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

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

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

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

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黄浦区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

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分)

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 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

普陀区

陶侃母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分享欢迎欢迎转发!这里有最新的魔都中高考语文资料!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遂具精馔,从者俱给。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①鲊:腌鱼。②孝廉:一功名。③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④斫:zhuó,砍削。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以一封鲊遗母()(2)鄱阳范逵素知名()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2分)

A.鲊太昂贵

B.此为官物

C.于我无益

D.以增吾忧

13.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4分)

(1)

(2)

10.(1)奉送(2)向来(各2分)11.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2分)12. B(3分)13. 清廉不贪慷慨待客(各2分)

宝山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一14题(12分)

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须修绠④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不谬也

——选编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佐领:清朝八旗兵官名。?安:怎么?就:靠近④绠:绳子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故草木不生__________________(2)但汲水须修绠耳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首句“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与下文“凿井”缺少必要联系,需要补充一些内容。下列各项中所补充的内容最不能成立的一项是()(2分)

A.驻守城中,往返取水不便.

B.河水人畜共用,不卫生。

C.夏天的河水不及井水清凉。

D.河水不及井水清亮甘甜。

(2)由此看来,首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2分)

1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启示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事物之间相互都有联系。

B.善于观察事物才有发现。

C.观察事物应该透过表象。

D.古书记载往往并不可信。

11、(4分)(1)所以(2)长

12、(2分)加入那些老树下面没有水,书怎么能够活呢?(关键词:“其”、“得”)

13、(1)(2分)C (2)(2分)陈述凿井缘由,引出下文凿井内容14、(2分)D

崇明区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11.(4分)⑴盘算⑵座,座位

12.(4分)避免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13.(4分)D

奉贤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楚王使魏逐张仪①。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

【注】①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士,魏国国相。②陈轸(zhěn):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楚国谋士。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为臣不忠不信()(2)于王何益()

12.陈珍认为楚王想让魏国驱逐张仪的后果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从文中看,陈珍是个、的人。(4分)

11、(1)讲信用(2)好处(2﹢2分)

12、如果魏王不听从楚王,会让楚王处于困境,如果魏王听从楚王,会让魏国蒙受耻辱。(4分)

13、敢于进谏(2分)、善于进谏/考虑周全/善于分析利弊

虹口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明末兵乱,时曾伯祖①年方十一,被掠至临清,遇旧客作②李守敬,以独轮车送归。崎岖戎马之间,濒危者数,终不舍去也。时太夫人,酬以金。先顿首谢,然后置金于案曰:“故主流离,心所不忍,岂为求赏来耶?”泣拜而别,自后不复再至矣。守敬性戆直,客作中有作奸者,辄奋起力争,故为众口所排③去,而患难之际,不负其心仍如此。——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曾伯祖:纪昀(纪晓岚)的曾祖父。②客作:雇佣的工人。③排:排挤。

11.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1)以独轮车送归(2)终不舍去也

12.“时太夫人在,酬以金”是因为李守敬;

而李守敬“置金于案”是因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文中说李守敬“性耿直”,其“憨直”的具体表现是,

作者这么写的原因是。(4分)

11、(1)归来,返回(2)舍弃,丢弃

12、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把曾伯祖送回了家。他不想让“故主”在战乱中受到伤害(不是为得到赏金)而做这件事13、有作奸者,辄奋起力争(2分)表明李守敬正直善良,在被人排挤后,对过去的主人依然忠心耿耿。(1分)为李守敬在故主危难时能挺身而出起了衬托作用。

嘉定区

吕蒙正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①,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字圣功,宋河南人,曾任知制诰、参知政事、中书侍郎、平章事、礼部尚书等职,三度入相,卒谥文穆。②古鉴:古镜③因:依靠。此处意为通过。

④李卫公:李靖,唐初大将,以功封卫国公。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2)盖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弟遂不复敢言。

13.其弟送礼欲谋取私利,吕蒙正严词拒绝而不伤亲情的回答

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4.本文既表现吕蒙正的性格,也表现他的品质。()(填入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A.诙谐自得

