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碑刻提要

碑刻提要

碑刻提要
碑刻提要

碑刻提要(一部分)

自己做的,只是一部分,还没有做完,发给大家看看。呵呵。

石刻目录

1.《古代石刻通论》,徐自强、吴梦麟著,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7月1版。[摘要]本书分两部分:一,古石刻通论;二,介绍各省石刻,包括数量、分布。2.《四库提要总目》(全二册),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6月1版,

1983年6月第三次印刷。

《卷八六?史部四二?目录类二?金石》

(1)《集古录》十卷(通行本)

宋欧阳修撰。嘉祐六年辛丑录成。其真迹跋尾,多为治平初年所书,也有在熙宁初者。诸碑跋今皆具修集中。凡四百馀跋。宋时庐陵之刻,今已不传。近来刻本,乃以时代先后为序,而于每卷之末附列原本卷帙次第。转有年月倒置,更易补正

之处。

(2)《金石录》三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赵明诚撰。该书以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以来石刻,仿欧阳修《集古录》例,编排成帙。绍兴中,李清照表上于朝。有明诚自序并清照后序。前十卷皆以时代为次,自第一至二千咸著于目。每题下注年月、撰书人名。后二十卷为辨证,凡跋

尾五百二篇。

初锓版于龙舒。开禧元年,浚仪赵不谫又重刻之,其本今已罕传。归有光、朱彝尊只见传抄本。顾炎武《日知录》载章邱刻本。焦竑从秘府抄出本;文嘉从宋刻影抄本;昆山叶氏本;闽中徐氏本;济南谢氏重刻本,又有长洲何焯、钱塘丁敬诸校本,差为完善。今扬州刻本,皆为采录。又于注中以《隶释》、《隶续》诸书增附案语,较为详核。别有范氏天一阁、惠氏红豆山房诸校本,皆稍不及。故

今从扬州所刊著于录焉。

(3)《法帖刊误》二卷(内府藏本)

宋黄伯思撰。对米芾《淳化阁帖》进行订正。前有大观戊子自序;末有政和中王珍、许翰二跋。据珍跋,乃伯思官洛中时观珍家所藏阁帖作也。其书本自为一编,故至今有别行之本,诸家书目亦别著录。后其子编入《东观余论》中。

(4)《法帖释文》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刘次庄撰。

(5)《籀史》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翟耆年撰。耆年字伯寿,参政汝文之子,别号黄鹤山人。南宋初所作。本上下二卷,岁久散佚。惟嘉兴曹溶家尚有钞本,然已仅存上卷。今藏弆家所著录,皆自曹本传写者也。以籀名史,因所载多金石款识,篆隶之体为多,实非专述籀文。

(6)《隶释》二十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宋洪适撰。适初名造,后更今名。字景伯,饶州都阳人,皓之长子也。书成于乾道二年丙戌,乾道三年正月序而刻之。乾道三年洪迈跋云:“所藏碑一百八十九,译其文,又述其所以然,为二十七卷。”

此本为万历戊子王鹭所刻。凡汉魏碑十九卷,《水经注》碑目一卷,欧阳修《集古录》二卷,欧阳棐《集古目录》一卷,赵明诚《金石录》三卷,无名氏《天下碑录》一卷,与二十七卷之数合。每碑标目之下,具载郦、欧、赵三书之有无。欧、赵之书第撮其目,不录其文。而是书为考隶而作,故每篇皆依其文字写之。

其以某字为某字,则具疏其下,兼核其关切史事者,为之论证。

(7)《隶续》二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洪适撰。洪适依《隶释》例成。

乾道戊子,始刻十卷于越,洪迈跋之。淳熙丁酉,范成大又为刻四卷于蜀。其后二年己亥,德清李彦颖又为增刻五卷于越,喻良能跋之。其明年庚子,尤袤又为刻二卷于江东仓台,辇其版归之越。前后合为二十一卷,适自跋之。越明年辛丑,适复合前《隶释》为一书,属越帅刊行,适又自跋之。

辛丑刻本,世不传。《隶释》尚有明万历戊子所刻,《隶续》遂几希散佚。

(8)《绛帖平》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姜夔撰。夔字尧章,鄱阳人。东库本。

宋之论法帖者,米芾、黄长睿以下,互有疏密。夔欲折衷其论,故取汉官廷尉平之义,以名其书。首有嘉泰癸亥自序。据《墨庄漫录》,其书本二十卷。

(9)《石刻铺叙》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宋曾宏父撰。宏父字幼卿,自称凤墅逸客,庐陵人。

是书远引石经及秘阁诸本,而自述其所集凤墅帖特详。,朱彝尊得射渎抄本,自

为之跋。

(10)《法帖谱系》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曹士冕撰。按《书史会要》,士冕字端可,号陶斋,昌谷之后。

其书序宋代法帖源流。首为谱系图。上卷《淳化法帖》以下为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大观太清楼帖、临江戏鱼堂帖、利州帖、庆历长沙帖、刘丞相私第本、长沙碑匠家本、长沙新刻本、三山木版、黔江帖、北方印成本、乌镇本、福清本、澧阳帖、鼎帖、不知处本、长沙别本、蜀本、庐陵萧氏本,凡二十二种。下卷《绛本旧帖》以下为东库本、亮字不全本、新绛本、北本、又一本、武冈旧本、武冈新本、福清本、乌镇本、彭州本、资州本、木本前十卷,又木本前十卷,凡十四种。每条叙述摹刻始末,兼订其异同工拙,颇足以资考证。

书成于淳祐乙巳,前有自序。

(11)《兰亭考》十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旧本题宋桑世昌撰。世昌,淮海人。世居天台,陆游之甥也。

浙东庾司刻,初十五篇,今存十三篇。

其书始成,本名《博议》,高内翰文虎炳如为之序。及其刊也,其子似孙主为删改。是此书经高似孙窜改,已非世昌之旧矣。其徵引诸家,颇为赅备,于宋人题

识,援据尤详。

(12)《兰亭续考》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俞松撰。松字寿翁,自署曰吴山,盖钱塘人。

后有自跋称甲辰书于景欧堂,盖淳祐四年也。上卷兼载松所自藏与他家藏本,下卷则皆松所自藏。李心传题跋者,其跋皆淳祐元年至三年所题。然朱彝尊《曝书

亭集》有是

书跋。

(13)《宝刻丛编》二十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宋陈思撰。陈思,临安人。是书蓃录古碑,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县为纲。其石刻地理之可考者,案各路编纂;未详所在者,附于卷末。兼采诸家辨证审定之

语,具著于下。

钞本流传第四卷京东北路,第九卷京兆府下,十一卷廉凤路、河东路,十二卷淮南东路、西路,十六卷荆湖南路、北路,十七卷成都路,并已阙佚。十五卷江南东路饶州以下至江南西路,亦佚其半。十八卷梓州利川路惟有渠、巴、文三州,而错入京东西路、京西北路、淮南路诸碑。其馀亦多错简。

(14)《舆地碑记目》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王象之撰。象之,金华人。尝知江宁县。所著有《舆地纪胜》二百卷,今

未见传本,此即其中之四卷也。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次,而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下。起临安,讫龙州,皆南渡后疆域。所采金石文字,与他书互有出入,可以订正异同。而图经舆记亦较史志著录为详。

(15)《宝刻类编》八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世无传本,仅见于《永乐大典》中。其书为类者八:《帝王》,《太子诸王》,《国主》,《名臣》,《释氏》,《道士》,《妇人》,《姓名残阙》。每类以人名为纲,而载所书碑目。其下各系以年月地名。

(16)《古刻丛钞》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陶宗仪编。编前后无序跋。所抄碑刻凡七十一种:汉一,后汉二,晋一,宋三,梁三,隋二,唐四十九,南唐一,北宋二,南宋一,无年月者六。皆全录其文,以原额为题。无所考辨,亦无先后次序。

(17)《名迹录》六卷、《附录》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朱珪编。珪字伯盛,昆山人。旧本或题曰元人。题曰“名迹”者,其序谓取《穆

天子传》

“为名迹于 兹石上”之义。首诰一篇,御制祭文五篇,玺书七篇。次碑十四篇,记二十九篇,墓表一篇,墓碣五篇,行状一篇,圹志二十三篇,墓志铭二十四篇,杂刻字画二十六种。末为《附录》一卷。原目注阙者,凡《石室铭》、《三佳铭》、

《灵槎诗》、柯敬仲《题桃花鸟诗》四篇。今有录无书者,又御制祭文五篇,玺书七篇,碑八篇,记十四篇,碣一篇,行状一篇,圹志十四篇,墓志铭二篇,杂

刻六种。

(18)《吴中金石新编》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陈瑋撰。瑋字耀卿,河南人。采郡中石刻,汇而录之。自学校、官宇、仓驿、水利、桥梁以及祠庙、寺观诸碑碣,分类编辑。区为七目,凡一百馀篇,皆具载

全文,用朱《名迹录》之例。

(19)《金薤琳琅》二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赏录》,已著录。是书仿《隶释》之例,取金石文字,搜辑编次,各为辨证。凡周刻二、秦刻六、汉刻二十三、隋刻五、唐刻二十七,于古碑皆录原文。其剥落不完者,则取洪适《隶释》补之,不尽据石本也。

(20)《法帖释文考异》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顾从义撰。顾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对《淳化阁帖释文》前人音注,辨其讹谬,析其同异,依帖本原次,勒为十卷,手自缮写而刊行之。

(21)《金石林时地考》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赵均撰。赵均字灵均,吴县人。寒山赵宦光之子也。

是编取《东观馀论》、《宣和书谱》、《金石略》、《墨池编》、《集古录》、《隶释》、《金石总要》、《竹堂碑目》、王世贞《金石跋》,以及各家书目所载,与近代续出耳目所及者,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编次郡省,分别时代,以便访求。其中如南直隶唐碑失载《岑君德政碑》等五种,颇有疏漏。

