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代重要制度之一。始设于睿宗景云二年(711)。本来是设置于沿边各地,有利于捍御外来的强敌,保障边陲的安全。迄于玄宗开元年间,全国亦只有安西(驻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北庭(驻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河西(驻地在今甘肃武威)、朔方(驻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河东(驻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范阳(驻地在今北京)、平卢(驻地在今辽宁朝阳)、陇右(驻地在今青海乐都)、剑南(驻地在今四川成都)等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驻地在今广东广州)。这显然和当时的行政区划没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西北防边的军力皆相继内撤,参预平定乱事。因为勘乱的需要,立有军功的将帅,也都授与节度使的称号。争战既在内地进行,征发调用也就和有关的地区多所牵连,涉及行政事务。肃宗乾元元年(756)颁布的诏书说:“近缘狂寇乱常,每道分置节度,其管内缘征发及文牒兼使命往来,州县非不艰辛,仍加采访,转益烦扰,其采访置来日久,并诸道黜陟使便宜且停,待后当有处分。”也就是在这一年改成观察处置使③。实际上这样的使号已逐渐成了节度使的兼衔。《旧唐书·地理志·序》更说得具体:“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类,寇盗稍息,则易观察之号。”这样说来,节度使所辖的地区竟可与道相混淆了。就在这样的局面之下,道的制度并未明令废除。由于节度使的辖地大小不一,因而各道之中,节度使的数目也多少不等。也有一些节度使的辖地伸入邻近的另一道之中,参差不一是可以想见的。

节度使的置废分合也多所变更,难得一致,兹参照有关的记载,以宪宗元和八年(813)为准,列举如下:

关内道凤翔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泾原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泾川;邠宁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彬县;鄜坊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富县;灵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夏绥银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振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北;丰州都防御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陇右经略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丹州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宜川。

河南道陕虢观察使,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汴宋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郑滑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陈许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徐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徐州;蔡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兼有淮南道的申、光两州地;淄青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北。

河东道河中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泽潞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兼有河北道邢、洺、磁三州地。

河北道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魏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恒冀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易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沧景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沧州东南;卢龙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

山南道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荆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沙市北;金商都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安康。

淮南道淮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寿州团练使,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江南道浙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浙东观察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鄂岳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兼有淮南道的安、黄、蕲三州;江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宣歙观察使,治所在今安徽宣城;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福建观察使,治所在今福建福州;黔州观察使,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兼有山南西道涪州地。

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东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岭南道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桂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邕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容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容县;安南都护节度使,治所

在今越南河内。①唐代节度使的辖区因其力量的强弱和作用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元和以后,变化益加频繁,史家早已有“禹迹九州,瓜分脔剖,或并或析,不可备书”的叹息。不过陇右道还应再加论述。陇右道于安史乱后,即为吐蕃所据有。吐蕃虽未尝效法唐朝,在其国内划州设县,但在据有唐的疆土后,却仍遵循唐朝旧贯,并未稍有改置,唐朝恢复版图,仍是原来的州县设置。宣宗大中三年(849),唐始得秦(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原、安乐(治所分别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和同心东北)三州,其后张议潮又以瓜、沙、伊、肃、甘(治所依次在今甘肃安西东南、敦煌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甘肃酒泉、张掖)等十一州归国,寻又取得淳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陇右道大部皆已恢复,因在其地设置秦州节度使(治秦州)、凉州节度使(治凉州)和瓜沙节度使(治瓜州),与其东各道相仿佛。

