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决策。是对区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决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发展战略属国家和地区最高层次的规划和高层次的宏观决策。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l0年以上)、系统性(六大要素)、稳定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多个层次,整体战略和子战略)的特征。

区域发展战略的特征:全局性、客观性、长远性、系统性(区域是一个巨系统、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战略要素,也是一个系统)、稳定性(不能随意变动)、政策性(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区域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整体战略和分地区、分行业、分部门的子战略,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战略是指区域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六大战略要素。部门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战略。地区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的次一级区域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总体发展战略要注意处理好与上一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本区域内发展战略的关系。部门发展战略具有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地区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区域发展战略的分类: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两大部分。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行业发展战略等内容。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空间开发战略是对区域发展经济战略目标和重点在具体区域的空间安排,以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空间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区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

区域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六大战略要素):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①战略方针(又称为战略思想,区域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的依据,是实现战略目标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定区域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对战略的高度理论概括。

②战略目标(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区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期达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也是一定时期的总任务和总方向。按时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目标(经济总量. 经济效率. 经济结构指标)、社会效益目标(人口. 科技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指标)、生态效益目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指标)、建设目标(空间结构.空间规模.环境质量指标)

③战略重点: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又有发展优势或需要特别加强的部门、环节、要素或区域。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战略重点的选择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部门、关键产业。

④战略步骤:是区域发展战略分步实施的日程安排,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解,是分阶段实

施区域发展战略的步骤。

⑤战略布局:是从空间上安排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布局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网络开发模式。

⑥战略措施: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是战略目标、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具体化过程。区域发展战略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组织机构,投资、税收、就业、产业、技术、能源、环境、对外贸易等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

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战略方针是区域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的依据;战略目标是战略方针的具体化和量化,它又决定着战略重点、步骤、布局和措施;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战略步骤是从时间上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布局从空间上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战略措施是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布局的实施而采取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制定区域发展的步骤:

(1)区域发展条件评估:作为制定战略的基本依据。自然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社会、经济资源的分析及评价。区域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的分析与评价。区域环境容量分析与评价。

(2)区域的时空定位:空间定位(根据区域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判断本区域在高层次区域或同一层次区域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功能以及在地域分工中所能起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时间定位(对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之上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调整和近期战略重点)。

(3)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包括总体环境和产业环境两大方面。总体环境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区域周边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发展机遇、包括来自区域外部的竞争和威胁。

(4)确定六大战略要素:战略方针、战略目标体系、战略重点(重点产业、重点地区)、战略步骤(分步走的阶段和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5)选择与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包括总体战略模式(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出口替代、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空间战略模式(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梯度推移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方针:又称为战略思想。它是发展战略的总纲,是实现战略目标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定区域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对战略的高度理论概括。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的依据。

区域发展战略中战略重点选择的内容:

(1)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包括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开发、新技术的应用等;

(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或发展中的先行部门。农业、能源、教育、交通常被列为区域发展的重点;

(3)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指区域发展要解决的制约因素、应突出解决的矛盾;

(4)区域发展中的关键部门、关键产业(战略产业)、关键地区、关键环节。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的关系:战略是规划的基础和灵魂,规划是战略的延续、细化、发展和落实。战略是规划的基础,应当先制定战略,再制定规划。

区域发展战略

区域总体规划

区域专项规划-区域分区规划

区域专项规划-人口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工业布局、农业布局、旅游业布局….)、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生态环境规划

区域分区规划-功能子区规划(开发区规划、旅游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城区规划、交通枢纽区规

划……….)、行政子区规划

区域规划的基本特性:战略性、区域性、综合性。

区域规划的内容: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重大项目建议。

区域政策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实施区域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和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我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指导方针,大体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地区协调发展的转变。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的演变的三个阶段[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1949~1978年、1979~1991年和1992年以后

1. 1949~1978年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109:这一阶段,基本上受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均衡发展、均衡布局、缩小差距是其基本特征。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当时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主要侧重在国家投资和重点项目的布局方面。

