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

什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

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用六祖慧能的话讲,良知、天理、心之本体本来就是如如不动、无善无恶、非善非恶,也就是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有善有恶意之动:天理与良知虽是无善无恶,但是触景生情之后的喜怒哀乐,却有善恶之分。“如见儒子入井,则生恻隐之心,此谓心之应事而发为具体之善;见邻有妙龄处子,生杀其亲而逾墙搂抱之心,此谓心应事而发为具体之恶。”良知本无善恶,触景生情即生善恶之意,一旦意念出现,就已经属于“行”了,因而修身养性,必须在此时就下功夫。于是,阳明先生否定朱熹的“先知、后

行”思想,提出了着名的“知行合一”论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臭恶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臭恶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比如喜好美色和讨厌恶臭,就是知行合一的。你在看见美色的同时已经喜欢上了,不是先看见,回头再决定喜欢还是不喜欢;同样,你闻见恶臭的味道时,就同时讨厌它了,不是先闻到,然后再决定讨厌与否。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非善非恶的,因而人性既非善,也非恶,但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却有善意善行、恶意恶行。所以,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意念有善有恶,良知则像二十四小时工作的雷达随时侦测意念的动向阳明先生与其弟子于中有过一次有趣的对话。阳明先生说:“尔胸中原是圣人。”弟子于中说不敢当。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弟子于中继续谦让。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弟子于中乃笑受。阳明先生继续说:“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尥怍,他还忸怩。”弟子于中对曰:“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知善知恶是良知;你的良知即是善恶判别的准则。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充分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所以他说,满街都是圣人。既然每个人都有圣人的良知,那么每个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道德权力。所以,阳明先生说:“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

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如果你的良知告诉你说,这句话是错的,哪怕这是孔子所言,也不能将就。阳明先生的良知说,真是石破天惊。对于那些长期被八股理学禁锢的学者,其震撼力远远超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个人都具有了与圣人一样的主体精神,依据良知进行价值判断的权力。阳明先生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扈,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四、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作为世俗凡人,我们整天都是杂念纷飞,一会想偷个懒,一会想占个便宜。幸好,有良知和天理随时站岗放哨,“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份良知永远都不会泯灭。致良知,就是“去恶为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不是将人变为草木,而是要控制人的私心杂念,使得事事合乎天理。阳明先生的一位朋友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其实,私心杂念一出现,我的良知就侦查到了,可总是不能将这些私欲去除。阳明先生回答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工夫。”私意刚开始萌动之时,恰恰是彻底革除之机,这才是人生立命的真功夫。阳明先生继续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阳明先生总结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

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至此,我们对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有了基本了解,其实这四句话也叫“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事上磨练”。既然良知永不泯灭而且可以随身携带,遇见任何事情,只要对照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知道对错是非,而无需叩问神仙或者查看经典。这是何等方便,何等及时!这就像带了一只罗盘,可以随时校正自己的方向。只要坚持修炼,自然就距离成贤成圣而不远。这也就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追随阳明先生的原因,也是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王阳明”的原因,同样是稻盛和夫“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原因。不幸的是,这却没有成为国人“俯首王阳明”的原因。说来话长,还是暂且不议。接下来的问题是,阳明先生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阳明先生能有这样的龙场悟道,一次顿悟能够明了那么多问题吗?概括而言,“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三十年儒释道兼修的结果。阳明先生的儒学修养自不必说。在道学方面,最经典的故事则是,在他十七岁成婚之日,“偶闲行入铁柱宫,遇道士趺坐一榻,即而叩之,因闻养生之说,遂相与对坐忘归。诸公遣人追之,次早乃还。”由于和道士谈得投机,连洞房花烛夜都忘了。后来在二十七岁、三十岁、三十一岁时及后来的历次关键时刻,都有道家人物出场,助其逢凶化吉。对“龙场悟道”助力最大的,则是佛学禅宗。说到禅宗,问题就来了。许多人对阳明哲学的质疑正是从此开始的。按照经典的思维逻辑,一个理论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可重复验证、可实践检验、可逻辑证实。而阳明哲学的核心思想来源于一次完全不合逻辑的直觉性顿悟,既无法重复更无法验证。这就好像有人做了一个美梦,他说的再

