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引导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的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借这个机会,我讲一下建立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想。其中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心已作出了基本方案,更多评价方案的还要借助各校教导部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来完成。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活动本身和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真正关注的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评价的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社会成员参照”标准,正确的理解是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例1:《我在活动中成长》,这个评价表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全过程。

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具有全程性,所以这种评价随时反馈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所以评价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指导和学习指导。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单是在活动结束后,给予一张表格作为评价结果。教师更应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日常评价中,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如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有力的支持;当学生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应当表示真诚的祝贺和表扬;当学生在活动中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送上温暖的话语,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在评价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给予相应的评价,尤其是要给予处于弱势的学生更多的激励,对于智力发育迟缓、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教师要更多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期望和信心。这样,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评价的公正、公平,得到自己想要的帮助和鼓励。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还具有多元化、多主体化。

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课程本身。对学生的评价又分: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教师的评价又分:一堂课、一个活动、一个学期评价;对行政或业务管理部门对课程主要采用教学资源包和学生活动资源包的评价方式。

2、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依据与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应包含态度、能力与知识三个层面。(例2:学生小组活动评价表)

态度:指一个人带着责任感投入实践活动之中,摆脱了个人的冷漠的旁观者的角色而成为积极的行动者;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力求做出最大贡献。

能力:对于实践活动而言,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动手制作简单实验器材的能力。

知识:主要指学生在接受和理解新知识及综合运用所学物理知识等方面取得了哪些进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原则:

第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等级性、竞争性的区分式评价意向,而是旨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评价旨在转变原有的等级性区分,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扬长补短,促进他们的个性健康发展。(例3:小组互评表)

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例4: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性多元评价表)

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第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例5:一种星级评价方式)描过性评价、实作展示评价、档案评价和激励评价等等。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活动评价体系的建立可分为ABC三级评价等级,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活动技能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熟练准确、准确、不准确);书面表达能力(流利正确、正确、不正确);动手操作能力(在老师指导下,做小制作的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在老师指导下,动手实验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在老师指导下,课外实践能力熟练正确、正确、不正确)。

活动品质1积极性——上课时答问的积极性(经常举手、有时举手、不举手);讨论的积极性(经常发言、有时发言、不发言);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有时主动、不主动)。

活动品质2合作性——帮助他人(能、有时能、不能);接受他人帮助(能、有时能、不能);

创造性独立见解(经常、有时、无)。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对教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设计的能力,活动指导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态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精神状态等。最直接的评价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活动方式采用,活动的实际状况(教学气氛、时间、空间利用、节奏把握、学具教具的使用等)活动实际效果以及教师行为表现。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看,重点从这些方面进行评价:①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目标明确、清楚根据情况及时调整)②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效果好)③教学气氛(教学过程不机械,方法不单一,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教学气氛活跃,课堂有生气)④参与时空(学生有充分参与时间与空间)⑤分层递进(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教学)⑥

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供学生展现学习成果的机会)⑦情意目标达成(学生注意力集中,有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学习)⑧能力培养(学生能思考,敢提问,会讨论)⑨认知质量(学生获得最基本的概念、方法、思路)⑩教学特色(形成鲜明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对学生有人文感召力)。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内容:

学生活动资源包评价

教学活动资源包评价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实施使用策略上需注意的是:

(1)善于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终结性评价属目标管理评价,形成性评价属过程管理评价。在评价中,终结性评价能对目标达成度进行终结表述,形成性评价能充分显示目标实施的状况,是构成终结性评价的可靠基础,能增强终结性评价的信度。通过系统观察,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观察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或通过学生谈话等形式,直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来收集各种评价信息,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根据教师制定的评价计划进行观察,从中不断积累学生学习情况评价信息和资料。(比如学生自我评价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老师表扬了我没有”)