节度使辖区虽是军事设置,节度使兼领采访、观察等官衔,其所辖的区域也就和道相仿佛了。而且有些节度使辖区就沿用道的名称,山南东道节度使和山南西道节度使就是具体的例证。不仅名称相同,就是节度使的驻地和道的治所,也都还是同一地方。因而两者就容易混而为一。宪宗元和三年(807),“史官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其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十五道不申户口,“每岁赋入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①。这是当时正式文书,又见于史书的记载,应该是了无讹误的。可见节度使辖区和原来的道已混为一谈,也可以说元和三年这一年,全国共有四十八道。而元和八年则为四十七道。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唐朝各时期的十大名将 鉴于大唐名将如星空璀璨,三百年间的诸位实在难以评出十个名额,于是想起唐朝四阶段论,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这样或许就不会落入俗套了。 初唐十大名将(618-689): 卫国公李靖(571~649)、英国公李世勣(594~669)、邢国公苏定方(592~667)、闻喜公裴行俭(619~682)、辽西郡公薛仁贵(614~683)、燕国公黑齿常之(630~689)、江夏王李道宗(?~653)、凉国公契苾何力(?~677)、乐城郡公刘仁轨(601~685)、太原郡公王方翼(622~684)。 评说:李靖、李世勣、李道宗均为唐朝开国名将,前有削平隋末群雄之劳,后有屡灭外族之功;苏定方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裴行俭孤身万里复西域,又屡破突厥叛乱,堪称儒将典范;黑齿常之先有屡克吐蕃之功,后又重创后突厥;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灭高句丽败后突厥;契苾何力为唐初异族将领之佼佼者,效力四十年屡建奇功;刘仁轨为中日首次大战的唐军总指挥,又平百济挫新罗;王方翼控西域破突厥,独挡一面;初唐诸将中,王方翼为裴行俭门生,裴行俭为苏定方门生,苏定方为李靖门生,李世勣、李道宗、契苾何力也曾效力于李靖军中;李靖年老退隐后,初唐诸将大都随李世勣出征过;二李之后,裴行俭御下诸将各为大唐顶梁柱。 在初唐十将之上还有一位毋庸置疑的伟大统帅,他就是曾经的天策上将、秦王,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纵横天下、文治武功,堪称无人出其右。 初唐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以上的初唐十将之外,还有薛万彻、高侃、阿史那社尔、李孝恭、程务挺、牛进达、李谨行、柴绍、侯君集、郭孝恪、王玄策、梁建方、萧嗣业、执失思力、尉迟恭、程知节、屈突通、秦琼、席君买、王君廓、孙仁师、段志玄、段德操、程名振、薛万均、张士贵、郑仁泰、刘仁愿、李大亮、高满政、刘弘基、张宝相等名震古今的将领。 盛唐十大名将(690-755): 临洮郡公王忠嗣(706~750)、西平郡王哥舒翰(?-757)、密云郡公高仙芝(?~756)、南阳郡公张守珪(?~740)、信安王李祎(663?~743)、南阳郡公张孝嵩(?~727)、中山郡公王晙(653~732)、太原郡公郭知运(667~721)、韩国公张仁愿(?~714)、宋国公唐休璟(627~712)。 评说:王忠嗣几乎将盛唐所有敌人都挫败过,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哥舒翰为有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高仙芝是大唐西域守护神,行军千里灭小勃律;张守珪连挫后突厥、吐蕃、契丹经营边疆;李祎有西破吐蕃夺石堡之功,又东平奚契丹叛乱,不愧为太宗的后人;张孝嵩经营西域,连挫突骑施、吐蕃、大食;王晙的文治武功在开元诸将中名列前茅;郭知运先后居北庭、陇右,甚为蕃夷所惮;张仁愿独挡一面,扭转了唐朝对后突厥的形势;唐休璟先策划了收复安西四镇,后在洪源屡破吐蕃,为武周朝诸将之首;盛唐诸将和中唐诸将中,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这些千里马皆出自于王忠嗣这位伯乐的培养和提拔。盛唐仍然是一个将星云集的时代,在以上的盛唐十将之外,还有皇甫惟明、封常清、王孝杰、崔希逸、盖嘉运、赵颐贞、薛讷、萧嵩、乌承玼、张思礼、王君涣、杜希望、杨思勖、郭虔瓘、娄师德、牛仙客、臧希液、杜宾客、陈大慈、王倕、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年号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唐朝皇帝年号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唐朝皇帝年号列表唐代皇帝列表唐代皇帝世系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年号一、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8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649(23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683(24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嗣圣684年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690(6年)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二、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90-705(16年)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年-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年-705年三、唐朝705年—907年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705-710(5年)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唐隆710年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710-712(2年)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756(44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762(6年)至德