(22)《石墨镌华》六卷、《附录》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赵崡撰。崡字子函,盩厔人。

但刻其跋尾,凡二百五十三种。每碑目录之下,仿陈思《宝刻丛编》之例,各注其地。金元国书,世不多见,亦仿《集古录》摹载钟鼎之例,钩勒其文。体例颇

为详备。

(23)《金石史》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郭宗昌撰。宗昌字允伯,华州人。

上卷起周迄隋唐,下卷唐碑二十馀,而以宋《绎州夫子庙记》一篇间杂其中。

(24)《钦定校正淳化阁帖释文》十卷

乾隆三十四年,诏以内府所藏宋毕士安家《淳化阁帖》赐本详加厘正,重勒贞珉。

(25)《求古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清顾炎武撰。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

必载全文。

(26)《金石文字记》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清顾炎武撰。前有自序。自汉以来碑刻,以时代为次,每条下各缀以跋,其无跋者亦具其立石年月,撰书人姓名。证据今古,辨正讹误。所录凡三百馀种。后又

有吴

江潘耒补遗二十馀种。碑字间有异者,又别为摘录于末。《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尝摘其舛误六条。

(27)《石经考》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清顾炎武撰。考石经七种。

(28)《石经考》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清万斯同撰。该书采顾炎武之说,益以吴任臣、席益、范成大、吾衍、董逌诸家

之论,

并及炎武所作《金石文字记》,亦间附以己见。于唐、宋石经引据特详。

(29)《来斋金石考》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清林侗撰。林侗字同人,侯官人。该书总录古今碑刻,凡夏、商、周六,秦、汉十九,魏一,吴一,晋五,梁一,后魏三,北齐一,后周二,隋八,唐一百七十

三,皆据目见者书之。

中间辨证,大抵取之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而颇以己意为折衷,多所考据。又录唐诸帝御书碑十四种。于各碑后载入赋咏诗篇。

(30)《嵩阳石刻集记》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清叶封撰。叶封字井叔,黄州人。该书在康熙癸丑封官登封知县时作。登封地在嵩山南,故其所录碑刻,以嵩阳为名。此书初出时,顾炎武、潘耒皆尝议之。《汉嵩山太室神阙铭》、《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神道石阙铭》,以及唐之《则天封祀坛碑》、《夏日游石淙诗》,欧阳、赵、洪皆失载,而此记能收之。此书

载及宋、金、元、明。

(31)《观妙斋金石文考略》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清李光暎撰。光暎字子中,嘉兴人。前有雍正七年金介复序。采金石之书凡四十种,文集、地志、说部之书又六十种。每条下各注所出之书。是书以品评书迹为主。故于汉隶则宗郑 之评,于唐碑则取赵 函之论。

(32)《分隶偶存》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清万经撰。经字授一,号九沙,鄞县人。上卷首作书法,次作分隶书法,次论分隶,次论汉、唐分隶同异,次汉魏碑考。下卷为古今分隶人名氏,始于程邈,终

于明末马如玉。

(33)《淳化秘阁法帖考正》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清王澍撰。依法帖原目,分为十卷。又别为《古今法帖考》一卷,溯《阁帖》之缘起,及诸帖之沿流而作者。又自以所得笔法一卷,并附其后。

(34)《竹云题跋》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清王澍撰。皆其临摹古帖题跋,裒合成编。澍本工书,故精于鉴别,而于源流同

异,考证尤详。

(35)《金石经眼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清褚峻摹图,牛运震补说。收太学石鼓至于曲阜颜氏所藏《汉无名碑阴》,共四

十七。

书成于乾隆元年,峻自为序。后改名《金石图》。

(36)《石经考异》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清杭世骏撰。书因顾炎武《石经考》犹有采摭未备、辨正未明者,乃纠讹补阙,成二卷。上卷标十五目,下卷标三目。考证精核。前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

序。

“目录类”金石之属,三十六部,二百七十六卷,皆文渊阁著录。3.《水经注校》,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标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5月第1版。

[摘要]郦道元注。南州朱谋玮作《水经注笺》,自序万历乙卯年夏四月朔一日,西楚李长庚撰序,南州后学朱统锽书。嘉靖甲午春三月,吴郡黄省曾撰《水经序》。

万历乙卯孟夏朔日,

有宋刊残本、明抄本、孙潜夫手抄本、袁寿手抄本、《永乐大典》本、黄省曾刻

本、吴琯本。

《水经注》中记录有碑,可参见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年。

4.《金石丛话》,施蛰存著,中华书局,1991年7月1版,2005年4月第2

次印刷,2005年4月第3次印刷。

[摘要]该书共14节,简要地介绍了与碑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如“碑、帖、拓本、碑额、碑阴、碑侧、碑座”等,并“摩崖、造像、墓志、塔铭、经幢”等;又介绍了先秦金文、秦石刻、汉石刻、魏晋六朝石刻。

5.《古代石刻》,赵超著,文物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2003年3月第2

次印刷。

[摘要]

6.《贩书偶记》,孙殿起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新1版。该书又名《四库书目续编》,孙耀卿撰,台湾世界书局印行,1984年,收入杨家骆主编《中国学术名著》第三辑,《中国目录学名著》第二集、第七册。

[摘要]该书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不录者,共20卷,例目1卷。其中《卷八?金石类》为金石目录,收169目。列如下:

(1)《啸堂集古录》2卷,宋王俅撰;《考异》2卷,嘉兴张蓉镜撰。嘉庆辛未秋至壬申春鸳湖张氏刊,版心有“醉经堂校本”五字。

(2)《宁寿鉴古》16卷,乾隆间敕撰,民国癸丑上海涵芬楼石印本。

(3)《金石契》无卷数,海盐张燕昌撰,乾隆四十三年重定精刊。

(4)《金途铜塔考》1卷,金匮钱泳录,乾隆甲寅七月表忠观刊。

(5)《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4卷,嘉定钱坫撰,嘉庆元年刊。

(6)《求古精舍金石图》四卷,乌程陈经辑,嘉庆戊寅精刊。

(7)《金石莂》无卷数,云间冯承辉辑,嘉庆二十三年精刊。

(8)《筠清馆金石文字》五卷,南海吴荣光撰,道光壬寅南海吴氏刊。

(9)《齐侯罍铭通释》2卷,晋江陈庆镛撰,道光丙午闰月一镫书舍刊。(10)《建昭雁足镫考》1卷,上海徐渭仁录,道光十七年丁酉十二月刊。

(11)《焦山鼎铭考》1卷,大兴翁方纲撰,咸丰壬子汉阳叶志诜重刊。(12)《宜禄堂收藏金石记》60卷,宝应朱士瑞撰,底藁本,版心下刊“吉金

乐石山房”六字。

(13)《张叔未所藏金石文字》无卷数,四舍严荄编,光绪间鹤缘斋影印本。(14)《攀古屡彝器款识》2卷,吴县潘祖荫撰,同治十一年滂喜斋精刊,附沙

南侯获刻石释文。

(15)《长安获古编》2卷,《补》1卷,东武刘西海辑,同治间精刊。

(16)《恒轩所见吉金录》无卷数,吴县吴大澂辑,同治十一年精刊。(17)《毛公鼎释文》1卷,吴县吴大澂撰,光绪十三年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又名《周吉遗文》,版心有“愙斋集古录”五字。

(18)《愙斋集古录》26卷,《释文賸稿》2卷,吴县吴大澂撰,民国七年涵芬

楼石印本。

(19)《盘亭小录》1卷,归安吴云撰辑,同治癸酉季刊。

(20)《二百兰亭斋金石记》3卷,归安吴云撰,同治五年归安吴氏二百兰亭斋

刊。

(21)《两罍轩彝器图释》12卷,归安吴云撰,同治十一年刊。

(22)《汉建安弩机》1卷,归安吴云辑,光绪六年庚辰自刊。

(23)《攈古录金文》9卷,海丰吴式芬撰,光绪而是因其子重熹刊,民国二年

西泠印社重刊。

(24)《荆南萃古编》无卷数,钱塘周懋琦辑,光绪二十二年刊。

(25)《敬吾心室彝器款识》无卷数,平湖朱善旂辑,光绪戊申石印本。

(26)《从古堂款识学》16卷,嘉兴徐同柏撰,光绪三十二年石印本。

(27)《盂鼎集释》1卷,《克鼎集释》1卷,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28)《壶公师考释金文稿》1卷,南皮张之洞述,门人王仁俊辑,底稿本,题面左边有“受业王仁俊谨署”七字,下有仁俊手校朱印一方。至其背面题云:从攀古廔潘氏、恒轩吴氏、天壤阁王氏臧器款识辑师说,都二十事,一字不敢增损

