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2008年8月

第5卷第8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08Vol.5No.8

一、前言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二战后美国崛起的优秀

犹太作家群中的一员,被誉为“

犹太味”最浓的作家,曾获“普利策小说奖”及“全国图书奖”。

马拉默德的作品主要反映下层犹太人的生活,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

是一些平凡而孤独的人物,举止不雅,但富于人性。这些人物

经过作者的点染,都涂上了一层道德色彩。他们往往在开始时

对过去的生活不满,竭力寻求新的生活,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找

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新生活,而是又回到了原以为早已摆脱掉

的生活模式,或者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于是,恍然大悟,重新

皈依犹太教,抱着受难“使好人变得更好”的信念,过着符合道

德标准的生活。《店员》的发表为马拉默德赢得了美国全国文

艺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评论界

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丰富,视野广阔,见解

独特”的小说。这部1957年发表的小说,清楚地表现了马拉默

德最具特色的小说主题,代表着人类普遍境遇的犹太人生活

在贫穷中,忍受生存的无奈,虽看似失败者,却是道德战场上

的勇士,实现着道德的完善。

小说生动地描述犹太移民莫里斯?鲍伯———一个杂货店

的小店主,自从二十年前为了逃避沙皇的迫害,从俄国来到这

块“处处是黄金”和“自由”的新大陆以后,始终兢兢业业地经

营着自家的一爿小店,做买卖从来不掺假,也不以次充好。他

觉得“做人要老实,睡觉才能安稳”、“

做个犹太人,就得有副好心肠”。

但是,莫里斯?鲍伯却又总是逃脱不了厄运的作弄和贫病交加的悲惨局面。正当莫里斯?鲍伯走投无路时,一个孤儿

出身的意大利流浪汉弗兰克?阿尔帕恩自愿做了他的伙计,打

算帮助他重整家业。原来,这个青年就是曾经抢劫他那小店的

罪犯之一,这次再来,是为了赎回前愆,排除良心上的不安。莫

里斯死之后,弗兰克终于在追悔和认罪的心情之中得到了思

想上的净化,成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二、犹太文化

以《圣经》为代表的犹太文化有着极为悠长的历史。犹太

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早在公元前1028年

就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但自公元70年后,犹太人被迫

离开家园迦南,几经沉沦,永远失去了祖国,因而犹太民族又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的民族。他们散居于

世界各地,终身处于异乡人的地位,永远生活在文化的夹缝之

中,不断地面临文化的冲撞,形成了具有核心意义的犹太文化

要素,如“客民身份,边缘地位”等。犹太民族也是世界上最饱受苦难的民族。从古代罗马统治到后来欧洲各地大规模的排犹运动,直至发展到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数百万犹太人被希特勒迫害致死。伴随着种种苦难而诞生的是犹太民族独特的文化:犹太人自认为是和上帝订有契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他们认为自己的民族虽小,却担负着救己救天下的大使命。他们在苦难中学会了忍耐和牺牲精神,在对欲望的克制中得到净化,在牺牲中得到永生,为整个人类赎罪。[1]所以犹太性的精髓在于“犹太人灵魂中的博爱精神”,爱人爱己。犹太人所崇拜的品质是忍耐、诚实、善良。犹太民族虽然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之中,却一直试图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他们居住在相对集中的犹太区域,有自己的教堂,听从拉比的教诲。而且“犹太传统习俗也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呈现着犹太民族意识,割礼作为犹太人种族身份的标记,增强了犹太人的精神联结和内在凝聚力。犹太人系列的节期习俗如安息日、除酵节等提示和巩固着犹太意识,使得犹太民族意识在犹太生活中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存在”。[2]三、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犹太性”马拉默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他1914年4月26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是在20世纪初由俄国迁来美国的犹太移民,主要靠经营一家小杂货店维持生计,马拉默德自幼过的是千千万万个犹太移民后代所过的那种下层社会生活,对布鲁克林区犹太移民的生活甚为熟悉。和他同时代的其它作家一样,他是在经济大恐慌的阴影里成长的。他自己的经历及家庭背景在他许多作品中都得以体现。他小说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底层的犹太小人物,日日夜夜为生活、为外界环境所逼迫。马拉默德小说中典型的犹太生活和犹太人的身份,以及它所散发的犹太式道德和犹太式精神气质,体现出犹太传统中的“祭祀-救赎”的思想。犹太人虔诚地信奉世间只有一个上帝,自己的民族就是上帝在世间的代表,是上帝的选民,是在人间替全人类赎罪。几千年来,犹太人经验生活和超验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以牺牲作祭祀以求救赎的过程。二战期间犹太人甚至祭献了600万犹太生命,“牺牲”与“救赎”成了犹太人的一种历史命运。在现代犹太人的生活中,这一历史化的命运仍然得到了原则性的延续,只不过又有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内容。马拉默德在其作品中把犹太人负罪-赎罪的命运进行了一种象征性的物化处理,以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为象征,围绕这些象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石艳玲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马拉默德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驳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独具特色。在众多的犹太裔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同时他的作品中体现的犹太人道德责任主旨也最为明显。

关键词:马拉默德;犹太性;店员130??

征物象设置了人物的种种关系和遭遇,以此来深刻地揭示犹太人负罪-赎罪的命运特征。做为一个深受犹太传统文化影响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以受难的犹太人为根本立足点,将他们置于各种环境之中,从而反映出犹太人无法摆脱命运安排,必须赎罪的观点。作为一个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始终没有忘记“每个人都是犹太人”和“犹太人的历史是上帝的戏剧性礼物”这两点,他用自己的笔构筑了一个充满“犹太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犹太人注定要受苦受难,他们的历史决定了这一点。

四、莫里斯的犹太文化归属

莫里斯是马拉默德心中真正的犹太人形象。他并非简单地抱守犹太教规教条,而是完全固守犹太精神。拉比在莫里斯的葬礼上对他一生的总结也是对犹太精神的总结:“他诚实……努力工作……他是我们生活精神的真实体现……他受苦受难,他忍耐,但充满希望。在我看来,莫里斯是一个真正的犹太人。”[3]诚实、善良是犹太人的重要品德。正如莫里斯所言,“要做一名犹太人,你所需要的就是一颗善良的心……做正确的事,诚实、善良”。[3]在莫里斯21年的小杂货店经营中,他从不欺骗顾客,即使他洞悉种种骗人的手段。为了归还顾客忘在柜台上的五分钱,他冒雪追出两个街区。他自己生活清苦,还是赊账给穷人。他善良的性格、诚实的品德决定了他不会在商业竞争中不择手段。这也决定了他即使一周7天,一天16小时的勤劳苦作也还是无法挽救小店濒于倒闭的命运。然而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莫里斯依旧拒绝了牺牲他的诚实以换取金钱。他断然拒绝了一个陌生人提出的放火烧店以骗取7000美元保险的不光彩提议,彻底放弃了物质上富裕的希望,固守了犹太精神,完成了他的文化归属的抉择。