(2)注意将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静态评价在评价时不考虑被评价者的背景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只是评价其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中的现实状态;动态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比较,注意其发展的潜力和发展趋势。“合格率”属静态评价,“提高率”属动态评价。静态和动态两者兼顾的评价,可使被评价者既看到进步而不至于妄自菲薄,又看到差距而不固步自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过程评价。多样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性评价。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3)强化多元化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多样化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是多元化、动态的,既包含学生的评价,也包含对教师的评价,还包含对课程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有课堂评价、对一个活对的评价、对一学期活动课程的整体评价。(现已出台对课堂的评价,请大家审议),其余对学生议价方案由教师参照长阳教育网《多主体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制定,对整个活动以及教师每学期的评价由学校教导处制定。

审议后的课堂评价表作为今后教师课堂评价的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研修组要以此至少每月考核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并给出总评和改进意见;教导处牵头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议价方案,一学期对每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至少考查一个活动,并给出定性评价;教师参照学生评价的四个侧面有针对性的制定每个活动的学生评价表,每堂课随机给学生评价,每个活动一次小结评价,每学期一次终结性评价作为学生的考查成绩。

多元化评价开题报告

《小学阶段对学生实行多元化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 1.课题提出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评价机制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与不足。在学校内部,传统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在社会的压力和功利主义影响下,不得不为学校的“声誉”和单位的“成绩”而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解决这一顽症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以升学率和成绩评价教育的单一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评价制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培养与评价,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担当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校在小学生多元化评价方面已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宽评价的渠道与途径,完善评价的方法、内容、形式,彰显评价的功能与实效,进一步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等功能,经教科室研究考察,确定了这一实验课题。 2.解决的主要问题 (1)改变过分重视车成绩评价的倾向,对不易量化测验的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2)从只重视结果转向过程的跟踪、观察和反馈记录。 (3)更新拓宽教师观念,改变有些教师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理解不深,无法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等问题。 (4)在操作层面,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细化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方位落实小学生多元化评价的内容。 二、研究现状 1.研究现状分析 我校参与小学生多元化评价实验以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讨、探索和创新“评价制度”,创建并组织实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同伴作出评价的相关材料;对小学生逐行评价,强调对学生认知、情感、身体等领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综合地评价学生个人变化与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了使评价内容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又将评价内容、方法不断规范和完善,创建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分制评价手册”,得到了家长、老师们广泛地认可。 2.本课题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的评价模式在于激励学生内在发展动力。研究重点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期望在以下四方面有所突破: ①试图构建一整套与新课改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 价体系;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深化教研赛考评工程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深化教研赛考评 工程 构建多元的学生评价体系 深化教研赛考评工程 南乐县第一实验小学程晓青“教育评价是杆旗,指向哪里打哪里。”是师生对评价作用的形象理解。从表面上看,强调评价似乎是本末倒置,但是,树叶最能反应出大树的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作用。我们常说的“改革高考这个指挥棒”是有明显缺陷的,因为评价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一种理念。所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虽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但往往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评价的形成过程;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了全面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利用评价促进发展功能,造成了评价的目的性不明,针对性不强,缺乏实效性,使评价流于形式。 《“教研赛考评”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规范对学生的考试与考查。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搞好中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考查,组织好教学质量检测。

大力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现五个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纸笔测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测试相结合、科学文化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这正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我校围绕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充分发掘评价“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促进发展”的功能。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评价内容多元化的思想,改变了以往“一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从学业内容和非学业内容两方面进行评价。 1、关于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查与综合考查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例:针 对语文教学重书面语轻口语、重读写轻听说、重卷面轻口头的现象,除做好笔试工作外,还开展了语文口语测试工作。几经完善,现在的运作方式是:按年级选聘高年级段学生为测评员,测评员分年级对在校所有学生进行口语测评,测评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按等级通知到家长。学校根据各班测评情况分组划段进行抽测,抽测成绩计入教师教学绩效。口语测试内容包括“我会读字”“我会读词语”“我会读句子” “我会读课文(包括课内文和课外文两项)”“我会说(以口语交际为主)”“我会背(以古诗文为主)”。这一测评,把语文教学中的二类字识记、古诗文诵读、读书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列入考评范围,真正围绕“听、说、读、写”四大语文基本功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针当前数学新教材强调发现学习而弱化了小学生计算能力与计算速度的问题,结合我校大班额教学成绩全面提升难的现状,我们启用了口算测试评价办法。各年

