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上海护理2008年11月第8卷第6期

[17]苏萍,任宁,陈莉.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方法知情调查[J ].中国

妇幼保健,2002,22(26):370123704.

[18]王磊光,干建春.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

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2,22(8):109621098.

[19]苏兰,吴亚平,寸祝芬.对产后妇女及早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

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3):1812182.

收稿日期:2008201204

作者简介:谢诗蓉(19712),女,护师,本科在读,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谢诗蓉,席淑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8)0620063203

甲状腺癌是高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

[1]

,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有

效手段之一。因甲状腺解剖复杂、血运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且甲状腺癌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多变,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现状

1.1 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 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采

用甲状腺切除范围的个性化,手术多样化的原则,强调首次治疗,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腺叶切除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并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甲状腺癌根据癌肿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甲状腺分化癌行病灶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触及淋巴结肿大,则加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头状癌单发结节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行峡部加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滤泡状癌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或全切术加颈淋巴结清扫术[3]。

1.2 手术途径 以往手术路径是直接在颈部入路,术后颈

部留下永久性疤痕,特别是疤痕体质的患者,术后颈部遗留一条蜈蚣似的疤痕,患者感觉难以接受。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近年来手术途径发展为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患者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同时内镜的放大作用使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等重要结构清晰可见,故损伤机会较少.目前腔镜下手术主要有三条途径:经低位颈部入路、经腋窝入路、经胸部皮下入路[4]。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谈癌色变”是对癌症患者心理最恰当的

表述,患者因得知身患“绝症”、惧怕手术、担心肿瘤预后等诸多原因,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反应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5]。因此,心理护理对甲状腺患者的诊疗效果及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除常规的术前解释、安慰外,心理护理的范围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丁景华等[6]采用术前1d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及手术过程,能较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缺乏信息而致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苏秀宁[7]认为:根据不同年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等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手段疏导患者情绪反应,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自觉调整不良心态。李文等[8]认为: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减少患者激动、易怒的精神状态,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给予口服镇静剂或安眠药,使患者消除恐惧,配合治疗,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为患者得到愉快的生活氛围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韦琼[9]将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干预作对比性研究:心理干预与焦虑性术后疼痛的相关系数较大(r =0.38,P <

0.05),表明干预后焦虑与术后疼痛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心理

护理干预能较好地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状况。

2.2 体位训练

2.2.1 体位训练的重要性 甲状腺手术需要取颈过伸仰卧

位,垫高肩背部,头后仰,尽量能使下颌、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充分暴露术野。如果患者术前缺乏有效的体位训练,术中耐受力下降,颈过伸体位因压迫颈部神经、血管使颈椎周围组织疲劳而引起患者术中烦躁不安,既影响术中操

?

36?

Shanghai Nursing,Nov.2008,Vol.8,No.6

作,又易误伤周围组织、神经及血管,引起严重并发症[10]。

2.2.2 体位训练的用具和方法 传统的体位训练方法:术前1d用薄枕垫高患者肩部,垂头仰卧1h,此法由于术前训练时间短、活动不充分、患者没有足够的适应过程,因此许多研究者对术前体位训练的用具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从而有利于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张小华[11]提出术前1周开始,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练习颈部过伸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双肩垫20~30 c m高软枕,暴露颈部,2次/d,从30m in/次逐渐延长至1.5~2.5h/次。陈雅君等[12]采用硬泡沫板、海绵、人造革材料自制与正常人体相应的甲状腺体位枕(头托16c m×16.5 c m,颈托50c m×10c m×13cm,肩托50cm×43c m×8c m),用于术前体位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姜风荣等[13]自制可调节坡度和高度的甲状腺体位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循序渐进地调节坡度和高度,使颈部逐渐后仰,以适应手术所需要的体位,有效减轻患者在体位训练中出现的头晕、目眩、恶心、胸闷等症状。

3 术后护理

3.1 伤口引流护理 甲状腺血供丰富,手术创面易出血,若术后伤口引流不充分,血液淤积形成血肿,易压迫气管引起窒息,传统的橡皮管引流法(引流管与无菌引流袋连接自然引流)常使伤口腔内积液,影响伤口愈合修复。张静等[14]认为:伤口采用切口下双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手术医生缝合皮下层、皮肤层,使皮下空腔与引流器内空间完全密闭,利于皮瓣均匀粘贴于创面,消除死腔,有利于切口愈合,但要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堵塞、滑脱而造成引流不畅。宋昭惠等[15]认为:术后伤口采用小儿“T”型管接引流袋引流,“T”型管对伤口起支架作用,能保证确切有效的引流,同时便于引流物的观察,伤口无积血无感染,但引流出的血液易浸湿敷料,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及卫生刺激。于向英等[16]采用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取一次性输血器的头皮针硅胶管前端剪2个侧孔,置于最低处,接20m l一次性注射器,抽动活塞,形成4 c mH2O负压,及时引流记录,保持敷料干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王瑷等[17]认为:将输液管一端插入无菌空输液瓶,另一端连接颈部引流管。输液管排气端连接电动吸引器,打开吸引器,抽净瓶内及输液管内的空气,然后将排气端用止血钳夹住,保持引流管呈负压状态,此自制的负压引流瓶负压大,引流效果好,但操作步骤繁琐、要求较高。