焉,辛丑秋写第二本等字。

(29)《奇觚室吉金文述》20卷,嘉鱼刘心源撰,光绪二十年石印本,民国十

五年覆石印本。

(30)《陶斋吉金录》8卷,《续录》2卷,浭阳端方撰,光绪戊申至宣统间有

正书局石印本。

(31)《九钟精舍金石跋尾甲编》1卷,《乙编》1卷,钱塘吴士鉴撰,宣统已

酉刊。

(32)《鼎堂金石录》2卷,保山吴树声撰,近云南石印本。

(33)《读雪斋金文目》无卷数,大兴孙汝梅编,民国丁巳以原稿石印本。(34)《周金文存》6卷,《补遗》附,杭州邹安(原名寿祺)辑,民国丙辰至

辛酉广仓学宭影印本。

(35)《新郑出土古器图志补编》1卷,《续编》1卷,《附编》1卷,任城靳

云鹗等编,民国癸亥影印本。

(36)《金文编》14卷,《附录》2卷,《通检》1卷,东莞容庚集,民国乙丑

贻安堂石印本。

(37)《尊古斋古鉥集林第一集》6卷,江夏黄濬集,民国十七年影印本。(38)《双剑誃吉金文选》2卷,《附录》1卷,海城于省吾集,民国二十二年

于北平石印本。

(39)《双剑誃吉金图录》2卷,《考释》2卷,海城于省吾撰,民国甲戌影印

本。

(40)《尊古斋所见吉金图初集》4卷,江夏黄濬集,民国二十五年影印本。

(41)《关中金石记》8卷,镇洋毕沅撰,乾隆辛丑经训堂刊。

(42)《中州金石记》8卷,镇洋毕沅撰,乾隆丁未刊。

(43)《粤东金石略》9卷,首1卷,附2卷,大兴翁方纲撰,乾隆三十六年石

洲草堂精刊。

(44)《偃师金石记》4卷,偃师武亿撰,乾隆五十三年刊。

(45)《偃师金石遗文记》2卷,县人武亿撰,乾隆五十三年小石山房刊。(46)《张氏吉金贞石录》5卷,吴郡张埙撰,乾隆间刊自定稿本,卷一兴平志稿,卷二三扶风志稿,卷四五郿志稿。首有乾隆四十二年丁酉自序,则序目皆为张氏亲笔所书。其余用县志版印者,并无卷数。书中删削之字,皆已点出增补之文,书于眉端,或注于各条之下。此乃张氏拟付梨枣而未果也。

(47)《山左金石志》24卷,镇洋毕沅、仪征阮元同撰,嘉庆二年仪征阮氏小

琅嬛仙馆刊。

(48)《粤西金石略》16卷,南康谢启昆撰,嘉庆辛酉铜鼓亭刊。

(49)《湖北金石略存佚考》22卷,蕲州陈诗撰,嘉庆间刊。

(50)《江宁金石记》8卷,附《待访录》2卷,江宁严观辑,嘉庆九年赐书堂

刊。

(51)《濬县金石录》2卷,潜山熊象阶辑,无刻书年月,约嘉庆间刊。(52)《两浙金石志》18卷,《补遗》1卷,仪征阮元撰,道光四年浙江抚署刊。

(53)《济州金石志》8卷,南通徐宗干辑,道光乙巳刊。

(54)《越中金石志》10卷,目2卷,山阴杜春生撰,道光庚寅詹波馆刊。

(55)《闽中金石志》14卷,《总目》1卷,嘉兴冯登府撰,民国丙寅与刘氏希

古楼刊。

(56)《浙江砖录》4卷,《图》1卷,嘉兴冯登府辑,道光十六年刊。(57)《常山贞石志》24卷,嘉兴沈涛撰,道光壬寅孟夏刊,光绪二十三年重

刊。

(58)《至圣林庙碑目》6卷,阙里孔昭薰率侄宪庚编,道光十八年刊。(59)《唐昭陵石迹考略》5卷,闽中林侗编,道光甲申二月广州喜闻过斋精刊。

(60)《关中汉唐存碑跋》1卷,少华王志沂撰,道光丁亥刊。

(61)《栝苍金石志》12卷,《续》4卷,嘉兴李遇孙辑,同治甲戌浙江州府署

刊。

(62)《济南金石志》4卷,大兴王镇、崇川冯云鵷同撰,道光二十年庚子郡斋

刊。

(63)《吴郡金石目》1卷,嘉定程祖庆撰,咸丰元年嘉定程氏见古阁仿汉竹册

本刊。

(64)《山右金石录》1卷,《跋尾》1卷,高邮夏宝晋撰,咸丰元年刊。

(65)《高要金石略》4卷,高要彭来泰撰,咸丰间刊。

(66)《昭陵碑考》12卷,当湖孙三锡撰,咸丰八年戊午秋仲刊。

(67)《潮州金石略》无卷数,海阳陈宝瑛辑,底藁本。

(68)《海东金石苑》8卷,东武刘喜海撰,《补遗》6卷,《附录》2卷,吴兴刘承干撰,民国壬戌吴兴刘氏嘉业堂刊。

(69)《赵州石刻全录》3卷,山阴陈钟祥编,桐乡蔡寿臻、宛平查辂同辑,同

治元年刊。

(70)《潍县金石志》8卷,潍县郭麟辑,原稿本,有同治十年岁次辛未十月自序,墨格版心上刊“潍县金石志”五字,下刊“听渏亭”三字。起周朝,止元朝。

(71)《山右石刻丛编》40卷,天门胡聘之辑,光绪己亥至辛丑刊。

(72)《山右金石记》10卷,张煦纂,光绪乙丑刊山西通志抽印本。(73)《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12卷,甘泉毛凤枝撰,光绪辛丑仲夏会稽顾氏

刊。

(74)《句容金石记》10卷,《附录》1卷,邑人杨世沅撰,光绪间铅字排印本。(75)《东瓯金石志》12卷,嘉善戴咸弼撰,瑞安孙贻让补,光绪癸未刊。

(76)《莆阳金石初编》2卷,兴化刘尚文编,光绪庚子于福州刊。

(77)《赣石录》3卷,余姚邵启贤撰,民国九年石印本。

(78)《台州金石录》13卷,《台州甎录》5卷,《阙访》4卷,临海黄瑞辑,

民国丙辰吴兴刘氏嘉业堂刊。

(79)《江苏金石志》24卷,《待访目》2卷,不著撰人姓名,民国十六年江苏

通志局石印本。

(80)《曲阜碑碣考》4卷,阙里孔祥霖辑,民国甲寅铅字排印本。(81)《畿辅碑目》2卷,附《待访目》2卷,天津樊彬辑,民国二十四年河北

博物院铅字排印本。

(82)《邺中片羽》2卷,江夏黄濬辑,民国二十四年北平尊古斋影印本。(83)《菉竹堂碑目》6卷,明昆山叶盛撰,日照许瀚校补,咸丰八年五月刊。

(84)《瘗鹤铭考》2卷,长沙陈鹏年辑,康熙癸巳精刊。

(85)《禹碑五释》1卷,琅邪王澍辑,雍正十年精刊。

(86)《汉唐石刻目录》1卷,欈李吴文溥辑,乾隆间南野堂刊巾箱本。(87)《两汉金石记》22卷,大兴翁方纲撰,乾隆五十四年于南昌使院精刊。(88)《孔子庙堂碑》1卷,即唐本存字,《孔子庙堂碑考》1卷,大兴翁方纲

撰,嘉庆十二年精刊。

(89)《金石文钞》8卷,《续钞》2卷,涇县赵绍祖撰,嘉庆七年刊,光绪二

年重刊。

(90)《金石萃编》160卷,青浦王昶辑,嘉庆乙丑经训堂刊。

(91)《金石后录》8卷,嘉定钱坫撰,传抄本。

(92)《金石文字辨异》12卷,阶州邢澍撰,嘉庆十五年刊。

(93)《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4卷,扬州阮元编,嘉庆癸酉文选楼刊。(94)《金石存》15卷,山阳吴玉搢撰,嘉庆二十四年山阳李氏闻妙香室精刊。

(95)《寰宇访碑录》12卷,阳湖孙星衍、阶州邢澍同撰,嘉庆壬戌刊。

(96)《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无卷数,钱塘黄易撰,道光甲午刊。(97)《鸣野山房汇刻帖目》4卷,山阴沈复粲辑,鸰峰草堂钞本,内有萧山蔡名衡手校,分元亨利贞四集,墨格,版心刊有篆书“鸰峰草堂”四字。版左边线外刻有“常熟周左季家写本”八字。首有上虞罗振玉序,序首有虞山周氏鸰峰草堂写本朱印一方。又每册首有常熟周左季家钞本书朱印一方。

(98)《金石一隅录》无卷数,偃师段嘉谟撰,道光二年如见斋刊。

(99)《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4卷,嘉庆瞿中溶撰,近张氏适园刊。(100)《汉武梁祠堂石刻画像考》6卷,《图》1卷,嘉定瞿中溶撰,民国丙寅

吴兴刘氏希古楼刊。

(101)《大瓢偶笔》8卷,《铁函斋书跋》4卷,山阴杨宾撰,道光丁未秋粤东

粮道署刊,版心有“筠石山房”四字。

(102)《金石索》12卷,崇川冯云鹏辑,道光元年滋阳县署刊,金索6卷,石

索6卷。

(103)《金石苑》无卷数,东武刘喜海撰,道光戊申刘氏来凤堂精刊,近武进

陶氏以原刊影印本。

(104)《汉碑录文》4卷,鱼台马邦玉辑,道光六年灵石杨氏连筠簃刊。

(105)《周无专鼎铭考》1卷,甘肃罗士琳撰,道光壬寅阮元刊。

(106)《随轩金石文字》无卷数,上海徐渭仁撰,道光二十三年癸卯刊。

(107)《女直字碑考》1卷,附《续考》刘师陆撰,道光癸巳精刊。(108)《小瑯環丛记》2卷,扬州阮福撰,道光间刊,即《文笔考》1卷,《滇

南金石录》1卷。

(109)《青芙蓉室藏碑目》13卷,《吉金文字目》1卷,《秦汉瓦当文目》1卷,《汉晋古专文目》1卷,当湖孙三锡编,底稿本。

(110)《退庵所藏金石书画题跋》20卷,福州梁章钜撰,道光乙巳刊。(111)《南村帖考》无卷数,嘉善程文荣撰,无刻书年月,约咸丰间刊,首有道光二十五年张廷济书一通,约宣统间印铸局铅字排印本。

(112)《赵书天冠山诗帖》1卷,元赵孟頫书,朱钧摹,咸丰七年师卯敦室朱

氏精刊双钩本。

(113)《梅花溪居士缩临唐碑题跋》1卷,金匮钱泳撰,当湖孙三锡订,咸丰十年庚申刊巾箱本,又名《琳琅集腋》。

(114)《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3卷,怀宁方朔撰,同治三年刊。

(115)《补寰宇访碑录》5卷,会稽赵之谦撰,同治三年刊。

(116)《金石聚》16卷,衢州张德容撰,同治十一年二铭草堂刊。

(117)《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1卷,归安吴云辑,同治六年两罍轩刊。(118)《清仪阁题跋》无卷数,嘉兴张廷济撰,无刻书年月,约光绪间刊。(119)《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18卷,仪征汪鋆撰,底藁本,卷一之首页有砚

