人 ③干部职员 ④家务 ⑤个体工商业者 ⑥其它 (请注明 ) ⑦无业 B09 工作状况: ①在职(包括务农) ②下岗及待业 ③无业 ④离退休 B10您有稳定收入吗? ①有(大概一个月 元) ②无 B11您有子女吗? ①有( 人) ②无(跳至C01) B12您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吗? ①是 ②不是 B13子女经常来看您或与您联系吗? ①经常(1周1次及以上) ②一般(1月1次及以上) ③很少(1月不到1次) 二、疾病检测、诊断、治疗状况(姓名及C01、D02、D03调查前填写、再现场核实) C01您首次确诊艾滋病抗体阳性的时间? 年 月 日(关键信息) C02您首次确诊艾滋病抗体阳性的检测机构是什么? C03您做艾滋病抗体检测的原因是什么? ①自愿咨询检测 ②就医诊疗 ③无偿献血 ④羁押体检 ⑤婚检 ⑥出入境体检 ⑦从业体检 ⑧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 ⑨专题调查或研究 ⑩其他 (请注明) C04您认为自己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什么?①异性性传播:固定性伴(配偶或同居者)②异性性传播:不固定性伴(临时或商业性伴)③同性传播 ④注射吸毒 ⑤采血(浆) ⑥输注血液/血制品 ⑦其他 (请注明) D01您接受过CD4检测吗? ①是 ②否(跳至D04) D02您CD4检测数最低的一次是多少? 个/μL (关键信息) D03您CD4检测数最低的一次检测日期 年 月 日(关键信息) 您好,我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我们正在进行一项调查,目的是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你的回答都是保密的,调查大约需要10分钟,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谢谢!

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状况的调查,可以评估在当代生活与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人心理感受与期望。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研究结果: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不仅表现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还表现为对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渴望得到子女的关怀,具有较高的归根意识。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abstract] research purpos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we can assess psychological feelings and expectations of older people in rural areas on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situation. research method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research result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rural elderly is not only for the material life’s requirements, but also for the spiritual life’s requirements, they are eager to get their children’s care and have a high sense of returning to their roots. [key words] rural elderly living conditions investigation 引言 目前我国老年人人口总数超过1.4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按照联合国卫生组织对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老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和卫生水平的标志。下面是WTT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一 一、关于社区的各类概况 (1)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老年人大多数愿意与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分老人依靠子女,还有的老人还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养老金不够,多数老年人认为医疗保障方面不够完善,不过大家基本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持有满意态度。 2)社区居住条件方面 我们调查了几个小区,科教新村小区则属于比较老的建筑,范围比较小,阳光100则是比较高档,并且设施建筑都比较新,建筑范围较大,桃花坪小区则是普通化小区,况且我们组成员认为个小区内垃圾站点设置不够多,因为老年人走路比较费力,所以应该多建些垃圾点,我们调查的三个社区能够更明显的反映出给类问题。 (3)老年人社区的设施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来看,科教新村的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而阳光100社区基础设施完备,桃花坪校区基础设施基本还行,基本

可以满足老人的需要,我组成员认为老年人社区应当设有室内基础设施,设些能够让老年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锻炼,最好室内的地面设置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摔跤,还有社区内部设置休息的地方太少,因为老年人有时候走累了需要休息,并且社区在规划时应当多设些锻炼器材,这样能够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得到锻炼。 (4)社区绿化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科教新村的绿化太少,几乎没有,阳光100绿化比较晚上,也很符合那里老年人对空气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区基本还行,老年人也持满意态度,不过我组成员认为绿化是一个社区规划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使社区看起来美观,而且能够给老年人晨炼时带来清新的空气,让老年人的身体更加健康。 (5)社区交通体系方面 从所调查的社区看,周围各类交通体系较好,都比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去各个地方,比如医疗点,超市购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较方便能够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较拥挤,这样很容易挤到老人导致摔倒,所以建议规划时尽量路宽些,但对此老年人都较满意。 (6)社区周围建筑类型