3.2 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3.2.1 出血 甲状腺术后出血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48h内,国内外文献报道出血率为0.2%~6.0%,出血的病死率为0.07%~0.3%[18]。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咳嗽、呕吐、颈部的活动、吞咽、说话动作过度、过频等造成结扎线脱落,或由于止血不彻底,或因皮瓣广泛的渗血而造成皮下血肿。若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得当,致使血肿压迫血管,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每30~60分钟测量1次,注意颈部有无变粗、敷料有无血性渗出,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19]。此有多名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护理方法。余梅[20]认为患者咳嗽时可用手掌呈V字型手势保护颈部以防止血管渗血。卢贤秀等[21]认为术后常规使用止血药并用1kg小沙袋均匀压迫前胸12~24h,能有效减少渗血、水肿的发生。罗艳丽[22]认为术后患者取半卧位,切口敷料外敷冰块6~8h,可有效预防术后出血,方便可行。王莉等[23]发明了一种止血脖套,内装低温溶液(生理盐水+75%乙醇,比例为2∶1;液态乙醇冰点低,2 117°C凝固)2h更换1次,其敷帖性好,可固定,方便实用,收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3.2.2 喉返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多由于手术的直接损伤、过度牵拉、钳夹、缝扎和广泛分离致缺血等所致,常为单侧损伤,且多为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2.3%左右[24],表现为患者声音嘶哑、饮水时出现呛咳。因此须做好术中、术后的处理及观察。冯雅男[25]认为:术中操作轻柔,力求保留腺体和后膜的完整,结扎上级血管时尽可能靠近腺体,且避免过分牵拉血管,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孙秀珂[26]认为:术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清醒后向患者提问,力求简短、并仔细注意其声音的改变,尽量避免过多说话。罗艳丽[22]认为:患者进固体或半流质食物时,采取放慢饮食速度,小口饮水,减少说话,促进声带的休息,收到良好的效果。苏秀宁等[27]认为: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时,给予地塞米松2mg+α2糜蛋白酶4000U+生理盐水20m l雾化吸入,2次/d,连续7d,能促进喉返神经的恢复。

3.2.3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甲状旁腺一过性血运障碍、旁腺血管痉挛、压迫以及损伤或切除了部分旁腺所致。有研究发现其发生率为29%,典型症状为手足抽搐、麻木,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和心功能障碍[28]。徐腰武[29]认为:术后测量血压时观察前臂与手的肌痉挛以及轻轻叩击耳前区域有无颜面肌短暂痉挛,能及早发现低钙血症的发生。罗艳丽[22]认为:观察病情时要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询问肢体有无麻木感或针刺感。测定血钙浓度有异常情况时,及时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 l。饮食应适当控制,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食用含钙较高食物,减少肠道钙的排出,利于钙的吸收。定期复查血、尿钙磷,为指导用药提供依据。孙秀珂[26]认为:发生肌痉挛时,立即用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10~20m l缓慢静脉滴注予以缓解,口服葡萄糖酸钙,每日3次,每次2~4g,重者可口服维生素D

2

,每日5~10万U,以促进钙吸收。

3.2.4 乳糜瘘 乳糜瘘是根治性颈廓清扫术后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占颈部手术1%~3%[30],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继发感染、全身衰竭甚至死亡。术后1~3d引流管出现淡黄色、浑浊或乳白色引流液且乳糜试验阳性,即可诊断[31]。术后采用负压

?

4

6

?

 上海护理2008年11月第8卷第6期

引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低脂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能有效促进乳糜瘘愈合。谢静芳等[32]认为:术后发生乳糜瘘,行局部加压包扎,在锁骨上覆盖以棉垫压迫,外加弹性绷带绕过对侧腋下加固包扎,促进创面愈合。耿中利等[33]认为:甲状腺癌颈廓清术后乳糜瘘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出现乳糜瘘后应及时采取积极正确处理:量少的给予保守治疗方法,量多且胸导管损伤严重患者予手术补救治疗,有利于伤口愈合。于轶群等[34]认为:阿托品治疗对淋巴液分泌有较强的调节作用,用药后要向患者宣教阿托品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适量饮水、减少活动、老年病人需协助排尿,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若患者乳糜瘘发生时间长、渗液多时,可采用碘仿纱条填塞法,医生拔除引流管,切口撑开1~2针将淋巴液放出,然后用碘仿纱条填塞,再将纱团压在锁骨上窝,用5~8c m宽的胶布,由背部斜向健侧胸前加压固定,护士应每4小时观察纱团固定情况,压力以不影响患者呼吸为适度,监测颈围变化、告知患者减少颈部活动,采用此法者切口愈合良好。辛同令等[31]认为:胸导管为维生素K的吸收大路,大量乳糜液丢失将引起维生素K的缺乏,致凝血不足,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K。

4 小结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康复效果,护理人员不但要提高与患者心理沟通技巧、增加疾病宣教知识的能力;还应在术前体位训练的用具和方法、术后伤口引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积累临床经验,不断完善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

参考文献:

[1]许勤.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9.

