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第32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Vol. 32 No. 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10 ──────────

收稿日期:20010-02-03 作者简介:(1985-),女,汉,山西运城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外关系史。 -76-

《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姜 婷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奉使图》是由清朝四次出使朝鲜的使臣阿克敦组织编绘的朝鲜实录图,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描绘古代中国使臣出使朝鲜的图录。为研究18世纪前期中朝间政治、外交关系、文化交流及朝鲜古代社会史提供了图文并茂的史料,同时,它还是一部优秀的书画艺术和诗歌文学作品,对清朝中后期的书画与诗歌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奉使图》;阿克敦;中朝关系 中图分类号: K 25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3-0076-03

Fengshi Tu and its Historical Value

JIANG T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Art, Shan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 Fengshi Tu is the compilation record chart of Korea by the Qing ambassador to North Korea's envoy A Ke Dun who served as ambassador to Korea for four times. It is the only one ever found which depicted the ancient Chinese envoy mission to North Korea's catalog. It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study the political, diplomatic relations, cultural exchanges and social history of ancient Korean historical data during the early 18th century. It is also a fine art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literary work.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of mid and late Qing Dynasty.

Key words: Fengshi Tu ; A Ke Dun; Chinese and North Korea relations

一、前言

古代中朝两国的交往历来就是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成功的典范,它们建立的宗藩关系长达十二个世纪①。在这期间,双方使者不仅是政治使命的执行者,更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当时的对外关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仅如此,他们还撰写异国见闻和出使经过,留下了许多有关对方国家的珍贵史料。韩国方面,较为著名的有在唐土14年的崔致远所撰的《桂苑笔耕集》和明清使者的朝天录、

燕行录②

。中国方面,使人们不仅把撰写使记作为自己的使

命,还力图更直观地反映朝半岛的山川景色、风土人情、礼仪制度等等,因此,他们往往采用图经的形式撰写。北宋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可惜在流传中图佚仅存文。目前,保存完好的图经仅存清人阿克敦的《奉使图》。《奉使图》是1999年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的黄有福教授发现的,之后他重新标注整理,由辽宁民

族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年在《当代韩国》冬季号上发表了《清朝阿克敦〈奉使图〉初探》介绍了《奉使图》的编者及其历史价值。这引起韩国学者的极大关注,纷纷对它投入研究,并于2000年由韩国暻园大学亚细亚文化研究和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共同编辑出版的《亚细亚文化研究》

第四辑中发表了首批研究成果③

。但此后的《奉使图》研究

似乎被冷却,国内仅有2005年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廉松心博士发表的关于《〈奉使图〉概况及史料价值的研究》和2007年韩国外国语大学李永成教授的《〈奉使图〉与〈东游集〉及郑玙等问题的考辨》。本稿以前人著述为基础,对《奉使图》的编撰目的及成书过程和其图的价值做进一步探讨,以就教于诸师友方家。

二、《奉使图》的编撰目的及今日所见之成书过程 《奉使图》现收藏于中国民族图书馆善本部,分图、文两册。据黄有福教授所说,图册上下长46.5厘米、左右宽

姜 婷:《奉使图》及其史料价值

-77-

29厘米、厚4.2厘米;文册规格与图册相同,只是厚度稍差3.8厘米。封面用锦缎装裱的马粪纸制作,锦缎颜色为浅墨绿色,间有白色、桔黄色、咖啡色组成的花纹。笔者所见虽为2003年北京图书馆所编的《使朝鲜录》丛书中的影印本,虽非原本,但仍可观其大貌。

《奉使图》所著编者为阿克敦。阿克敦(1685-1756年),字冲和,《清史稿》所记为仲和,章佳氏,满洲正南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仕途并非坦荡,曾两度被革职并“拟监后斩”,但仍能化险为夷,官至相国,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他曾于康熙五十六年(朝肃宗四十三年,1717)、康熙五十七年(朝肃宗四十四年,1718)、康熙六十一年(朝景宗二年,1722)、雍正三年(朝英祖元年,1725)四次出使朝鲜。在第四次出使回来后不久,阿克敦便完成了《奉使图》,于当年六月将其装订成册[1,p82]。

《奉使图》分为图、文两册。图册由余敏中、邹一桂、介福、董邦达等四人的序诗和王澍的书名题及二十幅图组成。在这二十幅图中,第一幅为阿克敦在京的画像,第二幅为凤凰山(今辽宁凤城县境内)的风景图,其余十八幅是关于朝鲜的图画,其中有两幅渡鸭绿江的往来图,五幅朝鲜风景图,五幅迎使册封礼仪图,六幅清史臣行使图。同时,阿克敦将四次出使朝鲜途中所写的二十八首诗,分别题写在二十幅画中,并在诗后附有“可敦”签字和“阿克敦”、“立恒”、“南村”等印章落款,另外,每幅画上还都有一块极小的“郑玙”印章。由于阿克敦本人的资料中只字未提他会作画,所以黄有福教授认定郑玙是阿克敦四使朝鲜时随行的无名画工,是二十幅画的作者,“至少以某种形式参与了二十幅画的绘制过程”[1,p84]。笔者也认同郑是二十幅画的作者,或参与了画的绘制,但不认为郑曾四次随阿克敦出使朝鲜,至少不是每次都随行。据朝鲜《承政院日记》第五八九册,英祖元年乙巳三月望后条记载,阿克敦第四次出使朝鲜时曾向画工索取过命题画。“又以迎接都监言启曰:差备译官来言,副敕书出小纸,以曾前敕行时,例有屏风求请之事矣。今番则除却例给屏风,以纸本画出六件图。而山水八张则以半真彩画出,方外图一张、画僧道寺观渔图一张、画江河舟楫图一张、画山川林木耕图一张、画水田牛犬男妇小儿读图一张、画屋舍花木文人制服以真彩画出,而必以善手写画以给。”上水图、方外图、僧道寺、江河舟楫、山川林木、耕作图等等,这些都是《奉使图》中出现的内容。可以肯定,此时阿克敦已经为作《奉使图》而准备,并开始设计每幅图的场景。如果此时他的同行中有画工,或他曾有画工同行去过朝鲜,他当创造条件让两国画工交流,可今日所见并无这方面的史料。另外,《奉使图》与阿克敦所开的单子如此吻合,也证明了作图的画工对朝鲜并不怎么了解,而只能按照并不善画的熟悉朝鲜情况的阿克敦的构思作画。许是素材不够,他也只能