妇女生活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述了祖孙三代——三个女性的故事,又是三段式:娴的故事,芝的故事,箫的故事。 苏童的文字很特别,很平静,悲剧事件发生时,你不会大悲大恸,喜剧桥段加持时,你不会笑得不能自已,全文充斥着一种可怕又可喜的彻头彻尾的平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苏童笔下的女性怎么都这么敏感,对,不是悲惨,而是敏感。于是我去看了苏童的生平简介,得出的结论是,人家有天分。。。 靠近而远离的男性 女性生来就在情感感受方面比男性敏锐,所以芝能感受到母亲娴的偷窥,并终日惶惶,最终这种敏感吞噬了她自出生以来就植根于灵魂深处的不安;箫是芝的养女,却在娴、芝的影响了,遗传了这种家族性的不安,最终小杜在这种病态的不安中,做了这个家族第一个毅然决然逃离的男性。有意思的是,靠近这个家族的男人觉悟能力越来越高,离开的时间越来越早,离开的方式也越来越彻底:芝的丈夫邹杰身为党员,不能做抛弃家庭与病妻的恶人,无奈选择忍受折磨多年,直到无法控制男性生理欲望的那天,彻底崩塌,最终选择卧轨自杀;而箫的丈夫小杜是同济大学的高材生,刚结婚就看透了这个家族的基因,于是在箫孕期就提出分居离婚。小杜明知箫叫他回家吃饭留宿最后一夜是借口,明知箫去拿刀要杀了他,他也毫不畏惧地勇赴鸿门宴。为什么?他云淡风轻地对箫说,他知道箫下不了手,他知道他能从体力上轻易应付一个孕妇。因为他从情感和体力上,都看穿了女性与生俱来的软弱,所以他成了唯一一个,有能力从这个家族全身而退的男人。 远离而靠近的女性 这三个女人,都憎恨自己的母亲,憎恨那个楼房,憎恨那个家族,她们都从少女时期起开始盼望着远离那个家族,于是娴去做了电影明星,想远离那个啰嗦平凡的母亲,最终在战乱时期被男友抛弃,无处可去,带着腹中胎儿回到了那个阴暗闷热的楼房;于是芝一毕业就跟邹杰草草结了婚,想逃离她的母亲娴,却又与邹杰家人相处不睦,宁愿回到她深恶痛绝的地方,也不愿放下这个家族赐予她的高傲与尊严;于是箫在下乡之后竟生起了对这个家族的思念与依恋,最终使用了一些手段又回到了她噩梦开始的地方。 她们重复着厌恶这个家族女人的做派,却又传递延续着特属于这个家族的基因,放不过她们的,终究是一次又一次回到原点的她们自己。 女性生而为女性,就注定了悲剧的源头,女性的终生目标,是如何回避那个叫悲剧的漩涡,它晦暗幽深,有一种强大的不可拒绝的吸引力。她们总是在毫无知觉的过程中滑向它,等终于发现它了的时候,又以蹩脚而无力的姿势拼尽全力远离它。 她们的命运齿轮,无论走得多么优雅有序,总会有突然失控的时候,这是命运写给她们的诅咒。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工作调研报告 一、选题背景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民是我国农业的基础,尽管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快,但是农村老年人在农村中的地位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随着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罕见的农民工大潮涌入城市,大规模的老年人孤独地留在了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农村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三农”问题中的又一个工作重点。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位于四川成都市西北郊的安靖镇一行政村(沙湾村)的村民,包括:老年人,村干部,中年人。位于江西省最西北部的罗溪乡的一行政村(坪源村)的村民,包括:老年人,村干部,中年人。这些对象都是在访问的过程中随机选择的。 2.调查方法:考虑到农村留守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结构性访谈的弹性大,有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的优点,因此本人在这次实地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思想政治状况,农村老年人的住房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医疗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况,农村老年人的再婚状况,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6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随机访问了两村群

