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高龄患者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护理 老年患者在病期间与中、青年患者相比,最易伤感。由于他们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城中的思想负担;由于行动不便,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创伤,不利于医治及康复。几年来, 我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实践中注意研究老年患者的特点,根据病人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1. 根据心理需要做好护理 病人人院后,从家到医院,由于环境的改变、身体的完整性改变,老年患者不易接受,思想 负担重,怕治不好,给个人不断增加痛苦,给家人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生活上的麻烦,再怕医生护士不耐心、不理解,嫌弃等等。顾虑重重表现出来表情淡漠、懒言,情绪低落,精神 不振、食欲不佳等。我们根据这些不同的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 (1))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需要,多帮助多解释,劝慰用和蔼的态度、温和语气与患者 交谈,使患者有种依赖感。 (2))想办法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最佳心理接受治疗与护理。 (3))与家属配合护理。因老年人患者怕孤独,愿意子女家人在身旁显示他家族兴旺,我 们对老年患者放宽探视时间,给些特殊。让其安心养病治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心理负担。

(4))可适当向病人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安心养病治病。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 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 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 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患者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不同民族患者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遵循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 理。 2. 根据生活需要做好护理 患者病后生活能力减低,尤其骨折病人,有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陪护,更需要我们医 护人员的护理,我们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不忽视每个小节的生活护理,如给病人喂药、 打水、洗头、洗脚、剪指、趾甲、翻身、擦背、按摩等等。采取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 的办法,进行不间断,经常性全面护理;掌握每个患者的生活起居习惯,不要千篇一律;一 个护理方法。要因人而异做好全面护理,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更具饮食需要做好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急性脑血管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太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复发率较高,在我国分别为:219/l0万,719/10万,116/10万及80%、41%[1]。主要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及脑出血为主,起病后多造成肢体瘫痪,影响语言及大小便功能。719/lO万,116/lo万及80%、41%川。目前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话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来,国内学者主张发病后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练,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致残牢.提高生活质量[2]。除了急性期应积极药物治疗外,护理工作格外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男97例,女59例;年龄36—77岁,平均58.7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脑梗塞96例,脑出

血62例。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脑梗组轻型56例,中型26例,重型14例;脑出血组轻型19例,中型25例,重型18例。全部病例给以静脉输液、应用脱水剂、神经细胞活化剂等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合并其他病症者给对症治疗。住院15—38d好转后回家康复治疗。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2.1.1生命体征的监测①意识、呼吸、血压、脉搏,通过与病人对话,观察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来判定病人意识障碍程度。重症病例意识障碍严重,可通过刺激而判断。急性期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颅内压明显升高的病人可有呼吸循环及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如血压过高或突然下降,均是病情加重表现,对血压升高病人,应注意使用降压药物要适量,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在21.3kPa以上,以防止引起脑供血不足。由于昏迷可伴呼吸功能障碍,早期呼吸深而慢;病情进展,呼吸中枢严重受损,出现不规则呼吸。早期血压代偿性增高,脉搏缓慢而充实,随病情好转,血压可下降至正常,脉搏恢复正常;如48h内血压下降或脉率不升、节律不齐,考虑病情加重,应及时观察分析、正确判断、及时报告。②瞳孔及颈部抵抗程度:出现一侧瞳孔散大。颈部强直,说明颅内压增高。而颈部抵抗双侧瞳孔针尖大小为脑桥出血,当双侧瞳孔散大时多提示严重缺氧或中枢性衰竭。若双侧瞳孔显著缩小,是桥脑出血的体征。瞳孔忽大忽小,提示有脑疝先兆。瞳孔的变化还可提示昏迷的程度。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及对介入治疗的认知程度。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 3.评估患者有无造影剂过敏及凝血功能障碍。 4.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二、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或并发症,征得家属的理解和签字同意。 2.遵医嘱术前用药并行碘过敏试验,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如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等。 3. 准备沙袋、心电监护、注射泵、造影剂等用药。 4.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尽量减少穿刺,防止出血及淤斑。 5.遵医嘱备皮,手术前一日沐浴、更衣;遵医嘱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等。 6.遵医嘱禁食、禁水、禁药:局麻者4~6小时,全麻者9~12小时。 7.遵医嘱给药,并调节输液速度和记录给药时间、剂量等。 8.严密监测术中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配合抢救。 9.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语言沟通障碍、肢体运动及感