(1)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区域均衡发展目标,过度强调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缩小地区差别,主张国家投资布局应以落后地区为重点,有时甚至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地区平均主义做法。在这种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和支配下,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曾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向西推进(一五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

均衡发展形成并长期存在,有其客观和主观、国际和国内等多方面的原因:

①建国初期生产力分布极端不合理。建国初期,生产力分布畸形,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广大的西南、西北地区和内蒙古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因此,国家希望尽快改变生产力分布极端不合理的状况。同时,从合理配置生产力的角度看,也需要有重点地逐步发展内地工业,推进内地工业化的进程,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

②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10。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纠集一些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在这种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当时我国的工业项目布局和厂址选择较多地考虑国防和安全的需要。“一五”时期新建工业企业大部分布局在战略后方地区。1964年,中苏关系极度

紧张,我国面临来自北方和南方两方面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估计严重,提出了加快三线战略后方建设、积极备战。我国第三和第四两个五年计划生产建设,转向重点建设“三线”地区。

③原苏联生产配置理论影响,加上对均衡发展的机械、教条式理解,导致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2)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方针和布局政策111-113

①生产力布局第一次大规模向西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开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大规模建设。提出了有计划地、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把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开发提上了重要日程。

②“大跃进”时期的均衡布局和地方经济体系112:“一五”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存在着忽视沿海工业发展的倾向。针对这种倾向,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强调要兼顾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为此,“二五”计划提出要充分利用和适当加强沿海老工业基地。然而,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打乱了这一部署。当时设想,主要依靠地方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生产“大跃进”。这一时期,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方针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期望在全国实现工业的均衡分布。二是期望各大协作区和各省区均能各自建立比较独立和完整的经济体系。各地掀起了大办工业的群众运动。各地区不管有无资源条件和实际可能,都追求本地区工业自成体系,大中小项目遍地开花。

③“三线建设”时期(“三五”、“四五”)的第二次大规模西进:当时,中央根据各地区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地处战略前沿,“三线”地区为全国的战略后方。“三五”时期,国家确定投资重点要向既不是沿海也不靠近北方的“二线”地区转移,重点是加强西南地区的建设,在项目布局上,建设了成昆、贵昆等铁路干线、攀枝花、武汉、包头等五大钢铁基地以及一大批国防工业。同时,国家有计划地把一大批沿海地区老企业逐步搬迁到“三线地区”。“四五”时期,“三线建设”的重点转向“三西”(豫西、鄂西、湘西) 地区,同时积极进行大西南的建设。

从“四五”后期到“五五”初期,国家投资的地区重点开始逐步向东转移。

(3)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简要评价114:1949~1978年,国家投资地区布局的大规模“西进”,有力地推进了内地工业化的进程,基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平衡的状况。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中央对国际形势和战争危险估计严重,加上思想上急于求成,导致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方针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偏差。如过分强调国防原则和地区均衡发展,追求地区经济自成体系,在工业布点上搞大分散。结果,我国生产力布局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两次出现由沿海向内地的大推进。同时,在工业布点上,“大跃进”和“三线建设”时期又出现两次大分散,工业布局“遍地开花”,盲目追求地方工业自成体系。由此导致了三方面的后果:一是没有发挥沿海老工业基地的应有作用。二是在不讲求投资效果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国家投资的大规模西进,不能取得缩小东西差距的预期效果,东西差距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趋于扩大,而且还会以牺牲沿海经济的增长为代价。三是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均较低下。忽视对沿海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而且片面强调建立独立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在项目布点上大分散,投资效果较低。在“三线建设”时期,由于过分强调国防原则,工厂布点要“分散、靠山、隐蔽”,人为割断了生产的有机联系,致使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低下。

2.1979~1991年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

在1979~1991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受到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影响,国家投资布局和区域政策强调效率目标,向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倾斜,同时对贫困落后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一定的补偿。

(1)从平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在对过去那种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均衡发展进行总结和