山手稿阴文朱印一方。

(120)《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18卷,《续录》6卷,仪征汪鋆撰,光绪元年

刊。

(121)《十二砚斋补瘗鹤铭考》2卷,仪征汪鋆编,光绪九年自刊。

(122)《古均阁宝刻录》无卷数,海宁许梿撰,光绪间刊。

(123)《金石续编》21卷,武进陆耀遹撰,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刊。

(124)《金石萃编补略》2卷,仁和王言撰,光绪八年刊。

(125)《墨妙亭碑目考》2卷,附《考》1卷,吴程张鉴撰,光绪甲申江苏书局

刊。

(126)《爱吾庐题跋》1卷,同安吕世宜撰,光绪五年门人龙溪林维源精刊。

(127)《金石屑》无卷数,嘉兴鲍昌熙撰,光绪二年十月刊。

(128)《攈古录》20卷,海丰吴式芬辑,无刻书年月,约光绪间刊。(129)《高丽国永乐好太王碑释文纂考》1卷,高密郑文焯撰,光绪庚子平湖

朱氏经注斋刊。

(130)《景教碑文纪事考正》3卷,岭南杨荣志撰,顺德区逢时参订,光绪二十一年杨大本堂刊,光绪辛丑思贤书局刊本一卷。

(131)《金石续编补跋》4卷,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

(132)《碑版丛录》无卷数,吴县王仁俊转,底藁本。

(133)《金石薄录》无卷数,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

(134)《籀鄦誃读碑记》1卷,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

(135)《金石题跋》无卷数,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

(136)《金石通考》无卷数,吴县王仁俊撰,底藁本。

(137)《思古斋双钩汉碑篆额》3卷,山阴何瀓辑,光绪癸未精刊。

(138)《中郎遗矩》无卷数,日照丁艮善编,光绪十四年戊子刊。(139)《栘林馆金石文字》1卷,日照丁□□编,光绪丙申刊,即故阙特勤之

碑释,并跋,宗室盛昱撰。

(140)《十篆斋金石文跋尾》4卷,曼殊震钧撰,底稿本。

(141)《金石古文考》4篇,长沙郑业斆撰,光绪丁酉石印本。

(142)《独笑斋金石考略》4卷,长沙郑学斆撰,光绪丁亥刊。(143)《独笑斋》金石文考第一集》5卷,长沙郑学斆撰,民国丁卯石印本。(144)《犹笑斋金石文考第二集》8卷,长沙郑学斆撰,民国甲寅石印本。

(145)《艺风堂金石文字目》18卷,江阴缪荃孙辑,光绪丙午刊。

(146)《碑别字》5卷,上虞罗振鋆辑,光绪甲午孟夏刊。

(147)《碑别字补》5卷,上虞罗振玉辑,光绪辛丑刊。

(148)敦煌石室真迹录》6卷,《附》1卷,吴县王仁俊辑,宣统元年国粹堂石

印本,分甲乙丙丁戊己6字,甲分上下。

(149)《陶斋藏石记》44卷,《藏塼记》2卷,浭阳端方撰,宣统元年石印本。(150)《校被随笔》无卷数,《补遗伪刻附》,定海方若撰,宣统二年于天津

中东石印局石印本。

(151)《金石文字辨异补编》5卷,瑞安杨绍廉撰,民国甲子石印本。(152)《八琼室金石补正》130卷,《札记》4卷,《祛伪》1卷,《元金石偶存》1卷,太仓陆增祥撰,民国甲子吴兴刘氏希古楼刊。

(153)《寰宇访碑录校勘记》2卷,《补寰宇访碑录校勘记》1卷,南海李宗颢集,萍乡文素松补,民国十五年蘧庐精刊。

(154)《衡摘金石识小录》2卷,江夏黄濬辑,民国二十四年北平尊古斋影印

本。

(155)《韡华阁集古录跋尾》15卷,《金文分域编》21卷,胶西柯昌济撰,民国二十四年铅字派印本,又名《余园丛刻》。

(156)《河朔金石目》10卷,《待访目》1卷,《河朔访古新录》14卷,会稽

顾燮光撰,民国十九年铅字派印本。

(157)《铁云藏龟》无卷数,《藏陶》无卷数,附《泥封》1卷,丹徒刘鹗编,光绪甲辰抱残守阙斋石印本,《藏龟》272页,《藏陶》142页,《泥封》43页。(158)《龟甲兽骨文字抄释》2卷,日本林泰辅辑,大正六年搉古斋石印本。

(159)《殷虚文字类编》14卷,《检字》1卷,上虞罗振玉考释,番禺商承祚类次。《待问录》13卷,番禺商承祚撰。《殷虚书契考释》1卷,上虞罗振玉撰,

民国癸亥刊。

(160)《殷虚书契前编》8卷,上虞罗振玉辑,民国壬子影印本。

(161)《殷虚书契续编》6卷,上虞罗振玉辑,民国二十二年影印本。

(162)《金石综例》4卷,嘉兴冯登府撰,道光七年刊。

(163)《碑版广例》10卷,长洲王芑孙撰,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精刊。

(164)《金石学录》4卷,嘉兴李遇孙撰,道光四年芝省斋刊。(165)《汉石例》6卷,宝应刘宝楠撰,同治八年湖州丁彦臣于山东济南府刊。

(166)《金石学录补》3卷,归安陆心源撰,光绪五年刊。

(167)《语石》10卷,长洲叶昌炽撰,宣统已酉刊。

(168)《金石学录续补》2卷,《附录》1卷,《拾遗》1卷,余杭褚德彝撰,民国已未余杭褚氏石画楼以古宋字排印本。

(169)《梦碧簃石言初集》6卷,会稽顾燮光撰,民国丁巳石印本,民国乙丑

以古宋字排印本。

北朝碑刻

北朝碑刻 北魏王朝的建立及孝文帝的改革,使遭到严重破坏的北方经济也开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之也出现了文化繁荣。北魏的书法艺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巨大的发展。这时期南北碑版书风已逐渐到全面的趋向统一。这说明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相联系的,这充分说明了北朝碑版书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北朝的书体,是沿袭汉碑分隶而来,盖其族望质朴,不尚风流,均守旧法,很少变通,书体猥拙,不似南人之风流蕴藉,故与南朝书风异趣。北朝不像南朝禁止立碑,而且北朝崔卢世族,既善属文,名篇巨制,自然立碑甚多。加上佛教盛行北方,造像题记不知凡几。许多是出于石工之手,造像记尤其如此。故猥琐鄙恶者不少,但好的也很多。同时,自唐以来专重二王手迹,宋承其风,于是中原碑碣,很少有人问津,任其霾蚀。但也有有利的一面,即榷拓者少,所以西北诸省,千年前所立碑,往往至今尚存。 孙秋生造像记 孙秋生造像记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和大量造像。仅以“龙门造像记”而言,共达三千六百种以上。这些对魏碑书体特点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杂居,促进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汉文化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营养,使之更加丰富多彩。北朝尤其是北魏时代碑版的书法,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又是石刻艺术和书法艺术两者完美结合的共同体。这种魏碑体,以方笔文体为主,后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尤其受到南朝楷书的影响,掺杂圆笔道,字体渐趋圆秀。到了北齐、北周时期,逐渐改变魏碑体,而由瘦硬的书体取而代之。到了隋代碑刻书体,已成为很成熟的楷书。 元显隽墓志铭 由于北朝没有禁止立碑的规定束缚,所以北朝的碑版很多。最多当推北魏,其次是东魏、西魏,这时立碑之风极为盛行。这时期的碑不但数量多,而且又都非常精美。这种碑版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书法造诣上,都可以与东汉的隶书碑版相媲美。这种北朝的石刻,不只指具有碑的形式的一些石刻,而且还包括着北朝各种石刻在内,如墓志、塔铭、摩崖、造像题记、幢柱刻经等。所以,自北魏至北周,整个北朝时期内的石刻,可以说数以千计。这些石刻,大多数出自民间无名书家之手,为后代留下了许多赞口不绝的杰作。尤其是楷书,到了北朝,形成了独具风貌,故人们称谓“魏碑”,也称谓魏碑体。这种字体基本上属于楷书范畴。在书艺方面,有着其它时代不可具有的特色,即崇尚自然和天趣。开创了这一代的书风,这和汉碑、唐碑各自体现了一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峰,并派生出各种流派。 北朝的碑版很多,以造像记来说,当以龙门造像为最多,其中以二十品为精品,世称“龙门二十品”,尤其以杨大眼、孙秋生、始平公、魏灵藏为最佳,是龙门造像中的最精品,并最有代表性,世

传拓技法与拓本赏析

传拓技法与拓本赏析 古籍馆金石组 传拓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技艺,其基本技法主要有扑拓、擦拓两种。传拓时根据着色的不同、器物的不同,又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些多种多样的技法在传世的大量拓本中都有反映。如轻薄淡雅的蝉翼拓,浓黑闪亮的乌金拓,浓淡墨相间的镶拓,以朱、蓝等多种颜料拓成的朱拓和彩拓,用来拓制古器物形制的全形拓,以及专门拓制造像的高浮雕拓法等等。除了严格意义上的传拓,还有一些特殊的技法,不必经由捶拓这一步骤,亦能复制碑帖器物上的图文,如双钩、响搨、颖拓等。 扑拓与擦拓 扑拓法以扑子蘸墨,均匀扑于拓纸上,是最常用 的传拓方法。其特点是墨色均匀,周到精细,能最大 程度地体现原碑风貌。擦拓法以擦子蘸墨,平行而快 速地擦在拓纸上,传拓法帖多用此法。与扑拓法相比, 擦拓法的优点是用时少、速度快、光泽好,缺点是只 能用于较为平坦的碑石,凹凸不平者则难于操作。 全形拓 全形拓又称器物拓、图形拓、 立体拓。它是一种综合了素描、绘 画、传拓、剪纸等技术的特别技艺。 早期的全形拓不用整张纸,是将器 物各部位的纹饰及器铭分拓,再把 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按事先画好的 图稿拼粘在一起,故此也叫分纸拓。 现今青铜器全形拓的方法是:在拓 器物前,先选择出更能代表该器物 特征的最佳角度, 然后用铅笔在准扑拓法 大克鼎 噩侯御方鼎