B.幽默自谦

C.宽厚自律

D.洒脱自信

11、4分)(1)担任(2)比

12、(3分)他的弟弟就不再敢(往下)说了。

13、(2分)“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14、(3分)C

静安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翁之来赵州庵也,诗日高,家曰贫,其高怀雅况①亦曰多。尝一曰,天寒大雪,老友二三辈造门访翁,翁笑曰:“适遣小婢持数叶书②得些少米豆,已敕家人煮粥作糜③,以食公等,公等毋去也。”坐甫定,一小婢辄从篱外呼曰:“糜且就火,而灶下无一茎④薪,奈何?”翁笑曰:“此易耳。”翁则自往墙间以手拂雪,搜枯藜断枝拾之,且谓小婢曰:“是可作炊,炊熟,余火犹堪暖客,可以吾家老瓦盆贮出之。”诸人相,叹曰:“此岂食人间烟火者耶?”—— (节选自《卖菊翁传》,有删改)

【注释】①高怀,高尚的胸怀。雅况,风雅之情。②数叶书,九张书法,作品。③糜,粥。④茎,根。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黑词(4分)

(1)易得些少米豆()(2)诸人相顾叹曰()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饭出来

B.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余火出来

C.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饭出来

D.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余火出来

13.请在选文中摘录一句能直接体现卖菊翁“家贫”的句子。(2分)

14.以下作品中的主要形象和选文中的卖菊翁品格最接近的是()(3分)

A.《陋室铭》

B.《爱莲说》

C.《卖油翁》

D.《愚公移山》

11.⑴交换/换(2分)⑵看(2分)12. D(3分)B(1分)C(1分)

13. 适遣小婢持数叶书易得些少米豆/糜且就火,而灶下无一茎薪(2分)

14.A(3分)B(1分)C(1分)

闵行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超入顾坐席。

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先主宽厚仁爱

B.张飞求贤若渴

C.关羽简单粗暴

D.马超知错就改

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

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顾:看,四处看,环顾均可。解释成“回头看”扣1分)

13、(3分)先主厚爱马超,马超却不以上下礼待之,常呼先生的字,非常没礼貌。(“先生厚爱”1分,“马超无礼”2分)

14、(2分)B

青浦区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诏坐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惭愧。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2)奔走流汗()

12.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一句的是()(3分)

A.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B.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C.专务斯役,辱莫大焉! D.汝宜深戒,勿习此也。13.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矛盾的,

他既为而感到又为

________而感到。(4分)

11、(4分)曾经(2分)跑(2分)12、(3分)B

13、(4分)自己的才华(1分)骄傲(自豪)(1分)自己被随意差遣(窘态)(1分)屈辱(羞愧)(1分)

徐汇区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⑤,不减扬雄⑥,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有删改)

【注释】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

而缺点在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

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

A. 嫉恶如仇

B.左右逢源

C.春风化雨

D.客观理性

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

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

杨浦区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③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周荣《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门板③牡:门栓

11.解释加点字。(4分

(1)望城二里许许()(2)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穷()

12.下列对“思渡者言近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回想摆渡者的话,觉得他是个有道德的人。

B.认为摆渡者的话,告知了一个捷径。

C.觉得摆渡者的话是合乎道理的。

D.思考摆渡者的话就能找到进路。

13.请说说对于摆渡者的话,“予愠为戏”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上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A.不耻下问

B.半途而废

C.欲速不达

D.日暮途穷

11、(1)表示约数,上下、左右、光景。(2)尽12、 C

13、因为渡者说:“慢慢走城门开着,快快跑城门关了”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我感到他是戏弄我,恼怒了。14 、C

长宁、金山区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2)奔走流汗()

12. 文中画线句“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B.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C. 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D. 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13. 原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的一句是()(3分)

A. 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

B. 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C. 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D. 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14. 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既_________骄傲自豪,

又___________后悔羞愧。(4分)

11.(2分)(1)曾经(2)跑12.(3分)B

13.(3分)C 14.(4分)为自己的知识与才华为自己的身份与行状

2017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②筇:竹名。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 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 □□□□(用文中词句回答)。(4分) 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 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 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 黄浦区 明帝说日 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你觉得长安和太阳比一样远吗? 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 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 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他能 ___________;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__________。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_______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5分) 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 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 普陀区 陶侃母