绘声绘色,也没有人愿意相信。不过,如果你愿意暂时放下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听听稻盛和夫的故事,或许你对阳明先生能多一份理解。在《京瓷的成功轨迹》一书中,稻盛和夫讲述了自己对于禅宗的感悟。稻盛和夫说:“我之所以皈依禅宗,因为禅宗特别重视心性即灵魂磨练。当初,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禅定而大彻大悟,他因此明了了宇宙的真相,参透了宇宙万物的所有规律。“据禅宗师父讲,当人的心理状态达到某种至高的状态后,就能够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会在一瞬间清晰起来。而这种顿悟的境界是无法用理论和知识来解释的,用文字和语言也很难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平常人即使长期坐禅也很难达成顿悟的境界。日本临济宗祖师白隐禅师,从年轻时开始修行,一生中虽然有过无数次的小悟,但大悟却只有八次。如此看来,像我这样,65岁才皈依佛门,要想大彻大悟,恐怕是难上加难的。”如果你觉得稻盛和夫的故事还是离我们太远,那我们就回头看看近代中国禅宗第一高僧虚云老和尚的“开悟瞬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惨败的那一年,虚云老和尚大病未愈即走进高旻寺禅堂参加禅七。在第八个“禅七”的第三个晚上,六支香开静后,小和尚为虚云老和尚冲开水。一不小心,开水溅到虚云老和尚手上,端在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坠落于地。这一清脆的破碎声,陡然间犹如闪电一般,虚云老和尚瞬间似桶底脱落,一切疑根在此一刹那间一扫而空,一切无明也在此一刹那间一闪而明了。历尽千辛万苦,走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经过数十年的苦修苦行,到今日方才如梦初醒。虚云老和尚脱口诵了一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没等小和尚反应过来,虚云老和尚又诵一偈:“烫着

手,打碎杯,国破家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为阳明先生敲开了宇宙智慧宝库的大门。是像释迦牟尼那样夜睹星空而悟道,或是像白隐禅师那样听闻远处钟声而开悟?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阳明先生当时是瞬间明了“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可以说,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达到了智慧的顶峰。稻盛和夫说:“假如将人类的身体视为整个宇宙的缩影,则地球犹如身体中的一个细胞,个人则只是某个细胞中一个微小的元素。若要细胞中的一个小元素去理解整个身体的组织,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儒释道几位先哲才明了宇宙的真相,并指示给我们看。可惜甚至可悲的是,多数人都不相信。”

阳明心学-王守仁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上) 蔡厚淳 (一) 王守仁是中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世人敬仰的心学大师。是后人推崇备至的历史人物。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被封为“新建伯”。1568年(明隆庆二年),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联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对王守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明史》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 史学家、文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在随身携带的一颗印章上刻着“一生低首拜阳明”七字。 还有梁启超、蒋介石、陶行知、郭沫若、毛泽东等,他们对王守仁均十分敬佩。比如,梁启超便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蒋介石崇拜王守仁,败退台湾时把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因受王守仁“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也是王守仁的崇拜者,著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

《王阳明 龙场悟道》读后感1000字

《王阳明龙场悟道》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王阳明龙场悟道》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阳明—龙场悟道》读后感1000字: 不知从何起,知行合一成为了热点词汇。当今社会,人们总是思考如何发展从而突破瓶颈到达新的天地。“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是许多中国人的追求。通过阅读许葆云著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借助先贤的人生感悟与智慧,是一种帮助我们修身的重要方法。 1508年,王阳明来到贵州龙场,在这里经历语言不通、穴居山洞、毒虫瘴疠肆虐的种种磨炼之后,他不仅留下了《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等收录于《古文观止》之中的传世名篇,而且在一个仲夏之夜放生长啸,照破山河万朵,大彻大悟,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心学。在以后的人生中,他集心学之大成“六经为我之注解”,息四省贼寇、平宁王叛乱,最终立德、立言、立功。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龙场悟道,首先在于立志。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立志教育。但是到今天,很多人已经被磨圆了棱角,成为了“标准件”,而没有活力与创造力的团队很难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其次,正视困难,玉汝于成。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有些困难其