多元化评价方案

多元化评价方案 目前的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在学生评价体系上,除了增加学生所学专业相关工种的等级鉴定以外,其他方面基本沿用了普教的做法。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核,无法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缺乏现代社会所必须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缺乏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伴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职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在极大程度上不仅制约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且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因此,改革我校化学工艺专业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我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改革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培养某一领域专业人才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直接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正反映在它为社会所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决于其毕业生在为社会的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和贡献上。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和评价必须紧紧围绕“遵循职教规律育人,围绕市场经济办学”的原则,及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贴近市场需求,才有生命力,我校化学工艺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同海西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在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同时,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对学生的评价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科

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评价等现象,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改革我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学生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目前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只看重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由于受普通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即使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化学工艺专业还是把中职学生的学业考试分数看成是评价最终结果。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通常只是简单对学生的卷面分数进行评价,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学业分数表面,不去深究是否将学业知识构建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业知识是否成为自身知识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忽视了学生对学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认为能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完成学业,拿到学历证书才是根本目的。在安排学生的课程体系时并没有认真考虑其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缺乏对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认可和激励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精神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与实践能力过程中,教师所教的知识是作为铺垫、作为材料、作为工具出现的。目前我校化学工艺专业的教学活动,与普教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任课教师只是忙于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如果说有意于培养创新素质的话,也是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准备材料和制作工具,而无力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设意境,更缺乏应有的激励和评价。 (三)教学评价简单量化 传统的以知识再现为主的考试制度和以其死记硬背为主的闭卷

最新如何建立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仓房初中课题组刘志刚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只有认真研究课堂教与学,积极调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效益、效率、效果,才能搞好新一轮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进而达到国家要求的新一轮课改的意义。因此,如何研究和落实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要素、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才能调动广大教师推进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和积极性。 1、传统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就是目标取向的评价,是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就是把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者教学结果与预定目标相对照的过程,其方法是关注课堂上教师知识讲解的重点是否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与形成。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如概念教学“一个定义三项注意”,不讲概念产生的背景,也不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仅从“逻辑意义列举”概念要素,和注意事项,包括“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导致学生难以达成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无法形成相对的“心理意义”。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很少甚至没有去关注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的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素。 2、新课改下应建立的评价理论依据。 新课改的评价应放在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上,《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科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科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评价也是教师的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科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首先达到专业化的知识,包括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关于教学实践的知识,二是能对学生及其学习的承诺与责任,包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矛盾突显和留守儿童增多的情况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能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三是教学实践技能,包括指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反省自身教学的能力,四是班级领导和组织的知能,包括承担领导和组织的责任,建立不断的专业学习,包括广泛地学习,实践的学习。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而进行的评价。 3、课堂教学的评价特征。 (1)、民主、平等、相互协商的评价 (2)、关注非预期效应和效果的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外,应十分关注非预期目标的效应和效果而且教师对非预期目标出现的处理正是教育教学的艺术性所在,是教师潜意识、潜在特质的一种表现,是教师和学生的闪光点。 (3)、多元化的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由评价双方商定评价方案,从评价对象的未来发展出发,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不拘泥于对评价对象的知识、能力的评价,还会涉及其情感、性格、审美情趣、创造天赋等。

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细则

附件: 郑州轻工业学院 教学单位2016年度工作考核评价实施细则 根据《关于印发<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学单位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办法>的通知》(郑轻院党[2013]33号)、《关于完善二级单位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郑轻院党[2014]51号)文件精神,结合2016年度学校工作实际,为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各二级学院的工作实绩,充分发挥年度工作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考核原则 (一)围绕学校办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博士单位立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工作,坚持突出重点、体现客观公正,重点考核各二级学院在已有条件下如何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二)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谋划发展、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科学导向、体现注重实绩,重点考核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如何把理念变成路径、把路径变成措施、把措施变为成效。 (三)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年度工作考核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简化考评程序、精简合并考核项目、提高考评工作效率,进一步调动各二级学院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考评分组 根据各教学单位现有条件和承担任务,将参加考核的教学单位分成两组进行考核。 第一组: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陶瓷美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政法学

