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的护理体会 1 概述 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在地方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状腺癌特别是低分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很高。我国上海市1960年发病率为1.02/10万,1972年为2.panjk/10万,1978年已升高对3.80/10万。据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华山医院统计,两院於1975~1985年共收治甲状腺疾患6432例,其中甲状腺肿瘤4363例,甲状腺癌占435例,为甲状腺全部肿瘤的10.1%甲状腺癌以女性发病较多,男女之比1∶2.58,以年龄计,从儿童到老年人均可发生,但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较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年龄分布亦异,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腺癌占绝大多数,而源自甲状腺间质的恶性肿瘤仅占1%。乳头状腺癌分布最广,可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至百岁老人,滤泡状癌多见于20~100岁,髓样癌多见于40~80岁,未分化癌多见于40~90岁。 2 病因 具体确切的病因目前尚难肯定,但从流行病学调查、肿瘤实验性研究和临床观察,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2.1遗传因素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闰,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2.2碘和TSH摄碘过量或缺碘均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如瑞士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为2ermil;较柏林等非流行高出20倍。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冰岛和日本是摄碘量最高的国家,其甲状腺癌的发现率较其他国家高。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 2.3其他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服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的。 2.4放射性损伤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实验证明131Ⅰ能使甲状腺细胞的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可见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在临床上,很多事实说明甲状腺的发生与放射线的作用有关。特别令人注意

甲状腺癌患者护理知识1

甲状腺癌患者护理知识 一、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前护理 (1)与病人亲切交谈,使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不满和烦躁 (2)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3)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过度紧张或失眠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5)指导病人掌握消除恐惧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散步、与室友交心等。 (6)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量多餐,均衡进食(8)按医嘱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和碘剂,以降低其代谢率,减少消耗。 二、甲状腺手术护理 [术前准备]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 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术前准备 (1)口服复方碘溶液,从5滴开始,每日增加1滴至15滴,3次/d;或者10滴3次/d,连续服2周。 (2)口服普蒂洛尔(心得安)10—20mg,每日 3 次,脉搏小于60次/min者,停服1次。 (3)测定基础代谢率,控制在正常范围。 (4)保护突眼,白天用墨镜,睡眠时涂眼药膏。 (5)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6)术前用药禁用阿托品。 3.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作颈部固定身体活动的练习,以适应术后的需要。 4.准备气管切开包、小沙袋、无菌手套。氧气、吸引器。 【术后护理】 (1)术后给予温热或凉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2)术后1--2天内给予温、流质饮食,以减轻因吞咽引起的疼痛 (3)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或自我催眠术,以减轻其对疼痛的敏感度 (4)指导病人取半卧位,正确保护手术切口。①避免颈部弯曲或过伸或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气管压迫或引起伤口牵拉痛;②起床时用手支持头部,以免被牵拉。(12)按需输氧,床旁备气管切开包 (5)术后取半卧位,利于伤口引流,减少颈部张力,避免剧烈咳嗽、说话过多等,消除出血诱因

2021年甲状腺癌术后注意事项

【自编】甲状腺癌术后注意事项扫盲贴:(欢迎弥补) 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不在此规模内,本贴主要说明的是甲状腺癌术后注意事项。 相关内容导航: 一、复查时间 二、复检验血、B超检查及其它 三、饮食要求及相关原因 四、体育熬炼相关问题 五、伤口处理及洗澡问题 六、学业和工作问题 七、体力劳动相关问题 八、美容院相关问题 九、驾驶等相关问题

正文: 当您已进行完甲状腺癌手术后,出院后一周会有您手术的年夜病理,年夜病理是最准确的,可以到手术医院病例科打印。【卫生部北京医院如此,其他医院请咨询手术所在医院】。 拿到年夜病理陈述,可以根据年夜病理上的个人病理陈述对您自己的病情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甲状腺癌有很多种分型,其中最主要的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等。 年夜部分人都得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一小部分会得滤泡状癌,髓