备好的宣纸上轻轻画出“⊥”形图,以表示器物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再以“⊥”形图为基础,画出被传拓器物原大的线描图,随后把标有器物各部位位置的宣纸分先后覆在被拓器物上,用蘸有白芨水的毛笔刷湿,上纸,用棕刷刷实,用墨拓黑后揭下,在拓完器物的各个部位以后用喷壶喷水把拓片整理平整,完成全形拓。 响搨 响搨是摹搨善本碑帖或法书墨迹的一种方法,即将薄纸覆于帖上,用细若游丝的线将字画的轮廓双钩描摹下来,或以薄纸覆帖上,就明窗等透光处影摹,再行填墨或用小扑子补墨。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记载:“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然圈隐犹存,其字亦无精采,易见。”宋人黄伯思《东观余论》中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搨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窗景而摹之,又谓响搨焉。”

碑刻研究

古代碑刻概览 ——从媒介的角度 黄子祺201111082025 内容概要: 关键词: 碑刻是我国古代地位特殊的一类图文载体,它凭借其难以比拟的时间上的永久性,不仅在历朝历代纪事表功、祭祀丧葬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甚至在竹简、锦帛等与之同时代的媒介已经逐渐突出历史舞台的今天,碑刻这一从未占据主流的古老媒介形式仍然在一些重要场合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这种现象或多或少的体现出了碑刻作为一种媒介的不可替代性。而目前学术界对于碑碣刻石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内容研究,对“碑”这一载体本身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试图对这一空白进行一点补充。意即不局限于研究碑刻的文本,而从媒介史的角度对其概况与演变进行简单梳理,并借助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分析作为媒介的碑刻自身的属性和特征对其内容的反作用以及对其地位的影响。 一、碑刻概况 (一)碑刻的定义 任何研究都是对特定对象的研究,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清晰的定义,那么对该存在的起源与发展、特征与功用方面的讨论也将无从展开,碑刻研究也是如此。究竟什么是碑?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至今没有一个较为权威的、被普遍接受的答案,对于绘有画作的石头、摩崖、不规则刻石等是否属于碑的范畴也存在见仁见智的意见。在这里我们首先梳理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碑”,按《说文解字》的解释,“碑,竖石也”,段玉裁的注文就此补充说“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辞源》的解释也与此类似,其“石刻”条区中“碑”的说法是“长方形立石”,由此可见古代对这一概念大多采取了从形制上加以定义的方式;而《新华字典》(第十版)将其解释为“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这一释义则更多的是从内容和功用的角度出发的。“碣”是与之类似的概念,《新华字典》解释为“圆顶的石碑”、在《辞源》中则为“刻字的圆首、上小下大的石头”,由此可见碣是碑的一类。“摩崖”是又一经常与之相提并论的事物,指“在山崖上刻的文字、佛像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由此,可以作这样的总结,学术视野中,狭义的碑是“刻有文字的、经过精心磨制加工、有一定规格尺寸的长方形立石”,广义的碑是刻以文字的石头,“凡刻石之文皆谓之碑”(叶昌炽《语石》)。 如前文所言,本文试图从媒介的角度对碑刻进行研究,因此,恰切的定义应最大限度的将对象与其它媒介区分开来,以便讨论它独有的属性及其影响。基于这一出发点,笔者试图这样定义本文中所要使用的“碑”的范畴:就材质而言,它应当是石头(或其他具有坚固性、耐久性的材质,如金属);就手法而言,采用雕刻的方式表现内容;就功能而言,被用于表达、传承某种特定的信息和意义(这种定义包括了“无字碑”等特殊的碑刻),至于其形状、大小、位置等次要方面不影响到作为媒介的碑刻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此不作为定义的一部分。(二)碑刻起源

碑帖拓本定级标准

碑帖拓本定级标准 (初稿) 2011-07-06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1.2-2002)中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的国家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组织起草。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 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文物出版社、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上海图书馆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施安昌、孟宪钧、冀亚平、胡海帆、刘心明、仲威、卢芳玉。 引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明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国家,传拓技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发明。一千四百年来,拓本保存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丰富多彩的书法、绘画艺术。 由于天灾人祸,唐、宋、元三代拓本幸存者寥若晨星,弥足珍贵。拓本拓制时间有早晚之别,保存内容有完残多寡之异,原物亦有存佚之殊,存在形式

有整幅和割裱之分,文字种类有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外国文字之别。为了加强对拓本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确定拓本的级别十分必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发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和《一级文物定级标准举例》所记述的拓本藏品定级的文件精神,并遵循拓本鉴别的“三性原则”,同时考虑到全国各地所存拓本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依照本标准定级的拓本,等同于相应级别的文物。 本标准的定级对象,是通过传拓得到的金石器物的拓本。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拓本基本术语、定义和拓本级别。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型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拓本保护、整理和利用工作,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业务单位使用。 2术语和定义 2.1传拓与拓本 传拓是用纸、墨和传拓工具从金石器物上棰印其文字和图画的技法。通过传拓所得到的墨本叫拓本,又称拓片。 2.2xx 金石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古铜器和石刻,广义包括甲骨、金属、玉、石、陶、泥、木、竹、墨等材质的器物。本标准用其广义。 2.2.1甲骨 主要指商周时期用于占卜并有契刻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2.2.2青铜器 用红铜与锡合金制作的器物。2.2.3碑刻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赏析(收录比较全面)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赏析(收录比较全面) 碑刻墨迹与敦煌书法【上尊号碑】曹魏之时,三国鼎立,儒、道、佛三教并行,社会思想比较开放.文风亦尚通脱、清峻。魏初诸刻书法,一反汉末分隶之古厚典雅而为空灵峻丽.就汉字字体的演变而言,魏初诸刻是由隶变楷的桥梁;就书风而言,它们浸淫灌溉了两晋南北朝乃至隋及唐初之书法。《上尊号碑》的书法,以”方整峻丽”著称于世.传为梁鹄或钟繇书,皆不可靠.明赵崡谓:”此碑或曰梁鹄书,或曰钟繇书,未有的据.然隶法遒古,非二公不能,自是钟鼎间物也.”此碑书风与书法作品《受禅表》极相似,惟字形稍方,一如《受禅表》所述,同为开启魏晋书风的先导,涅润后世,至深且远.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曹操曾下令禁碑.故曹魏时代,除个别皇家巨制之外,存世者极少.记东汉献帝末年,华歆、贾诩、王朗等对曹丕劝进之事,实际是曹丕玩弄的一个政治手腕,他随后即正式禅位称帝。此碑一向与另一魏初丰碑《受禅表》并称.二碑均在河南许昌南三十里曹魏故城之古城村汉献帝庙中,皆南向,一东一西,巍然相峙.依事理推之,先劝进,后受禅,或同时并举.《受禅》既立于黄初元年,则此碑之立当不会太晚或与《受禅》立于同时.《上尊号碑》书风严整庄重,体势雄强奇伟,劲健沉稳。也称《劝进碑》。考为黄初元年立。隶书。额阳文篆书“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在河南临颖繁城镇。北京故宫博

物院藏明拓本。是三国魏时著名碑刻,也是汉末官制文字的隶书代表作。虽此碑书风整齐划一,然它却于匀整平稳之中体现了书写技巧的灵动之美,并能体现自身的个性与特色,这足以说明此碑非一般书者所书,而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书法家所书。三国魏书法欣赏:【孔羡碑】平实之中矫捷之致【孔羡碑】书法结字方正宽绰,骨力健劲,气势瑰伟,用笔方齐质拙,茂密雄强,如斩钉截铁,开六朝分楷先河。近世著名书画家杨钧,于汉魏诸碑独喜《孔羡》,可谓推崇备至。其跋临本《孔羡》云:”学两汉书,有四要义:一曰沉着,二日平稳,三曰开展,四曰铺毫。四者俱备,《孔羡》一石而已。”文后有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正书题云:”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十字。此碑为魏初著名碑刻之一,与《大飨群臣碑》、《上尊号碑》、《受禅表》并称。碑文记魏文帝曹丕称帝后之黄初元年,诏封孔子二十一世孙孔羡为宗圣侯,以奉孔子之祀,并命扩修旧庙,设吏卒以守卫之事。其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书法作品《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杨守敬《平碑记》云:”此碑以方正板实胜,略不满者,稍带寒俭气,六代人分楷多宗此种,惟北齐少似之者。”可以窥见此碑对北朝方严灵秀的楷书的形成和发展,是有渊源关系的。《孔羡碑》用笔以方为主,融以圆笔,结体端庄,疏密得适,具有一种雄强坚实的气势,为魏隶中不朽之作。书风古质遒劲,雄稳沉着。《孔羡碑》黄初元年即220