作阿克敦本人在京的画像和辽宁凤凰山的景色。

阿克敦为何要编《奉使图》呢?这就不能不提《东游集》,李永成教授在他的论述中详细地说明《奉使图》是从《东游集》而来。《东游集》是阿克敦从前三次出使朝鲜的诗稿中选出的,本来只供蒋衡书法,后随着影响的进一步扩大,阿克敦才在第四次出使时准备作画素材,并在归国后请郑玙完成[2,p22]。郑玙的生平资料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记载,他生活的时代距今仅二三百年,如果是一代名流画家,对于汗牛充栋的清史资料而言,不可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雍正元年(1723),阿克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圣祖实录》副总裁,充《国史》及《会典》副总裁[3,p

卷481]

。他此时一定结交

不少文人学士,其中当然也有善画的名家,他为何要让无名的郑玙作画呢?有两种可能:第一,郑玙曾到过朝鲜,对朝鲜有一定的了解,便于沟通,阿可敦可以将自己的经历更真实地让画匠表现出来,这与前面所述并不矛盾,前所述只是为证明郑玙并非四次出使朝鲜;第二,阿克敦对图的要求并不高,只是为他所作的二十八首诗配的插图。清时的诗歌随图不及唐宋,但相对于明朝已有一定的复兴,从《红楼梦》中的诗词就可见一斑。阿克敦喜欢诗并作了不少诗,在第四次出使前,他的《东游集》中的二十首诗已经广为流传,他要出配有插图的精装版的诗集也是不足为怪的,可能是后来仕途的影响,使此愿望没有实现。

除了二十幅画及诗之外,图册前还有于敏中、邹一桂、介福、董邦达等四人的序诗和王澍的书名题。《奉使图》的书名题字时间明确写的是雍正三(1725)年十二月四日,而它装裱成册是在雍正三年的六月。于敏中是乾隆进士,官至文化殿大学士、文渊阁领事,他为阿克敦的诗作了和韵诗,落款是“恭和相国大老夫子大人元韵,呈请诲定”[4,p475]。邹一桂和董邦达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著名画家,他们为《奉使图》题写序诗,落款分别是“冲和老师相大人训正”、“题奉相国大司寇诲正”[4,p478]。从这些落款分析,他们的题写时间应在阿克敦领协大学士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和他去世前的乾隆二十一(1756)年之间。介福查不到他的生平资料,但他的诗夹在邹、董之间,应该和他们是同一时期。可见,书名的题字是在书装裱成册的半年后所题,序诗是在它装裱成册之后的二十四年到三十年之间才写在画册的扉页上的。

文册包括包括史贻直、钱维城、陈大伦、彭邦畴、陈世倌、蒋溥、刘统勋、文恭公、英和、钱陈群、梁诗正、德龄、沈德潜、锡缜、鄂礼、长白存耆等十六人的幅诗和跋文。这些诗文有些注明日期,有些没有,但根据他们的落款和主要活动时期,可以推测这些诗题写的时间是1752年至1881年之间。

综上所述,《奉使图》是阿克敦为他出使朝鲜所做的二十八首诗所做的插图本的诗集,在装裱成册时仅有郑玙所绘

第32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月

-78-

的二十幅图及其阿克敦在每幅图上的题诗。在流传中,人们肯定其图的价值,半年后当时著名书法家为其题名《奉使图》。二三十年后,当阿克敦官至相国时,当时著名文人画家在它装订后前面的空白页上题诗做跋,成为今日所见之图册。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特殊的价值,纷纷为它题诗,所以就另行装订一本成为今日所见之文册。

三、《奉使图》中图的史料价值 (一)18世纪前期清与朝鲜之关系研究

《奉使图》的图是研究18世纪前期清与朝鲜的政治与外交关系史的独一无二的形象资料。该图既有清史臣在朝鲜境内入与归的沿途见闻,又有清使册封朝鲜英祖王的全过程,是一卷完整的清使入朝册封图。早在大清建国的当年(1636),皇太极就代领数万大军入侵朝鲜,迫使朝鲜王与之订立屈辱的“丁丑条约”,双方确立了宗藩关系。由于当时的军事需要,清廷对朝鲜岁贡的要求是具有掠夺性的。据《清太宗实录》记载,清崇德四年十月(1639)李朝的第一次岁币是:“黄金百两,白金千两,棉绸二千疋,各色布万二千疋,五爪龙席四条,各色花席四十条,豹、鹿、獭、青黍(鼠)等皮共九百张,水牛角二百对,上等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胡椒一石,茶千包,大小纸张二千五百卷,米万包。”[5,p14-15]这更加深了两国的矛盾,朝鲜有二心也是不足怪的。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继承儒家的统治思想,也逐渐重视大一统下藩属国的政治意义,努力改变与朝鲜的关系,主要方式一是大量裁减岁币,二就是加强两国联系。阿克敦的几次出使恰是在这样的转折期,由此他注意观察朝鲜官民的神态及言行,留下了“蹊转双旌无仰视,路人伏地意尤恭”(第五幅)的诗句。同时,图中还画有对清使恭顺的朝鲜国王、官员和人民。这和目前史学界认为的朝鲜王朝对清朝有鄙视的态度有所不同。