上海市2019届中考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16区全)

2019年二模课外文言文阅读汇编 浦东 方山子传(节选) 苏轼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晚乃遁②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③之遗象④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⑤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注】①光、黄:光州、黄州,两州连界。②遁:遁世隐居。③方山冠:唐宋时隐士戴的帽子。④遗象:犹遗制。⑤“环堵”一句:谓室内空无所有。 1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谪居于黄居() (2)余告之故故() 12、文中“余既耸然异之”的原因是(1)(2)(用自己的话表述) (4分) 1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方山子,本名陈慥,因佩戴古代的方山冠,人们则叫他方山子。 B、“方山子亦矍然”写出了方山子遇到作者时惊讶的样子。 C、“俯而不答,仰而笑”,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境遇的理解。 D、选文中的方山子,一身侠气,威武豪放,隐居山中,淡泊名利。 静安区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颌首,殆欲下拜。【注释】①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②瞿然:惊讶的样子。③握手,拱手。扣:询问④溥(pǔ)大。⑤凝:注意力集中 7.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必将名.世()(2)某妄意易.一字() 8.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李泰伯把记和赞词读了三遍,不停地感叹其韵味。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2016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课内文言文汇编 宝山&嘉定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日:?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1.与本文不是出自同一本书的篇目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A.《天时不如地利》B.《公输》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为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 3.(1)孟子的三个问句的共同点,是都用了_______句式。(1分) (2)孟子的三个问句不能换序,其理由是。(3分) 宝山&嘉定 1.B(1分)D(1分) 2.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2分) 3.疑问(1分);从生活事件入手,推到中层官吏行为,再推到国家治理,体现孟子对齐宣王却反治国之责的批评(2分) 崇明县 曹刿论战(删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1.按要求完成下列二题(4分) (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语音停顿(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将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列句子“之”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与之乘 B.公将鼓之 C.公将驰之 D.登轼而望之

3.在选段中曹刿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为。(2分) 崇明县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每标识1分,共2分) (2)鲁庄公与曹刿共坐一辆战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交战。(2分) 2.B(2 分) 3.善于把握战机(2分) 奉贤区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1.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2.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奉贤区 1.(1)诸葛亮(1分)(2)奔走效劳(2分)(3)三顾茅庐(2分) 2.B(3 分) 虹口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

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宝山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 1. 32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324×108 B .32.4×106 C .3.24×107 D .324×108 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x ﹣m +2=0的解是负数,那么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2 B .m >2 C .m <2 D .m ≤2 3.将抛物线y =x 2﹣2x +3向上平移1个单位,平移后所得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A .422 +-=x x y B .y=222+-x x C .y =332 +-x x D .y =32 +-x x 4.现有甲、乙两个合唱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都是175cm ,方差分别是S 甲2、S 乙2,如果 S 甲2>S 乙2,那么两个队中队员的身高较整齐的是(▲) A .甲队 B .乙队 C .两队一样整齐 D .不能确定 5.23==,而且b 和a 的方向相反,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23= B .32= C .23-= D .32-= 6.下列四个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正多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每条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B. 所有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正多边形的中心是它的对称中心 C. 所有的正多边形每一个外角都等于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D. 所有的正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与正多边形的中心角互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7.计算=÷3 6 a a ▲. 8.分解因式:a 3﹣a =▲.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3x ﹣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的值为▲. 10.不等式组10 11 x x +>?? -?≤的解集是▲. 11.方程的解为▲. 12.不透明的袋中装有3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两个为白色,一个为红色,随机地从袋中 摸取一个小球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取一个小球,两次取的小球都是红球的概率为▲. 13.为了解全区500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 测了200名学生的体重,频率分布如图所示(每小 组数据可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其中从左至右前 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2、0.03、0.04、0.05, 由此可估计全区初中毕业生的体重不小于60千克 的学生人数约为 ▲ 人. 14.图像经过点A (1,2)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15.如果圆O 的半径为3,圆P 的半径为2,且OP=5,那么圆O 和圆P 的位置关系是▲. 16.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O ,过点O 的线段EF 与AD ,BC 分别 交于E ,F ,若AB =4,BC =5,OE =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17. 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奥地利数学家皮 第13题图 0.01 0.02 0.03 0.04 体重(千克) 4312=+-x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课内文言文