[2]石美鑫,张延龄.现代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6522655.

[3]诸林海,汤东.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475例分析[J].中国现代

普通外科进展,2007,10(2):1772178.

[4]师天雄,邓建伟,谭焕东.73例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体会

[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382140.

[5]崔东辰,耿军.择期手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及护理对策[J].护士

进修杂志,2001,16(4):2872288.

[6]丁景华,蔡树云,陈莫异.术前探访对甲状腺腺瘤患者术前焦虑

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4,10(5):4382439.

[7]苏秀宁.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文选,

2005,24(1):82283.

[8]李文,李忠英.加强甲状腺围手术期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14(4):2812282.

[9]韦琼.两种心理护理对甲状腺手术病人的影响[J].药理医药学

杂志,2003,16(1):51252.

[10]刘罗薇,樊倩红,冯玲,等.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护理进展

[J].现代护理,2006,12(22):206522066.

[11]张小华.甲亢患者术前体位训练的护理应用及体会[J].海军

医学杂志,2004,(3):2282229.

[12]陈雅君,李皎伦,隋一玲,等.甲状腺体位的临床应用[J].中华

护理杂志,2000,35(3):144.

[13]姜风荣,陈晓红,孙佰珍,等.甲状腺体位的设计与应用[J].中

华护理杂志,2004,39(4):318.

[14]张静,张幼,李汉贤.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切除术21例的

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4912492.

[15]宋昭惠,王黔,沈祖楹.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的改进及护理

[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08.

[16]于向英,王永珍,刘伟红.甲状腺术后简易负压引流装置[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47.

[17]王瑷,段建玲,姜吉玉.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的护理

[J].齐鲁医学杂志,1999,14(3):221.

[18]郑贵祯,马玉美.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防治体会[J].邯郸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5):4762477.

[19]陈祥燕.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护理[J].海南医学,2003,14

(9):1182119.

[20]余梅.36例腔镜下甲状腺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

志,2005,4(6):14215.

[21]卢贤秀,陈敬国.100例腔镜甲状腺手术护理体会[J].赣南医

学院学报,2006,(4):6382639.

[22]罗艳丽.甲状腺围手术期监护[J].华西医学,2005,20(3):

4602461.

[23]王莉,白珠杨,于颍,等.介绍一件用于甲状腺术后止血脖套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55.

[24]B r on LP,O’B rien CJ.Total thyr oiedct omy for cli m ically benign

disease of the thyr oid gland[J].B r J Surg,2004,91(5):69274.

[25]冯雅男.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

杂志,2003,18(9):8482849.

[26]孙秀珂.甲状腺癌切除术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6,(1):

1252126.

[27]苏秀宁,王小玲.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右

江医学,2005,33(5):5632564.

[28]M icooli P,Bellant one R,Mourad M,et al.M ini m slly invasive video

assisted thyr oidect omy:multiinstituti onal experience[J].World J Surg,2002,26:9722975.

[29]徐腰武.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焦点护理问题探讨[J].解放军护

理杂志,2004,21(10)45246.

[30]李正江,康平章.颈廓清术后乳糜瘘的治疗及预防[J].中华耳

鼻咽喉科杂志,1998,33(4):23.

[31]辛同令,季朝金.甲状腺切除术后乳糜瘘的预防及治疗(附7例

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07,9(2):2412242.

[32]谢静芳,黄映芳,邹海棠.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6):23224.

[33]耿中利,马斌林,董超.甲状腺癌颈廓清术并发乳糜瘘18例临

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7):6162617.

[34]于轶群,肖兰香.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瘘的护理[J].温州医学院

学报,2005,35(6):5132514.

?

5

6

?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甲状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ICD-10:C73) 行甲状腺癌根治手术(ICD-9-CM-3:06.2-06.4伴4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1.症状及体征:颈部肿物,可伴有声音嘶哑或呼吸、吞咽困难,体格检查有甲状腺结节,有或无颈部肿大淋巴结。 2.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超声彩色多普勒、放射性核素扫描诊断,CT、MR及SPECT等可提供参考; 3.血清降钙素测定对早期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有十分重 要的价值。 4.病理:针吸细胞学诊断或术中冰冻活检。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甲状腺外科》(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外科学》(人民卫生出