五、非犹太人弗兰克的犹太文化归属

小说《店员》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犹太人,更为重要的成就在于对弗兰克这一非犹太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弗兰克是出生在意大利的非犹太异族青年。他8岁离开养父母家后便四处游荡,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未有文化的归属感。在莫里斯犹太精神的感召下,在文化的碰撞中他最终选择了犹太文化这一归宿,深刻地宣扬了马拉默德的名言“人人都是犹太人”。

弗兰克是作为异族青年出现的。他从小遭受种种不幸,出生一周后母亲便身亡,5岁时父亲也永远离开了他。他一直在孤儿院长到8岁,然后被送往养父母家,但很快便跑出来,开始了四处游荡的生活。他用暴力犯罪来反抗命运的不公。他参与了抢劫莫里斯的小店并弄伤了莫里斯,但良心的不安和悔恨使他又回到杂货店,从此加入了受苦受难的犹太群体。在与莫里斯的交往中,在对海伦的爱恋中,弗兰克从对犹太文化的排斥和完全不了解中开始慢慢地接受犹太文化,慢慢地接受犹太人的种种品德。他行为上越来越受到束缚,他不再四处游荡,而是留在小杂货店。他接受了本不属于他的种种磨难,并从中学会了犹太人的忍耐精神,渐渐变得越来越像老莫里斯。他不断地告诫自己要诚实,他变得越来越善良。当杂货店难以为继时,弗兰克准备去画匠卡尔那儿索要旧账,却看到卡尔一家的困难生活,他不仅没开口要钱,反而回家取了3元钱送去。他像老莫里斯一样勤劳,为了避免杂货店的倒闭,他拼命地挣钱。他克制对海伦的欲望。在受苦受难中,他的心灵得到净化,他飘泊的灵魂找到了归宿。他给人以爱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慰藉和净化。

在莫里斯的葬礼上,弗兰克掉进了莫里斯的墓坑,这有几种象征意义:“他是莫里斯的冤家,或者是莫里斯的接班人,他埋葬过去,获得新生”。[4]不仅如此,他还去行割礼,不仅在精神上接受了犹太文化,而且在形式上也皈依了犹太教,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真真正正的犹太人,至此完成了他的犹太文化归属的抉择。

六、结语

在美国当代犹太文学中,马拉默德在其作品中恰如其分地使用了犹太风格进行创作,不仅使他的《店员》洋溢着浓郁的“犹太气息”,更是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让人们看到,在异化的世界,犹太民族的精神实质和外在形式并没有完全异化。犹太民族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马拉默德及他的小说《店员》,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人类所赋予的文学贡献是令人瞩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文化碰撞中的永生——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J].湖南大学学报,2000,(4).

[2]傅少武.论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犹太化’现象[J].国外文学,1997,(3):40-44.

[3]Malamud,Bernard.TheAssistant[M].NewYork:AvonBooks,1980.[4]李践.痛苦,爱和希望[J].外国文学,1999,(1):91-94.

131

??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的政治解放观 和人的解放观 【摘要】《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马克思一方面高度赞赏鲍威尔的文章,认为“他把这一切都做得大胆、尖锐、机智、透彻,而且文笔贴切、洗练和雄健有力”;另一方面,也针对其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阐述了他自己的政治解放观和人的解放观。 【关键词】: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人的解放 布鲁诺·鲍威尔在1843年出版的《犹太人问题》,以及在1843年6月发表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中阐述了他对犹太人获得解放问题的看法,在他看来犹太人的解放问题纯粹就是一个宗教问题,混淆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界限,由此引起了马克思对他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于1844年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对什么是“政治解放”这一问题,马克思在批驳鲍威尔有关人的宗教解放观点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人的解放,不论是宗教解放,还是公民解放,不论是犹太人解放,还是德国人解放,都与国家有直接的关系,实质性的解放就是政治解放,而最终的解放是人类的共同解放。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宗教问题。 犹太人问题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问题。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是德国一个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商业资本家和高利贷者,日益形成一个有经济实力的社会阶层,他们受到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德意志国家的民族压迫和宗教歧视。而犹太人要求与基督徒享有同等的权利,要求宗教平等﹑族平等和政治平等。这种要求与日俱增,愈演愈烈,成为德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犹太人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矛盾。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当时社会是具有很大实际意义的。 鲍威尔一方面把宗教问题归结为政治问题,认为宗教解放只能通过政治解放

犹太人法则

犹太人法则 我对房地产策划营销的定位是:全面介入代理项目,甚至深入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因为“能赢得设计大奖的建筑,不一定能给开发商带来利润。策划公司的任务是帮助开发商带来利润,只有帮助开发商实现利润目标的产品才是“完美”的。我说的“完美”更多的应该是表现在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吻合上,而不仅仅是设计艺术和技巧上的完美为止,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被放在决定性的位置。 细分市场,寻找项目的目标消费群。凡是参与策划的楼盘,我都希望在正式开工前,就能找到目标消费群,然后根据这部分人对房产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真正面对消费者。 房屋功能和居住环境的好坏,是新楼盘能否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关键。房屋功能还要根据各地的消费习惯有所调整,一般来说,客厅没有必要太大,但根据户型设计,也有相应的最低标准。投影电视要求收看的最佳距离是5米,因此,客厅宽度必须在5米以上。任何类似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功。 居住环境,分为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环境的营造要简单得多,但开发商能否寻找到文化追求为主要内容的无形环境、氛围诉求点,则是直接影响整个楼盘销售的关键。在现有的小区已经具备较为完备的生活功能以后,下一阶段,消费者将会在这一平台上提出文化氛围方面的精神追求。谁能在这方面找到好的卖点,谁就成功了一半。 创新是产品能否达到“完美”标准的重要一环。 作为现阶段国人消费最大的“大件”,绝大多数住房消费者购房就像结婚一样谨慎——苦苦寻觅真正适合自己的另一半。我认为房地产策划营销工作,就是帮助消费者实现梦想,即使那些并没有立即购买的潜在消费者,在全面了解其要求后,一旦碰到合适这部分人的楼盘,都有必要向他们重新推介。产品再好,也离不开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 凡是消费者想到的,我们都已经做了,消费者没想到的,我们已经想到了。 通过银行建立客户网络,目标是直接指向银行职员。与银行职员接触的人消费水平普遍较高,而银行职员的口碑推介往往能让这部分人潜在的购买欲望变成实际行动。 银行客户网络就是:充分利润用银行职员的口碑宣传,对月消费过万的潜在客户进行重点推介,在时机成熟后由专业销售人员介入。这个网络优势有两点:一是销售人员投入精力少,基本上都已经有明确的购买意向后,楼盘销售人员介入;二是命中率高,这部分高消费的人购买欲望相当强,只要房产能打动他们,他们都有可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商一般会给中介者提供1到2个点的折扣。 一般来说,决定一个楼盘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发展商的成本;二是当时市场的承受能力,这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楼盘形象,包括开发商的企业和品牌形象,也是影响楼盘价格的重要因素;四是项目要求的销售速度。价格策略的灵活使用,尤

