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注】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1.解释加点字。(4分)素.有名称()吾以信.于心也()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B.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C.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D.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13.从文中看,朱晖“厚赈赡之(堪之妻子)”的具体原因是:(2分)

①;②。14.下列从本则故事得到的启示,最恰当的是()(3分)

A.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B.做一个重信义的人

C.做一个有责任感担当的人 D.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静安区】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①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②等耳,傥③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勤勤,恳切至诚。②万钟,优厚的俸禄。③傥,假如。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县尉谢生遗.以袭衣()卒.辞之()

1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B、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D、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13、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浦区】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注】①洵:指苏轼的父亲苏洵。②范滂:东汉人,以清节闻名,不惜以死护名节。其母亦深明大义。③修:指欧阳修。④梅圣俞:北宋诗人。

1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与“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王顾.左右而言他

C、顾.野有麦场

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⑵与“比.冠,博通经史”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欲把西湖比.西子

B、其两膝相比.者

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3、请写出本文所含的一个成语:(2分)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从小接受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

B、苏轼以范滂为榜样得到母亲的鼓励。

C、苏轼与欧阳修是同时代的青年才俊。

D、苏轼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让众人信服。

【奉贤区】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①见庄公,进退中绳②,左右旋中规③。庄公以为父④弗过也,使之钩百⑤而反。颜阖(读音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6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7。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①东野稷:人名,御:驾车(的技艺)②进退中绳:前进,后退,车轮压出的痕迹符合笔直的墨绳。中:符合。③规:圆规④父:造父,周穆王时御手。⑤钩百:转一百圈。○6密:同“默”,沉默。○7反:翻。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东野稷以御见.庄公()其马力竭.矣

()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没有过错,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

B、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也超不过东野稷,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回家。

C、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没有过错,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个圈子,再回家。

D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也超不过东野稷,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

13、颜阖认为“稷之马将败”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稷之马将败”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

【虹口区】

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谢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相关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 ) 多论.俗事( )

12 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13. 谢公认为”小者最胜”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 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浦东区】

景公有马,其圉人①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说:“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

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

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敌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敌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

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①圉人:养马的人。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晏子举戈而临.之()夫子释.之()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公很生气,拿起武器要亲自杀了他。

B、景公很生气,援助武器要亲自杀了它。

C、景公很生气,拿起武器要亲自杀了它。

D、景公很生气,援助武器要亲自杀了他。

13、景公最终不杀“圉人”的根本原因是“”。(2分)

1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晏子是个、的人。(3分)

【普陀区】吕僧珍为官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

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

廨①,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

益吾私宅!”

【注】①廨(xiè):官府的房子。

11.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还.葱肆()

1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他的住宅。

B.乡人一起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他的住宅。

C.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使他的住宅更好。

D.乡人一起劝他迁移官署使他的住宅更好。

13. 吕僧珍拒绝侄子求官的理由是、。(2分)

14. 文中所叙二事体现吕僧珍是一个的人。(3分)

【闵行区】

景公使圉人①养所爱马,暴死,公怒,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

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

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

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

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注】:①圉人:养马的人。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不知道自己的罪行,让我替您数落他。

B、这是不知道自己的罪行,我替您细数他的罪行。

C、这人不知道他的罪行,让我替您数落他。

D、这人不知道他的罪行,我替您细数他的罪行。

13、景公最终释放圉人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4、晏子是、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长宁区】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①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②死不葬,爰及干戈○3,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4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5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2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3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4太公:姜太公姜尚。○5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及.父卒()扶而去.之()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徐汇区】陆游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选自《渭南文集》)

【注】: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③槁枝:枯树枝。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4分)俯仰四顾.无非书者()或至不得.行()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子女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13、文中最能体现“书巢”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语句)(2分)

14、本文主要体现了陆游()(3分)

A、酷爱读书

B、喜爱建筑

C、不拘小节

D、乐观幽默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二:

【金山区】年羹尧用兵

年羹尧①征西藏时,一夜漏②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人问其故.()此去.西南数里()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片刻之后就没有了。

B.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

C.忽然听到强劲的西风刮来,很长时间后才没有了。

D.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面刮来,很长时间后才静下来。

13、文中的“疾风”实则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请概括年羹尧的用兵之道:(4分)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

【松江区】

张溥 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倾利就,以故名高一时。

【注】张溥:明代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日沃汤.数次()以故.名高一时()