版社,第7版)。 1.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应用核素、甲状腺激素及放射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1)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甲状腺次全切除(即病灶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峡部全切除)或患侧叶甲状腺全切除+峡部切除;确定双侧腺体内都有甲状腺癌结节时,应作全甲状腺切除术及中央组淋巴结切除术。颈淋巴结肿大并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的患者,应进行包括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手术。病灶相当广泛累及双侧腺体并转移至双侧颈部淋巴结,原发病灶与转移灶相互融合粘连应作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2)髓样癌:术中如能以冰冻切片确诊为髓样癌,则应作全甲状腺切除。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3甲状腺癌的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1 概述 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我国上海市1960年发病率为1.02/10万,1972年为2.panjk/10万,1978年已升高对3.80/10万。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华山医院统计,两院於1975~1985年共收治甲状腺疾患6432例,其中甲状腺肿瘤4363例,甲状腺癌占435例,为甲状腺全部肿瘤的10.1%甲状腺癌以女性发病较多,男女之比1∶2.58,以年龄计,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而源自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仅占1%。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 2 病因 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遗传因素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闰,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2.2碘和TSH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ermil;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2.3其他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2.4放射性损伤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131Ⅰ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特别令人注意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83名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183名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并预防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迅速康复。 标签: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和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患者较为多见,我科自2014至2015年共183例甲状腺肿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显示,在手术前对患者加强护理指导,在患者术后对其病情进行严密监控,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从而不断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1]。 1 一般资料 本组183例患者均在我院行甲状腺肿瘤手术,其中男性65例,女性118例,年龄在30~78岁,平均年龄47.06岁。经精心、有效的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围术期,患者很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恐惧心理,这时,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会出现升高趋势,从而引发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麻醉以及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康复[2]。由于患者担心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也会担心术后切口严重影响其身体部位的美观,因此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健康指导,积极与患者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及手术类型,缓解患者的思想顾虑,消除其紧张情绪,同时就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相关知识为患者进行普及,从而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且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健康指导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咳嗽方式并鼓励患者认真练习。体位练习:为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术中体位,且要对该种体位进行有效练习,如指导患者在肩部垫好枕头,将患者头部向后仰,使患者的患处充分暴露出来[3]。通常练习一般在手术前7天,每天需练习2~3次,每次宜持续半小时至1小时。 2.1.3 饮食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禁烟、酒、肥腻等各种辛辣刺激食物,对脾胃功能较弱者,宜多食粥,可在粥里加入益气的药物,从而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气脉畅通。 2.1.4 访视手术室护士要做好术前访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02T11:25:0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周萍 [导读] 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 周萍(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观察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引起的危害,也是确保甲状腺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23-0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常并发颈部淋巴结移。手术切除是各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方式[2],而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人27例,男性3例,女性24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8.4岁。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因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和病人沟通,向患者讲诉手术的重要和安全性,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避免情绪激动,从而配合相关的检查、治疗、护理。同时,给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外来刺激。 2)一般护理: (1)评估全身情况配合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2)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吸5-10min,提高肺换气功能,介绍有效咳痰方法。咳嗽是术后出血的诱因。 (3)术前三天让患者锻炼颈部肌肉、韧带,双肩垫高20-30cm,头后仰平卧2h,每天1-2次,适应手术时的体位。 (4)术前12h禁食,6h禁水,把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置于床旁。 3)术后护理: (1)体位指导:患者回病室取平卧位。麻醉作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坡位,床头抬高20-30,头下置30-40cm小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深呼吸利于有效咳嗽,及时排除痰液。 (3)保持颈部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管一般于48-72h拔除。 (4)术后呕吐的护理:术后呕吐多与麻醉药、插管刺激有关,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嘱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呕吐次数少时可暂不处理,严重时可予止吐药。 (5)饮食护理:病情平稳或全麻清醒后,给于患者少量饮水,若无不适鼓励其进食,先给予冷流质饮食,避免过热引起颈部血管扩张,加重切口渗血[4],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软食,向患者说明加强营养对伤口愈合,机体恢复的重要性。 (6)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于术后24-48h。常见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因此术后24-48h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颈部切口、呼吸和颈围的情况,术后痰多不易咳出着,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咳嗽、协助拍背、雾化吸入。如发现患者颈部压迫感、切口有大量渗血、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快、紫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床旁拆除缝线、减压、消除血肿,必要时气管切开。 ②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呼吸情况、颈部皮肤颜色,判断有无皮下出血。 ③喉返神经损伤:由于全麻手术,术中不能让患者发音、吞咽活动。故在患者清醒后做简单对话,正确评估患者声音情况。进食时,特别是饮水,观察患者是否有误咽、呛咳情况,及时发现喉返、喉上神经的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多见,表现为声音嘶哑,多为血肿压迫、疤痕组织牵拉引起,为暂时性,经理疗等治疗后可恢复。 ④手足抽搐:多为术中误切甲状旁腺引起,常于术后1-2d出现面部和口唇周围和手足部针刺、麻木和强直感。严重可发生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甚至发生喉、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出现抽搐,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瘦肉、鱼等食物,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应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防治应感冒引起的咽部充血、不适。一般术后2-3月避免颈部剧烈运动。教会患者自行作颈部检查,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复查。对于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应遵医嘱口服甲状腺制剂做替代疗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以后每年定期随访一次,共5年,随后可2-3年随访一次。 2.结论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出院后密切随访,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参考文献 [1]彭雅玲、伍石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陈丽英: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年19期. [3]孙亚莉、王西玲、同欢庆、崔莉萍、袁波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第13卷8月下旬刊. [4]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 病史介绍: 2床,李道兰,女44岁,已婚,住院号2017003932,主诉“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年,发现颈部切口内肿块12年”。患者13年前因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于六安市人民医院行“左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住院行6次化疗,具体方案不详,后因不能耐受化疗副反应自行终止治疗。12年前发现颈部切口内出现乒乓球大小肿块,无发热、声音嘶哑、胸闷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建议进一步诊治。2017年1月12日就诊于我院,门诊彩超示双侧颈部不均质包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腺内钙化灶,并以“双侧颈部肿块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收入住院。 入院时T36.8℃P 69次/分R 19次/分BP 117/64mmHg 神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调,否认体重减轻。巩膜皮肤无明显黄染,颈部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侧颈部触及1约8cm肿块、右侧颈部触及多个直径1-2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差,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压痛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 辅助检查: 2017年1月12日我院门诊彩超提示双侧颈部不均质包块,右侧甲状腺内钙化灶 1月17日PET/CT示左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性左颈部及锁骨区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右侧甲状腺低密度灶伴钙化。双肺内多发纤维灶。肝脏内钙化灶。 2月3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11g/L↓ 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术后 2月5日白细胞计数12.71*109↑红细胞计数3.17*1012/L↓血红蛋白91g/L ↓ 总蛋白54.2g/L↓白蛋白28.1g/L↓ 2月7日查电解质示钙1.83mmol/L↓ 2月10日查电解质示钙1.97mmol/L↓ 2月15日复查激素甲状腺球蛋白0.6ng/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56.2U/ml↑ 治疗经过及病情变化: 2月4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右侧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因手术创伤大,术毕入ICU,2月5日转回我科,患者一般情况可,神清,呼吸平稳,颈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无血染及渗出,局部盐袋加压,颈前两根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通畅,保留导尿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1.1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气管的两旁,由峡部和两个侧叶构成,重30g。四个甲状旁腺、两层被膜。甲状腺不容易被看到或摸到,吞咽时随甲状软骨上下移动。 甲状腺血运丰富,主要有甲状腺上下动脉及上中下静脉。