(二)中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

“粗通言语效中华,官是鸿胪古大加。人意未能全解识,有时书代数行斜。”(第九幅序诗)说明了两国共同的汉字文化圈,以及两国使臣交流时笔谈的交流方式。二十幅图中,共有十八幅有人物,除阿克敦的画像和凤凰山图外,十六幅有朝鲜人物。这十六图反映了汉文化对朝鲜的长久影响,迎送使者的礼仪由汉的礼仪为基础,宫廷表演的舞蹈有唐的风韵,杂戏表演又好似在宋的街头,服饰民间穿汉服,官方穿明服。

(三)李朝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阿克敦注重观察和收集朝鲜的风俗民情,为研究18世

纪初朝鲜社会生活、历史与风俗提供了许多宝贵的镜头。二十幅图除两幅在中国外,在朝的十八幅图中有十六幅绘有山,确切地反映了朝鲜半岛多山地的情况。第六幅图是有关农耕的图,第十三幅是渔民撒网的图,这些说明当时主要两大产业是耕种和捕鱼。他还以旁观者的眼光观察当时人们的风俗习惯,既有民间盛行的山台傩礼(第七幅),又有宫廷舞蹈(第十八幅)。第四幅的序诗“朝鲜好鬼,而不重(僧、道)二氏,春秋祀着唯孔子、关帝而已。”记录了朝鲜王朝重儒轻佛、道的政策和民间盛行巫术的情况。

此外,还有第七幅傩礼戏和第九幅、第十四幅的太极图对韩国演戏史和国旗史都有所改写,其价值已被多次论述,不再重述。

四、结语

《奉使图》是编者阿克敦的诗集,因其配有图而逐渐受世人重视,图册和文册的附诗和跋,都是其装裱之后另加的。《奉使图》中的图对研究18世纪前期朝鲜社会生活、清与朝关系和中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后来所附的诗文,由于涉及者众多及笔者书法和文学造诣所限,故没有涉及,但它们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期盼更多的人研究及利用《奉使图》,使它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掘与利用。

[注释]

① 朝贡册封的宗藩关系应从唐对统一新罗的册封到1876年朝日《江华条约》的签订,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止。 ② 朝鲜对明朝的使行称“朝天”,对夷狄的清朝使称“燕行”。 ③ 金源模“关于奉使图的太极图形旗”,黄有福“奉使图成书始末”,李英“奉使图中所见的建筑研究”,赵孝淑“奉使图中所见的服饰研究”,史真实“奉使图中所见的山台礼的演出形态”。

[参考文献]

[1] 黄有福.清朝阿克敦《奉使图》初探[J].当代韩国,1999:

78-86.

[2] 李永成.《奉使图》与《东游集》及郑玙等问题的考辨[J].

枣庄学院学报,2007(3):19-22.

[3] 赵尔巽,等.清史稿册(卷481)[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 殷梦霞.于浩,选编.中朝关系史料丛刊——使朝鲜录[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473-480.

[5] 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

版社,2002:14-15.

(责任编辑、校对:马桂秋)

如何利用家谱资源编纂县志

·方志论坛· 如何利用家谱资源编纂县志 陈平军 摘要家谱集中了哲学、历史、地理、礼仪、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是研究社会发展、进步和研究过去社会状态、生活情景最基本的资料之一。当然,家谱也有局限性,应当甄别地继承,吸取精华,扬弃糟粕,去伪存真。作为史志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家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方志编纂提供更多、更可靠的史料。 关键词家谱志书资料关系 家谱是族人为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秉承百善孝为先、奉先思孝、不忘根本的家族史料。在社会发展中有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凝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巩固统治的作用。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家谱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方面是县志所欠缺的。县志是公开性文献,家谱为私藏性资料,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后人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应该受到重视。县志记述内容往往仅能及于朝政之实施、与制度之创立、地方之建置、财计之丰歉、人物之得失以及边民之入居。家谱是家族史,可以补充县志资料的不足,是研究编纂地方史志的重要史料。家谱是溪流,县志是江河;家谱是目,县志是纲。不知历史和根底的家族,如无根的浮萍,读了家谱,会使自己变得充实踏实起来。 家谱记载的许多优秀人物品格和事迹,对读者有很好的引导、启迪作用,还能让后人吸取先人或亲人的经验教训,是综合性很强的文本,里面牵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文艺、体育等各个方面,人们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家谱里几乎都有记载,它集中了哲学、历史、地理、礼仪、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其他任何文本都无法达到和取代的。因而家谱是研究社会发展、进步和研究过去社会状态、生活情景最基本的资料,这一点,县志是不可比的 家谱编修历史演变 中国家谱编修的历史源远流长。周朝开始设史官修谱。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掌管宗族世系的官员,负责王族修谱。秦汉时期,帝王、诸侯、士大夫谱牒相继出现,家谱编修在世家大族中已相当普遍。隋朝的谱牒已达百余种。唐朝设立宗正寺,官修《氏族志》、《姓氏录》等,私家族谱开始出现。宋代,随理学兴起,宗法倡立,作为宗族典籍的家谱,其编修已经扩散到广大平民族群。元明以来,家谱的体例逐渐向史书、志书学习,出现史志化倾向,体例繁杂,在世系之外,传志齐全,到明代业已定型。清代家谱在世系之外,人们的着重点是在传记方面。明、清两朝是族谱编修最为兴盛的时期,朝廷设宗人府,掌管皇族谱籍。新中国成立后,谱学研究基本停止,家谱的文献价值在我国一直处于尚未被开发利用的状态。家谱大多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学者在搜集家谱资料时十分困难。历次政治运动使家谱成为封建残余被扫地出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民间旧存族谱相当一部分遭到焚毁的厄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港、澳、台地区及世界各地宗亲寻根问祖热的兴起,民间修谱再现高潮。20世纪90年代,民间流传“政府在修志,百姓忙修谱”之说,就反映了这个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 回顾家谱编修史与方志编纂史,不难发现它们的历史进程非常相似。目前全国上下都已经进入

