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最新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最新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最新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一、配子致死: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1、常染色体上的配子致死

例1.(2011北京卷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例2.(2011江苏卷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和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 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 ,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5)以wwYY和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X染色体上雄配子致死

例3.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

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有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例4.(1997年上海50)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木经济植物,属XY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体,雄株是性纯合体。已知其叶片上的班点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

(1)表现型为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

(2)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雌株。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雄株。

3、X染色体上的雌配子致死

例5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与a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与b表示)。研究表明:含X B或X 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得F1(亲本是通过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表现型均为,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

(2)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基因型共有种,比例是(仅写出比例即可)。

(3)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F2,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雄株的表现型是,相应的比例是。

4、染色体异常配子致死

(1)由于染色体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配子致死。

例6.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紫色玉米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请回答:

①决定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种。

②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2)玉米宽叶基因T与窄叶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宽叶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缺图)。

①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植株为窄叶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④若③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2)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配子致死

二、合子(胚胎)致死现象,又称基因型致死。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

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

1、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后代雌雄个体数为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合致死。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

例7.(2010福建卷27)(15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关(由等位基因D、d 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变式训练: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第三代AA、Aa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7/8 1/8 B.15/16 1/16 C.19/27 8/27 D.7/9 2/9

例8、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 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A.均为黄色短尾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2、致死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死情况与性别有关。这种情况一般后代雌雄比例是2:1,不是1:1,但不会出现只有一种性别的情况。

例9:(2011年福建卷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B.雌:雄=1:2

C.雌:雄=3:1

D.雌:雄=4:1

例10.(2010四川卷31)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②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

④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

(2)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⑤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

⑦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

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例11.(2010山东卷27)(18分)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 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

和。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2)卷刚毛弯翅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雄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和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

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和。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得比例是。(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

②;

③。

结果预测: I 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II如果,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III如果,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例12.(2011·广东理综,27)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

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

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

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

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3.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经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致死基因,它能引起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请回答:

(1)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具有性致死效应,位于染色体上。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出现致死的几率为。

(2)从该种群中任选一只果蝇,如何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3.染色体异常致死:由于染色体数目或数目异常而导致的合子或胚胎致死。

例14.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属于伴X显性遗传,

缺刻翅红眼果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F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

B.F1缺刻翅白眼雌雄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C.缺刻翅雄果蝇不能存活,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

D.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例15.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杂交。如果用碘液处理F2代所有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并且在花期进行套袋和等操作。如果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年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自交留种即可。

(3)当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1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①请在下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标出 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若在幼嫩花药中观察上图染色体现象,应选择处于分裂的期细胞。

②在做细胞学的检查之前,有人认为F1代出现绿株的原因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代绿苗产生。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F1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F2代植株的自交,得到种子(F3代);

第三步: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 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绿色为,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完整版)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推荐文档

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郑瑞斌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 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 例1.(2011 年北京卷30)(16 分)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 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了抑制,bb 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 和b 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 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 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参考答案:(1)隐aaBb aaBB (2)白A、B 在同一条2 号染色体上 (3)父本次级精母携带a、b 基因的精子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 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人类遗传病考点总结

人类遗传病 染色体病 1.常染色体病 (1)先天愚型 先天愚型又称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是人类中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主要发病原因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典型核型:47,XX(XY),+21。 原因:主要是由于母亲卵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减数分裂不分离,形成有24条染色体(+21)的异常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后形成。 (2)5P-综合征因患儿哭声似猫叫,又称为猫叫综合征。主要发病原因是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5P-)。 核型:46,XX(XY),Del(5)(P15:)。 解释:del是缺失、p是染色体短臂、:是断裂。即5号染色体发生缺失,在短臂1区5号带发生断裂。 2.性染色体病 人类的性染色体,即X或Y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1)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KlINefelteR综合征) 典型核型:47,XXY。 大部分是由于母亲卵子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不分离,形成了有24条染色体(+X)的卵子,与正常Y精子受精后所致。 (2)性腺发育不全症(Turner’s综合征) 典型核型:45,X。大部分是由于父亲精子发生的减数分裂过程中,X、Y染色体不分离,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精子(24,XY和22,0),与正常卵子受精后所致。 单基因遗传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系谱特征:

(1)患者双亲中常有一个为患者,而且常常为杂合子。 (2)患者同胞中1/2将会患病,而且男女的患病机会均等。 (3)患者子代中将有1/2的几率患病,即患者每生育一次,都有1/2的风险生出该病患儿。 (4)在一个家系中连续几代都有发病患者,即有连代现象。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系谱特征: (1)患者双亲无病,但都是携带者。 (2)患者同胞中1/4将患病,而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3)患者的子女一般并不发病,所以系谱中看不到连续传递的现象,常为散发病例,有时系谱中只有先证者一个患者。 (4)近亲婚配时,子女中发病风险增高。 3.X连锁隐性遗传病 系谱特征: (1)系谱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家系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 (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 (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可能是患者,其他亲属一般不会患病。 4.X连锁显性遗传病 系谱特征: (1)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前者病情可较轻。 (2)患者的双亲中一方患病。系谱中常可看到连续传递的现象。 (3)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都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 (4)女性患者(杂合体)的儿子和女儿中各有1/2的发病风险。 5.Y连锁遗传病。 系谱特征: (1)人群中只有男性患病。 (2)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正常,儿子全部都为患者。 多基因遗传病 特点: 1.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但不同于单基因遗传病,同胞发病率较低。 2.患者一级亲属(双亲、同胞、子女)发病风险相同。 3.随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群体发病率愈低的病中,这种特征愈明显。 4.近亲婚配时,子女的发病风险也增高,但不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那样显著。 5.发病率有种族或民族差异。 最常见的染色体畸变综合征是 A.Klinefelter综合征 B.Down综合征 C.Turner综合征 D.猫叫样综合征 『正确答案』B 核型为45,X者可诊断为 A.Klinefelter综合征 B.Down综合征 C.Turner综合征 D.猫叫样综合征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5、下列现象或方法能够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①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③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 ④由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三: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7、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四:自交和自由交配

遗传题中的致死问题例解

---------------------------------------------------------------最新资料推荐------------------------------------------------------ 遗传题中的致死问题例解 高三生物复习资料遗传题中的“致死”问题例解一、胚胎致死(一)、致死情况与性别有关。 一般后代雌雄比例不是 1:1,通常不会出现只有一种性别的情况。 例 1(2011 年福建卷 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ZW,♂ZZ)。 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 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 的胚胎不能存活)。 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 A.雌:雄=1:1 ) B. 雌:雄=1:2 C. 雌:雄=3:1 D 雌:雄=4:1跟踪练习:1、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 F1 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 2: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 2: 1, 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B、该突变基因为 X 染色体隐性基因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后代雌雄个体数为 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合致死。 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 1/ 13

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6:3:2:1。 例 2(2011 年福建卷 27)已知桃树中,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 H、h 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 HH 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让蟠桃(Hh)自交(蟠桃与蟠桃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如果子代(2)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跟踪练习:2.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 1/3 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1)

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总结

分离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规律总结 一、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 二、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建立在减数分裂基础之上的,两大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三、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遗传的各种杂交情况及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列表如下,务必熟记。 2、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色盲为例),则人群中的基因型有5种,列表如下 后代相交方式以及子代表现情况。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X E X e×AABbX e Y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分离定律:Aa×AA;BbXBb;X E X e×X e Y。 2、概率的计算方法 先求出每一对分离定律的概率,再相乘,如计算AaBbX E X e×AABbX e Y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X E X e的个体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AabbX E X e=1/2Aa×1/4bb×1/4X E X e=1/32。 3、用分离定律可以解决自由组合的下列问题