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 第二组:工程训练中心、艺术教育中心。 三、考核程序 (一)各教学单位提交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并在校园网公示。 (二)学校召开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工作汇报会,对各教学单位进行民主评议测评。 (三)学校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进行评议审核,确定考核等次。 (四)考核结果报学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 (五)向各二级单位反馈考核结果。 (六)表彰奖励。 四、有关问题说明 (一)各二级学院在年度考核工作汇报会上,采用PPT形式汇报,限时6分钟以内,主要汇报领导班子年度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不再汇报党建宣传工作及精文明建设。 (二)考核成绩由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民主评议测评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其中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占总分值10%,民主评议测评占总分值90%;民主评议测评由校领导和其他评议人员的民主评议两部分组成,权重分别占40%和50%。 (三)参加民主评议测评人员为全体校领导,机关教辅部门中层干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主任)及5名教工代表。评议人员以无记名方式填写《教学单位年度工作考核民主评议测评表》。民主评议前一天,各单位派人于到指定办公室抽签确定汇报顺序,并报送本单位参加评议人员名单。 (四)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第一组16个单位,考核成绩前8名为考核优秀单位。第二组只参加考评,不参加排名。 (五)经学校年度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教学单位,可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发展多元化评价体系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 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 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15、发展性原则: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xx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 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2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杭州学军中学徐小芳张春杰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需要一个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本文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对具体课例进行了分析与量化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考查和价值判断,旨在探索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构建一个客观、科学、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价教师为主。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课堂教学的最大特点将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此也就必须构建新的基于“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所表现的状态为参数系统的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重“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评教”主要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学”则考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结合“评教”与“评学”,以“评学”为重点,极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3)注重考察新课程的课堂特征 新的课堂教学有多种形式,如动手实践、探索、讨论、合作等等。课堂教学评价既要着眼于全过程,又要关注突出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以利于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引导。 (4)注重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被评教师的心理需要和心理感受,需要保护教师的自尊和改进教学的积极性,多思考如何给予被评教师相应的建议和帮助,促进教师的不断提高。 2. 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对构成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作用的分析和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需要从组成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出发,遵循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1)关注教学目标是否可行、可用、可测 教学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可以从下表的几个层面进行评价。

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纵观20世纪后半叶,基础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普遍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陈规旧习,这种评价不仅已经丧失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的功能,甚至还异化为改革的严重障碍与阻力。因此,重建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大体包括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与机制。 课堂的观察向度与评价标准 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与之密切关联的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是课堂观察的基本内容。由此可以确立课堂观察的三个基本向度,即学生学习的状态、接受知识与教师教学的行为。其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应当成为课堂观察的聚焦点,由此去反观与省视其他两方面的利弊与得失。在每一个基本向度上,还要把握若干对师生发展有价值的观察维度及其标志,从而形成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一种参照系。 学习状态 ——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发展的。 ——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在个为地不适当地强化学业竞争的学校班级里,会滋生自私、冷漠与厌学,把学生变得不想合作也不愿合作,而学生学习无助感的加深又使其学业的失败现象雪上加霜。 ——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学生的主动创造是课堂教学中最令人激动的一道风景,而创造这样的景观绝非教师的一日之功。 ——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又嘎然而止,会从激烈的争论转入专注的聆听,就是一种自发并能自控的良好的情绪状态。 ——生成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探讨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 深圳市莲花中学(518026)王双燕 近2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一些改革由于缺乏配套的措施而使结果不甚理想。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经过研究实践和探索,在吸收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笔者把新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为三部分,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这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核心,分为三部分: 1、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体现出来。 就参与数量而言:看参与学生的人数与时间的数量; 就参与广度而言:要看是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就自主学习氛围而言:要看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 就学生活动组织而言: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探究; 就学生思维状态而言: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 2、学生合作学习状态: 合作学习是否具有目的性: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 合作学习参与面:参与面是否广? 合作学习的合理性:是否有合理的分上,分工后小组合作效率如何?成员表现如何?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 3、学生生成,发展状态: 愉悦度:学生情感是否得到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成功时是否得到鼓励?学生是否喜欢老师?学生是否更喜欢上这一类课? 共鸣度: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共鸣度,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自己的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 价值度:学生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是否有一定的积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除了教师细心观察,同时可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自评表》供学生反思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见附表1)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在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时,以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1