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课内文言文 长宁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人名)(2分) 9、翻译句子(3分) 苟富贵,无相忘。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的“燕雀”是指“”,此句表达了陈胜的 (3分) (三)课内文言文(8分) 8.汉司马迁 9.如果(我将来)富贵了,是不会忘记你(你们)的。 10.佣者远大抱负和志向 普陀区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甲文作者是柳宗元,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他们与另六位散文代 表作家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甲文以潭中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乙文提到的“积水空明”用以表现_________________,从而衬托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6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8.苏轼唐宋八大家(2分) 9.若空游;月光清朗澄澈;闲适(各2分,共6分) 杨浦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 (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 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 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 14.B(2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冯异定关中定 (2)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13上海市静安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3.4 1.注意: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河汉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衣沾不足惜,。(《归园田居》) 4.山光悦鸟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5.,故克之。(《曹刿论战》) 6.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4分)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每格一字)(2分) 8.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衣正单”和“人饥”呼应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B.从“晓驾炭车”到“日已高”写出运炭历时之久。 C.“翩翩”一词形容太监及其爪牙得意忘形的模样。 D.“惜不得”表现出卖炭翁的心如刀割,意欲抗争。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为学 彭端淑 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⑶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⑷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⑸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⑹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9. 以下人物和彭端淑不在同一朝代 ......的是(2分) A.郑燮 B.姚鼐 C.周敦颐 D.袁枚

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第18题汇编

第18题专题 题型一:图形等等翻折 1.如图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 (23,0),B (0,6), M (0,2).点Q 在直线AB 上,把△BMQ 沿着直线MQ 翻折,点B 落在点P 处,联结PQ .如果直线PQ 与直线AB 所构成的夹角为60°,那么点P 的坐标是 ▲ . 参考答案:(23,4)或(0,-2)或(23- ,0). 解析:(1)如图一,∵23OA =,6OB =,∴∠OBA =30° ∵ 翻折 ∴∠P =∠OBA =30°,4MP MB == 延长PQ 交OB 与H ,∵∠PQA =60°,∠BAO =60°,∴∠PQA =∠BAO ∴PH ∥OA ,∴∠PHO =∠AOB =90° ,又∠OBA =30°, ∴1 2,232 MH MP PH = == ∴ P (23,4) (2)如图二,∵ 翻折,∴∠BQM =∠PQM ∵∠PQA =60°,∴∠BQM =∠PQM =60° 又∵∠OBA =30°,∴∠BMQ =90°,所以翻折后P 落在y 轴上且MP =BM =4 ∴P (0,-2) (3)如图三,∵∠P AB =60°,∴ BQM =30°,又易证∠BAM =∠OAM =30°,所以Q 点与A 点重合,且P 落在x 轴上,P A =BA =43,∴ P (23-,0). y 图4 A B O M x ﹒

图一 图二 图三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点E 在边AD 上且AE =4,点F 是边BC 上的一个动点, 将四边形ABFE 沿EF 翻折,A 、B 的对应点A 1、B 1与点C 在同一直线上,A 1B 1与边AD 交于点G ,如果DG =3,那么BF 的长为 ▲ . 参考答案:658- 解析:易证1EGA CGD △∽△,∴ 1 1AG A E GD DC =,∴12A E =,∴ EG =25 ∴BC =AD =725+,设BF =x ,则1,725FB x FC x ==+- 易证1FCB CGD △∽△,∴1FB FC DC GC =,GC =35,∴1658FB =-,即658FB =- P Q A B O M P (Q ) A B O M H P Q M O B A 第18题图 A D E

2020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闵行区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 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参不知所从( ) (2)为参具言之( ) 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 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 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4分) 浦东新区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 :倾注,引申为劝酒。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 、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 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 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 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 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 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 C 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 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 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 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 分) [A] 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 ·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 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 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 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 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 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公感其意,拜为兄弟先寻为进士,李生

2020届上海中考数学初三二模24题汇编

【2020二模汇编】24题 【闵行区】 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我们把以抛物线2y x =上的动点A 为顶点的抛物线叫做这条抛物线的“子抛物线”,如图,已知某条“子抛物线”的二次项系数为3 2 ,且与y 轴交于点C ,设点A 的横坐标为m (0m >),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交轴于点B . (1)当1m =时,求这条“子抛物线”的解析式; (2)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ACB ∠的余切值; (3)如果135OAC ∠=?,求m 的值. 【参考答案】24.(1)23(1)12y x = -+;(2)3 cot 2 ACB m ∠=;(3)2m =.