批判的基础上,在先富后富、共同富裕思想,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指导下,国家把效率目标放到优先的位置,均衡发展论也被非均衡发展论所取代。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指导方针,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别,逐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向沿海地区倾斜。在“七五”计划时期,由于内地资源开发投资明显不足,资源的有效供给在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日趋短缺,沿海与内地间争夺资源、市场的矛盾和产业结构矛盾进一步加剧。为解决这些矛盾,中央提出了以沿海乡镇企业为主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为主要内容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其基本思想是:沿海开放地区要有有计划、有步骤地走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内地经济振兴。(2)生产力布局和区域政策的转变117:为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提高宏观经济效益,逐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东倾政策,国家投资布局重点向沿海地区倾斜。实施沿海对外开放政策,率先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与此同时,国家对贫困地区实行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口支援、专项补助、财政补贴和优惠政策。

(3)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简要评价:1979年以来,国家实行东倾政策,大大改善了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加上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我国区域发展也存在东西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矛盾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随着地方财政包干体制的实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财政收入,保护其幼稚工业不受外地产品的冲击,采用种种行政手段,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如设立各种关卡,禁止到外地采购,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有的甚至采用财政、信贷、价格、奖罚等经济杠杆保护本地产品,对地区资源、技术、人才和商品的进出实行垄断和封锁,由此诱发了各种资源大战,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和贸易摩擦,形成了所谓的诸侯经济。诸侯经济的形成和区际摩擦封锁的加剧,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等问题。

3.1992年以后的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方针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的不断扩大,我国政府正式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高度。“八五”计划提出正确促进区域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思想。“九五”计划明确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由此从根本上扭转了“七五”计划中按东、中、西部梯度推进的思想。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124: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自1992年以来,中央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①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沿海地区设立保税区、扩大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对外开放沿边口岸城市、开放沿江和内陆省会城市、增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投资等。②调整国家投资和产业布局政策。“八五”时期,国家提出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布点上,对西部地区实行同等优先的政策,提高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九五”时期,为加快中西部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西部重点建设投资的力度。目前国家投资布局的重点已经由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③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进一步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科技教育,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3)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简要评价131:①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明显加快。②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投资和政策支持的力度,但由于西部地区原有基础较差,加上新增投