1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书烧掉。

B.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手抄稿烧掉。

C.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书烧掉。

D.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手抄稿烧掉。

13、文中能印证张溥“名高一时”的内容是“”。(2分)

1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3分)

【宝山区】唐临为官

唐临为万泉①丞②。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④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 对县令的尊称。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会.暮春时雨()吾自当.其罪()

1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1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___ _____”。(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_ 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

____________ 这件事。(3分)

【A卷】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②。”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③不继富。”【注】①子华:公西赤的字,他和文中的冉子都是孔子的学生。②釜:和下文的“庾”、“秉”都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分别是六斗四升、十六斗、一百六十斗。③周急:救济贫困的。继富:接济富有的。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子华使.于齐()请益.()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坐着肥马驾的车辆,皮毛衣服很轻便。

B. 骑着一匹肥壮的马,穿着轻暖的衣袍。

C. 骑着一匹肥壮的马,皮毛衣服很轻便。

D. 坐着肥马驾的车辆,穿着轻暖的衣袍。13.孔子不愿借太多米给子华的母亲是因为(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做事不要顾及面子,要讲究原则性。

B. 做事既要考虑常情,也要符合常理。

C. 给人帮助只能救急,不能长期相助。

D. 要多给予穷人帮助,也要锦上添花。

【B卷】

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①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日:“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②,立偿之。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③,悉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注】①铎:大铃。②缣jiān:细绢。③络:网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进退不得.()命.僮仆登车()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弄断那编结的网,全都出动把瓮推下山。 B.剪断那编结的网,大家合力把瓮推下山。C.撕断那编结的网,一起把瓮推到山崖下。 D.断开那编结的网,把瓮全都推到山崖下。

13.刘颇解囊破瓮的目的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抉择。

B.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当机立断,排除前进的障碍。

C.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克己为人,舍弃个人的小利。

D.遇到问题时要善于带领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C卷】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吾谁与守?”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注】①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4分)

民皆奔走.()轼诣.武卫营()

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洪水泛滥到梁山泊。

B.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泛滥。

C.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可以泛舟。

D.黄河河水冲垮了曹村,可以泛舟到梁山泊。

13.苏轼在洪水泛溢“城将败”之际,采取了驱使复入、、使官吏分堵等措施。

14.文中分“过家不入”体现苏轼的可贵品质是()(3分)

A.以身作则

B.临危不惧

C.公而忘私

D.亲民爱民

【D卷】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游国学②。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①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

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清求.而不与()亦未假.书于汝()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B.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C. 我把你珍贵的书看得太重,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罢了。

D.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特意拿这本书来互相游戏一下而已。

13.祭酒断定书是景清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书的价值()(3分)

A.珍藏

B.使用

C.背诵

D. 炫耀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一向很有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朱晖,很器重他,把他当作朋友对待,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朱先生”。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此两人再也没有见面。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扶助。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奇怪,问道:“父亲您和张堪不是朋友,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朱晖说:“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把这份真诚的信用铭记在心上了。”

11.(1)向来,一向(2分) (2)信用,信实(2分) 12.D(3分)

13.①张堪生前曾托付朱晖照顾其妻子;②张堪死后,其妻子贫困。(2分) 14.B(3分)

【静安区】

周日章是信州永丰县人。操行耿直廉洁,被县里的人尊敬。他开门教授徒弟时,收人只求自给,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他家境很穷,经常一整天断粮,邻里有时便用微薄的东西相馈送,家中时常上顿不接下顿,他宁愿和妻子忍饥挨饿,最终也不求别人。隆冬寒天披着纸一样的薄裘,有客人来访,也高兴地迎请接纳。观察他的容颜,聆听他的论议,无不使人尊敬。县尉谢生把一套袭衣送给他,说:“先生未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想要表示的一片恳切至诚之意,接受它没有什么妨害。”周日章笑着回答说:“一套衣服和优厚的俸禄一样,如果无理由地接受它,就是不辨礼义啊!”最终还是推辞掉。

11.(1)送给/馈赠/赠送(2分) (2)最后/终于(2分) 12.B(3分)

13.非其义一毫不取/(傥)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2分)