实就是人生进步的关卡,当我们能够攻克这个难关,生命也就发生了质变,才能够获得人生进步的喜悦。 最后,对于知与行的关系,我国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睿智深邃的观点,如《尚书·说命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吾欲托之空言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王阳明将知与行结合起来,不能做到就不是真知道,真知道就是能做到。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晚上睡觉前玩手机对身体不好,早上要早起,读后感·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个却很难做到。运用知行合一的观点,没做到就说明了我们现有的做法还不到位,如果我们从实际操作这个方面去思考,把手机晚上10点钟时设置一道铃声提醒我们管理手机,并且把手机置于较高的地方,这样早上我们关手机闹钟时必须要起身从而就做到了早起早睡。这与现代的管理学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首先是要有端正的态度,然后要有实际的具体措施。而当我们在做到了长时间的早起早睡真正形成习惯后,这时候即使手机放在旁边我们也能早起早睡,这就是通过知行合一重塑了自我。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不忘初心,与其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如知行合一将初心坚持到底,不要在爬到80层楼梯时发现钥匙(梦想)遗留在了20层。作者:吴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王阳明知行合一分析

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别,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沉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一直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始就一直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别艰险,特别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按照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寂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非常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非常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非常真切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秘。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入思考,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事件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一直在沉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一直在沉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事件,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会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切而有深刻地领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天上漂浮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所有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会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好像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现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按照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决定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如果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如果我的心灵状态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阔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该是家喻户晓,叫《疑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低首拜阳明——王阳明略论和良知学简说 一、生平简历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王守仁精通儒释道,归本于儒,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好友湛若水说: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元年)始归正于圣贤之学。”(《阳明先生墓志铭》) 黄宗羲亦曰: “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出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明儒学案》卷十) 考亭,地名,在今福建建阳西南。相传五代南唐时黄子稜筑

以望其父(考)墓,因名望考亭,简称考亭。朱熹晚年居此,建沧洲精舍。宋理宗为崇祀朱熹,赐名考亭书院。此后因以“考亭”称朱熹。 世人称之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诗词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实,圣贤大儒道全而德备,都多能或者全能。向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只是有没有机会施展而已。《论语》中,达巷党人就曾经称赞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明宪宗成化年间,父王华,在成化中了状元,当时王守仁十岁,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十一岁在京师念书时,他问塾师“何谓第一等事?”其师说“只有读书获取科举名第”,他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年谱》一)各种记载都说他自少“豪迈不羁”。据说他13岁丧母,继母待他不好,他就买通巫婆捉弄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当时王阳明肯定不懂经权论,但这个孩子气“捉弄”,我觉得无意中符合权道。因为动机既善,效果又好。这个故事见于冯梦龙《智囊全集》,如下: “王阳明年十二,继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师,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潜起,列五托子于室门。母晨兴,见而心悸。他日复如之,母愈骇,然犹不悛也。公乃于郊外访射鸟者,得一异形鸟,生置母衾内,母整衾,见怪鸟飞去。大惧,召巫媪问之,公怀金赂媪,诈言:王状元前室责母虐其遗婴,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 什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

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现代启示

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现代启示 前言: 为期一周的2010年5月第三期“全省党政干部自主选学‘阳明学与传统文化’专题”在融融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尽管学习时间短,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相对较少,但是,在省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仍是硕果累累,成绩斐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作为学员代表,我将就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本专题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情况 作为全省党政干部自主选学专题之一,“阳明学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对研究贵州文化,提炼“贵州精神”,发扬贵州人民”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有着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阳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儒家学说“心学”的主要代表,不光在学术意义上延存了儒学的领袖地位,而且以其产生、传习的峥嵘过程在激励国人奋发图强,行知统一,身体力行,构建和谐中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期学员个个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做好笔记,踊跃参加研讨。以良好的学风博得了授课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更增进了了解,结下了友谊。学员们自己也认为,通过学习和交流,增长了见识,提升了内涵,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对先贤阳明先生处困不惊、居夷自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也多了一份赞赏,同时更增添了一份时代责任感。大家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一定要秉承先生“龙场悟道”精神,把学到的经验和启示带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来,为繁荣贵州经济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伟业做出贡献。 “龙场悟道”对构建和谐中国的现代启示 五百年前先生于我省修文龙场所悟之道,主要在“良知”,在“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炼”而终“致良知”。这不仅对当时社会来讲,有如一声警钟,意义重大,即使在今天,先生的思想仍是光芒熠熠,力量无穷。 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民情、国情、世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构建和谐中国、复兴中华民族成为每个国人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2004年9月,我党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理念从此深入人心并成为国人奋斗的指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饱受百年屈辱,思想上文化上都曾遭受强烈打压的古老民族,亟需从中华文化的渊渊大井、汤汤大流中厘定出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精气神,引领整个民族实现复兴。“知行合一”、“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以和为贵”、“刚健自强”等品质正是中华民族