大唐皇帝列表

大唐皇帝列表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 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 摘要: 唐朝的国力,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国泰民安,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而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却使她的统治摇摇欲坠。八年战乱勉强被平定了,但安史余党仍然盘踞在河朔一带,发展成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于是,藩镇割据和藩镇林立的复杂局面便构成了唐中后期政治的最大特点。尽管如此,唐王朝的统治仍然维持了一个半世纪。那为什么唐代的藩镇割据能够长期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呢?这到底与唐中后期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密切联系呢?本文将从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土地制度、官职制度、边防形势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对此做出初步合理的分析和回答。 关键字: 唐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河朔、政治制度 一、唐代xx形成的渊源背景 许多人都把唐代藩镇林立的局面归于唐安史之乱的单一产物,但其实安史之乱只是表面上的催化剂,因为唐代藩镇的产生与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和各方面复杂因素有密切联系,其渊源何其深。首先是土地制度的变化——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被破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的逐渐崩溃,随之而来的是在其基础上的征兵制也在同步趋向崩溃,军队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土地的农民们选择大规模逃亡。“亡命山泽、挟藏军器[1]”就是对当时情况生动的描述。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山贼路盗成群,军队士兵流失,对内农田不治,对外边防不敌,唐代统治面临重大威胁。 内外交迫之际,统治者采取了一定措施力争扭转困局。开元二十五年,玄宗颁布诏令,“宜令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使各量军镇闲剧,审厉害,计兵防健儿等作额,委节度使放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每岁加于常例,给田地屋宅,务加优恤,便得存济,每年逐季本使具数报中书门下,至年终一时录奏。”[2]这样,新的军队健儿便从各色的流亡人口征召入伍,由于有偿优恤,便使得本变暴徒的人争先恐后地应募,唐代社会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便可以迎刃而解。唐代后期藩镇林立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高祖李渊于 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北括玄阙州、西及安息州、东临哥勿州的辽阔疆域. 在690年,67岁的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 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开元年间国力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 年(907年)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 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 唐朝重要历史人物: 李世民: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武后四子: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哲),四子李旦。 代宗:不哑不聋,不做家翁升平公主郭暧《打金枝》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病死于846年 唐懿宗:骄奢淫逸,不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不知其危,遭遇外患 不觉其难,把宣宗在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的一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 唐昭宗?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 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 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 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宪宗贬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李白(701年2月28日一762) 杜甫(公元712 —公元770) 白居易(772年?846年?)

你认为唐朝在哪个皇帝最有作为?C李渊,唐高祖,唐朝开创者; C李世民,唐太宗,开贞观之治; 李治,唐高宗,开永徽之治; 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中国唐朝元和藩镇割据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唐朝元和藩镇割据地图及其说明 元和方镇图说 张书林编辑 的唐直属版图部分。 唐自安史乱后形成方镇(道)、州、县三级制。《旧唐书·地理志》所录肃宗至德、乾元之制, 凡三十二节度,七观察,二经略,三防御,共四十四镇。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贾耽所上《十道 录》(时“十道”已成为地理区划,与行政无涉),“凡三十一节度,十一观察,益以防御、经略 以守臣称使者共五十”。宪宗元和二年李吉甫上《元和国计簿》,“总计天下方镇四十八,州府二 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五十三”。八年,吉甫又上《元和郡县图志》,“凡四十七镇”。今传本已残 缺,故四十七镇之目不详。本图以元和十五年为准,核以史传记载,其时除京师京兆府(雍州)外, 全国共分四十八镇。图中画出各镇名称、境界,以及所辖府、州、城,表列如下:(镇与府州皆附 以当时常用别称。) 镇名治所领府州城 潼关防御史华州 同州防御史同州 凤翔节度使凤翔府(歧州)陇州泾源节度使泾州原州 邴宁节度使邴州宁州、庆州 漉坊节度使漉州坊州、丹州、延州朔方节度使(灵武)灵州盐州 夏绥节度使夏州绥州、银州、宥州 振武节度使单于都护府麟州、胜州、东受降城 丰州都防御使天德军车州、中受降城、西受降城 以上关内道 东都畿都防御使河南府(洛州)(河阳汝州 等五城别属河阳三城 节度使) 陕虢观察使陕州虢州 宣武节度使(汴宋)汴州宋州、亳州、颖州义成节度使(郑滑)滑州郑州 武宁节度使(徐泗)徐州宿州、泗州、濠州忠武节度使(陈许)许州陈州、殷州、蔡州 平卢节度使(淄青)青州淄州、齐州、登州、莱州天平节度使(郓曹)郓州曹州、濮州 兖海观察使兖州海州、沂州、密州 以上河南道河中节度使河中 府(蒲州)绛州、晋州、慈州、隰州 河东节度使太原府(并州)汾州、沁州、仪州、岚州、石州、忻州、代州、蔚 州、朔州、云州 昭义节度使(泽潞)潞州泽州、邢州、泯州、磁州 以上河东道 河阳三城节度使怀州河南府之河阳、温、济源、河清、汜水五县

