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

1、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1)强调为民族、为整体、为国家的整体主义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推己及人”和人际和谐。
 (3)重视人伦关系,提倡人伦价值。
 (4)追求精神境界,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
 (5)强调修养践履,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2、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
(2)在道德价值目标的实现上,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3)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4)在道德价值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5)在道德情感上,缺乏强烈的宗教情感。
3、学习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和方法
中国的传统道德并非完美无缺,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我们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经过选择而吸取的道德遗产,根据当前历史进步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根据千百年来人们在思想中所认同的人际关系的一些准则和规范,根据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予以加工和改造,从而抛弃其封建的,落后的、消极的方面,吸收其反映人民利益的、科学的、积极的方面。具体的讲,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我们应采取的基本态度是: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第一,批判继承是一个总的原则,说明我们的继承是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的,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来进行的。
第二,弃糟取精是继承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综合创新是强调在汲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时,还要注意汲取全人类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并加以比较和鉴别,作为自己的伦理道德的食粮和原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第四,古为今用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从而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4、“名教”(概念):儒者应名设教谓之“名教”,“名教”是指儒者提倡的以官长君臣之义为主来正名定分的礼教。
5、“玄学”(概念):“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玄学就其哲学范畴来讲,可称其为形而上学,“形而上”简单来说既是抽象出来的意思,玄学也是对一些抽象内容以生动的方式方法进行解说和发展。后来玄学的内涵被不断扩充,不断被后世方术家所充实。产生了包括山(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医、

命、卜、相在内的五种体系。
6、孔子的人品与性格特点
第一、积极进取的精神。第二、中庸的风格。第三、求实的态度第四、淡泊功利。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8、“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意思是:仁是什么呢?自己想站得住,同时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这句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该如何相处,如何来看待不同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和人的想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正是这些不同的事物或想法相互碰撞,相互切磋,从而才能产生出新的灵感,新的火花,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才会不断的向前迈进,向前发展……
11、中庸(概念):中庸作为一种思想态度思想方法与处世原则,是孔子所推崇的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基本含义是“执两用中”,即中庸就是要把握事物的最佳状态。
12、志道(概念):立志就是“志道”,即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目标,这个理想目标就是“志道”。
13、礼让(概念):礼让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既重要而又广为人的规范,是要求人们在各种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中要有恭敬,谦让的精神和行为,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顺畅。
14、“君子不器”(概念):君子学习不是为了成什么器,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15、“忠恕”(概念):所谓“忠”即是尽己,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他人。所谓“恕”,则是原谅,宽囿他人。
16、内圣外王(概念):由道

家提出后来成为儒家的人生理想,“内圣”指塑造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外王”即在人生过程中充分展示善良本性,达到至善。
17、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完整体系的政治理论“仁政”学说。孟子的这一思想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他提倡“王道”、“仁政”,其出发点和目的在于“王天下”、“得天下”:第一,人人有田宅;第二,争取民心; 第三,尊贤重士;第四,施行教化。第五,性善论。
18、孟子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作了描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首先,“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决不无原则地服从,应立足于仁义礼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其次,“大丈夫”还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孟子同孔子一样,其施教的目的在于培养“治人”的“君子”。他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大丈夫”的方法与内容,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持志养气。人的精神境界是靠“养”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平常的善言善行积累起来的。(2)存心养性。孟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寡欲,就必须发挥人的“大体”即理性思维的作用。(3)动心忍性。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非常重视磨炼意志。孟子认为,一个“大丈夫”应当经过磨炼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为了道义,为了信仰,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能“舍生取义”。(4)反求诸己。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孟子认为凡事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对任何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5)知耻改过。孟子知耻才能改过迁善。知耻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改过迁善则是知耻的外在表现。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21、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22、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这句话表达了董仲舒的义利观。“正其谊”与“明其道”都是指义的要求,特别指公利。“谋其利”和“计其功”则指的是利,多为私利,表达了董仲舒重公利而轻私利的思想。
23、老子、庄子的人性论观点
(1)老子主张人性是超善恶的。老子认为人性来自于“道”,在未加雕琢之前是至善至美的。他认为初生婴儿的人性才是人之本性,是至美的,是无所谓善恶的,是超乎世俗的,随着婴儿的长大,现实的人性即有了善恶,因此主张返朴归真,“复归于婴儿”,
(2)庄子认为人性来自于天道,是命定的,其最本质的特性就是质朴自然,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本性。“生之谓性,率性而为”,这才是人生的最佳状态。
24、法家治国的基本观点
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的依法治国的思想是战国末年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即将形成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核心是通过加强君主专制,强化中央集权。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法家之大成,构成了一个“以法为本”的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为封建专制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主要思想有:(1)实行法治。韩非认