觉障碍;有无寒战、高热等不良反应;有无皮肤受压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0.遵医嘱输氧和心电监护。 11.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 1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医嘱要求控制血压在目标范围内;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3.密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和肢体远端皮肤颜色、温度等,防止动脉栓塞;观察局部有无渗血、血肿,指导患者咳嗽或呕吐时按压穿刺部位,避免因腹压增加而导致伤口出血。 14.术后平卧,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后加压包扎或 Ikg沙袋压迫 6~8小时,穿刺侧肢体取伸展位继续制动2~4小时。穿刺后8小时左右可行侧卧位,24小时内卧床体息、限制活动。 15.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16.预防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寒、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17.卧床期间协助生活护理,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休息2~3天,禁忌头颈部按摩,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防止球囊或钢圈脱落移位。 18.无麻醉反应可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

脑血管介入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有文献报道,当情绪激动或紧张时,使已经变脆变硬的动脉压力增高,容易在血管薄弱处发生破裂引起再出血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患者由于对疾病及治疗不了解,担心治疗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而产生心理压力。对存在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高血压及蛛网下腔出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要向患者解释头痛是由于血压升高及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护理人员操作要相对集中,动作轻柔。主动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疑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2 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及有无头痛加剧、恶心、呕吐;有无眼睑下垂、复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将血压控制在稳定阶段,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刺激,避免剧烈咳嗽;保持大便通畅,减轻疼痛及不适。多进食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烟,戒酒,忌饮浓茶,勿进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有癫痫发作者,派专人看护并加床栏保护。 2. 术前准备[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2]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CT胸片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3]皮肤准备;会阴部、双侧腹股沟备皮;嘱患者术前6h 禁食水;在穿刺对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留置导尿[4]询问药物过敏史青霉素皮试及碘过敏试验[5]训练病人床上排尿[6]指导病人衣着舒适,术前排光膀胱;[7]填写患者专科单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肌力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8]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制定护理规范,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70—88岁的210例老年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210例中,有24例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3例,予以控制;切口感染15例,4周后愈合;切口裂开2例,术后一周下肢静脉血栓2例,早期症状消除;多脏器衰竭2例。结论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大,护理要求高,围手术期积极、规范化、严格的、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老年人接受手术的几率显著增加,年龄也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高龄患者因其机体器官储备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同时大多数伴有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并存疾病,所以手术耐受性差,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1]。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很重要。针对我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住70—88岁的210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了系统的护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自2009年11月—2011年5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10例,男80例,女130例,平均76.5岁。术前108例分别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并存2种以上疾病的有40例占19%。 2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5例,切口裂开2例,下肢静脉血栓2例,多脏器衰竭2例。 3术前护理 3.1入院护理规范化的充分术前准备是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首要措施和重要保证,尤其是并存其他病症的老年患者更显重要。因此患者一入院,护士就要热情接待、关心并作细致的入院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和孤独感,使其尽快适应环境。责任护士要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多安慰,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重视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手术。210例老年患者在我们耐心细致宣教下均乐意接受各种检查治疗和手术。 3.2术前并存其他疾病的护理术前对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积极主动请相应的专科专家会诊,给予相应的专科治疗;术前常规请麻醉科会诊;特别注意强调老年患者的降压药及心脏病药,术晨不能停服,要继续服用,但尽量不要饮水。 3.3积极的术前准备(1)加强营养支持。(2)体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3)皮肤准备。(4)肠道准备。(5)术晨按医嘱留置胃管、尿管。 4术后护理 4.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给予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尿量、血糖、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的变化。如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2],遇有全麻并有高血压、心脏病、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体质差的患者送ICU监护24—72小时。回病室后

急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中临床往往忽略并发症的诊断和护理,以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于严重并发症。为此,早期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与护理好并发症,亦是治疗成败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消化道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应激性溃疡,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尤为突出。其发病机目前认为主要可能是由于下视丘受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分泌增加,而引起ACTH勺高分泌,导致胃酸和胃泌素分泌亢进所致。临床表现多在发生脑血管病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消化道出血前或后口腔常可嗅到一种难以耐受的腐臭味,临床上常以频繁地呕血和便血为主要症状,但部分病人呕血并不明显而血便相当严重,易被忽略。轻者贫血症状不明显,严重消化道出血常造成重度贫血或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实验室检查,发现有出血倾向及时查大便潜血,必要时急查血色素了解出血情况。治疗与护理:1.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禁食。2?呕血明显病人应即刻插胃管抽出胃内容物,灌注止血药和制酸