1.2甲状腺的功能: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T3、T4。 1.3甲状腺素的作用: (1)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耗及产热。 (2)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3)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甲状腺素缺乏的影响越大。 2.甲状腺癌 3.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措施 (1)手术方式:全麻。手术体位:垂头仰卧位。

(2)让患者了解气管插管容易黏膜受损、教育病人有效咳嗽方式,嘱病人练习深呼吸及咳嗽。 (3)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术前练习,平卧位将枕头置于肩部下方,使头部后仰过伸体位。练习时间从0.5h到1h。 目的:充分暴露切口,预防书中误伤,同时还可预防手术时间长而导致患者头面部肿胀、颈部肌肉受损等。 (4)嘱病人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给予安眠镇静药。 (5)手术前8—12h禁食,4h禁水。 (6)心理护理:对诊断、术中疼痛、术后后遗症及自我形象的顾虑。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方法及成功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3.2术后护理措施 (1)准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于床旁。 (2)术后嘱病人说一句话,判断是否声音嘶哑;咽一口口水,判断吞咽功能是否受损。 (3)宣教:保持负压吸引的宣教 3.2.1一般护理 (1)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部、移动颈部时,用手固定,减少震动。 (2)饮食:6h后进温凉饮食,避免过热加速血管渗血。限制肉类、乳类、蛋类的摄入。 (3)体位:病人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后予高坡卧位。保持患侧上肢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王丽娟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王丽娟 发表时间:2018-05-03T15:31:12.6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4期作者:王丽娟 [导读] 总结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王丽娟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排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0.00%,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对比有意义,O<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认可度为75.00%,对照组患者的则为50.00%,P<0.05。结论:加强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for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Wang Lijuan Gansu dingxi 748100,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xi county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Selection methods: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departments of 8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which according to the odd even arrangement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there were 4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strengthe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ar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0%,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in 1 case,1 had no effect,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0.00%,1 case had marked effect,1 case effectively,invalid in 2 cases,meaningful,O < 0.05;The total recognition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was 7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00%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can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help them to pass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thyroid cancer;Perioperat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之一,位于喉结下方和气管的两侧[1]。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摄取和储存机体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碘,同时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癌也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甲状腺癌主要有乳头状腺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射、甲状腺激素治疗,术后应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3]。甲状腺癌根治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本病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仅在颈部出现单个、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晚期癌肿除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常因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受压而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4]。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探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排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9.8±5.3)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状腺癌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50.3±5.8)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状癌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强为手术期护理,具体内容:①心理护理:谈癌色变是所有人普遍的心理,甲状腺癌以女性患者居多,女性患者心理更加敏感,在治疗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猜疑、焦虑、恐惧的心理,不思饮食,无法良好的休息,会降低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所以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另外,由于女性患者比较重视切口的美观程度,所有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讲解甲状腺癌的医学知识,及采用颈部美容切口,消除患者的顾虑。②术前准备和护理:存在甲亢的患者在手术前两周使用碘剂,监测基础代谢率,指导患者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碘液对牙齿的伤害。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供能、血电解质、颈部彩超、颈部CT、喉镜等检查。术前3d进行体位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10°~20°,尽可能暴露颈部。术前1天备皮、备血,禁食水12小时。术前使用镇静药物,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③术中护理:建立静脉留置输液,病人肩颈下垫软枕,头后仰,固定病人双手于同侧体位,放置手术托盘架于病人头面部,术中注意切勿压迫托盘架,以防螺丝松动,压迫损伤病人头面部,准备无菌大包,甲状腺器械,电刀,吸引器,引流管。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呼吸,清醒病人术中观察病人发音情况,以免误伤神经,给予吸氧。④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全麻患者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取半卧位,可减少颈部切口张力,利于呼吸和引流。给与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氧饱和情况,并准确,及时记录。使用冰袋冰敷切口,促进血管收缩,减少伤口渗血。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通常情况下24h引流液的量应低于50ml,且逐渐减少。若出现血凝块或24小时引流量超过 100 ml,患者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征,说明有伤口内活动性出血,应该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切口下形成血肿,应该及时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声音嘶哑,为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声音低调,为喉上神经损伤。失声,为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有无甲状腺危象发生(高热39度以上,有大汗淋漓,面部潮红、心律加快、烦躁不安、昏迷等)。⑤呼吸道管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