一份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献

一份极具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珍贵文献 在20世纪中国新音乐史上,萧友梅作为先驱者、开拓者、奠基者的历史地位和杰出贡献无人能及。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点曾受怀疑、被贬低、遭否定;时至今日,虽仍然有极少数人将百余年来中国新音乐史描绘成一团漆 黑并将种种“罪责”归咎于萧友梅,但历史老人毕竟是公正无私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创的新时期以来,随着有关萧友梅生平事迹、创作著述活动的文献、史料的出版和新史料的不断发现、披露以及相关研究、评论的愈益深入,音乐界对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渐趋公正和客观,一些暧昧不清的问题日益明朗化,由此而引起的诸多争论也渐渐平息下来。当然,不同意见的存在和交锋是极正常的,有比较才能做出鉴别,有争论才能明辨是非;而这种鉴别与明辨,都必须以确凿的史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 由是观之,文献与史料的发掘对于学术研究的基础性意义和极端重要性不能忽视。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些中国新音乐史研究者,往往只满足于从现有文献和史料中讨生活,却疏于或不屑于从历史尘封中发掘新史料以不断充实我们的史料积累、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当然也不可能为新的历史认知提供确凿史实和可靠史料的坚实支撑。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之所以长期不能有较大突破与

成就,史料建设的薄弱,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前辈学者傅斯年(1896―1950)曾说:“史料的发现,足以促成史学的进步。而史料的进步,最赖史料之增加”①。胡适(1891-1962)也说过:“有一份史料说一份话”②。完全可以说,史学是依靠史料来立论的,史料建设是史学发展的原动力。 有鉴于此,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张静蔚教授和中央音乐学院俞玉姿教授以及黄旭东、汪朴等学者,多年来从事新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编纂,且多又有令人惊喜的发现,论其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令我辈及后辈学人受惠不尽,对于推进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可谓居功甚伟。 眼前这本《萧友梅编年纪事稿》(下简称“纪事”),是继《萧友梅作品选》(1984)、《萧友梅音乐文集》(1990)、《萧友梅传》(1993)、《萧友梅纪念文集》(1993)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关于研究萧友梅的史料性文献。我本人有幸在本书出版之前就浏览了全部书稿,在深受教益之余,根据其中新发现的萧友梅写于抗战初期之《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撰写了《萧友梅“精神国防”说解读》③一文。故而我深信,“纪事”的出版,可说是一件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善事,必将为萧友梅研究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2016届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三(一) 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理论指导 1.《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

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3.实物资料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 (2015·浙江高考)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理论指导 1.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历史上的部分文献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真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历史真实有所修饰。因此其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 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可能有利害关系等。 例3 (2015·海南高考)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一、家谱的概念家谱也称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房谱等,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或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为了保护家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是否正在着手或打算编修家谱,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二、家谱的起源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三、家谱的功能和作用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

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相继恢复和长久存在,就是要提醒、培养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近百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是有负先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人一生最喜欢听到的、看到的是什么?自己的名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而要了解自己的祖先,看到自己的名字,并且希望你自己的后代记住你的名字或者事迹,也只有家谱能做得到。不想知道自己的祖先,不想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也不希望让后代知道自己是谁,人和普通动物也就没有区别。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3、敦亲睦族,凝聚血亲。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过修撰

(完整word版)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史料题的考查与教学 营山双河中学陈建华 近年来,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和高考都高度重视史料的考查与教学,但是中学历史教材根本无法实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目标与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倾向于从新高考的材料题出发,分析其考查方式、重点,总结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以期达到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的目标与要求。也期望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史料,搞好教学。 本讲内容共分三部分:1.近几年我们考过的“史料题” 2.“史料”问题分析 3.“史料”教学设想 一、先来回顾一下近几年我们考过的“史料题” (2013高考卷)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2015高考卷)38 (26分)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延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材料三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10分)