剂。3.精神紧张者给予心理安慰,躁动不安者除给予必要的镇静剂外应及时测血压,脉搏和注意便血呕血情况。4.每天记录呕血量和便血量,估计病人的出血情况和病情的好转与恶化。5. 出血量较多或贫血明显病人应积极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密切观察血压,必要时给予及时输血治疗。 二、肺部感染 由于脑血管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所以急性期很易发生合并感染。 一方面由于不少患者过去有支气管炎和其它肺部疾患史,另一方面由于发病后患者身体情况差,脑的整体功能紊乱,营养供应不足,机体的免疫机能低下。再加上卧床,咳痰少,痰液及分泌物排出不畅.食物及呕吐物的误吸,很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多发生在起病数日后,体温逐渐升高。大多数病人伴有心率增怏,呼吸加快,出汗及痰量增多,甚至呈脓或黄痰,肺部可听到水泡音等征象。周围血象,白细胞常增多。肺部摄片可发现肺纹理粗重或肺炎等改变。但也有部分病人,肺部本身的症状不明显,因痰液不能咳出而痰不多,因患者不能做深呼吸也可听不到水泡音,胸片因病变较弥散而显示不清,甚至周围血象的白细胞数也因机体的反应情况差而并不升高。故凡在病后数日渐起的体温升高,尤当伴同呼吸、心率加快时都应当首先考虑肺部感染的可髓性。治疗与护理:1.积极作好口腔护理。2.勤翻身,作好体位引流,鼓励咳痰。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吸氧,如呼吸道阻塞不畅,应及时考虑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4.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5.机体抵抗力差的可酌情输血浆配合治疗。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3333636.html,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 作者:王哲隽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83(2020)01-0016-01 1 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概念以及术后常见问题 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并利用导管操作技术来对颅内的神经系统以及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叫做脑血管介入。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应用在颅内手术中,对于大部分的脑部血管疾病都能够起到相当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一种手术方案是近几年的新兴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术后患者的护理则成为了广大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家属比较关注的事情。 患者在接受了脑血管介入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而且在手术的过程也可能由于支架放置位置偏移,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咳嗽的情况。在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后,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术后康复护理,并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方案,从而保障护理效果的最大化。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在手术的过程中也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术后恢复的时间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故做好术后护理,不仅仅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2 脑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护理康复方法 对于接受了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来说,科学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不同的患者也要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护理方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2.1 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对于自己的病情会产生一定的担忧,在术后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随着患者心理压力的增大,患者脑部血管会承受更强的负担,动脉压力的增高对于较为薄弱的脑血管会造成严重的哑膜,导致脑血管再次出现破裂,并引发脑出血。部分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发展以及诊疗方法不够熟悉,对于治疗以及手术后遗症等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担忧,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患者康复,而且可能带来并发症。因此,在进行术后护理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患者的身体健康,包括血压数值、脑电图情况等,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术后更是要保持情绪和心态的稳定,避免颅内血压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医护人员可以在查房的时候,与患者多沟通、多介绍,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以

高龄患者外科术后的护理.