14.(1)周日章品行正直高沽/学问好,令人尊敬(2)周日章家境清贫/缺衣少食,大冬天仅以纸裘御寒(大意对即可,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黄浦区】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古今盛衰的历史,总能说出其中的要义。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到礼部考试。凭借对《春秋》的阐释居第一。后来苏轼写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只当是欧阳修的戏言而不信,后来才终于信服。

11、(4分,各2分)(1)A (2)D

12、(3分)(苏轼)听到古今盛衰的历史,总能说出其中的要义。

13、(2分)出人头地 14、(3分)C

【奉贤区】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拜见庄公,(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笔直的墨绳,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圆规划出来的圆。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也超不过东野稷,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圈,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说道:“东野稷的马将会翻倒的。”庄公沉默,没有回答。不久,东野稷果然翻车了。庄公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失败?”(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尽了,却还强迫它奔跑,所以说会翻车的。”

11.(1)拜见(2分)(2)尽(2分)12.D(3分)

13.马的力气用完了,还在强求它拼命奔跑(2分)14.参考:①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必败。②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为,否则物极必反。③凡事要有一个度。(3分)

王徽之兄弟三人一起去拜访谢公(谢安),子猷(王徽之)、子重(王操之)两人说了很多俗事,子敬(王献之)只是略作寒暄而已。三兄弟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公:" 刚才的三位贤士,哪个最好?" 谢公说:" 小的最出色。" 客人问:"怎么知道的呢?" 谢公说:"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根据这个推知的。"

(四)11.(1)到……去,拜访 (2)议论、谈论 12.A 13.寒温而已

14.寡言沉稳(答出寡言、说话少、沉稳,均得分)、处变不惊。(或镇定自若、遇事不慌乱等,意到即可,均得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浦东区】

齐景公有马:齐景公有匹马,那个养马的人杀了那匹马。齐景公很生气,拿着武器要亲自杀了他。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替您列举他的罪状,让他知道自己的罪了再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晏子举着武器靠近那养马的人说:“你替我们大王养马却杀死它,你的罪应当死;你让我们的君主因为马的缘故杀了养马的人,你的罪过又应当死;你让我们国君因为马而杀人被四周的诸侯听说了,你的罪过又应当死。”齐景公说:“你放下他,别败坏了我仁义的名声。”

11.(4分)靠近(2分)放下(2分) 12.(3分)A

13.(2分)“勿伤吾仁”14.(3分)能言善辩、具有政治远见

【普陀区】

吕僧珍做官,不徇私情。他的侄子把贩卖葱当作谋生的手段,在吕僧珍回到故乡做官时,就放弃贩葱业想求他在州里做官。吕僧珍说:“我承受国家重大的任务,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报效的。你本来有正当的职业,怎么可以胡乱谋求得到不该得的职份呢?你只应当赶快返回到葱店里。”吕僧珍老家住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恼怒地说:“督邮,是官府的房子,从建造以来就一直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大我私人的住宅呢?”

11.(4分)(1)谋求,追求(2分) (2)返回(2分) 12.(3分)A

13.(2分)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不可妄求。

14.(3分)不谋私利(公私分明)

【闵行区】

齐景公让养马人饲养他喜爱的马,马突然死了,景公大怒,说:“把他关进监狱。”晏婴说:“这人不知道他的罪行,我替您细数他的罪行,让他知道自己的罪,然后再把他关到监狱去。”景公说:“可以。”晏婴就列数他的罪状:“你有三大罪状:景公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了,这是判你死的第一条罪状。你又养死了景公最喜爱的马,这是死罪第二条。你让景公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了,一定会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说了,一定会看不起我们的国家。你养死了景公的马,却使得老百姓对景公积聚怨恨,军队比邻国弱,这是叛你死的第三条罪状。现在把你关进监狱。”景公感慨地叹道:“您放了他吧,您放了他吧!不要损害我的仁爱之心啊。”

11.(1)(2分)让,使得 (2)(2分)军队 12.(3分)D

13.(3分)勿伤吾仁(3分)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2分)

14.(2分)机智善辩

【长宁区】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跑离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武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得上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去杀害君王,能说得上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使他们离开。

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集薇菜来充饥。等到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11.等到……时使……离开 12.B

13.孝仁 14.C(3分) B(l分) D(l分)

【徐汇区】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向四周看,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够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说的鸟窝吗?”