犹太历史与文化(第三章)

第三章犹太民族的文化 第一节塔木德文化 一、塔木德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罗马帝国的统治 2.“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教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 二、塔木德文化的内容 1.《密西拿》 它是一部包含公元初年犹太人各种成文和口传的宗教法、民法和道德法的大典,于公元3世纪广泛流传于各散居地犹太人生活之中,在6世纪时成为《塔木德》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包括6卷,63篇: 第1卷《泽拉伊姆》(播种):主要阐述与农事有关的章则,共11篇。 第2卷《摩耶德》(节期):记述宗教节期及奉献礼仪,共12篇。 第3卷《那希姆》(妇女):关于订婚、结婚、离婚及婚姻誓约的律法,共7篇。第4卷《涅济金》(损害):阐述债务、遗产以及偷盗等民事和刑事处理条例,共10篇。 第5卷《科达希姆》(圣事):探讨宗教献祭仪规及有关圣殿事宜,共11篇。 第6《特哈罗特》(洁净):是关于身体、食物、居室和用具等方面的洁净与比洁净条例的规定,包括12篇。 2.《革马拉》 巴比伦犹太学者在详尽研究《密西那》的基础上对之进行补充与诠释,以当时西亚犹太人通用的亚兰语编成又一部律法释义汇编。 3.《塔木德》 《密西那》与《革马拉》合并,在经页上左右分列,组成《塔木德》。在公元4世纪中叶由巴勒斯坦拉比们完成的被称为《巴勒斯坦塔木德》(75万字);而6世纪初由巴比伦学者完成的被称为《巴比伦塔木德》(250万字),即一般意义上所通称的《塔木德》。 《米德拉西》:占《塔木德》中三分之一篇幅,阐述道德伦理训诫和宗教律法礼仪的犹太教布道经卷。它的内容又划分为《哈拉卡》(规范)以及《哈嘎达》(宣讲)。 三、塔木德文化的历史影响 1.它反映了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犹太人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之间1000年文化宗教生活的历史演变。 2.它给流散中的犹太人提供了宗教生活的礼仪准则以及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对于巩固和完善犹太教律法、维护和加强犹太流散民族同一性发挥了不容低估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塞法迪文化 一、塞法迪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 1.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2.穆斯林统治下的伊比利亚半岛 3.西班牙犹太社团 在公元8-13世纪,西班牙犹太人热情地投入到文化复兴运动中,在科尔多瓦、

论犹太性在《魔桶》中的体现

论犹太性在《魔桶》中的体现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犹太裔作家,他的犹太性特别展现在他对犹太文化传统和犹太传统道德的强调和弘扬上。本文拟通过对《魔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解析马拉默德作品中所体现的犹太性。 关键词:《魔桶》犹太性重生 在美国文学领域中,伯纳德·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他的犹太性特别展现在他对犹太文化传统和犹太传统道德的强调和弘扬上。而他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都是位于社会底层品德善良的犹太人,他们有着高尚的牺牲精神以及追求新生活的坚定决心。尽管他们在生活中会遭遇一系列的打击或磨难,但他们凭着犹太人的巨大的精神力量——精神上的皈依和道德上的重生,在困境中寻找新的转机。《魔桶》的主人公里奥·芬克尔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短篇小说集《魔桶》发表于1958年,作品一经问世立即风靡美国,并于次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魔桶》是全世界短篇小说的典范,是马拉默德的一篇“超级短篇小说”。它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里奥·芬克尔是在雅西哇大学攻读犹太教法典的学生,经过长达六年的埋头苦读之后,他马上就要步入拉比的行列中去。有朋友建议他最好先结婚,因为这样可以为他赢得更多的信徒。由于结婚对象毫无眉目,只好请婚姻中介人萨尔兹曼帮忙。萨尔兹曼开始介绍的几个对象没有一个能让他满意,甚至让他感到失望。后来他在无意间发现一张快照,并且立即被照片中的女孩所吸引。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女孩不是别人,正是婚姻介绍人的女儿,而且行为不检点。但此时的里奥已经陷入情网不能自拔,不顾萨尔兹曼的劝阻,毅然选择与这个女孩在一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女孩走上正途。故事的结尾描写里奥与女孩的初次会面,尽管他突然开始怀疑这一切都是萨尔兹曼设下的计谋,但此刻的他已经不想再去计较,依然是很开心地朝女孩身边走去。 萨尔兹曼在《魔桶》的人物设计、情节安排方面,都体现了犹太民族特有的经历和典型的特征,由此强调了犹太传统信仰和品德的重要性。本文拟通过对《魔桶》中主要人物的分析,解析马拉默德作品中所体现的犹太性。 一、里奥·芬克尔——受难,重生 诚实、善良是犹太人的重要品德。主人公里奥·芬克尔能够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贪慕虚荣,更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神化,对自己的身份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会不时地提醒萨尔兹曼自己还是学生,不要称呼自己为拉比。当他与“二十九岁”的中学教师莉莉·海斯康恩初次约会时,尽管莉莉看起来肯定过了三十五岁,但里奥出于善良仍继续与之交谈下去,还努力去欣赏莉莉的一些优点。然而,当莉莉把里奥当作一个对上帝极为虔诚的拉比时,里奥却不能忍受,尽管觉得惭愧和害怕,仍然严肃地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不是个有天赋的虔诚信徒,我看我皈依上帝,不是因为我爱他,而是因为我不爱他。”[1]他宁可去揭露自己内心的无情,宁愿去忍受这种发现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不愿给自己戴上虚假的光环。 “受难”是“犹太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犹太作家作品所体现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与犹太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说道:“受难是地道的犹太主题,这个主题是从犹太人大量最凄惨的历史经历提炼出来的。”[2]犹太民族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为了整个人类赎罪而受苦,现实的磨难是上帝的特殊考验,是获得人生真谛,进而达到道德升华的现实体验,将来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一)