清代地方志的史料价值

清代地方志的史料价值 朱士嘉 我国地方志的纂修,到清代达到了极盛时期。清代地方志不但是研究清史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而且是研究其它学科,包括自然科学的资料宝库。因此,全面地了解清代地方志,对于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本文别立如下四个子目介绍:一、清代地方志概况;二、清代地方志的内容和体例;三、清代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四、清代纂修地方志的派别。 一清代地方志概况 清王朝自1644年建立,至1911年辛亥革命,经历了267年的历史。满洲贵族入关以后,先后与明末农民军作战,击破南明势力,平定三藩叛乱,收复我国台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镇压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 随着政权的逐步稳定,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仅以乾隆时期矿藏开采为例,当时广西、云南、贵州的金、锡、铅、铁、水银、丹砂等矿;山西、四川、广东的金、锡、铁等矿;湖南的银矿都招商致采;仅云南蒙自一县,就有矿工数万人(何其芳《中国文学史》)。 随着清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也有显著的进步。康熙除领导全国测量绘制《皇舆金览图》外,还组织《明史》和《大清一统志》的编写工作。1673年诏令各省纂修通志,供明史馆和一统志馆参考。乾隆、嘉庆相继诏令各省修志,供《一统志》采择。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十六个省在雍正时期完成纂修通志的任务。这是雍正于1729年下沼催修通志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清代地方志5587种,占现存全国地方志总数81凹多种的百分之七十。这是封建王朝修志的全盛时期,面康熙、乾隆时期分别修过1372种和1100种,为清王朝修志的旺盛时期。这是与康雍乾三个时期政局的稳定,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修志诏令的频繁,地方人士的响应,劳动人民的支持,都有密切联系的。 现在再就清代地方志的类型、纂修、特征,简单介绍如下: 清代地方志具有十五个类型:通志(省志)、府志、直隶州志、州志、直隶厅志、厅志、道志、关志、卫志、所志、旗志、司志、镇志、井志和乡土志。 每个类型与各级行政区划相适应,例如:省有通志,府有府志,州有州志,县有县志,余类推。 清代行政区划主要分三级:省、府、县。现存清代二十二省的通志80多种,府志450种,县志3659种。仅县志一种已占清代地方志总数5587种的百分之六十五。说明全国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西南个别省份以外,几乎所有县一级的基层行政单位都修有志书。南方几省所编乡镇志,仅江苏一省就有120多种。 应当指出: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期纂修的《盛京通志》记述的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这三个省是后来才陆续设置的。湖广省到了康熙六年(1667)才分置湖北、湖南两省。 另外,直隶州的地位相当于府,直属省管辖。直隶厅同。不过,一般设厅是为了便于管理兄弟民族居民点。湖南省凤凰厅辖“红苗”寨一百有五;永绥直隶厅辖“红苗”寨二百二十有八(《清史稿·地理志》),就是例证。至于关和卫,主要是根据军事需要设立的。卫是为了防止倭寇入侵而建置的。 关于镇,则南北地区略有不同。北方之镇其地位与关相等。南方之镇,属于交通商业据点,但也有例外。 了解上述情况,对于利用地方志资料有所裨补。 清代地方志的纂修,绝大多数都是官督绅办的产物,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具有官僚地主阶级的烙印。通志以总督巡抚领衔,知府、绅士、学者执笔;府州县志则由知府、知州、知县领衔,绅士、学者执笔。北方的镇志,由当地高级军官领衔,幕府或学者执笔。南方镇志多系私人撰写。 随着修志工作的蓬勃开展,各级修志局(馆)也在全国范围内纷纷建立起来。松江府修志局规模较大,为了纂修嘉庆府志,聘请141人参加,内分提调、总纂、总校、采访、绘图、捐梓、监刻等,仅采访员

心得体会: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最新)

心得体会: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最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具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中,形成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资源。这些精神资源不仅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而且形成一些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具体形态。比如,在革命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三大战役精神等;在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在改革时期有小岗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等。 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精神”这个响亮的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打开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由此,我们就可以在“中国精神”的框架内解放思想,开展多方面的研究。比如我们可以提出“中国革命精神”“中国改革精神”等等。这样,我们

就能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过程中出现的精神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了。 中国革命精神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具有独一无二的丰富内涵和崇高地位,它不仅是历史的起点,更是逻辑的起点。如果不研究“中国革命精神”,就不能真正弄清楚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智慧。何为“中国革命精神”?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实践中产生的,反映革命的性质、体现革命者品格的精神。它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可以从多方面去研究概括。大体说来,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还应加上英雄主义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军民一致的鱼水之情等。 那么,进入新时代,中国革命精神是否具有当代价值?如何看待中国革命精神在今天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依据? 首先,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将随着这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只要这个事业在继续发展,这个精神就会继续存在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革命事业的实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这个事业正在大力推进之中,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向着共产主

分辨史料的价值

分辨史料的价值 制作人:曾秀娟审核人:梁鸿梅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概念,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价值。 能力目标:掌握应怎样利用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辨证的观点正确认识利用历史资料及透过历史资料去探索真正的历史的能力。 二、学习准备:朗读课本P103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观察: 阅读课本P103-105,完成《知训》P79 (二)自主探究 1、历史资料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 2、根据历史资料的价值可以将它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什么是第一手资料,什么是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3、连一连 开国大典录像资料文献资料第一手资料楼兰古城遗址 《三国志》实物资料第二手资料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清明上河图》口述资料(三)自主合作 请你分类 (1)北京人头盖骨(2)《论语》(3)牛郎织女(4)档案(5)秦始皇陵兵马俑(6)圆明园遗址(7)明长城(8)女娲补天(9)《资治通鉴》(10)日记 1、属于文献资料的有: 2、属于实物资料的有: 3、属于口述资料的有: 4、第一手资料: 5、第二手资料: (四)自主发展 “郑和船队后裔”探谜 1994年,美国女作家雷瓦西在为郑和撰写的传记《当中国称霸海上》中叙述了自己在肯尼亚邂逅传奇:一个黑人告诉雷瓦西,他是中国人的子孙,是数百年前肯尼亚帕泰岛中国船遇