11.(4分)(1)看(看见) (2)能够、可以 12.(3分)B

13.(2分)乱书围之,如积槁枝(只写“如积槁枝”2分,“乱书围之”1分)

14.(3分)A(3分) C、D(1分)

【金山区】

年羹尧征伐西藏的时候,一天晚上三漏的时候,忽然听到强劲的风从西边刮来,片刻之后就静下来。年羹尧急忙喊某位参将,带领三百飞骑,前往西南方向的密林之中搜寻叛贼,果然全部歼灭了叛贼。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年羹尧说:“一瞬间就消失了,不是风,这是飞鸟扇动翅膀的声音。半夜有鸟出来,一定是有惊动鸟的人,这距离西南相距十里,有丛林密树,栖息的鸟一定很多,我想一定是叛贼来此潜伏,所以鸟群受到惊扰突然飞起来了。”11.(1)原因、缘故(2分) (2)距离(2分) 12.B(3分)13.飞鸟振羽声(2分)14.(1)正确判断敌情(2分) (2)果断、迅捷地出击敌人(2分)

【松江区】

张溥(pǔ)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手抄稿烧掉,再抄写,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满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命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敏捷,各方人士向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很有名气。

11.(4分)(1)热水(2分) (2)原因,缘故(2分)

12.(3分)B(3分)A、D(1分) 13.(2分)四方征索

14.(3分)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宝山区】

唐临担任万泉县令的从属官员。县里有十几个囚犯,都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适逢暮春时节的雨季,正是耕种的好日子。唐临禀报县令:“囚犯也有妻子孩子,不能耕种与收获怎么养活他们,请把他们放出来。”县令害怕他们逃跑,没有同意。唐临说:“大人如果有所顾忌,我一个人抵充(承担)全部责任。”于是县令请假回家。唐临把囚犯全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回家耕种,并且和他们约定:春种结束,都要回到监狱里去。囚犯们感激唐临的恩情,到时候全部集中在县的监狱里了。唐临就从此出名了。

11.(4分)(1)恰逢(2)抵充12.(3)B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敢于担当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A卷】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肥马驾的车辆,穿着轻暖和的皮袍。我听人说:君子应该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

11.出使(2分)增加(2分) 12.D 13.君子周急不继富 14.B(3分)C(2分)【B卷】

在去渑池的途中,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阻塞在了狭窄的路上。正巧是天寒,人在冰雪上走路很滑,进退都不能。时间已经接近傍晚,官吏旅客都成群结队,车马有几千,排挤在装瓦瓮车子的后面,一点办法也没有。

有一个路客人叫刘颇,举着鞭子来到前面,问:“车里的瓦瓮值多少钱?”回答说:“值七八千。”刘颇就打开袋子,拿出细绢,立即赔偿给给他。命令仆人上车,断开那编结的网,把瓮全都推到了山崖下。一会,车轻了能够前进,众人叫嚷着向前走去。

11.(1)能,能够,可以(2分)(2)命令(2分)12. D(3分)

13.(2分)车轻得进14. D(3分)

【C卷】

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洪水在梁山泊泛滥。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百姓都会奔着逃跑,谁和我一起守城呢?”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来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效力。”于是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11.跑,逃跑(2分)来到,到……去(2分) 12.B(3分)

13.筑东南长堤(2分) 14.C(3分)

【D卷】

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请求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从你那里借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地方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从那个书生那里借过来的书,前往拜见地方官员,说:“这是我灯下窗前所学的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戏弄你(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11.(1)乞求,请求,要求(2)借(4分)

12. A(3分) 13.即诵彻卷(2分) 14. B (3分)C(1分)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 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 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 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 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黄浦区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 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分) 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 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 普陀区 陶侃母

上海市2019届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6区全)

2019年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浦东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遁:遁世隐居。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④遗象:犹遗制。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谪居于黄居() (2)余告之故故() 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 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静安区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颌首,殆欲下拜。【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②瞿然:惊讶的样子。③握手,拱手。扣:询问④溥(pǔ)大。⑤凝:注意力集中 7.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必将名.世()(2)某妄意易.一字() 8.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课内文言文 长宁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人名)(2分) 9、翻译句子(3分) 苟富贵,无相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燕雀”是指“”,此句表达了陈胜的 (3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8.汉司马迁 9.如果(我将来)富贵了,是不会忘记你(你们)的。 10.佣者远大抱负和志向 普陀区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甲文作者是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 表作家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甲文以潭中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衬托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8.苏轼唐宋八大家(2分) 9.若空游;月光清朗澄澈;闲适(各2分,共6分) 杨浦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 (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 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 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 14.B(2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冯异定关中定 (2)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 :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 、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于是罢师.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③桑:采桑,作动词用。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举() (2)于是罢师.而归师()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 (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 11、(1)兴起,发动(2分)⑵军队(2分) 12、A (2 分) 13、追桑女不得而失其妻攻打别国却可能丢掉自己的国家(4分) 14、C (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 11. (4分)(1)等到……时(2)用 12. (3 分)D