崇左市古代碑刻资料

崇左市古代碑刻资料 序号名称年代作者出处保存情况(亡逸、原碑保存、有拓片存世、仅存文 字等) 一、崇左市区 1 太平府儒(学记)明邱濬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2 钟楼记明邓炳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3 胡公祠堂记明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4 平定安南碑明罗钦顺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5 归化图记略明田汝成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6 太平府重修学宫记明黎澄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7 重修建左州各处公署 祠庙记明邓体静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8 太平府题名记明邓洪震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9 南关……记明徐师臯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0 修筑关城记明吴辅国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1 重修太平府胡公祠堂 记明张瀚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2 重修城隍记明麦琛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3 城隍庙碑记明黎淳雍正《太平府志》卷三十九《艺 文三》 14 翁公祠堂记明江一桂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5 九府学田记明杨芳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6 太平府学田记明蔡迎恩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7 郭公祀田记明蔡迎恩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8 太平府尊经阁记明钟继英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19 修伏波庙记明王之楮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0 左州牧题名碑记明高珍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1 重修太平府城碑记明龙文光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2 重修太平府署碑记清马正午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3 太平府远景楼记清高不矜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4 东西轩记清高不矜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5 重修南门渡头碑记清黄良骥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6 南坡书院记清陆祚蕃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7 书院请祀解先生记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8 太平郡守黄公去思碑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29 风门岭石桥记清高熊徵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0 永济桥碑记清周涌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1 博感洞记清李铨雍正《太平府志》卷四十《艺文 四》 32 重修左州学宫序清李铨康熙《左州志》下卷《艺文》此篇或非碑刻文 字 33 左州碑记明黄层识《崇左县志?附录》,广西人民社, 1994 原注:此碑今存 左州小学校园 内。

金石拓片-----为历史开一扇窗

金石拓片-----为历史开一扇窗 金石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孙诒让间诂:“《吕氏春秋·求人》篇云:‘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高注云:‘金,钟鼎也;石,丰碑也。’”韩愈《平淮西碑》:“既还奏,群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戴名世《序》:“扬厉无前之伟绩,可以勒之金石,垂于无穷。”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五篇:“始皇始东巡郡县,羣臣乃相与诵其功德,刻于金石,以垂后世。”拓片《汉二十四字富贵吉语砖》锦庐艺术馆藏释文:富贵昌宜官堂意气阳乐未央长相思勿相忘爵禄尊寿万年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也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北魏释迦牟尼佛像》锦庐艺术馆藏《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老残问那道士说:‘西廊下那块破石片是什么古碑?’道士回说:‘就是秦碣,俗名唤做泰山十字。此地有拓片卖,老爷们要不要?’”鲁迅《书信集·致王正朔》:“其拓片一包,共六十七张,亦已于同日收到无误。”杨朔《泰山极顶》:“你如果想捉住点历史的影子,尽可以在朝阳洞那家茶店里挑选几件泰山石刻的拓片。”《北魏巩义

石窟寺飞天》锦庐艺术馆藏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科技、建筑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有益的材料。广义的拓片就是将宣纸蒙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 和文字,数量、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如甲骨青铜、碑刻墓志、摩崖造像、钱币画像等。狭义的拓片主要指碑拓。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感受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北魏《张玄墓志》,东吴《天发神谶碑》以及唐柳公权《宋拓神策军碑》等皆为孤本。若没有拓片,将难睹庐山真容,遂成“迷局”。《汉画像砖龙凤护佑》锦庐艺术馆藏古时,拓片技艺因难度较高且要求严格,在中国文化中还算是一门传统手艺。中国拓片技艺分南、北两大派系,派下又分支系。古时的石刻书法作品多以拓片形式存在于世。自宋代起,“北碑南帖”简单地概括了南北派系的主要分歧。南派着重于帖学(墨迹书法),北派则注重碑学(石刻书法)。南北二派在五胡乱华时期因政治原因隔离开来,南派通过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前后五朝,北派以后赵、前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一脉相承,至唐宋二派形成现状。南派以苏派为代表,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代表大师。《汉画像砖凤仪天下》锦庐艺术馆藏拓片制作手法不同:简单可将纸覆盖在刻有欲拓内容的硬平面上,倾斜铅笔头,轻轻涂画,使图文的凹凸不

古代纹样

一、忍冬纹 忍冬是蔓生植物,忍冬纹即类似忍冬花植物的花纹。东汉末期开始出现,南北 朝时最流行,因它越冬而不死,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上,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以后又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 二、卷草纹 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 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因盛行于 唐代故名唐草纹。 汉代图案中已有卷草纹。南北朝时期,卷草纹大量运用于碑刻边饰,风格简练 朴实,节奏感强,在波状组织中以单片花叶、双片花叶或三片花叶对称排列在 主干两侧,形成连续流畅的带状花纹。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多绘有卷草纹,其素材多取忍冬。唐代卷草纹广泛流行,多取牡丹的枝叶,采用曲卷多变的线条,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叶片曲卷,富有弹性;叶脉旋转翻滚,富有动感。总体结构舒展而流畅,饱满而华丽,生机勃勃,反映了唐代工艺美术富丽 华美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卷草纹的范模(见图[唐代壁画中的唐草纹图案])。唐代以后,唐草纹传承不断,素材除忍冬、牡丹以外,又有石榴、荷花、菊花、兰花等。明代中期重视以荷花为主体的唐草纹,后由荷花图案演变为串枝花图案, 并广泛运用在织锦上。明清两代的唐草纹风格趋向繁缛、纤弱,失去了唐代的 生气,但仍然是重要的传统图案。现在,唐草纹多见于建筑装饰及染织、家具、陶瓷等装饰。 三、缠枝纹 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 要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雕刻、陶瓷、家具、漆器、编织、刺绣、玉器、年画、 剪纸、碑刻等,甚至连糕饼木范都离不开缠枝纹。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这些植物本系吉祥花草,多为世人所赞咏,例如金银花,又称“忍冬”,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再例如凌霄,宋代杨绘《凌霄花》诗云:“直绕枝干凌霄去。” 对于该花的勇于攀登,凌云直上的品质,清人李笠翁评说道:“滕花之可敬者, 莫若凌霄。”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物。缠枝纹 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原始构思可见于战国时期,当时在漆器的表现装饰纹样中,有二方连续纹样与四方连续纹样,它虽然表现的是“云气”,但它反复、交 替与穿插的艺术手法,事实上已具备了缠枝纹的基本特征。到了汉代,缠枝纹

感受一下翰墨之韵拓片之美

感受一下翰墨之韵拓片之美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这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艺。 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常将重要的典章制度、法律、文献镂之金石,宜子孙永保。战国以后,“金”——青铜器渐渐式微,石刻方兴未艾,在宣扬政教思想、孝悌传统和佛教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原因无他,因石料易得,石质牢不可摧,能显出神圣庄严之气象也。 自东汉始,书法渐成为一门艺术,为便于欣赏和学习,时人便有了复制金石文字的需求,我国先民独创的传拓技术发挥了作用。相传,传拓产生于隋,最早的用途便是临摹习字。

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宋太宗时,《淳化阁帖》的问世,更是带动了刻帖的兴盛,引发了文人收藏、记录、研究古物的风气,金石学作为一门学问由此兴起,其所依托的载体——拓片一时炙手可热。 宋代著名的文学大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其中的一个“一”便是指他收藏并引以为傲的“一千张拓片”;赵明诚、李清照也深陷这股热潮,他们“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是正讹谬,去取褒贬”,编为《金石录》;夫妇二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及“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的书斋之乐,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金石学大盛则是在清代,从乾嘉到同光年间,黄易、阮元、吴大澂等前赴后继。履荒榛,探窈壑,登危峰,伐颓垣,访碑拓碑,并出版一系列理论著作,共同迎来了传拓技艺及拓片收藏的鼎盛期。 此风潮至民国时期尚有余波,胡适、郭沫若、齐白石、鲁迅先生等均热衷收藏拓片。 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古代金石学者和收藏家将拓片作为其文化和学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借助拓片,研读铭文,以考订经史,鉴定古物,编纂谱录。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软件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软件《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的内容由十几位石刻文献研究专家潜心数年,精心编选而成,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结合书籍本身之宏富内容,并利用 多年积累的电子典籍制作之高新技术,又推出一款数字化典籍精品——《中国历 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 强大的全文检索系统、高质量的数据保证、多语言平台支持、精致的用户 界面 《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中的文献资料经过全文数字化,文献内容字字可查、句句可检,读者可利用全文检索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 信息量。系统提供中日、简繁、异体汉字关联查询,打破了时空、地域的汉字使

用习惯,增强了知识检索的全面性。软件提供了逻辑检索及字、词间距检索。同 时读者也可以不输入任何检索文字实现按朝代浏览碑文。此外系统还提供联机字 典、文字代码页与原书图像页关联、复制打印、添加注释、纪年换算、八卦查询 以及手写输入等功能。《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全文检索版已经使该书成为读 第 1 页共 2 页 者研究史料、撰写论文的现代化工具。 数据处理生产线使用我公司自主研发工具产品 -『数码翰林』,利用OCR自动识别技术,结合联机校对软件及专家级的疑难字甄别过程,实现高效率的全文数字化工作,确保文字的高质量输出。 无论读者使用何种语言的Windows操作平台,均可无障碍地运行该软件,使《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电子版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 软件提供精致仿古的用户界面,使读者在检索浏览的同时获得精品般的视觉感受。 由于历史原因,石刻文献大多分别散见于数以万计的文献之中,给研究者带来利用上的极大不便。原书编者查阅了现存的千余种的金石志书(包括地方志中 的金石志),经过认真对比去重,从中精心辑录出一万五千余篇石刻文献,并附 有历代金石学家撰写的考释文字,总计1150万字。所有碑文按朝代排序,利于

中国历代书法家(碑刻)列表

甲骨文 西周 颂鼎 大盂鼎 毛公鼎 散氏盘 虢季子白盘 春秋战国秦公簋 越王勾践剑石鼓文 秦朝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秦诏版铭秦权量铭西汉 群臣上寿石刻五凤刻石 新莽 居延竹简 嘉量铭 莱子侯刻石 东汉 敦煌简(草) 三老讳字忌日记开通褒斜道刻石祀三公山碑 嵩山三阙铭 裴岑纪功碑 景君碑 石门颂 乙瑛碑 礼器碑 郑固碑 淮源庙碑