样癌,极少数会得未分化癌。 至于各癌种,请年夜家自行百度。 本贴主要对甲状腺癌术后一些相关事宜进行说明。 癌术后指南: 一、复查时间: 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如此按期复查。如果有开药或是自我感觉异常,可以随时复查。 二、复检验血、B超检查及其它: 1.验血: 术后半年内,这段时间内应该算是调药期,病人吃药优甲乐要查血看甲功TSH(促甲状腺素)是否获得了良好的控制。

每次调药后,要吃够一个月再查血,这样才干看出变更。并且优甲乐最好不要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加或减少。(比方说2片吃了几天,又3片吃了几天,这样不成取。)但有例外,就是比方年夜夫说可以今天吃2又4分之1片,明天吃2片半,这样一天多点一天少点,隔天吃是可以的,因为这样是比较有规律的。 A.全切术后:术后一年以内,TSH尽量控制在0.1以下【注:此标准低于正常人的TSH正常值规模,不要认为在正常规模内才对,甲状腺癌患者TSH一定要低于正常值规模才行!】一年后对TSH的数值可以随患者情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

甲状腺癌的护理查房 病史介绍: 2床,李道兰,女44岁,已婚,住院号2017003932,主诉“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13年,发现颈部切口内肿块12年”。患者13年前因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于六安市人民医院行“左侧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痊愈出院,出院后住院行6次化疗,具体方案不详,后因不能耐受化疗副反应自行终止治疗。12年前发现颈部切口内出现乒乓球大小肿块,无发热、声音嘶哑、胸闷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建议进一步诊治。2017年1月12日就诊于我院,门诊彩超示双侧颈部不均质包块,考虑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腺内钙化灶,并以“双侧颈部肿块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收入住院。 入院时T36.8℃P 69次/分R 19次/分BP 117/64mmHg 神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调,否认体重减轻。巩膜皮肤无明显黄染,颈部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左侧颈部触及1约8cm肿块、右侧颈部触及多个直径1-2cm肿块,质硬,边界清,活动差,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及压痛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NS(-)。 辅助检查: 2017年1月12日我院门诊彩超提示双侧颈部不均质包块,右侧甲状腺内钙化灶 1月17日PET/CT示左甲状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性左颈部及锁骨区多发淋巴结转移、双肺多发转移。右侧甲状腺低密度灶伴钙化。双肺内多发纤维灶。肝脏内钙化灶。 2月3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111g/L↓ 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 术后 2月5日白细胞计数12.71*109↑红细胞计数3.17*1012/L↓血红蛋白91g/L ↓ 总蛋白54.2g/L↓白蛋白28.1g/L↓ 2月7日查电解质示钙1.83mmol/L↓ 2月10日查电解质示钙1.97mmol/L↓ 2月15日复查激素甲状腺球蛋白0.6ng/m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56.2U/ml↑ 治疗经过及病情变化: 2月4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右侧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因手术创伤大,术毕入ICU,2月5日转回我科,患者一般情况可,神清,呼吸平稳,颈部切口敷料干燥清洁,无血染及渗出,局部盐袋加压,颈前两根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通畅,保留导尿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02T11:25:0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周萍 [导读] 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 周萍(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 201400)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围术期临床护理方法及特点。方法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观察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论通过对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引起的危害,也是确保甲状腺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23-01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常并发颈部淋巴结移。手术切除是各类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方式[2],而围术期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病人27例,男性3例,女性24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8.4岁。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甲状腺部位靠近血管、咽喉部,病人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因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和病人沟通,向患者讲诉手术的重要和安全性,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避免情绪激动,从而配合相关的检查、治疗、护理。同时,给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外来刺激。 2)一般护理: (1)评估全身情况配合做好各项辅助检查。 (2)指导患者每天做深呼吸吸5-10min,提高肺换气功能,介绍有效咳痰方法。咳嗽是术后出血的诱因。 (3)术前三天让患者锻炼颈部肌肉、韧带,双肩垫高20-30cm,头后仰平卧2h,每天1-2次,适应手术时的体位。 (4)术前12h禁食,6h禁水,把气管切开包、吸引器置于床旁。 3)术后护理: (1)体位指导:患者回病室取平卧位。麻醉作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坡位,床头抬高20-30,头下置30-40cm小枕。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者深呼吸利于有效咳嗽,及时排除痰液。 (3)保持颈部引流通畅: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引流管一般于48-72h拔除。 (4)术后呕吐的护理:术后呕吐多与麻醉药、插管刺激有关,向患者解释说明原因,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嘱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呕吐次数少时可暂不处理,严重时可予止吐药。 (5)饮食护理:病情平稳或全麻清醒后,给于患者少量饮水,若无不适鼓励其进食,先给予冷流质饮食,避免过热引起颈部血管扩张,加重切口渗血[4],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软食,向患者说明加强营养对伤口愈合,机体恢复的重要性。 (6)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于术后24-48h。常见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因此术后24-48h内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颈部切口、呼吸和颈围的情况,术后痰多不易咳出着,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咳嗽、协助拍背、雾化吸入。如发现患者颈部压迫感、切口有大量渗血、呼吸费力、气急烦躁、心率加快、紫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在床旁拆除缝线、减压、消除血肿,必要时气管切开。 ②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所致。需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呼吸情况、颈部皮肤颜色,判断有无皮下出血。 ③喉返神经损伤:由于全麻手术,术中不能让患者发音、吞咽活动。故在患者清醒后做简单对话,正确评估患者声音情况。进食时,特别是饮水,观察患者是否有误咽、呛咳情况,及时发现喉返、喉上神经的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比较多见,表现为声音嘶哑,多为血肿压迫、疤痕组织牵拉引起,为暂时性,经理疗等治疗后可恢复。 ④手足抽搐:多为术中误切甲状旁腺引起,常于术后1-2d出现面部和口唇周围和手足部针刺、麻木和强直感。严重可发生面肌和手足阵发性、疼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甚至发生喉、膈肌痉挛,引起窒息死亡。出现抽搐,应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牛奶、蛋黄、瘦肉、鱼等食物,食用含钙较高的食物。 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应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防治应感冒引起的咽部充血、不适。一般术后2-3月避免颈部剧烈运动。教会患者自行作颈部检查,如发现肿块、结节,及时复查。对于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应遵医嘱口服甲状腺制剂做替代疗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以后每年定期随访一次,共5年,随后可2-3年随访一次。 2.