2016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6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于是罢师.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 【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③桑:采桑,作动词用。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举() (2)于是罢师.而归师()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 在;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 在。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

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答案)

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一.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3分)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1,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2笔也。有一龌龊○3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4,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1诞僻:怪僻○2搦(nuò)握○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4头裸体:不戴帽子 12(1)下列“之”的解释与文中加点词“诱之.入舟”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何陋之有? 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去”的解释符合文中加点词“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项是 A. 除掉、去掉 B.失去、损失 C.距离 D.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5.短文赞扬了陈章侯。(3分) 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乃命.羿曰()(2)更.射之,又不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14.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2分) 15.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②恶:疑问代词,怎么。③微:无,没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坐客为谁( ) (2)有足采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濂具以实对。 12.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密使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的;而“”这一细节则体现了他对宋濂的亲近。(3分) 13.F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善于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 闵行区 (1)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硃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辄逃入深山,时人以为梁管之流。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4分) (1)少有至行.()(2)寻.又诏曰() 12.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B.硃冲也把礼让作为训诫,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C.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D.硃冲也把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主愧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分)14.硃冲的优秀品质:

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7篇)

2010年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7篇) 一.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3分)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1,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2笔也。有一龌龊○3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4,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1诞僻:怪僻○2搦(nuò)握○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4头裸体:不戴帽子 12(1)下列“之”的解释与文中加点词“诱之.入舟”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何陋之有? 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去”的解释符合文中加点词“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项是 A. 除掉、去掉 B.失去、损失 C.距离 D.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14.文中表现陈章侯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5.短文赞扬了陈章侯。(3分) 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乃命.羿曰()(2)更.射之,又不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14.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2分) 15.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 题 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安石何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 而缺点在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 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 A. 嫉恶如仇 B.左右逢源 C.春风化雨 D.客观理性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 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 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 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 14.(2分)D 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修订稿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12分)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 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于是罢师. 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 【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 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 ③桑:采桑,作动词用。 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 (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 举( ) (2)于是罢师. 而归 师( )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 .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 .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 .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 ;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 。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 (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 11、(1)兴起,发动(2分) ⑵军队(2分) 12、A (2 分)

2017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12分) 11.(4分)⑴盘算⑵座,座位 12.(4分)避免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 13.(4分)D 黄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节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假如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 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时他能

初三语文一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5年上海各区一模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宝山卷)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骂鸭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注释】①邑:县城。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③良已:果真痊愈了。④异史氏:作者自称。⑤攘:偷窃。 11. 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 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 C.得到终于更加做 D.发现终于好处做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2分) 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___________(人名)。这篇故事, 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癒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________