天水农校多元化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天水农校学生手册》等相关文件精神,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了天水农校多元化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本体系学生考评成绩以学生学年度操行等第、学业成绩、社会活动和企业实习考评四大项按2:4∶2∶2比例计算,反映出学生学年度的综合素质。 一、操行等第考评 操行等第考评分为思想品德和宿舍表现考评,最高分100分,思想品德和宿舍表现各50分。具体考评细则如下: 1、思想品德(50分) 学生要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诚实,言行一致,公道正派;上课认真,学习态度端正。严格遵守校内外的有关规章制度,有高度的自觉性。热爱集体,集体观念强,完成班级安排的工作;爱护公物,不损坏公共财物;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努力为班集体争光、做贡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劳动观念好,能主动完成劳动任务和宿舍的值日生工作,在各种社会劳动中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讲文明,懂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说脏话;个人仪表符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该项按优秀50分,良好40分、合格30分计算。由班主任组织打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思想品德考评中给予减分:(1)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学生科报批评者一次减10分;受警告处分者一次减20分;受严重警告处分的一次减30分;受记过处分者一次减40分。 (2)凡无故不参加政治学习、主题班会、组织生活、公益劳动或规定全体参加的集体活动的,每次减5分。 (3)凡违反纪律或不称职的学生干部,除按照规定处分外,取消其享受的干部奖励分。 (4)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视其情节予以减30—50分。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019年教育文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方面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通常是设定一些评价指标,然后将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给各评价指标赋予一定的分数,最终得到对一个教师的综合评价值。在具体量化打分指标上,各学校的评价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但很少在评价内容中,考虑的课程的理念问题。每门课程,都有其相应的课程理念,诸如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和风险意识;在统计学课程中,要树立以量化的思维方式去观察世界的理念。 (二)评价主体方面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不同的学校其评价主体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领导、教学督导部门、同行和学生。不同的评价主体,其评价的内容也基本上差不太多,这对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督导部门的评价,主要采取对任课教师抽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即使是对全体教师听课,也无法进行全程跟踪,同时受到督导人员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评价的全面、准确。教师同行评价,通常也采取随堂听课的方式,因此同样无法做到全面、全过

程跟踪听课,所以也很难做到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评价,总体上来说是最好的,最有效的,但学生评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上不一定很准确,在评价的态度上也不一样,对教师授课的内容的准确性和前沿性,评价也不一定很准确。 本文根据以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试图设计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达到引导教师采取更加有效的授课方法,提高业务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关键是要科学地选择评价项目,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目的性原则 评价的指标必须与评价的目的相吻合。其目的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就需要根据这一评价的目的来确定评价指标。 2.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内涵,能够客观地反映课堂教学的规律性。 3.全面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即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指标不能仅局限于反映 课堂教学某一方面的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应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完整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貌。