难幸存者的后裔。后来,中国记者一行4人考察了帕泰岛上最古老的村子上家村,传说中的中国沉船水手就是从这里上岸的(有人解释“上家”这个发音来自“上海”,可能遇难的中国船来自上海)。记者在上家遗址中发现了和中国农村常见的形状相似的墓地,它极有可能是中国水手的墓地。记者还参观了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的陶罐,从双龙戏珠的图案上可以判断这是中国的产品。 问题一:请将上面划线部分的资料分类: 文献资料: 文物资料: 口述资 料: 问题二:中国记者获得的资料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五) 自主评价 1、下列文献资料所记录的历史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 ② 辛亥革命 ③ 圆明圆遗址 ④ 甲骨文 B ①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 ② 虎门硝烟 ③ 圆明圆遗址 ④ 甲骨文 C ①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 ②虎门硝烟 ③ 圆明圆遗址 ④ 居延汉简 D ①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军民 ② 虎门硝烟 ③ 武侯祠 ④ 甲骨 2、请根据右图判断:该资料属于什么类型的历史资料 ( ) A .文献资料 第一手资料 B .文献资料 第二手资料 C .实物资料 第一手资料 D .实物资料 第二手资料 居延汉简 四、学习研究:《知训》P80—81 ① ② ③

历史教学与史料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二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浅谈利用地方志推进历史研究

浅谈如何利用地方志史料推进历史研究 地方志为中国独具特色的书籍,它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记载了一地各方面的情况,是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它既是政治家治理社会, 了解民情的重要依据, 也是文人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地方志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对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志所记述的内容与一般史书相比,范围更大,内容更详尽,包罗了一个地区的各个方面。地方志不仅记载了社会政治(包括政党、自治、选举、公署、职官、建制等)、经济(包括人口、实货、田赋、杂税、集市、水利、漕运、救济等)、社会文化(包括风俗、寺观、祠祀、方言、学校、墓冢等),而且记载了自然情况(包括自然现象、地貌、疆域、山川、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矿藏、水文、灾害等);方志不仅记载过去,而且记载现状。史书以时为经,重记过去,要求略今详古,隔代修史。方志以记当代现状为主,要求略古详今,以当代人记当代事,其收录的资料范围更详尽一些,内容更真实一些。此外,方志撰修具有连续性特征,方志所记内容连续不断,不仅为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地区,某一空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资料,而且方志的体例和所记载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充增补,更便于看出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由于地方志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档案、家谱、文集、笔记、地方文物、器物、各种社会调查,具有原始性特点,所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基于地方志中所包含的丰富、较真实的史料,史学家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中国史学家还是国际汉学家,都已有以地方志而成巨著者,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就曾参考了1000 余种地方志。大陆比较著名的如余新忠的《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近百年来会道门的组织与分布》(2004年出版),首次从新方志中梳理了有关近百年来会道门组织、分布及活动状况,将会道门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1;台湾费丝言的《由典范到规范:从明代贞节烈女的辨识与流传看贞节观念的严格化》(台湾大学文史丛刊,l998年版)。又如海外华人史学家瞿同祖在写就他的《清代地方政府》过程中,便运用了《安徽通志》、《长汀县志》、《番禹县志》、《华阳县志》等68种地方志中的史料。萧公权的《中国乡村》、张仲礼的《中国绅士》等都大量运用了地方志的资料2。国外如日本、美国、英国的一些学者,在利用中国方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英国人李约瑟主编的多卷本《中国科技史》就是如此。可以说,方志的史料价值一直以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也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对历史研究中去。 一、利用地方志推进区域史研究 近期随着区域、地域史研究的盛行,从地方志入手,对于开展整体历史研究、微观历史研究、基层社会研究、民众研究等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区域史或地域史,则首先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的。认为只有把人物、事件、制度甚至史料放在特定空 1赵嘉朱:《试论新编方志的功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11期。 2吴原元:《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67页。

家谱的价值

家谱的历史价值 中国家谱,于今人又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现状来看,家谱对今人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刚识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当然,顾颉刚所说的“忽视”状况现在已有改变,重视家谱史料价值的学者已日渐增多,见诸文字者不少,勿庸赘述。作为史料价值,要在求真求实。尽管家谱修撰早有“信以傅信,疑以傅疑”、“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等主张,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