(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2×2=8,产生配子AbC的比例为AbC=1/2A×1/2b×1/2C=1/8(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AABbCc杂交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数 先求出AaBbCc和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产生8种配子,AABbCc产生4种配子。 再求出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AaBbCc和AABbCc 配子间有8×4=32种。 (3)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基因型(1 Aa:1 AA)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 Cc: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2×3×3=18种基因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Aa)×1/4(BB)×1/2(Cc)=1/16。 (4)表现型类型及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1种表现型(1 A_)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3B_:1bb)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1×2×2= 4种表现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_B_cc出现的概率为:1(A_)×3/4(B_)×1/4(cc)=3/16。 (5)推断子代患遗传病的情况(以两对基因决定甲、乙两种遗传病为例) 子代患病情况为:正常+只(只甲+只乙)+患甲乙=1,正常=甲正常×乙正常;只甲=甲病×乙正常;只乙=甲正常×乙病;患甲乙=甲病×乙病。分别用分离定律求出甲乙正常和患病的概率,进行计算即可。 总结:1、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先分别分析每对基因或性状,求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或概率,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求出符合要求的结果。 2、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也应该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五、个体基因型的确定 1、个体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为aa。 个体表现型为显性,则基因型为A_,AA或Aa。 2、测交法:进行测交,如果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显性纯合子——AA;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Aa。 3、自交法: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自交——Bb×Bb。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精选.)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3.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 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 )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较常见的有红绿 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常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1、多指(趾)、并指(趾)。临床表现:5指(趾)之外多生1~2指(趾),有的仅为一团软组织,无关节及韧带,也有的有骨组织。 2、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因:珠蛋白肽链合成不足或缺失。临床表现:贫血。

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一、配子致死: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1、常染色体上的配子致死 例1.(2011北京卷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与与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就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与b就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就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就是: 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例2.(2011江苏卷32)(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就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就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与第6号染色体上。W—与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W与w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Ww、ww、WW—、、W-w、ww-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 (2)以基因型为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 ,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5)以wwYY与WWyy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2、X染色体上雄配子致死 例3.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与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 与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 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杂种。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 aa 4)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A→A、B,B为隐性性状 3、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7 遗传中致死问题的归类剖析(带答案解析)

题型07 遗传中致死问题的归类剖析 1.致死基因的归类 (1)隐性致死与显性致死 隐性致死是指隐性基因在纯合情况下具有致死效应,显性致死是指显性基因具有致死效应,它包括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则显性性状一定为杂合子,显性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显∶隐=2∶1。 (2)配子致死与合子致死 根据在生物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致死效应,致死现象可以分为配子致死和合子致死。配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合子致死是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发挥作用而具有致死效应。 (3)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根据致死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可以把致死现象分为常染色体基因致死和性染色体基因致死。 (4)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从可遗传变异的根本来源上分析,致死现象可分为基因突变致死和染色体缺失致死。 2.遗传致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虽然致死现象中的子代性状比与正常状态的分离比不同,但解此类题时照样要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若是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分离定律解题;若是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若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需要考虑伴性遗传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致死个体对正常比例的影响,即转化好表现型比例。 3.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导致性状的分离比改变 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 ?? ? ??自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 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 1∶1∶1∶1 (2)隐性纯合致死 ?? ? ??双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 9∶3∶3 单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 9∶1 一、选择题 1.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人类遗传病教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生物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一、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能力目标: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 1.什么是遗传病?举例? 2.怎样做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2.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4)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aa 5)杂合子:由等位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1.(2008上海)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HH B.AAHh C.AAHH D.aaHh 2.(2015年江苏高考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2014新课标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状)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单个个体间的配子结合。 运算方法:自交可以直接使用分离定律的常见分离比,而自由交配遵循基本运算公式(p+q)2,其中p 和q分别代表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完整版)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伴性遗传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知识点总结: 伴性遗传的最大特点就是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这部分常考题目主要有伴性遗传的判断和相关计算。判断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常用同型的隐形个体与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根据后代的表现型进行判断。以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为例,如果为伴X隐性遗传,雌性隐性个体与雄性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显性性状,即为常染色体遗传,否则即为伴X遗传。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遗传病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以下这几种:(1)单基因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指、多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失天性聋哑 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红绿色盲; 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 Y连锁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多基因遗传:唇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畸形足、脊柱裂、无脑儿; (3)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异常:先天性愚型病; 染色体结构畸变:猫叫综合症。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较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根据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种类,通常又可分四类: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之一突变,杂合状态下即可发病。致病基因可以是生殖细胞发生突变而新产生,也可以是由双亲任何一方遗传而来的。此种患者的子女发病的概率相同,均为1/2。此种患者的异常性状表达程度可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显性基因性状表达极其轻微,甚至临床不能查出,种情况称为失显。由于外显不完全,在家系分析时可见到中间一代人未患病的隔代遗传系谱,这种现象又称不规则外显。还有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病情表现上可有明显的轻重差异,纯合子患者病情严重,杂合子患者病情轻,这种情况称不完全外显。