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仍在继续扩大。③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大幅度下降。④通过退耕地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工程推进,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较大成效。但黄土高原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和草场退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部分城市污染严重的问题依然相当严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正确处理好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沿海与内地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关系,也是一种长短结合、相互支持的关系。保持沿海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可以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为中西部开发提供支撑。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则可以为沿海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并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将同时面临着缩小两大差距即国际差距与国内地区差距的问题。要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将需要更多地依靠沿海地区。而要缩小国内地区之间的差距,关键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取向132:增长与均衡效率与公平)是中央区域政策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目标。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国家投资和重点项目的地区布局是实施区域政策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国家的布局政策既要考虑效率目标,又要兼顾公平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目标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取得,中央区域政策主要是解决公平或者空间均衡问题。由于单纯的市场力量一般会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因此,中央政府需要采取逆市场调节而不是顺市场调节的方式,从多方面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需要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以弥补市场的缺陷。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第一节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网络,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节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以及软件和服务外包等服务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厂办大集体改革和“债转股”资产处置,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着力保护好黑土地、湿地、森林和草原,推进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第三节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改善投资环境,有序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中部地区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加快构建沿陇海、沿京广、沿京九和沿长江中游经济带,促进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加强与周边城市群的对接和联系。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 第四节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发挥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3 Ξ 张尚武 王雅娟 提要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的自我超越已经成为共同的难题。笔者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培育大城市地区中等规模新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城市地区 新城 上海市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0)06-0039-04 中国分类号 T U984 文献标识码 A 大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发展需要与周围的区域发展结合,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具体的空间关系和职能关系却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包括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西方战后新城建设,卫星城建设以及对新城的最新阐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探索。 1 大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111城乡整体建设的理想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空前迅速地发展,城市的环境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城乡整体建设思想把城乡作为对等和平衡的力量,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平等的分工和协调,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这一思想试图把城市中的工业疏散出去,并围绕这些疏散的工厂建设新的城镇,具有城市所能提供的设施服务和职业机遇条件。在兼有两者之利的同时,避免两者的不利。霍华德把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s ocial city)。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的是从区域角度对整个城市的结构性改造,以形成环境舒适、社会经济运行良好的城乡空间结构。 这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出于对随之逝去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秩序的留恋而提出工业城市建设的理想。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一思想一直是一种理想。 112大城市地区新城建设的实践 大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人们开始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组织、社会环境改善和区域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斯科特和斯坦普(L1Scott&L1D1S tam p)提出一种新的规划体制,包括市郊在内,为土地划分不同的等级,把保护农业用地作为首要职责①。开始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行为。 西方战后最有影响的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即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新城诞生在英国和美国,进而在整个欧洲和世界范围都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巴黎的新城与大城市有更多的联系,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合的整体;英国的新城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在日本又有所不同,尽管从空间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的新城形式,但在功能上仍然是单一中心的,即新城多是作为居住的地方,就业并未相应分散,这在日本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在北京、上海两市也曾进行过卫星城建设的实践。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在1990年代以前,卫星城的建设未取得明显效果,与主城难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因而也带来对卫星城建设的怀疑。 113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城模式 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满足居住需求和有足够的环境意识成为规划目标的焦点。人们对生活空间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空间和环境的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sustainable urban form)的探讨。 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欧文等人(S1OwensΠD1 BanisterΠM1Breheny)建议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以发展小居住地为主,如霍华德所提出的2~3万人口的规模,具有步行的尺度。但其中有一些大的居民点能够达到20万人口以上,形成霍华德所提出的社会城市②。认为这是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是理想的形态,能够满足具有足够的多种城市活动的门槛,但不是高度聚集和高密度。 而P1霍尔(P1Hall)在分析伦敦的实际情况中,提出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的概念(sustainable s ocial city,or sustainable city region)③,认为新居住地的建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建设新城。但传统城市改造形式和新城建设形式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城市改造的角度,由于城市建成区用地有限,大规模改造是不现实的;从新城建设的角度,传统新城或田园城市是“在乡村建设城镇”,达到人口居住和就业从城市中疏解的目的,但这一目的在任何地方都从未真正实现过。作为最早的新城之一的S tevenage是自我平衡程度最高的一个,大约有 Ξ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OOB JL030) 44  城市规划汇刊2000[6]

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

中心带动:率先发展扬风帆 ——论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 (一)如果说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则是其中最响亮、最动人的音符。 如今,陇原大地,新的发展乐章已经奏响。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是甘肃崛起的新号角。 此中,一个?音符?最值得期待: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这是兰州、白银的新使命。 (二)?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这句话,拉开了一部分有条件、基础好的地区率先发展的大幕,也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源泉。 放眼全国,东部地区率全国之先,而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每一项重大战略,也有其?率先?的城市布局。立足甘肃,以至西北,区域发展同样呼唤自己的?龙头?。这里,兰州之于甘肃,如东部之于全国,是?龙头?的必然之选。 从区位看,兰州处于大西北?座中四联?的特殊位臵。从历史看,兰州始终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现实看,经过60年积累与发展,兰州综合实力大大提高。可以说,我省区域发展战略支持兰州率先发展,既是?兰州战略?的新接力,又是兰州、甘肃发展的再出发。 (三)率先发展,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理念。 在我省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种种困难。率先发展,意味着会首先触及矛盾、面对困难。为此,作为一种责任,率先发展,决不能绕着困难走,而是要在改革上