中职学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职学校教学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利用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教学评价逐渐被世界各国教育管理和教育研究所重视,其价值指向引发了教育理论者的广泛思考,进而推动了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变革。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加之本身“职业”特殊性的限制,他不同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中有较成熟和较完善的教学评价模式可以应用,加之各地各校虽有所探讨,但基本上是“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缺少成功的、可在中职类学校推广的教学评价模式,因而探索和建立科学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中职学校教学评价的现状 笔者通过对省内二十余所中职学校的教学评价模式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尽管大都重视并初步建立了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但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多数达不到应有的评价目的。究其根源,因其评价模式未能摆脱普通教育的教学评价体系的羁绊,导致评价结果不尽科学、合理。具体表现为: (一)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不少学校仍以传统的学业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这种方式虽能够鼓励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千方百计完成教学目标,但存在较大缺陷:一是忽视了职业学校课程间难易差异和考核方式上的差异,简单地用一个标准进行评价显然不尽合理。二是忽视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映在备、教、辅、改、考、管、研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程度及质量上。教师平时的教学行为与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虽有内在的因果关系,但学生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教师平时工作投入的全部产出。如果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可能导致教师只重教学而轻教研。三是不利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都在探索和改革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工学结合、模块化教学、“双元制”、“CBE”(能力本位)模式等,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模式显然不适合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重教学效果的评价,轻育人效果的评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该两者兼顾。如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评价指标,而弱化或忽视了学生在做人处事、品行修养及人格完善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这样可能会导致教师走向管教不管导、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教育评价也失去意义。 (三)重奖惩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主要特征是以行政评价为主,教师被动接受,很少参与;评价目的主要是通过奖优罚劣,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发展性评价则注重教师的未来发展,注重教师的个人、伦理和专业价值;关注全体教师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实现了评价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共识;其目的主要强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倡导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奖惩性教学评价与发展性教学

多元化评价制度

渠沟中学多元化评价制度 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利用课堂,如果高效课堂是“汽车”,那评价体系就相当于“高速公路”。没有高速公路,仍然显现不出“汽车”较之传统课堂那架“旧马车”的优势。因此开展课堂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课改的重中之重。而课堂评价必须从“学生”和“学”入手,如果不从“学”的角度去评价课堂、影响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转变,那课堂只能脱变为某些教师的“秀场”,一味展演自己“课堂艺术”的行为,属于典型的越俎代庖。评价是武器,不建立评价,又如何推进课改,因而要坚持“评价先行”。真正让高效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一、建立学生自我表现评价机制,实施发展性评价。 学生的自我表现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学生投入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与态度,它能客观反映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制定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一方面能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提醒的意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他人和教师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自我表现评价包括:举手发言、课堂纪律、解题正确、质疑提问、个人参与小组合作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踊跃发言,回答问题有创意,小组学习中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为了保证自我表现评价制度的落实,保证其真实性、有效性、发展性,按照老师所制定的小组,小组成员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等。主要目的发挥学生自己、小组成员间的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的功能,以拓展评价的时空,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这样做,不仅让每个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而且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这种“多元评价”的方法,实现“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能够清楚地记录学生自己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小组评价和教师的总评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看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把评价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被评价的对象。而新课改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教学评价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对自身学习行为及水平作自我评价,又可以对学生群体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还可以对教材及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在学习中学会评价;同时,在评价中学会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小组合作互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有部分同学默默无闻,不积极参与交流,只是静静的听取别人的意见,有的甚至干脆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别人交流;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在组里学习比较好的同学能够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其他同学好像没有自己的事似的做旁观者。为调动学习成绩差,不积极主动学习的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组内所有组员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我们必须制定明确的小组评价制度。 课堂评价机制的本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效率地提高学习交流效果,提高各种能力,形式上却还是需要具体的“分数”来实现,一般而言十分制是最佳效果。“打分”可以从小组板书,积极程度、参与程度,帮扶程度、正确率、能力拓展、纪律及综合表现来实现;。每节课每小组满分十分,课堂当堂打分,学生展示在黑板上,老师也应记在本子上,定期进行总结、评价,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最后纳入学生年终总评。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得评价透明,公开,公正,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在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总是耐心倾听,积极评价。学习成果适合展出的,