甲状腺癌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13068648.html, 甲状腺癌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作者:杜春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89-01 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有些患者出现浸润生长及早期血液转移,就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需在治疗的同时对相关注意事项多加重视,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1 甲状腺癌手术护理注意事项及措施 (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与关心,了解患者所需并尽量满足,告诉患者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相关配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针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的患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②针对存在气管压迫症状的患者,需进行安静的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床旁准备好各种急救物品。③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突然肿胀、呼吸极度困难等症状,可能是由于器官受到癌肿坏死出血压迫,需要同时医生进行有效处理。④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进行体位练习,将其肩背部垫高,头部后仰,1天2至4次,1次5至10分钟,直至可维持体位2小时左右。通过体位训练,能使患者适应手术体位,并且能减少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如头晕、恶心等。 (2)术后护理 ①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能保证患者有效护理,并且有利于引流。②将冰块放在患者颈部,避免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③针对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将气道分泌物等有效清除,避免被痰或血块导致管腔堵塞。做好气管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折叠、扭曲、脱出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皮下气肿,需要立刻告诉医生进行处理。④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要保持引流通畅,并对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刻告诉医生进行处理。⑤提高患者饮食合理性,多食用油菜、芥菜、猕猴桃等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及香菇、核桃、薏米、红枣、山药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不能食用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腻、油煎食物,忌烟、酒。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声音嘶哑、进食呛咳主要为喉返神经受到损伤,低钙血症、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出现的原因为甲状旁腺损伤,相应功能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为颈部神經损伤。由于患者出院时这些并发症并不能全部恢复正常,因此,要求不仅在院内对患者并发症加以重视,还需在随诊过程中注意观察与指导。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上海护理2008年11月第8卷第6期 [17]苏萍,任宁,陈莉.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方法知情调查[J ].中国 妇幼保健,2002,22(26):370123704. [18]王磊光,干建春.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 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2,22(8):109621098. [19]苏兰,吴亚平,寸祝芬.对产后妇女及早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 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3):1812182. 收稿日期:2008201204 作者简介:谢诗蓉(19712),女,护师,本科在读,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谢诗蓉,席淑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8)0620063203 甲状腺癌是高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 [1] ,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有 效手段之一。因甲状腺解剖复杂、血运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且甲状腺癌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多变,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现状 1.1 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 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采 用甲状腺切除范围的个性化,手术多样化的原则,强调首次治疗,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腺叶切除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并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甲状腺癌根据癌肿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甲状腺分化癌行病灶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触及淋巴结肿大,则加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头状癌单发结节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行峡部加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滤泡状癌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或全切术加颈淋巴结清扫术[3]。 1.2 手术途径 以往手术路径是直接在颈部入路,术后颈 部留下永久性疤痕,特别是疤痕体质的患者,术后颈部遗留一条蜈蚣似的疤痕,患者感觉难以接受。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近年来手术途径发展为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患者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同时内镜的放大作用使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等重要结构清晰可见,故损伤机会较少.目前腔镜下手术主要有三条途径:经低位颈部入路、经腋窝入路、经胸部皮下入路[4]。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谈癌色变”是对癌症患者心理最恰当的 表述,患者因得知身患“绝症”、惧怕手术、担心肿瘤预后等诸多原因,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反应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5]。因此,心理护理对甲状腺患者的诊疗效果及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除常规的术前解释、安慰外,心理护理的范围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丁景华等[6]采用术前1d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及手术过程,能较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缺乏信息而致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苏秀宁[7]认为:根据不同年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等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手段疏导患者情绪反应,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自觉调整不良心态。李文等[8]认为: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减少患者激动、易怒的精神状态,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给予口服镇静剂或安眠药,使患者消除恐惧,配合治疗,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为患者得到愉快的生活氛围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韦琼[9]将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干预作对比性研究:心理干预与焦虑性术后疼痛的相关系数较大(r =0.38,P < 0.05),表明干预后焦虑与术后疼痛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心理 护理干预能较好地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状况。 2.2 体位训练 2.2.1 体位训练的重要性 甲状腺手术需要取颈过伸仰卧 位,垫高肩背部,头后仰,尽量能使下颌、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充分暴露术野。如果患者术前缺乏有效的体位训练,术中耐受力下降,颈过伸体位因压迫颈部神经、血管使颈椎周围组织疲劳而引起患者术中烦躁不安,既影响术中操 ? 36?