先人一步,在发展上快人一拍,率先搬掉?拦路石?,率先趟出新路子。 而且,在新的发展时期,兰州的率先发展,决不能单纯追求速度率先,也不能延续传统发展模式。作为一种理念,率先发展,就是要彻底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思维惯性、发展方式,率先科学发展。 一定程度上说,中心城市发展的责任和理念,直接影响区域发展战略的成败。中心城市只有敢为人先,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方能不负?龙头?使命。(四)堪当?龙头?大任的,不仅限于单个中心城市,还有都市经济圈。 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领跑?全国发展,展现了都市经济圈的魅力。它也说明,在市场化、城市化趋势下,都市经济圈越来越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若是再早些年,都市经济圈对于甘肃,还只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但现在,交通、通信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加上兰州、白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相补、经济相连,让兰白都市经济圈成为可能。省委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既扩展了兰州率先发展的空间,更推开了甘肃跨越的?机会之窗?。 (五)?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心带动,源于中心,更高于中心。 中心带动,关乎战略大局,这是我省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意味着,兰州以及兰白都市经济圈,将成为我省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平台,将担负起带动甘肃、辐射西部、面向全国的战略重任。 换而言之,兰州和兰白都市经济圈,都要跳出就兰州谋划兰州、就经济圈思考经济圈的圈子。一方面,要服从全省区域发展目标,挑起?龙头?重担;另一方面,要主动融入

区域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参考书)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二节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第三节战略抉择 第四节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第八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第四节圈层结构理论 第九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第二节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第四节优势区规划 第五节土地保护 第十章区域产业规划布局 第一节产业的分类及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第二节第一产业规划布局 第三节第二产业规划布局 第四节第三产业规划布局 第十一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第三节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四节区域给水、排水规划 第五节区域电力规划

第六节区域电信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 第三节城镇发展战略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五节重点地区和主要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 第十三章区域环境规划 第一节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 第二节区域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工作步骤 第三节区域环境规划主要内容 第四节区域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要点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战略与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军事战略指对战争全局的谋略和谋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略研究已超出军事的范围,被引伸到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领域。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的《经济发展战略》著作出版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逐步受到重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亦广泛开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这个概念,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战略研究具有如下特征: (1)全局性。研究对全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和影响总体目标实现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 (2)长远性。不仅要研究全局整体的发展方向,而且要研究自始至终的整个发展过程。 (3)综合性。任何一种战略谋划都不是单一的,都必须综合考察社会经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科技、经济、社会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问题,整个发展潜力问题等。 (4)层次性。事物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着为其发展服务的战略研究具有结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一个战略方案常常是具有多层次结构(子战略)的有机整体。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教案湘教版必修二.doc

第二节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区域发展战略的地理背景。(综合思维) 2.通过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析,理解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3.通过对某区域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的分析,认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区域认知) 4.能够调查、查阅、收集、分析某区域的相关背景资料。(地理实践力) 一、区域发展战略 1.含义: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2.特点:战略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 3.制定原则:需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生态环境优先,谋求共同富裕。 二、我国宏观发展格局 1.基本国情: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 2.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 (1)改革开放之前: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2)改革开放以后: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 (3)新时期 ①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 ②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长江经济带概况 (1)范围: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 (2)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 (3)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导向: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总人口已超过1亿,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失衡、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等突出问题。 2.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 3.定位:国家重大战略。 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 4.重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5.目标 (1)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 (2)使京津冀地区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创新增长引擎和生态修复示范区。 (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 (5)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关于京津冀整体功能定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世界城市群 B.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C.北方地区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D.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皆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南通城市发展规划战略 2003-10-30 [摘要]在评析历次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建议和南通城市空间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调整;南通市 一对南通历次城市规划的总体评析 1.有关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的评价 1895年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新辟了唐闸工业区、天生港港口区和狼山风景区,同时在旧城区南部开商场、办学校、建博物馆、修道路等,改变了老城过去“以中轴线为对称的方形城廓、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格局”。由此,南通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的城镇组团体系。城镇之间以河道及公路相联,在城市功能发挥上成为一个整体。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从他的故居选址及周边环境建设可窥见张謇的传统风水意识以及与现代环境意识的交融。 我国著名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提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时认为:“张謇发展南通的思想不只是基于城市观念,还是集城、镇、乡地区整体共同发展的观念,是谋求城乡关系、工农商关系协调发展并带有区域发展的思想。拟议中的通、泰、盐经济区,比今天苏锡常经济区要早半个世纪。在张謇思想的影响下,当时周边地区如皋县沙元炳、金沙镇孙儆、盐城县凌钟智,都致力于振兴本地实业,筹建学校,起到了建设南通卫星城镇的作用”。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虽然张謇的这种城市规划实践可与霍华德(E. Howard,1898年)在《Tomorro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模式”的思想相比拟,但两者是基于完全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英国城市规划学者霍华德建议围绕大城市建立分散、独立、自足的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发展的矛盾,以达到高度的城市生活和清静的乡村生活的有机结合,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而当时南通城区规模很小,社会经济状况亦十分落后,陆路交通也很不便,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张謇就把城市的诸多功能分散,将3个不同的功能组团布局在城外9公里处,这种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1949年—1978年的南通总体上是建设生产型的城市