唐朝皇帝顺序表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2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 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4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 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

-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 唐朝复辟 中宗(重祚) 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 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藩镇割据和节度使

藩镇割据是唐王朝的一大特点,这些藩镇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也有它历史的必然性。 1.在封建社会,一般都采取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藩镇一般都建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条件及人口条件相对适合藩镇的独立条件,有充足的粮食和兵源,让他们即使没有中央的支持,也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2.唐王朝前期疏于对藩镇的限制,给了其无限的权利,在“安史之乱”中又加强了藩镇的自主权,有些藩镇甚至可以任意任免辖区内的官员,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减免农民的赋税。一般情况下,藩镇管辖下农民的赋税反倒比唐王朝少一些,这也是各藩镇为了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第十总之,每个藩镇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机构。 2.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这是他们能长期割据一方的保障。这些军队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大部分都是节度使自己一手组建的,他们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这些将领都很有军事经验,士兵的军饷都很丰厚,并且很多都是父子兵或兄弟兵,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据斗力。 4.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的沉痛打击,军事力量已相当薄弱,军队都被各藩镇所掌握,朝廷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可以作战,再加上统治腐败,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藩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存在于唐王朝的统治之下,他们就像蛀虫一样,蚕食着唐王朝这片本就破碎的疆土。唐王朝经过几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但也只打击了一些极其器张的藩镇,其他藩镇虽然有所收敛,但也只是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为在授予职位之时,朝廷赐以旌节,由此得名。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 唐代节度使制度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叉改为都督。贞观年间,天下太平,内地都督府减少至消失,只有军事活动频警的地区设立此职,以统驭州、县、镇戍。镇戍是容易发生战争的地点,是唐朝重要的防御据点,但比较分散,兵力薄弱,只起到哨所的作用。因此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后才能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必须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其他将领。唐高宗、武后时期,由于边疆常有少数民族骚扰,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越来越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 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 使开始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

唐朝时期

唐朝时期,中国是东方最先进的国家,日本先后派了十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人数多时达五六百人。这些日本遣唐使回国以后,积极传播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黄河流域,合称五代。同一时期,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10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到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结束。 五代十国时期,各地佛教盛行。 宋朝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发动兵变,手下将士们把黄袍加到他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取国号为“宋”,定都在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加强中央集权,他设酒宴,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宋朝时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 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后实行变法,整理财政和军政,称为“王安石变法”。后来由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维持不到十年就结束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沈括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对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数学等都很精通。他在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 记载了自己丰富的研究成果。 两宋时期的制瓷业非常发达。宋瓷品种繁多,花纹秀丽,并大量出口海外,江西的景德镇已成为中国著名 的瓷都。 宋朝时期,市场上流通货币以铜钱、铁钱、金银等金属货币为主。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使用为商业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代的针灸学和法医学成就突出,《洗冤集录》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西方同类专著早了300 多年。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历史学家,他用了19年的时间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著名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 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宋朝时期,中国境内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1127年,金朝的军队攻破开封,俘虏了北宋的皇帝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徽宗的另一个儿子赵构称帝,逃到南方,在杭州建立政权,历史上成为南宋。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率军北上以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宋朝领土,却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葬在杭州西湖边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墓前放了用生铁浇铸的秦桧等人的跪像,表示对奸臣的 强烈憎恨。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大举进攻南宋,南宋著名的将领文天祥组织军民抵抗,失败后被俘虏。元朝统治者采用各种方式劝他投降,他宁死不屈,写下了《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诗篇,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成为千古名言。 元朝(公元1206~1368年)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12世纪末,铁木真经过十多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意思是“坚强的君主”。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71年他建立了元朝(公元1271~1368年),称为元世祖。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都要大。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的首都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大都就是中国现在的北京。 元朝中后期,棉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的主要衣料,这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元朝的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对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元朝时期,中外交往频繁,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生动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欧洲人对中国的向往。