高龄患者外科术后的护理 [ 11-06-05 11:20:00 ] 作者:郑英杰编辑:studa20 【关键词】高龄患者;外科;术后;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为此老年医学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1 临床资料 2008~2009年我院共收住外科老年患者320人,年龄60~78岁,平均71岁。男210例,女110例,患腹股沟疝58例,胃癌15例,肠梗阻21例,前列腺增生94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临床医师对证治疗,护理人员精心照料,均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听力、视力、记忆力减退的程度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将高龄患者的安全作为护理重点[1],护士要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相关知识,让治愈病人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以取得术中的密切配合。老年人睡眠差,适当给予药物治疗,让患者充分休息。(2)对内科并发症的控制: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性正规的健康教育,强调情绪控制和饮食对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性,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血压,一般控制在130/80mmHg。对并发糖尿病患者,以饮食控制、血尿糖检测、皮肤护理为重点,给予降血糖药物,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 。对冠心病和心率失常患者,检测心电图,给予药物改善心肌供血情况。上述各种治疗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3.2 术后护理护理应贯彻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早期功能锻炼的原则(有禁忌症的病人除外)。“三早”可促进病人周身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提高代谢水平,利于肠道和膀胱功能的恢复,增加肺活量。对解决老年人术后的三大难题——咯痰、排尿困难、腹胀起积极的、符合生理功能的自身康复作用。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及护理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死亡率、致残率高 [1] ,及时抢救对患者的临床 死亡率及致残率、康复率有着重要意义,加强心理护理、临床护理、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消除患者焦虑、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信心,以及患者的愈后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166例,其中男 性109例,女性57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8岁。脑出血61例,脑梗死105例,全部病例均经头CT 或MRI 证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2] 。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脑保护剂、 中药活血化瘀制剂,脑出血以脱水降颅压等治疗。 2护理 2.1基础护理2.1.1病情观察 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改变,注意瞳孔、意识、SpO 2的变化,给予必要的氧疗,准确记录 24小时出入量。 2.1.2饮食护理 按医嘱给予静脉输液,对意识不清、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营养供给,适当加入谷氨酰胺制剂,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2.1.3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盐水或氯已定护理,防止口腔内细菌吸入加重肺部感染,口唇可涂石腊油湿润,防止干裂。 2.1.4并发症防护 主要措施:①保持呼吸道通畅,每天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对排痰困难者可用吸痰机吸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行雾化吸入以便稀释后易于咳出。②长时间卧床、下肢受压,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造成严重肺血栓栓塞症而死亡,故应积极进行下肢被动活动,按摩及应用抗血栓压力泵。③保持床铺清洁、平整、舒适,定时变换体位,应用气垫等,防止因局部受压而出现压疮。④对留置尿管患者应每周更换一次尿管,每天更换一次引流袋,并做好会阴部擦洗,不常规膀胱冲洗,以防逆行感染。 2.2专科护理2.2.1头部护理 正确的头位是以患者头偏向一侧卧位后仰,向前轻拖下颌防止舌后缀,注意出血灶的位置,对于小量出血,最初24小 时内取出血灶向上的侧卧位置,头置冰帽,防止重力作用造成病灶周围脑组织淤血肿胀。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应取出血灶向下的侧卧位,防止血肿压迫健侧脑组织,在无特殊禁忌症的患者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期康复及护理 徐晶芳,朱文倩 (内蒙古通辽市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方法对16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各项临床护理,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14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恢复较满意,生活能自理,其中有39例可参加日常工作,10例可进行简单语言交流,4例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但能进行非语言方式交流。结论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护理,有效落实基础生活护理,根据患者实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脑出血;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2.12.2248 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ovacular Diseases XU Jingfang,ZHU Wenqian (Tongliao City Hospital,Tongliao 02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howtopromoterecoveryofpatients'extremitymovementfunctionandimprovepatients'qualityoflifebyenhancingclinicalnursingforthepatientswithacutecerebrovaculardiseases(ACD)andtakingearlyrehabilitationforthem.Methods Atotalof166patientsofACDweretreatedwithpsychologicalnursingandsomeotherclinicalcaresandweretakenearlyrehabilitationtrainingtoenhancetheirconfidenceofrecoveryfromACD.Results 141patientshadsatisfactoryrehabilitation,andtheycoulddoeverydaylifebythemselves;39patientscouldgobacktotheirwork;10patientscouldtakesimpleoralconmmunication;4patientscouldnottakeoralconmmunicationwithothers,buttheycouldconmmunicatebynon-linguisticway.Conclusions Providingtargetedpsychologicalnursing,effectivelytakingbasicnursingofdailylifeandtakingrehabilitationtrainingbasedonpatients'presentconditioncanimproveACDpatients'abilityofdailylifeandthequalityoflife. [Key words]Cerebralinfarction;Cerebralbleeding;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 ·论著· (护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2-09-30 修回日期:2012-11-02 作者简介:徐晶芳(1979-),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主管护师,本科学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248·