浅论犹太民族“犹太性”(一) 【摘要】:犹太民族是一个文化璀璨而苦难深重的民族。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犹浪潮中,犹太民族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形成一个“非地域性民族共同体”,在日渐深重的苦难中,“犹太性”彰显出巨大魅力。“犹太性”是衡量犹太人的标准,犹太人就是能在生活中保持“犹太性”,并坚持按照犹太律法所规定的那样去生活的人。从犹太宗教经典我们可以看出犹太性的具体内涵就是“善行”。 【关键词】:托拉犹太性善行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深刻、文化鲜明而璀璨的民族。她创造了以《圣经》和《犹太教法典》为代表的希伯来文明,她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政界名流、工商巨子,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犹太民族又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圣殿被罗马军队付之一炬,从而翻开了犹太历史上漫长而充满辛酸和血泪的篇章,他们是“上帝的选民”,却在人世受尽了宗教迫害、种族歧视、人格侮辱、人身侵害等种种苦难,尤其是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纳粹大屠杀更是惨绝人寰。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反犹浪潮中,犹太民族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形成一个“非地域性民族共同体”,1]闪烁出巨大的光芒,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坚定的民族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彰显出坚忍不拔的“犹太性”。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的本质属性,它是犹太民族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宗教习性。 到目前为止,尽管对于犹太教犹太民族研究的资料很多,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关于犹太性的明确指向。几乎每个研究者都会谈论犹太性,但是无论是从犹太文化的角度言说还是从犹太宗教的角度言说,犹太性似乎都只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 纵观几千年的犹太宗教史,犹太教是一个不存在严格教条的宗教。门德尔松曾经论断“犹太教是一种没有教义的宗教。”2]利奥·拜克也指出:“犹太教绝不能在单一的话语中找到完整的自我表述。”3]犹太教的宗教起源和宗教精神决定了犹太教是一块不能滋生教条的土壤。所以,想简单地找出几个教条从而归纳出犹太性的所在是徒劳的。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尝试,从公元一世纪开始,犹太教由于受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挑战,急需归纳一套条理清晰的犹太教基本教理。萨阿底·高昂、犹大·哈列维等人都试图来担当这一系统化的工作,然而这样的尝试却有悖于犹太教的真正旨趣,因为犹太教从来不是一个纯粹信仰和理论的宗教,而是行动与实践的宗教。他们提出的教规方案也只属于他们各自的意识范畴,却遭到他人的反对。犹太教没有明确的教义可言,在犹太教中,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拿来质疑讨论,甚至颠覆。尤其是到了近现代,更是风云突变,犹太宗教运动百花齐放。改革派为了使犹太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不至于成为“隔都”4]中的文物,他们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使用了近几千年的祈祷用语——希伯来语被推下神圣的祭坛,而代之以当地的通俗语言;在圣堂中,男女可以混坐;安息日为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而被迫改变;现代性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并改变着犹太教。 但是唯有一个核心几千年来却从不被人质疑,它一直稳稳当当地处在整个犹太教的中心,处在整个犹太民族的中心,那就是犹太人的《圣经》——《托拉》5]甚至连最激进的美国改革派也不得不承认《托拉》的核心地位,他们认为只有《十诫》才是亘古不变的,只有那些体现《十诫》基本道德原则的《摩西五经》(《托拉》)才具有永久性戒律的特征。6]《托拉》是整个犹太民族,犹太教中存在的最精华最宝贵的东西,它就是“律法”(TheLaw)——就是上帝在西奈山启示给摩西,并让他带回给他的人民的律法。 在近现代犹太宗教运动中,无论是坚决捍卫传统的正统派,还是不断改革教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改革派,或者是处于中庸姿态的历史学派,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肯定《托拉》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众多学者把《托拉》看作是上帝启示给人类的,是西奈山下几百万犹太人亲自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天涯文章)

《论犹太人问题》导读 关于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的历史背景,可以粗略地概括为,19世纪欧洲,反犹太主义的欧洲和犹太人群体主张自己的政治权利,这两者的现实矛盾呈激化趋势,布鲁诺鲍威尔以《犹太人问题》一文打响了德国理论派,貌似中立的反犹太主义的第一枪,力图使犹太人的现实权利主张虚无化,马克思以《论犹太人问题》对其反驳。该文写于1843年,发表于1844年的《德法年鉴》。此文并不尖锐,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论犹太人问题》其实正论色彩大于驳论色彩,而后者的副标题就已经有了火药味——(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论犹太人问题》对于专业研究马克思理论的人很重要,但对于只是试图了解和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人并不重要。因为这是马克思思想转折时期的一环,要想有效率地学习马克思理论,先读《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共产党宣言》及再版序言,更好一点。从学习效率而言,显然先学通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再去理解牛顿力学,要效率高得多。 说实话,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很有难度,文章中仅人名索引就能出几卷,引用的历史文献更是数不胜数。T生时常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那些写马恩列传的人,怀疑他们的阅读量。事实也是在看过几本后,就放弃了从他们那里找学习效率的捷径。这也是现实教育我,能力提高没有捷径的许多经验之一。 《论犹太人问题》很容易读,比《神圣家族》容易得多。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德国的犹太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 鲍威尔先生对此做出了回答, 一、德国所有人都没有获得解放,犹太人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这是利己主义者。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那么德国人也就没必要关心犹太人的解放。 二、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德国)中和基督徒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就要承认基督教,换言之犹太人不放弃犹太教的“特权”,就应该甘于忍受基督徒们的特权。 三、只要国家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犹太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怎么样?逻辑强大吧?如果哪位还能想到,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在,资本家还是资本家,工人还是工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的逻辑,那么就会发现鲍威尔并不是一个妄人,实际上他向马克思(只是泛指)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解的哲学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花了马克思一生的精力。 还是回到原文,鲍威尔先生在一口堵死了犹太人群体寻求自己权利的现实可能性后,提出了一个虚无飘渺的解决办法:消灭宗教,从而消灭宗教国家,从而消灭由宗教对立引起的政治压迫,每个人都获得了解放,那么犹太人也就获得了解放。依然逻辑很强大,看似很美丽。160年后,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样虚无缥缈的解读,只是解读者们将这种东西强加在了马克思身上,比如马克思要求消灭人性私是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私有制是另一说;马克思要求马上消灭资本也是一说。