节度使的演变

节度使的演变——解析唐、宋节度使 摘要:节度使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唐朝时开始设立为地方军政长官,宋朝时削了节度使的权,使其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元代废除。论文主要简单解析节度使在唐、宋两朝的变化、影响等,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唐;宋;节度使 节度使一词早已有之,唐朝时,由于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节度使制度形成并渐渐势力壮大权力膨胀,后期严重影响唐朝统治,形成了藩镇割据,导致了唐朝从统一走向分裂,对人民也造成了极大的苦难。宋承旧制,依旧建立节度使制度。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宋太宗采取各种政策,削弱节度使权力。此后,节度使不再同唐朝一般拥有种种权力,成为一种荣誉性的虚衔。 一、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命官。”(《新唐书》卷五十《兵志》)正式以“节度使”命官,节度使的正式设置,是睿宗景云年间。然而这时的节度使才刚刚开始设置,其职权基本上仅限于掌管地方军事,设置的数量很少。因此节度使还没有形成一种制度。 节度使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至唐玄宗时期,设是个节度使区,成固定军区。节度使制度形成原因从经济和军事角度看,可归为均田制的破坏引起的府兵制的瓦解。均田制和府兵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两大土地、军事制度。这种寓并于民。民税、民兵向结合的经济基础在唐朝初期体现了一定的优点。但在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渐被破坏,“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宣公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六条)流民、逃户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的,在均田制度崩溃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府兵制的瓦解。唐的兵制从府兵制向募兵制演化。从社会角度看,是戍边状况的演变。唐朝最初设立边缘节度使是和边疆形势有关。唐朝初,在击败了东突厥以后,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积极的扩张进攻的。但从高宗仪凤年间开始,到景云、开元之际,边疆形势就逐渐发生变化了。唐朝廷的目的变成了守住已开拓的疆土,加紧了地方边区的军镇建设。而与此同时却是在都督府州制度下少数民族势力的逐渐壮大,东突厥、契丹、渤海国以及代替东突厥而统一漠北的回纥,都对唐王朝构成了威胁。在西部与西南边境,又有吐蕃的兴起及南诏的发展,他们也在不断抄掠边境,向唐王朝进攻。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到唐高祖和武后时期,屯戍军的设置愈多,并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再加上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转变,军队的素质也随之变化,军队对将领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人为主,军城镇戍为辅的防御体系,逐渐演变成了节度使制度。另一个原因是采访使制度的设立和二使归一。 随着节度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逐渐对唐朝统治产生了一些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导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唐朝初期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朝代故事: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626年—649年在位,共23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他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病死,享年50岁,谥号为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朝代故事: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年~683年),649年—683年在位,共34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631)封晋王,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位。病死,享年55岁,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葬于乾陵。

中宗(为武后所废)李显(656年~710年),684年在位,(以及705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被毒杀,时年54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享年54岁,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武周时期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取意;日月当空;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她是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的母亲。高宗死后,她把持朝政。690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洛阳为神都,国号为周,史称南周或武周。705年去世时发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 唐朝中期 中宗(重祚)李显(见684年)705年—710年,在位5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复位,710年,中宗被毒杀。 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个月,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1个月后,韦后被杀,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废掉了李重茂,并将李重茂赶出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后事不详。 睿宗(重祚)李旦(见684年)(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共44年。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得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唐代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病死,享年78,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葬于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朝代故事:开元之治、安史之乱。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德宗李适Kuò(742年~805年),780年—805年在位,共26年。唐代宗长子,病死,享年64岁,谥号:为神武孝文皇帝,葬于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顺宗李诵(761年~806年),805年—806年在位,1年。唐德宗长子。病死,时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葬于丰陵(今陕西省富平县东瓮金山)。朝代故事:永贞革新、永贞内禅、八司马事件。

唐代官职体系表

唐代官职体系表 目录 ?1中央官制 ? 1.1三省六部 ? 1.2九寺五监 ? 1.3宫廷侍从机构 ?2地方官制 ?3武官系统 ?4官员品级 ?5唐代官职一览 ? 唐代官制分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少数民族政权的职官制几个方面。 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新唐书·百官志》云:“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以皇帝为首的封建国家体制,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比较完备地建立起来。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有对一切臣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法律和法令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皇帝有权修改法律和法令,并可以不受法律和法令的约束。在皇帝之下,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等职官体系。在中枢机构中,制令机关、封驳审议机关与行政事务

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官员,他们更易于被君主控制 . 三省六部 1.中书省(决策机关)设中书令两人,正二品。 中书侍郎两人,正三品。 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属下官员包括,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起居舍人十六人,皆从六品上。 中书省下又设有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 2.门下省(审议机关)设侍中二人,正二品。 侍郎二人,正三品。 左散骑常侍,正三品下。