“温暖的灯光”优秀作文

“温暖的灯光”优秀作文 温暖的灯光 从单位出来的时候,已是深夜。像这样的年终岁尾,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不过今天确实有点晚。霜空惨切,寒气凛冽,又刮起了风,吹得电线呜呜作响,极像狼群纵声长嚎,如泣如诉,四处漫散,悠长凄远,让人不由得想起《狼图腾》里额仑草原上的白毛风。又疑心刮来的不是风,而是无数钢针,带着瘆人的寒锐,刺到脸上生疼生疼的。我扯了扯衣襟,快步前行。大街上黑魆魆的,只有远处的几盏路灯,仍哆哆嗦嗦地发出昏黄的光,让人看了反倒更觉漆黑、寒冷。 拐过几道街,远远地家中窗口的灯仍亮着。它位于整座楼房的顶层,因而特别醒目,那乳白的亮光,顷刻间刺破了黑夜的笼罩,宛如茫茫黑海中的灯塔,给人以方向,给人以力量,没想到家人还在等着我回来。想到马上就能吃到热腾腾的汤面,一股温馨与幸福的暖流顿时涌起。搬到新的寓所已经好几个月了,从来没有发现它的灯光竟是这样温暖,这样迷人而富有诗意。 于是,尘封的记忆也被迅速激活。猛然间想起很多很多,想起故园旧事,想起异乡寻梦的长途。儿时乡村小学有上早自习的规定,去学校要走两三里土路,路边还有几座荒坟,冬天天亮得晚,路过时就有些恐慌,最糟糕的还是雨雪天,脚下路滑走不快,再看看那些土坟,忍不住胡思乱想腿打颤,直踩得冰雪吱吱乱响。这时猛然看到学校大门口电灯的亮光,心里就踏实了一些,步子也从容了一些。虽然它的光线并不是太强,却足以驱走黑暗、严寒和恐惧,给人以光明、温暖和信心。后来由于师资、生源、财力等诸多因素,那所哺育了我的小学日渐凋敝,濒于停办。而我也漂泊到了千里之外,求学,工作,成家,并堂而皇之地成了城里人。那温馨的灯光,那童年的记忆,竟被我渐渐疏远,竟至于淡忘了。 现在看到家中的灯光,既觉恍若隔梦,更感亲切无比,仿佛十多年的光阴不过是短短一瞬,而我不过是时光隧道里的匆匆过客,不经意间邂逅了往昔的自己。我想,这是一种人生真本性的回归,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升华。所谓此灯犹彼灯而此情胜彼情也。那么下一次旧日重现时,我将在何方?是我重逢了灯光,还是灯光在鞭策我,抑或我本身就是一豆微弱的灯光?不由得想起庄周梦蝶,想起桓温叹柳,想起王阳明龙场悟道,想起瞿秋白遗作坦荡,更想到对生命的哲思,对理想的求索,对信仰的虔诚。尽管“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但猛然间竟有一种参透今昔的顿悟,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慰,更对家的概念、人的责任有了自己的解读。所谓家,就是给人光明、温暖和信心的地方。而人的责任,从狭义上说,就是让家中永远拥有温馨的灯光;从广义上说,就是让光明温暖的社会之灯永存,驱除黑暗、丑恶和绝望。 此刻,一端是倾心系念的家人,一端是寒夜行走的自己,而连接的纽带就是这灯光。它温馨的光泽,令人感动,催人奋进! 愿这温暖的灯光永不灭,让灵台的明灯照亮你我的人生长路! 温暖的灯光 人生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就如那夜温暖的灯光永远摇曳在我的心中。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 什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明先

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万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浅论王阳明及其“心学” 陈云君 2013年1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陈云君先生 各位同事朋友,一年半以前,我曾在异域同诸位分享过一些学习心得,这次承蒙厚爱,邀请了我再做一次讲座。本人一介书生,承蒙先人余荫,虽有一些生活和学习的感悟,但自认为不足以为人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所以我今天坐在这,面对各位,心里仍怀忐忑。 一、精进人生,从聪明到达智慧的彼岸 若从人所处的状态对人群进行分类,一种是痴呆状态,很少;一种是正常状态,很多;一种是聪明状态,不多也不少;一种是智慧状态,极少。在座的各位,以我70岁阅人的眼光来分析,大家大多应该属于聪明状态,甚至有一部分人处在智慧状态。我是教师出身,作为老师,真的不懂什么叫真理,但我懂得通向真理的路。老师能不能走通这条路,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不知道,我认为老师仅仅是一个职业,并不比任何人优越。我几十年来除了教书并无他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指引,把平庸人士引入聪明的境界。我在近二十年与巨赞法师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引导处在聪明状态的人士走向智慧之路。