的道理。(4分) (答案)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11.(3分)C 12.(3分,得分点:“素”、“未尝”、“征于声色”)邻居老人平素器量很大,平时丢了东西,(心中的不愉快)从来不在(不曾)话语、脸面上流露出来(括号中内容不补出来也可以) 13.(2分)因实告邻翁 14.(4分,前一空1分,后一空3分)蒲松龄对坏人坏事要勇于批评,才能使之改正(对坏人坏事不应该原谅,要揭露出来等)(意对即可) (崇明卷)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灭烛绝缨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烛灭,有一人引.美人手,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王曰:“今已饮,不绝缨者不欢。”令百官皆绝冠缨,乃出火,遂名.之曰“绝缨会。”居二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获首,王怪而问之。对曰:“昔者绝缨会上,蒙王不杀之恩.,思以头血溅敌久矣!”遂克晋。 【注释】美人:指楚王的爱妃许姬。冠缨:指帽上的带子。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引.美人手()(2)遂名.之()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4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注】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1.解释加点字。(4分)素.有名称()吾以信.于心也()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B.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暗暗责怪于你啊。 C.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平常也不曾往来,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D.父亲您不和张堪为友,往常也不曾互通信息,我们私下对您的行为感到奇怪啊。 13.从文中看,朱晖“厚赈赡之(堪之妻子)”的具体原因是:(2分) ①;②。14.下列从本则故事得到的启示,最恰当的是()(3分) A.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B.做一个重信义的人 C.做一个有责任感担当的人 D.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静安区】 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求,吾自欲致其勤勤①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②等耳,傥③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卒.辞之。(选自《容斋随笔》) 【注】①勤勤,恳切至诚。②万钟,优厚的俸禄。③傥,假如。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县尉谢生遗.以袭衣()卒.辞之() 12、下列对划线句翻译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有客人到他家拜访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B、有客人到他家拜访,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C、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后,都会高兴地邀请他去作客。 D、有客人到他家商谈事情,他都会高兴地迎接客人进门。 13、无论是“卒不以求人”,还是“卒辞之”,周日章都遵循着自己做人的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2分) 14、联系全文,“县尉谢生遗以袭衣”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浦区】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2014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课外古文汇编

2014年初三二模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宝山、嘉定】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唐临为官 唐临为万泉①丞②。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④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 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 对县令的尊称。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会.暮春时雨()(2)吾自当.其罪() 1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 (3分) 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1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___ _____”。(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________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____________这件事。(3分) 11.(4分)(1)恰逢(2)抵充 12.(3)B 13.(2分)惧其逸 14.(3分,每空各1分)为囚及其妻儿着想敢于担当囚人按时回到监狱(囚至时毕集县狱) 【长宁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太公:姜太公姜尚。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扶而去.之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上海市15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专题

课外文言文专题 宝山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 (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 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 14.B(2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冯异定关中定 (2)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冯异上奏章谢罪 B.冯异上奏章感谢 C.冯异写私信谢罪 D.冯异写私信感谢 13.“必困谗口矣”中的“谗”指的是和 (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4.下列作为本文标题,最恰当一项是 (2分) A.光武帝知人善用 B.光武帝不听谗言 C.光武帝任人唯亲 D.光武帝唯才是用

2018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二 静安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鄂、杜①间风物,则喜气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仲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 以家在嵩前,署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①蓝田、鄂(hu)、杜:均为地名,在今西安附近。②结夏课:参加科考的文人在夏日会集读书习文称 “结夏课”。③靳:吝惜。④辋川:关中地名,王维晚年隐居于辋川别墅。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矣 C.乎 D.焉 22.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是近于“序”的文体,本文是为送友人归秦中作的赠序。 B.首段描写秦中山川壮丽、人情质朴,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从原文明显可见,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局混乱。 D.本文笔触含蓄委婉,描述了恬淡闲适、清高自守者的生活情趣。 23.第②段是怎样抒写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的?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24.第③段议论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5.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五)(13分) 21.(1分)D 22.(3分)C 23.(4分)【评分说明】概述四冬意思2分,分析各展之间的关系2分 【答紊示例】先写追悔,记少时入长安秋武,因“纨绮气”未脱,“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的情形;次写态度转变,“长大来”对秦中人物风情的重新认识;再写渦望之情,与诸友相约游居秦中;最后回到现实,别高在即,自己不能同行的遗憾。由追悔到新认识再到渴慕,最后陡然跌落现实,屡屡推进表现了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 24.(2分)表示对当今众人所争的“美食大官,高貲华屋”等“世俗惬意事”的轻视;(1分)突显“闲居”的乐趣。(1分) 25.(3分)【评分说明】及指出语言(句式)或手法特点,1分。赏析效果,2分。 【答案示例一】句式整齐、音的怪错,佘的悠然。(语言特点,1分)以明春在辋川相会叮嘱友人,点出送别之意;(分析,1分)显示了诗人和友人对明春相会的期盼之情。(情感态度:1分) 【答案示例二】暗用王维想辋川别墅的典故,(手法,1分), 辋川是王维隐居之地,与朋友分别时叮嘱朋友在辋川 相聚,(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对悠闲平淡生活的无限向往(情感态度,1分)

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总结——课外文言文

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总结——课外文言文

————————————————————————————————作者:————————————————————————————————日期:

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 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 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 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 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黄浦区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 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分) 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 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 普陀区 陶侃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