【宝山区】 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y ax ax a =--(0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y 轴负半轴交于点C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4CD AC =.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 、b 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点E 是直线l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动点,若△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5 4 ,求a 的值; (3)设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 在抛物线上,当以点A 、D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参考答案】24.(1)(1,0)A -,y ax a =+;(2)25a =- ;(3)1 26 (1,7)7 P -,2(1,4)P -.

【3崇明区】 24. 已知抛物线24y ax bx =+-经过点(1,0)A -、(4,0)B ,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该抛物线上一点,且在第四象限内,联结AC 、BC 、CD 、BD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对称轴; (2)当4BCD AOC S S =时,求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E 是x 轴上一点,点F 是抛物线上一点,当以点A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 【参考答案】24.(1)2 34y x x =--;(2)(2,6)D ;(3)1(1,0)E ,2(8,0)E ,3(1,0)E -,4(0,0)E .

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于是罢师.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③桑:采桑,作动词用。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举() (2)于是罢师.而归师()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 (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 11、(1)兴起,发动(2分)⑵军队(2分) 12、A (2 分) 13、追桑女不得而失其妻攻打别国却可能丢掉自己的国家(4分) 14、C (2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一 13题(12分) 11. (4分)(1)等到……时(2)用 12. (3 分)D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 (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 考生备注: 1。这张试卷有27道题 2。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1,文言文(40分) (1)默写(15分) 1。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 3。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 5。所以要有耐心。(《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 (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 [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

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 (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8。以上作者是东晋时期一位伟大的诗人。(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森林耗尽水源,然后得到一座山。 10。总结第1段的内容:文章指出了源汉语“走到这种绝境”的时间和原因,并指出句子是“绝望的”(4分) C论文1 (4)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1-13 (12分) 李的家庭很穷。他和李生在同一条街上工作,每次都赚了很多钱。

2016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2016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

杨浦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乃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④也。”于是罢师.而归。 ——选自《说苑卷九·正谏》 【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③桑:采桑,作动词用。④旷:荒废,也指失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举() (2)于是罢师.而归师()

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 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 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 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 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 在; 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 在。 (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14、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 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 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 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四)课外语段阅读(12分)

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答案)

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一.鹦鹉噪虎 女几之山,鹊所巢,有虎出于朴簌①,鹊集而噪之。鹦鹉闻之,亦集而噪。寒鸦见而问之曰:“虎行地者也,其如子何哉,而噪之也?”鹊曰:“是啸而生风,吾畏其颠吾巢,故噪而去之。”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寒鸦笑曰:“鹊之巢木末②也,畏风故忌虎,尔穴居.者也,何以噪为?” 注释:①朴簌:小树。②木末:树梢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虎行.地者也()(2)故.噪而去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问于鹦鹉,鹦鹉无以对。 14.鹊“集而噪之”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这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3分)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1,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2笔也。有一龌龊○3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4,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1诞僻:怪僻○2搦(nuò)握○3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4头裸体:不戴帽子 12(1)下列“之”的解释与文中加点词“诱之.入舟”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何陋之有? B.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言之,貌若甚戚者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去”的解释符合文中加点词“乃自先去.”意思的一项是 A. 除掉、去掉 B.失去、损失 C.距离 D.离开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5.短文赞扬了陈章侯。(3分) 三.夏王使羿①射于方尺之皮,径寸之的。乃命羿曰:“子射之,中,则赏子以万金之费;不中,则削子以千邑之地。”羿容无定色,气战于胸中,乃援弓而射之,不中,更射之,又不中。夏王谓傅弥仁曰:“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傅弥仁曰:“若羿也,喜惧为之灾,万金为之患矣。人能遗其喜惧,去其万金,则天下之人皆不愧于羿矣。” 注①:羿,即后羿,传说中的人物,擅长射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乃命.羿曰()(2)更.射之,又不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斯羿也,发无不中,而与之赏罚,则不中的者,何也? 14.文中有一个地方预示了后羿难以射中,请摘录出来。 (2分) 15.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寓意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卷(含答案)