结论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从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出院后密切随访,及早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参考文献 [1]彭雅玲、伍石华: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2]陈丽英: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年19期. [3]孙亚莉、王西玲、同欢庆、崔莉萍、袁波棉: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第13卷8月下旬刊. [4]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82.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王丽娟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王丽娟 发表时间:2018-05-03T15:31:12.6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4期作者:王丽娟 [导读] 总结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王丽娟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排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00%,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0.00%,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2例,对比有意义,O<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认可度为75.00%,对照组患者的则为50.00%,P<0.05。结论:加强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 Perioperative nursing experience for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Wang Lijuan Gansu dingxi 748100,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xi county [Abstract]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Selection methods: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departments of 8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which according to the odd even arrangement methods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there were 4 cases,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to strengthe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to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ar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00%,2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in 1 case,1 had no effect,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nursing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0.00%,1 case had marked effect,1 case effectively,invalid in 2 cases,meaningful,O < 0.05;The total recognition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was 75.0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0.00%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thyroid cancer can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help them to pass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thyroid cancer;Perioperative nursing;Nursing effect 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之一,位于喉结下方和气管的两侧[1]。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摄取和储存机体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碘,同时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癌也是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来的发病率逐渐上升[2]。甲状腺癌主要有乳头状腺癌、髓样癌、滤泡状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目前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射、甲状腺激素治疗,术后应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3]。甲状腺癌根治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本病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仅在颈部出现单个、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晚期癌肿除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外,常因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受压而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4]。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探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例,将其按照奇偶数排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9.8±5.3)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状腺癌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50.3±5.8)岁,其中乳头状腺癌3例,滤泡状癌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对比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患者加强为手术期护理,具体内容:①心理护理:谈癌色变是所有人普遍的心理,甲状腺癌以女性患者居多,女性患者心理更加敏感,在治疗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猜疑、焦虑、恐惧的心理,不思饮食,无法良好的休息,会降低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所以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另外,由于女性患者比较重视切口的美观程度,所有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讲解甲状腺癌的医学知识,及采用颈部美容切口,消除患者的顾虑。②术前准备和护理:存在甲亢的患者在手术前两周使用碘剂,监测基础代谢率,指导患者碘剂的正确使用方法,降低碘液对牙齿的伤害。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供能、血电解质、颈部彩超、颈部CT、喉镜等检查。术前3d进行体位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10°~20°,尽可能暴露颈部。术前1天备皮、备血,禁食水12小时。术前使用镇静药物,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③术中护理:建立静脉留置输液,病人肩颈下垫软枕,头后仰,固定病人双手于同侧体位,放置手术托盘架于病人头面部,术中注意切勿压迫托盘架,以防螺丝松动,压迫损伤病人头面部,准备无菌大包,甲状腺器械,电刀,吸引器,引流管。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呼吸,清醒病人术中观察病人发音情况,以免误伤神经,给予吸氧。④术后护理和病情观察:全麻患者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者取半卧位,可减少颈部切口张力,利于呼吸和引流。给与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氧饱和情况,并准确,及时记录。使用冰袋冰敷切口,促进血管收缩,减少伤口渗血。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通常情况下24h引流液的量应低于50ml,且逐渐减少。若出现血凝块或24小时引流量超过 100 ml,患者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征,说明有伤口内活动性出血,应该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切口下形成血肿,应该及时处理。观察有无并发症:声音嘶哑,为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声音低调,为喉上神经损伤。失声,为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有无甲状腺危象发生(高热39度以上,有大汗淋漓,面部潮红、心律加快、烦躁不安、昏迷等)。⑤呼吸道管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1.1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的下方、气管的两旁,由峡部和两个侧叶构成,重30g。四个甲状旁腺、两层被膜。甲状腺不容易被看到或摸到,吞咽时随甲状软骨上下移动。 甲状腺血运丰富,主要有甲状腺上下动脉及上中下静脉。