对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建设规划的思考

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提出和规划层次 从“概念规划”的产生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风云突起;对城市规划工作者来说,是城市规划领域应对市场经济冲击而提出的一种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探索。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则是为解决招商引资所需的土地投放和国家宏观土地调控政策出现矛盾所寻求的合理平台。其实质乃是一个以政府目标和城市问题为导向的一种“研究”。 市场经济促进城市区域化,城市在区域空间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前景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主题。城市发展用地的增长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转换,研究城市边缘增长的控制及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更是“战略规划”提出的初衷。大型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性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势必成为“战略规划”的必要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赋予城市规划立足之地的根本,因此生态保护、城市特色是“战略规划”研究要追求的目标。 然而就此四大课题内容而言,此规划尚属于“研究”范畴,是为城市政府提供城市发展思路,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指导的一种规划工作方法。实际上,此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提到的专题报告中已被采用,同时该四大课题也就是“纲要”编制中必须明确的内容。但是在“战略规划”中将这些专题作了扩充和深化研究。内容更详尽、范围更扩大。在时序和空间上超越了“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规划目标期和控制的规划辖区范围;在内容上弱化了“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等几大要素;强化了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分析、空间结构、支撑体系和生态保障等核心问题的研究。 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从“研究”走向“实施控制”

目前,各城市编制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大有取代“城市总体规划”之势。当然,作为“战略规划”要成为城市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的依据,其成立与否是有待于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确认。但是要成为指导城市建设实施的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进一步深化建设时序和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提出分期建设规划和分期建设实施政策;解决由于规划建设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影响)而对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产生的影响;提出规划实施、监控、检讨制度和措施;充实规划强制性内容和指导性内容。将交通网络和生态安全在空间上予以落实,将宏观的研究落实到微观的控制上来,使市场经济变化而产生的多状态建设环境不至于破坏城市总体发展的目标,确保城市沿着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才有可能上升为法定规划,“战略规划”也才能真正达到城市政府目标和解决相应的城市问题。 三、“近期建设规划”应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操作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是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之后中央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一项重点工作,也可说是一项强制性任务。其实,“近期建设规划”从来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必要内容。只不过在以往的总体规划编制中往往将它置于总体内容的最后章节甚至虎头蛇尾地作为附录。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城市建设环境不定因素较多,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检讨、更新和滚动修编应该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城市问题的一个好举措。尤其在当前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需有一个及时适应环境,能够具体指导建设项目,既有权威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来进行调控。调控解决城市重大建设项目与“十五”计划的结合;调控解决“城市经营中土地投放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 2009-07-09 09:20:11新闻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中央都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在这篇文章中,毛主席用专门篇章谈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谈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布局,谈了使各个地方的产业结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问题。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大局观”,一个是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比较快的先发展起来,内地要照顾这个大局。自1978年以后,中央陆续对沿海实施了开放政策。1979年,给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设置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又批准了海南经济特区,都给予了一些优惠政策。另一个是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的时期,应当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和支持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照顾这个大局。随着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予以了大力支持,这既包括直接的物质和资金支持,也包括示范和带动作用。从上世纪90 年代末期起,从实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国家陆续做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决策。鉴于西部地区发展较为滞后,1999年国家首先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3年,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国家又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中央又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与此同时,这些年来中央一直强调,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并在率先发展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2006年4月,以中央发布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为标志,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格局,即涵盖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内的,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配套政策的主要特点 伴随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战略的提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安排,这些政策措施均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并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强调从实际出发,把握比较优势,选择发展路径;瞄准薄弱环节,选择发展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充分考虑了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状况、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各个地方发展模式与重点是不一样的,在政策安排上也是各有侧重的。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改革也相对滞后。所以中央在提出关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时,重点强调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此外,西部大开发的重点还有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推进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在政策上则强调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重工业基地,但是它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机制不活,社会负担比较沉重。因此,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主要就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实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的教学设计 作者: 学校: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 章节:第五章第三节 一、课程标准: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的专项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教学目标: 1.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2. 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 4. 维护海洋主权。 二、教学重点: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2.发展绿色经济 3.提倡可持续消费 《导入新课》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5.17)。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包括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区城协调发展、拓展海洋蓝色空间等。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一个区城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例如,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是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态产品。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主体功