为要实现法治必须有几个原则:第一、法要统一。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执法要严。(2)运用权术。韩非认为要实行法治,办事、用人的方法艺术是很重要的。第一、君主要把自己打扮的高深莫测,使臣僚对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第二,君主要行无为之道,凡事藏而不露。第三,君主要千方百计地维护自己的独尊地位。(3)保持权势。在韩非看来,君主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明,君权又是不可侵犯的。第一,权势为君主独揽。第二,君主要利用一切手段防止臣民,控制臣民,组织情报网,了解危害君权的行为。第三,法、术、势三者必须结合起来,这是巩固君主专制的手段。
25、墨子“兼爱”主张的主要内容
首先,墨子主张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是有明显区别的。墨家的兼爱不分等差,不分亲疏,不分先后,他们对儒家仁爱理论中那种分等差,分亲疏,分厚薄,由近及远的爱人之道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这种爱人的理论正是造成天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次,墨子认为天下乱的原因在于人们自爱而不能相爱,亏人而利己。在墨子看来,人与人之间和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来自人民的偏爱,当人们只知爱我而不知爱人的时候,当人们只知爱我之亲儿不知爱人之亲的时候,当人们只知爱我国而不知爱人国的时候,人们就会贼人之身,害人之亲,寡人之家,侵人之国。在这里,墨子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道家的贵己主义和儒家的仁爱主义。
墨子认为,如果人们在思想上和感情上都消除了人我之别,把人身看成己身,把人亲看成己亲,把人家看成己家,把人国看成己国,全心全意去爱别人,别人就不会对自己施以相恶相贼,而会全心全意来报答我,如此一来,我虽不自爱,而天下人都来爱我,我不偏爱自己的亲人,而天下人都来偏爱我的亲人。那么,儒家提出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盛世就会来到。
第三,墨子所说的“兼爱”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利人实践活动。墨子提出的口号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与此相适应,墨子还主张“除天下之大害”即努力制止国与国之间的攻伐,批评厚葬久葬及礼乐制度,提倡节用,薄敛、爱民,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第四,“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兼爱”的基本要求。墨子认为,兼爱之道是不论亲疏、贫富、贵贱的,而只看是否遵从于义。一个人如果不义,即使是父兄也不应该放过,一个人如果为义,即使是路人,也要视之为父子兄弟。总之,对于墨家来说,不义的父便不是父,

不义的亲便不是亲。这种人伦关系,与儒家的宗法制度和亲亲、尊尊的原则的完全对立的。
第五,对于如何实行“兼爱”,墨子提出了三个方法:
一是君主提倡。墨子认为,实行“兼爱”的关键在于君主提倡。
二是社会中要有一部分先觉者身体力行。墨子认为,天下愈是自利者多,自己就愈是应当加倍实行“兼爱”之道。
三是建立宗教,尊天信鬼。为了推行“兼爱”,墨家宣传上帝鬼神不仅是存在的,而且还是“兼爱”,主持正义的。墨家指出,上帝鬼神十分明察,不论人们在何种地方做了坏事,鬼神都能够发现,上帝鬼神都能够战胜。如果人们施行“兼相爱,交相利”,上帝鬼神都能够明察,并能够“赏善罚暴”。
在这里,墨子把正义的胜利寄希望于彼岸世界,这是其“兼爱”理论缺乏力量的表现。大家知道,墨子生活在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在道德、情感、心理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消灭自私,而“兼爱”学说却要求人们灭除自私、公其身而爱人,这在理论上不过是一种空想。他在秦汉之后湮灭无闻,看来也是绝非偶然的。
26、试述儒家人伦关系的主要内容
儒家人伦关系的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1)夫妻关系:首先,关于夫妇伦理,传统之礼规定了其婚姻的本质。其一,婚姻是为了联结两个家庭的利益。其二,婚姻是为了祭祀祖先。其三,婚姻是为了生子继嗣。其次,同宗同姓的男女不能结婚。第三,男女不能自己做主结婚。
在儒家尤其是孟子以前的儒家伦理学说中,还是比较讲夫妇之间的爱和相互的伦理义务的。他们虽然也讲妇对夫的顺从,但远不象法家那样讲得绝对。法家从商鞅开始,就倾向于把伦理法制化。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曾经进行过大规模的制礼活动,其礼法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行,多讲夫权主义夫妇伦理
(2)父子关系
孔子关于孝的六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以敬养父母。第二,养父母不仅要敬,而且还要经常保持愉悦的颜色。第三,侍奉父母要无违于礼。第四,委婉地劝谏父母的过失。第五,善保己身,行正道,不犯刑律,不使父母担惊受怕。第六,在父母去世之后,应继承父母之志,绍述父母之事,不做背父母之道的不肖之子。
孟子关于孝的含义:第一,父子之间要保持亲情。第二,不以廉害亲。第三,不以天下俭其亲。第三,不以天下俭其亲。第五,事父母之难在于“养志”。 第六,孝的最高境界在于继志。
(3)兄弟关系
孔子提出“兄弟怡怡”。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对长幼的伦理作了阐述和发挥。长幼伦理,是父子伦理