1.2甲状腺的功能: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素T3、T4。 1.3甲状腺素的作用: (1)增加全身组织细胞的氧耗及产热。 (2)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3)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甲状腺素缺乏的影响越大。 2.甲状腺癌 3.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措施 (1)手术方式:全麻。手术体位:垂头仰卧位。

(2)让患者了解气管插管容易黏膜受损、教育病人有效咳嗽方式,嘱病人练习深呼吸及咳嗽。 (3)让患者了解术中体位,并指导患者术前练习,平卧位将枕头置于肩部下方,使头部后仰过伸体位。练习时间从0.5h到1h。 目的:充分暴露切口,预防书中误伤,同时还可预防手术时间长而导致患者头面部肿胀、颈部肌肉受损等。 (4)嘱病人充足睡眠,必要时可给予安眠镇静药。 (5)手术前8—12h禁食,4h禁水。 (6)心理护理:对诊断、术中疼痛、术后后遗症及自我形象的顾虑。介绍各种术前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方法及成功病例,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 3.2术后护理措施 (1)准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于床旁。 (2)术后嘱病人说一句话,判断是否声音嘶哑;咽一口口水,判断吞咽功能是否受损。 (3)宣教:保持负压吸引的宣教 3.2.1一般护理 (1)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部、移动颈部时,用手固定,减少震动。 (2)饮食:6h后进温凉饮食,避免过热加速血管渗血。限制肉类、乳类、蛋类的摄入。 (3)体位:病人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后予高坡卧位。保持患侧上肢