众,并认真做好记录。 三、调查结果 1.行政村基本状况: 沙湾村地形平坦,本地人口(不包括外来务工人口)3500多人,其中老年人有1000多人,老龄化程度高达30%。村上的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出租土地和外出务工。农业只占其收入的极少部分,可以这样说,农业只是自给自足的。 坪源村地形崎岖,以丘陵为主,本地人口5000多人,其中老年人1000多人,老龄化程度达20%。村中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种田`林木,村政府收入极少,属于贫困村。 2.思想政治状况: 这里所指的思想政治状况包括老年人对政府的态度与评价、对党的态度与评价、对改革理解与认同程度等三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也有了改善,信任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赞成政府在农村的改革政策。同时,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社会上的贫富分化、腐败现象和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不健全方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但是绝大部分老年人都表示不怎么关心国家大事,只要天下太平,有好日子过就可以。

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2017年第2卷第8期V ol.2, No.8, 2017 149 ?护理教育? 在校大学生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林 函,米雪盈,万群群,孔一帆,李梁媛,万学英* (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护理现状和需求,制定适合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健康指导,提高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减轻社区护理压力,为中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贡献力量。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山东省及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了解老年人家庭护理服务的供需现状。结果 家庭护理需求项目12项中,居前6位的需求项目依次是慢性病预防和护理、血压和血糖监测、健康咨询、慢性病用药指导、中医养生知识指导、随访护理。结论 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有较大需求,目前社区护理发展不完善,家庭护理服务供不应求,当务之急是普及基本慢性病护理要点,建立和完善社区家庭自我护理意识和规范,促进家庭护理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老年人;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7.08.149.02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 the chronic diseases in community LIN Han,MI Xue-ying,WAN Qun-qun,KONG Yi-fan,LI Liang-yuan,WAN Xue-ying * (Nursing College of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Tai'an 271016,China) 护理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区人群正向着老龄化发展,疾病逐渐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1]。为帮助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素质,现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做了基本了解,并根据所需制定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和周围省市不同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家庭,共发放问卷245张,回收有效问卷210张,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5.7%。对社区的慢性病老年人进行问卷的同时,调查者还对这些老年人做了访谈,听取了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需求。 1.2 方法 根据文献[2-5]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社区家庭护理需求评估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调查主要采用入户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调查者首先向调查对象详细解释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以取得同意和合作。对文化程度低和不识字者由调查人员以一问一答形式填写。调查员由课题组成员担任,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并对调查后情况及时复核,补缺,补漏,保证质量。 2 结 果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共计35个问题。从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三个方面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情况和护理需求做了基本了解。接下来,对这三个方面经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2.1 基本情况 在210份问卷调查中,现在的家庭类型的49%为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中慢性病中以老年人患病为主。 本次受访家庭多居住于城乡,57.1%的家庭经济来源多以工资为主,36%家庭人均收入>2000元,53.8%家庭尚有节余,42.4%家庭收支平衡,存在少量受访家庭有入不敷出者占1.9%。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方式,82.4%是基本医疗保险。 社区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患病老年人人数也随之增加,给个人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6-9]。同时,老年人作为社会的脆弱人群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家庭关系、收入情况、人际交往及自理能力均能影响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10]采取多种有效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社区的健康状况[11]。 2.2 健康状况 近半年内约有半数家庭57.1%家庭成员存在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患病性别男女比例约为48:52,病史平均5.7年,年疾病复发次数为2次。家庭用药方式多以口服为主(67.1%),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约有65%的家庭需要提供慢性病用药指导。家庭先自行用药的有43.8%。这也反映了一些家庭仅凭借经验用药服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不可取。 家庭成员抽烟和酗酒情况的调查中,抽烟约有52%,平均吸烟史为21年,家庭存在饮酒情况的约90%。研究表明,喜欢大量吸烟和饮酒的患者,会导致心肌细胞受到伤害,从而加重患者病情,加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 几率[12]。 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家庭随访和健康教育中,应关注这一情况,努力改善家庭成员抽烟情况,帮助家庭建立科学、健康的饮酒方式。 在家庭成员运动方面,多数家庭经常运动,运动方式多以散步和慢跑广场舞为主,每次运动时间约为30 min ,平均运动次数以每周1~2次为主。 家庭的饮食方式中,根据家庭口味搭配56%,科学合理 通讯作者:万学英 项目课题: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编号201510439177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一基本资料 1、 2、您的婚姻状况 1未婚 2已婚 3丧偶 4离婚 5分居 6其他(请注明) 3、老年人收入状况 3、子女及其家庭情况(请调查员逐项出示“指标卡片”并填写相应的代码)