犹太人12个赚钱法则

犹太人12个赚钱法则:薄利多销是愚蠢的做法“要么把更多的产品卖给同一个人,要么卖给更多的人 同样产品”是犹太人的经销法则,道出了营销的真谛,犹太人的商法中有许多观点,如认为“薄利多销”是愚蠢的,要瞄准女人(钻石、珠宝、服饰等),存款求利不划算,风险投资最赚钱,断然放弃远较忍耐赚大钱,让钱生钱等等“商道”均值得营销人员去学习和反思,投资开店认为应该向犹太人学营销。 一、为女性服务 犹太商法认为:要想赚钱,就必须瞄准女人。因为,男人赚钱,女人花钱——男人的兴趣根本不放在保管与使用(采购家庭物资)金钱上,而是放在赚钱上;保管与使用(采购家庭物资)都是女人的事。现实生活确实如此,不光是采购钻石、珠宝、金银、服装等饰品是女性的事,就是家庭食品、用品也大多由女性操持。所以,更多重视女性市场,为女性服务是营销人获取成功的一条重要路径。如大凡节假日举家上街,通常都是男人与小孩在择地嬉戏,而女人却不厌其烦地在挑选产品,一直挑到小孩或男人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全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而女人若是自己或是与女伴一道,则会一家商场又一家商场地挑选产品,往往一逛就是半天甚至是一天,然后才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为女性服务需要掌握女性市场的特点,如她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方式非常自信;勇于尝试不同方式,享受全方位的乐趣;对从媒体特别是电视上获得的信息反应异常敏捷,获得了新鲜的信息和知识之后便立刻跃跃欲试;如果一条营销信息获得了女性的认同,那么它将很容易成为一种时尚等等。因此,营销人员应该了解女性的消费动向,紧跟女性的见异思迁,适应女性的时尚情结,满足女性的消费偏好,投好女性的爱美追求,打造产品的新潮卖点,全心全意为女性服务。 二、为钱走四方 为钱走四方是犹太人天生的特性。他们不仅自己天马行空、四处奔忙,贩进卖出,而且还鼓励别人这么做。因为犹太人长期没有国家,这使他们生来就是世界公民;犹太商人没有固定的市场,这使他们生来就是世界商人。犹太商人声东击西、转战南北、广为联系,做成了一笔又一笔的大大小小的贸易,只要和犹太人做生意,谁都是朋友。营销也需为钱走四方,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营销应该以全球为市场配置资源,“做四方的生意,赚取八方的钱财”。不断寻求新的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2008年8月 第5卷第8期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UG.2008Vol.5No.8 一、前言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二战后美国崛起的优秀 犹太作家群中的一员,被誉为“ 犹太味”最浓的作家,曾获“普利策小说奖”及“全国图书奖”。 马拉默德的作品主要反映下层犹太人的生活,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 是一些平凡而孤独的人物,举止不雅,但富于人性。这些人物 经过作者的点染,都涂上了一层道德色彩。他们往往在开始时 对过去的生活不满,竭力寻求新的生活,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找 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新生活,而是又回到了原以为早已摆脱掉 的生活模式,或者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于是,恍然大悟,重新 皈依犹太教,抱着受难“使好人变得更好”的信念,过着符合道 德标准的生活。《店员》的发表为马拉默德赢得了美国全国文 艺学院颁发的罗森塔尔奖。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引起评论界 和读者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是一部“想象丰富,视野广阔,见解 独特”的小说。这部1957年发表的小说,清楚地表现了马拉默 德最具特色的小说主题,代表着人类普遍境遇的犹太人生活 在贫穷中,忍受生存的无奈,虽看似失败者,却是道德战场上 的勇士,实现着道德的完善。 小说生动地描述犹太移民莫里斯?鲍伯———一个杂货店 的小店主,自从二十年前为了逃避沙皇的迫害,从俄国来到这 块“处处是黄金”和“自由”的新大陆以后,始终兢兢业业地经 营着自家的一爿小店,做买卖从来不掺假,也不以次充好。他 觉得“做人要老实,睡觉才能安稳”、“ 做个犹太人,就得有副好心肠”。 但是,莫里斯?鲍伯却又总是逃脱不了厄运的作弄和贫病交加的悲惨局面。正当莫里斯?鲍伯走投无路时,一个孤儿 出身的意大利流浪汉弗兰克?阿尔帕恩自愿做了他的伙计,打 算帮助他重整家业。原来,这个青年就是曾经抢劫他那小店的 罪犯之一,这次再来,是为了赎回前愆,排除良心上的不安。莫 里斯死之后,弗兰克终于在追悔和认罪的心情之中得到了思 想上的净化,成为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 二、犹太文化 以《圣经》为代表的犹太文化有着极为悠长的历史。犹太 人的祖先希伯莱人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早在公元前1028年 就建立了统一的希伯莱王国。但自公元70年后,犹太人被迫 离开家园迦南,几经沉沦,永远失去了祖国,因而犹太民族又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的民族。他们散居于 世界各地,终身处于异乡人的地位,永远生活在文化的夹缝之 中,不断地面临文化的冲撞,形成了具有核心意义的犹太文化 要素,如“客民身份,边缘地位”等。犹太民族也是世界上最饱受苦难的民族。从古代罗马统治到后来欧洲各地大规模的排犹运动,直至发展到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数百万犹太人被希特勒迫害致死。伴随着种种苦难而诞生的是犹太民族独特的文化:犹太人自认为是和上帝订有契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他们认为自己的民族虽小,却担负着救己救天下的大使命。他们在苦难中学会了忍耐和牺牲精神,在对欲望的克制中得到净化,在牺牲中得到永生,为整个人类赎罪。[1]所以犹太性的精髓在于“犹太人灵魂中的博爱精神”,爱人爱己。犹太人所崇拜的品质是忍耐、诚实、善良。犹太民族虽然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之中,却一直试图保持自身的文化传统。他们居住在相对集中的犹太区域,有自己的教堂,听从拉比的教诲。而且“犹太传统习俗也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呈现着犹太民族意识,割礼作为犹太人种族身份的标记,增强了犹太人的精神联结和内在凝聚力。犹太人系列的节期习俗如安息日、除酵节等提示和巩固着犹太意识,使得犹太民族意识在犹太生活中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存在”。[2]三、马拉默德作品中的“犹太性”马拉默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他1914年4月26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是在20世纪初由俄国迁来美国的犹太移民,主要靠经营一家小杂货店维持生计,马拉默德自幼过的是千千万万个犹太移民后代所过的那种下层社会生活,对布鲁克林区犹太移民的生活甚为熟悉。和他同时代的其它作家一样,他是在经济大恐慌的阴影里成长的。他自己的经历及家庭背景在他许多作品中都得以体现。他小说中的人物多是生活在底层的犹太小人物,日日夜夜为生活、为外界环境所逼迫。马拉默德小说中典型的犹太生活和犹太人的身份,以及它所散发的犹太式道德和犹太式精神气质,体现出犹太传统中的“祭祀-救赎”的思想。犹太人虔诚地信奉世间只有一个上帝,自己的民族就是上帝在世间的代表,是上帝的选民,是在人间替全人类赎罪。几千年来,犹太人经验生活和超验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一个以牺牲作祭祀以求救赎的过程。二战期间犹太人甚至祭献了600万犹太生命,“牺牲”与“救赎”成了犹太人的一种历史命运。在现代犹太人的生活中,这一历史化的命运仍然得到了原则性的延续,只不过又有了新的特点和新的内容。马拉默德在其作品中把犹太人负罪-赎罪的命运进行了一种象征性的物化处理,以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为象征,围绕这些象 解读马拉默德的《店员》中的“犹太性” 石艳玲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马拉默德是继辛格、贝娄之后出现的又一个著名美国犹太裔小说家。他的创作力图以鲜明的“犹太性”作为对人类普遍心性的理解和体现,在驳杂多变的当代美国文坛上自立风格,独具特色。在众多的犹太裔作家中,马拉默德是犹太性最强的一个,同时他的作品中体现的犹太人道德责任主旨也最为明显。 关键词:马拉默德;犹太性;店员130??