智慧之路能不能被引进去,我不知道,但我会尽力而为。 聪明是有限的,智慧是无限的。聪明在耳、在眼,眼谓之明,耳谓之聪。通过耳听眼看,能够正确分析事物,得到正确的结果,此谓之聪明。智慧,即扫心。智慧的人会经常用一把笤帚清扫内心,使心智永远处在清明、明白的状态当中,故智慧境界,极其难达到。所以,我期望能够通过学佛、学道,再经由我的本行学儒,从而用儒释道的方法,带领大家由聪明境界逐渐认识、接近智慧境界。在智慧境界之上,还有一重更高境界,据我对在座诸位的了解,起码有一两位已接近此境界,叫做“圣言量”。什么叫做“圣言量”?就是指佛的智慧,释迦摩尼佛的智慧、言语、见证以及给我们的开示,都是“圣言量”。举例来说,2012年12月21日号称世界末日,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我认为就个体来说,末日天天存在,不是12月21日这一天,而是每天都存在末日,为什么?因为每一天都有人离开这个世界,对他来说那一天就是他的末日。对个体来说,每一天也都是新的开始,所以就世界末日与世界重新开始这个问题,若我们立于智慧境界、立于“圣言量”这个视角审视,本来可以不予追究。所以,很多电视节目经常说世界末日是不科学的,这个问题不要用科学解释,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开始。 一个智慧的人,早上起来读《金刚经》、《普门品》,为什么?为“立”。释迦摩尼佛教导我们,早上要“立”起来,要努力工作,认真对待每一天,当一天结束的时候,你打开《金刚经》,