和兄弟伦理的引申和在范围上进一步的扩大。孟子关于长幼伦理的主要意思有三点。第一在乡党,以年长者为尊。第二,长幼相处,应该遵从于礼。第三,要把孝亲敬兄之心推广开来,施于整个天下,以实现整个人际关系的和睦。这些关于长幼之伦的礼仪规范,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中尊老敬老的一贯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文明,至今仍有继承的价值。
(4)君臣之伦
孔子主要指出了君之所以为君的五个方面。其一,使臣以礼。其二尚贤使能。其三,宽待百姓。其四,公平无偏。其五,则天无为。关于臣之为臣的伦理,孔子也提出了四个方面::其一,以道事君。其二,以忠敬事君。其三,当君主有过失时,要敢干进行劝谏。其四,“以惠养民,以义使民”。 孟子在君臣伦理上的重要观点是:在君主来说,其一,民为本,君为轻。其二,君臣有义。就是说为君者要遵守君的名分,为臣的要恪守臣的道义。如果君主不守其义,则臣就不必再向他尽臣下的义务了。
(5)朋友之伦
其一,与朋友相处,要保持忠信的原则。其二,朋友之间,要相互责善。其
三,在物质方面尽自己之力来帮助朋友,患难与共。
27、联系实际,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处理好义利关系?
(1)市场经济与仁义道德不能对立,应求统一。
首先,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围绕市场规则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并不适合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其次,经济学的功利原则告示出经营者应与道德同行。再次,“市场需要道德的支持”。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
(2)坚持“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第一,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第二,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应有之义。第三,提倡在不同的利益追求发生矛盾时,作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价值选择,强调国家、人民、个人三者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唱好集体主义的主旋律。在全社会提倡“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导向,必须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互相联系。
28、比较分析儒、墨、道、法四家义利观的得失
1、儒家的得失:
儒家的贡献:(1)儒家追求并弘扬仁义;(2)在义利观上,儒家主张先义后利;(3)儒家主张私利服从公利;(4)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际和谐。
儒家在义利观上的失误:(1)看到了义和利的对立,没有看到二者是一个统一体,其表现就