二、居住状况 1、您住的是什么类型的房子 1单元楼 2平杂房 3筒子楼 4其他房子(请注明)2、您住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多大:平米 不算厨房和厕所共:间

3、您觉得你们家的住房状况如何 1很宽敞 2比较宽敞 3一般 4比较拥挤 5很拥挤 4、您家是否存在以下困难 1十二岁以上的子女和父母同住一室 2老少三代同住一室 3十二岁以上的异性子女同住一室 4有的床晚上架起白天拆掉 5客厅里也架了睡觉的床 6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 7其他困难情况(请说明) 8没有困难 5、您家的厨房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厨房 2几家公用厨房 3无厨房 4其他情况6、您家厕所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厕所 2楼内公用厕所 3户外厕所 7、总的来说您对您的住房条件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5很不满意8、目前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 1自己住 2和配偶居住 3与子女同住 4养老院9.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1)愿意;(2)较愿意;(3)无所谓;(4)不太愿意;(5)不愿意 调查员注意:请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0、您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出于何种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我们买不起房 2)孩子买不起房子3)孩子经济不富裕,一起过可以省点钱 4)帮忙照看下一代5)帮孩子做饭收拾房间 6)子女在身边可以照顾我们的生活 7)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感 8)子女家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9)孩子还没成家 10)其他原因,请注明 调查员注意:请单独居住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1、您不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出于什么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自己住方便自由 2)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想打扰 3)某些方面存在矛盾冲突(如对孙辈教育,生活方式) 4)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5)没房子,如果有房子就住在一起了 6)孩子不在本地 7)其他,请注明 12.您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何 (1)很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很差。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_2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中国妇女生活史

中国妇女生活史 陈道元按: 陈东原先生是我的父亲,生于1902年1月17日(壬寅年腊月初八),卒于1978年2月8日(戊午年正月初二),享年77岁。他于1926年冬还在北京大学教育系读书时写成了《中国妇女生活史》,两年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至今犹为很有影响的一本著作,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受到新观点的质疑。这种情况实在令我,他的长子,十分敬佩。我在自己的一个很窄的技术专业里也可算是一度的领头人。如果说我有一点成就,那主要得自他从我少年时期就开始给予的教诲。他在1957年被错误地戴上“右派”帽子,直到1979年他去世后才予纠正。可以想见他在晚年精神上如何压抑。然而,他在不幸中告诉我,“个人遭遇无所谓,只要后代好,社会好,国家好就行。”我永远记住他的话,并用以对待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难以承受的痛苦。为此,我一直坚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84年55岁时实现了28年的夙愿。现在,谨向我的朋友和同志们推荐这篇评介,以纪念即将到来的他的108岁诞辰。 —————————————————— 《中国妇女生活史》是陈东原著的一本历史著作,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被认为是关于中国妇女史第一部系统性论著,对于后来中国妇女史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该书以婚姻、礼教、妇女教育、妇德、妓女、贞节观、缠足、近代的女权运动等来分节。 在观点上该书由于受到民初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想的影响,对于传统中国在文化上、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于妇女的种种不公、压制作出甚多的描写及批判,一直到近代妇女生活的章节,才看到妇女生活开始有所改善。书中绪论即指出“我们有史以来的女性,只是被摧残的女性,我们妇女生活的历史,只是一部被摧残的女性底历史”。 陈东原并进一步述说该书写作的目的:“只想指出来男尊女卑的观念是怎样的施演,女性之摧残是怎样的增甚,还压在现在女性之脊背上的是怎样的历史遇蜕”,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时那种希望借着揭露压迫而促进妇女解放的期望。 列女传以及其他零星的女性传记,一直要到1912年由徐天啸撰写《神州女子新史》才出现第一部中国妇女史的专书,但该书仍主要是传记形式,对于史上重要女性作描述,并以西方杰出女性作对比,来激厉中国的女性,因此该书在史学界并不被重视。 陈东原一书,则资料更为丰富,且论述范围更广,主题丰富,且能及于更多数的一般女性,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妇女史的开山著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妇女史的入手著作,而这种中国妇女在传统受压迫,在近代开始被解放的史观,也在数十年来在两岸以及海外的中国妇女史著作中持续作为主流。这种批判传统的方式也为不少女性主义者所采用。 但随着中国妇女史研究1980年代以后在两岸及美国等地的快速发展,这种视传统妇女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和修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批判,是妇女史学家高彦颐(Dorothy Ko)于1993年所著的著名论著《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的绪论,她对这种以陈东原为首的“五四式”的中国妇女史研究取向加以批判,认为这种史观过于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性以及传统中国女性的受害形象,而忽略了一些古代女性在生活中可能扮演的主动角色,以及当时女性本身对所处位置的感受。 参考文献: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 of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ISBN 7-214-03878-1 1