王阳明_龙场悟道_之三时论

2010年第5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5N o.5第35卷(总第155期)J 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 l S cience)Oct.,2010王阳明“龙场悟道”之三时论 王路平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明正德三年(1508)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一个分水岭。在500年前的这个同一时空中,浓缩了阳明悟道境况的三个时段,即前悟道之苦难时、悟道之体悟时和悟后起修之受用时。公元1508年阳明龙场悟道的这三个时段,不仅是阳明个人生命心路历程重大转折性的人生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思想性事件。深入考察分析这一大事因缘,对我们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启发我们的生命觉悟,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龙场悟道;三时论;体悟;悟后起修 作者简介:王路平(1956—),男,湖南湘潭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贵州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和佛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B24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0)05—0023—06收稿日期:2010—03—12 王阳明最终归本孔孟,悟得圣人之道,是缘之于龙场悟道。黄宗羲云:“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1]181阳明之学,凡三变:始泛滥于词章,继学朱子之书,又出入于佛老,最终龙场悟道而始得其入圣之门。因此正德三年(1508)37岁的阳明在龙场悟道,这是他学术思想上的一个分水岭。在500年前的这个同一时空中,浓缩了阳明悟道境况的三个时段,即前悟道之苦难时、悟道之体悟时和悟后起修之受用时。公元1508年阳明龙场悟道的这三个时段,不仅是阳明个人生命心路历程重大转折性的人生大事,而且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震撼人心的思想性事件。深入考察分析这一大事因缘,对我们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启发我们的生命觉悟,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前悟道之苦难时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死,明武宗继位,时年仅15岁,因年幼昏庸无能,不理朝政,以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即刘瑾、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八个太监)专权,朝政紊乱。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十月,明孝宗的顾命大臣、大学士刘健、谢迁等联合上疏,请诛“八虎”,却被刘瑾矫旨罢职。南京户部给事中戴铣、四川道监察御史薄彦徽等上疏要求起复刘健等,又被刘瑾矫旨将他们解京入狱。是时阳明任兵部主事,面对这种黑白颠倒的严峻形势,他没有像其他一些朝臣那样望而却步,明哲保身,而是冒死救援。十一月他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将矛头直接针对刘瑾,结果被刘瑾矫旨将他廷杖四十后系狱,十二月谪为贵州龙场驿丞。谪官龙场,是阳明坎坷人生的最大一次灾难,也是促成他悟入圣人之道的大因缘。在贵州的三个年头里,阳明遍历种种苦难,受到无尽的折磨,但却在贵州悟道成道,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心学体系。 正德三年(1508)三月,阳明抵达龙场。当即面对五大苦难:一是环境艰险。龙场在今贵阳西北40公里的修文,当时“处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鴃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2]1228,外来之人,水土不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二是居无定所。阳明来到龙场,并无居所,只好自己在境内小孤山下结草庵居之,其后阳明又移居龙场境内龙冈山(又名栖霞山)的“东洞”中,改其名为“阳明小洞天”,以此寄托对故乡浙江绍兴会稽山阳明洞的思念之情;三是生活无着。在上述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阳明的生活也没有保障,面对的是一无所有的世界:无米、无菜、无盐、无油、无火、无水……,为维持生计,存活下来,阳明以一介文弱书生亲自去砍柴、挑水、采蕨、摘 · 23 ·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王阳明全集读后感 金鑫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记得第一堂理论课,我学得头昏脑胀;第一次实际操作,我累得汗流浃背。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采油工并不容易,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思维缺一不可。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不断挑战自己脑力和体力的极限,但最终仍然遗憾落选。幸运的是,不久后,我又有机会参加了厂团委举办的采油工状元擂台赛。面对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憋足了劲,在集训中攻坚克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从初赛一直到复活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正是王阳明"困知勉行,学者之事"的感悟,让我能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人生弥留时刻说出:"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纵观他的一生,尽管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阳光的心态让他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亦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采油工状元擂台赛后,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由于经历了大赛的成长和历练,队里决定任命我担任采油井长。工作还未满一年就得到队领导的如此信任,说心里话,我在感到激动和荣幸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许不安。我知道,担任井长后,自己的工作量将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管理好井组员工、协调处理好井组内的各项事务。尽管担任井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会有一些难度,但我却充满信心。我想,正是王阳明"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悟,让我能够时刻以阳光的心态,去积极地应对成长道路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交流版)(完整版) 2016-10-31 22:21新生命教育联盟推荐241次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交流版)(完整版) 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引子: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不久,有弟子问他:“尧舜那样伟大的圣人为什么不制作礼乐,非要等到周公呢?”他回答道:“圣人的心是面明镜,物来则照,物不来也不去强求。尧舜没有制作礼乐,只是因为他们那个时代不需要,没有这件事来找他们。周公制作礼乐,只是因为礼乐这件事刻不容缓,来找周公了。” 一、核心素养是什么 学校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培育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也就是“核心素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起了自己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2014年4 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建构,作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016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国际、国内教育人共同聚焦呢? 背景一: 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学业评价——PISA测试。参与该测试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已占到世界经济的86%。 PISA测试的支撑系统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所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核心素养 认知一:核心素养是一所学校或一个国家教育获得国际认同的根本所在。 背景二: 十八大最新明确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认知二:核心素养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抓手和载体。(它精准回答了“树什么样的德,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到了什么?》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的神来之笔,可是他到底悟到了什么?如果没人追问,我觉得自己挺明白的;有人一较真,我还真的就含糊了。于是,春节前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虔诚拜读阳明哲学。在此将自己的一点见解总结一下,供各位批判。要请各位朋友谅解的是,为了不偏差太远,我们得牺牲一点通俗和故事性,看完这篇文章可能需要八分钟。“龙场悟道”是阳明哲学皇冠上的明珠,而非皇冠的全部。南宋至明朝中期,朱熹“万物皆有天理”的理学思想主导了中国哲学三百多年,因而变得越来越僵化和教条。阳明先生年轻时即对“空谈致知”和“泥于文字”的儒学作派十分不满,于是,他跟朋友一起讨论如何通过实际的“格物”以抵达天理。他们决定先从自家的竹子开始“格”起。他们坐对竹林,思索竹子的来龙去脉、生长机理、用途归宿,试图探寻竹子所隐含的天理。结果,他的朋友不到三天就病到了,阳明先生自己坚持到第七天也病到了,而且差不多“格”出神经来。这次“格竹”失败,让他非常失落;如果连竹子都“格”不明白,如何能抵达天理?此后,他曾沉溺于佛教和道教,三十岁时“筑室阳明洞,行道引术”。不久,他又与佛道分道扬镳,三十四岁开始在京城“讲明圣学,门人始进”。但是,他对朱熹“格物而致知”的疑惑始终没有消失。1508年,阳