属下官员包括,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典仪二人,从九品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门下省下又设有弘文馆,有学士,校书郎官职。 3.尚书省(执行机关)设尚书令一人(因太宗曾任此职,故不授予臣下) 尚书左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右仆射一人,从二品。 尚书左丞一人,正四品上。 尚书右丞一人,正四品下。 (左丞管理吏、户、礼三部,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形成的主要原因 戴小弟 (陇东学院历史系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从唐中央与藩镇两方面来分析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认为中央权力的衰弱是藩镇滋生的基础;君主举措失策、使用非人导致藩镇做强做大;藩镇自身力量的强大是其长期同中央分庭抗礼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唐朝藩镇割据君主失措奸佞误国藩镇坐大 唐朝藩镇割据对抗中央,是由封建专制统治的固有矛盾所决定的。在封建统一的国家里,必然含有封建割据的因素。当统一因素衰弱时,割据势力便乘机发动战争,掠夺土地,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唐在安使之乱以后,以河北三镇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大者连州十于,小者尤兼三四”。①自此唐王朝一扫之前盛世景象,中央无法控制,只得行“姑息之政”以求苟安。藩镇如毒瘤,使唐王朝摇摇欲坠。强大的唐王朝之中藩镇因何而生?为何如此之强?本文就此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藩镇割据形成的历史(社会)背景 开元盛世的华丽掩盖不了癌变的发生,这个致癌因子就是“均田制的破坏”。正是由于经济基础的破坏,而使唐王朝大厦摇摇欲坠。从高宗、武后时起,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兼并的剧烈发展,封建商人和地主用买卖方式兼并土地,他们“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占有的土地多不胜数。均田制就在逐渐破坏中,到开元、天宝之际,均田制已经崩溃,形成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②的状况。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形式下,劳动者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趋向松弛。均田制破坏,农民陆续逃亡,使中央财政枯竭,入不敷出,租庸调制无法实行。 均田制、租庸调制的破坏,又使府兵制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府兵制是唐王朝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战时中央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往赴征战与轮流卫戌,其余时间居家种田,免其租庸调,但兵器、粮食衣装等均需自备。因而府兵制是建立在雄厚的中央财政和有固定收入的农民家庭基础之上的。但随着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中央继而也失去了有力的武装力量。而此时又出现了严重的边疆问题,面对奚族、契丹、大食、南诏、吐蕃等方面的威胁。为了加强边防,无奈之下唐王朝只好弃府兵制实募兵制。高宗永徽时“赐之旌节”。至睿宗景云二年(710年)设置节度使,掌握地方军政。睿宗以贺拔廷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唐朝和武周618年—907年武周之前的唐朝618年—690年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干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684年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84年-705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84年-705年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年-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年-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705年—907年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见684年,) 705年-710年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少帝李重茂710年唐隆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见684年,) 710年-712年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756年-758年干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805年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宝历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847年-859年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唐朝节度使的设置 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代重要制度之一。始设于睿宗景云二年(711)。本来是设置于沿边各地,有利于捍御外来的强敌,保障边陲的安全。迄于玄宗开元年间,全国亦只有安西(驻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北庭(驻地在今新疆吉木萨尔破城子)、河西(驻地在今甘肃武威)、朔方(驻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河东(驻地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范阳(驻地在今北京)、平卢(驻地在今辽宁朝阳)、陇右(驻地在今青海乐都)、剑南(驻地在今四川成都)等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驻地在今广东广州)。这显然和当时的行政区划没有什么关系。 安史之乱爆发,西北防边的军力皆相继内撤,参预平定乱事。因为勘乱的需要,立有军功的将帅,也都授与节度使的称号。争战既在内地进行,征发调用也就和有关的地区多所牵连,涉及行政事务。肃宗乾元元年(756)颁布的诏书说:“近缘狂寇乱常,每道分置节度,其管内缘征发及文牒兼使命往来,州县非不艰辛,仍加采访,转益烦扰,其采访置来日久,并诸道黜陟使便宜且停,待后当有处分。”也就是在这一年改成观察处置使③。实际上这样的使号已逐渐成了节度使的兼衔。《旧唐书·地理志·序》更说得具体:“至德以后,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军戎,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要冲大郡,皆有节度之类,寇盗稍息,则易观察之号。”这样说来,节度使所辖的地区竟可与道相混淆了。就在这样的局面之下,道的制度并未明令废除。由于节度使的辖地大小不一,因而各道之中,节度使的数目也多少不等。也有一些节度使的辖地伸入邻近的另一道之中,参差不一是可以想见的。 节度使的置废分合也多所变更,难得一致,兹参照有关的记载,以宪宗元和八年(813)为准,列举如下: 关内道凤翔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凤翔;泾原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泾川;邠宁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彬县;鄜坊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富县;灵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夏绥银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靖边北;振武节度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北;丰州都防御使,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陇右经略使,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丹州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宜川。 河南道陕虢观察使,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西;汴宋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郑滑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陈许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徐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徐州;蔡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兼有淮南道的申、光两州地;淄青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北。 