封龙山碑西岳华山碑鲜于璜碑张寿残碑衡方碑 史晨碑 西狭颂 张景碑 孔彪碑 郙阁颂 武荣碑 杨淮表记鲁峻碑 娄寿碑 熹平石经韩仁碑 尹宙碑 校官碑 王舍人碑白石神君碑沈君神道碑曹全碑 张迁碑 夏承碑 袁安、袁敞碑张芝 三国 钟繇 皇象 上尊号奏 受禅碑 孔羡碑 范式碑 曹真残碑 王基残碑 三体石经残石谷朗碑 天发神谶碑禅国山碑 谷朗碑

晋朝 陆机 索靖 王羲之 王献之 王珣 南北朝 <碑刻> 吊比干碑 广武将军碑 中岳嵩高灵庙碑爨宝子碑 爨龙颜碑 龙门二十品 高贞碑 张猛龙碑<摩崖> 泰山金刚经石门铭 四山摩崖 <墓志> 元略墓志 刁遵墓志 司马显姿墓志刘贤墓志 元偃墓志 元彬墓志 元简墓志 韩显宗墓志元定墓志 元羽墓志 穆亮墓志 显祖嫔侯墓志元始和墓志寇臻墓志 元绪墓志 奚智墓志

元勰墓志 元保洛墓志 杨范墓志 元侔墓志 元诠墓志 元显儁墓志 元飏妻王氏墓志高成嫔耿氏墓志孟敬训墓志 元珍墓志 元飏墓志 显祖成嫔墓志山晖墓志 王桢墓志 皇甫辚墓志 元彦墓志 元怀墓志 崔敬邕墓志 王诵妻墓志 李兰墓志 寇凭墓志元佑墓志 元腾墓志 寇演墓志 元(言慧)墓志刘阿素墓志 叔孙协墓志 司马(日丙)墓志李璧墓志 穆纂墓志 刘华仁墓志 杨氏墓志 王遗女墓志 常季繁墓志 鞠彦云墓志 元勰妃墓志 元(日卓)墓志元纂墓志 李谋墓志 元寿安墓志 高广墓志 鲜于仲儿墓志刘玉墓志

山东古代石刻简介

山东古代石刻简介 山东古代石刻文物十分丰富。这些古代石刻艺术品无不透露出丰厚的齐鲁文化的底蕴。不仅对于山东地区古代文字、书法、绘画、雕塑、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山东古代石刻文物历史悠久,上溯先秦,下至明清,遍布齐鲁各地,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种类区分看,山东地区现存秦汉碑刻60多种,秦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历经劫难,保存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汉代碑刻既有雍容华贵的庙堂艺术极品,也有率意纯真的民间书体。汉代画像石中,嘉祥武氏祠、长清孝堂山石祠早已蜚声海内外,建国后又发掘了沂南北寨、安丘董家庄等大型画像石墓。北朝佛教摩崖刻经,雄逸高古,气势宏伟,后世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云峰刻石或鸿篇巨制,庄严肃穆;或信手挥洒,轻松活泼。以青州龙兴寺为代表的佛教造像以其独到的地方特色引起世人瞩目。历代墓志亦不乏精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山东古代石刻前后延续达2200多年。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基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石刻所记事件,大都能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或补史之缺,而且都与山东古代社会的兴衰变迁有关。从其艺术构思看,有的点题意境,有的借景寓情,可谓意境契合,构思巧妙;从艺术风格看,有的顺石势而飞舞,有的随山势而奔腾,有的洒脱飘逸,有的端庄严肃,真可谓百花齐放,洋洋大观。从雕刻技法探究,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刻法,构图方式灵活;就其书体而论,真、草、隶、篆,各体具备,欧、柳、颜、赵,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部生动的书法艺术发展史。可以这样讲,山东的古代石刻以其雄气而霸天下,以其奇美而惊世界,堪称“气魄、宏伟、深沉”。 最古老的文字石刻 碑是我国历史上珍贵的礼俗文化产物,它自秦汉出现后,绵延使用两千多年。作为一种文字载体,它所蕴含的大量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礼制、地理等方面的信息,历来为史学家们探史、证史的第一手资料。依据内容,碑可以分为神道碑、功德碑、记事碑、典籍碑、造像碑、题名碑、宗教碑、地图碑、书画碑等,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山东是秦汉碑刻遗存最多的地区,其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故有全国汉碑半山东之说。包括早年出土的30多种,新近出土的30多种,见于著录、原件已佚的60多种。这一碑一石都是历史的醒目标记。 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的秦二世刻石,堪称稀世珍宝。始皇刻石早已不存,仅存二世刻石残石,它被称作年代最久、价值最高的文字石刻。此石珍贵,不仅它系秦二世胡亥诏书,而且是丞相李斯篆书并镌刻而成。原立于泰山顶玉女池秦始皇刻石之旁,后移至岱庙东御座内。刻石原文222字,现仅存十字。秦刻石是秦始皇“书同文”后使用的秦篆的标准字体。又因为它是为皇帝记功而书,且由皇帝视临目睹,书法水平也要特别高超,刻石代表了秦篆的最高水平。秦二世刻石也因此被称为小篆之祖师。

南朝碑刻

南朝碑刻 南朝宋、齐、梁、陈是楷书盛行的时期,楷书经过魏、西晋的发展,到东晋已趋成熟,南北朝碑刻书法大都是楷书书写的。南朝著名的碑刻有:宋《爨龙颜碑》(此碑与东晋大亨四年,即:405年的《爨宝子碑》并称“二爨”。爨龙颜活了六十三岁称“大爨”,爨宝子活了二十三岁称“小爨”),齐《吴郡造维卫尊佛题记》,梁《瘗鹤铭》、《太祖文皇帝神道阙》等。其中以《爨龙颜碑》、《瘗鹤铭》为最著名。前者是楷书,带有隶意,笔势方折雄劲而又具飞动之势。后者刻在山崖上,随山刻石极为自然,书法潇洒而有法度,字画厚重、笔势飞动,其中间杂行书,笔法方圆并用,严谨有法度。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另外,还有墓志:《刘怀民墓志》、《刘岱墓志》、《桂阳王妃慕昭墓志》等。这些墓志上的书法都是比较成熟的楷书。 《爨龙颜碑》局部 南朝碑刻,大体由东晋为南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的碑刻,也大多继承了东晋的风气,好书法的风尚仍不亚于东晋。上自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其喜爱书法。可是,南朝至齐末,仍承袭东晋禁碑的规定,当时曾有“南朝禁碑,至齐未驰”之说。因南朝仍沿魏晋遗制,有禁之律,故造成书法流传帖多于碑。所以,一般来说南朝碑版流传下来的很少,但并不是绝对没有。其原因:不外乎有的蒙朝廷特许而立;有的亦间有犯禁现象,所以尽管在禁碑的南朝三百年间,所建立的碑版亦不下数百种。可是,因受到人为的破坏,这是碑碣的莫大厄运。所以存留于今的不过数十通。《刘怀民墓志》书在隶楷之间,凝重圆润,与《爨龙颜碑》、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相似。刻的虽不甚精,但刘宋刻石与之相似者少,故为世所重。

刘怀民墓志 宋《爨龙颜碑》,为刘宋正书碑刻。字体方正,险劲简古,有气魄而多变化,仍存隶意,自有意度,为楷隶极则。这种雄浑庄严的书体,实为北魏碑的先河,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梁《瘗鹤铭》 梁《瘗鹤铭》,真书,文自左而右。此碑的书法艺术是代表了南朝的时代风格,虽已是成熟的楷书,但仍能看出篆隶笔势的遗意。其笔势富有骞举意趣,飞舞回旋如鹤翅高翔。可见,此碑的书法精妙,使历代文人为之赞叹。自宋代吴琚直至清末龚自珍、刘鹗等都有“我生好读浮邱经,焦山来访瘗鹤铭”的雅举。它亦是研究我国书法及碑刻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学习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范本。 总之,由于南朝文化发达,艺术兴盛,这大大有利于书法的进步。同时,在这动乱的年代,不仅老百姓遭殃,连中、小地主、士族也大感失意,使人们精神上感到空虚,以信仰佛教来寻求精神寄托。正因为佛教到了南朝有了长足发展,各地的佛寺,激剧增加,塑造佛像。在造像方面,大多用金属铸造形象。这就势必延聘文学之士或书法家来撰文纪事,更为普遍的是凿石作碑碣,或在天然的岩石上凿刻,即称摩崖刻石。这种自然会使书法艺术得到普遍的发展。

拓片的装裱

拓片的装裱 (一)全拓的装裱 为了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在博物馆陈列或展览中,一些实物必须靠好的形式来体现。 有些陈列品,如石刻和青铜器的文字或花纹,就必须依靠拓片这一表现手法全面地表现出来,通过艺术处理,才能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参展的拓片必须经过精心的托裱。拓片的托裱是一种专门技术,它与字画的托裱是有区别的。石刻上的文字和纹饰都以凹凸不平和黑白不同的变化呈现在拓本上。在托裱时千万不能将其刷平展开。如果刷平展开就会使字和花纹变形,原物的本来面目就会失真,则是大错误。 托裱对拓片有着保护作用。拓片使历代名迹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成为我国非常珍贵的民族二化遗产。如:我国古代的著名学者欧阳修,曾把他收集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汉唐石刻拓本2000多余件,装裱成轴,多达千卷。在徽宗宣和末年,编成了一部30卷的《金石录》,当然对这些拓本长说也是一种保护。 在对拓片进行托裱之前,首先要对拓片进行仔细的观察,确定方案后方可实施。因为传拓时是把纸刷在字和花纹的里面,这里面的纸即已伸开,到了拓成揭起时,虽然宣纸有收缩性’但伸耳的部分绝不会恢复如前。 尤其对新拓片,在托裱之前,把它折叠起来,用纸包住,不要压得太实,避免文字紧贴。放进蒸笼内蒸20一30分钟,使墨胶牢固地定在