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诱惑,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格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系统,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168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夫的旗帜上写着中华。”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指导教师:王卫平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了最为广泛而有力的传播。它对整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是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由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体系重建的艰辛与情感结构中怀旧色彩的彰显, 以及商业意识、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一浪接一浪的冲击,"红色经典"开始被加以改编,也因此得以逐渐重返文化舞台。尽管"红色经典"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局限,但在当下,它仍然成为多元文化构建中备受青睐的亮点, 再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尊崇。针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本文将从"红色经典" 的历史价值、关于"红色经典"的?1?7?1?7编、"红色经典"的当代意义与局限这样三个方面来进行探折,力图进一步推进对于"红色经典"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对"红色经典"在五六十年代的影响力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概括,并分析它产生强烈社会影响的原因。第二部分对"红色经典"的改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其得失。第三部分探讨"红色经典" 在当下还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并清晰地指出其存在的局限。关键词: "红色经典" 历史价值改编当代意义引言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流行,创作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历史和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为题材,高举革命理想主义旗帜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突然又从沉睡中焕发了活力,占领了一片广阔的出版和阅读市场,这些重新热起来的作品被称为"红色?1?7?1?7典",随着这些作品不断地被改编、搬上荧屏,文艺评论界相关的文艺争论也逐渐升温。尽管有的学者如陈思和等并不赞成"红色经典"的提法,但这并不能阻挡理论界对这一至今还没有固定的范围的词语所涵盖的作品的研究,关于"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争论,这里不想再作叙述,综合各家言论,笔者比较赞同认为"红色经典" 主要是指解放后(主要是十七年期间)创作出版的描写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小说这一提法。包括《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等等,其中。三红--ti'J,青山保林"被有的学者称为经典中的经典。要说经典,这些作品还有待在历史的长河?1?7?1?7经历更长时间的考验,但若是在红色文学的框架中来看,这些作品是完全可以被称为经典的。这几年理论界掀起了关于"红色经典"作品再解读的热潮,使许多作品重放异彩,出版界又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版热,影视界也掀起了"红色经典"的重新改编热。由此引发的讨论和争议,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多种社会力量、历史观念、审美趣味乃至个人记忆、生活偏好的冲突。"红色经典"由于特定的制度因素面担当的角色,及其体现和塑造时代精神的能力,是一般意义的文学经典所难以比拟的。作为一种革命话语,它承载着历史叙述的重任,即以进步的历史观念理解过去、确证今天和明天。同时,作为一种文 学话语,它又容纳并造就了几代人的生活想象、青春熟情和成长希望。因此,"红色经典"有着其它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1?7?1?7 讲,"红色经典"的改编所引起的复杂反应,与它的这种历史价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下社会生活中人们多元复杂的文化心理。对"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的分析、改编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它在当代的意义与局限的思考,都将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红色经典"。一、"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最真实的记录。自建国至上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一个道德理想的追求与盲目的崇拜交织、浪漫的激情与残酷的斗争纠结、真诚与虚伪同在、主人翁意识的高扬与人性泯灭的现实共存的年代。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在现代性不断激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既是一面镜子,更是历史最内在的躁动不安的那种精神和情绪。"在那个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个猛然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它始终扮演了"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①正确 理解"红色经典"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客观的评价这些作品的历史价值。需要强调的是。"红色经典"并不是硬把一个政治概念嫁接到一个艺术概念上去。就其称谓而言,"红色经典"具有"红色"和"经典"的二重性,既表达了对这类作品艺术价值的评判--经典,也说明了这类作品题材的共通性和自身的特殊性--红色,从而以示一般运用"经典"二字概括作品 2 高度的区别:或者说它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经典"中的特殊个性--"红色"。事实上,"红色经典"的"另类"个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它不太强调某一部作 品的个体性"经典"资格,更看重的是这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现象,以及这种独特现象中所有作品的群体性"红色"特征和所流露出来的包含着理想, 崇高、集体主义等?1?7?1?7蕴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 (一)精神遗传和文化记忆随着"红色经典"这一概念的出现,一些人对此提出质疑。但不管我们承认与否,"红色经典"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国人所起到的精神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红色经典"之所

族谱的研究价值

族谱的研究价值 2013172316 林秀琳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宗族制度存在了几千年,一般学者都将宗族看成是传统中国的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制度。简单的说,宗族就是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若干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族谱作为宗族制度的三大核心(族谱、祠堂、族长)之一,其修撰和传承,是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族之有谱,所以纪世系,别异同,而传久远也。”诸多族谱在其序跋中强调修谱的重要性。 一度时期,我们对家族文化不予重视,只注意避免或防止以族谱为象征的家族文化的负面影响,而没有因势利导,致力于发扬家族文化的积极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研究并发挥家族文化的积极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会大有裨益。 一、族谱的渊源 清嘉庆《梁氏崇桂堂族谱》云:“谱牒之学源于世本,衍于魏晋,盛于齐梁唐,初敕修氏族欧公本之以表率,相世系,海内门阀缨无复遗漏矣。”这一句话基本概括了学界所普遍认同的谱学起源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豪族势力发展,士族高门和庶族寒门世代相袭,不容逾越。世家大族为保护自身利益,注重门第、血统和婚姻,谱学遂成为维护他们政治、经济特权的工具。因此,修谱之风盛极一时。唐代族谱多为官修,往往出自著名史学家之手,如刘知几先后编撰《刘氏家史》十五卷、《谱考》三卷。直至宋代族谱逐渐由私家纂修。清

朝建立以来,非常注重家族在基层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清初族谱的修撰进入了一个高潮期,庶民修撰族谱衍成风潮。 二、族谱的文化倾向 族谱中主要记述了家族的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和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举、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他们的文化著述;家族的经济情况及其兴衰变化;家族的丧葬、祭祀典礼等社会活动;家族为管理、教化族众而制定的族规家法。充分反映家族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 为了树立自己的良好名声,在宗族的内部,往往亦注重士绅文化的建设,许多宗族都把发展教育、通过科举跻身仕途作为自己的目标。大体可以说,强调家族成员的功名是全国各地族谱的普遍现象。无论这些功名是考来的,还是捐来的,是真实的,还是杜撰的,几乎所有族谱都会为入谱的有功名者保存画像,记录他们的科名和业绩。这客观上能对族人产生激励作用。宗族还经常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以及迎神赛会等文化娱乐活动,把族规中的规定落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而这些族规大多模仿中原传统大家族沿袭儒家说教而制定的族规、家训,具有较强的文化规劝的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成是对中原文化的一种依归。 三、族谱的文献价值 以“敬宗收族”为目的的宗族制度是一种古老的社会存在,是封建宗法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封建统治者维系封建秩序、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在政治上、抑或思想文化领域内,都对族人强行约