区域合作与城市发展战略(数学建模实验题)

区域合作与城市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个发展从整个经济增长水平来看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GDP按照可比价格年均增长在9%以上,其发展水平世界瞩目。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差距过大,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下一步重要战略决策。 根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9年度GDP数据及其它网上信息,我们在各省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加上所有直辖市,考察这些城市的经济数据和产业结构。如果我们考虑选择其中GDP(生产总值)排在较靠前的城市组成城市集合A,将GDP排在较靠后的城市组成城市集合B,考虑建立一种经济合作和技术援助的关系,希望通过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教育与技术支援、经济合作交流以及国家的一些税收政策等带动和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与城市化进程。这种带动和促进作用和两个不同地区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地缘关系、生态地理环境、资源与市场互补性、交通便利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问题一:试把表1中的数据尽可能补充完整。补充数据应说明来源或依据,并说明是原始数据还是估计值(估计值需说明计算方法)。 问题二:如果我们选择的城市集合 A={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武汉,成都,南京,无锡,常州,杭州,宁波,呼和浩特,鄂尔多斯}; B={邢台,大同,贵阳,六盘水,海东,海北,定西,拉萨,曲靖,开封,九江,上饶,齐齐哈尔,百色,蚌埠,桂林,来宾,黄石,琼海,中卫}。 试对城市集合A中的每一个城市i,评价其关于城市集合B中的每一个城市j的经济带动作用与互利效应并进行量化。 问题三:试建立A中城市与B中城市的一一对应关系,即结成20个城市对,每个城市对包含一个A中城市和一个B中城市,使总效益(总经济带动作用)达到最大。 问题四:指出每一对城市今后合作重点和发展前景,评价上述对应关系的优缺点。重新选择集合A和集合B中的城市是否更合理?请提出城市集合A和B的选择标准和对应法则。 问题五:如果不作一对一的限制,可以是A中一个城市对B中多个城市,也可以是A 中多个城市对B中一个城市建立互助合作关系,那又应该怎样建立这种关系,才能使总效益达到最大? 表1. 城市2009年GDP 序号城市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元) 三产业比重 1 北京11865.9 68788 1:23.2:75.8 2 天津7500 6240 3 1.7:54.8:43.5 3 上海14900.93 4 重庆6528.72 22916 9.3:52.8:37.9 5 石家庄3114.9 6 唐山3781.44 50706 9.5:55.9:34.6 7 秦皇岛887.01 30606 11.4:36.8:51.8 8 廊坊1160.4 11.9:53.9:34.2 9 邢台1056.0 15170 15.0:56.7:28.3 10 呼和浩特1643.99 61108 4.7:36.1:59.2 11 通辽1003 32494 15.0:53.1:31.9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化的理论:①空间区位理论。代表人物:杜能、韦伯、帕兰德、胡佛、廖什。空间区位理论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以社会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为特征,并通过要素的不断流动形成聚集作用,城市就是网络中的结节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由结节点连同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组合起来形成城市体系,城市对区域的影响类似于磁铁的场效应,随着距离由远而近,城市对区域的影响力逐渐增大,这就是城市化的动力源泉。②结构转换理论。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根据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并由传统部门向现化部门演变的结构转换过程。乔根森模型:乔根森运用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对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中产生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的各种假设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一个新古典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认为农业剩余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提出并阐释了由于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差异、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模型。 ③中心与增长极理论。代表人物:克里斯塔勒、佩鲁、缪尔达尔、赫希曼、尼克尔斯。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即城市,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它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④核心与边缘理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美国的约翰·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模型。他指出,发展是通过一个不断连续而积极的创新过程实现的,发展起源于数量相对较少的处于一定联系范围内潜在的相互作用力量最大的点,即“变化中心”或“核心区”。创新从这些中心或核心区向周围潜在的相互作用力较小的区域即“边缘区”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地域空间经济的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存在着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的定义包括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乡村不断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同化;第二个层次是乡村本身内部的城市化;第三个层次是城市自身的发展,即所谓“城市的城市化”;第四个层次是作为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研究对象的城市化;第五个层次是抽象意义上的城市化,即作为城市整体运动过程的城市化。第一、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动态过程,既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第二、农村城市化是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与配置的过程。第三、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产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第四、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城市文明、城市意识逐步替代农村意识和行为方式。第五、农村城市化是农村地域逐步演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相关性。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必然带来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必然带来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中心城市①中心城市的界定:中心城市是相对于经济区域和城市体系而言的,它是指在经济上居于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从功能上看,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从区域上看,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区域政治的控制中心和社会文明的辐射中心。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空间系统中的一个极点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它应具有下列特征:第一,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第二,区域城市体系的核心。第三,区域经济的中心。第四,区域科教文化的中心。第五,区域政治与管理的中心。②中心城市的功能:第一,中心城市的磁力功能。第二,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第三,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③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第一,从数量上看,中心城市严重短缺。第二,从功能上看,中心城市不健全。第三,从体系上看,中心城市不能成为完善的城市体系的中心。④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有重点、有步骤