脑血管病介入病人术前术后护理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护理 基本概念: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如X线机、DSACT、B超、MRI等)的监控指导下,经皮或经腔插入穿刺针或引人导丝、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造瘘或对管腔与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诊断与治疗的微创伤技术。介入放射包括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方面。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理解患者,同情患者的感受,介绍手术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能正确采用对待恐惧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2、术前准备做抗生素、碘过敏试验,阳性如:发热胸闷呼吸困难喉头发痒等,预防可用地塞米松10mgiv 3、备腹股沟区及会阴部皮肤,急症时可以不备皮。 4、术前半小时用镇静剂或术前一晚用。 5、术前6小时禁饮食,防止术中窒息,不用严格禁,可以少量流质饮食,防止低血糖反应发生。 6、术前可以训练床上大小便 7、观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与术后对比。 8、常规检查:血Rt、血Pt、ECG等 9、药物准备:阿司匹林100-300mg/d,波利维250mg氯吡格雷75mg/d,急诊时300mgst 二、术后护理 1、定时测血压、脉搏;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病情变化。 2、观察穿刺侧肢体末梢循环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如有渗血和出血及时通知医生。活动指导根据手术的要求,造影术后患者卧床24小时,穿刺部位压砂袋4-6h体平伸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恢复术前活动程度。 4、放支架者4小时后拔管, 5、药物应用:阿司匹林100mg/d波利维75mgbid2-3月或如果是药物涂层除asp 外氯吡格雷6-9月 6、察记录疼痛的性质、程度、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 7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8、48h—72h后可以出院 三.并发症及处理 1.冠脉痉挛.1-5%发作,处理:硝酸甘油和硫氮唑酮 2.急性闭塞.8-11%,50-80%发生在导管室内。预防:抗pc和抗凝,术中10000U 肝素应用 3.夹层:20-40%发生,有钙化或复杂病变等容易形成夹层。处理:扩张,支架覆 盖小的可不用管,能用小的就用小球囊尽力用小的,4-6%在24h内消失, 63-93%在3-6月内消失。 4.血管迷走反射:症状:哈欠、恶心、呕吐、出冷汗,血压下降,心率下降,面 色苍白。 1)发生率3-5%,一般与疼痛紧张出汗后发作12h内补液1500-3000ml 2)治疗:阿托品,多巴胺5-10mgiv,并加快输液速度

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知识归纳: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脑出血 (1)脑实质内出血 1)出血部位:内囊处出血最常见。 2)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 3)其发病机制: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 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但栓子很小,容易自溶或因血流冲击被击碎,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使得循环恢复,神经症状消失。微栓子可反复产生,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 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病、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在动脉壁病变(内膜肥厚粗糙)的基础上,管腔变窄,同时血小板破裂使红细胞、纤维素等黏附于粗糙处,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能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

3.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 二、临床表现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1.脑出血 (1)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度,以内囊出血最多见。 (2)表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 (3)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慢而有力,血压可高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害内囊而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称为“三偏征”)。 (4)因大量出血致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 2.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及两侧时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 3.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枕部头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4.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1.脑血栓形成 (1)多发生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一般无意识障碍,进展缓慢,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 (2)表现:起病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及一过性失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前驱症状。常于睡眠中或安静休息时发病,早晨起床时才发现半身肢体瘫痪。 (3)由于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引起病灶对侧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同侧视觉障碍。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概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时间: 主讲人:李丽 参加人: 内容: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造成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中风”,起病急,死亡率遍,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中,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