是重义轻利,甚至是存义忘利、去利怀义。(2)在肯定和追求公利的同时,在理论上却不言利,甚至在情感上耻于言利,(3)在价值导向上,儒家强调义高于利的绝对价值,但把实现这一高尚的人生理想的希望寄托在贪婪而自私的地主阶级及其王侯权贵身上,看不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动力。
墨家对先秦义利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1)墨家看到了义利的统一,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即尚义又贵利。2)墨家在价值导向上追求天下、国家、人民之大利、公利。
墨家的缺陷在于
(1)看到了义利之统一,却忽视了其对立。
(2)把义归结为利,认为义即大利、公利。因而在认知方法上、思维方式上又有简单化、绝对化的趋势。
(3)墨家义利论中还有一种狭隘的急功近利的思想。
法家的得失:
法家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义利论的贡献主要有:
(1)现实精神;(2)明确区分了公利与私利;
法家的义利论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缺陷:(1)概念内涵上的简单化,只承认公利中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一特殊形态,抹杀了其它形态及其丰富内容,对私利也未提示其丰富的内涵。(2)公私关系上存在简单化、绝对化的缺陷,他们只看到了对立,却无视统一。(3)法家完全否认义的存在和功能。(4)把利看成是最高的、最根本的追求和价值。法家完全否认道德的存在和功能。(5)法家的义利观在道德价值导向上几乎一无可取。
道家的得失:
道家对先秦的义利论几乎没有什么贡献,但在思维方式上,道家有其优势,道家认为义利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对立。
2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意思是:有人问孔子说:“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怨恨,怎么样?”孔子说:“假如是这样,那用什么往返报别人的恩德呢?应该用直率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回报别人的恩德。”
30、儒家关于“父子之论”的主要内容
孔子论父子关系:
第一,敬养父母。
第二,养父母不仅要敬,而且还要经常保持愉悦的颜色。
第三,侍奉父母要无违于礼。
第四,委婉地劝谏父母的过失。
第五,善保己身,行正道。
第六,在父母去世之后,应继承父母之志,绍述父母之事,不做背父母之道的不肖之子。
孟子论父子关系:
第一,父子之间要保持亲情。
第二,不以廉害亲。
第三,不以天下俭其亲。这是就亲死行葬而言的。
第四,终身倾慕、亲依父母。这是就人的内在的情感而言的。
第五,事父母之难在于“养志”。
第六,孝的最高境界在于

继志。
31、儒家的伦理规范中如何处理朋友关系?
朋友伦理,历代的思想家们也多有论述,概而言之,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择友的伦理,一关于是关于交友的伦理。
关于择友的伦理,儒家的思想家们认为,选择朋友要选择德行或学识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孔子强调与直者、谅者、多闻者交友,认为这样的朋友对于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增长自己的才干有很大的益处。而与便辟、善柔、便佞的人交友,对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的提高没有一点益处。孟子认为朋友相交,贵在志同道合,不能仗恃其他条件与人相交。
关于交友的伦理,儒家也有其要求。
其一,与朋友相处,要保持忠信的原则。所谓“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只有在道义上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才能成为朋友。
其二,朋友之间,要相互责善。朋友间既然是一种同志、道义之交,那么就有责任帮助对方提高德行,如果朋友有了过失,就要诚心地劝告他,使他改正。并且要注意方式方法。
其三,在物质方面尽自己之力来帮助朋友,患难与共。富以济贫,有以济无,对朋友来说是一种当然的责任。

32、试述儒家的义利观及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认为,义和利是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义就是“当为”,是一种道德律令,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它代表着“公利”;而利则是为自己盘算计较,指私利特别是一己之物质利益。选择义还是选择利,这是人与兽、君子与小人、高尚和庸俗、光荣与耻辱的根本区别。在取义和获利的原则选择和价值导向中,儒家内部存在差异。法家则与儒家相反相成,即法家主张重利轻义,但把公利放在首位,则与儒家相通。重义轻利 公利为上
①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
孔子的重义轻利,把自己的良好愿望当作社会治理的当然前提,使义利观的逻辑基础十分脆弱。他虽然也肯定个人的利益需要,但执着于义是价值目的。他一生尚境界,美道德而罕言利,轻获利,又推崇尊贵。然尊者未必有德。求贵必终于竟利,故其重义理念悬之弥高,践行过程实则无力,显得不合时宜。
②孟子重义贱利、养君子“浩然之气”的思想
③荀子的以义胜利,以义制利的思想
④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⑤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把义利完全对立起来,导致了对人的自然属性的严重贬抑,显然不利于社会全面发展,不利于物质生产发展。

33、道家的“人我论”思想
(1) 老子的不争论
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不敢为天下先。”慈是宽容一切人,不与人斗气。俭是不