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调查(精)

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调查 目前,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老年文化建设, 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举措, 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文化产品与服务势在必行。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老年人发挥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发与发展老年文化产业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报告主要是对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一、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基本情况 我们调查发现, 如今老年人的休闲场所、手段和设施相对比较缺乏, 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并不满意。虽然老年人退休后会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和生活小区, 利用社区设施进行户外运动、打麻将玩纸牌、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如跳健身舞、交谊舞、扭秧歌等 ,活动内容非常单一。同时,社区街道组织开展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持续性、周期性, 影响这些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缺乏。虽然,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 但对文化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庆祝日,平时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少之又少, 远不能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文化需求。 二、制约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问题 在某社区一项有关老年文化活动的调查中显示,有 68%的老年人每次参与活动的时间在 1~5个小时以上,有 6%的老年人没有时间参加活动;有 72%的老年人选择隔三差五参加活动,有 18%的老年人选择一个月参加一次活动。这充分说明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参加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愿望不断增强, 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 制约了他们的积极性。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目录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博士教育网)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

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

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有关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报告

序言 在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的今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仅仅是衣食无忧就表示老年人获得了高质量的生活么?事实上,老人希望得到更多尊严,拥有阳光心情,过上富足的晚年,在家庭中更受重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理念的多重影响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很多家庭甚至面临需要单独赡养四个老人的问题。因此,老年人的赡养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多方关注。 我国衡量老年人生活幸福的标准通常是:有基本的物质保障,没有疾病或伤残。这只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与幸福无关。如果老龄化是人生的一个积极经历,老人就应该有继续获得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这是一个以提高老年生活质量为目的、最大程度地向老年人提供健康、参与和保障机会的过程。其中,老人的经济收入、心理健康和家庭各方面对积极老龄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生活状态处在特定时期,了解老年人生活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深入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针对各个方面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关键字:老龄化生活质量物质保障老年生活

目录 一调查方案 (4) (一)调查背景 (4) (二)调查范围和对象 (5) (三)调查内容 (5) (四)调查方案 (5) 1. 前期准备 (5) 2. 调查方法 (6) 3.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6) 4. 调查结果和对策 (6) 5. 调查小组成员 (6) 二调查分析 (7) (一)被调查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7) (二)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1) (三)被调查者的物质生活保障 (13) (四)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17) 三调查结果 (23) 四调查总结 (24)