甲状腺癌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d2126062.html, 甲状腺癌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作者:杜春梅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5-0289-01 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有些患者出现浸润生长及早期血液转移,就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影响。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了较大影响。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需在治疗的同时对相关注意事项多加重视,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 1 甲状腺癌手术护理注意事项及措施 (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做好安慰及解释工作,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与关心,了解患者所需并尽量满足,告诉患者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相关配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针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的患者,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②针对存在气管压迫症状的患者,需进行安静的休息,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在床旁准备好各种急救物品。③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突然肿胀、呼吸极度困难等症状,可能是由于器官受到癌肿坏死出血压迫,需要同时医生进行有效处理。④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进行体位练习,将其肩背部垫高,头部后仰,1天2至4次,1次5至10分钟,直至可维持体位2小时左右。通过体位训练,能使患者适应手术体位,并且能减少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如头晕、恶心等。 (2)术后护理 ①患者清醒后取半卧位,能保证患者有效护理,并且有利于引流。②将冰块放在患者颈部,避免出现切口出血的情况。③针对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将气道分泌物等有效清除,避免被痰或血块导致管腔堵塞。做好气管护理工作,避免出现折叠、扭曲、脱出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皮下气肿,需要立刻告诉医生进行处理。④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要保持引流通畅,并对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刻告诉医生进行处理。⑤提高患者饮食合理性,多食用油菜、芥菜、猕猴桃等具有消结散肿作用的食物及香菇、核桃、薏米、红枣、山药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不能食用葱、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肥腻、油煎食物,忌烟、酒。⑥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声音嘶哑、进食呛咳主要为喉返神经受到损伤,低钙血症、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出现的原因为甲状旁腺损伤,相应功能障碍出现的主要原因为颈部神經损伤。由于患者出院时这些并发症并不能全部恢复正常,因此,要求不仅在院内对患者并发症加以重视,还需在随诊过程中注意观察与指导。

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除髓样癌外,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1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仅在颈部出现单个、质地硬而固定、表面高低不平,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未分化癌肿块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并侵犯周围组织;因髓样癌组织可产生激素样活性物质,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清钙降低等症状,并伴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增生。 晚期癌肿除伴颈淋巴结肿大外,常因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受压而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等;若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引起Horner 综合征;若颈丛浅支受累可出现耳、枕和肩等处疼痛。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多见于扁骨( 颅骨、椎骨、胸骨、盆骨等) 和肺。 2护理措施 2.1 有效缓解焦虑 (1) 术前: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病人有关甲状腺肿瘤及手术方面的知识,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 1) 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其对所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拟行治疗方案的想法。 2) 指导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 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3) 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2) 术后: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行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手术创伤大,疼痛不适会加重病人对预后的担忧,故需遵医嘱及时给予镇痛,以利休息和缓解焦虑。此外,对已被证实为患恶性肿瘤的病人,加强心理安慰,引导其能正视现实,积极配合后续的治疗。 2.2 有效预防或及时处理并发症 (1) 术前: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1) 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巨大肿块者术前除需完善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外,还需作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 2) 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 3) 血清电解质检测:测定血钙和血磷含量,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2) 术后:护士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1) 呼吸困难和窒息:主要预防和急救措施包括: 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