河东道河中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蒲州城;河东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泽潞节度使,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兼有河北道邢、洺、磁三州地。 河北道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北;魏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恒冀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正定;易定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定州;沧景节度使,治所在今河北沧州东南;卢龙节度使,治所在今北京。 山南道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襄樊;山南西道节度使,治所在今陕西汉中;荆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湖北沙市北;金商都防御使,治所在今陕西安康。 淮南道淮南节度使,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寿州团练使,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江南道浙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浙东观察使,治所在今浙江绍兴;鄂岳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兼有淮南道的安、黄、蕲三州;江西观察使,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宣歙观察使,治所在今安徽宣城;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福建观察使,治所在今福建福州;黔州观察使,治所在今四川彭水,兼有山南西道涪州地。 剑南道西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成都;东川节度使,治所在今四川三台。 岭南道岭南节度使,治所在今广东广州;桂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邕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容管经略使,治所在今广西容县;安南都护节度使,治所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皇帝列表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李渊的父亲李虎是西魏的太尉,死後被追封为唐国公。李渊七岁时他父亲逝世,他世袭为唐国公。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他曾深受隋炀帝的重用。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太原也是他起家的大本营。在太原李渊成功地解决了北方突厥的威胁,同时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军队,并通过受纳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617年7月,李渊正式开始起兵反隋。名义上他并不直接反隋,而只反隋炀帝。他从太原出发进攻长安并很快(617年11月)就占领了长安。他拥代王杨侑做皇帝,自封为大丞相和唐王。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後,李渊命令杨侑将帝位传给他,建立唐朝。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後李渊开始著手消灭其他反隋力量,在他的儿子李世民的帮助下他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後消灭了薛举、薛仁杲、李轨、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和梁师都等割据势力。最後一个梁师都是在628年被平定的,这时他已经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了。同时他又利用东突厥和西突厥之间的分裂稳固北部的边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够夺取中原的主要条件。 在官僚制度上李渊基本上使用了隋朝的制度。在农业方面他颁布均田制,将田地平等地分配给农民。对绢税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修订了唐律。李渊对中国的管理和政策为李世民「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由於李渊对他的继承人的问题一再反覆,这导致了他的儿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间的冲突。玄武门之变後李渊受软禁,被迫将皇帝位让给李世民,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李渊死後谥号太武皇帝,葬在献陵。 2、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生於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5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後称长孙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此後,李世民经常出征,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後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 此後,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

天宝十节度使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但由于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复地争斗,导致变法处于被批评的局面,虽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目录 1变法背景 1.1 三大矛盾 1.2 三冗危机 1.3 两积问题 2变法前奏 3变法举措 3.1 机构改革 3.2 税赋改革 3.3 兴修水利 3.4 军队改革 3.5 科举改革 4变法影响 1变法背景 三大矛盾 王安石变法[1] 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 2、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 3、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三冗危机 1、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采用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北宋大兴科举,科举应试人数增加,取士人数也增加。

2、冗兵,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稳定社会秩序,宋代不断扩充军队的数量,形成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几乎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十之八九,造成冗兵问题。 3、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两积问题 1、积贫,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局面的形成。 2、积弱,北宋吸取中唐以后武将拥兵、藩镇割据的教训,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领兵作战的将领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带来的后果是指挥效率和军队战斗力降低,导致宋军在与辽、西夏的战争中连年战败,形成积弱的局面。 “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革新除弊逐渐成为朝野共识。 2变法前奏 熙宁元年(1068年(戊申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讨论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 3变法举措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 机构改革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 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