论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对B.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本书所作的评论。写于1843年秋,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作者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解放,人类解放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粉粹了加在市民社会头上的政治桎梏,解放了市民个人,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进而消灭宗教本身,实现人类解放。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

判。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内容简介: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在谈到犹太人的解放和政治解放时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关于政治解放主要是指向旧的封建社会,他说“政治解放同时也是人民所排斥的那种国家制度即专制权力所依靠的旧社会的解体。” 马克思在对鲍威尔的一一批判中,冲破了自我意识的哲学思辨,看到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社会境况。他指出“既然犹太人的现实本质在市民社会得到了普遍的真正的实现,得到了普遍是世俗的体现,那么市民社会就不能使犹太人相信他们那种只是通过观念来表现实际需要的宗教本质的非现实性。”他最后的结论是:“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人中会的解放。”

关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非理性

文章编号:1009-6825(2007)04-0025-02 关于柏林犹太博物馆的非理性 收稿日期:2006-10-17 作者简介:滕露莹(1981-),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2 滕露莹 摘 要:结合里伯斯金个人的建筑思想和创作风格,分别从设计的构思、建筑的空间、室内装置以及立面等角度,对其代 表作———柏林犹太博物馆进行剖析,从而解读出建筑师在这一建筑作品创作中所赋予的非理性表征之下的本质。关键词:譬喻,象征,空间,非理性中图分类号:T U242.5 文献标识码:A 如果你对人类情感的历史———那正是建筑史的本质———进 行思考,你会注意到,最为硕果累累的想象力的发展总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思想或情感方式触碰到一起时发生的……那么,一种出乎意料的含义,丰富的关系就会出现。在里伯斯金绝大部分的建筑作品中,他的设计基础往往建立在理解历史并延续历史的基础上。这种维护文化与传统的责任感在他的多个与犹太人及犹太文化相关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里伯斯金认为一个博物馆不应是大众文化的模仿物,而是和民众保持距离,能让其反省思考并面对决定的产物。柏林犹太博物馆虽陈述犹太人的遭遇,目的却不只是德国向犹太人赎罪致歉的手段,更是在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让全人类警惕的作品。 里伯斯金把自己的方案描述成是个不连贯的形体,隐射着头脑和记忆中的不同影像。这些影像来源于柏林的历史,也和犹太民族的遭遇有关。其中贯穿着两条有关历史思想和个人真实经历的重要理论线索,里伯斯金称其为“两线之间”(Between the lines ):一条是被多次打断的直线,代表着一段虽然屡遭打击和摧残,却仍然不断斗争的发展史;另一条是无限延伸的“之”字形折线,象征着在不断的扭曲和转向中的生还,并持续生命的历程。其涉及到的地形学概念代表着犹太民族的名人和柏林的德国人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其中包括莱斯特(Kleist ),海涅(Heine )和密斯·凡·德·罗(M ies van der Rohe )等,把这些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变形的大卫十字。 直线空间纵贯了整个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折线空间则占据着博物馆的使用空间。断裂的直线穿越扭曲的折线所产生的冲突的结果,是那些被掏空的“虚空”空间。它们贯穿在整个博物馆中,成为博物馆的核心结构,也是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空白神秘物。它所表现的虚无与断裂隐喻着柏林历史中那些物质形态虽已消失但却仍是十分丰富的犹太文化遗产。而当扭曲的折线被断裂的直线打破时,也就是犹太人的历史与生活,跨越着辉煌与灾难,穿过那空白,向着未来绵延不断的发展而去。两种线型的穿插交叠最终构成了犹太博物馆爆裂的建筑形体,而烙印着犹太人痕迹的几何形体也形成了这个建筑创作的哲学文本。 1 入口 基地北边是原有一幢柏林市中心最古老的巴洛克式建筑,在里伯斯金的设计中,这幢建筑被用来象征德国文化、德国人,而基地南边所建的博物馆则代表犹太人。要参观犹太人博物馆必须先进入巴罗克式建筑体,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虚空”的轴线延伸,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以打破其方正格局。借此“潜意识下的连接”,隐含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无法分割的寓意。 新馆的进口被安排在一楼右侧,打破老建筑体的规矩墙体,由两道新建如黑墙式的楼梯扶手引导至地下室,当楼梯到达地下层的最深处后,缓缓向上行走,展开在参观者眼前的便是分别象征着柏林犹太人三种不同命运的道路轴线,以对应于三种不同命运的犹太人心理状态(见图1) 。 1.1 共生命运线 向前直行是一条共生命运线,此空间中最重要的建筑元素是一条陡直狭长的楼梯(the main stairw ell )。经过漫长爬升后,楼梯直通向三层展厅的最顶一层,终点是一面白墙。建筑师希望通过这一特殊的建筑譬喻手法,强迫民众去省思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以及考虑决定未来的方向:再下来该怎么走?白墙的左手边有一开口,由此进入博物馆的主要展览空间。 而在这条命运线的上空,贯穿着一些不规则相互交叉的混凝土构件。尽管据说这些都是有结构作用的梁,但按照直观的结构逻辑却很难让观者理解,并且感到随时会受到那些来历不明的“刀光剑影”的侵犯,因惧怕那些粗野的空中异物随时会塌落下来而心中不安。这种担忧、不安正是当时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心理状态,也是建筑师想要参观者了解的。 1.2 逃亡命运线 现实命运线的右边是一条代表流放在外的犹太人命运线,行至终点是一大片明亮的落地玻璃门,当门自动敞开后,便到达位于“逃亡”之轴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 .A .Hoffmann G arden )”:正方形的庭园中斜植了7行7列6m 高的混凝土方柱,每根柱顶都栽种一棵橄榄树,树根永远悬在空中,扎不到地面,喻示着犹太人流离失所的处境。而等到群树茁壮,便又可连成大片树荫,暗示着流放的犹太人在外生根、茁壮、团结。柱径很粗,当人走到柱林里,常会感到一下子消失了外部参照系。而倾斜的柱子与倾斜的地面相互垂直。这又对置身其中的人构成了错误的空间参照系,从而重力场与视觉经验产生矛盾,让人总感觉自己站不直,站不稳,并下意识的纠正、调整自己身体的位置,结果头晕目眩。整个柱林犹如迷宫般,让置身于其中的人失去方向感,从而体验出逃亡的犹太人对于前路迷茫,路途艰险的心理状态。 · 25· 第33卷第4期2007年2月 山西建筑S HANXI ARCHITECT URE Vol .33No .4Feb . 2007DOI :10.13719/j .cn ki .cn14-1279/tu .2007.04.014