明先生三十六周岁,本命年。史上最荒唐的皇帝和最富有的太监,将此鱼米之乡的书生发配到穷乡僻壤贵州龙场,当一个驿站的小头目,比现在的村长还低三级。黄天不负有心人。职位卑微却成就了伟大的思想,与世隔绝却打开了宇宙智慧的大门。“龙场悟道”之后,他教弟子“静坐”,也就是禅修,帮助他们体会自身本来具足的天理良知。再后来,艰难的军旅生涯和艰险的政治环境促使其“致良知”思想日臻完善。古往今来,儒释道兼修、知行合一、文治武功,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龙场悟道这一点睛之笔,构筑了阳明哲学的四块基石:一、无善无恶心之体:开悟后的阳明先生与释迦牟尼一样,发现吾心即天理。“佛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障?人心本体亦复如是。”心之本体就是太虚;“太虚”其实就是道家和佛家所说的“无中生有”的“无”。太虚并非我们个人私有,却又构成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存在的基础,所以,心之本体也就是天地之心,生生不息。道、天理、良知及万物之理本来就是一码事,

《王阳明哲学》读书笔记

《王阳明哲学》蔡仁厚 一、关于本书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1、"致良知" 2、"知行合一” 3、"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 三、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四、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五、知行合一 六、良知与知识 七、功夫指点的意义 1.克己与为己之心 2.静坐与光景 八、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九、心即理的义蕴与境界 十、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1、"薄厚"与"同体"合一的亲民哲学 2、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的事功

十一、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2、坚定毅力和喜欢进取的“狂者胸次” 3、敬畏与洒落的和谐统一 结语 一、关于本书 作者蔡仁厚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师承当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之门逾四十年。历任台湾各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蔡仁厚先生对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中国 哲学史有极深厚地研究。 王阳明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王曾)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 之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 与阳明先生的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相比,令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致良知"、"知行合一",但这些概念究竟讲得是什么,它们跟以前的儒学、甚至佛老有什么关联,恐怕是众说纷纭,乃至越说越糊涂。本书对王学的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王阳明思想的 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细致的论证考察,以翔实的资料呈现真实的王阳明哲学思想和整体风貌。 二、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我们首先介绍王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要理解这两个思想,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古人的学习和今人的求知是不一样的,我们现 在研究生物、物理、化学,是要探索其间未知的东西,叫闻见之知,而古人的学习则很简单,就是要探索一个东西——道,可以理解为万物之至理,即德性之知。有了德性之知就 可以内圣外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圣人,而这个道又没有标准,众说纷纭。 到了宋代,朱熹的意见成为了主流:道存在于自然界中,格尽万物才能领会道的真谛,所以废话少说,都去格物吧"。另一派则是影响力相对较弱的陆派陆九渊,他主张向内求,心(我)即理,并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刚开始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先从"格物"着手,即著名的"阳明格竹",要注意他的格竹不是研究竹子(如观察竹子形状、生长特征、剖开竹子),而是通过格竹来探究 万物之理,当然不得其法。所以王阳明更相信陆九渊的心学,并发展出完整的心学体系。 1、"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明善恶(道德)和辨是非(智慧)两部分。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就是唤起、体认、践行、扩充、光大、达到、实现。所以 致良知就是要通过那些"致"的行动实现人皆有之、与生俱来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 达到万物一体、与宇宙同化的圣贤境界。

知行合一王阳明

从“知行合一”到“我心光明” 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 一、我要学阳明。 王阳明的“心学”一直令人神往,不仅仅是他凭借“心学”建功立业,还因为他最终达到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圣贤境界,并且明示了“知行合一”的修行心法。如此好像在说“心学”是一门显学和成功学,实际上“心学”作为儒学的一个分支是在阐述人的内心修为,就像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的顿悟——“吾心具足,不假外求”——就是说一切道德、哲理、古往先贤都住在我的心里,我只要向内求就可以了,不被外界纷繁事物所干扰。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显然,“富贵”和“威武”这些世俗认为的成功是作为儒学的对立面存在的。 既然“心学”不是成功学,我们为什么要去学它?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只要进一步对自己追问:我想要什么?或者我们历经沧桑、阅尽铅华最终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再或者我们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心中依然笃信的是什么?回答完这些问题,就会发现“心学”告诉我们的“此心光明”正是我们内心深处一直想要却始终捕捉不到的那个终极理想,并且告诉我们达到这个终极理想的修行心法就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是每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将变得格外清晰,致胜决断,了然于心,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