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8-22T09:28:39.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董惠静[导读] 根据观察在围手术期护理的甲状腺癌患者产生的效果,发现54例患者中有效为48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88.9%。董惠静 (吉林省安图县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1336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的5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时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针对这些状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方式,在患者出院时提供出院指导。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甲状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下,54例患者中有效4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8.9%。结论:临床试验证明,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提升抵抗疾病的能力,避免并发症以及其它疾病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194-01 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的前端,在气管的两侧位置,对人体起到重要的内分泌调节作用,能够帮助人体吸收碘元素并起到储存的作用,甲状腺最大的功能就是制造甲状腺素[1]。甲状腺癌的种类有四种,分别是滤泡状癌、乳头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这些甲状腺癌是通过各种生物学行为而产生的存在差异性的病理特征。在甲状腺疾病之中,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其一般占据全身恶性肿瘤的1%比例,常见于青年人群。我院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的54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分析产生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观察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的54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病理症状均符合甲状腺癌的判定标准。这些患者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在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53.5岁。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其中选择全身麻醉的有36例,选择颈丛麻醉的有8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7周。 1.2护理方法1. 2.1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护士要引导患者参与手术前的全身检查工作,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心电图、甲状腺B超、颈部淋巴结B超、肝肾功能等方面[2]。而且不能忽略患者的身体护理工作,要清理干净患者皮肤上残留的污垢,把患病位置的毛发剔除干净,备皮部位在前胸左腋下皮肤或右腋后部位。(2)心理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入院治疗时,护士要对患者热忱相待,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观察患者的负面情绪以及存在的心理压力,向患者解说甲状腺癌的相关疾病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所了解从而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1.2.2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护理。在手术1至2天的时间内,护士要注意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说话声音、瞳孔变化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仔细监测,特别是当患者出现误咽、发音沙哑、咳嗽等现象时,护士要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2)体位护理。针对麻醉方式的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患者体位,颈丛麻醉患者选择半卧位的方式;全麻患者采用平卧的方式,把患者的头部移向一侧,为了避免患者误吸入呕吐物,在手术6小时之后调换成半卧的位置。手术过后的24小时里,要谨遵患者不能进行颈项的活动,并使颈部维持水平方向,颈部尽量不要向前倾或者往后仰,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率。(3)饮食护理。护士要对患者提供含有丰富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而且这些食物能够使患者吸收足够的营养成分和有助于患者的肠胃消化。建议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特别是含有抗癌作用、提升免疫功能的食品。另外,要谨遵患者远离烟酒,不能吃辛辣、油炸、油腻类型的食物。(4)并发症护理。①呼吸困难护理:一般在术后48小时之内,患者极易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现象,这种现象是手术中最危险的隐患之一[3]。其主要发生的原因是在进行甲状腺癌手术时,对患者的止血工作没有完成到位,导致切口因出血而产生压迫气管的现象发生,从而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另一原因是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由于气管插管引起的喉头水肿、误吸入呕吐物、呼吸道因分泌物过多造成堵塞等多方面的因素。当患者出现这些呼吸困难的症状时,护士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采取重新拆除切口缝线的措施,并敞开切口,析出血块。②甲状腺危象: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会引发甲状腺危象的状况,使得甲亢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症状一般发生在手术过后12至36小时之内。如果患者的体位升到40℃以上,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脉搏跳动次数小于每分钟120次,甚至出现昏迷状况时,护士要及时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降温,或者采取100至300毫升冰水灌肠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5)出院指导。①用药指导:护士要做好药物治疗的讲解工作,有义务向患者解析药物的药性、副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嘱咐患者遵守医生的用药要求来按时服药,不能增加或减少服用药物的药量,切忌停止用药。②生活指导:护士要主动开导患者,尊重患者的兴趣爱好,增加护患之间的互相交流,以提升患者的积极心态。引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远离失眠的困扰,从而保障患者拥有足够的疗养时间。 2.结果根据观察在围手术期护理的甲状腺癌患者产生的效果,发现54例患者中有效为48例,无效为6例,总有效率为88.9%。证明该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得到生理、心理上的优质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为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提供有利条件。 3.讨论综上所述,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的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只有逐步健全完善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最终才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从而有利于临床护理的发展。参考文献

甲状腺癌护理常规

甲状腺癌护理常规 一、按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病人有关甲状腺肿瘤及手术方面的知识,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其对所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拟行治疗方案的想法。 2.指导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3.指导病人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 4.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5.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1)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巨大肿块者术前除需完善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外,还需作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 (2)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 (3)血清电解质检测:测定血钙和血磷含量,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三、术后护理: 1.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 2.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常规在病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遵医嘱吸氧;