教学查房甲状腺癌术后护理

场景一:示教室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科的××,今天由我来组织大家进行教学查房。今天我们查房的是一个甲状腺癌术后1天的患者。通过今天的查房,需要同学们了解甲状腺的应用解剖,熟悉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掌握甲状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护理要点,以及学会将整体护理灵活的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本次查房以我为引导同学们为主导的方式进行。查房过程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学会人文关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我们今天的查房时间大约半个小时。现在我们到病房去看病人。 场景二:病房 我:1床老师,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现在我将带领重庆医科大学的护理实习同学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请您配合一下吗? 病人:好的 我:同学们,大家请安静,现在由管床同学汇报病史,同学们请认真听,并思考 管床同学汇报病史: 1床,刘福芳,女,住院号1695994,35岁,汉族,已婚,育有1子,会计,职工医保,高中文化程度。 目前诊断:右甲状腺乳头状癌。因体检发现右甲状腺结节4+月,确诊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1+周,于2018年8月27日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前4+月,于外院体检发现甲状腺右叶异常回声(具体报告不详),患者未予重视,无特殊处理。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明显消瘦,腹痛腹胀腹泻,无颈部疼痛,无声音嘶哑,无音调降低,无吞咽困难等。于1月前,于我就诊于我院门诊,门诊复查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右叶见异常回声,大小约12mm*12mm,位于中份,TI-RADS分类4B类,门诊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提示:右甲状腺乳头状癌。门诊以右甲状腺乳头状癌收入我科。患者入院后查体示:颈部对称,颈软,气管居中,颈部无局限性隆起,无皮肤发红,双侧甲状腺及峡部未扪及明显包块,双侧颈部淋巴结及锁骨上均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腹部B超,心电图,胸片,电子鼻咽喉镜,血常规,肝肾功,甲功均无明显异常,血型为RH(+)A型血。患者入院以来,生命体征平稳,睡眠,饮食,活动,大小便均较前无明显变化,疼痛评分为0分,barther评分95分,予以二级护理。无手术禁忌,于2018年8月30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甲状腺癌根治术,术中出血30ml,手术顺利,术后15:00安返病房,今日为术后第1天,患者神志清楚,伤口敷料干燥,呼吸平稳,右颈部引流管引流通畅,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20ml,颈围无增粗,声音无嘶哑,饮水无呛咳,无口周及四肢针刺麻木感,术后疼痛评分为2分,barther评分为80分,予以二级护理,昨日夜间安静休息,现已进食。术前术后心态良好,能正确对待疾病,并接受治疗,无费用担忧,家庭关系和睦,社会支持系统好。根据以上评估,主要存在以下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窒息。护理措施:(1)观察伤口敷料情况,(2)观察颈部引流管情况,(3)观察患者呼吸及颈围情况。目前患者伤口敷料干燥,颈部引流管引流通畅,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20ml,患者呼吸平稳,颈围无增粗,未诉特殊不适。2舒适度的改变:与引流管的留置有关。护理措施:(1)讲解引流管留置的意义,协助患者理顺引流管,患者能理解并且配合。3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留置引流管,活动不便有关。护理措施:(1)协助患者生活护理,检测引流量,尽快拔管。4知识缺乏:缺乏甲状腺癌术后康复知识。护理措施:(1)嘱患者进食温凉流质饮食(2)注意早期下床活动及颈部早期活动。(3)嘱患者加强引流管的保护。 我i:听了同学的汇报,各位同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么?哦。。。没有对吧?那刘老师,你吃过早餐了吗?我看您的脖子一直很僵硬,请问您活动了您的颈部了么?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上海护理2008年11月第8卷第6期 [17]苏萍,任宁,陈莉.已婚育龄妇女节育方法知情调查[J ].中国 妇幼保健,2002,22(26):370123704. [18]王磊光,干建春.育龄妇女避孕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 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2,22(8):109621098. [19]苏兰,吴亚平,寸祝芬.对产后妇女及早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 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3):1812182. 收稿日期:2008201204 作者简介:谢诗蓉(19712),女,护师,本科在读,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谢诗蓉,席淑新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 200031) 关键词: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8399(2008)0620063203 甲状腺癌是高发的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 1% [1] ,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有 效手段之一。因甲状腺解剖复杂、血运丰富、重要血管神经密布,且甲状腺癌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多变,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急生命,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现状 1.1 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 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采 用甲状腺切除范围的个性化,手术多样化的原则,强调首次治疗,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术加峡部切除术、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腺叶切除加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全甲状腺切除并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2]。甲状腺癌根据癌肿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甲状腺分化癌行病灶侧腺叶、峡部切除及对侧腺体次全切除术,触及淋巴结肿大,则加同侧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乳头状癌单发结节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行峡部加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滤泡状癌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或全切除术。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术或全切术加颈淋巴结清扫术[3]。 1.2 手术途径 以往手术路径是直接在颈部入路,术后颈 部留下永久性疤痕,特别是疤痕体质的患者,术后颈部遗留一条蜈蚣似的疤痕,患者感觉难以接受。为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近年来手术途径发展为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患者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同时内镜的放大作用使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等重要结构清晰可见,故损伤机会较少.目前腔镜下手术主要有三条途径:经低位颈部入路、经腋窝入路、经胸部皮下入路[4]。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谈癌色变”是对癌症患者心理最恰当的 表述,患者因得知身患“绝症”、惧怕手术、担心肿瘤预后等诸多原因,可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反应过于强烈时,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5]。因此,心理护理对甲状腺患者的诊疗效果及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除常规的术前解释、安慰外,心理护理的范围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丁景华等[6]采用术前1d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访视,选择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体位、麻醉方法及手术过程,能较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缺乏信息而致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苏秀宁[7]认为:根据不同年龄、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家庭等不同的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手段疏导患者情绪反应,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自觉调整不良心态。李文等[8]认为: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以减少患者激动、易怒的精神状态,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给予口服镇静剂或安眠药,使患者消除恐惧,配合治疗,鼓励家属给予心理支持,为患者得到愉快的生活氛围提供一切有利条件。韦琼[9]将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心理护理干预作对比性研究:心理干预与焦虑性术后疼痛的相关系数较大(r =0.38,P < 0.05),表明干预后焦虑与术后疼痛呈显著相关性,说明心理 护理干预能较好地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状况。 2.2 体位训练 2.2.1 体位训练的重要性 甲状腺手术需要取颈过伸仰卧 位,垫高肩背部,头后仰,尽量能使下颌、胸骨处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充分暴露术野。如果患者术前缺乏有效的体位训练,术中耐受力下降,颈过伸体位因压迫颈部神经、血管使颈椎周围组织疲劳而引起患者术中烦躁不安,既影响术中操 ? 36?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淋巴漏保守治疗的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 N65 王娅梁蒙蒙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保守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我科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222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淋巴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康复出院。结论甲状腺癌术后淋巴漏诊断成立后,对于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并结合细致的护理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漏;保守治疗;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较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目前临床主张甲状腺癌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淋巴漏是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导致循环血量减少、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科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收治222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出现术后淋巴漏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治愈,切口良好,无感染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2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淋巴漏7例,占3.1%,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0~62岁,平均41.9岁,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乳头状癌6例,滤泡型癌1例,均伴淋巴及转移。7例患者淋巴漏均发生于颈淋巴结清扫术后48~72h,尤其是患者开始进食时较明显,