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实质,破坏了脑组织,而产生系列临床症状。 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国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分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但栓子很小,容易自溶或因自流冲击被击碎,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使得循环恢复,神经症状消失。微栓子可反复产生,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颈动脉受压或血液动力学改变也可以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症、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在动脉壁病变(内膜肥厚粗糙)的基础上,管腔变窄,同时自小板破裂使红细胞、纤维素等黏附粗糙处,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 3.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心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自流进入颅内动脉当栓子直径与某直径相同时,则栓子堵塞引此血管,使此动脉闭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4-30T23:45:01.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18期供稿作者:霍宁侠李加玲 [导读]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高的特点 霍宁侠李加玲 (西安141医院陕西西安 710089)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8-0127-02 【摘要】脑血管病介入治疗17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的细心观察和护理,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高的特点。因其是一种侵袭型的介入性方法,易产生并发症,因而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对保证脑血管病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自2005年9月~2009年2月期间,我科共进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有1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中,应用支架植入术12例,应用球囊扩张术3例,应用动脉瘤栓塞术2例,其中15列为男性,2列为女性,年龄为4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岁,其中5例为TIA,8例脑梗塞,2例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左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合并冠心病1例。 2 手术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变部位,根据病变性质通过微导管将栓塞材料或支架置入病变部位使病灶闭塞或病变血管再通,达到治疗目的,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安全性及注意事项,使其心中有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安慰鼓励患者,消除病人焦虑及紧张情绪。 3.1.2 病人准备 (1)术前做复方泛影葡胺、青霉素皮试。 (2)备皮:范围为双侧股动脉周围30厘米以上(上平脐,下至大腿上三分子一,外界至腋中线沿线,内界为大腿.内侧)。 (3)手术前1-2天进易消化的食物,次日晨禁食水,不禁药(降糖药和降糖针剂除外)。 (4)术前晚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 (5)术前测量双侧足动脉搏动情况及双足皮肤温度,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6)建立输液通道,要求用一次性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左侧肢体静脉血管以便于医生在右侧进行手术操作。 (7)术前30分钟留置导尿,以防使用脱水剂尿量增加,膀胱充盈,影响手术操作或尿液溢出污染术野。 3.1.3 药物使用护理 (1)进行支架治疗时,为了预防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术前3-7天给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和噻氯吡啶。 (2)术前2小时起,为预防脑血管痉挛,静脉泵注尼莫地平注射液,以每小时3毫升起,依据血压调整用量。 3.1.4 导管室准备 (1)导管材料根据病人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无菌导管及附件。 (2)根据碘过敏实验结果准备离子或非离子造影剂。 (3)备心电监护仪、氧气、吸引器、除颤器、气管插管用药一套。 3.2 术中护理 3.2.1 术中配合安置患者于造影床上,保证各管道通畅(尿管、液体),连接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配合麻醉师予以麻醉,麻醉完毕后,于操作车上铺开无菌器械包,按无菌手术要求,投放所需无菌物品,备肝素盐水,局麻药物,接压力输液装置,保持莫非氏管以下输液管无菌,反复检查确保输液管内无气泡,压力袋加压至300毫米汞柱,时刻观察压力袋内液体滴注情况,及时加压并维持压力袋内压力,使液体始终处于持续滴注状态,及时更换软包装生理盐水,更换时及时通知医生,关闭开关,避免负压使血液回流,防止气栓或血栓形成,本组病例未出现血栓和空气栓塞。 3.2.2 术中用药术中患者需全身肝素化,当放置动脉鞘成功后,根据患者体重准确计算出首次肝素用量,本组患者首次肝素用量(mg)为患者体重(kg)数的2/3间隔1小时后静脉注射首次剂量的1/2,以后每间隔1小时给予第2次剂量的1/2维持。准确记录肝素每次的应用的时间、剂量,掌握肝素半衰期,以备术中及时准确计算出体内肝素含量。 3.2.3 术中观察因操作医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和x线图象上,不能很好的观察病人,所以我们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血氧饱和度在98%以上,随时观察加压输液袋的液体情况,本组有一例患者血压为88/52毫米汞柱,心率为44/每分,考虑为造影管刺激颈动脉窦主要引起,暂停操作后缓解。 3.3 术后护理 3.3.1 麻醉复苏护理 (1)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复苏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大氧流量吸氧。 (2)卧位护理绝对卧床24小时,去枕平卧6小时,术侧肢体保持伸髋位12小时,多数患者因患肢制动,平卧时间长,感腰背酸痛,下肢麻等不适症状,我们指导患者可在术侧下肢保持伸直的状态下,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并按摩受压部位,以缓解病人不适感。 3.3.2 穿刺部位护理因在术中全身肝素化,故动脉鞘管拔出前应计算肝素的半衰期是否到时间,考虑拔管,必要时查凝血酶原时间,拔鞘管后局部手法按压15~30分钟后用弹力绷带8字型包扎制动8小时,2kg沙袋加压8小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和淤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本组有1例患者拔出鞘管2小时,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立即给予重新包扎,通过手法压迫加压包扎止血,血肿自行吸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作者:田玉爱,周秀梅,刘建敏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关键词]脑血管病;护理;急救 Giving First Aid the Nursing of Acute Cerebral Disease Key words: Cerebral disease; Nursing; First aid 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复发作。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其症状隐袭,进展缓慢,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等。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对5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70.5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26例。神志清醒13例,浅昏迷31例,重度昏迷12例;发病前病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眩晕、呕吐45例;意识朦胧、定向障碍24例,其中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面部呈古铜色或赤红色、皮肤干燥、发热13例;瞳孔不等大、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体征9例;言语不清、流涎14例;有高血压35例;大小便失禁11

例。 2 护理评估 病人表现为梗死部位相应的身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短时间内死亡。根据评估标准,神志清醒对检查能够配合并反应灵敏的轻度病人9例;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的中度病人4例,其中进入浅昏迷状态31例;对检查完全无反应,意识丧失的深昏迷、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度病人12例。 3 院前急救措施 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3.1 取合理舒适体位 13例神志清醒病人,采取半坐位,以利脑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43例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 3.2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给氧;保持气道通畅,严防发生窒息。本组13例神志清醒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神经体征改变不明显,即给氧、脱水减压等处理;31例中度病人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即给氧、脱水减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发生窒息;8例重度病人病情发展迅速,持续昏迷,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脱水减压,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明显改善;4例重度病人持续昏迷,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