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道德生活的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生活的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生活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传统道德始终以独特的风采和巨大的魅力闻名遐迩。中国传统道德是东方思想文化的瑰宝,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举世公认。
首先,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智性文化”相比较,显示出一种“德行文化”的特色,伦理思想对其他社会上层建筑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古代的法律完全是道德化的法律,道德被赋予法律效力。正如黑格尔所说:“在中国人那里,道德义务的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例如,违反了“忠孝”道德,就要被处以刑罚。中国古代哲学以研究人生哲学为主要使命,伦理学关于对道德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几乎异曲同工。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制度,使人们重视孝悌忠信的教育,把它看成是齐家治国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也鲜明地体现伦理性质。所谓“文以载道”,就形象地揭示了“文”是手段,“道”是目的的真谛。文学艺术的道德教化功能无处不在,其审美标准也往往取决于道德的善恶。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思想占据了核心地位。这种伦理道德思想通过道德价值观、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规范等逐渐深入人心,并化作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民族精神之所在。
其次,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对东方世界的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史的研究证明,中国伦理道德思想曾对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东北亚的国家或地区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思想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在11世纪以前,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文化的决定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朝时期,中国政府就与东南亚、南亚各国建立了密切的陆上和海上联系。这也使一些国家很早就进入“汉字文化圈”。中国与越南、泰国、缅甸、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来自中国的儒家思想、汉传佛教、道教等,都在这些国家的伦理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留下浓重的思想印迹。现代的东南亚国家,至少有这样一些思想道德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相同或近似:(1)重视家庭;(2)重视知识;(3)勤劳俭朴;(4)尊老爱幼;(5)敬祖崇神;(6)依赖社会;等等。尽管在11世纪之后,东南亚本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化的特点,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其影响始终没有消失。从东北亚来看,朝鲜、日本等国家的思想文化体系也深深地植入了中国

伦理思想的根。朝鲜早在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中国儒、佛、道思想就相继传入。高丽时期,出现了中国程朱理学伦理思想的兴盛,标榜“王道”,提倡“三纲五常”。其后在公元14世纪至20世纪初的李朝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其封建伦理思想的正宗,形成朝鲜朱子学。
在我们积极地评价中国传统道德的历史贡献的时候,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传统道德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这就决定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和核心内容是为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等级制度服务的。例如,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男尊女卑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这些原则与规范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中国传统道德是在小农经济的土壤中生长的,它与现代社会的文明契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例如,中国传统道德重私德而轻公德,“血缘道德”一直阻碍着人们公共精神的培育。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共生活规则缺乏敬重之心,对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缺少爱护之心,一些人甚至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二是道德只适用于“熟人社会”,而对陌生人则缺乏公正和人道之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三是中国传统道德重官位、重特权,民主意识淡漠,奴性思想严重。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和批判。
《中国传统道德概论》一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审视与观照传统道德生活,并力图通过对传统道德的优劣甄别以及对优秀道德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