近代以来犹太教

一、欧洲启蒙运动与哈斯卡拉 近现代的分界点: 历史学家,传统上认为是17世纪晚期,即马兰诺(The Marranos指中世纪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境内被迫改信基督教而暗地依然信奉原来宗教的犹太人或摩尔人)的出现,以色列学者则倾向于1700年,因为在大流散后,在此时首次出现犹太人迁回圣地耶路撒冷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以色列国家的建立。政治,社会史学家界定在 18世纪后半期,美国法国的革命最终导致犹太人的首次解放,废除歧视,隔离犹太人的法律,习俗;并作为公民被赋予法律地位,个人自由。不过虽然选择的分界点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流放开始结束,在异国他乡等待了数世纪后,犹太人首次看到上帝救赎的曙光。 普遍认为德裔犹太人(the Ashkenazim)在中东欧发起的哈斯卡拉运动(Haskala)(犹太启蒙运动)标志着犹太教现代化的开端。 17-18世纪欧洲爆发了启蒙运动,成为全欧转向现代文明的推动者,对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历史上一个以理性为主要标志的时代到来了。在这 100 年中,启蒙运动发动的对宗教神学的质疑与批判,对蒙昧状态的揭露与解蔽,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抨击与鞭挞,对理性、知识的推崇与讴歌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场运动在启发人们头脑的同时更与中世纪的蒙昧、腐朽断然决裂。为整个欧洲社会从迷梦中苏醒,随着运动的步伐逐渐走入新时代敞开了大门。“启蒙运动的成功标志着现代主义精神的形成及现代思想的确立,经历了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实际上已经步入了现代社会。”启蒙运动的大师们都积极宣传人权、自由、平等思想。 康德说:“启蒙运动的重点,亦即人类摆脱他们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主要是放在宗教事务方面”,“使人发现按照人的尊严——人并不仅仅是机器而已——去看人;……” 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认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自由和信仰上帝。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的进步思想不仅深深地震撼着欧洲的主体民众,更为长年居于隔都中的犹太人点燃了希望之火。千百年来,内部的自我封闭、外界的排斥压迫在启蒙思想的映染下深深地启发了一代生长并受教于欧洲的犹太知识精英,他们决心反省自强,引领手足同胞挣断传统的枷锁,投身于时代大潮之中,于是一场启示同族人、以实现自身解放为奋斗目标的社会文化运动开始了。这场犹太人的社会文化运动称为“哈斯卡运动”,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和《德法年鉴》上的另一篇文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说明马克思正在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写作背景 《论犹太人问题》写于1843年秋。发表于1844年2月《德法年鉴》。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B.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马克思对这种看法作了全面的批判。 马克思指出只有消灭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不能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而要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并对这一基础本身加以批判的改造。首次提出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同时发表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列宁认为这两篇论文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著。是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论文。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发表于《德法年鉴》。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文章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述对宗教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现实的德国社会,并论述了德国革命的任务和可能性问题。提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从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提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有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提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列宁认为该文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 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论述犹太人的解放问题,批判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宗教问题。作者认为政治解放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解放,人类解放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解放。政治解放粉粹了加在市民社会头上的政治桎梏,解放了市民个人,它只是宣布宗教信仰、财产资格等等不再具有政治意义,但宗教、财产等等的不平等仍然存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消灭私有财产,进而消灭宗教本身,实现人类解放 《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1845年2 月在法兰克福出版单行本,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马克思、恩格斯于1844年9月—11月写成。主要表达的思想是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全称是《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 写作过程 1843年12月,B.鲍威尔及其伙伴创办了《文学总汇报》,鼓吹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宣称世界历史进程中唯一积极因素是他们的理论活动。