于外的境界。“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每人都有的,但它长期被各种各样的业障所蒙蔽,使我们不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和作用,为此阳明先生教我们熟记并反复诵读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咒语,不解释。 二、“知”是最难的。 求学时期先生问王阳明: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王阳明回答:当圣贤啊!老师愤怒地教训道:读书当然是参加科考然后做官啊!这段对话的真实性不可考也不必考,仅仅说明王阳明内心中具备令人羡慕的天分种子,这也是曾经被科举制度所蒙蔽的先秦儒家的主张:当圣贤,做君子。没人知道王阳明的认知过程(总不会是因为他早年为践行格物致知而去格竹子吧),正如同样没人知道王阳明是如何做到龙场悟道的。但至少从中我们能够得到这样的认知:知行合一中“知”是最难的!甚至难到了需要“灵光”和“顿悟”才行。 既然这么难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知”呢?或者说我们普通人还有没有希望像王阳明那样悟到自己内心的“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忆一个佛经中的小故事——从前有两个和尚,师兄说: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师弟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师弟就是六祖慧能。看上去一定是师弟的境界更高,但如此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达到的,对世人更有指导意义并容易遵循的还是师兄的境界:勤勉修行内心,摒弃外界攸扰,逐渐达到明心见性直取菩提的境界。答案是:不做道德楷模,只做笃信行者。

龙场悟道,36岁的王阳明坚持这3件事,从人生低谷走向万丈光芒

龙场悟道,36岁的王阳明坚持这3件事,从人生低谷走向万丈光芒 阳明坎坷的一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成功人士,比如曾国藩,稻盛和夫,梁启超等人,都是通过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不断激励自己,最后超越了客观上的困难条件,实现了生命的自我超越,慢慢强大起来。 愈是艰难处,愈是修心时。 龙场对于王阳明来说,人生已经到了谷底,但这也是王阳明的人生转折点。 龙场这个蛮荒之地,瘴疠遍生,外地来的人九死一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王阳明不仅没有倒下,而且还脱胎换骨,身心涣然一新,完成了生命的觉悟。 王阳明是怎么做到的?他在《瘗旅文》中,一语道破天机: 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 如果一个人陷于困境,从早到晚自怨自艾,内心充满恐惧与忧伤,身心正气不足,便容易被寒邪之气趁虚而入。 反之一个人无论面对何种境地,能始终保持积极快乐的正向意念,内心强大,便一定会穿越人生的迷雾,进入光明之境。 人这一生,关键时刻,靠的往往是一身的正气与强大的意念力。 人生遇到困境与低谷时该怎样渡过? 在龙场,36岁的王阳明坚持这3件事,强大自己的气场,从人生低谷走向万丈光芒: 01、当下正念 你所关注的,就是你的命运。

在龙场,王阳明亲眼目睹一位同样被贬的不知名的吏员,和他的儿子、仆人,全部死在了龙场的荒郊野岭。 王阳明心里清楚,可能这也是的结局。但此刻的他,反而更加坦然了。冒着被感染的可能,他和仆人一起埋葬了三个死者。 王阳明告诫自己心不能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要告诉自己保持淡定,学会控制自己的心,不慌不乱,不动心才能想出最好的方法应对。 道是平常心,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关注当下,关注生机,把意念放逐于山海之间,才是最好的修行。 在灰暗的龙场,王阳明不仅自己没倒下,还在仆人病倒时反过来照顾他们。王阳明给他们做饭,逗他们开心,给他们唱小曲,让这一行人内心开始快乐起来。 越是艰难,这时候正是收摄心思、修行炼心的最好时机。 02、事上正气 真正强大的气场,都是在生活中炼成!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初入龙场,被当地人恶意攻击,王阳明非但不恼怒,还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教他们耕种、建房。 王阳明还主动办起了学,因为讲课生动、语言幽默,附近的人们纷纷来听王阳明的课,甚至有人从湖南赶到贵州来求学。融洽了关系的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得以进一步发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