与人争财夺利。不敢为天下先是处处让人,不与人争权、争名、争势。此三宝,乃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总而言之,即一句话:不与人争。
老子主张用减少“我”之欲求,用“我”之退让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在别人看来,这样做是吃亏,而在老子看来,这样做因为不会给自己招来损失和祸害(因为你没有什么,所以也不失去什么),反而是沾了大便宜。而且,如果我不与人争,就能够以德服人,众人反会乐意推举他,最后成为众人的首领,这即是矛盾的互相转化,也是以不争取胜的道理。
老子的不争主义,反映了道家的明哲保身精神,具有超越人我关系的倾向,他所说的不争,主要是企图在于自保,他所说的宽容,并非真的能原谅、宽容别人,而是对人存而不论,不爱不恶不恨的淡漠,表现出了他超越人我关系的实际存在,以求从天、从道、从自然的思想倾向。也就是他概括总结出的宇宙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 道家的无我论
道家的无我论也是由老子开端的。老子一贯主人张“无私”、“无为”,但人们常常难以真正做到无私无为,所以他常感叹,认为是人因为有了自我之身,才有所忧患,于是他便幻想:“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他希望人没有身体才好,这样才能实现彻底的无为,但是人毕竟是有身的,所以,只能在思想上达到“无为”、“无我”。这种思想到了庄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呢?
庄子提出了三个方面:
其一是忘。忘掉世俗的成见,忘掉人世的伦理道德,忘掉名利和外物,忘掉父母和亲人,忘掉自我,最后连本身也忘掉。
其二是守。即要守己之说,守己之意,守己之神,不予外泄。
其三是游。这是指心灵不受任何俗务和俗世规则的约束,使之处于一种不负责、不拘泥和绝对豁达、绝对自由的状态。
然而,不论俗人,还是圣人、至人、真人,毕竟都有一个肉体,毕竟都还活在世俗,所以无论精神上怎样超脱,都不能不实际地对待现实人我关系的各种问题,即使聪明绝顶的庄子,也不能摆脱这个红尘滚滚的俗世,无奈之下,他提出了“不 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人我关系原则。
34、孔子的治国思想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依靠行政、刑罚的办法来治国,可以使百姓出于畏惧而免于犯罪,却不能使人有知耻之心;依靠道德教化来治国,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走上正道。
“为政

以德”、“为国以礼”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治国箴言。他认为,用德礼比用政刑好,政刑只能一时地禁人为非,而德礼可以使人懂不应为非,自觉地不犯罪。在重德轻刑、重礼轻法的思想指导下,孔子强调对人民应予以教化,反对“不教而杀”,并谴责说,“不教而杀谓之虐”,把不事先用德礼教化老百姓,等到他们犯了罪就严加刑杀的做法看成是最大的“虐政”。
儒家提出“德为治本”理由有三:(1)道德是国家的根本,是长治久安的基础。(2)道德是获取民心的良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3)道德能成人之美。孔子认为,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在于他的品德。领导者应德才兼备,应该用道德高尚的人来治理国家。虽然 “德为治本”曾有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但它对道德社会作用的表达不可谓不深刻。
孔子还认为,要搞好德礼教化,执政者得以身作则。
35、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1)、血缘关系范围内的“爱亲”
(2)、“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爱人”
(3)、泽及禽兽草木的“爱物”
(4)、推己及人的仁爱方法
36、试述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
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人道是天道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落实,是对天道的效法,因而也应是自然无为的。然而统治者们却违背了自然无为的原则,肆意地扩张一己的私欲和野心,导致了社会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无为而治”的主张,就是对这种违背天道的“有为”政治的反思和纠正。
老子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无为”与“无不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国家就好比煎小鱼,不能多搅动,否则鱼就会烂,这就是“无为”;而鱼还是要烹的,国还是要治的,并且还要烹得好,治得好,这又是“为”;如能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任其自成其功,就可以把鱼烹好,把国治好,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治”是为统治者立言,是对统治者的忠告。具体来讲,“无为而治”包括如下一些具体的内容:
(1)少私寡欲
在老子看来,只要统治者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就能恢复清静无为的政治,人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会走上正轨。
(2)以民为本
老子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民众虽然卑贱,但却是高贵的王侯赖以存在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了民这个根基,建筑于其上的国家政权便无法存在,这是治国的王侯们时刻都不应忘记的。因而老子指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没有自己的意志,而以百姓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根据百姓的

需要和心意来施政。
(3)清静无事
老子指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君上有为,则民多欲,是以难治。正是由于看到了统治者的所作所为是社会治乱的关键,所以老子才提出了“清静‘’和“无事”的主张: 清静为天下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