中国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

摘要地方志是地方文献中的大宗,蕴藏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史料,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本文即以旧志与新编的中国地方志为研究对象,举出例证,以论述地方志的史料价值和如何利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史料价值利用 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对文献有所认定,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就开始探讨文献足征与否的问题。地方文献是文献总类中的一支,据今人的考订,认为地方文献最早受到重视,是1941年图书馆界前辈杜定友先生在韶关任广东图书馆馆长时。他规定地方文献应包括史料、人物、出版三方面,这一说法不太准确,因为这三方面的文献不一定都具有地方文献的内容与性质。所以我认为,只要是反映本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物产、资源以及碑帖、手迹、学术著作等,即使是零篇散页,都应归入地方文献。所以地方文献包罗宏富,门类众多,如地方志,宗谱,私人笔记,名人手稿墨迹,铺户账簿等皆是,其中以地方志为大宗。 中国地方志以起源早、持续久、类型全、数量多而享誉于世界,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仅保存至今的宋至民国时期的方志就有8264种,11万余卷,占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实际数字尚不止于此,除原未计入的山水寺院志外,在历年编修新志过程中和普查后所知,尚有不少遗漏。粗略了解,旧志的总数已达万种。近半个世纪的首届新志编修事业,可称成绩斐然,成果丰硕。据一种官方数字宣布,截至2000年11月,已出版面世的新编三级志书,有4000余部。如果加上近四年陆续出版的首届新志和第二届续志的成书以及三级志以外的一些部门志、行业志、山水志等,估计也在万种左右。合新旧志的总量,当在20000种以上。因此中国地方志无疑是地方文献中的大宗,它既具有丰富坚实的史料基础,更具备取之不尽,足资参证的史料价值。 一、旧志的史料价值 旧志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所编纂的地方志书。旧志中记载着大量的有关当地的历史沿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景物资源、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发掘出无穷尽的有价值的史料。对旧志史料给以极大重视并因之撰著传世名著的是明清之际的顾炎武。顾炎武在整理研究地方志的基础上。撰著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两大名著。其中,《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卷是顾炎武呕心沥血,博览群书,花费了20年心血,收集了全国各地有关地形、关隘、赋役、水利、交通、物产、农业、手工业、倭寇等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资料,于康熙元年(1662年)汇编而成的。该书考证精详,征引浩繁,共征引了千余部地方志,占全部资料来源的三分之一,给后世留下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经世致用之作。旧志中可供采摭的史料,俯拾皆是,如从《上元县志》中可以了解南京丝织业的生产组织、生产概况以及丝织品种。在浙江的《桐庐县志》中曾有一段描写一洞前村的景象说:“洞口阔二丈许,梯级而下,五丈余。有崖、有地、有潭、有穴。壁有五彩状,若云霞锦绮。泉有八音,声若金、鼓、笙、琴。人语犬声,可惊可怪。……唐宋以来,题词尚存。元末,乡人徐舫避住于此,有《瑶琳杂咏》一卷”。可惜这段珍贵史料未能早为后人所用,致使“瑶琳仙洞”胜景沉睡多年,令人遗憾。旧志中的某些史料往往又会转变一地的经济生活,如山东枣庄市齐村区,相传有一种能“咬人”(一触碰就能中毒伤人)的怪树,被人们视为“不祥之物”,砍伐殆尽。后从志书中查知,这是当地古来就有的一种优质漆树,于是受到重视。经过精心培养,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已发展到20多万株,成为该地的重要财源 有些中外学者感到难以确认的史实往往从地方志中求得答案。如宋代是否在上海设立过

史料的分类(价值)

史料的分类(价值) 那个时代比较接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都属于比较直接的证据,我们称它为第一手资料; 2、第二手史料:而后人的有关说法则是比较间接的证据,我们称为第二手资料 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 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4.时代的局限性等。 不同史料的信度比较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史料在一种意义上大致可以分做两类:一、直接的史料; 二、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间接的史料。直接的材料是比较可信的,间接材料因转手的缘故容易被人更改或加减;但有时某一种直接的材料也许是孤立的,是例外的,而有时间接的材料反是前人精密归纳直接材料而得的:这个都不能一概而论,要随时随地的分别看看 实物/口述 实物本身是最好的历史证据,足以弥补文献的空白 作为实物史料的遗迹遗物未必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原貌; 作为实物史料的遗迹遗物是凝固的过去,而不是活着的过去——只有物,没有人;作为实物史料的遗址遗物,遗址是固定的,但遗物是可以移动的;口

述史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并存; 口述者的记忆、知识程度、个人情感等都会影响到史料的真实性 一、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 二、历史学: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1.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 (1)按内容分类 ①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 例如:史书、档案、地方志、家谱、日记、笔记、近代以来的报刊、杂志等。 ②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现) 例如:考古发现的遗址、墓葬、出土的文物、钱币、饰品、家具、近代的旧照片等。 ③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 例如:神话、传说、史诗、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忆录、对话录等(2 )按学术价值分类 ①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含义:当时那个年代留下的,特别是当时的人提供的 学术价值:较客观、真实,学术价值较高(注意:实物史料、回忆录、当时史学家的直接记载,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其中,实物由于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的局限,是最可靠、可信度最高的) ②第二手史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