3.饮食:颈丛麻醉者,术后6小时起可进少量温或凉流质,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适当限制肉类、乳晶和蛋类等含磷较高食品的摄人,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4.对手术野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引流是否有效; 5.加强血钙浓度动态变化的监测;抽搐发作处理: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1; 四、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功能锻炼:为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术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渐进行颈部活动,直至出院后3个月。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故在切口愈合后即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并随时保持患侧上肢高于健侧的体位,以防肩下垂。 3.治疗:甲状腺全切除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以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需行放射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治疗。 4.随访:教会病人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须定期随访,复诊颈部、肺部和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或异常应及时就诊

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6-04-19T14:38:08.9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李艳 [导读]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 677000 对甲状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既需手术医生具精湛技术,也需护理人员围术期精心护理。 李艳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 677000 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加以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等,以对术后并发症进行预防与治疗。结果:本研究45例患者均于术后4至7d康复出院。结论:加强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约为全身恶性肿瘤1%,男性多发[1]。发病初期无显著临床表现,通常于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或颈部可见表面不光滑且质地硬、固定单个肿块,进行吞咽活动时可见其上下移动;而晚期则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等,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肿块对喉返神经、食管或气管造成压迫。甲状腺癌基本疗法为手术切除,根治术用于对颈淋巴结的清扫,故创伤较大、并发症相对较多。故,对甲状腺癌根除术围术期护理需根据患者的护理评估资料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积极做好术前、术后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临床护理与健康宣教,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保障。本文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以对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16例;年龄21至57岁,平均(41.3±5.2)岁。45例患者均为无意中发现其颈前存在包块,并偶有呼吸不畅、颈前压痛、无声音嘶哑与饮水呛咳现象。临床体征为颈前略隆起,其甲状腺体包块可明显触及并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彩超提示其肿瘤均位于单侧且为单发,33例位于右侧叶,12例位于左侧叶;直径为0.9至1.6cm;未出现颈深部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均采用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①所有患者均进行心、肺、肾、肝功能、心电图、凝血时间、B超检查等;②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对其手术耐受性进行判断;③指导其缓慢吸气并进行有效咳嗽,时间应不超过5min;④于术前1d对其手术区域进行备皮,查看其皮肤是否出现破损与感染;⑤嘱咐其术前10h须禁食,术前6h须禁水。 1.2.2 心理护理 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步骤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向其说明手术必要性、及预后,帮助其消除顾虑,缓解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3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去枕平卧6h,予以心电监测,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对其呼吸频率及深度进行密切观察并及时记录;轻者则以半卧位,并于每日给予低流量吸氧并通过雾化吸入,以对痰液进行稀释,鼓励患者适当咳嗽,以避免痰液将气道阻塞;②引流管护理:确保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打折、扭曲,密切观察引力也的颜色、量及性质,对患者颈部体征应予以密切观察,若患者主诉其颈部有压迫感,并伴有气促、皮下淤血、烦躁不安、颈部快速肿胀及引流液增多等症状,则提示其可能出现内出血,须立即向医生报告以及时进行处理;③饮食护理:患者术后需暂时禁食,待其清醒后且未出现恶心、呕吐等可进食少量流食,并观察其是否出现呛咳及吞咽不适。饮食需避免过热,以造成其手术部位的血管扩张,渗血加重。日后可逐渐过渡至半流食、软食,但须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与饮料。(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出血:出血常发生于术后1至2d,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上述症状一旦发生须立即向医生报告[2]。程度较轻者采取半卧位与低流量吸氧,并使用少量的地塞米松,程度严重者则须及时切开器官,待其好转后再送至手术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②呼吸困难与窒息:多发生于术后48h之内,除出血对气管产生压迫外,痰液阻塞、喉头水肿及双侧喉返神经损伤等均是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与窒息的常见原因。若未能及时抢救,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故护理人员需对其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并在患者床旁提前备好氧气及气管切开包等抢救物品。针对术后痰多难以咳出者,护理人员应帮助其排痰,可鼓励其咯痰或予以雾化吸入; ③皮下气肿:当术中二氧化碳灌注过高过快时,气体向皮下软组织进行扩散,极易产生皮下气肿,但24h会自行吸收,通常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故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解释与安慰; ④喉返神经损伤:此为甲状腺手术极为严重也是最易造成患者病残的并发症。待病人清醒后对其声音进行评估,问话应简短,对其声音变化应多加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患者进食时帮助其坐起,且速度应适中,不宜过快。若患者声音出现嘶哑,护理人员应向其解释清楚并安慰患者,向其说明此现象可缓慢恢复; ⑤手足抽搐:由于术后患者甲状腺旁腺功能较为地下,会出现低血钙,致使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该症状多发于术后1至3d。对患者面部、手足及口唇周围应注意是否存在麻木感与针刺感。嘱咐其禁食磷含量过高的食物,症状轻者可口服乳酸钙、葡萄糖酸钙,若患者发生抽搐则须立即静脉注射10ml的10%葡萄糖酸钙[3]。 1.3 观察标准 对4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则以(%)表示,x2检验,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45例甲状腺癌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于术后4至7d出院,术后未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四肢抽搐等,术后对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