遗传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遗传学教学大纲讲稿要点 第一章绪论 关键词: 遗传学 Genetics 遗传 heredity 变异 variation 一.遗传学的研究特点 1. 在生物的个体,细胞,和基因层次上研究遗传信息的结构,传递和表达。 2.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世代的传递和个体间的传递。 3. 通过个体杂交和人工的方式研究基因的功能。 “遗传学”定义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表达和调控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遗传 heredity 生物性状或信息世代传递的现象。 同一物种只能繁育出同种的生物 同一家族的生物在性状上有类同现象 变异variation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存在差别。 生物的子代之间存在差别。 遗传与变异的关系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生存与进化的基本因素。遗传维持了生命的延续。没有遗传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物种。 变异使得生物物种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形成,没有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遗传与变异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使得生物生生不息,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界。 二. 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1865年Mendel发现遗传学基本定律。建立了颗粒式遗传的机制。 1910年Morgan建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关系。 1944年Avery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1年Watson和Crick的DNA构型。 1961年Crick遗传密码的发现。 1975年以后的基因工程的发展。 三. 遗传学的研究分支 1. 从遗传学研究的内容划分 进化遗传学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学机制与作用的遗传学分支科学 生物进化的机制突变和选择 有害突变淘汰和保留 有利突变保留与丢失 中立突变 DNA多态性 发育遗传学研究基因的时间,空间,剂量的表达在生物发育中的作用分支遗传学。 特征:基因的对细胞周期分裂和分化的作用。 应用重点干细胞的基因作用。 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 免疫遗传学研究基因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不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 而是研究基因在抗体和抗 原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2. 从遗传学研究的层次划分 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的改变的遗传学分支。

重点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

————————————————————————————————作者:————————————————————————————————日期: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 郑瑞斌 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 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 例1.(2011年北京卷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 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了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参考答案:(1)隐 aaBb aaBB (2)白 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次级精母携带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

生物遗传规律经典编辑题型情况总结

2013高考生物遗传规律经典题型总结 一、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题型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二)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 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 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 F 1测交结果为aabbcc∶

遗传规律中的“差错”问题――致死问题

遗传规律中的“差错”问题——致死问题遗传规律中的“差错”问题——致死问题 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是1∶1时,一般为测交。当后代的分离比为3∶1时,则亲本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都为杂合体;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当后代的比例为1∶1∶1∶1时,一般为测交,而当出现9∶3∶3∶1时,则亲本必为双显性性状,且亲本必为双杂合体。上述分离比和测交比指的是一般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分离比和测交比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例如: 例1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过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③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解析:根据实验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可知: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黄色鼠应为显性性状,黑色鼠为隐性性状(实验A、C验证了这一结论),而亲代黄色鼠应为杂合体(基因型记作Aa)。由Aa×Aa知,后代基因型应符合1AA:2Aa∶1aa,表现型应为:黄色鼠:黑色鼠=3∶1,但实际比例却为2∶1,这说明合子的基因型为AA时不能完成胚胎发育,而杂合的黄色鼠却能成活。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知识点总结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知识点总结 遗传规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重难点。因为这一个知识点出题形式多样,包 括计算题图表题,一道题可能包含的信息量多,还往往伴有公式计算,所以 令很多同学头痛不已,下面看看有哪些知识点。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 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 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 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 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显性作用:等位基因 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表现型:是指生物个 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纯合体: 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可稳定遗传。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 会发生性状分离。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 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