拓片上,不至于在托裱过程中因湿水而脱墨。 具体托裱方法是把要托的拓片反铺在台面上,在上浆水时,不能用大排笔,只能用两三管小排笔或大毛笔。用羊毫笔蘸浆水,在刷浆水时,一定按拓片纹饰或文字的结构,用笔慢慢刷抹。拓片有皱纹的地方,让它原样皱着。浆水上湿点关系不大。将托纸覆上后,用鸡毛帚轻轻一扫,稍等一会儿。将吸水纸铺在旁边,把上好托纸的拓片提起,放在铺好的吸水纸上,用棕刷刷实, 起吸湿作用。然后在托好的拓片四边刷上稠浆,在下边贴一小纸条作启口,上墙。待数日干后揭下,裁剪整齐即可。留边应宽,以便书跋题笺。 在托裱立体图形拓片时,其方法与上述托裱整张拓片方法相同,只是应将青铜器铭文的全文粘附在立体图形上端的某一位置上,要合乎章法。这样,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立体图形拓片。装裱成轴后,可作为艺术品欣赏或珍藏。 (二)册页的装裱 装裱之法因人所好不同,目的不一,其装裱形式也就不一样。在唐宋时期盛行剪裱本,也就是将拓片剪成条分页装裱成册页。如敦煌石室发现的四种碑刻古拓,仍保留唐代的形状,为剪裱本。有些人把好的字剪下来进行装裱,则是为了以之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此方法要求拓片的字数和行数,必须依照原石刻的文字顺序,其跳行空格、损泐之字均不能剪弃,也都应尽量剪裱。每页有若干行、抬头、年月、落款以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均应画好样式;文词必须连贯,方

]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资料综述

[莎日娜]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资料综述 发布日期:2008-01-15 作者:莎日娜 [摘要]诸多蒙古学金石碑刻收集、整理、考释和译文研究等方面的论著,以及文物考古对蒙古学金石碑刻的不断发现,不仅足以弥补古代文献典籍对蒙古族历史风云和社会概貌记载之不足,而且其可资利用的史料价值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世界蒙古学研究的基础史料之一。部分有关蒙古学金石碑刻研究书目,是海内外蒙古学研究者开发利用金石碑刻研究资料不可或缺的检索工具。 一、蒙古学金石碑刻收集、整理、考释及其译文研究的基本概况 金石碑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其不仅以独特的载体形式保存了大量的书法篆刻艺术,而且也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风俗、宗教、哲学及语言文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金石碑刻无疑对蒙古学研究及史学考证弥足珍贵。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对金石碑刻及其史料的挖掘和研究意识不断增强,并把金石碑刻的收集、整理作为当今蒙古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中外学者对蒙文以及蒙古学的汉文和其它文种碑铭研究进行收集整理方面的重大发现,以及诸多金石碑刻研究成果及文物考古的不断涌现,已为蒙古学研究及史实考证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对蒙古学研究领域的拓展产生了及其重要的意义。 1、对碑文实物的研究整理 蔡美彪发表于1996年的“八思巴字蒙文碑石译存”一文,以其在1958年春赴河北昌黎县参观,途经道者山云峰寺址处发现的一通元代蒙汉文圣旨碑的残存为依据,并以对此碑石译存进行的探考记录为主,介绍了昌黎云峰寺残碑存遗录有汉字刻石残文、八思巴字蒙文残存、八思巴字蒙文音义的详细情况,并通过与衮州蒙古文墓碑译释,即北京大学藏山东衮州元代八思巴字碑拓一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和阐述,认为:“元人文集中录存蒙古官员碑铭屡见不鲜,以八思巴字书写的蒙文碑记为此前所未见”。指出“此碑记虽然文字不多,实为罕见的遗存”[1]。从而为八思巴字蒙文石碑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另在其1979年发表的“元代道观八思巴字刻石集释”一文中,从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277-1283)、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313-1318)、周至重阳万寿宫碑(1314)、彰德善应储祥宫碑(1314)、邹县绎山仙人宫碑(1335)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碑刻存址、碑款、收藏、留存情况。并通过对碑文进行转写旁译、旁释、诠释、汉语直译等,论述了碑文中有关

碑刻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保定古莲花池碑刻研究 装 订 线 学院文学院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 2012年5月14日

保定古莲池碑刻研究 摘要 石刻文献蕴藏着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历史、艺术、医药、科技等众多方面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统计,保定莲花池收藏碑刻140多通(方),其中包括书法碑帖碑、皇帝御制诗碑、歌咏古莲花池和修建莲池书院碑、墓碑、庙碑、经幢碑及德政碑等。这些碑刻对研究保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以及莲池书院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保定;古莲花池;碑刻;莲池书院

The study of Baoding Ancient Lotus Pond inscriptions ABSTRACT Stone Inscriptions bears 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many aspects of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philosophy, religion, literature, history, art, medic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y the survey, Baoding Lotus Pool collection inscriptions through more than 140 (square), including calligraphy rubbings monument, the emperor imperial monument, singing Ancient Lotus Pon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tus College monument, gravestone, temple monument, Pillar Column monument and benevolent rule monument, etc. . These inscriptions on the research the Baoding customs and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Lotus College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Baoding; lotus pond; inscriptions; lotus pond College

防城港市古代碑刻资料

防城港市古代碑刻资料 序号名称时代作者出处保存情况(亡逸、原碑保存、有拓片存世、仅存文字等) 一、防城港市区 1 筑防城堡记万历三十五年梁调元道光《钦州志》卷十二《艺 文志》;道光《廉州府志》 卷二十四《艺文二》 2 大清国钦州界碑光绪十六年李受彤新华网、广西博物馆网站共25块,分布在防城 区。2010年8月,除 了位于东兴市边界的 两块界碑被当成文物 原地保护不动之外, 其余的旧界碑全部挖 掘,择地保存,其中 13号、15号界碑分别 被中国博物馆、广西 博物馆保存。 二、上思县 1 上思迁建州治记明彭金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 2 重修上思州城记嘉靖丙辰年吴元璧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3 上思州儒学记明郭应聘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六《艺文志》 4 上思州儒学记明刘珍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5 上思州题名记明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6 上思州重修儒学 记万历丁巳年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7 上思州重修钟楼 记明侯世屏道光《南宁府志》卷四十 八《艺文志》

8 重修城隍庙记万历乙卯年侯世屏民国四年《上思县志》卷 六《艺文》 9 上思州设义学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民国四年《上 思县志》卷六《艺文》10 重修上思州城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 11 上思州重修城隍 庙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 12 上思州坛壝(音 委)记清戴梦熊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艺文志》,民国四年《上 思县志》卷六《艺文》 13 上思州新建义学 记清蒋日棠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二《艺文志》,民国四年 《上思县志》卷六《艺文》 14 上思州新建养济 院碑记清蒋日棠道光《南宁府志》卷五十 二《艺文志》 三、东兴市 1 大清国钦州界碑光绪十六年李受彤新华网、广西博物馆网站共8块,第一块号称 大清国第一界碑,立 于东兴市竹山村、北 仑河口。2010年8月, 除了位于东兴市边界 的两块界碑被当成文 物原地保护不动之 外,其余的旧界碑全 部挖掘,择地保存, 其中13号、15号界 碑分别被中国博物 馆、广西博物馆保存。

铜器拓片工作流程

銅器拓片工作流程 1.所需材料與工具 所需用具包括:單宣紙、雙宣紙或厚棉紙、搨(拓)包、硯台、墨汁、墨條、噴水器、乾淨抹布、白笈片(粉)、羊毛筆、鬃刷或油漆刷,其中較特殊的是大大小小的搨(拓)包,也得費工夫自己DIY製作,依據文物的對象與功能,製作出大小尺寸不同、功能也不同的搨(拓)包。配合由大到小數個搨(拓)包的製作材料為:脫脂棉花或細海綿、絹布、綾布或細綿布、橡皮筋或粗棉繩。 其他工具:水桶、剪刀、熱水杯(碗)、調墨用盤或較大的平底碟子等。 2.前置工作 正式拓器物前的準備時間要完成幾件事: 宣紙事先裁剪好備用,宣紙大小約略大於要拓的器面,上下留天地,左右留兩柱的空間,一般約為3~6公分。(圖五十二) 白笈片(粉)調熱水且攪拌均勻,呈適宜的黏稠膠狀後備用。(圖五十三)研磨墨汁使墨色更為飽和。 3.拓器物步驟: (1) 上紙: A.羊毛筆或刷子沾白笈水均勻塗抹於器物銘文或紋飾上(白笈水為黏著劑與保護膜,黏度不宜過高,濃度過高則容易導致不易著墨,此外乾燥後的拓紙作品不易揭下或易造成破損,但是濃度過低時,則容易在操作的過程中滑動與脫落)。 B.宣紙附著於器物上,以乾淨的掃刷,於紙張的中心由上而下、由內而外方向的輕輕撫刷,使其平貼於器物上。 C.以微濕抹布將宣紙輕壓,使紙張更為服貼,水份則讓宣紙更有張力。 D.特別注意器物紋飾上的高落差位置,不得施力過重,以免破壞紙面或過度變形,因而造成缺陷。 (2) 敲紙:(圖五十四) A.已附著的宣紙上再覆蓋一層厚棉紙(或厚宣紙)用以吸取紙上多餘的水分。 B.鬃刷(彈性越佳越密實越好,尤以頭髮為佳)在紙張表面上敲打,使宣紙與器面緊密接合,陰陽刻文更為清楚,方向可為橫向而縱向或由縱向而橫向,無一處遺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