多元化评价标准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并据此引导教师去改进教学,完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立足点,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依据《课程标准》指出的“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评价目标,采用了成长记录的方式,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起,建立了成长记录袋,起名为“成长的足迹”,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文。例如,在《语文园地》的测试中学生先自我答卷,开始“四级评价”。一是自我评价。根据本人答卷情况,结合本单元所学情况,学生自行评价,得出等级,从中找出优点和不足,自己找准以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小组评价。由小组长带领组员相互评价认字、朗读、背诵等内容,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之长处和自己之短处,在今后学习中自我完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这一段时间的表现,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四是家长参与。家长每月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加以评定,如实填写问卷调查,实事求是地汇报孩子在家的表现,提出希望。同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表现情况,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的参与也是极其重要的。开学报名的第一天,每位家长就拿到了一份学前教育情况调查表,有效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又召开了家长会,从“培养兴趣”“端正态度”“训练习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几方面与家长交流,有利于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3.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就是说,学生素质是内在的,是无法一目了然的,也不是一张“试纸”可以一试而定的。因此,我们改变考试办法,通过笔试和口试相结合、观察与测评相结合等形式,全面收集评价信息,提高评价结果客观性和全面性。例如,在《语文园地》小组评价中,通过“听我读”“听我说”“听我背”等内容,让学生读读、说说、背背、议议,检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期末,又进行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测试,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出星级,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素质状况进行量化处理,又要对学生的素质状况进行质的鉴定。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渴望得到他人赞赏和表扬等心理特点,在评价结果的表述中,实行“等级制”,并把“等级制”化为形象化的标记,如五颗星、小红花等等,从而真正使“等级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种激励和促进作用。例如,在《语文园地》教师寄语中,教师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这段时间内的表现,“你真棒、再加油”“你敢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真了不起”,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从正面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 5.实行“重试”制度重试,就是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时,可以再考一次。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一、指导思想 学生评价标准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与准则。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评价亦是如此。确定科学正确的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学生评价的关键。因此,科学的学生评价标准必然要重视学生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评价标准有明显的不足,例如评价标准是单一的,就是“成绩和分数”。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效应短期化也显得尤为明显。“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的评价,从而缺乏对学生综合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1700字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1700 字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在全国范围内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何使这次新课改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不至“虎头蛇尾”中途夭折,除了加大宣传力度,使教育者明确其重要性,关键问题在于新课改应有一个科学的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笔者根据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结合本身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对新课改提出“三维”评价模型。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评价 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这次课改被誉为课程改革的一次“革命”。但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感到迷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要求,不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编制的意图,甚至不少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没有一个科学的容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因此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显得至为关键。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教学

活动,因此建立全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指导教学实践尤为重要。笔者在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的教学评价的一些模式的基础上,从三个维度构建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模型:即维度一:X教学计划方案评价;维度二:Y教学指导过程评价;维度三:Z教学指导效果评价。 维度一:教学计划方案的评价 教学计划方案的评价是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相一致来进行评价。它包括以下内容: (1)X1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否依据了科学的原理原则。这里既包括教学内容本身是否具有一定科学性、知识性;同时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是否与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顺序相一致。 (2)X2教学内容设计的教育性:教学内容的选定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思想性。这里既包括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同时教学中是否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身心、拓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个性。 (3)X3教学内容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案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定是否遵循了合理性原则。这里既包括教学计划所提出的各项指导目标是否与新课程教育目标相符合,内容的选定与教学计划是否密切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内容的选定与教学计划是否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评价引导了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策略的研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之一。借这个机会,我讲一下建立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想。其中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心已作出了基本方案,更多评价方案的还要借助各校教导部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来完成。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以活动促发展”。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学习,活动本身和探究活动的结果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真正关注的是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评价的评价标准应是“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社会成员参照”标准,正确的理解是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能力,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要求其教学评价也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例1:《我在活动中成长》,这个评价表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应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 全过程。 正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具有全程性,所以这种评价随时反馈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所以评价又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指导和学习指导。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不单是在活动结束后,给予一张表格作为评价结果。教师更应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日常评价中,采用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如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有力的支持;当学生有了进步的时候,教师应当表示真诚的祝贺和表扬;当学生在活动中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送上温暖的话语,并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