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语文二模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黄鹤楼》) 2.,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5.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6.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下列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诗人特意去碣石山观海。 B.“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显现大海宁静,山岛耸立的景象。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萧瑟的秋风呼啸,波涛滚滚。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表现了眼前大海吞吐日月的情景。 8.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 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9.《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11.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周处、蛟、虎是危害义兴乡里的三大祸患。 B.周处刺虎击蛟的行为可以显现出他的勇猛。 C.乡人“更相庆”的行为印证三害中“处尤剧”。 D.周处不知道自己为人情所患体现其不知者不罪。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归计决矣 及曹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 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公归.计决矣( ) (2)操于此回师.( )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B.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中,又难以奏效。 C.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没有得到前进指令;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D.想进一步讨伐刘备,但不能够前进;想守住汉朝,又难以奏效。 14.杨修由“鸡肋”揣摩曹操回师的依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5.这件小事表现了杨修聪明但的个性,表现了曹操的个性。(3分)

2019上海数学初三二模长宁

1 / 15 第 1 页 共 15 页 人数 12 10 5 0 15 20 25 30 35 次数 3 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 每题4分, 满分24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选项上用2B 铅笔正确填涂】 1. 化简33m m +的结果等于( ▲ ) A. 6m ; B. 62m ; C. 32m ; D. 9m .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 A. x 8; B. 42+y ; C. m 1; D. 23a . 3.某校随机抽查若干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 把所得数据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1),则仰卧起 坐次数不小于15次且小于20次的频率是( ▲ ) A. 0.1; B. 0.2; C. 0.3; D. 0.4. 4.下列方程中,有实数解的是( ▲ ) A. 04 2 2 =-+x x ; B. 0122=+-x x ; C. 042=+x ; D. x x -=-6. 注:每组可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图1

2 / 15 第 2 页 共 15 页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 A. 如果两个圆心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也相等; B. 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外离; C.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这条直线与圆相切; D. 如果圆的直径平分弧,那么这条直径就垂直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 6.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 CD AB CBD ADB //,∠=∠; B. BCD DAB CBD ADB ∠=∠∠=∠,; C. CD AB BCD DAB =∠=∠,; D. OC OA CDB BD =∠=∠,A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 每题4分, 满分48分) 【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答案】 7. 今年春节黄金周上海共接待游客约5090000人,509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8. 计算:432 2221÷-?? ? ??-= ▲ . 9. 如果反比例函数x k y = (k 是常数,0≠k )的图像经过点)2,1(-,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第 ▲ 象限. 10. 方程组?? ?=-=+2 3 xy y x 的解是 ▲ . 11. 掷一枚材质均匀的骰子,掷得的点数为素数的概率是 ▲ . 12. 如果二次函数2 2-=m mx y (m 为常数)的图像有最高点,那么m 的值为 ▲ . 13. 某商品经过两次涨价后,价格由原来的64元增至100元,如果每次商品价格的增长率相同,那么

2015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课外文言文汇编

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②恶:疑问代词,怎么。③微:无,没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坐客为谁( ) (2)有足采者(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濂具以实对。 12.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密使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的;而“”这一细节则体现了他对宋濂的亲近。(3分) 13.F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善于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 闵行区 (1)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硃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辄逃入深山,时人以为梁管之流。冲居近夷俗,羌戎奉之若君,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路不拾遗,村无凶人,毒虫猛兽皆不为害。卒以寿终。 ①刍:饲养牛马的草料。②梁管之流:梁鸿、管宁之类的人。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4分) (1)少有至行.()(2)寻.又诏曰() 12.对文中划线句“冲亦以礼让为训,邑里化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B.硃冲也把礼让作为训诫,乡里的人被他感化。 C.硃冲也用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D.硃冲也把礼让训诫别人,被乡里的人感化。 “主愧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3分)14.硃冲的优秀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