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决策。是对区域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决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区域发展战略属国家和地区最高层次的规划和高层次的宏观决策。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l0年以上)、系统性(六大要素)、稳定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多个层次,整体战略和子战略)的特征。 区域发展战略的特征:全局性、客观性、长远性、系统性(区域是一个巨系统、区域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战略要素,也是一个系统)、稳定性(不能随意变动)、政策性(带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层次性(区域的层次性,对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应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整体战略和分地区、分行业、分部门的子战略,各个子战略服从于整体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和地区发展战略。总体发展战略是指区域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六大战略要素。部门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战略。地区发展战略是指区域的次一级区域的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总体发展战略要注意处理好与上一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与平行区域、本区域内发展战略的关系。部门发展战略具有专业性、从属性、交叉性、同步性。地区发展战略既要考虑地区本身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与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衔接。 区域发展战略的分类: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两大部分。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行业发展战略等内容。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重点。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空间开发战略是对区域发展经济战略目标和重点在具体区域的空间安排,以构建合理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空间开发战略的重点内容是确定开发方式,明确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区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地区安排。 区域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六大战略要素):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措施。、 ①战略方针(又称为战略思想,区域发展战略的总纲):是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的依据,是实现战略目标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定区域发展的行动指南,是对战略的高度理论概括。 ②战略目标(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区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预期达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也是一定时期的总任务和总方向。按时限可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区域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益目标(经济总量. 经济效率. 经济结构指标)、社会效益目标(人口. 科技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指标)、生态效益目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指标)、建设目标(空间结构.空间规模.环境质量指标) ③战略重点: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又有发展优势或需要特别加强的部门、环节、要素或区域。战略重点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战略重点的选择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农业、交通、能源、教育)、区域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部门、关键产业。 ④战略步骤:是区域发展战略分步实施的日程安排,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分解,是分阶段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