表现为负压引流量增多,最高日引流量为450ml,最低为220ml,颜色由淡红色血性转为米汤样淡黄色液体,继而变为乳白色,检查伤口皮肤无红肿,考虑为淋巴漏。病灶均位于左侧。 1.2诊断方法 ①观察引流液48h不减少,引流中有乳糜样物,应考虑为淋巴漏; ②实验室可确诊。引流液乳糜定性或甘油三酯测定确定为淋巴液『2』; ③让患者停止进食,引流液变清,也证实为淋巴漏。 1.3治疗方法 颈淋巴漏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有学者认为,经长时间非手术治疗3~7天效果不佳或日引流量在500ml以上者或有局部皮瓣坏死等并发症者应考虑手术探查行胸导管结扎术;也有些专家认为,再次手术探查胸导管,由于局部组织水肿及坏死,不易辨认胸导管,若盲目钳夹结扎或缝扎极有可能损伤颈交感神经或膈神经及颈部、锁骨下大血管等严重并发症『3』。但大家普遍认同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治疗首先保守治疗。因此本组7例患者均未采用手术治疗,都只经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加压包扎配合持续的负压吸引充分引流『5』,同时给予清淡低脂饮食。 2 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颈部伤口有无肿胀、皮瓣有无波动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无呼吸不畅、胸闷、气促。大量液体丢失可继发血容量下降,引起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护士术后早期应认真听取病人主诉,监测患者呼吸、血压情况,