论犹太人问题读后感

读《论犹太人问题》有感 《论犹太人问题》一书是马克思思想转折时期的一环,要想了解马克思理论,这会是很好的读物。要了解一部书,了解其写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19世纪40年代,由于产业 本命的影响,各主要生产部门都以机器工业代替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川,形成了工厂制度,当时的英国是全世界工业产品的主要生产地,号称“世界工厂”。继英国之 后,法国电子19世纪开始了产业本命,特别是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产业革命迅速发展,机器生产大最增加,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德国,也在1820年开始产业革命,在1834年月立关税同盟之后,大工业生产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被大量应用,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无情地取代分散的个体手工业,并且使农民破产,资本主义造成了庞大的、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队伍,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断地被抛入到这个穷困潦倒、备受各种深被剥削的人的行列。社会经济结构的资本主义化,使无产阶级的苦难越来越成为当时欧洲显著的社会事实。随着经济的变革引发了政治上对“人权”的 革新,而这种革新表现为整个社会到处是对人的命运和前途的普遍关心,虽然不同的阶级对这个问题有根本不同的理解,表述起来存在着差异,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思想家眼里,这个问题是没有进行区分的一个问题,因此,探讨人的现实命运和历史前途问题,是马克思开始他理论创新所面的新问题。 马克思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德国的犹太人要求解放。他们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解放呢,公民的解放,政治的解放。 鲍威尔先生对此做出的回答: 一、德国所有人都没有获得解放,犹太人只关心自己的解放,这是利己主义者,既然犹太人不关心德国人的解放,那么德国人也就没必要关心犹太人的解放。 二、如果犹太人要求在基督教国家(德国)中和基督徒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就要承认基督教,换言之犹太人不放弃犹太教的"特权”就应该甘于忍受基督徒们的特权。 三、只要国家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是犹太人,那么两者就既不能解放别人,也不能被别人解放。 马克思对其观点提出了反驳:鲍威尔先生提出了问题,但溢出了边界,回答了问题,也溢出了边界,这个边界是什么?马克思当时也没有总结,今天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知道,这个边界是现实,是历史局限性。没有主动意识到这个抽象总结,不等于马克思当时就不会使用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在我们看来,宗教已经不是世俗局限性的原因,而只是它的现象。因此,我们用自由公民的世俗约束来说明他们的宗教约束,我们并不宣称他们必须消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才能消除他们的世俗限制。我们宜称他们一旦消除了世俗限制,就能清除他们的宗教局限性°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直用迷信来说明历史,而我们现在是用历史来说明迷信。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明确指出了宗教是由社会现实的异化而来的,迷信也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则宗教问题的解决要从社会现实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政治解放实质是将国家从家教中解放出来,它并不意味着,以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为前提。人的宗教局限性可以依然保留在私人领域,而公共领域的因家获得新生,从而使政治权利失去伽锁,这一思想直指现代政治已经彰现的社会事实国家的政教分离和公民宗教信仰向由鲍威尔先生的"政治自山"虽然有着人类解放的幌子,但在现实中是靠压制所有公民宗教信仰不自由实现的,也是虚心飘渺的!而马克思所述的因家政教分离的、公域和私域相分开的政治自由却是在每个人宗教信仰内由的前提下实现的,今天它已经成为了现实。就如同“当国家废除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那么"国家作为国家就废除了私有财产",”既然无产者已经成了有产者的立法者,私有财产(在国家)观念上不就被废除

读书笔记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读书笔记:读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 读完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这篇文章之后,自己对马克思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了解又多了一些。以前学习政治总是在课本上学到很多关于他的理论问题。那是因为单纯的为应付高考,老师也只是让我们机械的背诵一些需要强制记忆的理论原文,尽管当时不是很理解,但还是背了,因为要考试原因。现在回过头来仔细读一下他的一些文章,便会觉得好多原来学的东西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思想,现在觉得有些慢慢地读懂他的思想的线索了。 读完这边论犹太人问题的文章之后,心里还是有一些感慨的。先说一下我自己对这边文章的理解,虽然可能不是完全正确。首先在这篇文章中我认为马克思主要讨论了两个大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解放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世俗社会的问题。 首先关于第一个解放问题,在文中马克思简要地谈了自己对政治解放,国家解放,宗教解放和人类解放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他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一些想法和在阐释他的一些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观点并通过举一些国家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首先说德国的犹太人的争取政治解放的问题,指出在德国,没有人在政治上得到解放,更别说是犹太人了,在这样一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如果双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又何谈犹太人的政治解放问题。就像文中说的那样“只要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犹太人还是犹太人二者的一方不能给予解放,另一方也不能得到解放”。然后反问有什么理由使犹太人获得自由,在此引出宗教解放的问题。在此,文章分析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宗教对立问题,然后指出要解除这种对立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废除宗教,只有废除宗教以后才能恢复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这不是仅仅犹太人的问题,是属于普遍意义上的同样发生在其他地方的问题。在提出鲍威尔关于国家任务的时候,指出在法国犹太人也没有得到解放,在生活中收到限制,生活仍然被宗教特权控制和划分开来,使得生活本身并不自由。后来在法国这一问题有过短暂的解决,后来还是出现了。但是在谈过鲍威尔的关于政治解放以及其国家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联系之后,马克思反问到:政治解放的观点有权利要求犹太人废除犹太教,要求一切人废除宗教吗?在德国,犹太人问题只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制国家,犹太人问题是个立宪制问题,因为这里还保存着国教,政治解放还不彻底。只有在北美的自由州-至少在一部分州---犹太人问题才失去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而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看来,政治解放对宗教关系的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类解放的问题”。一般宗教信徒的政治解放应该是国家从这些宗教中解放出来,作为一个国家不再信奉任何宗教时,才以自己的形式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然后提出人的解放是通过国家这个中介来完成的,国家是人以及人的自由中间的中介者。接着作者讨论了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这个部分和上面部分到底有着如何紧密的联系,我至今还是不大清楚,所以此部分掠过不提。然后提到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问题等,谈到“公人”和“私人”的问题,公民身份和私有财产维护等问题,说明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矛盾的存在。指出宗教信徒和公民的差别就是个人和公民身份的人的差别,是普遍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问题。然后提出无神论国家,民主制国家等进行比较。后来他指出所谓基督教国家就是不完善的国家,而且基督教就是它的不完善性的补充和神圣化。因此宗教对于基督教国家来说必然成为手段。民主制国家,真正的国家则不需要宗教从政治上充实自己。确切地说,它可以撇开宗教,因为它已经用世俗方式实现了宗教的人的基础。在民主制国家就出现这种情形。这种国家的基础不是基督教,而是基督教的人的基础。然后再文中作者又提到了很多关于人权公民权的例子和想法观点,在此也不一一表述了。 我们直接跳到后面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就是关于世俗社会中犹太人的信仰问题。他们对待钱的态度的问题。他们的世俗基础是实际需要,自私自利。他们的世俗礼拜是做生意。他们的世俗的神便是金钱。然后马克思在此批判了这一世俗的态度,并指出他认为这种实际本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