(完整版)书香人生——浅谈阅读对女性生活的重要性

书香人生 ——浅谈阅读对女性生活的重要性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法】罗曼·罗兰) ——题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对女性生活的重要性已经不容忽视。法国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曾经说过:“17岁时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亲没有遗传好的容貌;但是30岁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责怪自己,因为在那么漫长的日子里,你没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东西。”阅读使女性变得聪慧、变得成熟,女性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阅读伴随着女性的成长,呵护着女性的容颜,关爱着女性的心灵,滋养着女性丰富的精神世界。 阅读可以使女性更好地生活。首先,阅读是满足女性精神和情感需求的最佳方式之一,女性天生是感性的动物,情感丰富、富于幻想,女性在阅读中可以寻找自己的影子,承受酸甜苦辣,品尝喜怒哀乐,激发内心的共鸣;其次,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方法,能使女性在纷繁的世界中静下心来,帮助女性独自面对世界,独自观看内心世界,为女性内心囤积的压力找到一个适当的出口,使女性善于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面对不幸能神定自如,有着顽强的斗志和毅力;最后,阅读是女性生活的调味品,站在女性的审美角度,阅读是非常美

妙的生活体验,能给工作家务繁重忙碌的女性带来心灵上的平静和快乐,让她们在精神上有所寄托,感召着女性的内心世界。 阅读可以使女性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首先,阅读能帮助女性了解世界,使其知识和学问得到积累和增长,打开了她们的眼界,提高了她们的人生境界,让她们沉浸在文字编织的故事之中,用眼睛作桨划开波浪,去寻找遥远的精神彼岸,这样的女性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其次,阅读可以提高女性自身的才能,女性可以通过阅读,顺应时代潮流,汲取和工作相关的有用信息充实自己,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拒绝盲目,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阅读可以陶冶女性性情、提高女性心智,长期的阅读熏陶会使女性文化素质、修养风度、胸襟气度得到提高,使女性变得温文娴雅、善解人意,充满书卷气息,在悠哉的闲适中修身养性,铸就了淡泊平静的一生。 阅读可以使女性更好地培养下一代。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控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往往和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一个知书达礼的母亲总会为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带给孩子更为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最新)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

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一 基本资 料 1、 2、您的婚姻状况 1未婚 2已婚 3丧偶 4离婚 5分居 6其他(请注明) 3、老年人收入状况 3、子女及其家庭情况(请调查员逐项出示“指标卡片”并填写相应的代码)

二、居住状况 1、您住的是什么类型的房子 1单元楼 2平杂房 3筒子楼 4其他房子(请注明)2、您住的房子使用面积大约多大:平米 不算厨房和厕所共:间 3、您觉得你们家的住房状况如何 1很宽敞 2比较宽敞 3一般 4比较拥挤 5很拥挤4、您家是否存在以下困难

1十二岁以上的子女和父母同住一室 2老少三代同住一室 3十二岁以上的异性子女同住一室 4有的床晚上架起白天拆掉 5客厅里也架了睡觉的床 6已婚子女与父母同住一室 7其他困难情况(请说明) 8没有困难 5、您家的厨房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厨房 2几家公用厨房 3无厨房 4其他情况6、您家厕所是下列哪种情况 1自家单独厕所 2楼内公用厕所 3户外厕所 7、总的来说您对您的住房条件 1很满意 2比较满意 3一般 4不太满意 5很不满意8、目前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 1自己住 2和配偶居住 3与子女同住 4养老院9.您愿意和子女住在一起吗? (1)愿意;(2)较愿意;(3)无所谓;(4)不太愿意;(5)不愿意调查员注意:请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0、您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出于何种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我们买不起房 2)孩子买不起房子3)孩子经济不富裕,一起过可以省点钱 4)帮忙照看下一代5)帮孩子做饭收拾房间 6)子女在身边可以照顾我们的生活 7)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感 8)子女家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9)孩子还没成家 10)其他原因,请注明 调查员注意:请单独居住的老人家庭回答以下问题 11、您不和子女不住在一起,出于什么考虑(可多选,请排序) 1)自己住方便自由 2)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不想打扰 3)某些方面存在矛盾冲突(如对孙辈教育,生活方式) 4)附近有很多老同事、朋友 5)没房子,如果有房子就住在一起了 6)孩子不在本地 7)其他,请注明 12.您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何? (1)很好;(2)较好;(3)一般;(4)较差;(5)很差。 13、您目前所居住社区的邻里关系如何? 1)基本不认识 2)仅仅是认识而已 3)个别邻居关系还可以4)大部分经常交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