甲状腺癌术后(放射性碘-131治疗)临床路径

甲状腺癌术后临床路径 一、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癌术后(ICD-10:Z51.806+Z85.804) 行放射性碘131I治疗(ICD-9-CM-3:92.28001); 2.术后病理类型为乳头状或滤泡状癌; 3.合并有远处转移(肺、骨或其他器官)的患者; 4.手术中发现有腺体外侵犯的患者; 5.术后病理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6.原发灶局限于腺体内、但直径>1cm的患者。 (二)禁忌症。 1.孕妇、哺乳期妇女; 2.骨髓抑制WBC< 3.0*109/L。 (三)诊断依据。 根据《核医学》(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甲状腺癌手术史; 2.石蜡病理明确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806+Z85.804)甲状腺癌疾病编码,有明确病理细胞学诊断(必须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

2.符合131I治疗适应症、无治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甲状腺功能全套(FT3、FT4、TSH、Tg、TgAb)测定; (4)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 (5)心电图; (6)出院前一天行131I全身扫描以验证疗效。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25-羟维生素D; (2)育龄女性需加做β-HCG、泌乳素; (3)初次治疗或有骨转移的患者需行骨扫描; (4)初次治疗或有肺转移的患者需行胸部CT平扫; (5)131I全身扫描若有多发病灶则加做相应部位断层显像; (6)合并其他疾病的相关检查。 (七)131I治疗前准备。 1.评估白细胞水平、肝肾功能等; 2.无治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甲状腺癌护理常规

甲状腺癌护理常规 一、按普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告知病人有关甲状腺肿瘤及手术方面的知识,说明手术必要性及术前准备的意义,多与病人交谈,消除其顾虑和恐惧;了解其对所患疾病的感受、认识和对拟行治疗方案的想法。 2.指导病人进行手术体位的练习(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 3.指导病人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 4.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遵医嘱适当应用镇静剂或安眠药物,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5.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预防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1)影像学检查:甲状腺巨大肿块者术前除需完善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化验检查外,还需作颈部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有无受压或移位。 (2)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 (3)血清电解质检测:测定血钙和血磷含量,了解甲状旁腺功能状态。 三、术后护理: 1.体位:病人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高坡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体位,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 2.在重视术后病人主诉的同时,通过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呼吸、发音和吞咽状况,及早发现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常规在病床旁放置无菌气管切开包;遵医嘱吸氧;

3.饮食:颈丛麻醉者,术后6小时起可进少量温或凉流质,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适当限制肉类、乳晶和蛋类等含磷较高食品的摄人,以免影响钙的吸收; 4.对手术野放置橡皮片或引流管者,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引流是否有效; 5.加强血钙浓度动态变化的监测;抽搐发作处理:立即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1; 四、健康教育: 1.心理调适:甲状腺癌病人术后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功能锻炼:为促进颈部功能恢复,术后病人在切口愈合后可逐渐进行颈部活动,直至出院后3个月。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因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故在切口愈合后即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并随时保持患侧上肢高于健侧的体位,以防肩下垂。 3.治疗:甲状腺全切除者应遵医嘱坚持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以预防肿瘤复发;术后需行放射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治疗。 4.随访:教会病人颈部自行体检的方法;病人出院后须定期随访,复诊颈部、肺部和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或异常应及时就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